精選大班教案模板集錦4篇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班教案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大班教案 篇1
一、活動題目
大班科學活動設計:杠桿
二、活動目標
通過動手操作,使幼兒初步感知杠桿省力的原理,激發(fā)幼兒探究的興趣,培養(yǎng)幼兒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適用對象
5~6歲幼兒。
四、活動所需資源
動物頭飾、木棒、積木、重物、記錄卡、水彩筆、漿糊、抹布、用力標志(大小不等的圓片)。
五、活動過程
導語:小熊要蓋新房子,它買了許多材料,有些材料很重,它搬不動,我們去幫助它吧!
說一說,用什么辦法來運材料。
(1)我用雙手抱。
(2)我用手推。
(3)我用棒棒撬。
(4)我用手拉。
試一試,哪種方法用的力氣小。
幼兒使用各種方法,把重物搬到指定地點。
(1)使勁用雙手抱重物。
(2)彎下腰用手推重物。
(3)用棒棒撬重物。
(4)用手拉重物。
說一說我的發(fā)現。
(1)抱最費勁,汗都流出來了,拉有一點費勁,推只有一點點費勁,撬很輕松。
(2)抱要流汗,拉要流一點點汗,推不費力,撬更不費力。
(3)抱要費力氣一些,拉要稍微費力氣一些,推費力要稍微好一些,撬不費力氣,輕輕一下就行了。
我的實驗過程。
讓幼兒用省力的辦法幫小熊把材料全部運過去。
六、注意事項
1.使用木棒時要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2.給幼兒提供的重物以不超過三名幼兒抬起的重量為宜。
3.提供作支點的積木高度要適宜。
4.在用木棒撬重物時,支點應隨重物一起移動。
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學習火災中正確的自我保護方法,懂得火災發(fā)生時如何撤離、躲避、求救等多種自救方法。(重點)
2.能正確撥打火警電話119,面對火災不慌張,積極動腦筋想辦法,增強自我保護能力。(難點)
3.感受消防員的勇敢,體驗人與人之間的關愛之情。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活動前請幼兒制作“發(fā)生火災怎么辦”安全宣傳畫。
2.物質準備:視頻(“亮亮家失火”事件報道、消防員救火、火災求生法),課件“遇到火災怎么辦”,快樂成長宣傳片,濕毛巾與幼兒人數相等,安全出口標志若干。
活動過程
通過講述“亮亮家火災”事件,引導幼兒感受火災給生活帶來的危害
1.播放亮亮家失火的視頻。提問:亮亮家發(fā)生了什么事情?你有什么感覺?
2.播放消防員救火視頻。提問:消防員叔叔表現得怎樣?你想對他們說些什么?
3.結合火災后家園的變化圖片,讓幼兒感知火災的嚴重危害。
小結:火災很可怕,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嚴重的危害,它不僅能讓美麗的景色化為灰燼,還能讓人們失去家園和生命。
交流引發(fā)火災的多種原因,引導幼兒了解如何避免發(fā)生火災
1.提問:為什么會發(fā)生這么多的火災?怎樣做能夠避免發(fā)生火災?
2.演示課件,引導幼兒看不能玩火、禁止燃放鞭炮、不碰打火灶、禁止吸煙的標志,說說生活中不能做的事。
小結:會看防火安全標志,注意用電、用火、用氣的安全。
通過多種形式,學習運用撤離、躲避、求救的方法自救和自護,懂得面對火災要沉著、冷靜,積極想辦法。
1.通過交流,引導幼兒了解發(fā)生火災時如何撤離。
(1)幼兒相互交流宣傳畫,說出自己知道的自救方法。
(2)教師帶領幼兒模擬練習撥打火警電話的方法,要求幼兒說清地點和人員。
(3)通過圖片(電梯、樓梯、窗戶、安全通道)判斷,讓幼兒了解發(fā)生火災時,從安全出口撤離最安全,并引導幼兒現場尋找安全出口標志。
(4)幼兒觀看視頻“火災自救法”,進一步了解捂住口鼻、彎腰走的重要性。
2.通過實地演練,鞏固幼兒逃生撤離的已有經驗。
(1)用濕毛巾捂住口鼻,引導幼兒從安全通道撤離。
(2)引導幼兒運用多種方法迅速撤離。
3.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幼兒了解無法撤離時,如何正確躲避。
(1)提問:當火勢很大無法撤離時,應該怎么辦?可以用哪些方法躲避?
(2)演示課件,引導幼兒判斷分析躲避在哪里是正確的。
小結:室內躲避時,適宜在衛(wèi)生間和窗口,要遠離床、廚房等易燃易爆的物品與地點;室外躲避時,要迎風撤離。
4.講述故事,引導幼兒懂得發(fā)生火災要沉著冷靜,積極動腦筋想辦法。
(1)教師講述“婷婷火場自救”小故事。
(2)提問:婷婷是怎樣自救的?婷婷是個怎樣的孩子?還可以用哪些方法自救?
小結:遇到火災不要慌張、不要害怕,要動腦筋想辦法,運用多種方法自救,并發(fā)出求救的信號,等待救援。
5.運用兒歌,幫助幼兒進一步梳理火災中的自救方法。
借助課件、圖片,師生用兒歌共同總結:起火了,快快撥打119,說清地點和人員;捂住口鼻快撤離,安全通道不擁擠,跟好大人聽指揮;火勢太大要躲避,衛(wèi)生間、窗口最安全,易燃易爆要遠離;沉著冷靜不慌張,積極動腦想辦法,發(fā)出信號等救援。
觀看公益片“我們快樂成長”,體驗人與人之間的關愛
1.請幼兒觀看公益片,感受火災無情人有情的美好情感。
2.引導幼兒將安全宣傳畫張貼在幼兒園里,讓更多的小朋友知道在火災中自救和自我保護的'方法。
活動評析
火災是日常生活中對生命財產危害最大的險情,發(fā)生頻率較高。幼兒年齡小,自我保護能力弱,在火災發(fā)生時,往往驚慌害怕、不知所措,安全事故時有發(fā)生。盡管每個幼兒園都會定期組織消防演習,但大多數幼兒只知道簡單的逃生方法,相關經驗并不全面,所以,讓幼兒了解火災中正確的自救方法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很有價值的。依據《綱要》中“教育內容的選擇應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的思想,本活動將原教材的目標和內容進行了調整,從“險情”中選定了“火災”這一內容,設計了活動“遇到火災怎么辦”。并在活動過程中,通過讓幼兒畫“火災自救”的宣傳畫,了解幼兒的已有經驗。在此基礎上,有目的地梳理和提升這些經驗,同時豐富關于火災的預防和自救方法。這既符合社會性教育生活化原則,也體現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理念。
本活動主要運用了以下四個方面的教學策略:
1.巧用視頻,為幼兒創(chuàng)設較為真實的活動情境。選取恰當的視頻運用到活動中,具有很強的真實感,能夠增強幼兒的情感體驗;顒又,教師選取了火災現場、消防員救火、火災撤離的規(guī)范做法等三段視頻,將幼兒帶入相對真實的情境中,直觀感受火災產生的嚴重后果和消防員在火場救人的勇敢精神,并對為什么撤離時要掩住口鼻、彎腰前進有了正確的了解和認識。這不僅有利于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也為幼兒主動學習火災自救做好了前期鋪墊。
2.故事講述,讓幼兒懂得遇到險情不慌張,積極動腦想辦法。故事講述最能引發(fā)幼兒深刻的情感共鳴和體驗,給幼兒留下深刻的印象;顒又型ㄟ^講述“亮亮家失火”事件、“婷婷火場自救”小故事,能讓幼兒在故事情境中了解到掌握火災自救知識的重要性,知道在遇到火災險情時不慌張,沉著冷靜,積極動腦想辦法自救。
3.實地演練,鞏固幼兒逃生撤離的已有經驗。社會性.教育應與幼兒的生活相結合,體現“取之于生活,用之于生活”的理念。在活動中,教師引導幼兒實地尋找場地中的安全出口標志,讓幼兒懂得在新環(huán)境中,要學會留意安全出口標志,養(yǎng)成看標志的好習慣,提高安全意識。在幫助幼兒梳理了安全撤離的正確方法后,現場組織幼兒進行火災撤離的模擬演練,可以鞏固幼兒對撤離時會看標志、不擁擠、捂住口鼻、彎腰行走、行動快速等正確方法的認識,也能更好地提高幼兒遇到火災的自救能力。
4.情感渲染,幫助幼兒形成積極的社會情感體驗。社會活動中,幫助幼兒形成積極的社會性情感體驗是非常重要的。運用情感渲染的方法,可以起到以情激情、以情染情的效果;顒又,教師通過讓幼兒觀看火災后造成嚴重危害的照片和觀看公益片展示,能夠讓幼兒的心靈產生碰撞,深刻感受到火災無情人有情,體驗到人與人之間的愛心、同情心。
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發(fā)展幼兒的跑、跳、平衡等基本動作和基本體能。
2.在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的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和團結協作精神。
活動準備:
1.廢舊汽車輪胎若干。
2.錄音機一架、磁帶。
3.事先與幼兒交談汽車輪胎的玩法。
活動過程:
1.教師分配角色,請幼兒模仿汽車司機,做模仿動作:
a、司機開車 b、司機停車 c、司機洗臉 d、司機擦背
e、司機睡覺、司機起床。
2.幼兒排成二路縱隊聽音樂模仿開汽車沿場四周慢跑汽車聽信號“開車”、“停車”。
3.請個別幼兒講述并示范他玩輪胎的方法,教師小結幾種玩法:
a、滾輪胎,幾個幼兒面對面滾輪胎。
B、將輪胎排成直線,練習在輪胎上走,發(fā)展幼兒的平衡能力。先教師示范,幼兒練習。
C、小組進行輪胎夸跳的動作,也可以雙腳向前跳。
D、腳跳上輪胎腳跳下輪胎。
E、鉆輪胎。
4.再次啟發(fā)幼兒自己選擇玩輪胎的方法,幼兒選擇玩法再練習一遍。
5.游戲:勇敢的偵察兵;小偵察兵先鉆過小山洞(輪胎),走過小拱橋,俯式爬上山頂,繞過紅旗后身躺下翻身滾下山,往回跑,跳過路上障礙物(平放輪胎)回到起點。
指導a:一幼兒在橋上即不能碰別人,又要控制自己的身體,不掉下橋,又穩(wěn)又快地排除“地雷”。
B、提示個別幼兒分腿跳躍,注意選用按輪胎蹬地躍過輪胎再松手。
6、小結表揚能按要求完成任務的幼兒,特別是能互相關互相幫助。以及表現勇敢、聰明、不怕困難的小偵察員。
7、結束。
快樂游戲 ——健康活動《一棒接一棒》課后反思
上周,園名師組調研我們大班教研組,半日的調研,細致的剖析,全面的觀察,深入的反思,讓我們每一個人都收獲不少。
在這次調研中,我執(zhí)教了一堂健康活動《一棒接一棒》。
每一次都恐于健康活動時孩子的收放,但我這次還是下定決心來嘗試。因為我對《一棒接一棒》這個活動內容認真分析后,覺得挺有意思,孩子們應該喜歡,應該能吸引他們。
活動一開始,我出示小棒,引起他們的興趣。并以學本領、練本領來激發(fā)他們,樹立信心,接著以檢查本領學得如何來進行小棒操。孩子們都以非常認真、投入的表情與動作向我匯報:老師,看我的本領學得多棒!
接著,我宣布本領練得非常不錯,可以先進行幾個方式的傳棒游戲。傳棒游戲一——前后傳棒;傳棒游戲二——左右傳棒;傳棒游戲三——上下傳棒。游戲中,我比較注重孩子們游戲規(guī)則的養(yǎng)成與孩子們的集體榮譽感的萌發(fā)。把掌聲送給獲勝隊的同時也不忘給其他隊加油樹信心。
最后,進行的是傳棒接力賽。要求孩子們穿過小樹林,走過獨木橋,跨過小水溝,把棒傳給下一個小朋友,以此類推,看那一隊勝利。比賽前清點人數是比賽規(guī)則中很重要的一件事。兩隊相同的人數是比賽的前提,在孩子們的公正下,發(fā)現黃隊果真少了一位小朋友,怎么辦呢?最后一致認同,讓李老師參加黃隊的比賽。其實,比賽的結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們懂了,會了,發(fā)展了,快樂了。
這種健康游戲活動我很喜歡,相信孩子們也是。
教學評析:大班健康活動《我能夠》
大班健康活動《我能夠》是幼兒園建構式教材上的一堂關于幼兒形體游戲的活動;顒又攸c目標之一是定在讓幼兒嘗試身體的各個部位的充分伸展.在實施的過程中,教師極力引導幼兒充分的`伸展身體,讓幼兒體驗到身體某部位被拉伸的感覺,體驗身體柔韌彎曲的感覺.但在活動中,教師忽略了以下兩個關鍵點:
1、關注目標的解讀:教師對目標的解讀能力決定了教師集體教學的方向和質量。在建構式教材上,許多活動的目標十分寬泛、靈活性較大,需要我們教師進一步進行解讀和分解、細化。在解讀細化目標的過程中,明確活動的重點和難點,并實施相應的教學策略進行解決。如本次活動中的主要目標是嘗試伸展身體部位,執(zhí)教教師把伸展身體部位的具體目標落實在幼兒柔韌性的表現上,整個活動雖然能夠很好地圍繞這一目標開展,但是因為目標定位的片面性,可能也就間接導致了幼兒活動的片面性!吧煺股眢w部位”除了在身體的柔韌性上有一定要求外,還有對身體的延展性、動作的創(chuàng)造性等等方面的要求。因此片面界定為感知“柔韌性”就頗為片面了。
2、關注領域的特點:幼兒教學各個領域都有其教學特點,尤其是戶外健康活動,其涉及到外部環(huán)境場地、活動器材、教師策略、活動密度等等,都與常規(guī)的室內活動有很大的區(qū)別,因此教師在組織這類活動時因更加細致地考慮到這些細節(jié)問題:如站隊應該以橫列為主,以拉近師生的距離;幼兒聽講應該背對太陽,以減少陽光刺激烈?guī)淼挠绊懀换顒悠鞑奶峁⿷摮浞,以保證活動量與活動密度;活動規(guī)則應提前制定,以保證幼兒注意力的集中等等。細致地考慮才能保證體育教學活動正常、有序地開展。
大班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晨間自由活動時,幾個早到的孩子正拿著紙棒隨意舞弄著。甜甜邊玩邊說:“瞧,我的金箍棒真好玩!逼渌⒆右哺胶推饋恚骸拔乙灿薪鸸堪簟!薄拔业慕鸸堪糇顓柡!贝舜位顒拥脑O計,目的在于能與同伴大膽探索,嘗試一物多玩,在游戲中體驗與同伴團結協作勇敢探索,發(fā)展幼兒的體能及創(chuàng)造性。
活動目標:
1.通過玩紙棒,讓幼兒練習鉆、跑、跳、走等基本動作,發(fā)展幼兒的體能及創(chuàng)造性。
2.訓練幼兒立定跳遠的能力,能跳間隔20-30厘米的障礙。
3.要求幼兒在活動中勇敢探索,團結協作。
4.培養(yǎng)幼兒積極愉快的情緒。
5.通過活動幼兒學會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人手一根紙棒
活動重難點:
本次活動重點是引導幼兒探索和發(fā)現紙棒的多種玩法,鼓勵幼兒與同伴合作,體驗集體游戲的快樂,充分發(fā)揮幼兒的自主性。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教師出示紙棒
小朋友你們看看這是什么?
那今天我們就和紙棒來做游戲好嗎?
2.請每個小朋友拿一根紙棒
二、基本部分
1.第一次玩紙棒
教師:看誰一個人玩得好,玩得有趣。
幼兒分散練習自由玩紙棒(教師注意觀察,引導能力弱的幼兒練習)
探索紙棒的各種玩法,讓幼兒互相交流不同的玩法:拋接紙棒、扔紙棒、跳過紙棒、甩紙棒、擊紙棒、夾紙棒跳、望遠鏡、動物尾巴、拐杖、槍、敲鑼打鼓等
幼兒分兩隊面對面站好,有創(chuàng)意玩法的幼兒介紹自己一個人是怎么玩的,讓其它幼兒學一學。
2.第二次玩紙棒
師:剛才小朋友是一個人玩了紙棒,玩了很多不同的花樣,現在請你們試一試2個人合作可以怎么玩?我們來看看幾個人合作,又可以怎么玩?會有什么好玩又安全的玩法呢?請小朋友找好朋友再找一個空地方玩一玩,注意安全。(教師巡回指導、觀察,把鉆山洞這個動作引入孩子的玩法中)
幼兒分兩隊面對面站好,小朋友剛才你和好朋友是怎么合作玩的,誰來把你們玩的方法介紹給大家?
鉆山洞玩法:兩排幼兒面對面站好,互相握住對面紙棒的另一端,平放于胸前,排尾兩名幼兒先鉆,鉆到頭迅速搭好山洞,后面幼兒依次接著鉆。
規(guī)則:鉆時頭不能碰到紙棒
師:剛才我還看到有兩個小朋友玩的很有趣,他們把紙棒拼成了一條小河,雙腳從河上跳了過去。王老師也想來試一試,不知道我能不能跳過去。小朋友你們說我能跳過去嗎?那我來試一試好嗎?小朋友,看好了,我準備了啊,小手放在后面,雙腳屈膝,兩腳并攏輕輕一跳,蹲下來?纯,我跳過去了沒有,踩到紙棒了嗎?那你們說,我還能不能再跳遠一點,誰來幫我把紙棒放遠一點。好,我準備了啊,看好重復動作要領。
你們能不能夠跳過去呀?誰來試一試?小朋友,看他的動作做的好看嗎?重復動作要領,現在讓我們都來試一試好嗎?那你們找個好朋友擺成一條小河,一個人先跳,另一個人站在邊上看他的`動作做得好看嗎?有沒有踩在紙棒上,然后交換。
3.第三次玩紙棒
幼兒分組探索紙棍的玩法。
教師:小朋友想一想你們打算用這些紙棍怎樣來玩,(幼兒嘗試練習)引導幼兒進行以下玩法:跳小河、跳方格、走迷宮、開火車等游戲。
抬花轎、跳高(三人合作)
“跳方格”:用紙棒一根根擺放成一個個小格子,幼兒模仿各種小動物分組練習雙腳、單腳行進跳。
“跳小河”:有間距地擺放紙棒,幼兒練習立定跳遠來躍過小河。
“走迷宮”:將紙棒一根接一根擺放成不規(guī)則的小路,幼兒從起點用各種方式到達終點。
“開火車”:將所有紙棒擺放成長長的軌道,引導幼兒用多種方法從軌道上通過。
三、結束部分
教師:今天我們用紙棒玩了這么多有趣的游戲,小朋友想一想用廢舊的報紙還可以做成什么?那下次我們在一起來玩有趣的游戲好嗎?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主要是通過紙棒學習雙腳并攏向前跳,發(fā)展幼兒彈跳能力。能與同伴大膽探索,嘗試一物多玩,在游戲中體驗與同伴共同協助爭取勝利的集體榮譽。整個活動充分發(fā)揮紙棒的多功能性,活動開始部分設計利用紙棒進行熱身練習,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為下一個環(huán)節(jié)奠定了基礎。他們樂意單獨、與同伴合作探索紙棒的各種玩法,想出了騎馬、做金箍棒、跳過小棒、對抗等方法。在此基礎上,我引導幼兒積極探索過小河的辦法,有的兩人搭小河雙腳并攏跳躍,如立定跳、跑著跨跳等。從而引出了本次活動的重點。基本部分中,先讓幼兒利用紙棒進行“一物多玩”,孩子們在自由玩紙棒的過程中,幼兒的表現特別棒,能夠與同伴共同探索紙棒的各種玩法,我及時表揚玩得有新意的幼兒,并鼓勵幼兒想辦法和別人玩得不一樣。
活動中還存在不足之處,在立定跳遠環(huán)節(jié)中,要是能安排不同難度的調整紙棒間的距離,使幼兒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和發(fā)展。幼兒在活動中積極主動、對新授技能的掌握較好,規(guī)則意識和比賽的意識也較強。不過,在和同伴合作搭小河這個環(huán)節(jié)幼兒可能沒有很好地理解我的意思,一開始都是幾個人結伴搭的,搭的小河也沒有達到我預期的目標,如何更好地引導他們合作搭出寬度不同的小橋,讓他們能量力而行,練習跨跳技能是我要思考的;另外,在比賽規(guī)則上我還要加以強調,讓小朋友們對規(guī)則更明了,幼兒也會玩得更順暢。上好一節(jié)體育游戲,教師在自由組織形式上既有分散練習、集體練習,教師在練習中也能較多地觀察幼兒,以及對個別能力差的幼兒進行指導和幫助。活動最后可以進行接力比賽,讓幼兒思想集中速度加快,共同協助爭取勝利,使整個活動推向高潮。
這次實踐課讓我想了很多,我想上好一節(jié)課是不容易的,但是只要我們肯嘗試,肯花點心思去準備,或許會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
【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教案06-08
大班的教案11-28
大班手工教案07-09
大班手工教案07-09
大班手工教案07-09
大班橋教案06-30
大班手工教案07-09
大班手工教案07-09
大班手工教案07-09
大班手工教案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