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科學活動教案模板匯編8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法。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科學活動教案8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科學活動教案 篇1
為了讓大班的孩子認識鹽的顏色、形狀、味道等,初步了解鹽,提供了鹽的科學活動教案給老師們借鑒!
活動目標:
1、樂于實驗,樂于與同伴交流,合作。
2、在實驗中發(fā)現(xiàn)鹽溶于水后會增加水的浮力,鹽越多浮力越大。
活動準備:
1.大小芋頭塊、碗、勺子若干;鹽、味精、糖。
2.記錄紙、筆。
3.有關死海的故事。死海的掛圖。
活動過程:
一.引導,激發(fā)幼兒的探索欲望:
1、師:這是一塊土豆,如果我把它放到水里,會沉下去還是浮起來?
幼:沉下去
師:那么你們有什么辦法可是使它不沉下去,浮在水面上嗎?
幼兒討論,說各自的辦法。
2、教師演示實驗。
出示兩只杯子,一杯裝滿自來水,一杯裝滿鹽水。
師:我把芋頭放在兩個杯子里,小朋友觀察下會不會有不一樣的.事情發(fā)生呢?
自來水杯里的芋頭沉了下去,鹽水杯里的芋頭浮了起來。
師:小朋友,你們知道為什么這個杯子里的芋頭會浮起來嗎?
幼兒搖頭。
二.小組合作,操作實驗:鹽能使芋頭塊浮起來。
1、說明實驗規(guī)則:
師:老師為你們準備了鹽,糖還有味精,這三種東西有一種可以使芋頭浮起來,請你們來做小科學家,小組合作來做實驗,先把碗里的鹽,糖還有味精分別舀進三個杯子中,用筷子攪拌到他們完全溶解后,再放入芋頭塊,看看有什么有趣的現(xiàn)象會發(fā)生呢?然后把你觀察到的現(xiàn)象用喜歡的圖畫或者符號紀錄在這張表格上。
2、幼兒進行實驗,師巡視,發(fā)現(xiàn)問題,即使糾正。
3、匯總
師:剛才你們在實驗中發(fā)現(xiàn)了什么?
讓幼兒抒發(fā)自己的意見。
師小結:從剛才的實驗結果可以看出放了一樣多的糖、味精和鹽,但糖和味精都沒能使芋頭塊浮起來;只有鹽溶解在水中讓芋頭塊浮起來了。
師:你們知道為什么鹽能讓芋頭浮起來嗎?
師生共同小結:只有當鹽達到一定濃度后芋頭才能浮起來,鹽越多水的浮力越大。
三.經(jīng)驗拓展:死海的故事
有關“死!钡慕榻B。
師:剛才我們從實驗中知道:鹽溶解在水中后能增加水的浮力,鹽越多,水的浮力越大。下面請大家一起來看這幅畫:這是大海,我們都知道海水里有鹽,如果人躺在海面上一動不動會怎么樣?而這片海名叫死海,聽說過沒有?你們知道死海有什么神奇的地方嗎?人在死海中躺著一動不動,它也能讓你漂浮在海面上,還能浮在海面上看書看報呢,真神奇。為什么死海能讓人漂浮在海面上呢?
幼兒各自抒發(fā)看法。
師小結:死海里有非常非常多的鹽,它的含鹽量是普通海水的十倍,死海里的水浮力非常大,所以人能漂浮在海面上。
活動延伸:
請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媽媽用更多的東西來做實驗,看看每種沉下去的東西需要多少鹽才能浮到水面上來。
科學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看看、品品、聽聽、玩玩了解花的用途。
2.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花的禮物,使幼兒進一步萌發(fā)愛花、護花的意識。
3.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花的多樣性及特征。
4.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xiàn)出來。
活動準備:
1、場地布置(花仙子的花園)
2、金銀花露、玫瑰花茶、菊花茶、桂花糕、蜂蜜、花卉精油、熏香用品、干花袋、花朵裝飾品、春姑娘圖片、花朵頭箍、紙、記號筆。
活動過程:
一、觀察環(huán)境,感知花的美
1.帶入場地:今天我們去花仙子的花園玩,好嗎?
2.觀察環(huán)境:你們覺得花仙子的花園怎么樣?為什么漂亮?看見花你感到怎么樣?
二、觀察、品嘗、發(fā)現(xiàn)、感知花的用途
1.出示花的禮物:花仙子還為我們準備了許多禮物,我們一起來看看好嗎?
2.幼兒觀察、品嘗花的禮物
(1)提問:你們認識這些禮物嗎?它是怎么用的?
。2)教師和幼兒一起說說、嘗嘗、戴戴、喝喝、用用花的禮物。
3.逐個提問:這是什么?可以用來做什么?
4.小結花的用途提問:花還可以做什么?
(1)做藥
。2)可以吃
。3)泡茶喝
(4)用花做好看的`裝飾品。
。5)清香空氣
。6)可以美容……
三、創(chuàng)造花的藝術品
1.觀察花仙子的花朵頭箍:花仙子的禮物你喜歡嗎?我也用送點禮物給花仙子。我的頭箍是用什么做的?
2.提出創(chuàng)造的要求:你想不想用花做禮物送給別人?后面老師準備了紙筆,請你們把自己想做的花的禮物畫下來。等下說給大家聽,你做了什么花的禮物,準備送給誰。
3.幼兒繪畫:花的禮物
4.幼兒描述自己的創(chuàng)造。
四、情感激發(fā)你覺得花的用處多嗎?我們應該怎樣對待花
科學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感知各種蘿卜的不同特征,指導蘿卜的品種。
2.初步嘗試在表格上記錄自己猜想的結果。
3.愿意進行探索活動,感受發(fā)現(xiàn)的快樂。目標制定從情感、態(tài)度、知識技能三方面制定,全面、有效。
4.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白蘿卜、胡蘿卜、一點紅、綠蘿卜的實物準備;小刀一把;
再準備一塊砧板。
活動過程:
一、萌發(fā)探索蘿卜的興趣,教師引導
師:小朋友,小兔菜地里的蘿卜成熟了,讓我們一起去幫幫他們,拔蘿卜吧!
師幼隨著音樂,拔蘿卜。
二、 感知蘿卜的外部特征(顏色、形狀、表面)
師:你拔了一個什么顏色蘿卜?
師:白色的蘿卜形狀是怎么樣的?(橢圓形)
師:白色蘿卜叫白蘿卜。
——一點紅
師:蘿卜上有白色、有紅色,這叫一點紅。
——胡蘿卜
師:這個蘿卜是什么顏色?是什么形狀的?
——綠蘿卜
師:綠蘿卜有個好聽的名字叫心靈美。
綠蘿卜摸起來,是什么感覺?
這些蘿卜是長在哪里呢?(泥土里、田里)
——出示PPT
師小結:其實這些蘿卜是一個大大的'根,長在泥土里,我們需要用大大的力氣把它們拔起來。
三、 蘿卜分類
貨架上四個框框,有紅色、綠色、橘黃色、一點紅的四種顏色的框框
——幼兒根據(jù)自己手中的蘿卜的類型進行分類
師小結:我們認識了蘿卜的顏色,這些都是蘿卜表皮的顏色,就像我們小朋友穿的衣服一樣。
四、觀察、記錄蘿卜皮肉的顏色
如果把蘿卜切開來,會是什么顏色呢?
——出示表格
師:這張表上有什么呢?表格上的小問號是什么意思呢?眼睛是什么意思?
——教師根據(jù)幼兒的猜想,依次貼上不同的顏色標志
——切開相應顏色的蘿卜,讓幼兒進行驗證。
師小結:原來呀,白蘿卜和胡蘿卜表皮的顏色和肉肉的顏色是一樣的。
師:一點紅、心里美的蘿卜切開來是什么顏色呢?
——拿2張顏色圖片,上來貼在表格上。
師:請小朋友說說看,你選了哪幾種顏色?為什么?
——女孩子、男孩子分組粘貼,進行猜想
一點紅——切開來(白色)
心里美——切開來(枚紅色)
五、品嘗蘿卜
師:那我們小朋友都喜歡吃蘿卜嗎?---喜歡、不喜歡。
教師小結:其實,蘿卜的營養(yǎng)非常的好,也很好吃,我們要多吃它。小兔為了感謝我們給我們送來了很多好吃的蘿卜,你們想怎么燒呢?陳老師這里也有幾種燒法,一起來看一看吧。有......
師:“你們想不想吃啊?”-------想
師:“我們櫻桃班里的甬港飯店已經(jīng)為我們準備了美味的蘿卜宴,我們也一起來嘗嘗吧?------好(放音樂結束)
活動反思:
對于小班幼兒,創(chuàng)設情境的教學是有效的導入方式。
有幼兒說“像小老鼠的腦袋”,教師可以抓住時機,以此來豐富幼兒的想象。
對幼兒抓得比較緊,牽著幼兒走。應以對話的形式和幼兒進行交流,讓活動更加生動、流暢,
按蘿卜的自然屬性顏色進行分類。符合小班幼兒的認知特點
形象生動的表格用猜想、驗證的方式,幫助幼兒梳理經(jīng)驗。對小班幼兒,這種表格的記錄方式也是可行的。
打破思維定勢!把垡姷牟攀钦鎸嵉模荒芟氘斎!
切蘿卜的方式,應該多角度去切,讓幼兒切實查證蘿卜里面的顏色,這樣才是科學的。
小朋友知道了蘿卜不僅有趣,它還有很多吃法,刺激幼兒的食欲。
科學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 嘗試開鎖,培養(yǎng)幼兒手眼協(xié)調的操作能力。
2、了解與生活密切相關的鎖。能清楚地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操作過程。
3、培養(yǎng)幼兒的探索精神與合作精神,體驗游戲的愉悅。
活動準備:
1、各種掛鎖、彈子鎖、暗鎖、抽屜鎖、單車鎖、摩托車鎖及其鑰匙。
2、各類鎖的圖片各一張,鎖寶寶一個。
3、密碼箱、魔術箱、跳舞娃娃各4個,獎品若干。
活動過程:
一、幼兒嘗試開鎖
1、出示鎖寶寶,引出課題
小朋友,今天老師請來了一位小客人,你們看,它就是鎖頭寶
寶。鎖寶寶說:“小朋友,你們好!我是鎖寶寶。今天我想請你們和我的朋友一起玩游戲,你們愿意嗎?”
2、帶幼兒參觀各種鎖,交待玩鎖要求。
小朋友,你們看,鎖寶寶的朋友是誰呀?對了,是各種各樣的`
鎖頭,你們會開嗎?我們現(xiàn)在就玩?zhèn)開鎖的游戲吧,大家注意了,待會你們要把自己開的是什么鎖,你是怎么把它打開的告訴老師好嗎?
3、幼兒嘗試開各種鎖。
二、講述操作過程,聯(lián)系生活了解不同類鎖的功用
1、出示各類鎖的圖片,請小朋友看一看,找一找,把各種車鎖和門鎖進行分類。
2、請幼兒說一說自己認識的鎖?今天學會開哪些鎖?自己家里用的是哪些鎖?并請部份幼兒示范、講述開鎖過程。
3、 提問:在日常生活中,你還見過什么鎖?(如:汽車搖控鎖、電子插卡鎖、防盜報警鎖等)
三、游戲 開箱取寶
1、出示密碼箱。小朋友,鎖寶寶看見大家這么聰明、能干,準備獎勵大家,為大家準備了各種禮物,禮物就放在這個箱子里,現(xiàn)在小朋友都來試一試,看看能不能把箱子打開,看看鎖寶寶送給我們的是什么禮物。
2、提問箱子為什么打不開?
3、教師講解并示范開密碼箱的方法。
4、幼兒分組根據(jù)密碼開啟密碼箱,取出箱中禮物。
四、游戲 快快救出小娃娃
1、小朋友,鎖寶寶送給你們的禮物漂亮嗎?我們也請鎖寶寶來看看我們的禮物吧。咦,鎖寶寶怎么了,它為什么哭了?原來呀,鎖寶寶的四個好朋友跳舞娃娃想去參加聯(lián)歡會,可是被魔術師用連環(huán)鎖分別鎖在四個魔箱中,你們愿意幫助鎖寶寶救出跳舞娃娃嗎?
2、教師講解游戲規(guī)則和要求。
3、幼兒分成四隊,團結協(xié)助,找鑰匙開連環(huán)鎖,營救跳舞娃娃。
4、請?zhí)柰尥尢瑁瑢π∨笥驯硎靖兄x。
5、請全體幼兒與娃娃一起跳舞,然后送娃娃去參加聯(lián)歡會,結束課題。
科學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知道有水的瓶子中加入石子和沙子可以使水位升高。
2、通過積極探索,發(fā)現(xiàn)烏鴉能否喝到水與水量的多少和加入的材料有一定的關系。
3、積極參與探索活動,體驗學習的樂趣。
4、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同形狀的瓶子、石子、細沙、勺子、筷子、盆子、漏斗、記錄紙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小朋友,我們都聽過《烏鴉喝水》的故事,對吧。那誰來告訴我:烏鴉是怎樣喝到水的?(請幾個幼兒交流,注意語言的完整性:烏鴉在有水的瓶子里放了石子就喝到了水)
過渡:對呀,故事里的烏鴉真聰明,在有水的瓶子里放了石子就喝到了水,那是不是在有水的瓶子里放了石子都能喝到水呢?
二、幼兒實驗探索,并記錄
。ㄒ唬┯檬舆M行第一次實驗
1、(出示有水的瓶子)老師這里就有兩個裝了水的瓶子,看一看,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水位線、水的顏色不同、水不一樣多)
2、猜猜我把石子放進去,烏鴉能喝到水嗎?(幼兒猜測)
3、有的小朋友說都能喝到,有的'小朋友說都不能喝到,還有的小朋友說一個能喝到,一個不能喝到,那到底是怎樣的呢?請我們小朋友呆會自己去試一下。試了以后要把結果寫在記錄紙上。
4、(出示記錄紙)那我們怎樣來記錄呢?(幼兒討論)
5、四個小朋友一桌,每人拿一個瓶子,操作完把結果記錄下來,拿到紅水瓶的記錄紙貼到這邊,藍水瓶的記錄紙貼到那邊上,并把瓶子放到前面的桌子,明白了嗎?開始行動吧。
6、幼兒操作
7、交流:你在什么瓶子里加了石子,發(fā)現(xiàn)了什么?
8、你們都發(fā)現(xiàn)了:在藍水里加了石子,水到達了水位線,而在紅水里加了石子,水沒能到達水位線。同樣是加了石子,為什么結果不同呢?
9、小結:原來烏鴉能否喝到水與原來瓶子里水的多少是有關系的。
過渡:那烏鴉到底能不能喝到紅水呢?是嗎?老師在那邊給你們每人準備了一個瓶子,和剛才是一樣多的紅水,我們換一種材料——沙子再來試一下,烏鴉到底能不能喝到水?
。ǘ┯蒙匙舆M行第二次實驗
1、我們可以借助一些工具來進行,同樣也要把它記錄下來,好嗎?
2、幼兒操作
3、交流:你在紅水瓶子里加了沙子,發(fā)現(xiàn)了什么?
4、哇,烏鴉終于喝到了紅水。咦,為什么一樣多的紅水,加了石子沒喝到,加了沙子能喝到呢?(兩瓶比較)
5、哦,我明白了:石子比較大,它們之間的縫隙也大,而水很調皮就喜歡鉆到下面的縫隙里去,不跑到上面去;而沙子比較細,它們的縫隙很小,
水不能再調皮了,只能跑到上面去了。
三、活動結束
1、總結:今天通過我們小朋友自己實驗,知道了烏鴉能喝到水,除了與原來瓶子里水的多少有關系,還和加入的材料有一定的關系。
2、延伸:其實這里面還有很多的秘密,譬如水的多少還和加入材料的多少有關系,我們小朋友下課后再去試一下。
科學活動教案 篇6
目標:
1、鞏固紅、黃、藍、綠4種顏色的認識。
2、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和參與活動的興趣。
準備:
1、課件、故事《顏色精靈》、紅旗一面
2、每組房子4間、膠水、擦手布、紅、黃、藍、綠4張不同顏色的門和窗若干。
過程:
1、小朋友老師帶你們到顏色王國去玩玩
。1)看課件,講故事,讓幼兒初步感知4種不同顏色。
顏色王國里有紅、黃、藍、綠4個顏色小精靈,他們都住在一棟漂亮的小樓房,他們一直都是好朋友,每天開心的和小朋友一起玩,可是有一天小朋友和顏色小精靈玩以后,將顏色小精靈送錯了房間,到了晚上4個小精靈在房子里吵了起來!凹t色你為什么住在我的房間里?”“綠色你為什么住在我的房間里?”……4個顏色小精靈越吵越兇,最后誰都不理誰了,顏色國王知道了這件事情馬上來到了顏色小精靈住的房子里,用魔法幫助顏色小精靈回到了自己的房間,4個顏色小精靈這才安靜的睡覺了。
(2)利用課件讓幼兒練習為顏色精靈匹配對應的顏色,并進一步認識4種不同的顏色。
第二天,小朋友又來找顏色小精靈玩,但是沒有找到顏色小精靈,他們想請小朋友幫助他們一下。
紅色的小精靈住在什么顏色的房子里?(紅色小精靈住在紅色房子里)那么他們的窗戶和門應該是什么顏色呢?(門和窗戶是紅色的.)那么我們一起喊喊,看看他是不是在紅色小房子里,(喊:紅色小精靈快出來吧)現(xiàn)在我們再看看他的門和窗是不是紅色(黃、藍、綠)的。
2、游戲《找朋友》
小精靈很感謝小朋友幫助他們裝飾了漂亮的門和窗,可是只有他們沒有朋友很孤單,我們幫他們找一些朋友和他們一起做游戲。
。1)介紹游戲規(guī)則和安全要求。
紅色小精靈喜歡紅色的伙伴,藍色小精靈喜歡什么顏色的伙伴呢?……我們的屋子比較小,小朋友在幫小精靈找朋友的時候要注意什么呢?(要慢慢走,不要擠,要學會等待、互相謙讓,注意安全)
。2)幼兒為顏色精靈找朋友
。3)評價活動
小朋友你們都幫小精靈找到了朋友,讓我們一起像小貓一樣,走到紅色(藍色、黃色、綠色、黑色、白色)小精靈的家,看看我們?yōu)樗业搅四切┡笥选?/p>
3、幼兒操作活動《顏色匹配》
現(xiàn)在顏色小精靈都找到自己的家,小精靈說:“小朋友真棒!這么快就幫我們找到家,謝謝你們!爆F(xiàn)在我們還想和小朋友玩?zhèn)游戲,在玩游戲之前要請小朋友幫幫忙,小房子的門和窗沒有顏色,想請小朋友幫忙貼上和房子相同顏色的門和窗。他們的窗戶和門的顏色要與他們的衣服顏色一樣。紅色(藍色、黃色、綠色、黑色、白色)小精靈的門和窗應該是什么顏色呢?
。1)幼兒以組為單位為小房子的門和窗匹配顏色,教師巡回個別指導。
(2)幼兒作品展示
。3)幼兒活動評講。
小朋友我們先看看是不是每個小朋友都幫小精靈貼對了門和窗,一組一組檢查,小朋友真不錯,都幫紅色小精靈找到了紅色的門和紅色的窗……
4、延伸活動為教室外面的小精靈找家。
小精靈很感謝小朋友幫他們找到了這么多的伙伴,還為他們裝飾了這么美的房子,教室外面有一些小精靈他們迷路了,我們一起去把他們送回家吧。
5、教師語言引導結束活動。
科學活動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愿意探究動物的腳的特征,萌發(fā)愛小動物的情感。
2、認識常見動物的腳,能通過動物的腳來辨認動物。
3、能用自己的語言對動物的腳進行簡單的描述。
4、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fā)現(xiàn)。
活動準備
雞、鴨、狗、豬以及以上動物腳、腳印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你的`小腳在哪里?
——師:你有幾只腳呢?小腳有什么作用?
——師:小動物有腳嗎?是不是和我們一樣有兩只腳?
二、認識動物的腳。
——(逐一出示小動物的圖片)請問小朋友這是什么動物?它有幾只腳?說說它的腳的特征。
——對比小雞的腳和小鴨的腳有什么不同?
——對比小豬的腳和小狗的腳有什么不同?
——教師朗讀兒歌《小畫家》。(詳見幼兒用書P15)
——教師通過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進一步感知動物腳的特征。
——(出示不同動物的腳印圖片)教師帶領幼兒根據(jù)圖片提示念兒歌。
三、 快樂游戲。
1、“這是誰的腳印”:教師將小動物的腳印貼在黑板上,請幼兒仔細觀察,說說這是誰的腳。
2、“我猜我猜我猜猜猜”:教師用白紙蒙上小動物的身子,只露出小腳,請幼兒猜猜這是誰的腳。
四、 活動小結。
——師:小動物的腳的形狀、大小都不一樣,我們可以很輕易地通過動物的腳來分辨它們。你們知道哪些動物有兩只腳,哪些動物有四只腳,哪些動物有六只腳、八只腳嗎?請你們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尋找答案吧。
活動應變
如果能收集動物模型讓幼兒觀察并用模型印腳印,活動效果會更好。
活動延伸
了解不同數(shù)量的腳的動物。
區(qū)角活動
科學區(qū):
1、投放小動物的圖片以及相應動物的腳、腳印圖片,請幼兒配對。
2、將一些多腳的動物貼在墻上,讓幼兒數(shù)一數(shù)這些動物有幾只腳。(例如:章魚、螃蟹、蜈蚣等等)
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可以將動物的圖片、腳的圖片、腳印圖片串成吊飾布置活動室。
家園同步
請家長協(xié)助在網(wǎng)上搜索一些動物的圖片,請幼兒看看這些動物有沒有腳,有幾只?
隨機教育
在日常生活里,幼兒都會接觸到很多的昆蟲,有興趣的幼兒可以數(shù)一數(shù)昆蟲有幾只腳。(例如:蚊子等等)
活動反思
新《綱要》指出:幼兒科學教育是科學啟蒙教育,重在激發(fā)幼兒的認識興趣好和探索欲望以及盡量為幼兒創(chuàng)設條件,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解決問題從而體驗發(fā)現(xiàn)的樂趣。
科學活動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明白青蛙與人類之間的關系,激發(fā)幼兒愛護、關注小動物的情感。
2、觀察并描述青蛙的外形特征,通過故事《小青蛙找媽媽》了解青蛙從卵變蝌蚪最后變成青蛙的生長過程。
3、培養(yǎng)幼兒身體平衡能力及跳的能力,鍛煉幼兒的肢體動作協(xié)調能力。
4、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chǎn)生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5、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教學重點、難點
蝌蚪如何變成青蛙的過程,青蛙為什么是益蟲?
活動準備
青蛙圖片,《小蝌蚪找媽媽》掛圖
活動過程
一、觀察蝌蚪的特征
1、請幼兒猜謎:河里抓青蛙,抓到黑娃娃,大大頭來,細尾巴中的黑娃娃是什么?幼兒自由回答。 教師引導幼兒觀察水里的蝌蚪,并提問:蝌蚪長什么樣子?(頭大大的、圓圓的,有一條長尾巴,像個音符)
2、請幼兒再看一看每只蝌蚪是否長的一樣?幼兒自由發(fā)言。
3、蝌蚪是怎樣運動的?是用身體的哪個部分讓它前進呢?(游動、尾巴)
引導幼兒欣賞圖片并提問:
1、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有誰?
2、這些青蛙平時都是吃什么長大的呢?
3、你們害怕青蛙嗎?為什么?你們會去捉青蛙或吃青蛙嗎?
二、青蛙外形特征
1、自主探索:請幼兒仔細觀察青蛙圖片、模型,幼兒觀察青蛙的外形特征,如并頭部扁而寬,口闊、眼大,皮膚光滑,通常為經(jīng)綠色,趾間有薄膜相連,青蛙生活在水中或靠近水的地方,善跳躍,會游泳,多在夜間活動。
2、集體探索:你見過青蛙,聽過青蛙的叫聲嗎?說說青蛙和其他動物的不同之處?
三、探索青蛙生長過程
1、出示《小蝌蚪找媽媽》掛圖,講述故事。
2、提問:水草上沾著的一團圓圓的東西是什么?大腦袋長尾巴、游來游去的動物是什么?是由什么變來的?小蝌蚪又是怎樣變成青蛙的?
3、幼兒復述故事。
4、比較青蛙和蝌蚪
1、教師請觀察比較蝌蚪和青蛙,然后提問:
、徘嗤荛L什么樣子?(有四只腳,嘴很大、眼睛凹凸的)
、魄嗤苁窃鯓舆\動的`?
、乔嗤芎万蝌酵庑斡惺裁床煌?運動方式有什么不同?
5、游戲:小蝌蚪變青蛙。 玩法:小朋友圍成圓圈站好,老師一邊出示字卡一邊說:青蛙媽媽產(chǎn)下許多圓圓的卵(幼兒兒蹲下雙手抱腿,頭低下,做圓圈形狀),又成小蝌蚪(幼兒小跑步雙手放在身后做搖擺狀),小蝌蚪長出兩條前腿(幼兒 伸出兩只胳膊繼續(xù)小跑做游泳狀),又長出兩條后腿(幼兒把兩腿分別伸一伸),最后成青蛙呱呱叫又跳(幼兒做蛙跳狀,嘴里學青蛙叫聲:呱呱呱)。
教學反思
1、本節(jié)活動根據(jù)孩子的年齡特點,用小青蛙的生長過程貫穿整個活動,讓孩子鍛煉身體的同時也了解青蛙的生長過程,達到課程整合的目的。小朋友學到了青蛙的外形特征,以及它演變過程。幼兒在本節(jié)課中知道也青蛙是由小蝌蚪變來了。
2、本節(jié)課少講了青蛙的益蟲,教導幼兒要從小保護它們
3、如果讓我重新上這節(jié)課,我會先告訴大家環(huán)境在不斷惡化,但有些小動物還是堅持自己的工作,幫人們捉害蟲,引入本篇課文。
【科學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活動教案03-22
科學活動教案07-19
【精】科學活動教案03-12
科學活動教案【熱】03-12
科學活動教案【精】03-13
科學活動教案【熱門】03-13
科學活動教案【推薦】03-13
【薦】科學活動教案03-13
【熱門】科學活動教案03-13
【熱】科學活動教案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