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范文集錦10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語文教案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語文教案 篇1
【學習目標】
1.通過查閱資料,讓學生對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民俗風情有一個初步的了解。通過課堂交流讓學生了解更多傳統(tǒng)節(jié)日習俗。
2.通過活動初步學會調(diào)查探究的方法,激發(fā)民族自豪感和熱愛中華民族的美好情感。
3.了解傳統(tǒng)節(jié)日以及有關的故事,完成習作,展示成果。
4.通過識字加油站,引導學生在生活中識字。
5.通過詞句段的運用,介紹手工制作過程以及學會圍繞一個中心寫一段話。
6.積累日積月累中的相關知識。
【學習重點】
1.通過活動,了解一些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由來,了解與傳統(tǒng)節(jié)日有關的人物故事并完成習作。
2.學會在生活中識字。
3.學會圍繞中心句寫一段話。
【學前準備】
制作多媒體課件和生字詞卡片。(教師)
【課時安排】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ňC合性學習:中華傳統(tǒng)節(jié)日)
一、播放視頻,激發(fā)興趣。
1.(播放過春節(jié)的視頻)到處張燈結彩,真熱鬧呀!這是什么節(jié)日呢?
2.你們喜歡過節(jié)嗎?
3.過春節(jié)是我們大家最喜歡的節(jié)日,看,有的同學眉飛色舞,原來是收到了紅包,難怪那么高興。其實每個節(jié)日都蘊含著大學問呢!今天我們就來研究一下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板書:傳統(tǒng)節(jié)日)
二、談談對傳統(tǒng)節(jié)日的理解。
1.大家知道我國的哪些傳統(tǒng)節(jié)日?
2.學生自由交流,教師補充。
3.你了解這些傳統(tǒng)節(jié)日的習俗嗎?
4.學生談對傳統(tǒng)節(jié)日習俗的了解。
5.教師進行小結。
三、進行實踐性活動。
1.你最喜歡哪個傳統(tǒng)節(jié)日?這個節(jié)日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2.我們可以采用哪些方法了解傳統(tǒng)節(jié)日?
3.學生交流了解的內(nèi)容及方式。
。1)了解傳統(tǒng)節(jié)日的由來,收集傳統(tǒng)節(jié)日的相關的人物故事。
。2)了解傳統(tǒng)節(jié)日的美食佳肴的制作方法。
(3)了解當?shù)氐膽c;顒。
。4)上網(wǎng)或查找書籍收集有關傳統(tǒng)節(jié)日的知識和圖片;詢問長輩。
4.各小組制定活動計劃,交流展示活動方案。在小組討論交流后,各小組派組長匯報本組的活動方案。
5.教師評價指導。
四、課堂小結。
祖國的傳統(tǒng)文化多么像一座巨大的寶庫。≡竿瑢W們能在這座寶庫里繼續(xù)探索,愉快地遨游。
第二課時
。ㄕ故境晒瓿闪曌鳎
一、交流評價活動。
1.回顧前期活動,引入交流評價活動。對本小組自開展本課題以來的`做法和感想進行總結,并對整個活動的過程進行評價。
2.展開交流活動。
(1)自主交流,談談收獲。
。2)集體匯報,總結評價。
3.展示成果。
。1)以小組為單位展示成果。形式可以多樣,例如:展示自己做的月餅,表演寫春聯(lián)等。
。2)展示成果時,本小組的同學可以補充,其他小組的同學可以提問。
。3)評選優(yōu)秀活動小組。
二、寫一寫過節(jié)的過程。
1.明確本次習作要求。
2.指名反饋,教師小結。
。1)可以寫過節(jié)的過程。
。2)可以寫節(jié)日中發(fā)生的印象深刻的故事。
3.指導選材。
(1)從開展綜合性學習,同學們了解了許多有關傳統(tǒng)節(jié)日的知識,有飲食文化,有風俗習慣,有傳說故事等。
。2)在選擇時,一定要選擇自己親身經(jīng)歷的,或在本次綜合性學習活動中令你印象最深刻的事。
4.小組內(nèi)交流自己準備寫什么,打算從哪幾個方面來寫。
5.全班交流,教師適當引導學生注意以下幾點:
寫清楚過節(jié)的經(jīng)過;要有一定的順序;合理利用收集到的材料;寫一寫自己的感受。
6.學生獨立習作。
三、展示作品,修改習作。
1.出示習作范文。
端午節(jié)
“五月五,是端陽……”小巷傳來了孩子們快樂的歌聲,一年一度的端午節(jié)又到了。
說起端午節(jié),還有一個傳說故事呢。戰(zhàn)國時期,楚國有位大臣,名叫屈原,他一向受楚王的信任?珊髞沓趼犘帕诵∪说淖嬔,疏遠了屈原,最后還把屈原流放到了南方。后來,楚國滅亡了,屈原傷心欲絕,投汨羅江自盡。人們得知這個消息后,紛紛駕著船捕撈屈原的遺體,可是一無所獲。人們又怕魚蝦吃掉屈原的遺體,就往河里扔粽子,從此便有了端午節(jié)吃粽子的風俗。
每年端午節(jié),大街小巷都飄著粽子的清香。粽子的品種有許多,有紅棗餡的,有肉餡的……我最愛吃的是紅棗餡的,剝開粽葉,雪白的糯米中夾著一顆紅紅的棗,咬一口,甜而不膩,讓人回味無窮。
端午節(jié)最快樂的要數(shù)我們小朋友了。端午節(jié)這天,我們小孩的胸前都掛著個香噴噴的掛件,它叫香袋,是用花布織成的,還用五顏六色的線繡上了各種祝福的話。香袋形狀各異,有心形的,有星星形狀的……個個香氣撲鼻。端午節(jié)真是個有意義的節(jié)日!
點評:你知道端午節(jié)有哪些習俗嗎?讀了小作者的這篇習作后,你就會知道了。小作者用生動的語言為我們詳細介紹了端午節(jié)的傳說和習俗,條理清晰,語句通順。
2.老師指導學生評議范文。
3.同桌交換習作,交流點評:過節(jié)的過程是否介紹清楚?有沒有寫出自己當時的感受?有沒有錯別字?
4.根據(jù)同學的意見修改習作。
第三課時
一、交流平臺。
1.學生自讀“交流平臺”,體會怎樣圍繞一個意思把一段話寫清楚。
2.本單元還有哪些課文的段落是圍繞一個意思把這段話寫清楚的,找出來讀一讀。
3.練一練:選擇你喜歡的一句話,把內(nèi)容寫具體,寫完整。
(1)果園里的果子真多呀!
(2)秋天來了,樹葉也換上了新裝。
二、識字加油站。
1.出示下列標牌:
稅務局、檔案館、咖啡館
閱覽室、廢品收購站、農(nóng)貿(mào)市場
2.認讀生字“稅、檔、咖、啡、閱、廢、貿(mào)”。
3.小組讀、帶讀、齊讀、開火車讀。
4.檢查生字認讀情況,并用生字組詞。
5.小結:今天我們通過標牌又認識了不少生字。同學們,只要我們留心周邊事物,我們還會認識許許多多的生字。
三、詞句段運用。
。ㄒ唬⿲φ樟鞒虉D讀下面這段話,照樣子口頭介紹一次手工活動的過程,如剪紙、捏泥人、拼裝玩具、編花繩。
1.出示流程圖:剪碎或切斷→浸→搗→撈→曬
2.結合本單元課文說一說這是什么制作過程。(蔡倫造紙的過程)
3.對照這樣的流程介紹蔡倫造紙的過程。
4.小結:流程圖其實就是活動過程中所采用的表示動作的詞。
5.小組討論一次手工活動的流程圖。
。1)分小組討論,每小組討論一種手工活動的流程圖。有同種愛好的同學可以自己組成小組。
。2)各小組交流自己組的活動流程圖。
。3)各小組展示自己的流程圖,全班評議是否完善。
(4)各小組推薦代表用自己小組的流程圖介紹一次手工活動的過程。
6.評出表現(xiàn)優(yōu)秀的小組。
。ǘ┳x一讀,想想下面兩段話在表達上有什么共同點,再照樣子寫一段話。
1.課件出示課本第46頁的兩段話。
2.指名讀。
3.小組討論:這兩段話有什么共同點?
4.全班交流。
師小結:這兩段話都用一個排比句圍繞第一句話進行了具體描寫。
5.練一練。
操場上真熱鬧:有的,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四、日積月累。
1.導入:中華民族歷史源遠流長,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它讓國人引以為豪,是中華民族的重要凝聚力。
2.課件出示:
文房四寶:筆墨紙硯
(1)讀一讀,說一說。文房四寶指的是什么?
。2)師補充介紹:中國古代傳統(tǒng)文化中的文書工具,歷史上把湖筆、徽墨、宣紙、端硯合稱為“文房四寶”,即筆、墨、紙、硯。文房四寶之名,起源于南北朝時期。
3.課件出示:
雅人四好:琴棋書畫
花中君子:梅蘭竹菊
中醫(yī)四診:望聞問切
。1)讀一讀,試著介紹。
(2)師補充介紹:①古人常把琴棋書畫稱為“雅人四好”或“文人四友”。琴棋書畫,本指琴瑟、圍棋、書法、繪畫四種古代藝術性文物或技藝。
、诿、蘭、竹、菊分別代表著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高潔、清逸、氣節(jié)和淡泊的四種品格。因為它們具有自強不息的特點,被人們稱為“花中四君子”。
、弁剢柷惺侵嗅t(yī)用語。望,指觀氣色;聞,指聽聲息;問,指詢問癥狀;切,指摸脈象。合稱四診。
4.師指導背誦。
5.全班進行背誦比賽,獲勝者給予獎勵。
語文教案 篇2
一、學習目標
1、學會本課12個生字,認識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封鎖、暫時、打糕、情誼、混進、爭吵、大嫂、阻擊戰(zhàn)、搗米謠、偵察員、雪中送炭。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理解課文的內(nèi)容,懂得中朝人民的偉大友誼是用鮮血凝成的,從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4、了解課文重點語句對表達情感的作用。
二、學習準備
課前可布置學生搜集有關抗美援朝的資料。
三、學時安排
2學時。第一學時學習第一部分;第二學時學習二、三及四部分。
四、學習過程
第一學時
1、介紹抗美援朝戰(zhàn)爭(1950年6月25日,美帝國主義唆使南朝鮮李承晚集團進攻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9月15日又糾集15個國家的雇傭軍,打著聯(lián)合國的旗號,在朝鮮仁川登陸,不顧中國人民的一再警告,把戰(zhàn)火引向中國的邊境,轟炸中國的安東(今丹東)等地。中國人民響應毛澤東同志發(fā)出的“抗美援朝、保家衛(wèi)國”的號召,組織中國人民志愿軍,由彭德懷出任志愿軍總司令。于10月25日開赴朝鮮前線和朝鮮人民并肩作戰(zhàn),抗擊美國侵略軍。在中朝人民的沉重打擊下,美帝國主義連遭失敗,于1953年7月27日,被迫在朝鮮停戰(zhàn)協(xié)議上簽字。中國人民志愿軍遵照黨中央的指示,分期分批撤出朝鮮回國。1958年是最后一批。)
2、審題,提問題。(這話是誰說的.?——“再見了,親人”這句話既可理解為志愿軍對朝鮮大娘、小金花、大嫂說的話,又可理解為朝鮮人民為志愿軍送行時說的話。在什么地方說的?怎么說的?為什么志愿軍和朝鮮人民要互稱親人呢?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來說明中朝兩國人民不是親人但勝似親人的?……)
3、同座相互檢查課文朗讀情況,要求正確、流利;
4、聽兩組(4人)讀課文,評價讀的情況,穿插正音(注意生字“鎖、暫、糕、阻、誼、搗、謠、偵、混、吵、耗、嫂”的讀音);
5、自學第一部分。
、拍x課文,用自己的話說說大娘為志愿軍做的三件事。(一是幾夜沒合眼給志愿軍洗補衣服。二是在一次阻擊戰(zhàn)中,冒著炮火給志愿軍送打糕,回去時昏倒在路旁。三是在敵機轟炸時,為了救護在他家里休養(yǎng)的志愿軍傷員,失去了唯一的小孫孫。)
、平Y合課文說說“雪中送炭”是誰在什么情況下送去什么?(朝鮮大娘在志愿軍戰(zhàn)士戰(zhàn)斗了三天三夜,已經(jīng)餓到極點的情況下,冒著炮火穿過硝煙,給戰(zhàn)士送打糕吃?偨Y出,“雪中送炭”是指在別人最困難、最需要幫助時給予幫助。)體會“唯一”的含義。(隱含著大娘付出的代價是多大呀。)
、沁@篇課文是一篇抒情散文,感情真摯強烈;同時又是以志愿軍對送別的朝鮮人民談話的口氣寫的,語言十分親切感人。朗讀時要注意把握感情基調(diào):對大娘,應該怎么讀?(如對長輩慈母,應懷著敬重的情感朗讀。)在朗讀的過程當中,還要讀好祈使句、疑問句、感嘆句、反問句。例如:“大娘,停住你送別的腳步吧!”(祈使句,懇求大娘不要再送。)要讀出懇求的語氣,讀時句尾聲調(diào)要下降!澳苤С值米?”(疑問)讀時句尾語調(diào)要上升,要帶上關切的感情。讀感嘆句時,句尾語調(diào)先上升后下降,“這真是雪中送炭呀!”讀反問句時應注意重音,“你說,這比山還高比海還深的情意,我們怎么能忘記?”應把“怎么能”讀得重一些,表達出更加肯定的意思。
、仍谑熳x的基礎上背誦。
6、質疑。
第二學時
1、背誦第一部分。
2、聽寫詞語:封鎖、暫時、打糕、情誼、混進、爭吵、大嫂、阻擊戰(zhàn)、搗米謠、偵察員、雪中送炭。
3、學習第二、三部分。
、呕貞泴W習第一部分的方法——①默讀課文,用自己的話說說大娘為志愿軍做的三件事;②結合課文體會重點詞句的意思;③感情朗讀;④背誦。
⑵自學。用自己的話說說小金花、大嫂為志愿軍做了些什么?結合課文重點理解“同歸于盡”、“噩耗”、“代價”等詞語。
、欠纸M交流、討論。
⑷大組交流、討論。
4、學習第四部分。體會“親人”“親愛的土地”的含義。(朝鮮人民關心愛護志愿軍,甚至為他們獻出生命,所以稱為“親人”。為什么叫“親愛的土地”?因為在朝鮮的土地上,中朝人民曾經(jīng)并肩戰(zhàn)斗。這片土地上,不僅灑下了朝鮮人民的鮮血,而且灑下了志愿軍的鮮血,所以叫“親愛的土地”。正因為中朝人民的戰(zhàn)斗友誼是鮮血凝成的,所以說“我們的心永遠跟你們在一起”。)
5、體會前三段開頭和結尾的寫法。
(1)畫出課文前三個自然段開頭和結尾寫法相似的句子。
(2)開頭句子是:“大娘,停住您送別的腳步吧!”“小金花,……再給我們唱個《搗米謠》吧!”“大嫂,請回去吧!”志愿軍對朝鮮人民的關心體貼之情都盡在這一聲聲的懇求中了。
。3)這三段的末尾是:“您說,這比山還高比海還深的情意,我們怎么能忘懷?”“可是今天,跟志愿軍叔叔分別的今天,你怎么落淚了呢?”“您為我們付出了這樣高的代價,難道還不足以表達您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4)先將反問句轉換成陳述句,體會二者在表達情感上有什么不同。(反問句表達的情感比陳述句更強烈。)
(5)反復朗讀體會這兩種句式在表達情感上的作用。(對金花,如對下輩女兒,應懷著親切的情感朗讀;對大嫂,如對同輩親屬,應懷著關切的情感朗讀。)
。6)前三自然段開頭都是祈使句,表示懇求,體現(xiàn)了志愿軍對朝鮮人民的關心、體貼之情。最后一句都是反問句,表達了更加肯定的意思和強烈的感情。這樣的表達避免了平鋪直敘,將中朝人民的深厚感情表達得淋漓盡致。
6、以《夢中見到阿媽妮》或《小金花來到我們中間》為題,寫一篇想象作文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探究課文內(nèi)容,領悟田忌轉敗為勝的道理。
2、激發(fā)學習興趣,通過讀寫訓練,培養(yǎng)學生語文實踐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著力于調(diào)動學生探究課文內(nèi)容和進行語文實踐的興趣,使讀寫有效結合,培養(yǎng)學生學習,運用語文的能力。
教學準備:制作多媒體課件;學生事先繪制文中有關的人物和馬匹的畫像。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確定研究主題:
1、課前兩分鐘播放二胡演奏“賽馬”及和課文有關的賽馬畫面,營造學習氛圍。
2、師:戰(zhàn)國時期齊國的貴族十分喜愛一項活動—賽馬。你瞧,這就是賽馬場。今天來這里賽馬的是齊國的大將田忌,他和齊威王約定在這里進行一次賽馬。讀了課文,你知道故事主要講些什么?(指各生簡答)
3、師:記得上節(jié)課有位同學提了一個很有價值的問題,是誰呀?(指各說)(點擊課題及有關問題)
*為什么還是原來的馬,只調(diào)換了一下出場順序,就可以轉敗為勝?
4、確定研究主題: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
二、探討學習方式,自主合作研究:
1、師:你喜歡用什么方式學習研究?(指各自由談)
、傩〗M學習交流,討論問題,可以使學習很有趣味。
②獨立閱讀研究,可以使自己有獨立的見解。
、劭梢韵茸约簡为氥@研,理清思路,然后和小伙伴交流交流,聽取一些他人的意見、看法。
④帶著問題獨立閱讀,找出關鍵句、重點詞體會體會,做一些讀書筆記。
2、師:好,用你喜歡的方式去學習研究吧!
(學生自主合作研究,師巡視,隨機指導)
三、呈現(xiàn)學習成果,綜合訓練提高:
(一)自由匯報學習研究成果
(走學生思路,按學生交流順序,隨機引導學生感悟“敗”與“勝”的原因。)
1、鼓勵—學習小組用自繪的“田忌”“齊威王”和六匹戰(zhàn)馬的圖片,在實物投影上合作演示兩次賽馬的情況,隨機出示相關的兩句話。
*齊威王每個等級的馬都比田忌的強。
*齊威王的'馬比田忌的快不了多少。
Δ(在學生合作演示中,教師要適當發(fā)揮指導作用,一要提醒學生對人物和每匹馬的等級以及每一局的勝負結果要有明確交代;二要允許學生在演示中可能出現(xiàn)的不熟練,不準確,不協(xié)調(diào),建議他們再試一遍;三、對兩次賽馬的轉“敗”為“勝”,要隨機引導他們作一些必要的分析。)
2、齊威王:得意洋洋,夸耀,譏諷,輕蔑—被勝利沖昏了頭腦,得意忘形,驕傲輕敵,也是導致田忌轉“敗”為“勝”的又一原因。
3、孫臏:胸有成竹,從剛才的情形看出—仔細觀察,善于分析,避實就虛,勝券在握,這是田忌轉“敗”為“勝”的關鍵。
*還是原來的馬,只是調(diào)換了一下出場順序,就可以轉“敗”為“勝”。
(師對生能聯(lián)系上下文進行深入思考,給予肯定,夸獎)
(二)朗讀感悟,創(chuàng)造性地表演。
1、師:老師發(fā)現(xiàn)不少同學都特別注意研究孫臏、田忌、齊威王這三個人的對話。的確,言為心聲,人物的言語往往體現(xiàn)著人物的思想,個性。你們不妨著讀讀這些句子,然后選一句你體會最深的,好好練練,讀出人物的個性來。(點擊有關語段)
(學生挑選句子,反復地練習朗讀。)
2、指各讀
(1)孫臏說:“我不是挖苦你,你再同他賽一次,我有辦法讓你取勝!
(2)孫臏胸有成竹地說:“你就照我的主意辦吧。”
(3)齊威王正在得意洋洋地夸耀自己的馬,看見田忌和孫臏過來了,便譏諷田忌:“怎么,難道你還不服氣?”
(4)齊威王輕蔑地說:“那就快來吧!”
(5)田忌沒信心地說:“那你不是照樣輸!”
(6)田忌疑惑地看看孫臏:“你是說另換幾匹馬?”
師:你對自己地朗讀滿意嗎?
你體會的非常的好,你估計誰能讀的更好?
你能試試嗎?
老師也想試試讀這句話,行嗎?讀得好夸夸我,讀的不好多批評指正。
(生讀——師生評價——指各讀,師讀——齊讀)
3、師:同學們體會得這么好,讀得也不錯,有沒有興趣來演一演呢?為了使表演更生動有趣,我們可以加入自己創(chuàng)造性的語言。
(生自由組合嘗試自我表演)
4、指一組學生上臺表演(帶自制的人物形象頭飾表演)
(屏幕上點擊到賽馬場畫面,師畫外音引出表演)
5、生評表演,提出合理性建議。
(例:孫臏和田忌講賽馬的方法時應該是咬著耳朵說的,這個細節(jié)要注意啟發(fā)引導)
(三)創(chuàng)設情景,選擇性的練說
1、師:同學們現(xiàn)在孫臏、田忌、齊威王三個人就在這里,我們在座的各位同學有什么想對他們說的嗎?或問的嗎?我們就來一項“有話大家說”現(xiàn)場直播,好嗎?
2、生:選擇感興趣的對象或問或說,暢所欲言。
(四):布置作業(yè)(點擊出示)
1、從“田忌賽馬”說起
(可聯(lián)系生活、學習實例,談談自己對本課學習中產(chǎn)生的所思所想所感。)
2、走近孫臏
(可通過閱讀課外書、瀏覽網(wǎng)站查找收集有關資料,學一份人物小傳。)
(給同學以一周的時間作準備,下周的閱讀課我們上一堂語文綜合活動課。)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要求
1.知識與技能
⑴復習并掌握本單元的生字新詞。
⑵了解通過細節(jié)描寫表達人物情感的手法⑶閱讀成語故事⑷寫寫和親人之間發(fā)生的故事
2.過程與方法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扎實學生語文的基本功
課時劃分: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語海拾貝部分
2.閱讀兩首古詩
教具準備:生字詞、卡片掛圖及文字資料
教學過程
一、詞語超市
1出示詞語卡片
2.大家讀一讀
二、金鑰匙
1.學生自由讀一讀金鑰匙的內(nèi)容
2.讀了這篇文章,大家又拿到一把怎樣的金鑰匙
三、成語故事
1.教師出示成語:胸有成竹
2.教師講述:成語的來歷
3.學生自讀
四、教師介紹詩人,學生自讀古詩
1.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盛唐最杰出的詩人,也是我國文學史上繼屈原之后又一偉大浪漫主義詩人,素有詩仙之稱。
2.反饋理解詩意
3.提升體會情感
4.對比找出異同點五、課堂小結:寫作文就像畫竹子只要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用心記下來,相信大家一定能夠寫出好文章六、布置作業(yè) 1.抄寫詞語超市中的詞語 2.收集成語 3.背誦古詩
語文教案 篇5
學習目標
1、學習用列表格的試做單元小結。
2、推薦好書《森林報》,培養(yǎng)學生讀課外書的興趣。
課前準備
學生準備一張白紙,學習列表格。
導入
本單元我們學習了一組說明性的文章,你一定增長了不少知識,和同學們一起交流一下這方面的收獲吧!
這一單元我們主要學習了一些說明文的方法,你能填寫一下這張表格嗎?(課文中涉及到的盡可能都填上)
說明的方法
課文中的例子
舉例子
用數(shù)字
做比較
打比方
除了課文中的,在其他的習作或課外書中的例子你還能找到嗎?
除了以上四種方法,你還發(fā)現(xiàn)什么好方法了嗎?是這填一填。
說明的方法
習作或課外書中的'例子
舉例子
列數(shù)字
做比較
打比方
日積月累
1、讀讀這首小詩,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詞查查字典。
2、這首小詩向我們展現(xiàn)了怎樣的畫面?和你的同桌說說。
3、你還知道描寫四季的諺語和詩歌嗎?向大家推薦推薦。
課外書屋
1、默讀課外書屋的介紹,明確閱讀要求。
2、你喜歡《森林報》嗎?挑選你印象最深的章節(jié)介紹給同學聽。
語文教案 篇6
師:列寧是怎樣找到養(yǎng)蜂人的?為了搞清這個問題,先請小朋友們默讀課文第三段。想想列寧的住處,花叢,園子,小房子各在什么地方。
生:(默讀課文第三段)
師:好。小朋友,列寧的住處在哪兒?要是你們能說出來,我就把它畫出來,好嗎?
生:列寧住在莫斯科附近的一座小山上。
師:(邊板畫示意圖邊說)這座小山離莫斯科不遠,山下有一條小路,列寧邊走邊看,看到了花叢。誰能說說花叢在哪兒?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花叢在路邊。書上說“列寧一邊走一邊看,發(fā)現(xiàn)路邊的花叢里有許多蜜蜂”,說明花叢在路邊。
師:對了,花叢在路邊。(邊說邊畫花叢)那么,園子在哪兒?
生:園子在花叢的附近。
師:你怎么知道園子在花叢的附近?
生:因為書上說那些蜜蜂采了蜜飛進附近的一個園子里,說明花叢離園子不太遠,所以我知道園子在花叢的附近。
師:對。(邊說邊畫園子)養(yǎng)蜂人的小房子呢?
生:養(yǎng)蜂人的小房子在園子旁邊。
師:(板畫房子)房子旁邊還有什么?
生:房子旁邊應該畫上幾個蜂箱,因為養(yǎng)蜂人要照管蜜蜂,所以把蜂箱放在房子旁邊。
生:所以列寧只要找到蜜蜂的家,就可以找到養(yǎng)蜂人的家了。
師:(板畫蜂箱)小朋友們真聰明,自己已經(jīng)能讀懂書,把這些地方搞清楚了,F(xiàn)在誰能看著圖把列寧的住處、花叢、園子、小房子各在什么地方連起來說說?
生:列寧住在莫斯科附近的一座小山上。山下有一條小路。小路旁邊有花叢。離花叢不遠的地方有一個園子。園子旁邊有一座小房子。那就是養(yǎng)蜂人的家,因為養(yǎng)蜂人在園子里放了許多蜂箱。
生:(齊鼓掌)
師:說得很好。下面我們來看看列寧是怎樣動腦筋,想辦法找到養(yǎng)蜂人的。第三段課文一共有三句話,請大家讀讀第一句:
生:(讀)列寧一邊走一邊看,發(fā)現(xiàn)路邊的花叢里有許多蜜蜂。
師:列寧在路邊發(fā)現(xiàn)了什么?(板書:發(fā)現(xiàn))他是怎么想的?
生:列寧想,這些蜜蜂大概是那個養(yǎng)蜂人的吧?
生:列寧還會想,蜜蜂采完蜜是要飛回蜂房去的。我只要順著蜜蜂飛的方向找去,就可以找到養(yǎng)蜂人的家了。
師:說得好極了!可是蜜蜂的家在哪兒呢?于是列寧仔細地觀察。(板書:觀察)什么叫觀察?
生:觀察就是有目的地看,仔細地看。
師:對了,還要一邊看一邊想。那么,列寧觀察什么?他是怎樣觀察的呢?請一位小朋友讀第二句話,我們大家看圖。
(生讀第二句話,師在圖上添畫蜜蜂)
師:讀得很好。列寧在觀察什么?
生:列寧在觀察蜜蜂飛行的方向,看這些蜜蜂飛到哪兒去。
生:列寧看見這些蜜蜂采了蜜飛進附近的`一個園子里。
師:這些蜜蜂飛進去為什么不出來了呢?
生:因為這些蜜蜂已經(jīng)飛到家了。
生:要是沒有到家,它們還會繼續(xù)往前飛。
師:對了。這時列寧繼續(xù)觀察,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發(fā)現(xiàn)園子旁邊有一所小房子。
師:你們想這所小房子是誰的?為什么?
生:這所小房子是養(yǎng)蜂人的。因為養(yǎng)蜂人和蜜蜂是住在一起的。養(yǎng)蜂人為了照看蜜蜂,總把蜂箱放在自己旁邊的。
師:對了。所以只要找到蜜蜂的家,就能找到養(yǎng)蜂人的家。那么,我們再來看看列寧觀察的和想的對不對。請大家讀讀第三句話。
生:(讀第三句)
師:這句話說什么?
生:列寧親自走到那所小房子跟前敲了敲門,開門的果然就是那個養(yǎng)蜂的人,證明列寧的觀察是完全正確的。
師:對了。觀察是不是正確,只有通過試一試才能知道。課文中哪個詞證明列寧想的跟看到的完全一樣?
生:果然。
師:對了。大家把這句話再讀一遍。
生:(齊讀)列寧走到那所小房子跟前
[1][2]下一頁
教案《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蜜蜂引路》教學實錄》,來自網(wǎng)!
敲了敲門,開門的果然就是那個養(yǎng)蜂的人。
師:列寧是怎樣找到養(yǎng)蜂人的?下面我們把三句話連起來讀一讀。等一下我還要請一位小朋友說一說。
生:(讀第三段課文)
師:好,誰會看圖說說,列寧是怎樣找到養(yǎng)蜂人的?努潘怠
生:列寧一邊走一邊看,發(fā)現(xiàn)路邊的花叢里有許多蜜蜂。列寧想,這些蜜蜂大概是養(yǎng)蜂人養(yǎng)的吧?蜜蜂采了蜜是要飛回蜂房去的。要是我跟著蜜蜂走,不是就可以找到養(yǎng)蜂人了嗎?于是列寧仔細的觀察,發(fā)現(xiàn)這些蜜蜂采了蜜飛進附近的一個園子里,園子旁邊有一所小房子。他想,蜜蜂總是和養(yǎng)蜂人住在一起的,這座小房子大概就是養(yǎng)蜂人的家吧?列寧走到那所小房子跟前敲了敲門,開門的果然就是那個養(yǎng)蜂的人。列寧就是這樣動腦筋,想辦法找到養(yǎng)蜂人的。
師:說得好極了。
(師生鼓掌)
師:小朋友,養(yǎng)蜂的人看見列寧會怎么想呢?我請一位小朋友讀讀第四段課文。努哦痢
生:(讀第四段)
師:讀得很好。小朋友,請你們看書上的圖,再圖文對照,想一想,圖上畫的是誰在說話?
生:(熱烈爭論)
我說是養(yǎng)蜂人在說話,因為他張大嘴巴笑嘻嘻的,看見列寧來很高興。
書上說養(yǎng)蜂的人是驚訝地說?墒菆D上的養(yǎng)蜂人已經(jīng)不驚訝了,笑嘻嘻的。說明他的話已經(jīng)說過了,這時候是列寧在說話。
我認為是列寧在說話。因為書上“列寧笑著說”,圖上的列寧正在笑,所以是列寧在說話。
我也認為是列寧在說話,因為列寧用手指著蜜蜂笑著說:“我有向導,是您的蜜蜂把我引到這兒來的!别B(yǎng)蜂人聽了恍然大悟,也高興得笑起來。
師:現(xiàn)在老師根據(jù)書上說的表演一下,你們看到底是誰在說話。(師邊做動作邊有感情的朗讀,表演后)誰在說話?
生:(齊呼)列寧。
師:小朋友,你們很聰明,不僅讀懂了課文,還像列寧一樣會觀察,會思考,真能干!老師也認為是列寧在說話,因為列寧用手指著蜜蜂,微笑著告訴養(yǎng)蜂人,是你的蜜蜂把我領到這兒來的。養(yǎng)蜂人見到列寧為什么會感到驚訝呢?
生:因為列寧不知道養(yǎng)蜂人住在哪兒,今天突然來到了養(yǎng)蜂人的家,所以養(yǎng)蜂人感到很驚訝。
生:列寧是偉大領袖,今天來看望一個普通的養(yǎng)蜂人。這是養(yǎng)蜂人沒有想到的,所以他感到又驚訝又激動。
師:對了。那么誰能用驚訝的語氣讀一讀養(yǎng)蜂人說的話?好,你來讀。
生:(很有感情地讀)列寧同志,是誰把您領到這兒來的?
師:讀得好。驚訝得眼睛都睜大了。列寧的話要讀得很親切,很有風趣。誰來試一試。(生紛紛舉手。都想試一試)
生:(讀列寧的話,邊讀邊學圖上的列寧做手勢)我有向導,是您的蜜蜂把我領到這兒來的。(生高興地笑了)
師:讀得很有感情,真好。小朋友,什么叫向導?
生:向導就是帶路的人。
師:那么在這課書里,列寧指的向導是誰呢?
生:(齊)蜜蜂。
師:對了。是蜜蜂。但是你們想,蜜蜂真的能當向導,能引路嗎?(點課題)
生:不能。
師:那么,列寧是靠什么找到養(yǎng)蜂人的呢?
生:列寧有豐富的知識,他很了解蜜蜂,知道蜜蜂采了蜜要飛回蜂房去。列寧跟著蜜蜂走就找到了養(yǎng)蜂人的家。
生:列寧是靠動腦筋,想辦法,仔細觀察找到養(yǎng)蜂人的。
師:對了。列寧是靠動筋,想辦法,仔細觀察,利用蜜蜂采蜜要飛回蜂房去的這個特點,找到養(yǎng)蜂人的家的。這就告訴我們,今后我們小朋友要是碰到困難,只要開動腦筋,仔細地看,認真地想,就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正確朗讀課文。
2概括馬的特性。
3了解對比的作用并學會運用。
教學重點
概括馬的特性。
了解對比的作用并學會運用。
教法設計
引導學生自學,合作交流,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點評補充。
學法設計
按照教師引導自學,合作交流,達到學習目標。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二出示教學目標并激勵學生達標。
三第一次先學后教。
1出示自學指導
請同學們組內(nèi)輪讀課文,互評糾錯,先讀完的三個小組代表板書糾正的詞語,看哪個小組又快又準確!
2學生自學,教師巡回檢查,隨機參與小組活動。
3小組代表板書糾錯詞語,師生檢查更正。
4學生齊讀板書詞語
四第二次先學后教。
1出示自學指導
請同學們默讀課文,完成課后習題一,5分鐘后指名同學回答。
2學生自習,教師巡回檢查,個別輔導。
3小組交流
4指名同學回答,教師點評補充。
五第三次先學后教
1出示自學指導
文章在描述馬的外在特征時,用了許多其他的動物作對比。這樣寫有什么好處?試用同樣的方法描述一個自己養(yǎng)過或見過的小動物,要求重點刻畫其外貌,100字以上。5分鐘后小組交流評議,推選代表班上交流,看哪個小組寫的`生動,說的精彩!
2學生討論思考問題一,小組代表發(fā)言,教師補充,并出示知識卡片鞏固。
3學生完成課堂練筆
4小組交流后班級交流
六結束新課
七板書
馬
布封
人工馴養(yǎng)的馬馴良同情對比
天然野生的馬自由贊美突出事物特征
語文教案 篇8
一、 結合口語交際,引入習作。
1、 談話導入。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交流了自己想要發(fā)明的機器人,你們的想象力可真豐富!現(xiàn)在讓我們繼續(xù)展開想象的翅膀,想象一下,將來人類的吃穿住行會變得怎樣呢?
2、學生自由說說自己最感興趣的一樣東西。根據(jù)學生說的內(nèi)容,老師適時小結,啟發(fā)學生明白本次習作既可以寫生活用品、學習用品、工作用品,也可以寫玩具、公共設施等,比如,可以說說自動調(diào)節(jié)溫度的衣服,可以讓人行走如飛的鞋子,可以推著走的房子,人站在上面想到哪兒就到哪兒的人行道……只要自己感興趣就可以。
二、 明確習作要求。范文引路。
。薄 題目可以用“未來的……”,也可自己擬定題目。
2、認真思考,大膽想象。先想想我們現(xiàn)在生活中的物品存在哪些不足,針對這些不足,你有什么想改進的?想好后選擇你感興趣的一件物品展開想象,你想它應該是什么樣子的?重點想它應該有什么功能?怎么使用?
。、想象合理,敘述清楚。想象既要奇特,又要注意合理性。寫的時候要敘述清楚,讓人看得明白。語句通順,敘述有一定順序。
三、說出想象,初步修改。
1、 教師示范說,并真誠地邀請同學們提出修改建議。
例如:
未來的食物
老師最不喜歡進廚房了,一直到今天也做不出美味可口的飯菜,每天一到下班要做飯時,常常為要吃什么而發(fā)愁;而在廚房里煙熏火燎之后,往往連自己都不再想吃飯了。我幻想著未來的食物……
未來的食物當然是色形味俱佳,由新鮮的'、綠色的原料加工而成。兒童食物的形狀是各種卡通形象;成人的則是各種自然植物、水果的造型。這些食物放在超市中,只要買回來就可以吃,免去了買菜、買面的麻煩。
未來的食物不需加工就可食用,因為高科技的包裝,它始終保持著最新鮮的狀態(tài)和最理想的溫度。我們的廚房完全可以改做游戲室了,我們的媽媽得到了真正的解放。
未來的食物營養(yǎng)豐富,有人體必需的各種維生素,我們只要按時吃飯就能保證身體健康。再也不用考慮一天一杯牛奶、一個雞蛋、幾兩肉的問題了,而且吃多了也不用擔心身體會發(fā)胖。
怎么樣,同學們,想嘗嘗未來的食物嗎?
2、 請同學們提出建議或意見,老師表示虛心接受。
3、 把自己的想象說給小組的同學聽,并請大家提出建議;認真聽別人說,看能受到什么啟發(fā)。
四、 學生自主習作。
1、 教師對有困難的同學進行個別指導。
2、 在瀏覽中注意發(fā)現(xiàn)想象奇特有趣、敘述角度新穎、富有個性的典型習作。
五、 多元評價,認真修改。
1、 多讀幾遍自己的習作,修改不滿意的地方。
2、 為自己的習作配上一幅插圖。
3、 自我評價一下:五顆星,你的習作能得幾顆?畫在自己的習作后。
4、四人小組互讀習作,評選出一篇想象奇特、敘述清楚明白的習作進行全班交流。對于個別進步大或有個性的學生,給予鼓勵,并讓其當眾讀自己的習作。
六、拓展活動
辦一期“未來多美好”的板報,在墻報上展出學生的優(yōu)秀作業(yè)。
我的發(fā)現(xiàn)
出示詞組:教書 教室 降落 投降
羊圈 圓圈 石縫 縫補
便宜 方便 重要 重新
1、 自讀,注意帶點的字,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把你的發(fā)現(xiàn)告訴同桌。(一字多音;同一個字在不同的語言環(huán)境讀音不同)
2、 教師用卡片或游戲方式檢查學生認讀多音字的準確情況。
3、 指導學生選擇一兩個詞語說句子,體會多音字的讀音依據(jù)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而定。
4、 拓展認識。你在課外閱讀中發(fā)現(xiàn)過多音字嗎?小組合作仿照課本寫詞語,看哪一組寫得多。
日積月累
。ㄒ唬 讀讀認認
師:當你遇到一個不認識的生字朋友時,你會采用什么方法與它交上朋友。今天,老師再教大家讀一首兒歌,其中藏著好幾個生字朋友呢。
1、 自讀韻文,借助拼音讀準字音,圈出生字。將韻文讀正確,讀流利。
2、 出示帶拼音的韻文,指名讀,正音。
3、 出示去拼音的韻文,將生字顯紅,指名讀,正音。
4、 同桌互讀,比一比誰讀得正確。
5、 小組內(nèi)指認生字,說一說記字的小竅門。
6、 教師出示字卡,以“開火車”方式檢查生字認讀情況。
。ǘ 讀讀背背
1、 自由讀這5句民諺,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 檢查讀,正音。(“胭脂”讀輕聲,明朝 zha)
2、 同桌互相說一說知道了哪些關于天氣預測方面的知識。
3、 通過小組間、男女生間、師生間多種形式的對讀,達到背誦積累的目的。
寬帶網(wǎng)
1、 激發(fā)交流資料的興趣:在學習本單元的過程中,同學們一直在課外關注著科技的發(fā)展,收集了很多科技新聞和科技知識。這節(jié)課,我們就召開一個“科技新聞及知識發(fā)布。
2、 整理資料,準備發(fā)布。
。1) 將自己收集到的資料翻看并加以整理,確定幾條你認為重要的科技新聞和科技知識。
(2) 試著練一練怎樣發(fā)布這些重要信息。
3、 組內(nèi)練習,進行評選。
。1) 組員輪流發(fā)布重要的科技新聞和科技知識。
(2)評選出資料豐富、分類保存最合理的同學。
4、 全班交流展示資料。
。1) 各組優(yōu)勝者輪流上臺進行新聞發(fā)布,并展示自己收集到的資料。
(2) 接受小記者的采訪,主要說清收集資料的途徑及篩選、保存辦法。使大家明白可以通過收看(收聽)新聞、查閱報刊、詢問、上網(wǎng)途徑獲取信息,在多方獲取信息后要進行篩選,用記錄、剪報或知識卡片等形式保存下來,便于查找。
5、 教師總結:同學們,通過這次新聞發(fā)布會,老師發(fā)現(xiàn)大家不但開闊了眼界、增長了知識,更重要的是學會了怎樣收集資料。讓我們到生活中去學語文、用語文吧!
語文教案 篇9
教學要求:
1.通過看圖認識8個詞語,體會形聲字聲旁表音,形旁表義的特點。
2.通過讀句子啟發(fā)學生發(fā)現(xiàn),每組的三句話一句比一句寫得更具體。
3.通過學生觀察四個上、中、下結構的字,讓學生發(fā)現(xiàn)字的書寫規(guī)律。
教學難點:
體會句子怎樣寫得更具體、形象。
教學媒體:
1.課件
2.電腦
3.卡片
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引入。
1.[課件]出示語文百花園。
同學們,這是什么地方?(語文百花園)
2.[課件]出示小導游“嘟嘟”。
你們看,語文百花園中的小導游來歡迎我們啦!她在和大家打招呼呢!
[放錄音]大家好!我是小導游“嘟嘟”。今天我?guī)瑢W們?nèi)ァ罢Z文百花園”走一走,看一看。你們高興嗎?
二、引導發(fā)現(xiàn)、探究學習。
。ㄒ唬┱J一認,讀一讀。
1.小導游,語文百花園這么大這么美!我們先看哪兒呀?
[放錄音]我就先帶大家看看園里的小動物吧!
2.教師按從上到下的順序貼動物圖片。
大家快看,小動物來了!
3.通過給小動物掛牌的游戲,引導學生看圖,并借助拼音認識八種小動物,認讀八個詞語。
。1)大家仔細聽!小導游在說什么呢?
[放錄音]我已經(jīng)把小動物的名字寫在小卡片上了,一會兒我要請同學幫忙給它們掛牌子。
。2)讓學生看書上的第二題。
小動物的下面就是它們的名字,你們快記一記,不認識的字再看上面的拼音多讀幾遍,可一定要記住呀!
。3)這些小動物的名字你們都記住了嗎?同桌互相考考。
(4)請兩位同學給小動物掛牌,其他同學做小評委。
。5)小動物的名字你們都記住了嗎?我請一位同學當小老師考考大家。
4.讓學生觀察字的結構,引導他們發(fā)現(xiàn)形聲字,聲旁表音,形旁表義的特點。
(1)[放錄音]同學們再仔細看著小動物的名字,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同桌互相說說發(fā)現(xiàn)了什么?
指名說(蟲字旁、鳥字旁左右結構形聲字)
。2)做摘牌子游戲。
一個同學摘名字中帶有鳥字旁的牌子,另一個同學摘名字中帶有蟲子旁的牌子。
其他同學做小評委。
。3)請摘帶蟲字旁詞語牌子的同學,舉牌讓大家讀詞語。
。壅n件]出示名字中帶蟲字旁的詞語。
。4)請摘帶鳥字旁詞語牌子的同學,舉牌讓大家讀詞語。
。壅n件]出示名字中帶鳥字旁的詞語。
(5)擴展:讓學生說出帶鳥字旁和蟲字旁的字。
。6)小結:在漢字中,跟蟲類有關的字大部分是蟲字旁。跟鳥類有關的字大部分是鳥字旁。
。ǘ┳x一讀,比一比。
快問問小導游,看完小動物,我們?nèi)ツ膬耗兀?/p>
[放錄音]我再帶你們到百花園中最美的籬笆小院看一看吧!
1.貼籬笆小院圖,引導學生觀察圖中的籬笆、牽;ê吞焐系男▲B。
2.引導學生讀第一組句子,體會這三句話一句比一句寫得具體、明白。
。1)誰來說說小鳥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壅n件]出示句子“小鳥在天上飛!
齊讀句子
(2)[課件]出示“小鳥在天上飛。”
想一想小鳥在天上怎么飛呢?
[課件]出示“自由自在”。
讓學生先想象小鳥在天上自由自在飛的樣子,再讀句子。
擴展:還可以說小鳥在天上怎樣地飛?
。3)[課件]出示“——小鳥在天上自由自在地飛!
再想想什么樣的小鳥在天上自由自在地飛?
[課件]播放小鳥的叫聲,并在“ ”出示“嘰嘰喳喳”
讓學生先想象嘰嘰喳喳的小鳥在天上自由自在飛的樣子,再讀句子。
擴展:還可以說什么樣的小鳥在天上自由自在地飛?
。4)[放錄音]大家說的真好!請你再讀讀這3句話,看你有什么新發(fā)現(xiàn)?
請三位同學每人讀一句話,然后說說有什么發(fā)現(xiàn)。
。5)小結:這組句子一句比一句說得具體、明白!
3.引導學生按以上方法朗讀、比較第二組句子,體會怎樣把句子寫具體、明白。
。1)[課件]出示第二組句子
1)自由讀。
請你讀讀這三句話,看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這三句話也是一句比一句說得具體、明白。)
2)問讀。
學生根據(jù)老師的問題讀句子。
什么地方開滿了牽;ǎ
籬笆上開滿了什么樣的牽;ǎ
哪兒的籬笆上開滿了什么樣的牽;?
。鄯配浺簦萃瑢W們,你們讀得真好!我聽出來了,這3句話一句比一句說得具體、明白。
4.齊讀這兩組句子。
5.擴展。
你能把“小鳥在天上飛。"乖“籬笆上開滿了牽;。”這兩句話說具體嗎?
。ㄈ┪視䦟。
現(xiàn)在,我們走出籬笆小院?!地上有四朵大花,在花的下面還藏著小秘密呢!
1.指名找同學上來翻四朵花,翻出一個字讀一個字。
2.【課件】出示“帶、常、愛、茶”。
學生齊讀。
3.讓學生觀察,發(fā)現(xiàn)字的結構特點。
大家能把這4個字寫好看嗎?就請你做一次“小小書法家”。要想把字寫好,一定要學會觀察,仔細看看這4個字,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1)這四個字都是上、中、下結構。
。2)帶、常、愛:上面、中間扁,下面長。都有禿寶蓋,強調(diào)禿寶蓋都比較寬。
。3)茶:上面扁,中間“人”象傘一樣要打開。
4.指導寫“茶”
(1)[課件]出示“荼”,讓學生觀察“茶’’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課件]演示“茶”字的筆順。
。3)教師在黑板的田字格中范寫“茶”字。
(4)學生田字格中寫“茶’’字,描一個,寫兩個。
5.指導“帶、常、愛”三個字。
。1)[課件]出示“帶、常、愛”,讓學生觀察這三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并找出難寫的字。
小組交流怎樣把這三個字寫好看,并找出難寫的`字。
。2)[課件]出示“愛”字,學生說“愛”字寫時要注意的地方。
。3)[課件]演示“愛”字的筆順。
。4)教師在黑板的田字格中范寫“愛”字。
。5)學生在田字格中寫“愛”字,描一個寫兩個。
6.利用課件指導“帶、常”兩個字。
學生在田字格中寫“帶、!弊,描一個寫兩個。
7.[課件]出示“小小書法家”證書。
。鄯配浺簦萃瑢W們,祝賀你們都成了“小小書法家”。
三、淺談收獲:
1.[放錄音]剛才我?guī)Т蠹矣斡[了“語文百花園”,誰來說說你今天有什么收獲?
2.教師小結:同學們,你們的收獲可真不小呀!看來大家都是愛動腦筋,善于學習的好孩子。為自己今天的進步鼓鼓掌吧!
《語文百花園六》評課
劉老師選用的教材是語文出版社S版教材。這套教材突出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和課內(nèi)外結合的特點,在語文百花園里表現(xiàn)非常突出。劉老師上的是二年級上冊語文百花園六的“語海暢游"部分。劉老師既把握了S版教材的特點,也體現(xiàn)了課標的理念。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點:
第一,劉老師在教學設計上比較巧妙,設計了小導游“嘟嘟”帶領大家逛語文百花園。
在“嘟嘟”的帶領下,引出百花園中的小動物,學習第二題“認一認讀一讀”,認識8種小動物的名字;隨后,“嘟嘟”又帶領學生們走進籬笆小院學習第三題“讀一讀比一比”中的兩組句子;之后,“嘟嘟”告訴學生們百花園里的花中還藏著4個字呢,并請學生們當小書法家,書寫“帶、常、愛、茶”4個字;最后,再由“嘟嘟”啟發(fā)學生說出自己的收獲。劉老師這樣的設計,使孤立的三道題結合在一個情境之中,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二,在教學過程中,劉老師注重啟發(fā)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發(fā)現(xiàn)字詞句中的規(guī)律。
比如:在書寫生字之前,劉老師告訴學生,“要想寫好字,首先要學會觀察!彪S后,老師讓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字的結構特點:“帶、常、愛、茶”這4個字都是上下結構的字,“帶、常、愛”3個字都有“禿寶蓋”。這樣,學生找到規(guī)律,在書寫時,就能注意,將字寫好。
在教小動物的名字時,劉老師讓“嘟嘟”問學生“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使學生發(fā)現(xiàn)動物名字中跟蟲類有關的字大部分都帶蟲字旁,跟鳥類有關的字大部分都帶鳥字旁。
在比較句子時,劉老師也是啟發(fā)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發(fā)現(xiàn)句子是怎樣寫具體的。使學生對把句子寫具體有初步的感知。
第三,在知識的練習中,劉老師注重知識的延伸和擴展。
比如:在句子的練習中,“小鳥在天上怎樣飛?”這句的處理,學生說出“小鳥在天上自由自在地飛!眲⒗蠋熂皶r追問:“還可以怎么說?”啟發(fā)學生大膽想像,學生根據(jù)自己已有的知識選擇比較恰當?shù)脑~語進行擴展。
在第二組句子練習中,老師啟發(fā)學生:還可以說什么樣的喇叭花?什么樣的籬笆?學生的語言得到發(fā)展。
第四,整個教學過程也是學生豐富,積累詞句的過程。
語文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3個生字,能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2、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感情,理解結的寓意。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感情,理解結的寓意。
教學難點:
如何理解課文中的“頭”。
教學準備:
教師:結的飾物以及相關資料。
學生:查找有關結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猜謎語,導新課
1、同學們,今年過年的時候,老師收到了一個很特別禮物,請你來猜一猜。
出示謎面:一縷紅絲線,交錯結龍鳳。心似雙絲,中有千千結。
出示結,貼到黑板上,并板書課題。
師:你對結有那些了解?
。ǹ山Y合字形了解結)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品有關結的文章。
結是一種飾物,以它為題,如果你是作者朱杰人,有可能寫哪些內(nèi)容?
學生回答,教師相機板書。
過渡:同學們想到的內(nèi)容可真不少,現(xiàn)在老師就請你們讀一讀課文,看看作者的想法和你們一樣嗎?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詞
1、學生自讀課文,自學生字詞。
2、檢查生字掌握情況。
3、說說作者在課文安排了哪些內(nèi)容?
。▽φ涨懊娴陌鍟,在前打對勾,學生沒有提到的內(nèi)容補充到黑板上。)
三、精讀課文,理解感悟
師:你喜歡結嗎?為什么?從課文中找一找自己喜歡的段落,美美地讀一讀,并說一說喜歡的原因。
根據(jù)學生提出的問題,通過學生自主學習,尋找答案。并讓學生做好批注。
1、第二、六自然段:從哪里可以看出結特別受寵?(講完“寓意豐富”一段,可相機提出:如果結掛在外國朋友的家中,有什么寓意?)
2、第三自然段:
從哪些詞語中可以看出結市民間藝術的.杰作?(巧奪天工、變化無窮、嘆為觀止)結合學生的回答,理解詞語的意思。
從中可以看出結凝聚著勞動人民的聰明與智慧,一代又一代的人也將自己美好的愿望寄予其中。引讀:他們或象征幸!
過渡、拓展:結不僅外形變化無常,而且寓意極其豐富。現(xiàn)在在很多的家庭中都掛著結,這有什么寓意?你還看見哪掛著結?他有什么不同的寓意?(如:行車“平安”、商店“生意興隆”)
3、第四、五自然段:如何理解課文中的“頭”
學生自讀、再指名讀
指名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
小組討論:如何理解課文中的“頭”
讓學生自由表達,各抒己見
指導學生畫出文中的相關語句
。哼@個“頭”就是自己的祖國,自己的鄉(xiāng)土,結是炎黃子孫心連心的象征,因此,節(jié)又被稱為“同心結”
板書:同心結
齊讀第五自然段
四、拓展延伸
就同學上課伊始提出的問題展開討論,可結合學生課前查閱的資料進行交流。
五、作業(yè)
1、摘錄優(yōu)美的詞語、句子。
2、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11-16
語文《跳水》教案12-10
語文趙州橋教案11-28
語文教案模板06-13
《海燕》語文教案02-16
小學語文古詩的教案02-07
《語文樂園三》教案07-16
語文教案:鶴群08-09
語文教案:漸08-03
《畫風》語文教案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