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中班美術(shù)教案范文集合六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應(yīng)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班美術(shù)教案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班美術(shù)教案 篇1
目標:
1、用直線和圍圈的方法做成各種燈籠。
2、能大膽地想象并嘗試獨立設(shè)計燈籠的圖案。
準備:
1. 長方形色紙,長紙條。
2. 蠟筆,剪刀,漿糊。
過程:
1.出示各種各樣燈籠的圖片,幼兒展示自己帶來的玩具小燈籠。
提問: 圖片上的燈籠你都見到過嗎?有些什么顏色?燈籠外面的圖案是怎么樣的?(有的是彩色的,有的上面有很多圖畫好像我們看的連環(huán)畫。有的上面寫字的,是讓你猜謎語的)什么時候人們會掛上燈籠?(國慶節(jié),元宵節(jié)各種喜慶的節(jié)日)燈籠能用什么材料來做?(布,塑料,紙)
2、教師示范講解小燈籠的制作方法。
。1)、教師出示燈籠的范例:“看一看,老師的小燈籠是用什么材料做的.?(紙)上面有些什么圖案?你們想不想自己做一個小燈籠呢?”
。2)、展示制作步驟。
3、交代要求,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1)先在紙上畫上你自己設(shè)計的圖案,注意把有圖案的一面對著自己。
剪的時候注意不要剪到底。
。2)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幫助個別能力差的幼兒。
。3)探索除了這樣剪,你還能想出更多的制作方法嗎?鼓勵幼兒大膽嘗試,討論交流。
4、展示幼兒作品。教師與幼兒一起布置,開一個小小燈展。
中班美術(shù)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學習吹畫的基本方法,能夠運用手指點畫、彩筆添畫等輔助手段表現(xiàn)臘梅花的基本特征。
2.喜歡吹點畫,體驗吹點畫的樂趣,提升孩子審美能力作為本次活動的難點。
3.對方形、圓形,線條等涂鴉感興趣,并嘗試大膽添畫,能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4.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yǎng)他們大膽創(chuàng)新能力。
活動準備墨汁、紅色顏料、棕色顏料,圖畫紙、毛筆、彩筆,抹布,雪中臘梅的圖片、范畫一幅、乒乓球若干。
教法學法為了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wù),我將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觀察法:通過播放臘梅花課件,直接讓幼兒進行觀察和學習。只是形容孩子還是不能很直觀的想到臘梅花的形態(tài),利用課件使幼兒對梅花有直觀形象的認識。
示范法:通過教師的示范作畫讓幼兒感受吹點畫的有趣,達到激發(fā)孩子們創(chuàng)作的積極性和熱情。
活動過程一、引導幼兒觀看臘梅花的課件,讓幼兒通過觀察對臘梅花有初步認識,欣賞臘梅花的`美,接著出示范畫,引導幼兒觀察臘梅花的枝、干、花、花蕊的形狀顏色。引導幼兒說一說這是用什么方法畫出來的?師:“孩子們想不想也用這種方法自己來做畫,激發(fā)幼兒學習吹點畫的熱情。”
二、1.讓孩子一起玩幫球球找家的游戲,先讓孩子練習下如何掌握吹氣的方向,以備孩子在吹樹干、樹枝時能較好的掌握生長的方向。
2.讓孩子休息下并觀看教師示范吹樹干、樹枝。這是難點部分,詳細講解。先用毛筆蘸棕色的顏料滴在紙的下半部分,然后用嘴對著顏料向前吹、改變方向吹,慢慢吹出樹干樹枝的形狀。吹時用力要適度,主干粗吹時用力小一些,樹枝細吹時用力大一些,在吹的過程邊吹邊講解。
3.用右手食指蘸紅色顏料,在樹枝的適當位置點臘梅花的花瓣,也可點上幾個花苞。點畫前先看好位置,花瓣在排列上要注意層次,排的美觀,不能出現(xiàn)排隊現(xiàn)象。點畫后及時擦手,注意手上的顏料不要弄到衣服和桌椅上,注意衛(wèi)生。
4.用彩筆添加花心。
三、教師示范完畢, 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1. 提醒幼兒注意畫面整潔衛(wèi)生。
2.能力強的幼兒可多吹畫幾顆梅花樹,能力弱的重點掌握吹的方法。幫助每個幼兒完成業(yè),享受成功的樂趣。
四、作品展覽完成作品并進行展覽,互相欣賞評價。與幼兒用幼兒作品布置教室,讓孩子們一起欣賞自己的作品布置成的梅林,鼓勵、激勵不同水平的孩子,讓孩子們在看到自己的成績后有成就感,并在美麗的環(huán)境中學習成長。
五、活動延伸讓幼兒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利用點畫的方法創(chuàng)作出更多漂亮好看的作品供大家欣賞。
活動反思
臘梅花在我們當?shù)氐纳钪胁怀R姡谶@次活動中能讓孩子們初步認識臘梅花,并能學習運用吹畫和手指點畫的方法來表現(xiàn)臘梅花的特點。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既能體驗其中的樂趣,輕松的認識臘梅花,又能感受成功的喜悅,不但可以讓孩子掌握一種新的繪畫方法,還可以很好地提高幼兒的手眼協(xié)調(diào)能力和對美的欣賞能力。
中班美術(shù)教案 篇3
(一)導入活動
老師以講故事的方式導入
老師:“小朋友們,今天呀,老師要講一個蝸牛與黃鸝鳥的故事,你們可要聽好了。從前呀,有一顆很大很大的葡萄樹(呈現(xiàn)葡萄樹圖片),這顆葡萄樹結(jié)的葡萄又大又甜(呈現(xiàn)葡萄圖片),小朋友,你們看,現(xiàn)在春天來啦,許多樹木都發(fā)芽了,這顆很大很大的葡萄樹也發(fā)出了小嫩芽。有一天呀,一只蝸牛(呈現(xiàn)蝸牛圖片)背著她的小房子慢慢地往葡萄樹上爬呀爬呀,這時候,突然聽到一陣笑聲,蝸牛抬頭一看,原來葡萄樹上有兩只黃鸝鳥在嘲笑她呢(呈現(xiàn)黃鸝鳥圖片),黃鸝鳥笑嘻嘻的說:“蝸牛老兄啊,葡萄樹才剛發(fā)芽,你怎么就開始往上爬呀?”“哈哈哈??”蝸牛接著說:“黃鸝老兄呀,你別笑話我了,等我爬上去的時候,葡萄呀,就成熟了!秉S鸝鳥一聽,笑的就更起勁了。
教師:“小朋友,故事講完了,那老師要問你們一個問題,黃鸝鳥為什么要笑話蝸牛呢?”(孩子們自由回答)
教師:“小朋友們,為了不讓黃鸝鳥嘲笑蝸牛,我們該怎么辦呢?(讓小朋友們自由猜想,討論,自由回答)
教師:“小朋友們的方法都很好,不過呀,老師呀,有一個很好的辦法,我們可以用一支神奇的筆造一串葡萄送給蝸牛呀!
(二)教師指導幼兒畫葡萄
為了能夠讓幼兒順利的畫出葡萄,教師可先在語言上給予一些指導。
師:”小朋友,你們都見吃葡萄嗎?
幼兒:“吃過”。
教師:“那葡萄是什么樣子的呀,它有什麼特點呀?”
幼兒:“圓的”!凹t顏色的”!巴该鞯摹。”青的”??
教師:葡萄的外形呢?
幼兒:上面寬一點,下面窄一點
教師:“很好,小朋友們說的真棒,老師這邊呀,收集了好多種類的葡萄圖片,小朋友們一起欣賞吧!昂昧,葡萄欣賞玩了,那小朋友們抓緊時間畫出自己心目中的葡萄吧,記住,一定要畫出一串呦,這樣蝸牛才能吃的`更多,畫好后,順便圖上自己喜歡的顏色!保▽⑹孪葴蕚浜玫陌氤善钒l(fā)給每個兒童)。注:在小朋友畫畫的過程中,背景音樂(蝸牛與黃鸝鳥)起。
教師來回巡視,觀看小朋友們畫的葡萄,并給不太會畫的小朋友一些指導。
(三)葡萄展覽
。ū尘耙魳罚ㄎ伵Ec黃鸝鳥)起)教師:“好啦,小朋友的作品都完成了,那大家互相欣賞一下,看誰畫的更漂亮”。(大概二分鐘后)“小朋友們,咱們都把畫放在桌子上擺好,圍著桌子欣賞,看哪位小朋友畫的最好。(讓小朋友大膽發(fā)言,說出他喜歡的作品的原因,老師也和小朋友們一起討論,說出老師自己喜歡的作品)”(大概二分鐘過后)“蝸牛來啦,快點把葡萄送給她吧(蝸牛由另外一個老師扮演)
結(jié)束活動及延伸
教師:“小朋友送給蝸牛的葡萄她很喜歡,她要請我們跳舞,大家一起和蝸牛跳舞吧(蝸牛與黃鸝鳥音樂起)”。(幼兒在歡樂的音樂中盡情舒展自己的身體)。
教師:舞跳完啦,小朋友回家也給爸爸媽媽做出一串美麗的葡萄吧。
中班美術(shù)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引導幼兒根據(jù)自己所講故事的內(nèi)容畫連環(huán)畫。
體驗想象創(chuàng)造各種圖像的快樂。
養(yǎng)成大膽用色、均勻涂色的良好習慣。
活動準備:
1、實物投影儀、錄音機、鋼琴曲磁帶。
2、每位幼兒一本繪畫練習本,上有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等字樣。
活動過程:
1、講述故事,用提問幫助幼兒記憶故事內(nèi)容。
老師富有表情生動地講述故事:"離我們很遠,有一個奇妙的花果山,那里長著一種奇妙的樹,會變的樹!拔恼、出自大、考、吧幼、師網(wǎng)、"這種樹種下去第一天,就會長成一棵大樹,樹上只有一片葉子。第二天的時候,這種樹就開始變了,它會一下子長出各種形狀的樹葉:有的葉子像圓圓的蘋果,有的像彎彎的月亮,有的像圓圓的輪子,有的像芭蕉扇,有的像葫蘆,有的像小朋友張開的手……顏色也變得豐富多彩,紅的像火,黃的'像金子,綠的像青草,藍的像天空……真是美極了。到了第三天,你猜,這種會變的樹上會發(fā)生什么事呢?"(停頓一下后繼續(xù)講述)"每片樹葉上都有一個樹葉精靈,有的像在哭,有的像在笑,有的兩片葉子靠在一起,兩片樹葉精靈手拉手好像在做游戲……到了第四天,這種樹還會變下去,每天都會變出新模樣。"提問:這種樹叫什么樹它第一天是怎樣的?第二天、第三天是怎樣的?
2、師幼一起討論繪畫方法。
組織幼兒討論:現(xiàn)在請你們把這個故事畫下來,你認為該怎么畫?
幼兒個別講述。
師幼一起小結(jié):可以把第一天樹的樣子畫在寫有第一天字樣的那頁紙上,依此類推。
3、教師交代要求,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教師提醒幼兒畫自己想出來的樹,涂色要均勻。
4、利用投影儀展示幼兒作業(yè),并讓幼兒相互評價。
孩子的講述能幫助教師發(fā)現(xiàn)、理解他們的創(chuàng)作意圖及創(chuàng)造性表現(xiàn),也使其他小朋友學到同伴的優(yōu)點。
活動延伸:
在美工區(qū)畫自己聽過的故事或創(chuàng)編的故事。
教學反思:
主要還是引導幼兒自己去發(fā)現(xiàn)。善于提出問題。
選擇好的場所讓幼兒親自去親近自然,幼兒能自主的去觀察一年4季的變化,同時能讓幼兒了解樹變化的同時,對環(huán)境保護也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中班美術(shù)教案 篇5
【內(nèi)容與要求】
1、在乘車去旅游的情境中,體驗與朋友一起活動的快樂。
2、嘗試用擺擺貼貼和簡單的線條大膽表現(xiàn)好朋友的簡單外形。
【活動準備】
汽車底板,幼兒頭像、彩色圖形紙若干、水彩筆、膠棒、半濕毛巾。
【活動流程】
導入引趣——互動嘗試——操作體驗——展示分享
【活動過程】
一、引趣:汽車開來了。
出示汽車。
重點提問:
嘀嘀——什么車開來了,請誰乘上車?
小結(jié):好朋友坐上車,爸爸媽媽坐上車……
大巴士開到哪里去呢?
小結(jié):開到上海野生動物園……開到我們小朋友喜歡玩的地方去。
二、互動:請誰來坐車。
乘車旅游好開心,誰想請好朋友乘車的?
你請誰?給他穿上漂亮的'衣服上車吧(個別嘗試,黏貼)
小結(jié):朋友乘上車小腳要站站穩(wěn),小手要扶扶好,這樣才安全哦。
三、體驗:朋友乘汽車。
乘車旅游好開心,我們請好朋友來乘車好嗎?比比誰的朋友多。
觀察指導:觀察能否有目的地選擇好朋友。
鼓勵幼兒用簡單的線條表現(xiàn)人物的外形。
四、分享:開車出發(fā)啦。
你的朋友都坐上車了嗎,數(shù)數(shù)請了幾位?
看看朋友都站穩(wěn),小手扶好了嗎?
開車旅游去啦,嘀嘀——
中班美術(shù)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在觀察圖片、與老師的交流中用繪畫的形式表現(xiàn)七星瓢蟲的外形特征。
2、用紅色來涂七星瓢蟲的的身體,用樹葉添加背景,初步讓感受畫面的完整性。
3、培養(yǎng)幼兒的.技巧和藝術(shù)氣質(zhì)。
4、增進參與環(huán)境布置的興趣和能力,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材料
黑色蠟筆,紅色、綠色蠟筆用黑色蠟筆畫七星瓢蟲的外形與黑點,用紅色蠟筆色涂瓢蟲。
活動過程
1、欣賞與討論
(1)這是什么蟲?(七星瓢蟲)數(shù)一數(shù)這個瓢蟲身上有幾個小圓點?幾個大?幾個小?長在哪里?(有七個圓點,左右翅膀上各有三個圓點,中間一個大圓點,左右翅膀個一半。)身上除了有點還有什么?(有腳),有幾條呢?讓孩子來數(shù),并說說是怎么長的?
(2)七星瓢蟲身上有幾種顏色?什么地方是黑色?什么地方是紅色?(頭部、觸角、圓點和六條腿是黑色,翅膀是紅色。)
2、教師介紹瓢蟲一家有許多的種類,要從那些圓點上去分辨,有一個圓點的是一星瓢蟲,有七個圓點的是七星瓢蟲,沒有圓點的是大紅瓢蟲,他們都是益蟲,今天,我們來畫益蟲,不要畫害蟲,要把圓點畫準確。
3、表現(xiàn)七星瓢蟲的外形特征。
我們把七星瓢蟲變到紙上來吧,看,老師是怎么變出來的?畫圓形問幼兒這是七星瓢蟲的什么部位?(身體)對了,在圓形外面畫上半圓形問畫了什么?(頭部)……一只七星瓢蟲媽媽變出來了,你們會變嗎?快來變一變。
4、創(chuàng)作要求七星瓢蟲的媽媽說,我還有很多寶寶的,我想友來一起變出來吧,有的從這邊爬過來,有的從上邊爬下來,你們會變出來嗎?
5、幼兒作畫
(1) 注意瓢蟲造型,認真判別位置,腿的方向要向后(否則腿就斷了),身體兩邊各三條腿,頭部和尾部沒有腿。
(2) 引導幼兒能畫出向不同方向爬的瓢蟲,同時注意到大小的來排列在畫面上。
(3) 用黑色蠟筆畫好輪廓、涂好黑色后再去用紅色或橘紅色涂在瓢蟲身上。
(4) 最后樹葉作為背景。
活動反思:
在美術(shù)活動中,評價也很重要,我盡可能提供給每個幼兒表現(xiàn)與表達的機會,允許他們之間存在不同之處,這對增強幼兒的自信心是非常重要和關(guān)鍵的。鼓勵每一個孩子積極參與活動。不管美術(shù)活動結(jié)果怎樣,只要幼兒能認真對待并付出努力,那么他們的作品就應(yīng)得到老師和同伴的認可,這樣有助于每個幼兒自信心的形成和發(fā)展;顒訜o論是欣賞討論或者是示范講解,都凸現(xiàn)了瓢蟲特征,什么地方是紅色,什么地方是黑色,以及有幾個大小的圓點等。因此從作品中看,幼兒想象力豐富效果不錯。
【中班美術(shù)教案】相關(guān)文章:
中班美術(shù)教案06-13
中班美術(shù)教案04-12
美術(shù)中班教案11-18
中班美術(shù)《小魚》教案12-06
中班美術(shù)優(yōu)秀教案04-12
美術(shù)活動中班教案04-02
中班美術(shù)活動教案02-08
中班美術(shù)繪畫教案02-09
中班美術(shù)教案【精】03-19
中班美術(shù)教案【薦】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