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中班教案集錦七篇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班教案7篇,歡迎大家分享。
中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嘗試用各種材料進行制作一些秋天水果。
2、體驗各種區(qū)域帶來的不同樂趣。
活動準備:
閱讀區(qū):《收獲秋天》圖書、秋天各種水果的圖片,動手區(qū):紙張、蠟筆、硬紙板、漿糊等。表演區(qū):音樂磁帶、水果頭飾。
活動過程
一、復習歌曲《七彩光和果娃娃》并引出活動主題。
二、出示圖片,引導幼兒欣賞。
1、引導幼兒觀察各種有關秋天水果圖片。教師出示圖片,小朋友們看看這是什么,誰來說說你們都吃過這些水果嗎?你知道這些水果是什么季節(jié)成熟的?
教師一一出示各種水果圖片。如:桔子、臍橙、蘋果、香蕉、橘子、芒果、石榴、柿子、彌猴桃等
三、介紹區(qū)角材料。
1、動手區(qū):老師給小朋友準備了紙張、蠟筆、硬紙板、漿糊等你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制作自己喜歡的水果。
2、圖書區(qū),老師準備了蠟筆和畫紙,你可以把自己知道或是喜歡的水果畫下來,制作成一本秋天水果圖書,向別人介紹推薦。
3、這里還有橡皮泥,你可以把自己制作的水果進行標價,在數(shù)學區(qū)進行交易。
4、請表演區(qū)的幼兒先制作好水果頭飾,在進行表演。
二、幼兒選擇區(qū)角。
請幼兒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區(qū)角進行活動。
三、指導幼兒進行游戲。
1、看圖書區(qū)幼兒能否按圖書的標準制作圖書,引導制作完成的'小朋友用較完整的語言推薦介紹自己的圖書,引導幼兒從水果的口味、顏色等進行介紹。
2、幫助用橡皮泥制作的小朋友完成自己的作品。
四、幼兒整理操作材料.
五、評價本次區(qū)域活動的情況。
中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 練習揮臂投擲,投稿投擲能力。
2. 發(fā)展動作的協(xié)調性和靈活性。
活動準備:
1. 木夾做成的飛鏢,竹竿一個,老鷹圖片
2. 《小鳥飛》音樂,橡皮筋一根
3. 《黑貓警長》音樂,錄音機
活動過程:
1. 游戲:獵人和小鳥
教師做獵人,幼兒隨著"小鳥飛"的音樂雙手在體側自由飛翔,當被獵人拍打到時,便單手飛。幼兒雙手在體前、體后飛翔,練習跳轉躲閃動作。
2.扮演白鴿警士。
幼兒集體模仿白鴿警士:
偵查情況--四處張望(頭部運動)
傳遞情報--動動翅膀(肩部運動)
操練本領--整理羽毛(體轉運動)
添加裝備--取物投放(腹背運動)
慶祝勝利--高興(跳躍運動)
3. 白鴿展示練投擲。
。1) 在場地中間拉起一根橡皮筋,高1~1.5米。教師示范講解投擲要領:兩腿前后站立,上體向右側轉,右臂快速揮臂,從頭上方用力投出。
。2) 幼兒按組拿飛鏢進行分散練習,教師進行個別指導。
4. 游戲"白鴿戰(zhàn)老鷹"
玩法:教師手甩竹竿上的老鷹圖片,幼兒邊跑邊用飛鏢投機,再撿起同顏色的'飛鏢繼續(xù)投機。教師根據(jù)幼兒的投擲情況確定老鷹是否要飛走了。
5. 結束部分。
幼兒跟著《黑貓警長》音樂做律動放松。
中班教案 篇3
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1.將收集到的全家福照片張貼在主題墻上,供幼兒相互介紹與交流。
2.將收集到的一些家用電器的圖片、玩具模型及相關資料投放到活動區(qū),供幼兒使用。
3.在美工區(qū)投放紙盒、紙箱等各種廢舊的物品,以做幼兒制作“家用電器或家具”的材料。
生活活動
1.能主動承擔值日任務,樹立服務他人的意識,體驗幫助他人的快樂。
2.進餐過程中保持環(huán)境衛(wèi)生與個人衛(wèi)生,文明進餐,不挑食,不浪費糧食。
3.懂禮貌,講禮儀。早晨入園,晚上離園的時候,主動跟老師、同伴打招呼,會使用“你好、再見、請、謝謝”等禮貌用語。
家園聯(lián)系
1.請家長與幼兒一起觀看照片,讓幼兒了解自己長大的故事。
2.請家長協(xié)助提供全家福照片,引導幼兒介紹自己溫暖的家。
3.請家長指導幼兒觀察、了解家中的幾種家用電器,介紹其作用及安全使用方法。
4.請家長鼓勵幼兒在家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教學活動
1.通過學習故事《一座小房子》、散文詩《家是什么》,讓幼兒能根據(jù)畫面內容大膽想象,猜測故事的發(fā)展變化,感受家庭的溫暖,增進對家人的了解和熱愛之情。
2.學習體育活動《螞蟻運大米》,鍛煉幼兒手腳動作的協(xié)調性。
3.科學活動《我家的電器》的`學習使幼兒初步了解了家用電器的特點和用途,知道了家用電器的安全使用知識。
4.欣賞歌曲《讓愛住我家》,讓幼兒體驗了家庭成員之間相親相愛的美好情感。
總之,豐富多彩的活動培養(yǎng)了幼兒愛家的情感,感受了愛的幸福和甜蜜。
區(qū)域活動
1.美工區(qū):幸福的一家人、我的故事,讓幼兒感受了一家人在一起的幸福感,能畫出自己成長中的小故事。
2.表演區(qū):過家家,讓幼兒學會與同伴合作表演體驗了表演游戲的樂趣。
3.閱讀區(qū):媽媽和我、爸爸的本領大,增強了幼兒愛爸爸媽媽的情感。
4.建構區(qū):搭建我的家,讓幼兒喜歡自由搭建活動,體驗了創(chuàng)造的樂趣。
中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幼兒在感知葫蘆的基礎上能表述葫蘆的特征及用途,并能大膽發(fā)揮想象給葫蘆進行裝飾。
2、了解葫蘆的生長過程。
3、幼兒樂于探索,能大膽表達,在活動中感受葫蘆的有趣,從而產(chǎn)生愛葫蘆的情感。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葫蘆娃動畫片;實物葫蘆、卡紙、雙面膠、絨條、彩紙;葫蘆食品圖片;葫蘆小制作圖片;葫蘆兄弟主題曲音樂。
經(jīng)驗準備:幼兒對蔬菜有一定的經(jīng)驗。
活動重難點:幼兒在感知葫蘆的基礎上能表述葫蘆的特征及用途,并能大膽發(fā)揮想象給葫蘆進行裝飾。
活動過程:
一、觀看葫蘆兄弟動畫片引出葫蘆。
二、出示葫蘆讓幼兒觀察葫蘆的特征。
三、了解葫蘆里面的秘密。
四、葫蘆的.生長過程。
五、葫蘆的種類。
六、葫蘆的用途。
1、可以用來做各種菜肴。
2、做各種工藝品。
七、裝飾葫蘆。
給幼兒提供各種材料如:卡紙、絨條、彩紙給葫蘆娃娃進行裝飾。
八、分享活動成果:帶上葫蘆娃娃照相、跳舞。
活動延伸:帶領幼兒種葫蘆。
中班教案 篇5
閱讀活動:小豬胖胖(中班)
活動目標:
1.能有順序地觀察畫面理解畫面內容,并用短句進行表達。
2.懂得與同伴分享是很快樂的事。
活動準備:
小圖書人手一冊;大圖書1本;故事錄音;
小豬、小鳥、小猴、松鼠、白云等頭飾各一份;氣球兩只;籃子一只等
活動流程:
自由閱讀――師生共閱――學講故事――討論講述――延伸活動
活動過程:
一.幼兒自由閱讀
1.導入: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本圖書。瞧,封面上有誰?
猜猜里面可能講一個什么故事?
2.幼兒自由閱讀。引導幼兒看看書上有誰?在干什么?說了什么?
3.提問:書上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二.師生共同閱讀
1.胖胖到哪去?(豐富詞:野餐)
2.誰來了?小鳥為什么會飛來?小鳥看見胖胖會說什么?胖胖怎么說?
3.后來又來了誰?它對胖胖說什么?胖胖給它什么?
4.小猴子來了,它說了什么?
5.這么香的食物又引來了誰?白云住的這么高,怎么送給它呢?
6.胖胖最后剩的東西多嗎?胖胖吃的`開心嗎?為什么?
三.討論講述
1.胖胖到草地上去野餐準備了哪些東西?送給了哪些小動物?
2.最后,胖胖的心里覺得怎么樣?為什么?
四.延伸活動
在區(qū)域活動中自由選擇頭飾,進行表演活動。
中班教案 篇6
一、偵探小故事《盲女孩關在哪間屋》引入
一位雙目失明的少女在一個炎熱的夏日被綁架了。家人交了贖金后,她在3天后平安回到家。少女告訴警察,綁架她的好像是一對年輕夫婦,她應該是被關在海邊的小屋里:“在這間小屋里能聽到海浪的聲音,我好像被關在閣樓上。天氣非常悶熱,不過到了夜晚會有風吹進來!
警察在海邊找到了兩間簡易小屋,一間朝南,一間朝北,主人都是一對年輕夫婦。不過這兩間屋打掃得干干凈凈,找不出痕跡。
后來警察根據(jù)一些情況,立即做出了判斷。這些情況是:
(1)兩間小屋結構幾乎完全相同。只是閣樓的小窗一個朝北,一個朝南;
(2)海岸面向海的方向是南面,北面對著丘陵;
(3)少女被關的3天都是晴天,而且一點風也沒有。
那么,你知道少女被關在哪一間小屋里嗎?
二、設疑導入,提出要求
1、設疑導入。一個人走失了一只駱駝,四兄弟雖然沒有見過那只駱駝,卻幫助這個人找回了駱駝,你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嗎?讀了《丟失的駱駝》這篇課文后,同學們就明白了。
我們一起來學習《丟失的駱駝》。(板書課題)
2、圍繞課題質疑。(丟失的駱駝是什么樣子?找到了嗎?怎么找到的?)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完全自由地讀課文。要求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對難讀的詞、句可重點練習,多讀幾遍,讀通為止。
2、默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3、再讀課文,嘗試解決質疑的問題,圈畫有關的句子,并找出不明白的地方。
四、研究問題,合作探究
1、帶著問題自讀課文,嘗試解決問題。(出示課件)
(1)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四兄弟非常詳細地說了駱駝的哪些情況?
(3)這些詳細的情況四兄弟是怎么知道的'?
2、小組合作探究。
小組討論交流,互相啟迪解決問題。
3、各小組匯報學習收獲,師生共同歸納整理。
4、重點段閱讀指導。認真閱讀四兄弟說的一段話,解決下列問題:
(1)讀一讀,議一議:四兄弟是根據(jù)什么知道駱駝的有關情況的?
(2)填一填,說一說:(出示)
因為老大看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為老二看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為老三看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為老四看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盡量用文中的語句,也可根據(jù)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話填空,先在小組內互相說,再推選代表在班上說。)
(3)讀一讀,想一想:為什么四兄弟能指點駱駝主人找回駱駝。
(啟發(fā)學生思考理解,四兄弟留心生活,善于觀察、分析駱駝留下的種種跡象,并且通過這些跡象來確定駱駝的特點。)
5、啟發(fā)學生思考:讀了這段話,你受到了什么啟發(fā)?
(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可從四兄弟留心生活,善于觀察,勤于思考方面來說,可從四兄弟樂于助人方面來說,也可從自己的生活、學習實 踐方面來談。)
6、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丟駱駝人的心理變化。(課件出示丟失駱駝人心里變化的句子) 朗讀時要讀出語氣的變化,表達丟駱駝人焦急、高興、激動、猜忌的情感變化。
7、本文對話較多,而且對人物說話時的神態(tài)、動作、人物的心理活動都進行了生動的刻畫。分角色朗讀丟失駱駝人與四兄弟的對話,學習“說”的三種表達方式。(課件出示“說”的三種表達方式的句子)
8、教師總結。
四兄弟沒見過那只駱駝的模樣,卻憑著他們敏銳的觀察力和準確無誤的判斷,憑著駱駝留下的幾處跡象,就分析得出駱駝的詳細情況,所以我們看待問題要細致,角度要細致,要全面,要從客觀出發(fā)。
五、編排課本劇,演一演這個故事。
六、拓展練習:
任選其中一項練習說一說,寫一寫。
1、駱駝主人找到駱駝后,心情怎樣,心中會怎么想,對四兄弟會說些什么?
2、在學習、生活中你有沒有留心觀察、認真思考的經(jīng)歷、親身體驗?如果有,試著舉例說一說;如果沒有,請你以后去親身體驗一下吧!
中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學習歌曲,熟悉歌曲內容,了解歌曲旋律;
(2)能根據(jù)歌詞創(chuàng)編相應的動作進行歌表演;
(3)體驗與朋友和睦相處的快樂。
(4)能大膽表現(xiàn)歌曲的內容、情感。
(5)愿意跟隨教師和音樂在老師的引導下用自然、連貫的聲音唱歌,情緒愉快地參加音樂活動。
活動準備:
情景表演。
活動過程:
、、導入
(1)情景表演"拉拉勾",引起幼兒興趣。
提問:"他們怎么了?拉拉勾表示什么意思?"教師重點指導幼兒知道拉拉勾的意思。
Ⅱ、幼兒第一次操作
(2)學習歌曲,熟悉歌詞內容,了解歌曲旋律。
提問:"歌曲里唱了什么?"教師引導幼兒熟悉歌詞內容,了解歌曲旋律。
、、分享經(jīng)驗
(3)集體討論,體驗與朋友和好,和睦相處的快樂。
提問:①"假如你真的生氣了,你的`好朋友也生氣了,你們會怎么樣?"②"你現(xiàn)在和朋友和好了,一開始有點兒不好意思,該怎樣唱?后來已經(jīng)和好了,你心里覺得怎么樣?這時應該怎樣唱?"教師重點指導幼兒體驗與朋友和好,和睦相處的快樂。
、、幼兒再次操作
(4)幼兒創(chuàng)編,能根據(jù)歌詞創(chuàng)編相應的動作進行歌表演。
提問:"這句歌詞可以用什么動作來表示?"教師重點指導幼兒能根據(jù)歌詞創(chuàng)編相應的動作進行歌表演。
(5)歌表演:拉拉勾,體驗由生氣到重新成為好朋友的情感轉化過程。
教師重點指導幼兒用自然、生動地表情,體驗由生氣到重新成為好朋友的情感轉化過程。
活動延伸:
(1)表演區(qū)中可提供機會讓幼兒表演。
(2)日常生活中注意提醒幼兒同伴之間要友好相處。
活動資源附:歌曲
教學反思:
《拉拉勾》是一首形式比較特別的歌曲,全曲分為前后兩個部分,中間用間奏隔開。這首歌對于幼兒的學習存在一定難度,不僅曲子長,其中加入了休止符、倚音等修飾音,在演唱上較難以表現(xiàn),且根據(jù)教學要求,還要求幼兒結合動作表演以及間奏的樂器演奏。因此,我將歌曲分為兩課時教學,分別突破重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