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小班教案范文集錦6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jié)點。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班教案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樂意參加體育活動,體驗學蛙跳帶來的快樂。
2.鍛煉身體的平衡能力,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3.練習雙腳向前跳躍的技能。
活動準備:
1.音樂:大家一起做
2.平衡木四個、沙包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教師:今天老師做青蛙媽媽,你們是小青蛙,和媽媽一起去莊稼地里捉害蟲吧!
孩子們,出發(fā)啦!
。1)圍繞“池塘”練習走隊形。
。2)教師與幼兒一起做準備活動。
。ㄖ攸c活動腳腕和膝關節(jié))
二、展開
1.訓練幼兒跳躍技能。
教師:孩子們快看,這里有一條小河,我們怎樣才能過河呢?
。ㄒ龑в變合胂肭嗤艿倪\動方式,知道可以跳過小河)
。1)請幼兒在河邊練習跳躍的本領。
。2)教師重點指導幼兒雙腳向前跳躍的技能。
動作要領:兩腿分開與肩同寬,屈膝,雙手彎曲至肩上,成蛙狀,雙腿用力蹬地向前挑起,落地時,雙腿自然彎曲緩沖站穩(wěn)。
2.教師講述游戲玩法:
教師:在河對岸有一片莊稼地,地里有很多害蟲,小青蛙們都是捉蟲的`能手,咱們一起去消滅害蟲吧!
玩法:到達莊稼地必須跳過小河,走過小橋(平衡木),跳進莊稼地,捉一條小蟲原路返回。
規(guī)則:聽到指令才可以出發(fā),每次只能捉一只小蟲,將蟲子放到指定位置。
3.請個別幼兒示范游戲玩法。
教師強調(diào)路線和安全常識:注意過小橋時注意安全,可兩手平伸保持平衡,眼看前方,以免掉進小河。
4.幼兒開始游戲。
。1)幼兒分成四組依次進行游戲,教師觀察指導。
(2)可組織進行游戲3-4次。
三、結束
教師:孩子們,莊稼地里的害蟲都被你們消滅了,你們可真是捉蟲能手!我們一起來鼓掌慶祝吧!
活動結束!
小班教案 篇2
活動準備:
歌曲錄音磁帶,小鹿,小鴨,小貓,小烏龜圖片
活動過程:
一、韻律活動《有趣的歌聲》
“今天呀,我們這兒來了好多小動物,它們想請寶寶們和它們一起唱歌,你們愿意嗎?”
二、學習歌表演《走路》
“寶寶們的本領真大,你們好聽的歌聲把其他小動物也引來啦,你們知道想知道是誰來了嗎?”(想)“我們一起來聽聽看好嗎”
。ㄒ唬┞牳枨浺粢槐
提問:你們聽到是誰來啦?(幼兒回答出一個,即出示相應的圖片)
“對呀,小鹿,小鴨子,小烏龜,小花貓它們一個一個地走來了,哎,它們是怎么走來的呀,我們再來聽聽看好嗎?”
(二)聽錄音歌曲第二遍
提問:1、小鹿是怎么走路的呀?
2、小鴨子是怎么走路的呀?
3、小烏龜是怎樣走路的呀?
4、小花貓是怎樣走路的呢?
“寶寶真聰明!我們一起來唱唱這首歌好嗎?“
。ㄈ┙處煆椙,幼兒集體跟唱歌曲
“寶寶唱的.真好聽,你們想不想學學小動物走路的樣子呀?”
。ㄋ模┯變焊浺暨叧枨吥7滦游镒呗
三、復習歌表演《小星星》
“寶寶們本領真大,小星星說,它也想和你們一起來跳個舞,好不好啊?”
幼兒情緒愉快的進行歌表演。
設計意圖:
喜愛動物是幼兒的天性,愛模仿更是小班幼兒突出的特點。之前的音樂活動《有趣的歌聲》,讓幼兒對小動物產(chǎn)生了很大的興趣.在這前提下,設計了本次活動,讓幼兒在有趣的模仿小動物走路的活動中獲得快樂,并對音樂活動產(chǎn)生興趣,能情緒愉快地參加音樂活動.
活動目標:引導幼兒在模仿小動物走路的活動中獲得快樂,并能情緒愉快的參加音樂活動。
活動準備:歌曲錄音磁帶,小鹿,小鴨,小貓,小烏龜圖片
活動過程:
一、韻律活動《有趣的歌聲》
“今天呀,我們這兒來了好多小動物,它們想請寶寶們和它們一起唱歌,你們愿意嗎?”
二、學習歌表演《走路》
“寶寶們的本領真大,你們好聽的歌聲把其他小動物也引來啦,你們知道想知道是誰來了嗎?”(想)“我們一起來聽聽看好嗎”
。ㄒ唬┞牳枨浺粢槐
提問:你們聽到是誰來啦?(幼兒回答出一個,即出示相應的圖片)
“對呀,小鹿,小鴨子,小烏龜,小花貓它們一個一個地走來了,哎,它們是怎么走來的呀,我們再來聽聽看好嗎?”
(二)聽錄音歌曲第二遍
提問:1、小鹿是怎么走路的呀?
2、小鴨子是怎么走路的呀?
3、小烏龜是怎樣走路的呀?
4、小花貓是怎樣走路的呢?
“寶寶真聰明!我們一起來唱唱這首歌好嗎?“
。ㄈ┙處煆椙,幼兒集體跟唱歌曲
“寶寶唱的真好聽,你們想不想學學小動物走路的樣子呀?”
。ㄋ模┯變焊浺暨叧枨吥7滦游镒呗
三、復習歌表演《小星星》
“寶寶們本領真大,小星星說,它也想和你們一起來跳個舞,好不好。俊
幼兒情緒愉快的進行歌表演。
設計意圖:
喜愛動物是幼兒的天性,愛模仿更是小班幼兒突出的特點。之前的音樂活動《有趣的歌聲》,讓幼兒對小動物產(chǎn)生了很大的興趣.在這前提下,設計了本次活動,讓幼兒在有趣的模仿小動物走路的活動中獲得快樂,并對音樂活動產(chǎn)生興趣,能情緒愉快地參加音樂活動.
活動目標:引導幼兒在模仿小動物走路的活動中獲得快樂,并能情緒愉快的參加音樂活動。
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學習詩歌,感受圓的奇妙變化。
2、理解詩歌內(nèi)容,讓幼兒明白詩歌中的各種事物都是圓的。
3、讓幼兒間共同分享對于圓的認識。并認讀重點詞圓、蘋果、飛。
4、理解詩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學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5、引導幼兒在詩歌中學習,感悟生活。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認識圓并認讀重點詞圓、蘋果、飛。
活動難點:詩歌的理解和掌握。
活動準備
1、知識經(jīng)驗準備。
認識圓形,熟悉生活中常見的圓的物體,并能說出它們的名稱。
2、物質準備。
掛圖、錄音帶、大字卡;詩歌讀本人手一冊、小字卡、書寫冊、圖片 (圓形、蘋果)。
3、環(huán)境準備。
收集一些圓形物體的圖片張貼在閱讀區(qū)內(nèi)。
活動過程
一、 預備活動
師幼互相問候,走線,線上音樂游戲《拉個圓圈走走》。教師和幼兒一起聽音樂做動作(音樂和玩法附后)。
二、 感知理解活動
1、教師在小黑板上畫一個圓,讓幼兒進行現(xiàn)場發(fā)揮,看看老師畫了一個什么?這樣幼兒就會從各個方面去考慮,在我們生活中都有哪些東西是圓的。然后教師再出示圓形的圖片,幼兒根據(jù)老師的提問自主討論。這是什么形狀的`圖形,這時教師出示大字卡“圓”,讓幼兒有一個直觀上的認識。
2、運用故事情景,引起幼兒興趣。
小紅帽要過生日了,她想讓外婆送她最喜歡的芭比娃娃,可是外婆給她出了個難題,要她說出外婆最喜歡的幾樣東西,要是回答對了,外婆就送她。回答錯了,那么自然就沒有禮物了。外婆要的這些東西的前提條件都必須是圓形的。那么外婆的問題是這樣的:“什么水果甜又甜,什么東西香又香,什么東西飛上天,還要一個寶寶笑又笑”。這下可把小紅帽難住了,前三樣東西小紅帽一下就猜到了,可是最后一個問題,小紅帽想呀想,想的頭都疼了還沒想出來。眼看著生日一天天到了,可把小紅帽急壞了,如果答不出來,她夢寐以求的芭比娃娃就得不到了?墒俏覀兊男〖t帽是個聰明的孩子,最后一個問題的答案最終還是被她猜到了。生日這天,外婆一來小紅帽就跑到外婆的面前要禮物,外婆說:“我要的東西你都給我準備好了嗎?”小紅帽拿出了蘋果、月餅、氣球,外婆一看樂了,都對了。“可是還少一樣呀?”小紅帽跑到外婆面前對著外婆笑了笑,說:“這就是你要的第四件東西呀!蓖馄砰_心極了,夸道:“你真是一個聰明的好孩子。”“這是你的禮物芭比娃娃!毙〖t帽笑了,外婆也笑了。
3、教師總結蘋果甜又甜,月餅香又香,娃娃笑又笑,彩球飛上天。出示掛圖,播放錄音帶,請幼兒欣賞詩歌。并結合剛才的故事,讓幼兒仔細聽聽圓形都變成了什么?再結合掛圖來回答問題。
4、教師手指掛圖帶領幼兒一邊閱讀詩歌一邊在黑板上將圓形變成蘋果狀、月餅狀、鈴鐺、再變成娃娃的笑臉、變成彩球。
5、師幼共同講述:師問:圓形變成什么甜又甜?香又香?響又響?變個娃娃怎么樣?變個彩球又到哪里了?教師邊講解邊出示大字卡圓、蘋果、飛,讓幼兒熟悉這些詞。
三、 游戲活動:
教師出示大字卡圓、蘋果并念出來,請幼兒從字卡中找出相應的字卡并跟讀。教師念“飛”并做動作,幼兒跟著學并找出相應的字卡。
四、 體驗活動:
1、教師放錄音帶讓幼兒看書劃指跟讀。
2、教師和幼兒進行詩歌接龍。先一同讀詩歌名及第一句,后面每一句,由教師讀前半句,幼兒讀后半句。如:師:變個蘋果,幼:甜又甜。待幼兒熟悉后,再分組進行,男孩讀前半句,女孩讀后半句。
3、讓幼兒拿出畫筆,邊畫出奇妙的圓形,邊念詩歌。
五、 結束活動:
交流總結,幼兒整理物品。
活動延伸
1、園內(nèi)延伸。
。1)鼓勵幼兒收集圓形的物品放在教室區(qū)角“奇妙的圓中”。
(2)將掛圖和字卡放在閱讀區(qū)里,供幼兒欣賞講述。
。3)引導幼兒完成書寫冊第三頁的“瀑布”,并注意描畫的方式。
2、家庭延伸:
。1)讓家長和孩子共同收集有關圓形的物體,并做好記錄。
。2)家長和孩子一起完成詩歌讀本的第七頁的延伸活動,并試嘗著編創(chuàng)詩歌。
教學資源
1、音樂游戲。
1=F2/4 拉個圈圈走走
3 3 1 3 ︱5 5 ︱ 3 3 ︱ 2 2 ︱ 3 1︱ 6 5 2 0 3 5 手拉
手兒 走 走, 拉 個 圓圈 走 走,走呀 走, 走 呀
手拉 手兒 跑 跑, 拉 個 圓圈 跑 跑,跑呀 跑, 跑 呀
3 0 ︱ 2 5 ︱ 1 1 ‖ 3 2 走,
看 看 誰 先 蹲 下。 跑, 看 看 誰 先 站 好。
玩法:
請全體幼兒手拉手圍成圈。第一段歌詞全體幼兒朝一個方向走,唱到看誰先蹲下時,幼兒立刻蹲下,看哪個最快。第二段歌詞全體幼兒反方向走,唱到看看誰先站好時,幼兒馬上站好,看誰最快。
故事:聰明的小紅帽(見活動過程)
活動反思
小班幼兒的認知能力有限,能打動和吸引他們的往往是生活中常見的事物。
學習《奇妙的圓》,讓幼兒懂得圓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圓和我們的密切關系。通過一個“○”(圓圈)讓幼兒拓展了思維,盡情的想象,最大限度的挖掘出了幼兒的潛能,也進一步培養(yǎng)了幼兒創(chuàng)新性思維的發(fā)展。
小班教案 篇4
教材簡介:
《蜜蜂做工》是中班的一首音樂歌曲,在中班的教材里這并不是一首打擊樂,但我覺得作為打擊樂來講也可用于我們小班。這首歌曲調(diào)歡快,用詞簡潔,幼兒們都很喜歡。通過此次活動不僅能讓幼兒初步會唱,會跟著圖譜用打擊樂器打節(jié)奏,還能培養(yǎng)他們愛勞動的良好品質。
目標預設:
1、初步學會看圖譜并根據(jù)圖譜進行節(jié)奏練習。
2、認識打擊樂器,并練習用打擊樂器進行打擊樂的活動。
3、樂意與同伴進行打擊樂活動。
4、激發(fā)幼兒熱愛勞動的情感,體驗勞動帶來的快樂。
5、感受歌曲詼諧幽默的特點,能聽著音樂游戲。
6、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重點、難點:從XX X|XX X|節(jié)奏變換到X X|X X。
設計理念:
春天到了,百花開了,萬物復蘇,吸引了很多的蝴蝶、蜜蜂等,在之前的教學活動中幼兒就認識了春天,對這些東西都很感興趣。在此基礎上我們又帶幼兒外出散步、參觀,我們小朋友對外面春天的景物、春天的現(xiàn)象及變化都很感興趣,像蝴蝶啊,蜜蜂采蜜啊等興趣都很濃厚,結合這些我就聯(lián)想到了這首歌曲,于是就有了這次的活動。
設計思路:
在本次活動中我用開火車去旅行,吸引幼兒看公園里的花(flash)作為導入,引導幼兒思考把誰吸引過來了呢?在看到flash里是蜜蜂被吸引過來后幼兒的注意力都被吸引了過來,接著我就導入正題,先讓幼兒練習拍節(jié)奏。為了讓幼兒不感覺到枯燥,并能把節(jié)奏從XX X|XX X|變換到X X|X X,我特地設計了幼兒喜歡的.花朵節(jié)奏圖譜,并用過玩游戲,讓幼兒在游戲的歡樂氣氛中掌握這首歌的節(jié)奏。最后在使用打擊樂器時整個活動達到了高潮。這個活動我主要是讓幼兒初步學會看圖譜進行節(jié)奏練習,樂意與同伴進行打擊樂活動,并激發(fā)幼兒熱愛勞動的情感,體驗勞動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花和蝴蝶的FLASH
2、花朵節(jié)奏圖譜一張
3、蜜蜂指揮棒一根
4、下載音樂《蜜蜂做工》
教學過程:
一、導入蜜蜂做工部分教師:
“小朋友們,天氣真好,讓我們一起坐著火車去旅行吧!”“公園到了,現(xiàn)在是春天,公園里的花都開了,(打開flash)看,這些花多漂亮啊,你們猜猜看,這么多花,把誰吸引過來了呀?”
教師:(繼續(xù)放蜜蜂飛來的flash片段)“哦,是小蜜蜂來了,它來干什么呀?”(采蜜)
二、完整練習拍節(jié)奏
1、教師:“你們看這些花多美啊,我們快坐坐好來欣賞一下。”(出示節(jié)奏圖譜)
2、教師:“你看到了什么?他們有什么不一樣”(看到了很多的花朵,有的是一朵一朵的,有的是兩朵連在一起的)
3、(出示小蜜蜂教棒)“看到公園里這么多好看的鮮花,小蜜蜂要來教我們采蜜啦!看好。(教師進行節(jié)奏示范,邊唱“嗡嗡嗡”邊用教棒指花)提問:“剛才小蜜蜂是怎樣采蜜的呢?”(引導幼兒說一朵就采一下,兩朵就采兩下)“誰愿意用你的小手來學一學?”(老師用兒歌幫助幼兒打節(jié)奏)
4.教師:“小朋友學的真好!小蜜蜂告訴我們每一朵花都要采到,兩朵連在一起時要采快些(模仿嗡嗡),一朵花時可以采慢些(模仿嗡)“我們一起來試試”試兩遍左右。
5、玩游戲(1)全部幼兒當花朵,教師當蜜蜂,教師邊跟著音樂唱邊跟著節(jié)奏在每朵花上采蜜。注意提醒小花朵們在蜜蜂采蜜時也要跟著音樂節(jié)奏晃動身體。第二遍時教師當蜜蜂,選一名剛剛表演好的幼兒當花朵。
(2)一半幼兒當蜜蜂,一半幼兒當花朵,跟著節(jié)奏蜜蜂在花朵上采蜜。第二遍時交換。(花朵注意要跟著節(jié)奏晃動身體)
三、使用打擊樂器演奏
1、 教師:“小朋友們玩的開不開心?”“有一個好朋友看到我們玩的這么開心,它也想來和我們一起玩的,我們一起玩好不好?”
師先從板凳底下拿出響板,進行介紹。然后讓幼兒們伸出手,先空手和教師一起邊聽音樂邊看圖譜邊打節(jié)奏。
2、讓幼兒拿出各自板凳下的樂器,一起演奏3遍。
教師:這只響板請來了許多好朋友和我們一起玩,他們就藏在你們的椅子下面,現(xiàn)在每個小朋友都把響板拿出來,放在小手上,響板的大嘴巴朝外面,聽著音樂跟著老師一起來一遍。
3、分組演奏。
四、結束部分
教師:現(xiàn)在小蜜蜂要到別的地方去采蜜了,我們和它一起去吧!
活動反思:
每當音樂響起,我總能看到孩子們隨著音樂有節(jié)奏地手舞足蹈。雖然小班的他們對音樂的理解還顯得格外稚嫩,但通過系統(tǒng)的訓練,相信他們對音樂的感受力及表現(xiàn)力會不斷增強。《蜜蜂做工》的樂曲節(jié)奏明快,并富有一定的情節(jié),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在節(jié)奏圖譜的引領以及教師的啟發(fā)下,幼兒能夠比較快的理解《蜜蜂做工》的樂曲所蘊含的情節(jié),并在音樂的渲染下有節(jié)奏的做出動作,初步培養(yǎng)了他們的節(jié)奏意識。
當孩子們有了一定的“節(jié)奏意識”后,再以《蜜蜂做工》的樂曲為背景,嘗試用打擊樂器進引導他們進一步感受并表現(xiàn)音樂的節(jié)奏,從而實現(xiàn)了從“節(jié)奏意識”到“節(jié)奏感知”的轉變,在這一過程中幼兒的能力一步步得到提升。
整個活動,從選材到活動目標的界定,再到活動的實施,都充分體現(xiàn)了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也充分展示出本班幼兒較強的綜合的素質。在活動的實施中,也存在了一些問題,比如說應進一步突出重難點,指導幼兒怎樣從:XX X|XX X|節(jié)奏變換到X X|X X等。
小百科:蜜蜂在昆蟲分類學上屬于膜翅目、細腰亞目、針尾部、蜜蜂總科、蜜蜂科昆蟲的統(tǒng)稱,是膜翅目重要的類群。
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的歡快,學會傾聽前奏、尾聲,嘗試用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
2、根據(jù)紙偶和課件的演示記憶歌詞內(nèi)容,并能運用手指進行相應的表演。
3、愿意和同伴擁抱,體驗小鳥相親相愛的美好情感。
活動過程
1、觀看三對小鳥表演節(jié)目(紅紅和綠綠、黃黃和紫紫、黑黑和白白),熟悉歌詞和旋律。
2、完整觀看課件,初步認識丁丁和東東。
3、分段觀看課件:看前半部分,學唱第一、二句歌詞;看后半部分,了解丁丁和東東飛走飛回的`先后順序。
4、定格課件的最后畫面,交流“愛心”的含義,模仿小鳥擁抱。
5、運用立體紙偶(丁丁和東東),帶領幼兒一起學唱歌曲兩至三遍。
6、用兩根手指表示兩只小鳥(丁丁和東東),邊唱邊表演。教師可鼓勵幼兒嘗試用不同的手指來表示。
活動延伸
教師可引導幼兒將同伴的姓名加入歌曲,如:“他叫兵兵,她叫芳芳”,初步培養(yǎng)幼兒改編歌詞、創(chuàng)新演唱的意識。
。▊渥ⅲ喊樽鄷r,在“丁丁飛走了”和“東東飛走了”兩句中分別加入裝飾音,以增加趣味,形象的表示小鳥不見了。)
動作建議
1-4小節(jié), 雙手各持一只小鳥紙偶隨音樂,左右搖動。
5-6小節(jié), 右手持小鳥,上下擺動。
7-8小節(jié), 左手持小鳥,上下擺動。
9-10小節(jié), 將右手小鳥藏到身后。
1l-12小節(jié), 將左手小鳥藏到身后。
13-14小節(jié), 右手所持小鳥從身后回到胸前。
15-16小節(jié), 左手所持小鳥從身后回到胸前。
尾聲的4小節(jié),兩只小鳥相對,隨音樂靠近,以示擁抱。
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掌握詩歌內(nèi)容,能跟著音樂有節(jié)奏地念兒歌。
2、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創(chuàng)編兒歌。
3、在快樂的節(jié)奏活動中大膽表現(xiàn)自己。
活動準備:
課件、雙面老虎圖標8張、松鼠圖標5張、各種常見小動物圖標。
活動過程:
一、手指游戲導入。
教師:小朋友,伸出你們的小小手,給高老師看看在哪兒呢?現(xiàn)在我們和小小手做個游戲。
“小手、小手、變變變,變成鴨子,嘎嘎嘎。
“小手、小手、變變變,變成蝴蝶,飛飛飛!
“小手、小手、變變變,變成小兔,跳跳跳!
教師:小朋友真能干。一只手上有幾個手指頭呢?請小朋友手心對著自己的小臉,小棒準備好,我們一起來數(shù)一數(shù)。從大拇哥開始數(shù),“1、2、3、4、5”,再來一遍,“1、2、3、4、5”。倒過來會數(shù)嗎?從小指弟開始數(shù),“5、4、3、2、1”,再來一遍,“5、4、3、2、1”。我們連起來數(shù)一數(shù),“1、 2、3、4、5,5、4、3、2、1”,真棒,再來一遍, “1、2、3、4、5、5、4、3、2、1”.小朋友真聰明!我們知道了一只手上有五個手指頭。
教師:老師今天帶來了一首好聽的`兒歌叫五指歌,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聽一聽,想一想,這首兒歌里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二、欣賞課件,感知兒歌內(nèi)容。
第一遍觀看。
教師:這首兒歌里講了一件什么事情呢?
幼兒自由講述,提醒幼兒連成一句講述。
教師:小朋友說的真好,我們再來看一看。
第二遍觀看。
教師:原來今天來了一位小獵人。他去上山干什么呢?用什么打的?老虎打到了嗎?后來打到誰啦?打到了幾只?(教師一邊出示圖片,小班語言教案 五指歌一邊用兒歌總結。)
教師:我們連起來說說這件事情。(幼兒跟著教師一起念兒歌。)
教師:這個動畫片里藏了一個有趣的故事,我們已經(jīng)把它說成了一個很好聽的兒歌,小朋友真棒!那請小朋友聽一聽,除了說話的聲音還有好聽的什么呢?
第三遍觀看。
教師:這首兒歌是有節(jié)奏的,我們來學一學節(jié)奏的聲音。加了節(jié)奏的兒歌你覺得怎么樣。
三、學習兒歌。
組織幼兒重點練習根據(jù)節(jié)奏念兒歌。
教師:那我們跟著節(jié)奏來說說吧。
幼兒跟隨教師念兒歌1遍。
教師:我們的小手也加進來,一邊說,一邊拍手打節(jié)奏,好嗎?
幼兒跟隨教師念兒歌2遍。
四、創(chuàng)編兒歌。
教師:小朋友,你想做小獵人也去大老虎嗎?如果你去打老虎,你可能會打到什么小動物呢?
幼兒自由講述。
教師:我們把那個小男孩打到的兔子編進兒歌里去,好嗎?
教師:我們一起來說一說。
教師:你可能會打到誰呀?你會自己把小動物編進兒歌嗎?
幼兒自編兒歌2~3個。
五、結束部分。
教師:我們今天把小獵人打獵編成了一首長長的五指歌,我們把它們連起來說一說。
第一首原創(chuàng)兒歌,第二首開始為幼兒自編兒歌。
幼兒和老師一起,聽鼓聲音樂,邊朗誦兒歌邊表演 拍打身體部位(手、肩、腿、腰、屁股等),在鼓點聲中結束
【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教案03-23
小班的教案06-12
小班教案健康教案07-08
《冬至》小班教案11-27
開飯了小班教案11-27
小班冬天教案01-22
小班德育教案01-24
《橘子》小班教案01-24
小班兒歌教案11-04
音樂小班教案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