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中班教案范文匯總10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班教案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中班教案 篇1
目標:
1、在看看,說說,學學中,讓孩子掌握地震自護自救的一些基本常識。
2、情境遷移,進行地震自救演練,培養(yǎng)幼兒的反應能力和安全意識。
3、發(fā)展幼兒口頭表達能力,幫助幼兒運用較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4、培養(yǎng)幼兒動腦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自我保護能力。
準備:
有關地震的ppt圖片,發(fā)生地震的影片一張,《地震來了哪里藏》課件,防空警報聲音一段,貼紙。
過程:
一、 情景導入,激發(fā)興趣
(一)聽見哭聲,引出PPT圖片。
聽,是誰在器?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呢?讓我們去看看吧!
(二)出示PPT圖片,提問幼兒。
圖上有誰?他們在干什么?
教師小結:哥哥為什么受傷了?現(xiàn)在在哪里?這個哥哥為什么會被夾住?看完下面一段錄像我們就清楚了。
(三)觀看發(fā)生地震的影片,引導幼兒討論以上問題。
老師小結:哥哥是在地震的時候受傷的,地震來了好可怕的,房屋倒塌了,橋梁損壞了,公路也破壞了,如果我們沒有及時躲好就會被壓傷甚至是死亡。地震可能隨時隨地都會發(fā)生,比如在家里、超市、外面、幼兒園里……要是發(fā)生了地震你該怎么辦呢?
二、自主探索,深化認知。
出示PPT圖片觀看《地震來了哪里藏》
(一)在家里。
如果在家里的時候突然發(fā)生地震了,小朋友會躲在哪里呢?
1.先請幾個幼兒來說一說,不說他們說的對不對,看了圖片再告訴幼兒怎樣躲才是對的。
2.出示在家里地震自救的PPT圖片。教師小結:如果在家里發(fā)生地震了我們可以躲到床底下、桌子底下、柜子下面、廁所里及墻角的地方。但是我們一定要記得拿身邊的東西保護好自己的頭。
(二)在超市里。
在一天叔叔阿姨在逛超市時,發(fā)生了地震,請看他們是怎么做的?出示PPT圖片,引導幼兒觀察,盡量引導幼兒回答,在超市發(fā)生地震里,他們躲到了大柱子旁邊,想想還可以躲到哪些地方?
老師小結:在超市里發(fā)生地震里可以躲到大柱子旁邊、墻角邊及廁所里,而站在貨架旁邊是非常危險的,如果貨架倒下來就很容易砸傷自己。
(三)在幼兒園里。
1.小朋友如果在幼兒園上課突然發(fā)生地震了,又要怎么辦呢?(先讓幼兒說一說再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要用完整的句子說話。
2.出示PPT圖片,教師小結:如果在幼兒園發(fā)生地震我可以抱頭或拿書包保護好自己的頭鉆到桌子底下及剛才講到的`墻角下、廁所里,以免被天花板上的燈、風扇或其他東西砸傷自己。
3.出示PPT圖片,師:等到地震停后就要拿東西或手保護好頭跑到外面空曠的地方去。(提醒幼兒在逃離的時候我們要靠右邊走,而左邊要留給救我們的人走。)
三、組織幼兒地震演習。
1.教師:現(xiàn)在我們知道了這么多地震中自救的方法,我們就來進行一次地震演習的游戲,。
2.提示幼兒在躲藏、奔跑時應注意的一些事項(如不擠,不推別人,一個跟一個走,在保護自己的安全時也要愛護別人,做一個講文明的好孩子。)
3.給幼兒講解演習的流程。
等一下當聽到警報響起時說明地震來了,老師組織幼兒找好躲避的地方,當警報停時,說明地震已經(jīng)停了,教師組織幼兒有序地向空曠的地方轉移(可以和聽課的老師一玩)
四、活動結束。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這么多的地震自救知識,當?shù)卣鸢l(fā)生時千萬不要怕,找好地方躲起來保護自己。小朋友記得把我們今天學到的地震自救方法與家人、朋友分享,好嗎。(組織幼兒撤離)
教學反思:
安全教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我們將繼續(xù)探討和努力,將安全教育滲透到幼兒的一日生活中,不斷增強孩子們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為每位幼兒撐起一把安全的保護傘!
中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探索氣候、地形與房子的關系。
觀察特殊房子的作用。
活動準備
房屋圖卡、環(huán)境圖卡。
活動過程
1 帶動唱:我家門前有小河……。熟練后亦可改編歌詞,玩創(chuàng)作游戲。
2 展示不同房屋圖卡:高腳屋、石板屋、地下屋〔附〕,請幼兒分享是否看過這些屋子,在哪e看到的。
3 請幼兒想一想槭顫N他們的房子要那樣蓋?有什N特殊的功能嗎?讓幼兒自由發(fā)想。
4 取出海邊強風、山上、下雨淹水三張環(huán)境圖卡〔附〕,請幼兒說出每一張圖卡的環(huán)境特性。
5 將環(huán)境圖卡貼在白板上,請一位幼兒拿著房屋圖卡比對,想想看自己所拿的房屋,適合蓋在什N樣的環(huán)境中,就把房屋圖卡貼在它的下面,
并說明原因;接著讓每位幼兒都輪流拿圖片去比對及說明自己的想法。
6 老師公布答案,并取出地球儀指出蘭嶼的地理位置,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其四面環(huán)海的地理環(huán)境,海風大,所以需將房子蓋在底下,防風又涼爽;
再取出山上圖卡及石板屋圖卡,說明山上石板取材方便,住起來冬暖夏涼;最后講解在容易淹水的'地區(qū),住高腳屋可以防水患,另一方面防止毒蛇及毒蟲靠近。
7 開放一小段時間,讓幼兒分享曾經(jīng)看過的特別房子。
1 能指出地形或氣候和房子的關系。
2 對特殊房子感興趣。
活動結束:
請幼兒L集各種特別房子的照片,攜帶來園與大家分享。
中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使幼兒目測數(shù)群,能不受物體排列形式的影響,正確感知7以內的數(shù)量。
2、讓幼兒學習按數(shù)匹配實物。
3、啟發(fā)幼兒用語言講述操作過程。
【活動重難點】 重點:讓幼兒學習不受物體排列形式的影響,正確感知7以內的數(shù)量。
難點:引導幼兒討論數(shù)量相等的不同物體可不可以放在一起?
【活動準備】 1、教具:實物卡6張(有動物卡、植物卡),紅、綠貼絨籃子各一個,貼絨數(shù)字6、7,數(shù)字卡4、5、6、7,空白卡6張。
2、學具:4、5、6、7的數(shù)字杯、實物卡若干。5、6、7的實物卡、圓點卡、短線卡、數(shù)字卡若干。5、6、7的實物卡、數(shù)字卡若干。每人一張數(shù)字卡和實物卡。錄音帶。
【活動過程】
一、集體活動
1、復習3、4、5、6、7的數(shù)字:玩認讀數(shù)字的游戲。
2、目測數(shù)群出示實物卡。提問:黑板上有什么?它們各有幾個?我們再為這些實物卡送數(shù)字朋友。
3、按數(shù)擺放卡片出示紅、綠色的`籃子,請小朋友把數(shù)量一樣多的卡片放在同一個籃子里。(邊操作邊講)提問:放得對不對?為什么?數(shù)量一樣多的不同實物可不可以放在一起?為什么?誰來給它們送數(shù)字朋友?
4、集體游戲:找朋友(配音樂)第一遍,幼兒手持實物卡找數(shù)字朋友;第二遍,幼兒手持數(shù)字卡找實物。
二、小組活動第一組,給實物卡送短線卡、圓點卡和數(shù)字卡。
第二組,給數(shù)字杯子送禮物。
第三組,給實物卡送數(shù)字卡。
三、活動評價
1、請幾個小朋友出來講自己的操作過程。
2、教師小結。
3、復習游戲:找飛機場(鞏固對數(shù)字4、5、6、7的認識)
中班教案 篇4
音樂活動:鳳陽花鼓
活動目標:
1、在學會身體動作的基礎上,學習用鑼等樂器為樂曲伴奏。
2、在教師指揮的.基礎上,創(chuàng)造性地改變指揮方案,豐富演奏內容。
3、繼續(xù)培養(yǎng)幼兒看指揮演奏,通過反復練習,能協(xié)調配合地進行打擊樂演奏。
活動準備:
1、幼兒已經(jīng)欣賞過樂曲。
2、幼兒已經(jīng)學會身體動作。
3、樂器若干。
4、演奏圖譜。
活動過程:
1、復習身體動作。
幼兒聽音樂跟隨教師做身體動作。
2、組織幼兒分聲部練習身體動作。
在教師放慢速度,同時面向不同小組做不同的動作的條件下,幼兒學習迅速準確地對教師的身體動作暗示做出節(jié)奏動作反應。
1)、教師指揮,幼兒學習迅速準確地對教師的身體動作暗示作出節(jié)奏動作反應。
2)、個別幼兒輪流擔任指揮,集體徒手練習。
3、幼兒練習樂器演奏。
1)、啟發(fā)幼兒徒手練習鑼、撥的演奏方法。
2)、看教師指揮,六名幼兒分別演奏鼓、撥、鑼,其余幼兒拿小鈴、鈴鼓、圓舞板,集體演奏全曲。
3)、幼兒輪流演奏鑼、撥,拿不同樂器的幼兒可自由交換樂器。
4)、請個別幼兒指揮,集體演奏。
4、與幼兒共同收拾樂器,整理活動室,結束活動。
活動延伸:
將樂器放在音樂區(qū),供幼兒演奏。
中班教案 篇5
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的節(jié)奏感及對節(jié)奏活動的興趣。
2、嘗試用生活中的自制樂器為歌曲伴奏。
準備:情景設置:節(jié)奏之門,節(jié)奏小橋,節(jié)奏國,進口處貼有節(jié)奏符號的標記,廢物利用的自制樂器,音樂磁帶,錄音機。
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
今天,我們要到節(jié)奏國去玩玩。(幼兒聽音樂有節(jié)奏地來到節(jié)奏之門)
二、感知節(jié)奏
1、這里有一扇節(jié)奏之門,想要從這門過去,先要找到“機關”,(只要做對標記上的動作,就能打開門進去了)。告訴幼兒這個叫節(jié)奏符號,想一想要用什么動作來表示呢?
2、引導幼兒說出節(jié)奏型××,并互相學習。
3、繼續(xù)前進來到節(jié)奏小橋,要過橋先觀察節(jié)奏符號×××。
4、幼兒說一說,做一做,互相學習(用腳的`動作來表示。)
5、和前一節(jié)奏進行比較,知道下面加線的節(jié)奏要快一點,引導幼兒用不同腳的動作來打節(jié)奏。
6、開火車:提出要求:每人做一節(jié)車廂,小腳有節(jié)奏的前進開過小橋。
7、引導幼兒還可以用身體的哪些部位拍打出節(jié)奏。
三、嘗試用自制樂器伴奏
小朋友真能干,獎勵一件小禮物(出示自制樂器)
1、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嗎?你能用它了打出節(jié)奏么嗎?幼兒嘗試并互相學習。
2、分小組嘗試看圖譜伴奏
3、集體表演打擊樂《哈羅哈羅》
中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嘗試利用手型進行繪畫,指導幼兒依據(jù)手型進行繪畫。
2、充分發(fā)揮幼兒的想象和創(chuàng)造力。
【活動準備】
彩筆、油畫棒、繪畫紙,圖。
【活動過程】
一、激發(fā)幼兒興趣。
玩手指游戲:石頭、剪子、布。
師:其實,我們的手不僅能變出石頭、剪子、布,還能變換出很多的手型來,請小朋友用你自己的一只手來變換出你喜歡的手型。(幼兒自由變)
提問:誰來告訴老師和小朋友,你用手型變換出了什么?你是怎樣變的?
二、幼兒嘗試手型畫的畫法。
1、請幼兒欣賞老師的范畫,啟發(fā)幼兒大膽想象。提問:這些畫是以身體部分進行繪畫的?引導幼兒進行觀察,明確以手型進行聯(lián)想繪畫。
2、師小結:先把自己變換的'手型放在紙上不動,再用握筆的手沿手的外型輪廓畫,畫出的圖案就叫手型畫。然后再根據(jù)你畫出的圖案進行添畫。
三、幼兒嘗試創(chuàng)作手型畫(老師提繪畫要求)。
1、先變換手型,然后再畫變換的手型,再根據(jù)你畫的手型來添畫涂色。
2、鼓勵幼兒自己動腦筋,大膽畫出與別人不一樣的圖案。
四、作品展示和評價。
1、教師引導幼兒圍繞重點難點來進行評價。
2、根據(jù)幼兒的構圖、布局、線條、色彩進行評價。
3、幼兒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在畫墻上。
中班教案 篇7
教學目的:
1、幼兒利用畫面內容進行逆向推理的基礎上學習用反義詞 說同一幅圖片。
2、培養(yǎng)幼兒思維的機智性和靈活性。
重點:讓幼兒學會反義詞。
難點:用反義詞說話。
準備:動物的圖片。
教學過程:
一、師生交流談話,告訴幼兒今天學習內容。
二、出示兔子和大象的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和講敘的興趣。
1、師:這是誰?比一比,兔子和大象哪個小?并引導幼兒學說句子“兔子比大象小”。幼兒:分別說一說,并學說句子。師:這個句子如果用“大”字怎么說?引導幼兒說句子“大象比兔子大”。師:告訴幼兒“小”和“大”是一對反義詞。
2、在我們的生活中又很多的反義詞,現(xiàn)在我們來練習說反義詞,看誰說的.又多又快又好。幼兒: 長—短 哭—笑 前--后 苦--甜 左--右 上--下 大--小 高---矮等等。
三、引導幼兒練習說句子。教師說句子,讓幼兒用反義詞把句子意思顛倒過來說。教師:老師比幼兒高!案摺钡姆戳x詞是什么?這句話用矮怎么說?幼兒:幼兒比老師矮。教師:冬天比夏天冷。幼兒:夏天比冬天熱。教師:教棍比鉛筆長。幼兒:鉛筆比教棍短。
四、引導觀察書中的圖,練習用同樣的方法練習說話。把幼兒分組兩人一組,分別用大和小、胖和瘦、長和短、多和少等詞敘述同一幅圖片。
五、擴展活動,幼兒練習用這種方法練習說說其他的物體。
六、游戲“巨人的花園”方法:用小凳子圍成一個圈做花園,教師當巨人。游戲開始,巨人在屋子里睡覺,幼兒在花園里自由玩耍,當巨人醒來,幼兒必須跑出花園躲起來,沒跑出去的被巨人抓住的德幼兒,回答巨人說的詞或者是句子必須用反義詞說。答錯的,停玩游戲一次。答對的繼續(xù)玩游戲。
八、評比,結束。
中班教案 篇8
設計意圖:
每個地方、每個角落,都存在著色彩。色彩是最能表現(xiàn)情感的手段之一。普辛曾講過:色彩是吸引眼睛注意的誘餌,所以,從小應讓幼兒用多種感官去感受色彩、認識色彩、激發(fā)幼兒對美的追求。水粉顏料顏色鮮艷,畫面色彩分明,而水粉顏料拓印畫既易于幼兒掌握,又能激發(fā)他們探索的欲望,孩子們很樂于參與。
本次活動以請幼兒讓顏料在紙上任意地滾為切入點開展教學活動,旨在讓幼兒在玩顏色的過程中體驗不同作畫方式的快樂,初步培養(yǎng)他們對色彩的欣賞能力。同時在游戲中讓幼兒學會運用圖形進行拼貼,用彎折紙條的方式表現(xiàn)肢體的動態(tài),進一步感受美術活動的樂趣。讓幼兒在玩玩、學學、貼貼等活動中感受美、表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
活動目標:
1、在游戲活動中,學習在紙上進行顏料流淌、拓印的.方法。
2、感受不同姿勢,能運用圖形進行拼貼,并用彎折的方式表現(xiàn)肢體的動態(tài)。
3、體驗不同作畫方式的快樂。
活動準備:1、知識經(jīng)驗準備:了解各種運動人的姿態(tài)。
2、物質材料準備:黃色、紫色顏料;眼藥水瓶子;鋼絲;大小不同的黑色圓形、長方形;抹布;8開的白紙;塑封膜;膠水。
活動過程:
一、唱唱跳跳,提升參與活動的興趣。
幼兒隨"健康歌"音樂進入教室。
"你們都做過哪些運動呢?請大家互相說一說,做一做。"
二、動手操作,學習流淌、拓印、粘貼。
1、學習在紙上進行顏料流淌、拓印的方法。
(1)教師示范顏色自然流淌形成線條的方法。
(2)提問幫助幼兒了解顏色自然流淌的方法。
2、學習利用鋼絲球拓印形成色塊的方法。
(1)學習拓印。
"鋼絲球先要到另一種顏色寶寶中去跳一跳,然后再在空白的地方點一點,最后把塑封膜蓋上去壓一壓,現(xiàn)在兩種顏色寶寶就在一起做運動了。"
(2)觀察感受蓋上塑封膜后顏色的暈染美。
3、學習粘貼不同動態(tài)的人。
(1)欣賞小人的動態(tài),動一動感受肢體的直與彎曲。
(出示各種小人動態(tài)圖)請小朋友看一看。出處這些小人在干什么?請你學一學他們的動作。
(2)幼兒嘗試,用彎折的方式表現(xiàn)肢體的動態(tài)。
小結:貼小人的時候,先想一想你的小人在做什么運動,接著把頭貼上,再貼身體,然后用折一折的方法,把小人手和腳的動作表示出來,再貼到身體上。每張紙上可以貼兩到三個做運動的小人。
4、幼兒在音樂聲中操作,教師巡回指導,鼓勵幼兒創(chuàng)作出不同姿態(tài)的小人。
三、展示評價,體驗成功的快樂。
展示幼兒的作品,并請全體幼兒學一學幼兒畫面上擺出的動作,體驗成功的快樂。
反思:
從整體上來看,整個活動還是比較成功的,目標達成度較高,鋼絲球雖然幼兒在生活中有所了解,但是從未用她來創(chuàng)作美術作品,這樣的方式能夠很好的激發(fā)幼兒,幼兒的參與性非常高。通過這樣的手段活動,我覺得:不僅發(fā)展了孩子們在活動中的審美情趣,還激發(fā)了幼兒對顏色的喜愛,同時幼兒的觀察力、創(chuàng)造力、操作能力都有了促進和提高。足以體現(xiàn)出在藝術活動中提供自由表現(xiàn)的機會,鼓勵他們用不同形式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chuàng)造,同時幫助他們提高表現(xiàn)的技能和能力。
中班教案 篇9
目標
1、有控制地畫園、方等圖形,并樂意嘗試畫其他圖形。
2、運用圖形連接創(chuàng)造簡單的圖像,初步體會圖形組合的意義。
準備
1、形紙(供師生共同作畫的'紙較幼兒畫紙大一倍)
2、勾線筆、蠟筆(每人一、二支),方形打印紙。
過程
一、一起畫圖形。
1、一起畫大園和小園——始末線條碰一碰封口。
2、一起畫大方和小方——始末封口畫方
3、圓形拉一拉,變長了,名字叫橢圓——畫一畫大小不同的橢圓,嘗試和園或方碰一碰連起來。
4、方形拉一拉,變長了,名字叫長方——畫一畫和園、方連起來碰一碰的大小不同長方。
二、圖形朋友碰碰碰
1、找一找圖形朋友碰一碰以后像什么。(例如:人、動物、植物、交通工具等。)
2、確定某個物體,添加圖形碰一碰,表現(xiàn)局部特征。
3、在輪廓線內涂色。碰出一個好朋友。
三、操作表現(xiàn)
1、我會畫圖形——畫畫各種封閉的圖形,看看我會畫什么圖形,想想還會畫什么圖形,試著畫一畫。
2、圖形圖形碰一碰——試著在圖形邊上畫圖形,讓它們連起來。
3、想想添添變圖像——從簡單熟悉的圖像入手,從畫面上的圖形中大膽想象,畫畫稍復雜或從未畫過的圖像。
4、用蠟筆作獎勵,給最富想象的圖像涂色。
四、看看數(shù)數(shù)有多少
1、看看我們會讓圖形碰一碰,碰出什么好朋友。
2、數(shù)一數(shù)圖形碰一碰,多少朋友來碰頭。
延伸
在自己的畫面上繼續(xù)尋找圖像,找到了想想添添變圖像,也用蠟筆涂一涂。
中班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初步樹立團隊合作意識,萌發(fā)關愛他人的美好情感。
2.知道相鄰數(shù)的概念,掌握4以內各數(shù)的相鄰數(shù)。
3.理解并能說出相鄰數(shù)數(shù)群之間多1少1的關系。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活動準備
1.每個幼兒一套1—5的數(shù)字卡片,大小企鵝卡片若干,魚卡片若干,石子兒若干,房子卡片和數(shù)字卡片若干。
2.事先了解企鵝的生活習性,去鄰居家做客。
3.PPT教學課件。
活動重點
知道相鄰數(shù)的概念,掌握4以內各數(shù)的相鄰數(shù)。
活動難點
理解并能說出相鄰數(shù)間多1或少1的關系。
教法、學法
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將在本活動中根據(jù)企鵝生活習性和特點,采用故事講述法、游戲法、操作法、觀察法等教學方法,讓幼兒在聽聽、猜猜、說說、玩玩的過程中融入學習,獲得知識和經(jīng)驗。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
1.幼兒排隊學企鵝走路入場,了解企鵝團隊活動特點,初步樹立團隊合作意識。
2.幼兒在幫助企鵝回家和給房子排門牌號的過程中,結合到鄰居家串門的生活經(jīng)驗,理解鄰居的意義。
結合教具,在觀察中發(fā)現(xiàn),企鵝的鄰居朋友分別是誰和誰,理解“鄰居”意義。(教案出自:www.dakao8.com)請小朋友給企鵝按居住房子順序排排隊,復習1—5的序數(shù)。想一想,我們和企鵝都有自己的鄰居朋友,那么,數(shù)字是不是也有自己的鄰居朋友呢?引出相鄰數(shù)。
基本部分
1.結合教具,創(chuàng)設情境,數(shù)物結合學習2的相鄰數(shù)。
幼兒在點數(shù)和操作中理解相鄰數(shù)之間多1少1的.數(shù)量關系。
教師小結:每一個數(shù)字都有兩個數(shù)字朋友,一個比它少1,是它的小朋友;一個比它多1,是它的大朋友。小朋友要排在前面,大朋友要排在后面,這就是數(shù)字的相鄰數(shù)。
2.創(chuàng)設情境,在操作中探究3的相鄰數(shù)。
企鵝寶寶餓了,要吃魚,企鵝一家出去捕魚,在捉到3條魚的基礎上,根據(jù)少1多1的關系探究3的相鄰數(shù)。
3.結合企鵝筑巢的生活習性,探究學習4的相鄰數(shù)。
企鵝撿到4塊石子來筑巢,在多1少1的探究中學習4的相鄰數(shù)。
4.游戲:邀請相鄰數(shù)朋友到家中做客,復習鞏固4以內各數(shù)的相鄰數(shù)。
結束部分
企鵝一家有了自己的寶寶,好幸福哦,決定開盛大派對,邀請小朋友也去,小朋友想去嗎?好,現(xiàn)在我們和企鵝寶寶一起跳企鵝寶寶版《江南style》,一起狂歡吧。
活動延伸
把教具投放到區(qū)域活動中,進一步在操作中理解相鄰數(shù)之間多1少1的數(shù)量關系。
【中班教案】相關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的教案01-08
教案幼兒中班教案02-15
我升中班了中班教案06-26
中班詩歌教案12-01
中班藝術教案06-30
《聚寶盆》中班教案06-24
中班昆蟲教案06-24
中班序數(shù)教案06-25
中班教案:買菜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