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教案精品【5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jù),有著重要的地位。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美術教案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用團紙球和套皮筋的方法制作毛毛蟲,并嘗試為毛毛蟲貼眼睛。
2、通過練習捏、揉、團、抓的技巧,增強幼兒雙手動作的靈活性和協(xié)調性。
活動準備:
制造成型的毛毛蟲一個、裁成小塊的報紙若干、襪子人手各一、皮筋若干、托盤、小筐。
活動過程:
一、設置情景,引發(fā)興趣。
師:孩子們,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小客人哦。你們想不想知道它是誰呀?
咦,是誰呀?(毛毛蟲)它長得什么樣子呀?他的身體是…?
小結:毛毛蟲長得長長的,他的'身體是一節(jié)一節(jié)的。
二、通過觀察分析,鼓勵幼兒大膽猜測毛毛蟲的制作材料。
1、出示范作:師:張老師這兒也有一條毛毛蟲,猜猜看這條毛毛蟲是用什么做的呀?
是的呀,它的身體是用襪子做的。
那里面是什么呢?我們一起打開看看。是什么呀?對啦,是報紙球。
2、小結:噢!原來用襪子和紙球就能做毛毛蟲了。
三、教師示范。
1、師:你們想不想做一條毛毛蟲?恩,都想的。那我們一起來看看到底是怎么做的!
2、師:(播放視頻)這是一只?(襪子)這是襪頭,有洞洞的是襪口。拿起一張舊報紙,團、團、團、團成球。打開襪口往里塞,塞、塞、塞、塞到底!最后套上橡皮筋,瞧,毛毛蟲的第一節(jié)身體就做好了。接下來要做第二節(jié)身體啦。拿起舊報紙,團、團、團、團成球。打開襪口往里塞,塞、塞、塞、往里塞!橡皮筋往里套,哇,第二節(jié)身體也做好了。就這樣,一個一個塞塞緊,身體做好了,貼上兩只小眼睛,毛毛蟲做好了。你們看懂了嗎?
3、(出示步驟圖)第一步是拿起一張舊報紙,團、團、團成球,第二步是打開襪口往里塞,塞、塞、塞、塞到底,橡皮筋往里套,貼上兩只小眼睛,貼眼睛的時候別忘了把撕下來的雙面膠放到盤子里。哇,一只毛毛蟲做好了。
三、幼兒操作,教師巡回觀察與指導
1、師:你們想不想動手試試呀?恩,都想的。桌上給你們放好了材料,請你們?nèi)ピ囈辉。做的時候如果遇到困難,可以看看步驟圖,也可以請老師幫忙。好了,開始吧。
(幼兒在操作的過程中教師重點觀察以下內(nèi)容:幼兒能否將紙揉成球,幫助幼兒將紙團塞入襪子中,并將皮筋套在襪子上。鼓勵能力強的幼兒將毛毛蟲的眼睛貼上。)
四、討論分享。
師:先做完的孩子可以和旁邊的小朋友講講,你做的毛毛蟲是什么顏色的?都完成了嗎?好,把你們的毛毛蟲送到草地上,孩子們,你們知道毛毛蟲長阿長,最后會變成什么呢?是呀,會變成美麗的蝴蝶。下次我們來做一做漂亮的蝴蝶,好嗎?
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學習運用顏料或各種輔助材料來裝飾石頭,體驗在石頭上做畫的樂趣。
2、能大膽的進行石頭的組合,創(chuàng)造出新穎的形象。
3、嘗試用裝飾好的石頭造型來創(chuàng)編故事,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各種形狀的小石頭(已洗凈涼干并分類)
2、油畫棒、棉簽、橡皮泥、各色紙、毛線、假花、雙面膠、吸管、稻草、瓶蓋、牙簽、皺紋紙等。
3、各組一塊抹布。
活動過程
。ㄒ唬┙處熞詣赢嬈蜗笠,出示范例,引導幼兒觀察討論。問題:1、他們是什么做的.呀?
2、你們覺得這塊小石頭象**嗎?
3、**和**有什么不一樣的呀?
。ǘ┙處熞龑в變嚎纯础⒄f說、想想石頭象什么?
要求:1、每個小朋友去挑選一塊自己最喜歡的石頭,玩玩、說說、想想它的形狀象什么,可以變成什么?
2、和同伴說說你的石頭可以變成什么?為什么?
3、如果將石頭組合起來,你覺得它又象什么?
(三)教師介紹制作方法,引導幼兒先在紙盒內(nèi)組合石頭,然后對石頭進行裝飾,再用雙面膠將石頭固定在紙盒上,最后對紙盒進行裝飾,完成作品。
。ㄋ模┙處熖岢龌顒右
要求:
1、小朋友要先想好要把你的小石頭變成什么。
2、要用上各種好看的顏色。
3、在裝飾紙盒的時候要先想好,你要如何裝飾才能編出一個好聽的故事來。
。ㄎ澹┯變簞(chuàng)作石頭畫,教師指導
教師重點指導幼兒大膽想象,能利用各種石頭進行組合,創(chuàng)作出各種造型。鼓勵幼兒大膽選擇各種輔助材料及工具。
。﹦(chuàng)編故事
教師組織先完成作品的幼兒利用自己制作的石頭來創(chuàng)編故事。
美術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學生通過各種材料的收集與欣賞,充分感受材料的質感與美感。了解現(xiàn)代裝飾對材料的運用。
2.通過收集不同材料,開展探究嘗試,互相交流,展開想象的翅膀創(chuàng)作一件或兩件工藝作品,培養(yǎng)學生對材料靈活運用的能力,讓學生學會對材料粘、折、剪、添等處理方法。
教學重點:充分感受材料的質感與美感。了解現(xiàn)代裝飾對材料的運用。
教學難點:通過收集不同材料,開展探究嘗試,互相交流,展開想象的翅膀創(chuàng)作一件或兩件工藝作品,培養(yǎng)學生對材料靈活運用的能力,讓學生學會對材料粘、折、剪、添等處理方法。
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課前準備
(學生)收集各種材料、制作工具。
。ń處煟┕沤裰型庖恍┧囆g大師對材料運用的圖片、投影儀、課前布置學生收集各種材料。
教學過程
1.參觀實踐。
教師帶領學生參觀一些材料市場,如:建材市場、布料市場、小商品市場等,并收集各種各樣的材料。
2.啟發(fā)談話,分析材料。
把學生收集起來的材料放置在一起。
教師請學生談談生活中有那些廢舊材料,再把收集回來的材料進行分類。
大致可分為七類:
(1)紙類材料。
紙是最方便、最基本的材料,它具有優(yōu)異的定形性和可塑性,工藝簡單,是工藝制作常見的材料。紙的工藝有:剪紙、折紙、紙雕、紙塑四種。
(2)布繩材料。
各種布繩材料都是軟性材料,可以構成千變?nèi)f化的軟雕塑來。
①布料工藝。
布的表現(xiàn)手法有:扎系、折疊、包纏、剪切等。
、诰繩工藝。
各種線繩的表現(xiàn)手段非常多,一般有:編織、系結、纏繞等。
(3)竹木材料。
如果說紙、布是人工的造型材料,那么竹、木、藤、果實則是天然的造型材料。其優(yōu)點是:加工容易,質量輕,既有硬性又有軟性。
。4)泥石材料。
它包括泥造型和石頭造型。
。5)泡塑材料。
可以利用廢棄的炮沫、塑料紙等進行造型。
。6)金屬材料。
金屬的種類很多,但一般在立體構成與雕塑的聯(lián)系中常以鐵、銅、鉛、鋁為主。
。7)廢舊材料。
廢舊材料指現(xiàn)代工業(yè)中的各種垃圾,如:包裝盒、各種瓶罐、竹、木、布、繩、碎玻璃、塑料邊角料及廢五金材料、廢機器零件等。
3.傳授新課。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要用我們收集回來的材料創(chuàng)作一幅表現(xiàn)《秋天》的拼帖畫。
(1)名畫欣賞。
出示四張表現(xiàn)秋天景色的畫家作品。
這四張作品在表現(xiàn)技法上有什么不同?
作品1號:畫。
作品2號:油畫。
作品3號:中西結合表現(xiàn)的作品。
作品4號:綜合材料表現(xiàn)的作品。
(2)重點分析作品4號(抽象)。
作品表現(xiàn)了秋天的什么情景?用了那些材料?
今天我們也要用我們桌子上這些材料來表現(xiàn)秋天。
。3)欣賞教師范作。
分別出示三組畫面進行對比來說明畫面的構成關系。
、俨牧系呢S富性。
、邳c、線、面的合理布局。
③畫面情節(jié)的組織。
。4)引發(fā)材料的想象。
分別出示麻袋、棕繩、樹葉等材料,讓學生來想象在《秋天》中如何利用這幾種材料?
——地面、頭發(fā)、小樹…
4.粘貼技法的`指導。
材料:①細小的:豆子、木屑、沙子…
、谌彳浀模翰、紙、棕繩…
③塊狀的:鐵釘、石頭…
粘貼方法:細小的、柔軟的可以直接撒鋪,在涂上膠水的紙上。塊狀的可以直接沾上膠水或雙面膠粘在畫面中。
5.學生創(chuàng)作,教師指導。
。1)要求:
①運用綜合材料創(chuàng)作秋天。
②注意色彩調子的把握(暖色調)。
、圩詈糜幸欢ǖ那楣(jié)。
(2)學生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6.學生作品展示和。
(1)全班作品展示。
(2)學生參觀式(可針對創(chuàng)作意識、想象的巧妙、畫面的構成、情節(jié)的聯(lián)想等方面)。
(3)組內(nèi)互相交流,互相提出修改意見。
第二課時
課前準備
。▽W生)收集各種材料、制作工具。
。ń處煟┕沤裰型庖恍┧囆g大師對材料運用的圖片、投影儀、課前布置學生收集各種材料。
教學過程
1.復習導入,提出問題。
。1)回憶上節(jié)課把材料分為那幾類?(紙類材料、布繩材料、竹木材料、泥石材料、泡塑材料、金屬材料、廢舊材料)
2.觀察感受不同材質。
教師準備幾種不同質地的材料,用布或者盒子裝好,然后請學生上來摸一摸猜猜摸到的是什么材料,讓學生用觸覺去感受材料的肌理。
3.分析基本材料的運用方法。
瓶、罐、盒類材料具有強烈的立體感,適合于表現(xiàn)體積感較強的物體;線類材料給人以流暢、優(yōu)美之感,可以用于編結物、掛件的制作;紙類可以視質地的厚薄做物體的表面包裝材料;布料更多用于物體外表的包裝和裝飾。
4.欣賞范圖,激發(fā)思維。
(1)引導學生欣賞教科書范作第28、第29頁,看一看哪一個形狀最好看的?他們分別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學生欣賞教材范作并自主思考其他制作方法。
(2)教師出示畢加索作品《牛頭》。
啟發(fā)學生觀察作品用了什么材料。(自行車的座凳和車把)
通過欣賞大師及學生的作品相互交流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發(fā)散思維。
5.啟發(fā)引導,展開想象。
。1)教師用投影出示已準備好的三件組品,讓學生欣賞。(三件作品材料都是相同的,造型不同)
。2)要求每個學生任選三種不同材料,然后自己把這三種材料創(chuàng)意組合,完成后先讓其他同學猜猜自己的造型是什么?然后說說自己的創(chuàng)意。
6.學生創(chuàng)作,教師指導。
1.要求:(1)運用已有的材料創(chuàng)作一件立體的作品。
(2)注意材料運用的和諧與同一。
2.學生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3.學生作品展示和。
(1)全班作品展示。
(2)學生參觀式。
(3)組內(nèi)互相交流,互相提出修改意見。
美術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冬天的雪花形狀的不同,感受彩色雪花的美麗,引起幼兒觀察、探索雪花的興趣。激發(fā)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2、進一步學習用拓印的方法作畫,體驗特殊材料繪畫活動的樂趣。
3、激發(fā)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愛好。
4、培養(yǎng)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5、激發(fā)幼兒感受不同的藝術美,體驗作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視頻《雪花飄飄》;
2、四幅4K大小紙張不同場景的圖片(樹林里、草地上、房子前、小河邊);
3、拓印用的稻草扎好的雪花形狀與幼兒人數(shù)相同;
4、各種顏色的顏料四瓶;
5、抹布、洗手盆。
活動過程:
一、讓幼兒感受冬天,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
師:寶寶們,你們喜歡冬天嗎?為什么?
幼兒自由回答。
教師出示冬天的視頻,讓幼兒來欣賞美麗的冬天,(樹上,地上,都鋪上了一層白白的雪)
師:冬天真美麗啊,但冬天的雪花更美,你們知道雪花是什么樣兒的嗎?(先請幼兒猜一猜,進行討論)。
二、引導幼兒用拓印的方法表現(xiàn)雪花的形狀,體驗拓印畫的樂趣。
1、介紹各種拓印材料。
師:寶寶們真棒!小雪花有六個瓣,非常漂亮,但是有四只小動物非常喜歡拍照,他們想請小朋友們幫他們拍一拍雪景照片,上面要有美麗的雪花,你們能幫他們的忙嗎?那我們怎樣來表現(xiàn)雪花呢?看,老師帶來了什么?對呀,是稻草。怎么來畫呢?
2、教師交代拓印的方法和要求
用稻草編的雪花形狀蘸上水粉顏料拓印,輕輕拍在紙的空白的周圍。每種顏色要散一點。印的時候要拍(不能拖),顏料印完后再蘸上色繼續(xù)印,直到畫紙印滿。但印的時候要注意,要印的.大大小小,不能印的一樣大。
3、幼兒合作完成作品:教師巡回指導,提醒幼兒注意。
三、展示幼兒作品,體驗成功的喜悅
展出幼兒作品,組成大幅“雪景照片”。以游戲觀看照片,引導幼兒欣賞自己及同伴的作品,說說冬天雪花的美麗和迷人,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幼兒興趣濃厚,選材適合幼兒的年齡特點。讓幼兒的思維、想象得到盡可能的發(fā)展。幼兒在活動中體驗冬天的快樂,感受大自然帶給我們的神奇。
這節(jié)課上,一開始是導人活動,引起幼兒的興趣。這個環(huán)節(jié)還可以小朋友都愿意配和老師,第二個環(huán)節(jié)是欣賞雪花,教師講解,小朋友觀察得很仔細。在講解的過程中應適當?shù)慕o予提示,讓幼兒自己想象,教師只給予是補助作用。
從這節(jié)課中我知道了老師要相信孩子是有表現(xiàn)能力的,要給孩子表現(xiàn)的空間,允許孩子獨特的表現(xiàn)。舉例來說,比如同樣畫雪花,我們習慣老師示范而且臨摹,假如讓孩子自由的畫一片雪花,他能畫的很獨特,你會有很多驚喜的發(fā)現(xiàn),原來孩子是那么有創(chuàng)意。
不足之處:
個別小朋友操作的慢,有的不太認真,有些幼兒自認為畫好了就站在一邊玩,這時可以引導幼兒,幼兒與幼兒之間可以相互欣賞自己的作品有些什么不同,讓他們有一個交流的過程,我會在以后的活動中會更加注意。
小百科:雪花的形狀極多,每片雪花都是一幅極其精美的圖案,連許多藝術家都贊嘆不止。雪花大都是六角形的,這是因為雪花屬于六方晶系。
美術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感受大自然豐富的色彩之美,初步了解自然色彩形成的原因與規(guī)律。
2、學習寫實繪畫中色彩運用的基本方法,掌握一定的色彩工具性能與調和技巧。
3、在臨摹色彩練習中體現(xiàn)出一定的色彩空間關系。
教學重點:
1、學習寫實繪畫中色彩運用的基本方法,掌握一定的色彩工具性能與調和技巧。
2、在臨摹色彩練習中體現(xiàn)出一定的色彩空間關系。
教學難點:
1、學習寫實繪畫中色彩運用的基本方法,掌握一定的色彩工具性能與調和技巧。
2、在臨摹色彩練習中體現(xiàn)出一定的色彩空間關系。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用具:
圖片、課件。
學生用具:
顏料、紙等。
學生預習:
課前自己收集的.風景畫作品及風景照片作品。
教學過程:
。ǖ谝徽n時)
一、組織教學,檢查學生工具的準備情況。
二、講授新課。
1、演示導入:讓學生運用各種方式改變一個白紙盒的顏色。(光源色,環(huán)境色)
2、師生共同總結:白色物體的受光面受光源色的影響,背光面受環(huán)境色的影響。
3、提出問題:如果景物的固有色不是白色,而是其他顏色,它的色彩會發(fā)生變化嗎?
4、教師對風景畫中同一景物的受光面,背光面和中間面的色彩分析并總結規(guī)律。
受光面:固有色+光源色
中間面:固有色為主
背光面:固有色+環(huán)境色
5、請同學上講臺演示水粉色彩調和的方法。
6、學生練習調色,教師輔導。
教學過程:
。ǖ诙n時)
一、組織教學,檢查學生工具的準備情況。
二、講授新課。
1、欣賞油畫《迷人的夏日》(總結:不同的色彩對比和筆觸能體現(xiàn)作者的心境情緒,也能給觀者帶來不同的情感體驗。)
2、欣賞不同意境的畫面,總結繪畫步驟。
A、安排構圖。
B、畫出主要色塊。
C、適當補充和調整細節(jié)。
3、學生選擇圖片,選擇合適的構圖方式,運用水粉工具繪制一幅色彩風景畫。教師隨堂輔導。
4、學生互評,教師總結。
5、展示學生作業(yè)。
6、展示各個藝術流派的風景畫,初步比較一下不同的表現(xiàn)手法,為《絢麗的陽光》一課做鋪墊。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美術教案07-20
美術的教案11-08
美術教案[精選]07-21
(精選)美術教案07-22
小班美術教案01-03
[精選]大班美術教案07-10
(精選)小班美術教案07-10
【精選】小班美術教案07-09
小學的美術教案06-15
中班美術教案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