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會教案(優(yōu)選)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班社會教案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班社會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初步熟悉小學生活。了解小學生課間十分鐘的活動內容。
2.嘗試合理安排自己的課間活動,并在與同伴、小學生的互動中大膽表達。
3.向往小學生活,渴望成為一名小學生。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5.培養(yǎng)幼兒有禮貌、愛勞動的品質。
活動準備:
1.參觀小學并與小學生對話.對小學生課間十分鐘的活動有所了解。
2.錄像《課間十分鐘》,邀請一位小學一年級學生。
活動過程:
1.認識小學生,產生參與活動的興趣。
(1)今天有一位客人要和我們一起活動。你們看,他是幼兒園的小朋友還是小學生?你們是怎么看出來的?(教師請出小學生,鼓勵幼兒仔細觀察.并通過小學生的書包、紅領巾等特征進行判斷。)
(2)請小學生自我介紹,師幼共同歡迎小學生。
2.遷移參觀經驗,理解"下課"的意思。
(1)小學生哥哥在××小學上學。你們還記得去這所小學參觀的事情嗎?那天.你們在小學里看到了什么?(師幼共同回憶參觀小學的情形,鼓勵幼兒交流在小學校園內的`所見所聞。)
(2)小學生上課的時候和我們一樣嗎?哪兒不一樣呢?(先請幼兒根據自己的理解講述,再請小學生介紹.幫助幼兒了解小學生每天上午要上四節(jié)不同的課。每節(jié)課都是四十五分鐘,每上完一節(jié)課就有十分鐘的休息時間,這十分鐘就是下課時間。學校里會有鈴聲或音樂提醒大家上課和下課。)
3.觀看錄像《課間十分鐘》,了解課間十分鐘的作用。
(1)課間十分鐘有什么用呢?你看到小學生在下課的十分鐘里會做些什么事情?(引導幼兒積極回憶,大膽想象,主動表述。)
(2)小學生哥哥給我們帶來了《課間十分鐘》的錄像,我們來看看小學生在課間十分鐘里都做了些什么,想想他們?yōu)槭裁匆鲞@些事。(播放錄像,師幼共同觀看。)
(3)幼兒自由結伴討論、交流小學生在課間十分鐘做些什么事,為什么要做這些事。教師鼓勵幼兒有疑問時去問問小學生。初步引導幼兒理解課間十分鐘是小學生入廁、喝水、換課本和游戲的時間。
4.實踐活動。學習安排課間十分鐘。
(1)如果你是小學生,你會在課間十分鐘做什么呢?我們一起來試著安排"課間十分鐘".請小學生哥哥當評委。看看誰安排得合理。
(2)幼兒安排課間十分鐘,請小學生哥哥了解幼JL的課間活動內容。
5.交流、討論,知道要合理安排課間十分鐘。
(1)誰愿意來介紹自己在課間十分鐘做了些什么?(請幼兒互相交流,大膽介紹自己課間十分鐘做了哪些事。鼓勵幼兒主動了解同伴對課間十分鐘的安排。)
(2)我們來聽小學生哥哥說說哪些小朋友安排得合理。(小學生說說哪些小朋友安排得合理,讓幼兒知道課間首先要解決入廁和喝水的事、學習上的事,如果有時間再和同伴游戲。)
活動反思:
《課間十分鐘》是一年級道德與法治教材的教學內容,內容淺顯易懂。我是這樣教學的:
一、以視覺領先、以興趣入手
“課間十分鐘”這一課,在開始導入的部分,我以歌曲《哦,課間十分鐘》導入,以優(yōu)美的旋律,讓學生在視覺中感受體驗孩子們在課間活動中的歡快情緒;在看其他同學課間活動時,正符合了學生的興趣,他們迫不及待的想做自己喜歡的課間活動內容,從學生的表情中,可以真實的感受到他們是多么的喜歡課間十分鐘。
二、精講精示范,培養(yǎng)學生的專注能力
在指導學生玩“指鹿為馬”的游戲時,我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游戲規(guī)則是什么?幾個人怎樣進行?通過老師的講解和示范,學生明白了游戲規(guī)則和步驟,還知道了在游戲中的注意事項,同時還養(yǎng)成了專注地做事的習慣。
三、用多媒體來輔助提高教學效果,
用多媒體來輔助提高教學效果,激發(fā)學生樂學的精神狀態(tài)。在這節(jié)課中我用簡單的畫面幫助學生學習,雖不花哨,但非常實用,目的達到。學生在這過程中提高了學習的興趣,從而加深了記憶。
總之,在這堂課的教學中我注重學生地主體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建立了一種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在表演中讓學生自己去做,并適時地加以指導,只要他們能做、想做,使他們樂中學,學中樂。
小百科:課間,是指兩節(jié)課之間的間隔時間,是學校為學生安排的休息時間。
大班社會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學會不隨地吐痰,不亂扔果皮、紙屑,亂倒垃圾等。
2.讓幼兒懂得愛護花草樹木,愛護公物等。
活動準備:
1.錄好隨地吐痰、亂倒垃圾的錄像帶,拍一些亂涂亂畫的場面
2.教室里的提示標語。
活動過程:
一、引起幼兒關注。
1.今天老師先請大家來看一段錄像。(播放錄像帶)
2.你們都看到了什么?這樣的行為值得我們學習嗎?為什么?
二、指導幼兒要做文明的小孩子。
1.看亂涂亂畫的照片,在我們的生活當中還有哪些行為是值得我們學習的?請幼兒說說,教師加以補充:不隨手扔紙屑、果皮,不隨地吐痰、亂倒垃圾、亂涂亂畫、亂抹、亂刻等。
2.請幼兒找找教室里的文明。
三、引導幼兒交流不講文明會帶來怎樣的'后果。
班上的椅子倒了沒人扶,大家都沒椅子坐;洗手時不關水龍頭,是浪費水的行為;我們還要愛護花草樹木和節(jié)約用水用電。
大班社會教案 篇3
活動設計:
大多數的孩子做事都比較拖拉,那該如何增強孩子的時間觀念,改變他們做事拖拉的習慣。為此,我設計了《一分鐘有多長》的活動,目的是想讓幼兒通過體驗,讓幼兒感受一分鐘的長短,了解一分鐘的作用。知道一分鐘很短,但只要珍惜也能做很多事情。從而體會到時間的寶貴,意識到要珍惜時間,合理運用時間。并逐步懂得參與各項活動都必需抓緊時間。
活動目標:
1、愿意參加一分鐘的感知和操作活動,體驗活動的樂趣。
2、懂得做各項事情都要抓緊時間,知道時間的不可逆轉性。
3、能圍繞問題和操作結果分析原因,大膽交流表達自己的看法。
4、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一分鐘能干什么”。
2、操作材料:筷子、彈珠;泥工板、油泥;彩筆、形狀涂色。
3、時鐘一個、記錄用的白紙、彩筆。
活動流程:
一、謎語導入。
1、謎語:滴答滴答,會走沒有腿,會說沒有嘴,它會告訴我們,什么時候睡,什么時候起。
2、時鐘有什么用呢?(它告訴我們時間和我們的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
二、在游戲中體驗一分鐘的長短。
教師:你們知道一分鐘有多長嗎?答:60秒,很長。。。
教師:今天我請小朋友玩?zhèn)游戲親自來體驗一分鐘長短。
游戲:
。1)木頭人游戲。游戲結束:你覺得這一分鐘是長還是短?你在什么時候感覺時間特別長的?
教師:剛才有的小朋友說一分鐘很長,有的說一分鐘很短,F在小朋友覺得一分鐘長還是短?
小結:當我們開開心心做游戲時,感覺一分鐘很短,很快就過去了。是嗎?小朋友還想再玩一個游戲?樊老師再帶小朋友玩一個金雞獨立的游戲。
。2)金雞獨立。(教師示范)當老師說開始的時候,只用一條腿站立,另外一條腿盡量不要落地。如果落地,趕緊抬起來,看誰能堅持一分鐘。準備好了嗎?我們請孫老師計時,開始……
教師:時間到了小朋友可以坐下來休息了。這次你們感覺一分鐘長還是短呢?
小結:原來我們在等待在堅持或者很累的時候,就會覺得一分鐘還是有點長的。
三、討論交流收集的資料:一分鐘可以干什么呢?
1、提問:小朋友可以想一想一分鐘我們能完成什么事情呢?
2、老師與大家分享準備的資料:
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在一分鐘里能做了什么事?(教師邊播放多媒體課件邊解釋)
附:一分鐘,銀行點鈔機大約可以點1500張人民幣。
一分鐘,中央電視臺播音員大約可以播800個字。
一分鐘,人大約可以走80米。
一分鐘,汽車大約可以跑1200米。
一分鐘,大人跳繩可以跳160個… …
小結:看來一分鐘在我們的生活中真是太重要了,一分鐘不僅可以讓我們做很多的事情,還可以給我們帶來無盡的快樂。
四、操作體驗。
師:一分鐘說長也不長,說短也不短,現在老師就給你們一分鐘的時間,看看一分鐘你到底能做多少事情。
1、介紹材料:筷子、彈珠;泥工板、油泥;彩筆、形狀涂色。
2、介紹規(guī)則:幼兒分四組。秒針開始走時,大家要一起動手,一分鐘到時立刻停下來,看看大家一分鐘里能做些什么。一分鐘結束以后請數數,并把數字記住。準備好了嗎?開始!
3、幼兒操作。請數數在一分鐘里你夾了幾粒彈珠(夾了幾粒珠子、圖幾個圓圈)。
4、交流匯總,教師記錄結果。
請幼兒分組介紹一分鐘的成果,方法是:一組幼兒依次報數,另一組幼兒仔細傾聽,說出一分鐘內誰做得最多。(教師記錄幼兒報的數字。)
。1)同樣花了一分鐘時間,為什么每組的結果不一樣?
結論:雖然時間相同,但每組做的事情不同,有的比較難,有的.比較容易,所以結果也不同。
。2)我剛才發(fā)現穿珠子小組的小朋友雖然做的事情相同,可他們的結果也不一樣,為什么?(當場讓該組幼兒再次報數驗證。)
結論:在相同的時間里做同樣的事情,因為每個人的動作有快有慢,所以結果也會不同。
教師:小朋友時間過去了,還能回來嗎?
小結:時間是很寶貴的,這一分鐘過去了,就再也不會回來了。一分鐘很短,但如果小朋友抓緊時間,還是能做很多事情,我們可不能小看了一分鐘。只要我們抓緊每一分鐘的時間,做事專心,不拖拉,我們肯定會做更多的事情。所以從現在開始,我們要珍惜每一分鐘的時間。
五、活動結束:
幼兒一分鐘整理物品回教室。
活動反思:
為了調動幼兒對活動的興趣,我在知識和材料方面做了充分的準備,利用網絡下載了課件時鐘,用課件時鐘幫助幼兒體驗一分鐘,使幼兒很直觀地看到了一分鐘的運轉,幫助幼兒認識一分鐘,感知一分鐘有60秒的關系,這樣孩子對于一分鐘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給老師在教學中也提供了方便。幼兒通過動手操作,體驗同樣一分鐘為什么結果會不一樣,從而體驗出一分鐘的長短,幼兒能明白在同一時間里做的事情的快和慢會影響結果,熟練程度不一樣所有結果也會不一樣。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很公平的,做同樣的事情,動作慢了,就會花很長時間,動作抓緊了,同樣一分鐘就會做很多事情。學會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分鐘。
在活動中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使幼兒在探索中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有助于更好地進行師幼互動,從而才能達到教學的有效性。
大班社會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主動、準確地使用禮貌用語:請、謝謝、對不起、沒關系等。
2、愿意嘗試用適當的方法與他人交往。
活動準備:
教學掛圖
活動過程:
一、出示教學掛圖,引導幼兒讀圖。
1、教師:猜猜劉老師的手里拿著什么寶貝?我們一起來看看。(出示掛圖)原來是一幅掛圖,我們一起來看看圖上都有誰?說了些什么事情?
森林里有許多小動物在開心的玩耍,有一只渾身臟兮兮的小狐貍也想加入它們的游戲中,它走到小動物的身邊大聲的說:我要和你們一起玩!可是小動物都躲開了,有的捏住了鼻子,有的干脆用手扇著臭味,“快走快走,你臟死了,我們不要和你玩!”一只穿的干干凈凈的小白兔也來了,小動物都和喜歡它,邀請它一起加入玩游戲,小狐貍低著頭看著自己臟臟的`身體,難過地躲到一邊,它覺得很孤獨。
教師:為什么小動物都不愿意和小狐貍做好朋友呢?你要是小狐貍你會怎么做?
教師小結:只有講衛(wèi)生的別人才樂意和你做朋友。
2、教師:我們再來看看下一幅圖又發(fā)生什么事情?
這一次小狐貍穿的特別干凈整潔,它找到了小松鼠,粗魯的對小松鼠說:“喂,快下來和我一起玩。”小松鼠擺擺手,沒有下來。小兔一蹦一跳的來了,笑瞇瞇的對小松鼠說:“你好,小松鼠,你可以下來和我一起玩嗎?”小松鼠跳了下來,很高興的說:“好!”小狐貍傷心的問大象伯伯:“為什么我講衛(wèi)生了小動物還不跟我一起玩?”
教師:為什么這一次小狐貍講衛(wèi)生了,還是沒有人愿意和它做朋友呢?
教師小結:因為小狐貍和別人交談的時候不禮貌,所以大家都不喜歡它。
二、鼓勵幼兒進行討論怎樣準確的使用禮貌用語。
教師:你們知道哪些是禮貌用語嗎?都是用在什么場合?(讓幼兒討論交流)
教師小結:當我們要麻煩別人、需要別人幫忙時候要說“請”,別人幫助我們之后,要表示感謝“謝謝你”,做錯了事的時候,及時承認錯誤“對不起”,原諒別人要說“沒關系”。
三、鼓勵幼兒交流與朋友相處時會遇到的問題,大家商討怎樣合理解決。
教師:當你和朋友遇到爭執(zhí)時怎么辦?要和好朋友的意見不同的時候,你會怎么做?你希望對方怎么樣?
教師:我們怎么樣才能交到好朋友?
教師小結:每個人都需要朋友,當我們講衛(wèi)生、懂禮貌了,別人才愿意和你做朋友,當我們在生活中和朋友遇到了爭執(zhí),我們要好好的商量解決問題,這樣我們才會開心快樂。
活動延伸:當小狐貍講衛(wèi)生了想和小動物玩,可是為什么沒有小動物和它一起玩?小狐貍找到大象伯伯幫忙,如果你是大象伯伯,你會怎么對小狐貍說呢?(引導孩子說)你們覺得這個故事好聽嗎?我們一起來表演這個故事吧!
大班社會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了解龍的由來,知道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征。
2、練習舞龍,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意識。
活動準備:
1、幼兒搜集有關龍的故事。
2、舞龍的錄象、飲料筒或布做的龍。
3、教學掛圖《龍》、《健康-社會》P2-3。
活動過程:
1、說說印象中的龍。
--你見過龍嗎?龍是什么樣子的?
--請幼兒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龍的樣子。
--幼兒欣賞掛圖和畫冊〈龍〉,請幼兒說一說圖中龍的樣子,龍的各個部位都像什么。
2、聽一聽龍的由來。
--啟發(fā)幼兒將自己知道的關于龍的故事講給大家聽。
--教師講解龍的由來,讓幼兒了解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征。
3、欣賞舞龍表演。
--放有關舞龍表演的錄象,幼兒欣賞。教師引導幼兒仔細觀察表演者是如何舞龍的。
4、練習舞龍。
--幼兒自由組合分成4人一組,并協商分配好舞龍的角色。然后自由嘗試舞龍。
--讓舞龍配合最好的一組幼兒說說自己的經驗。讓幼兒懂得合作的團隊意識。
【大班社會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社會教案12-24
大班社會象棋教案06-10
大班社會教案(經典)07-20
(經典)大班社會教案07-21
大班社會教案[精選]07-21
【經典】大班社會教案07-21
大班社會教案(經典)07-21
大班社會游戲教案03-09
大班社會微笑教案02-16
大班社會教案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