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通用】
作為一名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對色彩的變化活動產生興趣和探究的欲望。
2、引導幼兒通過玩色,發(fā)現兩種顏色混合后產生的一些新變化。
3、鼓勵幼兒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操作過程及結果。
4、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學習了知識。
5、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游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游戲。
活動準備:
清水人手一瓶(瓶蓋內有紅黃藍各色顏料)、抹布、紅黃藍各色小標簽、一次性塑料杯。
活動過程:
一、變魔術
1、教師拿一瓶清水用力搖晃后變成有顏色的水,吸引幼兒參與活動。
2、幼兒嘗試自己變出一瓶有顏色的水。
二、猜猜會有什么變化。
1、請幼兒說說自己變魔術變出了什么顏色的.水。
2、猜一猜把其中的兩種顏色拼在一起會有什么新的發(fā)現。(幼兒自由講述)
三、幼兒進行第一次嘗試活動。
1、幼兒分成幾個小組,每人取兩種不同的顏料少許,放在杯子中輕輕搖晃,觀察顏色的變化。
2、和身邊的朋友說說自己的發(fā)現,相互間比較一下各自變出的新顏色。
四、集中交流:我的發(fā)現。
1、幼兒向大家介紹自己在操作中的發(fā)現。
2、引導幼兒互相觀察,發(fā)現各自顏色的不同,從而產生給顏色做上標記進一步探究的欲望。
五、幼兒再次進行嘗試活動。
1、幼兒再次玩色,并在杯子外面貼上與顏料水相同顏色的標簽。
2、幼兒將自己變出的新顏色放到展臺上,并嘗試多變出幾種顏色。
六、集中討論。
1、根據標簽說說自己杯子里的新顏色是怎么變出來的。
2、將顏色分類,啟發(fā)幼兒發(fā)現紅和黃可以變出橙色,紅和藍可以變出紫色,黃和藍可以變出綠色。
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發(fā)現兩種顏色調出的新顏色深淺不一,猜猜為什么。鼓勵幼兒可以到區(qū)角中去試一試。
活動反思:
我忽略了幼兒自主操作的過程,整個環(huán)節(jié)變成教師的教,而不是幼兒自主的探索,整個活動環(huán)節(jié)較平淡。在活動中讓幼兒跟讀顏色規(guī)律次數太多,應讓幼兒探索找尋顏色規(guī)律,孩子們的興趣才會被更好的調動起來。活動評價有些混亂,沒有把握住評價的重點,可讓幼兒講述在操作的過程中自己用什么顏色配出了什么顏色,在評價中又能鞏固幼兒所學。
中班教案 篇2
中班數學《山下果園》
活動目標:
1、簡單了解2間房與3間房的分配方法。
2、解決房間的分配問題并討論其合理性,選擇合理的方法解決問題。
活動重難點:
1、探索給小兔分配住房的多種方法;
2、初步了解哪種住房的分配方法合理,并能說出理由。
活動準備:
1、教師操作材料《山下果園》游戲大圖1張,小兔子卡片六張,蘑菇房卡片3張;
2、幼兒操作材料《山下果園》游戲圖1張,兔子卡片6張,蘑菇房卡片3張。
3、動畫光盤《山下果園》1張。
活動過程:
1、故事導入:山下果園
教師:在美麗的兔子村莊里,住著6只可愛的小兔子(出示兔子卡片),它們每天在一起玩游戲、學本領,生活可快樂啦。有一天,小兔子們在山的那一邊發(fā)現了一個美麗的果園(同時出示游戲大圖)。于是,它們決定搬去住。它們首先搬來了2間蘑菇房(同時出示蘑菇房放置在游戲大圖上),可是,到晚上睡覺時,6只兔子遇到了個問題。小朋友,你知道小兔子遇到了什么問題嗎?
教師引導幼兒說出自己的想法后,說:“那么,小兔子們到底遇到了什么問題呢?是不是和你們說的一樣呢?讓我們來看一看吧!”
2、師幼共同探索:2間房怎么住。
、、播放動畫光盤至“6只兔子住2間蘑菇房,怎么住呢?”
教師:現在你們知道小兔子遇到什么問題了嗎?原來,小兔子搬來2間蘑菇房,可是6只兔子怎么住?請聰明的孩子幫小兔子想想辦法吧!
、、請幼兒嘗試給6只小兔分配2間住房。
、邸⒄垈別幼兒上來操作,分享自己的分房方法,并說出理由。
、、探索各種分房方法
教師:你們真能干,幫小兔子想出了好辦法。那么還有沒有其他方法呢?讓我們來看看聰明的貓頭鷹是怎么幫助小兔子的?
播放動畫光盤至“我們可以選擇這3種方法中的1種”。
教師:貓頭鷹的分房方法一共有多少種呢?(3種)
教師小結這三種方法:
方法一:一間房住1只兔子,另一間房住5只兔子。
方法二:一間房住2只兔子,另一間房住4只兔子。
方法三:每間房住3只兔子。
⑤、討論:哪種分配方法最合理
教師:小兔子們按這三種方法各住了一天后,發(fā)現在這些方法中,有的方法合理,有的'方法不合理。請你們說一說,哪種方法比較好呢?請說出你的理由。
教師引導幼兒自由表達自己的想法。
教師:很好,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貓頭鷹是怎樣說的。
播放動畫光盤至“我想,我們應當選好的方法”。
、蕖⒔處熜〗Y:
小兔子們認為“每間房里住3只兔子”是合理的,因為,這樣住不會擁擠 。
3、幼兒操作:3間房怎么住
教師:后來,小兔子們又搬來了1間蘑菇房。現在有了3間蘑菇房,它們該怎么住呢?
、 、發(fā)給幼兒操作材料,讓幼兒自由探索分房方法。
、 、請個別幼兒分享分房方法
教師歸納小結幼兒的分房方法。
、 、集體討論方法的合理性,并說出理由。
、 、教師小結:
在這些方法中,“每間蘑菇房里住2只兔子”是比較合理的,因為這樣住不擁擠。分房的方法有很多種,我們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理的方法。
小兔子們謝謝小朋友了!
4、師幼有序收拾整理學具,結束活動。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的重點是啟發(fā)幼兒探索多種分房方法,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不是學習數的分解。我的教學思路很清晰,主要有三大環(huán)節(jié),第一個環(huán)節(jié)由故事導入,借此提出問題:小兔子們遇到了什么問題呢?為后面的探索活動做準備。第二個環(huán)節(jié)就是引導幼兒探索2間房怎么。康谌齻環(huán)節(jié)就是探索3間房怎么?在教學方法上能運用教學光盤,結合教學圖片及教學卡片等多種手段進行操作,因此教學形式是比較多樣的,這些教學手段能緊密的圍繞教學目標,為實現教學目標服務。幼兒在整個活動中都表現出極大的熱情,能積極的參與操作,踴躍的回答問題,和老師的互動非常好。不足之處就是對多媒體的運用不夠熟悉,如果能自己設計多媒體課件,那么,在引導幼兒進行探索活動中會更有趣。
中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幼兒感知7以內的數量,理解數字與數量的關系。
2、根據數字和圖形標志匹配相同的圖形。
3、知道做客的基本禮儀,體驗做客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課件;
2、幼兒人手一盤魚;
3、幼兒人手一個手環(huán)。
活動過程:
一、準備去做客。
1、交流做客的禮儀。
師:今天老師帶你們到貓媽媽家做客,做客要做些什么呢?
2、準備禮物。
師:貓媽媽最喜歡吃什么?
老師今天給每位小朋友準備了一盆魚送給貓媽媽,你去端一盆,數數你的盤子里有幾條魚?
幼兒講述自己盆里的小魚個數。
二、去做客的路上。
1、出發(fā)前的準備。
請幼兒仔細看好我們去貓媽媽家的路上都看見了什么?;我們待會要原路返回的。
2、去的路上。
教師隨這畫面的變化提出不同的問題。
第一幅圖:一座小橋
第二幅圖:二座蘑菇亭
第三幅圖:草地上有三座房子
第四幅圖:四朵花的花園
第五幅圖:池塘里有五只小鴨子
第六幅圖:草地上有六張椅子
第七幅圖:樹林里有七棵小樹
三、 去家里做客。
1、貓媽媽家到了,學習做客的禮儀:敲門,你好,歡迎你們!
2、給貓媽媽送禮物。
貓媽媽要求你們根據魚的數量分別送到不同的數字下面。
3、貓媽媽也要送禮物給我們。
(1)提出要求:貓媽媽要送手環(huán)給我們,不過她只做了一半,還有一半要我們自己想辦法做出來,考考我們還聰明。
(2)介紹材料:手環(huán)上有數字圖形標記,請看清楚手環(huán)上的數字和圖形標記就貼幾個相應的幾何圖形。
(3)幼兒操作:指導有困難的幼兒,提醒幼兒看清楚數字和幾何圖形。
(4)交流:我做了幾個手環(huán),數數有幾個什么幾何圖形。
四、回家。
從原路返回,幼兒邊走邊數。
活動反思:
對于中班幼兒來說,“排序”是一項比較具有挑戰(zhàn)性的數學活動,需要他們運用有限的數、量、形方面的'知識,進行一番系統、連貫的思考,找出事物之間的聯系,也就是我們稱之為“規(guī)律”的東西。排序活動不僅能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比較能力,簡單的判斷力、初步的推理能力,同時也是培養(yǎng)幼兒邏輯思維能力的有效途徑。
中班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保變和ㄟ^音樂發(fā)揮想象,用肢體語言表現種子成長過程.
2.體驗音樂活動的樂趣以及大自然的神奇.
活動準備:
種子若干
活動過程:
一.欣賞錄像,感知音樂的優(yōu)美和種子發(fā)芽成長的過程.
師:春天老師在地里種下了一?ǚN子,還把它的成長過程拍了片子.今天就 請小朋友一起來看看吧.
師:"葵花種子已經怎么樣了?"
幼:長大了
幼:長成了向日葵.
二.發(fā)揮想象,隨音樂嘗試用肢體動作表現種子成長過程.
。保醪絿L試用肢體動作表現音樂.
師:真好!各種各樣的種子可以長成各種各樣的植物,假如你是一粒種子你想長成什么植物?
幼:我想長成西瓜
幼:假如我是一粒種子,我想長成柳樹.
師:老師有個好主意,不如今天我們就來當一粒種子吧,種子們都到地里去吧,請你們用動作來表現.(放音樂)
2.用不同的動作進一步表現種子的成長過程.
師:剛才我們這些種子都長大了,老師還會用不同的動作表 現更多的種子,你們會不會?(啟發(fā)幼兒用更多肢體語言表現種子成長過程)
邀請若干幼兒上來表演,其他幼兒猜.
三.啟發(fā)幼兒用肢體動作表現暴風雨中的植物.
。保畣l(fā)幼兒想象暴風雨中的植物,并嘗試用動作表現.
。ǚ棚L.雨.雷聲)
師:天氣怎么樣?
幼:打雷了了.下雨了.刮風了.
師:這樣的`天氣植物會怎么樣?(引導幼兒用動作表現)
。玻^賞錄像:暴風雨中的向日葵.
師:剛才小朋友說植物會被暴風雨刮倒,不知道老師的向日葵怎么樣了,我們一起去看一看.
3.隨音樂表演一遍.
師:我們也來表演一下暴風雨中的植物吧.
四.完整表演一遍.
。保鍪痉N子若干.
師:今天我們班還來了好多種子小客人,它們是來和我們做朋友的.
。玻變弘S音樂完整表演一遍.
活動延伸:
幼兒每人帶一顆種子回家,并種到盆里,并觀察.記錄種子成長的過程
中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在回顧、比較、討論中嘗試遷移運用所得的新經驗,從中體驗一種成功感。
2、在活動中能大膽地提出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已有的種植經驗、已參觀過孫橋農業(yè)開發(fā)區(qū)、ppt制作、記錄圖。
活動過程:
一、觀看ppt,回顧比較不同的種植經驗這是哪里?上次我們參觀了孫橋農業(yè)開發(fā)區(qū),孫橋和我們在種植、照顧蔬菜寶寶上哪里不一樣?
二、討論、選擇新的設想
1、設想新方法
孫橋農業(yè)開發(fā)區(qū)運用了許多先進的技術和方法,種出了富有營養(yǎng)的蔬菜。我們也創(chuàng)設了一個很好的種植園,用了許多好的方法細心地種植、照顧蔬菜。那你們想不想讓我們的種植園變得更好,讓我們的蔬菜寶寶長得更好呢?有什么好辦法?(根據幼兒講的一一出示記錄圖)
2、討論新方法
你們都認同這些新方法嗎?
3、選擇好方法
你們想的這些方法都很有道理,可是我們不能一下子就全辦到,總要一樣一樣來,假如在這幾種方法中先選2個方法比較適宜現在進行改建的,你會選哪兩個?為什么?投票選擇適宜現在改建的'方法。
4、統計人數
看看哪種方法是我們覺得現在先要進行改建的?有幾票呢?
活動結束:
我們今天想了這么多的好方法,相信我們的種植園會更加好,植物寶寶們也會長的更好。
中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認識加號、減號、等號,知道它們表示的意思,初步學習2的加減法算式,并進行運算。
2、嘗試用自己的語言講述三幅圖的意思。
3、專心地進行自己的操作活動。
4、引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5、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
幼兒學習過2的組成。
物質準備:
——小螃蟹圖片,2個泡泡,數字1、1、2,符號+、—、=。
——學具:《幼兒用書》P33頁,幼兒人手一支筆。
【活動過程】
一、小螃蟹吐泡泡。
——教師出示一只小螃蟹圖片,邊演示邊引導幼兒觀察:小螃蟹吐泡泡,它是怎么吐的?鼓勵幼兒講述小螃蟹先吐了1個泡泡,又吐了1個泡泡,小螃蟹一共吐了2個泡泡。
——啟發(fā)幼兒思考:小螃蟹先吐的1個泡泡可以用數字幾表示?又吐的1個泡泡可以用什么符號和數字幾表示?一共吐了2個泡泡可以用什么符號和數字幾表示?
引出“+”和“=“,初步了解加號表示把它兩邊的數合起來,讓幼兒知道可以用”+“表示又吐出了1個泡泡;等號表示它兩邊的數一樣多。幼兒認讀并空手練習書寫加號、等號。
——教師完整地列出算式1+1=2,引導幼兒說一說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二、泡泡變變變。
——教師請幼兒觀察并說說小螃蟹現在吐了2個泡泡。教師拿走一個泡泡:破掉了幾個泡泡?現在還剩下幾個泡泡?鼓勵幼兒將事情講述清楚。
——啟發(fā)幼兒用數字和符號表示2個泡泡、破掉的泡泡和剩下的泡泡。引出“—“,初步了解減號表示從它前面的'數里面去掉后面的數,讓幼兒知道可以用”—1“表示破掉的一個泡泡。
三、小組操作活動。
——看圖列2的加法算式。引導幼兒仔細觀察三幅圖,看圖說說三幅圖的含義,并在下面的空格處寫上算式,理解加法的意義。
——看圖列2的劍法算式。引導幼兒仔細觀察三幅圖,理解第二幅圖的變化。并在下面的空格處寫上算式,知道劍法的意義。
——看分合式,在空格處填上正確的數字。
四、看圖說算式。
請幼兒介紹看圖列2的加減法算式活動,說一說三幅圖的含義,引導幼兒講述為什么要用加法,或為什么要用減法。
教學反思:
通過本次教學活動,讓我了解了孩子對數學都很薄弱,為了能夠使他們對數學感興趣,我準備在以后的數學活動中多加游戲,做到讓幼兒在玩中樂、玩中學的目的。真正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不斷提升幼兒的自主探究能力。
中班教案 篇7
設計意圖
數字是幼兒對抽象事物認識的開始,作為實際意義表征,幼兒在學習中離不開直觀教具和動手操作的輔助。怎樣將這種狀似枯燥的內容轉換成生動有趣、操作性強的教學活動,使幼兒在游戲中享受“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是教師教學探索的一個重要方面。
活動目標
1.認識數字6,理解6的實際意義。
2.鼓勵幼兒積極參與游戲,正確使用、整理操作材料。
3.學習講述自己的操作過程和結果。
活動準備
1.大數字卡1、2、3、4、5、6各一張,數碼箱人手一個(用廢舊茶葉盒包裝,兩面貼圓點,上面有一個插鑰匙的小口),鑰匙若干(用硬卡紙做),瓶子人手一個(瓶身上貼有動物,瓶蓋上有數字),豆子每桌一小盒,6只口哨卡片。
2.用積木搭的房子幾間,每間房門上貼一個6以內的數字。
活動過程
一、我們一起開火車到數字城去旅游,準備
師:嘿嘿,我的火車幾點開?(出示數字卡5)
幼:嘿嘿,你的火車5點開。
師:嘿嘿,先上幾位小客人?(出示數學卡3)
幼:嘿嘿,先上3位小客人。依次上完。
二、開火車到數字城。
1.認識數字6。
數字城派一位數字朋友歡迎大家,看看是幾(出示數字5)數字說5說,歡迎大家到數字城。聽說來了許多小朋友,數字城又有朋友來看大家。(出示6只口哨卡片)認識6,像什么?可以表示什么?
2.到了數字城,就要玩數字游戲。
。1)看數字拍手(2)看數字學兔跳(3)看到6蹲下來。
3.給數碼箱找鑰匙。
數字城里數碼箱上的鑰匙拉亂了,想請大家?guī)兔o數碼箱找鑰匙。每人一個數碼箱,三把鑰匙,數碼箱的兩面都有圓點,鑰匙的兩面都有數字,一個數碼箱只有一把鑰匙可以打開,將配套的鑰匙插到數碼箱的`鑰匙口。請幼兒講述自己找鑰匙的結果。
4.幫豆寶寶搬家。
數字城為了感謝大家?guī)兔Γ徒o每位小朋友一個瓶子作禮物,瓶子上有小動物,豆寶寶看見了,心里可歡喜了,也想住在動物瓶里,我們一起幫豆寶寶搬家,瓶子上有幾只小動物,就住幾個都寶寶不能多住,也不能少住。豆寶寶在里面好開心,但不知道住的是幾號瓶,我們看清房間號幫它關上房門。有幾個豆寶寶就蓋上貼有數字幾的瓶蓋。請個別幼兒講述操作過程和結果。
5.找房間。
天黑了,我們要在數字城住下來,這有幾間房子,看看是幾號房?房間號是幾,就只能住幾位小朋友。住進去后,可請小朋友自己數數驗證一下。
天亮了,小朋友該回家了,我們坐汽車回去。放音樂。
活動反思:
首先,本次活動從目標制定到活動設計都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從開火車到數字城旅游、玩游數字游戲、給數碼箱找匹配的鑰匙、幫豆寶寶搬家等一系列游戲活動中,如同過關斬將,孩子們經過自己的努力完成了數字城的“任務”,也達到了教學目標。
其次活動中盒子兩面都有圓點,鑰匙兩面都有數字,對個別幼兒來說難度較大,可設計成數碼箱的圓點及鑰匙上的數字有兩面的也有一面的,這樣既可兼顧群體需要,又能滿足個體差異。
中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通過匹配圖片活動,感知事物之間的聯系,理解詩歌內容,閱讀漢字
2、觀察圖夾文詩歌形式,感知詩歌重復對稱的結構,學會看圖文有序的朗讀詩歌,
3、結合已有的生活經驗,嘗試大膽的仿編詩歌,表達心中最美麗的事物。
活動準備:
圖片:小鳥、藍天、小魚、小河、蜜蜂、花園、小朋友、幼兒園及其漢字;幼兒用書;投影儀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匹配圖片,感知事物兩者之間的關系。
1、教師:小朋友,今天老師帶來許多圖片,看看圖片上有誰?出示小鳥、小魚、蜜蜂、小朋友(當幼兒說出圖片內容,老師就出示相應的漢字)
2、它們的朋友是誰?出示藍天、小河等圖片放在黑板另一邊,請幼兒尋找出各對圖片。
3、請幼兒講為什么小鳥的朋友是藍天?(幼兒講完后老師告訴幼兒:對,小鳥的朋友是藍天,因為小鳥的心里,藍天最最美麗)
4、同樣采用教師問,幼兒答的方式說出其它配對的原因
二、觀察圖夾文詩歌,朗誦詩歌,理解詩歌內容
1、老師引導幼兒看圖完整的朗讀
教師:現在我們一起來說說小鳥、小魚、蜜蜂、小朋友心里什么最美麗。
2、老師出示其它漢字擺放在相應的位置,幫助幼兒了解圖夾文詩歌。
教師:今天老師還帶來新的字寶寶呢,出示字并告訴幼兒像這樣有圖片有文字的詩歌就叫圖夾文詩歌,它可以幫助小朋友很快的學會本領。
3、師生完整的看圖文念詩歌
4、拿掉藍天、小河、花園和幼兒園圖片,教師問,幼兒答,師生合作念詩歌。
5、拿掉小鳥,小魚、蜜蜂和小朋友圖片,幼兒問,老師答。
三、仿編詩歌《最美麗》
1、教師:還有誰的心里,會認為小河最美麗?(幼兒想象)
還有誰的`心里,會認為小河,花園最美麗?(老師在黑板上簡單的畫出幼兒說的內容)
2、帶領幼兒念仿編的詩歌。
3、你還知道哪些事物在他們的心里什么最美麗?帶領幼兒完整的念仿編的詩歌。
四、音樂活動:國旗多美麗
教師:在小朋友的心里,除了幼兒園最美麗,還有什么最美麗呢?你們聽!老師彈奏音樂,帶領幼兒演唱歌曲《國旗多美麗》。
中班教案 篇9
音樂活動:鳳陽花鼓
活動目標:
1、在學會身體動作的基礎上,學習用鑼等樂器為樂曲伴奏。
2、在教師指揮的基礎上,創(chuàng)造性地改變指揮方案,豐富演奏內容。
3、繼續(xù)培養(yǎng)幼兒看指揮演奏,通過反復練習,能協調配合地進行打擊樂演奏。
活動準備:
1、幼兒已經欣賞過樂曲。
2、幼兒已經學會身體動作。
3、樂器若干。
4、演奏圖譜。
活動過程:
1、復習身體動作。
幼兒聽音樂跟隨教師做身體動作。
2、組織幼兒分聲部練習身體動作。
在教師放慢速度,同時面向不同小組做不同的動作的條件下,幼兒學習迅速準確地對教師的身體動作暗示做出節(jié)奏動作反應。
1)、教師指揮,幼兒學習迅速準確地對教師的.身體動作暗示作出節(jié)奏動作反應。
2)、個別幼兒輪流擔任指揮,集體徒手練習。
3、幼兒練習樂器演奏。
1)、啟發(fā)幼兒徒手練習鑼、撥的演奏方法。
2)、看教師指揮,六名幼兒分別演奏鼓、撥、鑼,其余幼兒拿小鈴、鈴鼓、圓舞板,集體演奏全曲。
3)、幼兒輪流演奏鑼、撥,拿不同樂器的幼兒可自由交換樂器。
4)、請個別幼兒指揮,集體演奏。
4、與幼兒共同收拾樂器,整理活動室,結束活動。
活動延伸:
將樂器放在音樂區(qū),供幼兒演奏。
中班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幼兒學習對毛豆莢進行數的抽象,能將含有不同數量豆粒的豆莢進行歸類。
2、幼兒愿意幫助炊事員剝毛豆,體驗并探索其中的數學知識和技能。
活動準備:毛豆莢每組一大筐,分類用的小簍每阻個,小剪刀若干把,裝豆粒的小碗每人一個,廢物箱每組一個。
活動過程:
1、按數分豆莢。
。1)教師出示毛豆莢,引導幼兒說出如何判斷出毛豆莢的依據。
。2)告知幼兒廚房里的'炊事員阿姨知道我們班的小朋友最愛勞動,他們要請小朋友們幫忙,把毛豆莢分到4個小簍里分的時候要把一樣多豆粒的豆莢放到一起。
。3)幼兒以小組為單位給豆莢按數量分類。
(4)每個小組完成豆莢分類后提問:看看自己小組里四個簍子中哪個簍子里的豆莢多,哪個簍子里的豆莢少,是怎么看出來的?
2、剪毛豆,剝毛豆。
。1)提問:我們吃毛豆的什么部分?毛豆可以作成什么菜?
。2)幼兒討論回答。
。3)讓幼兒自由參加剪毛豆組或剝毛豆組。
3、把加工好的毛豆洗凈送到廚房,請炊事員烹飪成各種食品。
延伸:開毛豆食品自助餐。
【中班教案】相關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教案07-20
中班教案【經典】07-20
中班的教案01-08
中班教案【精選】07-21
(經典)中班教案07-23
教案幼兒中班教案02-15
我升中班了中班教案06-26
中班健康的教案01-15
兒歌中班教案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