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集合10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班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非常重要,特別是針對小班幼兒尤為重要。這些小班新入園的幼兒,好多大哭大鬧,來自各個不同的家庭,在家中養(yǎng)成了各種各樣的睡眠習慣。通過觀察,有的幼兒習慣比較好,有的幼兒習慣睡覺時吃奶嘴的,有的幼兒睡覺時要媽媽或其他人摟著睡的,有的幼兒晚上睡的晚、白天起得晚的,還有的幼兒有特別睡眠習慣的,針對這一現象,我們設計了這一活動,讓幼兒明白養(yǎng)成良好的睡眠習慣非常重要,并了解正確的睡眠姿勢和習慣。
活動目標:
1、明白養(yǎng)成良好的睡眠習慣非常重要。
2、了解正確的睡眠姿勢和習慣。
3、引導幼兒初步養(yǎng)成早睡早起的生活習慣。
4、引導幼兒樂于交流,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培養(yǎng)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課件或小豬、大象、老虎、小狗、小鹿木偶各一個,幼兒每人一個玩具娃娃,搖籃曲音樂。
活動過程:
1、出示木偶,引起幼兒興趣,教師講述故事。
2、大象裁判請小朋友幫助評選火炬手。(討論)提問:你認為誰是形象最美的火炬手?。為什么?
(提示:小鹿是黑眼圈、小老虎是翹嘴巴、小狗是青紫色的嘴唇)討論:
、偎麄兘裉斓男蜗笫窃鯓拥?
、谛÷故呛谘廴、小老虎是翹嘴巴、小狗是青紫色的`嘴唇是什么原因?(先請幼兒猜想,后請小動物自己分析、講一講)
3、小結:小鹿鬧鬧昨天睡得晚了是黑眼圈不漂亮;小老虎皮皮睡覺愛要奶嘴是翹嘴巴不漂亮;小狗豆豆睡覺愛趴著是青紫色的嘴唇不漂亮。只有小豬睡覺姿勢正確,還能做到早睡早起,形象最好、最漂亮,小豬白白就是這次森林運動會的火炬手了大家鼓掌表示祝賀。
4、討論:睡覺應該注意什么。請小豬拜拜講一講正確的睡眠習慣。(睡覺時應右側臥,并養(yǎng)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
5、請小朋友哄小寶寶睡覺。(小朋友要將小寶寶背對自己,舉起小寶寶拿勺子的小手以區(qū)分左右。隨著音樂唱起搖籃曲)
活動延伸:
(游戲)請小朋友和小豬一起做火炬手傳遞火炬。
課后反思:
幼兒通過形象生動的故事以及討論明白了養(yǎng)成良好的睡眠習慣非常重要,了解了正確的睡眠姿勢和習慣。對于有不良睡眠習慣的幼兒起到了教育意義。但是活動中幼兒親身體驗睡眠姿勢的較少。
幼兒良好的睡眠習慣不是一天、兩天可以養(yǎng)成的,它需要老師細心、耐心的指導。糾正幼兒不良睡眠習慣更是需要時間,并要老師和家長共同來完成。因而今后我們這項工作要持之以恒堅持去做。
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能初步按從頭到尾的順序觀察,感知小雞和小鴨的主要外形特征和習性。
2、會運用對應的方法比較小雞和小鴨的不同。認識新詞:腳蹼。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小雞和小鴨》課件一個
2、經驗準備:見過小雞和小鴨
活動過程:
一、有雞蛋的孵化,引出主題,激發(fā)幼兒觀察興趣
T:小朋友們,你們瞧!這是什么?
S1:雞蛋。
S2:蛋。
T:這是兩只蛋,你們知道這兩只蛋是一種動物的蛋嗎?
S:不是。
T:那它們分別是誰的蛋呢?
。ㄒ龑в變河^察蛋的顏色來分辨出黃色的蛋是雞蛋,白色的蛋是鴨蛋。)
T:是不是小朋友們說的那樣呢?咦!好像我聽到破殼的聲音了,看看是誰先出來了?S:小雞。
T:哦,原來黃色的蛋里藏的真的是小雞,那白色的蛋里呢,我們把它請出來好嗎?1、2、3…..
S:是小鴨。
。ㄍㄟ^驗證,認識雞蛋和鴨蛋)
二、積極探索,感知小雞和小鴨的主要外形特征和習性。
1、感知小雞和小鴨的主要外形特征
。1)初步感知,自由觀察
T:小雞和小鴨它們長得一樣嗎?哪里不一樣?小雞是怎么樣的?小鴨又是怎么樣的?S1:嘴巴不一樣,小雞嘴巴尖尖的,小鴨嘴巴扁扁的。
S2:腳不一樣,小雞的腳是分開的,小鴨的腳是連著的。
S3:走路不一樣,小雞走路快快的.,小鴨走路一搖一擺的。
S4:叫聲不一樣,小雞嘰嘰嘰,小鴨嘎嘎嘎。
…………..
。ü膭钣變捍竽懽杂砂l(fā)言,表揚語言完整,找到不同不一樣的幼兒。)
。2)深入探索,按序觀察
T:還有沒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了?那我們一起從頭開始找一找,看有什么漏掉的地方。(言語及動作引導,幫助幼兒學習從頭到尾的順序觀察探索小雞和小鴨的主要外形特征,完成第一張表格。)
2、感知小雞和小鴨的習性
T:小雞和小鴨肚子餓了,想到外面去找食吃,他們回去哪里找呢?
S:小雞去草地,小鴨去池塘。
T:它們吃的一樣嗎?
S:不一樣。
T:它們都吃什么?
S1:小雞吃毛毛蟲。
S2:小鴨吃小魚。
……….
T:先來幫小雞找一找草地上的食物吧,都有些什么呢?
S:大米、青菜、毛毛蟲。
T:哦!原來小雞吃的食物有大米、青菜、毛毛蟲。那小鴨呢,我們也來找一找。S:小魚和小蝦。
T:我們一起說一說小鴨吃的食物是什么。
S:小鴨吃的食物有小魚和小蝦。
T:好,我來考考你們,是不是每個人都知道他們吃的是什么了。
。ǜ鶕變旱幕卮鸩僮髡n件)
T:你們真厲害,都知道了,表揚表揚自己吧!
三、結束活動
T:小雞和小鴨吃的好飽呀,該是時候回家了,我們學著小雞和小鴨走路的樣子一起回教室吧!
。úシ乓魳,組織幼兒一組跟著一組,一個跟著一個的回教室。)
小班教案 篇3
《會變的泥面條》
目標:
在玩泥游戲中,初步培養(yǎng)幼兒的發(fā)散思維,引導幼兒把搓長的泥塊與生活中熟悉的物體相聯系,并通過自己的操作使其更加形象化,感受活動的快樂。
準備:
各種顏色的橡皮泥,剪刀、小豆豆、模子、牙簽、火柴棍等。捏好的泥工作品。
過程:
1、老師:"我們每個人手里都有一團彩泥,你用什么方法使你的彩泥變個樣子。"
2、提問:"你用什么方法玩的?"
3、老師:"我們一起做個游戲,搓一搓彩泥比一比誰的彩泥又細又長。"
4、提問"你搓的像什么?"
5、"看看我把你搓的.長條變成了什么東西?"
6、請幼兒把搓好的長條變一變,試一試能變出多少東西。
7、幼兒的作品欣賞,向同拌介紹自己是用什么方法制作彩泥的,彩泥變成了什么?
小班案例 教學名稱:
《小小美發(fā)師》
目標:
初步培養(yǎng)幼兒有意識觀察的習慣,引導幼兒用不同的線條表現不同的內容。
準備:
已經有了基本的直線、曲線、點線的繪畫經驗。范畫、我的自畫像、彩色筆。
過程:
1、老師指著自己的披肩長發(fā)說:"一會兒我要去參加李老師的生日會,我的頭發(fā)這么亂還沒有梳好,怎么辦呀?誰來幫幫我!梳什么樣的發(fā)型好看呢?"(請幼兒說出自己的想法,并根據幼兒說的不斷變換自己的頭發(fā),讓幼兒選擇那種發(fā)型最適合我。)
2、出示我的自畫像,按幼兒說的示范出各種線條的畫法。(邊畫邊擦,最后出示范畫讓幼兒觀察頭發(fā)有長、有短、有直、有彎,都很漂亮。)
3、你們說的都很好看,那么多我都記不住了,快畫下來讓我慢慢選。請幼兒自己動手將設計的發(fā)型畫在紙上,教師指導幼兒的握筆姿勢。
4、幼兒作品展示,請幼兒選擇喜歡的發(fā)型,我按照發(fā)型的樣子梳好頭發(fā)。
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親近自然,喜歡小動物。
2、初步了解青蛙的生活習性。
3、知道小青蛙是有益的.,要愛護青蛙。
活動準備:
青蛙圖片一幅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游戲:小蝌蚪變青蛙
2、師與幼兒一起做模仿動作:聽《小蝌蚪找媽媽》音樂,輕聲哼唱。
3“小蝌蚪要長大啦,先長出兩條后腿,再長出兩條前腿,跳一跳,細尾巴沒有了,變成了誰”?
二、基本部分
1、利用墻飾青蛙圖片,引導幼兒觀察了解青蛙的特征:“頭上一對大眼睛,寬嘴巴,長著四條腿,穿著綠衣裳,露著白肚皮”!
2、論“青蛙吃什么”?“會飛的小昆蟲”所以青蛙是莊稼的保護者,是有益的。
3、“你吃過青蛙肉嗎“?青蛙肉好吃,可是青蛙少。你吃掉了它們就沒有人來捉害蟲了。而且現在農藥使用過多青蛙肉有毒。
二、結束部分
1、游戲:“小青蛙捉害蟲”
2、幼兒學青蛙跳。“一跳、兩跳、跳得高,抓住一只大壞蛋,你抓住了什么”?
3、幼兒自由回答“蒼蠅,蚊子…………?
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結合圖譜學習兒歌,體驗問答兒歌的樂趣。
2、激發(fā)幼兒對車輪數量的興趣,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能力。
活動準備:
1、玩具車(獨輪車、自行車、小汽車、火車)
2、圖譜、兒歌磁帶。
活動過程:
一、出示玩具,觀察車輪。
1、出示玩具車(獨輪車、自行車、小汽車、火車)
2、請小朋友數數輪子個數。
教師:我這里有四輛車它們都說自己的輪子多,想請小朋友幫忙數一數、比一比。
二、結合圖譜,學習兒歌。
1、觀察圖譜,了解兒歌結構。
教師:這首兒歌有幾句話?兒歌名稱叫什么?
。烤湓捵龀梢粡垐D譜)
2、欣賞兒歌,掌握兒歌內容。
教師:你剛才聽到了什么?
觀看相應的圖譜。
3、學看圖譜,學習兒歌。
。1)根據圖譜多種形式完整讀兒歌。
。2)以一問一答的形式引導幼兒學習兒歌。
。3)兩兩結伴讀兒歌。
三、運用游戲,鞏固兒歌。
1、引導幼兒把自己一只腳想象成一個輪子,
師幼討論怎樣表現獨輪車、自行車、三輪車、小汽車、火車等。
2、幼兒邊念兒歌邊結伴組合進行游戲。
四、活動延伸,鼓勵創(chuàng)編
1、教師;車的'家族非常大,除了獨輪車、自行車、小汽車、火車還有什么車?
。ν熊嚕罂ㄜ嚨龋
2、教師:我們也可以把它編進兒歌里,二個輪子什么車?二個輪子摩托車。
六個輪子什么車?六個輪子大卡車。
小朋友回家可以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車都編進兒歌里。
附兒歌:《輪子歌》
一個輪子什么車?一個輪子獨輪車。
二個輪子什么車?二個輪子自行車。
三個輪子什么車?三個輪子三輪車。
四個輪子什么車?四個輪子小汽車。
許多輪子什么車?許多輪子小火車。
小班教案 篇6
區(qū)域名稱:寶寶銀行
角色名稱:銀行工作人員、客戶(三到五名)
活動目標:
1、銀行工作人員會很有禮貌地接待客戶,做到使用文明用語。
2、愿意與別人交談,做到熱情服務。
活動準備:銀行內有電話1-2部、印章、面值不一的錢幣、胸牌、銀行卡、存折
活動過程:
早上8點鐘,銀行工作人員上班并整理衛(wèi)生。一名男士進來,
工作人員:“您好,先生,請問有什么需要幫忙嗎?”
第一位男士:“我想問一下辦理貸款需要哪些手續(xù)?”
工作人員:“什么貸款?
第一位男士:“房產抵押”
工作人員:“奧,需要結婚證、土地使用證、房產證、身份證、雙方要來簽名!
第一位男士:“謝謝你,我知道了”
工作人員:“不客氣,請慢走”。
工作人員:“您好,請問您要辦理什么業(yè)務?”
第二位男士:“奧,你好,我想提出10000元錢?”邊說邊雙手遞存折。
工作人員:“好的,請稍等片刻”工作人員數錢。
工作人員:“請簽名”
第二位男士:“好的”
工作人員:“請收好你的錢,還需要什么幫助嗎?”
第二位男士:“我想麻煩你把這些錢打進銀行卡里!
工作人員:“好的請稍等,需要設置密碼嗎?”
第二位男士:“好的'”邊說邊按密碼。
工作人員:“你的業(yè)務辦理完了,請慢走!
女士:“你好,我要存1000元錢?”
工作人員:“請出示您的身份證?”
女士:“對不起,我忘記帶了”
工作人員:“這位女士,銀行有規(guī)定:沒有身份證是不能存錢的!
女士:“那我明天再來吧”工作人員:“|請慢走”
工作人員:“請問,先生需要辦理什么業(yè)務”
第三位男士:“我過來看看我的工資打上了么?邊說邊雙手遞銀行卡”
工作人員:“請稍等一下!薄皩Σ黄,沒有”
第三位男士:“沒關系!惫ぷ魅藛T:“請走好。
小班教案 篇7
【活動設計】
故事《森林里的餅屋》以童話的口吻,選擇孩子們生活中所熟悉與喜愛的動物形象,采用反復的手法給孩子們講述了小貓分別給小老鼠、小綿羊、大象制作不同造型的餅干的故事,情節(jié)清楚,對話簡單。小班幼兒詞匯貧乏,說話不完整,常常不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在平時的日常生活和游戲中不會合理使用文明、禮貌的話進行交流。而這個故事中反復的情節(jié)、簡單的對話為幼兒提供了學習說話的機會,因此,我覺得它非常適合在小班開展。
【活動目標】
根據幼兒園語言領域“創(chuàng)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huán)境”,結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語言發(fā)展水平,我預設的目標有:
認知目標:理解故事內容,嘗試用語言、動作表現故事中小貓做餅的過程。
能力目標:學習故事中的對話,樂意在游戲情境中運用禮貌用語進行對話。
情感目標:在體驗故事的童真童趣的基礎上,體驗分享、共享的樂趣。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各種餅干。
【活動過程】
一、課件導入,學習小貓做餅動作的語言。
1、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本書,書的名字叫《森林里的餅屋》,你知道餅屋是賣什么的嗎?那這家森林里餅屋是誰開的呢?
2、“那小貓是怎么做餅的呢?我們來看一看!苯處熝菔,豐富幼兒詞匯攪一攪、拌一拌、咕嚕咕嚕,啪!幼兒學做餅。
3、師:小貓學會做餅了,它真想讓所有的朋友們都來嘗嘗它做的餅呀,于是它就在森林里開了這家餅屋,那今天誰會來小貓的“講屋”呢?
二、結合課件了解小貓為動物朋友做餅的情節(jié)。
(一)為小老鼠做薄餅。
1、聽聲音示“吱吱、吱吱”
師:誰來了?老師通過動作幫助幼兒認識高矮。小老鼠好想吃餅干啊,說:小貓,你好,我們想要吃香香的、甜甜的餅干。
2、師:小老鼠是怎么對小貓說的?誰能來學一學?
3、小貓會幫小老鼠做嗎?怎么做的?做了什么形狀的餅干呢?
(二)為小綿羊做薄餅。
1、除了小老鼠還有誰會來呢?原來小綿羊聞到了香香的味道跑來了(通過動作幫助幼兒認識前后),小綿羊們也想吃餅干,可是它們不知道怎樣跟小貓說,誰能幫幫小綿羊的忙?
2、幼兒學說:小貓你好,我們想吃香香的、甜甜的餅干。
3、“小朋友學會做餅了嗎?我們趕緊來幫小貓一起做吧!崩蠋熀托∨笥压餐吥罹渥舆呑鰟幼鳌皵囈粩嚕枰话,咕嚕咕嚕,啪!”
4、提問:小貓幫小綿羊做了什么樣子的`薄餅昵?課件展示小綿羊薄餅。
。ㄈ榇笙笞霰★。
1、課件展示部分遮擋的大象,“看,是誰來了?”“對呀,是大象來了,它也想吃香香的軟軟的薄餅,誰來幫他告訴小貓?”再次為幼兒提供說話的機會。
2、“大象的薄餅太大了,我們一起來幫小貓吧!”全體幼兒一起練習。
3、出示課件,薄餅做好了,這回你知道是什么樣子的薄餅了嗎?
。ㄋ模┛偨Y。
師:今天有哪些小動物來買餅干的?小貓給它們做了什么形狀的餅干?
師:小動物都買到了自己喜歡的餅干,瞧,它們吃的多開心呀!
三、在游戲情境中學習運用對話。
師:小朋友們,你們喜歡吃餅干嗎?后面聽課的老師也想跟小貓一樣開餅屋做餅干。我們也去買好嗎?提問“我們到了老師的餅屋,見了老師該說什么呢?”引導幼兒使用禮貌用語進行游戲活動,并贈送各式形狀餅干增加游戲的趣味性。
四、結束活動。
師:小朋友們,老師為我們做餅干呀非常的辛苦,我們該對它說什么?我們小朋友也都學會做餅干,那我們一起來做餅干送給后面的老師吧!你想做什么形狀的餅干呢?
小班教案 篇8
【活動意圖】
當今社會經濟發(fā)展,隨著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孩子的生活水平也逐漸提高?晌覀冊趯嶋H工作中發(fā)現現在很多家長往往給予孩子更多的是物質上的滿足而非情感上的滿足。多數幼兒由保姆接送和陪伴,“家”的概念正在逐漸淡化。因此,我選擇了“家”這個話題。讓孩子在學習兒歌和游戲的過程中,感受家的溫暖。同時,在語言方面,主要引導幼兒理解作品的內容并讓他們大膽表達。在這個基礎上,幼兒擴充想象,進行簡單的兒歌創(chuàng)編,使他們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
【活動目標】
1、理解詩歌內容,能在教師的引導下基本誦讀詩歌。
2、感受家的溫暖,知道幼兒園也是小朋友的家。
【活動準備】
1、白云、蝴蝶、小鳥、小朋友頭飾
2、藍天、樹林、花朵、幼兒園圖片
【活動過程】
一、幼兒討論自己的家。師:你們喜歡自己的家嗎?為什么?師:其實,小朋友們還有另一個家,你們知道是什么地方嗎?
二、游戲《找家》
1、個別幼兒游戲師:現在我要請小朋友們幫它們找找家了。我要請小朋友上來扮演白云、蝴蝶、小鳥、小朋友,請他們找找家,看他們找得對不對,好不好?
2、找到家后請他告訴小朋友哪里是他的家。我先請一個小朋友試試看。(四個小朋友一組,進行3~4組)
3、幼兒集體游戲(教師將四種頭飾分別分給每一個幼兒)
師:現在,我們來一起找找家。小朋友們一起把首好聽的兒歌念出來。我們聽到白云的時候,誰去找家?,聽到小鳥的時候呢?聽到蝴蝶的時候呢?聽到小朋友的時候呢?我們找到家的時候就靜靜地在家里睡覺,因為家里很溫暖,家會保護我們。 師:現在我們來試試看。(游戲進行2~3次)
三、幼兒誦讀詩歌師:其實,在我們這個游戲里還藏著一首好聽的兒歌,我們把它找出來,好不好?(教師根據圖片誦讀兒歌)
師:你們覺得這首兒歌好聽嗎?那現在和老師一起把它找出來,一起念念看,好嗎?
四、兒歌創(chuàng)編師:你們想想看,天空除了是白云的家還是誰的家呢?(教師用圖畫的形式將幼兒的'答案記錄下來)那樹林除了是小鳥的家還是誰的家呢?那小花朵還是誰的家呢?幼兒園呢?
師:好!小朋友們都想了很多,我們把它們編成好聽的兒歌,好嗎?
五、結束活動小朋友們很棒,現在我們回到朵朵小班這個溫暖的家里去吧。
小班語言教案:貪吃的變色龍
【活動目標】
1、嘗試根據一定的線索猜測故事,并能用簡單的語言大膽表述。
2、觀察圖中變色龍的形象和顏色形狀變化,初步獲得對應的經驗。
【活動準備】
故事課件、故事繪本。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根據一定的線索猜測故事
。ㄒ唬┏鍪咀兩,引起幼兒興趣。
師:今天老師要給大家介紹一位會變魔術的動物朋友,它的名字叫“變色龍”,這條變色龍不但會變色,它還很喜歡吃東西,而且什么都吃,聽,它又開始吃東西了?(播放課件中的聲音)
。ǘ├谜n件,引導幼兒分段猜測表述。
1、引導幼兒感受、講述“尾巴變成紅色”的過程。
。1)聽它吃得那么香,它會在吃什么東西呢?(幼兒猜測)
。2)(觀看課件)我們來看看它到底在吃什么?
。3)這輛玩具汽車是什么顏色的?(猜測)
。4)變色龍會變顏色,吃了這輛紅色的玩具汽車,它會有什么變化呢?
。5)(觀看課件)變色龍哪里變顏色了?
。ㄒ龑в變褐v述看到的結果。)
2、引導幼兒完整講述“身體變成黃色”的過程。
。1)變色龍又開始吃東西了,這回我們來看一下這回它在吃什么?(觀看課件)
(2)幼兒講述看到的。
。3)桌子是什么顏色的?變色龍會變成什么顏色?哪里會變?
。4)觀看課件,引導幼兒完整講述。
3、鼓勵幼兒大但講述“四肢變成綠色”的過程。
(1)這回變色龍的什么變顏色了?變成了什么顏色?
。2)它吃了什么東西呢?
。3)看課件
4、鼓勵大膽猜測“變成黑色和月亮”的過程。
。1)(播放課件)這兩幅圖中變色龍在哪里?它吃了什么東西變成這樣了呢?
(2)幼兒猜測。
二、完整欣賞故事
1、出示大書,完整閱讀故事。
2、提問最后兩幅圖的意思。
【活動延伸】對應游戲(播放課件)
1、觀察圖中變色龍的形象和顏色形狀變化,說出變色龍吃的東西。
2、連連看游戲。
小班語言教案:我是桃園小主人
【設計意圖】
在圍繞我園探索性主題“我是桃園小主人”的實施過程中我和孩子們在園內觀察散步時發(fā)現在幼兒園的草地上、小樹林里、大型玩具下有各種各樣的垃圾------糖紙、橘子皮、吃剩下的包裝袋、香煙頭等。孩子們對此現象提出了自己的問題:“這里垃圾怎么會這么多?”“這些垃圾都是哪里來的?”
我感到幼兒提出的這一問題很有價值,它能引發(fā)孩子有關的很多想法,因而適時調整計劃,與孩子們一起展開討論。通過討論,促進孩子實現經驗的互動,知道作為桃園的一份子,我們都有責任關心桃園的整潔,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并延伸至提醒大家一起來保護幼兒園的環(huán)境,讓我們桃園幼兒園更加美麗、更加整潔。讓孩子在這種經驗互動中,思維得到發(fā)展。
【活動目標】
1、通過觀看圖片,樂意表達自己的感受與想法。
小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 認識紅黃綠,感受色彩美。
2.能在活動中找到與之對應的顏色,鞏固對顏色的認識。
活動重點:
目標1
活動難點:
能找到對應顏色
活動準備:
1、 紅黃綠三種顏色的'呼啦圈
2、 紅黃綠三種顏色的小圓若干
活動過程:
一、引出活動
教師出示三張大圓,提問是什么顏色?重點認識紅黃綠三種顏色。
二、尋找相應的顏色,鞏固對顏色的認識
1.游戲“小圓寶寶找媽媽”。
(上課前先把紅黃綠三種顏色的小圓貼至幼兒身上)請幼兒說說自己身上小圓的顏色,然后根據教師出示的大圓顏色按照教師口令如:“紅顏色小圓寶寶學小兔跳到媽媽身邊”,“藍顏色小圓寶寶學小鳥飛到媽媽身邊”等,鞏固對顏色的認識。
2.游戲“大灰狼來了”
1.(把紅黃綠三種顏色的呼啦圈放好)小圓寶寶聽音樂在場地四周散步,音樂一停大灰狼就來了,小圓寶寶得馬上找到各自的家躲起來,否則就要被大灰狼捉住了。(幼兒游戲兩邊)
2.提出新的游戲要求,引導小圓寶寶找相應顏色的大圓媽媽。
小圓寶寶等音樂一停得找到跟自己顏色一樣的家躲起來,否則還是要被大灰狼捉住。(幼兒游戲兩邊)
三、大灰狼被趕走了,幼兒聽音樂跳舞慶祝結束。
小班教案 篇10
目標:
1、 幼兒通過情景表演,認識老虎、獅子的尾巴。
2、 告訴幼兒一個人在家時,有陌生人敲門不能開門,增強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準備:
1、 兔子頭飾一個,老虎、大灰狼、獅子、兔子尾巴和面具各一個。
2、 幼兒會唱《兩只老虎》、《表情歌》、《哈巴狗》。
過程:
一、 開始部分
小朋友,你們好!你們有沒有聽過《小兔乖乖》的故事啊!“聽過”。那你們喜歡小白兔嗎?“喜歡”。我們一起玩《小兔乖乖》的游戲,好嗎?“好”。誰來扮演“小白兔”呢?(好,那你們來表演小白兔),我來表演兔姐姐,請封老師來表演兔媽媽。
兔媽媽:寶寶們,媽媽現在要到外面去拔蘿卜,你們在家可要把門關緊了,誰來敲門也不能開,只有媽媽回來了才能開,記住了嗎?(記住了)寶寶們,再見!
二、 重點部分
師:兔寶寶們,媽媽出去了,兔姐姐在家陪你們玩,你們高不高興呀?(高興)我們一起唱一首歌吧!就唱《小兔乖乖》吧!(唱完歌大灰狼敲門)
、佟斑诉诉恕,咦,是誰在敲門呀?讓兔姐姐來問一問:“你是誰呀?”(我是你們的媽媽,快開門呀!)這像不像媽媽的聲音呀?(不像)(我們讓他把尾巴伸進來瞧一瞧)“請你把尾巴伸進來給我們瞧一瞧”!斑祝@是誰的尾巴呀?”(大灰狼)講解尾巴:
長長的、毛茸茸的.、粗粗的。讓我掀開窗簾看一看(你不是媽媽,你是大灰狼,不開不開就不開。)哦,大灰狼被我們趕走了,高不高興呀?(高興)那我們一起來唱一首《表情歌》吧。
、谕伲瑢⒋蠡依菗Q成老虎,講解尾巴:長長的、帶有花紋。唱《兩只老虎》。
③同①,將大灰狼換成獅子,講解尾巴:細細的、長長的、最下面還有很多的毛。唱《哈巴狗》。
、芡脣寢屒瞄T,“你是誰呀?”“我是你們的媽媽”,(不信)“請你把尾巴伸進來給我們瞧一瞧!蔽覀儼汛昂熛崎_看看是不是媽媽,(是媽媽)兔媽媽唱“小兔子乖乖,把門兒開開……(幼兒一起去開門)“媽媽回來了,媽媽回來了,快開門呀!”
三、 結束部分
兔媽媽:寶寶們,你們在家乖不乖呀?有沒有人來敲門呀?寶寶們真勇敢,做得真棒,以后我們一個人在家時,如果有不認識的人來敲門千萬不能敲門,記住了嗎?看,媽媽拔了這么多的蘿卜,你們開心嗎?那我們一起做游戲吧!
【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的教案06-12
小班教案03-23
小班教案(經典)07-25
(經典)小班教案07-24
(精選)小班教案07-24
小班教案健康教案07-08
小班美術教案12-17
水果小班教案11-06
小班教案《春》12-25
有關小班教案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