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教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熱]大班數(shù)學教案4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數(shù)學教案4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學習用簡單的數(shù)學方法解決生活和游戲中某些簡單的問題”,這是新《綱要》對幼兒園數(shù)學教育的要求。統(tǒng)計作為常用的一種數(shù)學方法,是分類、記數(shù)、比較多種數(shù)學知識的綜合運用,能清晰直觀的比較出多組物體的多少。對于大班幼兒而言,掌握簡單的統(tǒng)計方法將有助于提高邏輯性思維能力和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
本次活動的重點是學習運用統(tǒng)計記錄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通過創(chuàng)設兩個幼兒感興趣的生活情景,不斷激發(fā)幼兒的認知沖突,引導幼兒進行學習和鞏固。
活動難點是分析歸納出最快速、清楚的記錄方法,通過自主探索——集體歸納——再次驗證的方法加以突破。
活動目標:
1、學習用記錄統(tǒng)計的方法比較物品的多少,感知數(shù)學在生活中的作用。
2、探索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記錄,從中比較出最快速最清楚的記錄方法。
3、嘗試商討合作式的學習,學會肯定自己和傾聽他人的意見。
4、讓孩子們能正確判斷數(shù)量。
5、體會數(shù)學的`生活化,體驗數(shù)學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錄音機、磁帶;小貓、小狗、小兔木偶;金牌一枚;畫有小貓、小狗、小兔的記錄紙和空白表格若干,記號筆人手一支。
2、大格子圖及皮球、沙包、繩子;
活動過程:
。ㄒ唬﹦(chuàng)設情景,激起疑問
放錄音講述投籃比賽情況,請幼兒仔細傾聽。
你能說出誰投進的球最多嗎?
。ǘ┥逃懛椒,鼓勵探索
1、幼兒自由討論比較誰是冠軍的方法。
2、出示表格,引導幼兒思考并講述用表格記錄的方法。
3、幼兒再次傾聽比賽過程,并嘗試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記錄。
4、相互交流記錄結果和記錄方法,并展示幾種有代表性質的記錄方法。
5、分析幾種不同的記錄方法,討論比較出最方便最清楚的方法。
6、請幼兒最為簡單清楚的記錄方法再次記錄投籃情況。
7、放錄音,請個別孩子為冠軍獲得者頒發(fā)金牌。
。ㄈ┖献髡{查、應用實踐
1、聯(lián)系生活,引出問題:
。1)(出示繩子、沙包、皮球)老師給你們準備了繩子、沙包、皮球,你們覺得比哪一種好呢?(幼兒自由發(fā)言)
。2)這么多人的意見都不一樣,老師怎樣知道哪種意見的人最多呢?我們用什么辦法能比較出來?
2、幼兒商討并實施
引導幼兒分組合作展開調查和記錄,并將各桌的記錄結果統(tǒng)一到老師預設的總表上。
。ㄋ模┮龑в變阂黄鹩^察大表格的統(tǒng)計結果,并帶領幼兒到戶外去參加該項目的比賽。
特色體現(xiàn):
1、設置生活化的情鏡,將數(shù)學知識的學習與解決實際問題結合。
2、開展自主探究式的學習,層層設疑引發(fā)幼兒探究和思考。
3、營造民主、合作的學習氛圍。
活動反思:
鼓勵幼兒中膽動手嘗試操作活動,提高幼兒學習的主動性;顒釉O計符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顒娱_始教師通過觀察了解到有兩位幼兒測量不積極,因為不知道測量的方法。教師從中發(fā)現(xiàn)問題,為下一環(huán)節(jié)作鋪墊。讓幼兒知道通過我們的數(shù)學活動可以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讓幼兒有一定的成就感,使幼兒對數(shù)學活動產(chǎn)生更高的興趣。所以,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提高了。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2
活動名稱:神奇的魔法師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嘗試操作,激發(fā)幼兒對數(shù)學活動的興趣。
2引導幼兒體驗用多種方法分割與組合圖形。
活動準備:
自備教具:魔箱、魔棒一根
配備教具:人手一套泡綿、教師用泡棉一套
活動過程:
一、情境引入:
l教師扮演魔法師!拔沂且粋魔法師,我的寶貝藏在箱子里(魔箱)請小朋友摸一摸,看看里面有什么?”并說出形狀顏色和形狀的名稱。
l把箱子里摸出的幾何形狀貼放在黑板上。
“這是會變形的'魔法塊。我來教你們法術。請小朋友迅速從自己的泡棉中選出顏色、形狀、數(shù)量和黑板上相同的泡棉。”
我這有只魔法棒,我念咒語,魔法塊就會變成一大塊魔毯!苯處熯厯]動魔法棒,邊念咒語:神奇的魔塊變變變,變成魔毯飛上天。
請小朋友自由拼擺,想辦法把他們組合在一起拼成一塊魔毯。
二、“我這有還不同的魔毯,請小朋友們變變看。”
出示幼兒用書16頁,請小朋友嘗試拼成空白的圖形。完成后再拼幼兒用書17頁。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認識1元、5元、10元的人民幣,初步掌握其換算關系。
2、能正確使用人民幣進行購買文具的游戲,掌握簡單的付錢方式。
3、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讓幼兒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布置一個“文具店”,分別擺放各種文具及價格牌,價格均為1元、5元錢、10元。
2、教師教學資源(認識人民幣)。
3、幼兒每人自備小錢包,內裝有1元、5元、10元的硬幣和紙幣。
4、每人一存折(見幼兒活動資源包)。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觀察自己錢包里的人民幣,初步了解人民幣的外形特征及名稱。
1、引導幼兒自由觀察,與同伴交流,發(fā)現(xiàn)各種面值人民幣的共同點和不同點。
教師小結:這是我們買東西用的錢,我們穿衣服、用的家電,吃的菜等都是要用錢買的。外國的錢叫人民幣,上面都有國徽、“中國人民銀行”的漢字以及表示錢數(shù)的數(shù)字、漢子等。他們也有許多不同點,如有硬幣和紙幣之分;上面的圖案、數(shù)字和文字也不同等。
2、游戲:看誰找得快。
玩法:教師說出人民幣的面值,請小朋友快速地舉起相應的人民幣,看誰舉得又快又準確。如教師說:“請找出1元的硬幣!庇變喝∠鄳娜嗣駧。
二、出示教師教學資源,了解1元、5元、10元之間的換算關系。
引導幼兒通過觀察教學資源,初步理解5元=5個1元的換算關系,鼓勵幼兒自主探索10元與1元和5元的換算關系。
三、第一次“文具店”購物,初步了解購物付錢的幾種方法,鞏固1元、5元、10元之間的'換算關系。
1、玩法:幼兒帶著錢包,到“文具店”選購文具,沒人一件,并到收銀員處付錢。收銀員由教師擔任,幼兒只有付錢正確才能拿走商品。
2、建議提問:5元(10元)的商品有幾種付錢方式?如5元的兩種付錢方式:用1個5元或5個1元來付錢。10元有三種付錢方式。
四、第二次購物,發(fā)現(xiàn)很多種付錢方法,初步探究最簡便的付款方式。
1、玩法:幼兒到“文具店”選購文具,每人兩件,收銀員可由能力較強的幼兒或老師擔任,教師重點觀察提升幼兒付錢方法。
2、集中討論,梳理多種付錢方法。
可以涉及以下問題:“你買的是什么?一共多少錢?你是怎么樣付錢的?”如6元的商品的兩種付錢方式;用6個1元的來付錢,或用1個5元和1個1元合起來付錢。第二中付錢方法簡便多了。
3、出示“存折”,介紹使用方法。
使用方法:每位幼兒一個“存折”,教師根據(jù)幼兒日常的各種表現(xiàn),獎勵小印章,每個小印章在角色游戲時可以到“銀行”兌換“1元錢”,并在游戲中使用。
【活動延伸】
1、活動后,教師及時督促幼兒洗手,并提醒幼兒人民幣上有許多細菌,要認真洗手。
2、引導幼兒閱讀幼兒學習資源⑥第6~7頁,鞏固人民幣的換算關系及使用方法。
3、在角色游戲中,鼓勵幼兒進一步掌握人民幣之間的換算關系,以及各種付錢方法。
【活動反思】
本節(jié)課以元,角,分為背景,結合購物情景,初步認識小數(shù)。我在設計本課時緊密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充分借助購物情景,幫助學生建立元角分與小數(shù)的聯(lián)系,同時在學習活動中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探究,歸納總結,形成知識體驗,突破重難點,達到學習目標。如在引導學生探究小數(shù)讀法的學習活動中,我先讓學生自己讀一讀小數(shù),使每一位學生都經(jīng)歷讀的過程,這樣學生在小組內讀一讀,通過學生間的相互糾正,互相促進,從而互相分享知識經(jīng)驗,初步建立小數(shù)讀法的數(shù)學模型。然后通過找自己喜歡的小數(shù)讀一讀來鞏固小數(shù)讀法的數(shù)學模型,最后用小老師的考一考進一步熟悉小數(shù)讀法,形成正確的知識經(jīng)驗。這樣就調動了每一位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之中,既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又在潛移默化間培養(yǎng)了學生的團結合作意識。不足之處:練習題的設計不夠多樣化,也沒有體現(xiàn)出層次。再者是對孩子的評價語言單薄,沒有針對性,新的教學評價觀認為對學生數(shù)學學習的評價不僅僅要關注學生對知識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關注他們情感和態(tài)度的形成和發(fā)展,關注學生之間的個性差異,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這一點也是需要改進的地方。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了解許多玩具的主要玩法,以及教材、顏色等特征,自己確定分類標準并進行多角度的分類或逐級分類。
2、知道分類時要按一個標準,分類過程中不更換標準。
3、具有一定的獨立物品的能力。
活動準備:
幼兒有按標記分類和自己分類插標記的'經(jīng)驗,熟悉并能介紹自己帶的玩具。
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一、海陸空玩具。
1、教師:我們要開個玩具商店,大家都帶了許多玩具來。你能介紹自己帶的是什么玩具?它是用什么做的?是什么顏色?怎么玩的嗎?
2、請幼兒展示自己帶來的玩具,介紹其名稱和玩法。
3、引導幼兒接觸、擺弄玩具,感知不同的顏色、玩法、材質等。
二、玩具。
1、請幼兒將玩具放回玩具柜,引導幼兒觀察玩具是否放得整齊。
2、鼓勵幼兒思考,并提出建議。
3、師幼共同檢查分類擺放的玩具。
三、小組操作。
1、分一分。帶領幼兒打開幼兒用書,引導幼兒觀察畫面上的樹葉,感知樹葉特征,給樹葉做一樣的標記。
2、誰放錯了。
請幼兒觀察柜子里的玩具,找出擺放的標準,看看哪個玩具放錯了,把它圈出來。
四、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