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學教案(集錦4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班科學教案4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班科學教案 篇1
目標:
1.在裝滿水的杯子中逐枚放人回形針,觀察水面逐漸隆起的現象,初步感受水的表面張力。
2.嘗試對照步驟圖明確操作步驟。
準備:
1.紙杯,回形針,裝有水的大容器,抹布。
2.圖文并茂的`操作步驟圖。
玩法說明:
幼兒把紙杯裝滿水,把回形針逐枚放入水中,放到水即將溢出杯口的狀態(tài)為止,觀察水面的變化。
指導要點:
1.引導幼兒觀察步驟圖,了解操作的方法和步驟。
2.觀察幼兒是否明確紙杯中一開始就要放滿水、回形針要輕輕放入等操作要求,如不明確,提醒幼兒將紙杯中的水加滿,引導幼兒觀察同伴是怎樣放入回形針的。
3.引導幼兒在放入回形針的過程中關注杯口水面的變化,用問題引導幼兒思考現象背后的原因:“為什么回形針放進水里,水面會隆起?”幼兒的回答可能缺乏科學依據,但應鼓勵幼兒積極思考、大膽表達。
4.鼓勵幼兒數一數在水溢出杯口前自己放入了多少枚回形針,也可以和同伴比一比誰放得多。
5.提示幼兒操作完后將紙杯中的水倒回大容器中,用抹布將回形針擦干并收拾好。
大班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探索讓紙巾力氣變大的辦法,感受紙巾的神奇。
2.積極參與操作活動,想辦法解決問題。
3.體驗科學探索的樂趣。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紙巾、裝有半桶水和不同重量的彩色水的油桶、筐子、擰好的紙繩若干。
活動過程
1.出示紙巾、裝有半桶水的油桶,引導幼兒結合經驗,大膽猜測。(問題引入,激發(fā)興趣)
你覺得紙巾能把這半桶水提起來嗎?為什么?
2.幼兒操作探索用紙巾提起半桶水的方法,初步感受紙巾的神奇。(探索操作,嘗試驗證)
(1)提出任務與要求:想辦法用一張紙巾把油桶提起來。
(2)幼兒嘗試探索,教師觀察,鼓勵幼兒積極動手,大膽嘗試,重點觀察幼兒用紙巾提起油桶的方法。
(3)交流分享:你用紙巾把油桶提起來了嗎?你是怎么做的?
3.幼兒再次探索用紙巾提起油桶的多種辦法。(自主探索,分享交流)
(1)幼兒操作探索,教師觀察指導,鼓勵幼兒想出更多用紙巾提起油桶的方法。并引導能力強的幼兒探索如何讓紙巾變更有力氣,把水瓶提的更久。
(2)交流分享:
、倌阆氤鍪裁床灰粯拥霓k法?
、诎l(fā)現那種辦法紙巾更有力氣,水瓶提的`更久。
4.探索讓紙巾更有力氣的辦法,鼓勵幼兒挑戰(zhàn)提起更重的油桶。(再次探索,提升經驗)
(1)出示裝有彩色水的油桶,提出新的任務與要求:想辦法讓紙巾更有力氣,提起更重的油桶,可以用多張紙巾或與朋友合作。
(2)幼兒嘗試探索,教師觀察指導。鼓勵幼兒與同伴合作,大膽嘗試各種辦法。
(3)交流分享:你發(fā)現那種辦法使紙巾更有力氣,提起更重的油桶。
5.遷移經驗,初步感受團結起來力量大在生活中的應用。
活動延伸
在區(qū)域活動中繼續(xù)引導幼兒探索讓紙巾更有力氣多種辦法。
大班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了解下雨前動物的特殊表現。
2、能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自己收集的資料,并與同伴進行分享。
3、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課件、音樂;幼兒預先收集此類資料。
活動過程:
一、出示PPT,引出主題。
師:"瞧,誰來了呀?""天氣怎么樣呀?"師:"真的要下雨了嗎?接下來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呢?我們往下看。"
二、了解三個動物在下雨前的表現。
播放課件后教師提問:"小兔碰到了誰?燕子為什么飛的.那么低?""小魚怎么回答的?"(幼兒單獨回答)繼續(xù)播放課件,教師提問:"螞蟻在干什么呢?(搬東西)為什么要搬東西,搬家?"(幼兒猜測商量后回答)教師小結:"現在我們已經知道三個小動物在下雨前的的表現,有哪些特別表現呀?有燕子飛得低,小魚浮水面,螞蟻忙搬家,天就要下雨。大家真聰明。"
三、分享收集的資料,知道其他動物在下雨前的表現。
師:"那你們還知道有哪些小動物在下雨前有特殊的表現?這么多小朋友知道呢,看來小朋友回家都認真的收集資料了,現在先請你跟自己的好朋友說一說,講一講。一會再來告訴其他小朋友。(幼兒相互交流討論)師:"現在哪個小朋友愿意把自己收集的資料和我們大家一起分享的?"(幼兒在集體面前分享各種資料:尤盤、圖片、繪畫、口述)教師補充介紹:"你們知道的可真多呀,除了你們講的這些老師也知道一些哦,蚯蚓、蝴蝶、蜘蛛烏龜。
教師小結:"小動物們真神奇,他們在下雨之前做出各種動作來提醒人們要下雨了。它們真是神奇的氣象員!
四、結束活動師:"今天我們玩得真快樂,一會請大家來做小老師,把知道的這些知識教給其他班的小朋友好嗎?"
活動反思:
孩子們天xx玩兒,他們喜歡一切可以拿來玩兒的東西,不放過一切可以玩兒的機會!跋掠辍边@種自然現象對大人來說也許挺麻煩的,意味著鞋襪會打濕,衣服會濺臟,出門得帶傘?墒菍⒆觽儊碚f,能穿小雨鞋在雨中踩水,能穿小雨衣在雨中淋雨,能拿著雨傘瘋瘋鬧鬧,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因此,這次活動學習過程可以大膽的安排成一個“玩”的過程,用游戲的方式去學習。在“玩”中去感受,在“玩”中去觀察,在“玩”中去體驗,在“玩”中去想象。
大班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
1.認知目標:認識蝸牛并初步了解蝸牛的一些生活習性。
2.技能目標: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能力以及幼兒的想象力。
3.情感目標:培養(yǎng)幼兒愛護小蝸牛的'情感。
活動重點:
培養(yǎng)幼兒愛護小動物的情感。
活動難點:
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和想象力。
活動準備:
前經驗準備:觀看小蝸牛的課件錄像。
物質準備:在種植植物的盆中放入小動物(蝸牛)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帶幼兒到自然角觀看植物盆中的小動物(蝸牛),引發(fā)幼兒興趣。
。ㄒ唬┗经h(huán)節(jié)。
1、討論各自的想法(想象力)觀察后,教師讓孩子們說一說:“你們看了小蝸牛,小蝸牛在干什么呀?”幼兒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
2、引導幼兒繼續(xù)觀察,分時段進行觀察,充分發(fā)揮想象力。
3、討論、小結。再次集中,教師提問:“小朋友觀察了小蝸牛很多小朋友的想法很好,很棒,還有誰有更棒的,想一想。”
。ǘ┙Y束。
教師小結:小朋友在觀察小蝸牛,和小蝸牛成了好朋友。小朋友很關心小蝸牛,小蝸牛讓我們知道它的活動過程。我們的周圍還有很多的動物,小朋友只要仔細的去觀察它們,我們會有更多的好朋友。
二、活動延伸:
手工《蝸牛》
【大班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科學教案(精選)08-25
(經典)大班科學教案08-11
大班科學教案(經典)08-11
[經典]大班科學教案08-12
【經典】大班科學教案08-04
大班科學教案(精選)07-27
(精選)大班科學教案07-28
(精選)大班科學教案07-29
大班科學教案[精選]07-29
大班科學教案【經典】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