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語言教案(共9篇)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大班語言教案10篇,歡迎大家分享。
大班語言教案 篇1
設計思路
饒搞笑味的作品資料,很吸引幼兒!皦蛟铝痢钡漠嬅婧唾Y料讓幼兒充滿好奇,產(chǎn)生了游戲的沖動。因此這是一個能夠“玩”、能夠“游戲”的作品,適宜在大班進行群眾教學。
疊高是各年齡段幼兒都喜歡的活動,大班幼兒已積累了一些操作經(jīng)驗,但對疊高中蘊含的“奧秘”卻不甚清楚。于是,我們借助文學作品,設計了“夠月亮”活動,讓大班幼兒在與同伴的共同游戲中探究疊高的“奧秘”,初步體驗合作的樂趣和重要性,引發(fā)幼兒用心主動的操作、探究和發(fā)現(xiàn)。
活動目標
1.在觀察動物“吃月亮”的畫面中,討論并發(fā)現(xiàn)疊高時持續(xù)平衡的方法。
2.與同伴一齊探究疊高的“奧秘”,從中體驗探索的樂趣。
活動準備
作品的動畫片、幼兒建構作品的照片、PPT(人體疊高):疊高用的多種用具、紙制隔板、可移動的“月亮”。
活動過程
一、交代名稱,引發(fā)好奇
(透過“開門見山”式的'問題引出作品,引起幼兒無限的遐想和學習的用心性。)
1.這是什么(月亮)那里有一個關于月亮的搞笑的故事,一齊看看這個故事的名字——《月亮的味道》。
2.你認為月亮是什么味道的
3.過渡:有一群動物也在想:月亮是什么味道的它們想去摘月亮,動物們有沒有摘到月亮動物們用什么方法摘到月亮的
二、聽講故事,理解作品
(借助重點問題和插問幫忙幼兒理解作品資料,討論并發(fā)現(xiàn)疊高的一些方法,促進幼兒觀察潛力、思維潛力等方面的發(fā)展。)
1.播放PPT:看看講講(講述中適當進行一些插問)。
(1)大象這么大,海龜這么小,我們一齊幫忙想個好辦法,讓上面的大象站穩(wěn)、下面的海龜不受傷,能夠怎樣做(引導幼兒大膽推測)
(2)此刻誰來幫忙了獅子站在斑馬身上,它的頭往哪邊比較適宜呢為什么這樣站比較好
(3)此刻幾個動物在摘月亮(7個)你認為猴子會請哪個動物爬上去比較適宜(推進)為什么小老鼠爬上去比較適宜
(4)小老鼠為什么能成功這是朋友們互相合作、努力配合的結果嗎
(5)誰能說說動物們是用什么辦法站穩(wěn)、夠到月亮的
2.小結:動物們互相配合,慢慢地往上疊,它們都找到了持續(xù)平衡的方法。它們不怕失敗,最終成功地夠到了月亮,嘗到了月亮的味道。大家都覺得付出了那么多努力很值。
3.過渡:動物們齊心協(xié)力用疊高的方法夠到了月亮,品嘗到了“它們吃過的最好吃的東西”。你們想不想也和朋友一齊“夠月亮”
三、小組合作,探究方法
(借助操作體驗和問題討論,引導幼兒在共同游戲中探究疊高的“奧秘”,體驗合作游戲的樂趣。)
1.第一次探索。
帶給材料:每個桌上有一個可移動的“月亮”。一個塑料筐,筐里有一些小紙板、罐頭、積木、木板等。每組材料的種類和數(shù)量相同。
(1)交代操作要求:
*這些材料像什么呢(動物的腿)這些小紙板能夠代替什么(動物的身體)
*有的動物是兩條腿的,也有的動物是四條腿的。你們能夠選取不同的材料代替動物的腿。
*材料只有4份,而我們有16個人,能夠怎樣玩游戲呢(4人合作游戲)
(2)幼兒4人一組探索活動。
[觀察要點]:怎樣的材料適合放在下(上)面怎樣放置材料才會穩(wěn)穩(wěn)當當?shù)?/p>
(3)交流各自用什么辦法“夠月亮”
2.第二次探索。
帶給材料:每個小組增添相同數(shù)量的藥盒、酸奶罐、圓柱體積木。
(1)交代操作要求:
*這次每個小組增加了材料,你們能夠用和動物不一樣的方法試試疊高“夠月亮”。
*提醒幼兒可移動的“月亮”可移至中間處或最高處。
(2)幼兒4人一組探索活動。
[觀察要點]:幼兒是否有意識地挑選材料幼兒是否能分工合作進行疊高疊高時是否細心
(3)交流各自用什么辦法“夠月亮”。
(重點介紹與眾不同的方法,分析成功或失敗的原因。)
3.小結激趣。
“夠月亮”的辦法有很多,這天有的小組成功了,有的小組失敗了……以后,我們能夠試試各種辦法,相信你們肯定能夠夠到月亮。
延伸活動
1.請幼兒欣賞圖片或PPT,引導幼兒看看說說有關人體疊高等畫面,進一步感知其中蘊含著的有關疊高——平衡的“奧秘”。
2.在區(qū)域活動中,帶給疊高用的多種材料,鼓勵幼兒與同伴一齊繼續(xù)玩游戲,并記錄游戲的操作狀況,分享交流自己的經(jīng)驗。
大班語言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隨著本土意識的抬頭,鄉(xiāng)土語言漸漸受到了廣泛的重視,現(xiàn)在嘉興方言說的標準的孩子已經(jīng)不多了,對保護地方方言不利,所以我們想通過"童謠"來讓幼兒了解、熟悉和學會嘉興話。童謠充滿孩子童趣的天真、純樸、具有鮮明的性格特征;顒舆x的內(nèi)容也富有嘉興特色,想通過教學讓孩子能對童謠和方言有進一步的了解,從而也讓孩子感受一下念童謠的樂趣。
活動目標:
1、學念嘉興童謠,感受嘉興話的語言特點與嘉興童謠的詼諧幽默。
2、通過童謠,激發(fā)幼兒對嘉興方言的熱愛。
重點:學念嘉興童謠。
難點:念清"洋鈿用脫八十八塊八角八分八厘八毫八"中的"八"的發(fā)音。
活動準備:圖片;錄音;小音箱。
附:
從前有個老伯伯,年紀活到八十八,跑到北麗橋,買碗八寶飯,洋鈿用脫八十八塊八角八分八厘八毫八。
活動設計:
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過程設計意圖導入部分。一、播放童謠錄音,幼兒初步感受童謠。
1、聽童謠第一遍。
。1)、這首兒歌有趣嗎?你聽得懂嗎?
。2)、它是用什么話來念的?
2、聽童謠第二遍。
你能聽懂幾句呢?知道是什么意思嗎?通過童謠的直接引入,激發(fā)孩子對方言的興趣。
基本部分。一、結合圖片,理解童謠的含義,并學念童謠。
1、(出示背景圖)這是哪里?
2、學念童謠第一、二句。
a、(出示老伯伯),這是誰?
嘉興話怎么說?
b、學念第一、二句"從前有個老伯伯,年紀活到八十八"。
3、(出示八寶飯),學念第三、四句"跑到北麗橋,買碗八寶飯"。
4、(出示洋鈿圖譜)學念第五句"洋鈿用脫八十八塊八角八分八厘八毫八"。
結合打節(jié)奏等方式,重點練習念清"洋鈿用脫八十八塊八角八分八厘八毫八"中的"八"的.發(fā)音。
5、(出示大圖譜),幼兒集體學念童謠。
6、組織幼兒表演嘉興童謠。通過圖片和講解理解童謠的內(nèi)容,從而進一步念準方言。
通過繞口令的形式學年童謠語句,感受詼諧幽默的氣氛。
結束部分。
說說你會說的嘉興話還有哪些?
通過提問,引發(fā)幼兒說嘉興方言的興趣。
大班語言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初步學會朗誦兒歌,并能以游戲的形式進行表演。
2、能正確掌握兒歌中出現(xiàn)的一些量詞,并在游戲中學習接觸新的量詞,練習完整講述。
活動重點:會說兒歌。
活動難點:能說準量詞。
活動準備:
1、售貨廳,兒歌中所需的用品以及其他一些物品
2、兔子頭飾一個猴子頭飾五個
3、兒歌錄音磁帶一份
活動過程:
一、情景表演,幼兒熟悉兒歌內(nèi)容
白:在一座大森林里,小兔子開了一家鋪子。(邊說邊拉開帷幕,幼兒看見的是小兔子在鋪子里。)
小兔子:小朋友們好,我是小兔子,今天新開了一家鋪子,歡迎大家光臨。
。◣煶鰣觯和!小兔子家開了鋪子,張老師帶大家去看一看,鋪子里有些什么東西。(轉(zhuǎn)身向兔子,指著襪子)這是什么東西?一共有多少?(請幼兒回答,學習正確使用量詞:三雙襪子)(再指著一排瓶子)這一排是什么?共有幾個?(請個別能力較差的幼兒練習:四個瓶子)(教師轉(zhuǎn)身對兔子)小兔子,這桌子也賣嗎?
兔子:賣,當然賣咯!
師:哎,我看這桌子挺好的,小朋友們看看鋪子里有幾張桌子?(指導幼兒正確運用量詞:張)
。◣熌闷饍砂阉芰系囊巫樱┠銈兛雌羻?我們來數(shù)數(shù)一共有多少,然后告訴大家。(指導幼兒學習用“把”這個量詞)
師:還有些什么?(老師尋找別的東西,突然發(fā)現(xiàn))瞧,這些帽子可真多,有大有小,有白的有花的,一共幾頂,我們來數(shù)數(shù)。一頂、兩頂、三頂、四頂、五頂,一共五頂帽子。(幼兒練習頂這個量詞)這里的東西可真多呀!
。ㄍ蝗粊砹宋逯恍『镒樱
之一:小兔子,我要買五頂帽子。
小兔子:啊?是幾頂?我沒聽清楚。
師:小朋友,小猴子要買多少帽子,告訴小兔子。
(幼兒齊答:五頂帽子)
之二:小兔子,我要買四個瓶子。
之三:小兔子,我要買一張桌子。(老師幫小猴抬下)
之四:小兔子,我要買三雙襪子。
之五:小兔子,我要買二把椅子。
小兔子:我的東西賣完了,明天再來開鋪子。(拉上帷幕)
大班語言:心愿樹
活動目標:
1、創(chuàng)設愉快的氣氛,鼓勵幼兒在集體前大膽說出自己的心愿。
2、引發(fā)幼兒的同情心,懂得關心和幫助有困難的人。
活動準備:
會發(fā)亮的`玩具一個,心愿樹及心型的花,戒指花;幼兒聽過七色花的故事;事先引導幼兒關注日常電視新聞。
活動過程:
一、初步理解詞“魔力”
今天,我請來了一位朋友,(出示會發(fā)亮的玩具)這是和有魔力的xx,它發(fā)亮的時候,就會產(chǎn)生魔力。誰知道什么叫魔力?
魔力就是有奇異的、神奇的力量,能把想要的東西變出來、
二、理解詞“心愿樹”
有魔力的xx,住在一座花園里,(出示背景圖)花園里有什么?這些花不是一般的花,它有魔力。這棵大樹也不是一般的樹,是一棵心愿樹。
誰知道什么叫心愿樹?
你心里有什么愿望,告訴心愿樹,它會幫助你實現(xiàn)愿望。
三、自由說出自己的心愿。
1、誰的心里有什么愿望,可以對心愿樹說:“心愿樹,心愿樹,請你幫我實現(xiàn)愿望好嗎?我的心愿是……”
2、請部分幼兒在集體前說心愿。(幼兒說出一個愿望,教師在樹枝上貼上一朵心型的花,并以心愿樹的口吻說:“你的愿望將來一定會實現(xiàn)或只要是美好的心愿都能實現(xiàn)。)”
3、每人說心愿。
每個人都有心愿,還沒有說過心愿的小朋友。請閉上眼睛,在心里悄悄的對心愿樹說,我的愿望是…..
4、心愿樹的應答
心愿樹說:“!我聽見了,你們的心靈在呼喚,你們的美好愿望一定回實現(xiàn)!
四、圍繞一個主題,說說樂于助人的心愿。
1、xx說:我的花園里,不僅心愿樹有魔力,這些戒指也有魔力。戒指花能用來幫助有困難的人。
怎樣才能得到神奇的花呢?你必須說清楚,想幫助誰解決困難,這樣就能得到花了。
教師示范:如果我有魔力我想幫助所有的殘疾人都能站起來工作、學習、生活。
2、幼兒說出心愿后得到一枚戒指花。
先請個別幼兒摘一枚戒指花,摘后邊轉(zhuǎn)邊說出自己的心愿。然后其他幼兒也同時上前摘戒指花,套上手指后,邊轉(zhuǎn)邊說與主題相關的心愿(估計幼兒一般反應:幫助生病的人,災區(qū),地震區(qū)的窮人,殘疾人等)。
3、xx說,今天我來到大班,心里特別的高興,因為你們的內(nèi)心都具有同情心,而且為人善良,樂于幫助別人,我相信,你們只要好好學習,長大后努力工作,你們心中的美好愿望,一定能實現(xiàn)!
大班語言教案 篇4
語感是人們在長期的語言實踐和有意識的語言訓練中,語言文字的規(guī)律、詞句的含義、情味等,以“格”的形式在腦中固定而成的。分享了大班語言文學活動教案給老師們借鑒!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在觀察認識蒲公英的基礎上,欣賞散文,理解散文優(yōu)美的詞句和比喻句。
2.要求幼兒學會有感情地朗誦散文,并能用繪畫等形式表達自己對作品的理解。
3.擴展幼兒的想象,引導他們運用積累的經(jīng)驗與詞匯,仿編新的散文。
(這篇優(yōu)美的散文運用了形象而易于幼兒理解的比喻手法表現(xiàn)了作者熱愛大自然、向往田園生活的'質(zhì)樸的情感,優(yōu)美又富于生命的活力,易使幼兒增添對大自然、美好生活的熱愛和憧憬。作品篇稽鍍小,易于幼兒朗誦;結構層次清楚分明,易于幼兒仿編。理解和欣賞文學作品、學習其中的優(yōu)美的詞匯和語句、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作品中的句式和結構是文學活動的要求,該活動的目標更是這些要求的具體體現(xiàn)。)
活動準備
1.幼兒觀察過蒲公英,了解它的外形特征。
2.錄音機、配樂散文磁帶;水彩筆、油畫棒、白紙若干。
(欣賞散文之前,讓幼兒積累一些對蒲公英的外形特征的感性認識,能幫助幼兒較好地理解散文。)
活動過程
大班語言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發(fā)展幼兒陳述理由并能說明其原因。
2.提高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各種玩具圖片。
活動過程
1.物品分類
請幼兒將混放在一起的各種玩具分類放好,并說明理由。
引導幼兒可以使用“因為……,所以……”句式。
一個幼兒說完后,其他幼兒評議,看他分得、說得對不對。
例如:
。1)小碗、筷子、小勺放在一起
因為它們都是吃飯用的',所以放在一起。
。2)汽車、輪船、飛機、宇宙飛船放在一起
因為它們都是交通工具,所以把它們放在一起。
2.找相關圖
請幼兒找出有關系的兩張圖放在一起,并說明理由,其他幼兒進行評議。
例如:
。1)因為她是女孩子,所以穿花裙子。
(2)因為小羊、小白兔都愛吃青草,所以我們把它們擺在一起。
3.說一件生活中的事(情景)
請幼兒用“因為……,所以……”,或“……所以……”,說一說生活中的一種現(xiàn)象、一件事,或一種情景。
例如:
。1)因為秋天到了,所以有的樹葉變黃了。
。2)因為3月8日是媽媽的節(jié)日,所以我要送給媽媽一朵小紅花。
(3)因為搶玩具誰都玩不成了,所以應該輪流玩。
大班語言教案 篇6
設計背景
一年有很多的節(jié)日,在節(jié)日里送去自己的祝福,已經(jīng)成為當今社會的一個時尚。隨著新年的腳步,送祝福的人是越來越多,我決定利用祝福的主題,設計一個語言主題活動。
幼兒的.語言是通過在生活中積極主動地運用而發(fā)展起來的,單靠教師直接的“教”是難以掌握的。教師應充分利用各種機會,引導幼兒積極運用語言進行交往。鼓勵幼兒用清晰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感受,發(fā)展語言表達能力。
為了讓幼兒貼近社會,我把身邊發(fā)生的事情孩子關注的事情記錄了下來,通過觀察、思考、最后設計了這節(jié)主題活動。
活動目標
1、感受新年的氣氛,體驗冬天的快樂。
2、會正確使用祝福語,會說祝福語。
3、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重點難點
重點:能用正確的表達出自己的思想感情。
難點:學會正確使用祝福語。
活動準備
1、春節(jié)歌曲2、自制雪球3、紅色彩紙4、膠棒5、彩繩。
活動過程
一、 音樂游戲:
雪中樂(在音樂的伴奏下,幼兒與教師共同游戲)。
二、 說春節(jié):
1、 師:哇!過年了,真是太開心了,小朋友們過年時你們都做 了哪些開心的事呀。ù┬乱路、吃餃子、滑雪、引出拜年送祝福)
2、 幼兒自由說在新年里的趣事。
3、 教師小結
三、 說祝福:
1、 師:在新年里送祝福是一件非常時尚的事情了,你們都聽過什么樣的祝福呢?(教師選幾個新年祝福引導幼兒發(fā)言)
2、 幼兒自由說。
3、 送祝福:請幼兒用自己的語言送祝福。
四、 發(fā)散思維:
1、 祝福的種類:師:“說到送祝福,我還真知道不少,像生日的時候可以送祝福,有人生病了可以送祝福,祝福他身體早日康復,你們還知道哪些祝福呢”。
2、 幼兒想象自由說。
五、 手工制作:
1、 出示制作好的鞭炮。
2、 幼兒學習制作鞭炮。
3、 幼兒制作鞭炮。
活動結束:幼兒帶著自己做好的鞭炮與教師在快樂的音樂中歡快的結束。
大班語言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用連貫的語言,圍繞“有用的繩子’’進行談話。
2.幫助幼兒學習用輪流、修補的方式進行自由、有序的交談。
3.激發(fā)幼兒談話的興趣,大方地向同伴、老師表達自己的想法。
(會用“輪流、修補”的方式談話,是啟發(fā)幼兒圍繞話題談話的重要因素之一,要讓幼兒在這次活動中樂于、善于用輪流修補的方式談論繩子的用處,讓幼兒用玩的經(jīng)驗去生動地認識體驗繩子的用途是重要的一環(huán)。因此,我們運用了多感觀參與的方法讓幼兒充分地去玩弄繩子,以達到‘‘用連貫性的`語言大方的向同伴談論繩子用途”的目的。)
活動準備
1.各種繩子(毛線、尼龍、扎頭的發(fā)帶)若干。
2.幼兒每人自帶一根繩子。
活動過程
1.通過“故事”引出談話話題!
(1)教師講故事:有一個人,常常忘事,他就用繩子打結幫助自己記事,大事打大結,小事打小結,結果呀……
(2)與幼兒討論如下問題:你在哪里看過繩子?繩子可以做什么用?找一找,自己身上有沒有繩子?
(話題用“講故事”的方式引入,可以提高幼兒的積極性,引起幼兒都來尋找“我用繩子干了些什么的欲望。)
2.運用“玩一玩,說一說”的方法,讓幼兒自由地交談。
(1)讓幼兒自由組合,將自己帶來的繩子創(chuàng)造性地玩一玩,說一說它的作用。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與幼兒共同活動。例如:將繩子圈在椅子上跳、爬,把繩子放在地上,在繩子上面走、玩蹦蹦繩游戲。
(2)教師指導幼兒邊玩邊說。通過插話,幫助那些只玩不說的幼兒與同伴進行交談。
(這一環(huán)節(jié)有兩個作用。一是給幼兒充分體驗、表達的機會,因為全班幾十個孩子,不可能每個幼兒都有在集體面前談話的機會。通過玩耍和自由兩兩交談,使每個幼兒都享受了談話的權利。二是通過集中談話,可以了解幼兒對輪流、延續(xù)談話方式的掌握情況,以幫助幼兒更有效地捕捉別人談話的信息進行對話。)
3.運用假設,拓展談話范圍。
教師提出假設:假如我們的身體是一根繩子,軀干是粗繩子,四肢是不粗不細的繩子,手指腳趾是細繩子,頭發(fā)是細細的繩子,它們又能干什么用?啟發(fā)幼兒圍繞這些假設,有興趣地與旁邊的小朋友進行交談,也可以用集中談話的方式進行有趣的談話活動。
(在“拓展談話范圍”這一過程中,教師提出一連串有趣的“假設”讓幼兒進行談話,可以激發(fā)幼兒無限的想象,還可以引導幼兒將繩子的用途向著生活需要、自我保護等方面去拓展。這樣,又可以引出更多、更有趣的談話。)
大班語言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nèi)容,使幼兒懂得“大小、深淺”不是固定不變的,它是隨著一個事物與另一事物相比較而改變的。
2.能圍繞某一主題用輪流的方式與他人交流,在集體面前說話時語言比較完整,態(tài)度大方。
3.使幼兒懂得遇事要動腦筋想一想,還要去試一試。
4.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5.能自由發(fā)揮想像,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
活動準備:
課件《小馬過河》、圖片。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理解故事內(nèi)容,懂得遇到事情要多動腦筋想一想,試一試。
活動難點:知道大小、深淺不是固定不變的,是隨著一個事物與另一事物相比較而改變的道理。
審美元素:故事通過小馬過河遇到困難以及前后兩次不同的處理方法,讓幼兒懂得遇到事情要動腦筋想一想,試一試。
活動過程:
一、談話,激發(fā)興趣。
有一只小馬,他過河的時候,發(fā)生了一些有趣的事情,我們一起來聽一個故事。教師講故事,當講到”跑著跑著,一條小河擋住了去路。河水“嘩嘩嘩”地流著。能不能過去呢?”
提問:你們猜一猜小馬能不能過河呢?(幼兒回答)
二、老師繼續(xù)講述故事,激發(fā)幼兒討論。
1.教師繼續(xù)講述故事,當講到:” 松鼠認真地說:“當然!昨天,我的一個小伙伴就是掉在這條河里淹死的呀!”
提問:小馬一開始是怎么想的?老牛是怎么說的?小松鼠又是怎么說的?為什么老牛說河水很淺,小松鼠卻說河水很深呢?聽了老牛和小松鼠的話,小馬會怎么做?它是怎么想的呢?
2.繼續(xù)欣賞故事,講到孩子,光聽別人說,自己不動腦子,不去試試,是不行的。
提問:小馬是怎么做的呀?媽媽對小馬說了什么?聽了媽媽的話,小馬又會怎樣做呢?
3.繼續(xù)欣賞故事,至故事結束。
提問:小馬有沒有過河?原來 ,河水既不像老牛說的.那樣淺,也不像松鼠說的那樣深。
三、完整欣賞故事《小馬過河》。
教師:我們來把這個故事完整地聽一遍。
提問:1.小馬幫媽媽做了什么事?他遇到了什么困難,是怎樣想的?
2.老牛伯伯對他說了什么?小松鼠又對他說了什么?(學說對話)
3.小馬是怎么做的?
4.媽媽對他了說了些什么?(練習對話)
5.小馬聽了媽媽的話后又是怎么做的?
6.為什么小松鼠認為河水很深?老牛伯伯認為河水很淺呢?
7.組織幼兒討論:通過這件事,小馬懂得了什么道理?
你喜歡小馬嗎?為什么?(組織幼兒討論,加深對主題的認識。)
四、 遷移作品的經(jīng)驗。
你遇到過什么困難,你是怎么做的?(教育幼兒遇到問題要動腦筋想一想,試一試。)
結束活動。
附故事:
小馬過河
馬棚里住著一匹老馬和一匹小馬。小馬跟著老馬,樣樣事情都要老馬幫著他做。
有一天,老馬對小馬說:“你已經(jīng)長大了,能幫媽媽做點事嗎?”小馬說:“怎么不能?我很愿意幫您做事!崩像R高興地說:“好啊,那么,你把這半袋麥子馱到磨坊去吧!
小馬馱起口袋,飛快地往磨坊跑去。跑著跑著,一條小河擋住了去路。河水“嘩嘩嘩”地流著。能不能過去呢?小馬為難極了,他想:“要是媽媽在身邊該多好哇!問問媽媽,就知道該怎么辦了!笨墒,離家已經(jīng)很遠了,他向四周望望,只見一條老牛在河邊吃草。小馬“噠噠噠”地跑過去,問到:“牛伯伯,請您告訴我,這條河,我能過去嗎?”老牛說:“水很淺,剛沒小腿,能淌過去!毙●R聽了老牛的話,立刻跑到河邊,準備過去。突然,一只小松鼠跳到小馬跟前,大叫道:“小馬,別過河,別過河,河水會淹死你的!”小馬奇怪地問:“水很深嗎?”松鼠認真地說:“當然!昨天,我的一個小伙伴就是掉在這條河里淹死的呀!”小馬連忙收住腳步,不知道怎樣做才好!鞍!還是回家問問媽媽吧!”
小馬甩甩尾巴,走回家去。媽媽見小馬回來了,就問他:“怎么回來啦!” 小馬難為情地說:“河水很深,過……過不去。”媽媽說:“那條河不是很淺嗎?怎么過不去呢?”小馬說:“是呀,牛伯伯也這么說。可是,松鼠說河水很深,還淹死了他的伙伴呢!”媽媽問:“那么到底是深還是淺呢,你仔細想過嗎?”小馬說:“沒……沒想過。”媽媽親切地說:“松鼠和老牛的話都有他們的道理。老牛那樣高大,他看河水當然很淺;松鼠那樣矮小,一點兒水就能把他淹死,他當然說深!眿寢尳又f:“你比老牛矮多少,又比松鼠高多少,你仔細想一想就會知道你能不能過河了。孩子,光聽別人說,自己不動腦子,不去試試,是不行的!
小馬聽了媽媽的話,明白了,轉(zhuǎn)身又往河邊跑去。到了河邊,小馬剛剛要下水,松鼠又大叫起來:“怎么你不要命啦!”“讓我試試吧! 小馬一面回答,一面下了河,小心地淌過去。原來,河水既不像老牛說的那樣淺,也不像松鼠說的那樣深。
通過這件事,小馬懂得了:碰到事情要多動腦筋想一想,還要去試一試,聰明才干就是這樣來的。
活動反思:
平淡無奇固然可使幼兒學的輕松,但往往也會使幼兒感到乏味。本課根據(jù)幼兒特點,巧妙設置了學習的障礙,使幼兒在新需要與舊水平之間產(chǎn)生沖突,從而更好地學習。因此,在課一開始,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如果你是那匹小馬,你能過河嗎?”這個問題一定會激起幼兒學習的興趣,啟迪他們的思維,他們會利用以有的生活經(jīng)驗去思考,去實踐,甚至會將問題放到現(xiàn)實生活中去解決。這樣將課堂與生活有機的結合起來,讓幼兒在解決問題的同時,練就生活的本領。
大班語言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感受對換后大人小孩的不同變化。
(2)體驗做老師的樂趣與辛苦。
(3)能分析故事情節(jié),培養(yǎng)想象力。
(4)運用已有生活經(jīng)驗,根據(jù)畫面大膽想象、推測并表達自己對故事情節(jié)的理解。
活動準備:
《對換節(jié)》圖畫書,教學課件(PPT)
“我最想做的老師的事"調(diào)查表
根據(jù)“我最想做的老師的事”調(diào)查表上孩子的想法,準備相應的物品(如老師的工作服、口紅、高跟鞋,等等),注意對孩子保密
活動過程:
(1)討論交流,理解名字
一(出示封面)這幾個字認識嗎?
一什么叫“對換"?猜猜“對換節(jié)"是什么意思?這是一個怎樣的節(jié)日?
(2)欣賞理解,感受變化
①出示第2面:
一對換節(jié)是一個什么樣的節(jié)日?
(參出示第3~1 5面:
一對換節(jié)里,大人做些什么?
一大人們開心嗎?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小結:對換節(jié)里,大人做著小孩的事,他們很輕松、很快樂。
、鄢鍪镜1 6~21面:
一對換節(jié)里,小孩子做什么?
一小孩們快樂嗎?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一為什么他們會不快樂?
小結:對換節(jié)里,小孩做大人的事,一切都亂了套。
(3)大膽表述,體驗對換
一你想過對換節(jié)嗎?
一你最想和誰對換?
一你最想做老師的什么事情?
一今天我們也來過“對換節(jié)”。這里有許多老師的東西,你可以看一看,選一選,試一試,用一用。
幼兒感受、體驗。(教師注意孩子的安全,如孩子穿上老師的.高跟鞋走路等。體驗的時間可長一些,一日生活中的運動、學習、區(qū)角等環(huán)節(jié)都可)
(4)交流分享,表達表現(xiàn)
①出示第22~23面:
一我們的“對換節(jié)”結束了,你有何感想?
一故事里的對換節(jié)結束了,大人和小孩又各有怎樣的感受?
一現(xiàn)在,你還想和大人對換嗎?為什么?
小結:有很多大人做的事情,我們現(xiàn)在還不能做。
②幼兒表現(xiàn)表達:
一我知道,你們就像故事中的小孩一樣,很想做大人的事情,很想對大人說說你們的想法。這里也有“對換節(jié)”的圖書,你們可以把最想做的大人和老師的事情、最想對大人和老師說的話,畫下來,說給大人們聽。
活動反思:
故事中有“對換節(jié)”,小孩子可以做大人做的一切事情。故事通過講述在對換節(jié)里大人和小孩角色對換后發(fā)生的有趣事情,讓孩子們明白一個道理:大人很辛苦!也讓大人們清楚,小孩也有自己的想法。一次對換引發(fā)了互相尊重、體諒的思考。
小百科:對換意思是互相交換,對調(diào)。
【大班語言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語言的教案06-27
大班語言教案06-14
大班語言教案06-15
大班語言守株待兔教案03-13
大班語言禮物教案04-02
大班語言菊花教案04-02
大班語言比尾巴教案03-30
大班語言秋葉教案04-01
大班語言昆蟲教案04-01
大班語言《梳子》教案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