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語言教案8篇【合集】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班語言教案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班語言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欣賞故事,理解詞語"心滿意足"
2.結(jié)合已有經(jīng)驗,大膽想象并創(chuàng)編故事情節(jié),并能用完整的語句進行講述。
3.學習烏龜?shù)挠焉,體會好朋友之間的美好感情。
活動準備
故事圖片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教師:小朋友,你覺得你們家的房子周圍環(huán)境怎樣?
看來,我們小朋友對自己家周圍的環(huán)境還比較滿意,有兩只小老鼠,
他們一直在尋找可以安家的地方,你們猜猜他們會把家安在什么地方?
二、欣賞故事
1.教師:有這么多的地方呀,那我們一起來看看故事中的小老鼠把家安在了什么地方,
他們對這個地方滿意嗎?
2.提問:小老鼠對他們找到的地方滿意嗎?
你是從哪個詞知道的?(心滿意足)心滿意足是什么意思?
小老鼠對什么事情都心滿意足?
心滿意足會是什么表現(xiàn)?
誰來學一學心滿意足的樣子?
3.教師:你都有哪些心滿意足的事情?
現(xiàn)在老師給你一次機會,讓你給自己的房子重新找個位置,你會選在哪里?為什么?
4.教師繼續(xù)講故事
提問:有一天早上。周圍的一切怎么都變了?
到底是怎么回事?
教師小結(jié):原來,小老鼠把房子建在了烏龜?shù)谋成,不是周圍的景色沒了,而是烏龜走動了,
所以周圍的'景色變化了!
教師:那小老鼠現(xiàn)在除了驚訝還有什么感覺?他為什么會害怕?烏龜這時是什么反應?
5.教師:烏龜?shù)降讜粫翊蠹艺f的那樣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提問:烏龜有沒有生氣?從哪里看出來的?
“不一般的事情”指什么?
你們覺得烏龜怎么樣?
6.講述故事最后一段
教師:真是一座奇妙的房子呀,那他有什么奇妙的本領呀?(會移動)
三、完整欣賞故事
教師:是呀,這是一座會移動的房子,真有趣!那我們就把再來欣賞一遍吧!
(幼兒看圖片完整聽故事)
四、續(xù)編故事
教師:是呀,他們肯定一起玩了很多地方,請小朋友開動腦筋想一想,
如果你是小烏龜,你會將小老鼠的房子移到什么地方去?他們都看到了什么?
大班語言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知道使用疑問句表達自己不確定的一些想法。
2、引導孩子能夠關(guān)注事物的共同屬性進行分類,嘗試用概括性語言提問問題。
【活動準備】
繪本幻燈片、寶石一顆、六宮格、九宮格。
【活動過程】
一、教師邊播放幻燈片邊講述故事前半部分,在講述的過程中提出關(guān)鍵性的問題幫助孩子更好的理解讀本。
小貝挖到了什么?這時候小貝挖到了哪兒?我們來幫小貝找找它的寶貝骨頭在哪兒?
二、讓孩子們嘗試找到關(guān)鍵點提問問題。
1、兩個格子來猜寶貝骨頭在哪里?兩個格子比較容易,不是這個就是那個。
2、四個格子來猜寶貝骨頭在哪里?如果一個一個看要看四次,如果當自己拿不準一些事情時可以用問的方式,引出疑問句。
3、教師示范疑問句的使用,孩子們從模仿提問開始。
4、六個格子來猜寶貝骨頭在哪里?引導孩子發(fā)現(xiàn)他們之間相同的地方,嘗試概括性的提問問題。
教師引導語:有的格子在上面,有的.格子在下面。引導孩子們根據(jù)他們相同的地方,概括性提問。教師示范提問方式,
引導孩子嘗試用這種方法提問問題。
5、九個格子來猜寶貝骨頭在哪里?如果一個一個問要問九次,今天老師就給你三個問題,試試看哦!仔細觀察數(shù)字的位置或顏色,說不定能幫助你提問。
教師引導孩子們關(guān)注數(shù)字的顏色,示范概括性提問。
孩子們嘗試找到數(shù)字的共同點,嘗試概括性提問問題。
教師引導語:可不可以提一個問題看四個或五個格子呢?
三、玩“找寶貝”的游戲,讓孩子練習用概括性語言提問問題。
1、六個孩子來玩一次。教師介紹游戲玩法后孩子們來玩。
2、九個孩子來玩一次。引導孩子盡量提出一個問題看多個小朋友。
四、教師繼續(xù)播放幻燈片講述故事后半部分。
小貝找到了什么?小貝找寶貝都挖到了什么東西呢?(鞋子、礦工工人、地鐵……)小貝要不要繼續(xù)找骨頭。找到了嗎?還要不要繼續(xù)挖下去呢?它挖到了什么?(恐龍)
五、教師小結(jié),活動結(jié)束。
小貝挖寶的故事好聽嗎?找寶貝的游戲好玩嗎?小貝開始只為了找一根骨頭可最后呢?回去后可以再和其他人一起分享這個故事吧!
大班語言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仔細閱讀畫面,了解鱷魚和長頸鹿住進不同高度的房子帶來的種種困難。
2、學習預測事情的發(fā)展,提高預測故事發(fā)展的能力。
3、體驗故事中相互關(guān)心、理解對方,遇到困難想辦法解決困難。
【活動準備】
。校校、圖片3張、五角星若干。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激發(fā)興趣。
一對新人結(jié)婚了,他們是誰。浚{魚和長頸鹿)
二、觀察畫面,理解故事。
1、鱷魚和長頸鹿結(jié)婚后會遇到一些困難,都在《搬過來,搬過去》這本書里。
2、鱷魚和長頸鹿在干什么?(比身高)誰高誰矮?(鱷魚矮長頸鹿高。)
3、他倆決定搬家,是搬進鱷魚家呢?還是搬進長頸鹿家?為什么呢?(幼兒討論并做出選擇)小朋友用因為····所以····說出搬進它們家的`理由。
4、搬進鱷魚家。
。1)他們搬進誰家呢?(鱷魚家)
(2)高高的長頸鹿搬進了鱷魚又小又矮的房子會發(fā)生什么事?(幼兒猜測)
。3)長頸鹿又遇到什么困難?(長頸鹿睡覺脖子伸到了外面)
(4)如果你是鱷魚看長頸鹿住的不舒服,你會怎么做?(搬到長頸鹿家去)
。、搬進長頸鹿家。
。1)鱷魚住在長頸鹿又大又高的房子會舒服的生活下去嗎?為什么?(幼兒討論并做出選擇)小朋友用因為····所以····說出理由。
。2)鱷魚遇到些什么困難?(吃飯、開門、晾衣服)怎么辦?(升降椅、旋轉(zhuǎn)門、感應門、升降衣架)
。、想辦法解決困難。
(1)長頸鹿和鱷魚一起商量想了個好辦法,決定建造一棟兩人共用的新房子。他們會設計怎樣的房子?(幼兒大膽猜測)
(2)請小朋友仔細觀察新房子里吃飯、開門、晾衣服的問題是怎么解決的?
三、遷移經(jīng)驗,結(jié)束活動。
鱷魚和長頸鹿在遇到困難時沒有放棄,共同商量一起想辦法建造了適合他倆居住的新房子,那你們在遇到困難時也要向鱷魚和長頸鹿學習勇敢面對,互幫互助想辦法解決困難。
大班語言教案 篇4
活動設計背景
冬去春來,萬物蘇醒。伴隨著輕音樂中的兒童詩歌《春的消息》“風搖綠了樹的枝條,水漂白了鴨的羽毛;盼望了整整一個冬天;你看 ,春天已經(jīng)來到;讓我們換上新裝像小鳥換上新的羽毛、”小鳥在枝頭上嘰嘰喳喳唱歌,小燕子也在漫天飛舞、
活動目標
1:理解詩歌的內(nèi)容,有感情的朗誦詩歌,理解詩歌。
2:用感官感受春天,通過學習詩歌豐富了關(guān)于春天的詞匯 如:嫩綠、美麗、融化、舒展、蘇醒、盼望。并能用完整的語言表述春天來了。3培養(yǎng)幼兒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重點、難點
1有感情的朗誦詩歌感受大自然,熱愛大自然。
2通過詩歌的學習;親身的感受;豐富的詞匯,能用完整的語言表達春天來了。
活動準備
1:圖片:美麗的春天;有粉紅的`桃花、可愛的燕子、河里的青蛙、嫩綠的柳樹、小草、蒲公英、
2:有關(guān)春雨、燕子、小鳥、青蛙、等聲音的錄音。
活動過程:
1、老師伴隨著輕音樂有感情的朗誦詩歌,通過觀察圖片,引領幼兒到操場上找春天。
2 、通過聆聽詩歌觀看圖片聽錄音,感受春天。
3 、老師:“觀察周圍的環(huán)境,小朋友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小朋友:“太陽暖暖的” “我們可以穿裙子了”“小燕子飛回來了” “柳樹綠發(fā)芽了” “小草發(fā)芽了”“奶奶家的鴨子可以游泳了、”通過師生的觀察,小朋友們各抒己見。
4 、教師小結(jié):小朋友們從自身的著裝、到天上的燕子、白云、地上的小草、柳樹、聯(lián)想到田野、河流、充分表達了春天來了。春天是一個美麗的季節(jié),萬物舒醒,象征著新的開始。
5、重溫意境優(yōu)美的詩歌內(nèi)容 。通過語言生動活潑具有童話色彩的詩歌,來感受大自然;培養(yǎng)對大自然的熱愛 。
大班語言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幼兒能按各種動物的特點編出合理的情節(jié)并畫下來。
2.注意繪畫中動物所處的環(huán)境,能夠畫出主次,前后。
3.能自由發(fā)揮想像,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5.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活動準備
圖片,幼兒畫過其中的幾種動物,紙,記號筆,蠟筆
活動過程
一. 學習故事
1. 教師講述故事《貓醫(yī)生過河》
2. 提問
1)故事里有誰?
2)出示圖片,觀察故事所處的背景。
3)貓醫(yī)生怎么過河的呢?
二. 幼兒續(xù)編故事并繪畫
1.你認為貓醫(yī)生會怎么過河。
2.請你將貓醫(yī)生過河的情景畫下來。
3.請注意貓醫(yī)生過河時河邊是什么樣的,河對岸是什么樣的?
4.輔導個別幼兒想象繪畫。
三. 講述續(xù)編故事,介紹作品
1.你畫的貓醫(yī)生是怎么過河的?你來介紹一下你的畫。
2.你喜歡誰的主意?誰的畫?為什么?
活動反思
《貓醫(yī)生過河》的主要教學目標是讓幼兒知道故事又開頭、中間和結(jié)尾,引導幼兒依據(jù)故事的前豐部分內(nèi)容,續(xù)編完整的故事,提高幼兒口語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大班的幼兒抽象思維的'能力有所提高,對詞匯的理解及掌握有一定的積累。組織他們對故事進行續(xù)編不僅僅能訓練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還能培養(yǎng)他們對事情的邏輯推理能力及創(chuàng)造力。
大班語言教案 篇6
活動準備
教學掛圖 對話框卡片
活動目標
在理解圖片中小老鼠拿蛋、鉆進大象鼻子、被甩到草地上的基礎上,學習新的講述經(jīng)驗。
根據(jù)順序仔細觀察畫面角色動態(tài)、表情,發(fā)揮想象的空間。
能大膽地與講述圖片內(nèi)容,體會作品所蘊含的趣味性。
活動過程
1.師出示多幅圖,引導幼兒觀察并初步學習講述圖片內(nèi)容。
(1)師引導幼兒觀察理解多幅圖片中小老鼠拿蛋、鉆進大象鼻子、被甩到草地上的內(nèi)容,并初步學習講述。
。2)師小結(jié)圖片的內(nèi)容,并進行簡單地講述
2.引導幼兒在對話框卡片的幫助下,豐富講述內(nèi)容。
(1)出示小老鼠說的話的`卡片"咦,我怎么飛起來了!",提問:是誰說的,你為什么知道是小老鼠說的?
(2)出示空白卡片,引導幼兒猜猜是誰說的?發(fā)揮想象:你覺得大象會說什么話?
。3)把空白卡片應用到其他張圖片:圖片上還有誰沒有說過話?提醒幼兒說時注意語氣、表情動作等。
3.出示"奇怪"的卡片,引導幼兒應用到圖片中進行講述。
。1)小老鼠發(fā)現(xiàn)一個蛋變成了一只小雞,它會覺得這件事情怎么樣?(很奇怪)師出示字卡"奇怪", 小老鼠會怎么說?
(2)你覺得這個"奇怪"還可以放在哪幅圖上?然后你要把這件奇怪的事情講給我們大家聽,不能光擺,想好了再舉手,誰會?
4.根據(jù)故事內(nèi)容,請幼兒和同伴一起,能用比較完整地話講述這個故事。
大班語言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 能有興趣安靜地傾聽童話故事。
2. 了解天鵝的外形特征及生活習性,知道鳥是人類的好朋友。
3. 懂得同情、關(guān)愛別人,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愿望。
活動準備:
1.《丑小鴨》的故事掛圖,有關(guān)天鵝圖片資料。
2.《天鵝》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 情境導入(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
播放《天鵝》音樂,幼兒隨音樂自由模仿飛禽的動作。
師:剛才,你模仿的是什么飛禽?它長得什么樣?
幼:我模仿的是燕子,它的嘴巴尖尖的,尾巴像剪刀。
幼:我模仿的是老鷹,它的嘴巴有個勾。
幼:我模仿的是……
二、 欣賞故事《丑小鴨》(幼兒完整欣賞故事,初步了解童話故事的含義及故事內(nèi)容)
1. 出示一只“丑小鴨”形象的畫面,問幼兒:它是誰?什么樣的故事?
幼:這是一只小鴨,它找不到媽媽了。
幼:小鴨要出去玩……
2. 幼兒完整欣賞故事。
3. 幼兒相互說說故事里講了什么。
4. 教師向幼兒簡單介紹安徒生和他的童話。
三、分段欣賞(結(jié)合掛圖,引導幼兒進一步了解故事主要內(nèi)容,激發(fā)幼兒同情、關(guān)愛他人的情感)
1. 利用掛圖,分段欣賞故事。
2. 引導幼兒討論:
(1)為什么故事中的小鴨被別人叫做丑小鴨?
幼:因為他長得丑。
幼:因為它和別的小鴨長得不一樣。
。2)開始它的生活快樂嗎?
幼:不快樂。
(3)后來丑小鴨經(jīng)歷了那些危險?
幼:差點被獵人用槍打死。
幼:在湖水里差點凍死……
(4)它的夢想實現(xiàn)了嗎?
幼:實現(xiàn)了。
幼:它變成了一只美麗的天鵝。
。5)如果你看到一只丑小鴨,會怎樣做?
幼:我會和它一起玩。
幼:我會給它好吃的東西。
幼:我會和它做朋友…
四、觀看天鵝掛圖,欣賞《天鵝》音樂結(jié)束
(引導幼兒了解天鵝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習性,使幼兒懂得愛護天鵝)
活動延伸:
1.鼓勵幼兒把故事將給爸爸、媽媽聽。
2.欣賞安徒生其他的童話故事。
活動反思:
幼兒非常喜歡聽故事,一聽老師說要講故事,都靜靜地坐在椅子上,眼神極渴慕地望著老師,都希望快一點聽老師講故事。在完整的欣賞了故事后,孩子們不由的發(fā)起了感慨,為此,教師讓孩子們互相說說自己對故事的看法,給幼兒創(chuàng)設了自由表達的空間,幼兒都積極發(fā)言,用語言表達著自己內(nèi)心的感受及自己的看法,隨后結(jié)合掛圖,分段欣賞故事,加深了幼兒對故事的理解,激發(fā)了幼兒對他人的同情、關(guān)愛之情,懂得了要愛護小動物。
大班語言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發(fā)現(xiàn)自己的成長與變化,進一步的認識自我、了解自我。
2、區(qū)別自己和別人的不同,敢于大膽地評價自我,正確地看待自我,增強自信心。
活動準備:
1、幼兒照片兩張:一張小嬰兒時的,一張現(xiàn)在的照片,紙、彩筆、膠棒等等。
2、活動前請家長幫助幼兒收集幼兒小時候的影集、用品等;請家長給幼兒講述小時的趣事和趣聞。
活動過程:
1、猜猜這是誰?
——教師出示自己小時候的照片,請幼兒猜猜這是誰?與幼兒一起討論,從中發(fā)現(xiàn)教師的'變化,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3、照片配對游戲。
。1)排列照片,提出問題。
——教師將幼兒小時候的照片在黑板上面、上下各派一列,上方是“小時的我”,下方是“現(xiàn)在的我”。
——當幼兒看到自己的小時候的照片貼在黑板上一定很興奮,之前要有保密的協(xié)議,只許睜眼睛看,不許發(fā)出聲音,不然就知道是誰小時候了。
——教師:請幼兒找一找,配一配那兩張照片是同一個人?
。2)幼兒操作游戲。
——請幼兒將“小時的我”和“現(xiàn)在的我”連線,做成照片配對。孩子們在下面的意見肯定不一樣,同時帶動了幼兒學習興趣和氣氛。
——在幼兒連錯的時候,教師:為什么錯了?小朋友的變化在哪里?
。3)幼兒講述自己的變化。
——根據(jù)連線請幼兒說說自己小時候和現(xiàn)在有哪些不同?如長高了、體重增加了、力氣變大了、會做簡單的事情等等。
幼兒:這是我剛出生的照片,媽媽說我很乖呢每天吃完奶就睡覺:這是現(xiàn)在的我,我和爸爸媽媽在公園照的。
教師:你小時候好胖,跟現(xiàn)在的你不太一樣,小朋友你們還發(fā)現(xiàn)她和以前有什么不一樣嗎?
幼兒:她的頭發(fā)長長了,眼睛大了。
幼兒:她的手和腳也變大了。
幼兒:她的身題長高了她快6歲了,以前小時候不會自己吃飯,現(xiàn)在會自己吃飯了。
。4)幼兒自我評價
——請幼兒在展示自己的本領后評價自己,說出自己最突出的優(yōu)點和缺點。
3、制作幼兒畫冊。
引導幼兒根據(jù)活動的討論內(nèi)容來制作自己的成長畫冊,活動結(jié)束后張貼到主題墻上。
【大班語言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大班語言的教案06-27
大班語言教案【精選】08-28
(精選)大班語言教案08-19
大班語言教案[精選]07-26
大班語言教案(經(jīng)典)07-20
(精選)大班語言教案08-01
[經(jīng)典]大班語言教案08-02
[精選]大班語言教案08-04
大班語言教案06-15
大班語言教案(經(jīng)典)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