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中班教案8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中班教案8篇,歡迎大家分享。
中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故事了解啄木鳥醫(yī)生的特點。
2、通過故事了解啄木鳥是人類的好朋友,樹立保護動物的意識。
活動準備:故事掛圖;種鳥的圖片、圖書、啄木鳥、貓頭鷹、喜鵲的標本或掛圖;自制頭飾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今天,我們來練習講故事,故事的名字是小蘋果樹請醫(yī)生。(板書課題)
提問:讀了課題,你有問題嗎?讓我們帶著問題走進故事中。
二、看圖說話,練習講故事。
1、出示掛圖,讓學生先看看有幾幅圖,找出順序。
2、指導仔細看圖,練習說話。
3、老師問題激發(fā)孩子用心看圖找答案:
(1)小蘋果樹為什么要請醫(yī)生?
(2)小蘋果樹請了哪些醫(yī)生?那些醫(yī)生為什么沒辦法給老蘋果樹治病?
(3)小蘋果樹分別是怎樣說的,又是怎樣做的?
(4)啄木鳥醫(yī)生又是怎樣說的?怎樣做的?
三、講故事,演故事。
1、出示掛圖1(哭泣的老蘋果樹和小蘋果樹)。
提問:知道老蘋果樹為什么哭嗎?(樹葉發(fā)黃,生病了)
引導幼兒想象老蘋果樹和小蘋果樹的對話。
2、小蘋果樹請醫(yī)生
(1)講故事“一只小喜鵲飛來”……“小蘋果樹又失望的低下了頭,不說話了。”
分別出示喜鵲、貓頭鷹插圖。
提問:“喜鵲、貓頭鷹分別和小蘋果樹之間是怎樣說的?又是怎樣做的?”并猜他們此時的心情怎樣?
(2)講故事“第二天,……結出了一個個又大又甜的蘋果來。
提問:A、“是誰治好了老蘋果樹的病?它是怎樣治病的?”
B、“為什么喜鵲和貓頭鷹不能為老蘋果樹治好病?只有啄木鳥才能?”
引導孩子復述啄木鳥捉蟲子的神態(tài),并用語言表達:“用爪子抓緊樹干,用尾巴撐住身子,用堅硬的嘴在樹干上使勁的敲起來!薄鞍褖牡臉淦ぷ牡,找出被蟲子鉆出的洞,從里面揪出一條胖胖的蟲子來。”
3、出示掛圖2,引導孩子觀察此時老蘋果樹的樣子(老蘋果樹的病治好了,葉子慢慢變綠了,秋天,果園里的蘋果樹上結出了紅紅的果子。)
4、出示圖片,師生小結:
每種動物都有自己的本領,我們不能片面的看待它們,如:喜鵲捉樹干和樹枝上的蟲子,貓頭鷹捉田鼠,啄木鳥會啄樹干上的.蟲子等,動物是自然界不可缺少的部分,是人類的好朋友,我們要愛護它們。
5、師生共演,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
老師扮演蘋果樹,幼兒自由選擇角色(喜鵲、貓頭鷹、啄木鳥),戴頭飾進行對話練習。
四、活動延伸:
小朋友還知道哪些自然界的動物醫(yī)生?討論:我們應該怎樣保護它們?
五、活動總結:
故事描述的是老蘋果樹生病了,小蘋果樹請來了喜鵲、貓頭鷹、啄木鳥幾位醫(yī)生,最后只有啄木鳥為老蘋果樹治好了病,情節(jié)生動有趣。通過故事的學習,了解有關啄木鳥等動物的知識,感受動物是自然界不可缺少的部分,是人類的好朋友,培養(yǎng)幼兒認識自然界的能力。
中班教案 篇2
這是一節(jié)健康活動,主要是讓幼兒了解吃蔬菜的好處。 幼兒不愛吃蔬菜的原因可能是她們的'味覺還沒有發(fā)育完全,覺得蔬菜不好吃。在這節(jié)活動中,我首先讓幼兒觀察實物,以此來吸引幼兒對蔬菜的觀察及討論,讓幼兒知道從地里拔出來的菜我們都叫它們蔬菜;其次,我以一些事例來吸引幼兒對吃蔬菜有什么好處進行討論,并讓幼兒知道蔬菜里有很多營養(yǎng)的東西,能幫助我們長高、長漂亮。并幫助我們消化;最后,我請幼兒品嘗家長帶來的蔬菜,鼓勵幼兒要多吃蔬菜有益健康。 這個活動的目標基本達到,但唯一不足的地方就是在介紹蔬菜的時候,如果能加入“小動物”就更好了,幼兒就更有興趣,更容易認識蔬菜。比如:小白兔最愛吃胡蘿卜,因為胡蘿卜又甜又脆又解渴,小白兔每天都要吃它,可好吃了!我在以后的教學活動中,要對活動多預測,只有更好的預測才能更科學、合理的完成教學活動。
中班教案 篇3
一、活動前思考
1、教材分析
小班幼兒對于汽車等的玩具很感興趣,建立在我們班幼兒的活動基礎上,此教材讓幼兒通過游戲,結合已有的經驗扮演“司機”的角色,在規(guī)則游戲中,幼兒在聽聽、說說的同時明確的了解人稱代詞“你、我”。因此,我把《開汽車》這個活動定位為小班的聽說游戲活動。
2、重點難點
重點:幼兒對人稱代詞“你、我”的正確使用。
難點:幼兒能在游戲傾聽規(guī)則合作、友好地游戲。
二、過程實錄
(一)活動目標
1、要求幼兒正確使用人稱代詞:“你、我”。
2、幫助幼兒理解并遵守簡單的游戲規(guī)則,提高他們在游戲中把握語言信息的傾聽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與同伴合作游戲的習慣,以及在集體中大膽表達的能力。
(二)活動準備
玩具汽車方向盤8-10個,幼兒坐成半圓形。
(三)活動過程
1、設置游戲情景。
提問引導幼兒,并讓幼兒來學一學小司機。
“老師來考考你們,小汽車在開的時候發(fā)出什么聲音啊?開汽車的那個人我們叫他什么?那我們也來做一做小司機開一開汽車好不好?”
評析:教師從主題直接切入,引導幼兒、激發(fā)幼兒的游戲興趣。在進行教學的時候,注意跟隨幼兒的回答及時地改變,并用各種語態(tài)激發(fā)幼兒的熱情。
2、交代游戲規(guī)則。
幼兒看老師和保育員的情境表演。幼兒傾聽對話及理解角色。
“阿姨演得是誰啊?你們看出來了嗎?他說了什么話?老師演得是誰?說了什么話?”
全體來學一學“司機”“乘客”的話。
評析:教師在提問的時候應把問題簡潔,明了化,讓幼兒在觀看時提出傾聽的要求,了解直接的對話方式,能及時對教師的問題給予回應。也能讓幼兒直接進入狀態(tài)。同時給予多的機會讓幼兒來說說對話。掌握好了對話后為后面的游戲奠定基礎。
3、教師引導游戲。
教師扮演司機與幼兒游戲。同時發(fā)現能力強的幼兒替代游戲。
請幾個“司機”“乘客”表演。
評析:教師在示范游戲和請幼兒游戲過程中,不用生硬地講規(guī)則就可以讓幼兒知道游戲該如何進行。同時對幼兒提出傾聽的`要求,培養(yǎng)良好的習慣。在幼兒表演的過程中,逐一對幼兒的游戲提出改進要求,讓其他幼兒在無意識中模仿改進。
4、幼兒自主游戲。
“還有很多的小司機也要來做開汽車的游戲呢!請能干的小司機也來開一開小汽車。”
評價:教師從主導地位隱退,但不是完全的放任幼兒游戲,有部分的幼兒還不是很理解游戲的規(guī)則,需要老師從旁協(xié)助指導。老師也可以扮演司機,同時讓幼兒觀察學習,更好地游戲。
5、教師小結、評價。
“小司機下班回小椅子上休息了!
表揚在游戲中會友好、合作地幼兒,并會完整地說對話的幼兒。
評價:給予幼兒游戲活動的肯定和相應地指出不足的地方。適時地結束游戲讓幼兒休息。
中班教案 篇4
中班體育活動:花樣玩球
中班體育活動:花樣玩球壽光市文家中心幼兒園 李振紅活動目標:
1.通過玩球,讓幼兒發(fā)現玩球的各種方法,體會玩球的快樂。
2.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能力和團結友愛的品質。
活動準備:
1.每個幼兒一個皮球。
2.錄音機,磁帶。呼啦圈,小棒,飲料瓶,積木板,羽毛球拍,保齡球,平衡木等。 活動過程:
一:準備活動:
1.幼兒隨教師自由入活動場地。
2.幼兒聽音樂《健康歌》做熱身運動。
二:基本部分:玩球
1.拿球,讓球圍繞幼兒身體及腳各轉一圈,以激發(fā)幼兒玩球的興趣。
2.拍球
。1)以不同方法拍球:
一只手拍球,雙手拍球,快拍和慢拍等,讓幼兒體會快拍與慢拍的不同。
(2)花樣拍球
教師在幼兒已經學會基本的拍皮球技能后,啟發(fā)幼兒在以會的基礎上,變換花樣拍球,并請有創(chuàng)意的幼兒示范,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如:用手背拍球,背手拍球,轉圈拍球,胯下拍球,兩個小朋友互相交換拍球等。
3.鞏固游戲
為了更好的達到教學目標。做兩個游戲加以鞏固。
(1)運西瓜
在活動中教師和幼兒一起將皮球當做西瓜,并想出各種辦法,將“大西瓜”運到目的地。
。2)自由選材游戲
教師提供豐富的材料,幼兒自由選擇各種材料玩球,充分發(fā)揮幼兒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
三、小結
聽音樂活動一下,教師與幼兒一起總結玩球的感覺。將自己的問題拿出來和大家一起討論,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或者把自己認為好的方法告訴大家。
中班教案 篇5
《新年好》教案
教材分析:
《新年好》是一首英國兒歌,3/4拍子,F大調,由兩個樂句構成的一段體結構。曲調優(yōu)美、流暢,表現了人們在新年來臨時歡欣鼓舞,互相祝福的心情。
教學目標:
1、聆聽《平安夜》,感受歌曲所表達的寧靜、祥和的`情緒。
2、通過柔和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新年好》,感受音樂所表達的過新年的祝福,并能背唱這首歌曲。
3、能編創(chuàng)簡單的節(jié)奏。
教學重、難點:
學唱歌曲《新年好》,編創(chuàng)舞蹈動作為歌曲伴舞。
教學過程:
一、師生問好,交流感情。
二、聆聽歌曲《平安夜》。
師:小朋友們,你們喜歡過年嗎?
生:喜歡。
師:中國的年你們已經過了很多次了,那你們知道美國、英國是怎樣過年的嗎? 生:不知道。
師:那好,現在讓我來告訴你們。不過,我們得一邊說,一邊聽一首英國歌曲。當樂曲聽完后,小朋友們要說一說這首樂曲讓你聯(lián)想到了什么情景?心情怎么樣?(隨音樂,聽老師講述平安夜的小故事。)
學生聆聽后自由發(fā)言。帶著對歌曲的了解,再聽歌曲,感受樂曲的音調,并隨著音樂輕輕做動作。
三、新歌教學。
1、第一次播放歌曲《新年好》,讓學生初步感受歌曲。
師:小朋友們,你們覺得這首歌好聽嗎?好聽在哪里?讓學生自由發(fā)表意見。
2、反復聆聽歌曲錄音,感受歌曲情緒和表現的意境。讓學生在心里跟著歌曲錄音唱。
3、學習歌詞,特別要注意“祝賀”的學習。
4、跟著錄音大聲演唱。
5、自編動作表演歌曲。
6、讓學生大膽地表現自己。
7、再次播放樂曲,教師與學生共舞。
四、編創(chuàng)與活動:送賀卡。
這是一個編創(chuàng)節(jié)奏的練習,以“送賀卡”的方式呈現。
1、學生之間可分組進行,教師和學生都可以編創(chuàng)節(jié)奏圖譜,由受到賀卡的一方讀拍出來。
2、讀拍準確,還要自創(chuàng)節(jié)奏回贈對方賀卡。
五、結束。
學生邊聽、邊唱、邊跳,在一片喜慶、熱鬧的氣氛中結束本課。
中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 初步掌握兩人合作時同時轉體的動作,發(fā)展動作的方向感與協(xié)調能力。
2、 探索與同伴合作轉體的方法,體驗合作成功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圈(3個)、小皮球(6個)、紅綠信號牌(各3個)、方向盤(3個)、紅綠花(各3個)、木棍(6個)、障礙樹(6個)、圓墩(3個)。游戲場地上貼箭頭。
2、音樂磁帶、錄音機。
3、場地:地上劃有大半圓線、小山坡。
活動過程:
一、 熱身運動:
1、 舞蹈:認識你呀真高興
。盒聦W期我們在中三班認識了很多新朋友,你們高興嗎?讓我們一起來跳個舞吧。(音樂:認識你呀真高興)
2、 游戲:好朋友去郊游
。航裉斓奶鞖庹醚,和你的好朋友手拉手去公園玩一玩吧!小心帶好你的朋友,注意別跌倒了。
(音樂:郊游)慢步走——快步走——上山坡——下上坡——跑——慢步走
二、 學玩合作游戲:炒圓豆
1、幼兒自主合作游戲,引發(fā)學習玩“炒圓豆”的興趣。
1).:終于到公園了。和你的好朋友玩一玩兩人游戲吧。
2).幼兒分散自主結伴游戲,教師注意觀察幼兒玩“炒圓豆”的游戲情況,并引發(fā)幼兒興趣。
3).幼兒玩“炒圓豆”,討論:你和朋友是怎么玩“炒圓豆”?為什么有的小朋友玩得很好很愉快,有的小朋友卻玩不起來覺得沒意思?(能轉過來才有趣,教師或幼兒做示范)
4).幼兒探討:兩人怎樣才能轉過去?幼兒嘗試后再集中探討(兩人要配合好,協(xié)商好轉體的方向,同時轉體)一定要兩個小朋友合作一起朝一個方向翻,蠶豆才能炒得好。只有合做才能玩得好,玩得有趣。
5).探討:怎樣才能做到同時轉體?幼兒嘗試、討論。(教師引導幼兒通過念兒歌來統(tǒng)一動作“炒不過來——舉起鏟子”。)
6).幼兒游戲,體驗合作成功的樂趣
三、 合作區(qū)域游戲:游樂場(背景音樂“好朋友”)
接球(拋接秋)
小司機(看信號走、跑)
合作徒手游戲
棍夾球(全身平衡,協(xié)調)
四、 放松運動:
1、 韻律:好朋友
2、 調整呼吸,整隊回教室。(輕音樂)
說課:
我班最近進入了“我們都是好朋友”主題活動。圍繞這個主題,我們開展了各領域活動,孩子們有了初步的與人交往的意識,嘗試著運用多種方法了解、關心朋友,與朋友有了更多的合作體驗,喜歡和朋友一起游戲。做為體育特色園,我們選擇展示體育活動,正好這周有一節(jié)體育活動“合作真快樂”。對于原教材我們做了分析,感覺活動的內容和形式比較適合放在下午的`戶外體育活動中開展,而對于一周一次的上午體育活動,我們則側重于幫助幼兒掌握某個基本學習點,受原教材的啟發(fā),我們設計了這次的活動。
以“炒圓豆”為學習點:“初步掌握兩人合作時同時轉體的動作,發(fā)展動作的方向感與協(xié)調能力!
重點:學玩“炒圓豆”,探索與同伴合作轉體的方法,體驗合作成功的樂趣。
難點:兩人合作時同時轉體的動作,(合作的方法和方向感、協(xié)調能力)。
在難點的突破上,我們鼓勵孩子一遍遍探索“怎么玩才有趣?”(平時玩大部分孩子都只是玩了一半,沒有真正體會這個游戲的樂趣)——“兩人怎么玩才能轉過去?”(兩人要配合好,協(xié)商好轉體的方向,同時轉體)——“怎么做才能同時轉體”(改編兒歌,利用兒歌的暗示幼兒掌握難點)——體驗游戲合作成功的樂趣。
整個活動我們以“好朋友”這一主題貫穿,讓孩子在這種氛圍中情緒情感得到感染,更好的體驗和朋友一起游戲的樂趣。
在自主區(qū)域游戲中,我們設計了一些游戲:在運動量、身體鍛煉部位、合作方式及難易程度上是個補充。
熱身:要充分,量要大。
放松:身心的放松(身體由動——靜、呼吸、心率、情緒趨于平緩)
( 區(qū)《綱要》試點園第一大組交流活動課例)
中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塑料袋,感知空氣是看不見、摸不著、沒有顏色的氣體。
2、能夠從"摸塑料袋""吹紙杯"的實驗中理解空氣是具有力量的。
3、體驗自身參與探索"空氣是有力量的"這一實驗過程的樂趣。
4、能積極地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fā)現,激發(fā)進一步探索事物變化的愿望。
5、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并尊重同伴的講話。
活動準備:
1、材料的準備:塑料袋1個、氣球一個、獎勵貼畫、向杯子吹氣方向的PPT圖片。
2、經驗的準備:知道我們的生活離不開空氣。
活動重難點:
1、活動重點:讓幼兒感知空氣是有力量的。
2、活動難點:幼兒自由探索總結空氣是有力量的實驗過程。
活動過程:
1、導入:
通過手指游戲"小手變變變"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師:剛剛我們小朋友的小手變出了那么多的小動物,那今天劉老師為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個魔法口袋,我們來看看口袋能變出什么魔術呢?
2、活動開始:
師:(把口袋裝空氣并用手捏住不讓口袋漏氣)好了,小口袋變好魔術了,你們來看看小口袋變成什么樣子了?里面有沒有東西?
。ㄓ變鹤杂苫卮穑┊斢變赫f出空氣時,請小朋友來摸一摸、捏一捏口袋。
師:好,小朋友們都很棒,那我接下來請每個小朋友都來摸一摸、捏一捏魔法口袋,然后請小朋友來告訴老師你在捏的時候發(fā)現了什么?(幼兒自由回答)引導幼兒說出口袋里有空氣。
師:總結:(口袋里有空氣,并把手放開,讓幼兒觀察口袋內沒有空氣時口袋的樣子)空氣是無所不在的。
師:出示氣球,并往氣球里吹氣,然后用手捏住不讓氣漏出來。請幼兒來猜想如果把手松開氣球會怎樣?
幼兒:氣會漏掉、氣球會飛走了。
師:驗證猜想。
師:現在我請小朋友來說一說是什么力量讓氣球飛走的?
幼兒:空氣的力量。
師:總結:原來呀我們的空氣也會產生很大的力量,今天劉老師還帶來了一個關于空氣的小實驗——會跳的紙杯,現在請小朋友來看一看老師手上有兩個疊在一起的紙杯,請小朋友們動腦想一想在不用手的情況下如何讓上面的`紙杯自己跳出來。
幼兒動腦思考后自由作答,當有幼兒說出用"吹"的方式時請幼兒嘗試方法,鼓勵幼兒進行探索。
師:那劉老師也想來試一試小朋友們說的方法,看能不能讓紙杯跳起來。
師:第二次嘗試吹杯子,并要求幼兒觀察吹的方式。結束后發(fā)放紙杯請幼兒自己用杯子嘗試。巡回觀察、指導,并請成功把杯子吹起來的小朋友與大家分享吹的方式。探索后,請幼兒將紙杯放回原位。
觀看向杯子吹氣的方向圖片。與幼兒一起總結吹的方式,請小朋友進行嘗試?偨Y完吹的方式后,請幼兒再次拿起紙杯探索用哪一種方式最容易把杯子吹起來。再次探索結束后將紙杯放回原位。
師:提問:請小朋友想一想為什么紙杯會自己跳出來?
幼兒:空氣產生的力量能將杯子吹起來。
師:總結:我們的空氣是有力量的,它有力量才能將我們的杯子吹起來。
3、活動結束:在我們生活中還有很多神奇的力量,接下來我們一起到外面去尋找一下還有哪些更神奇的力量吧。
教學反思:
通過這一活動,幼兒都能很好地認識空氣并知道空氣的重要性,活動中主要通過多次實驗,探索利用小紙片使杯子里的水倒過來而不流出來的方法,來感知空氣的壓力。環(huán)節(jié)中粘鉤的運用合理、形象,也增加了趣味性,活動效果很好。本次活動圍繞目標進行,每個環(huán)節(jié)緊緊相扣,層層遞進,從而激發(fā)幼兒保護空氣,保護大自然的意識。符合中班孩子的年齡特點。
中班教案 篇8
一、活動目標:
1、使幼兒懂得只要有愛心,不管能力大小都可以幫助別人并愿意給別人帶去快樂。
2、培養(yǎng)幼兒欣賞文學作品的興趣和能力,發(fā)展幼兒的感受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3、初步理解故事內容,掌握故事的名稱、角色和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
活動重點:使幼兒理解故事情節(jié)及內容,了解故事的含義。
活動難點:能主動幫助別人,愿意給別人帶來快樂。
二、活動準備
1 自制多媒體課件:符合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動畫形象生動有趣,能激發(fā)幼兒的興趣,吸引幼兒注意力。
2 空白圓形卡片、彩筆,通過自己動手制作,加深對故事含義的理解。
三、活動流程:
一 導入部分:激發(fā)學習興趣,引出故事主題
師:出示兩個表情(微笑、哭泣)的圖片,
今天老師帶來了兩張表情圖片,請你們說一說你喜歡看哪一個表情?為什么?
幼兒:我喜歡微笑的圖片:看到這張照片我很開心,很快樂。
幼兒:我不喜歡哭泣的圖片:哭起來太難看了,羞死人了。
二 展開部分:理解故事內容,掌握學習方法。
1、教師有感情地講故事,不出示任何教具,依據幼兒的無意注意占主要地位,有意注意還不穩(wěn)定的`特點,為了避免分散幼兒注意力,影響幼兒對故事內容的感知,所以,只運用豐富的表情、優(yōu)美的背景音樂來表現故事,講完后,提問簡單的問題:
。1)故事的名稱;
(2)有那些角色;
。3)小蝸牛做了一件什么事?
2、分段播放課件,幼兒欣賞。教師分別提問:
(1)森林里的動物們都是好朋友。看看小動物們在為自己的朋友們做什么?(小鳥為朋友唱歌、小猴為朋友摘香蕉、小鴨為朋友送信
。2)朋友們感到怎樣?(很感動、很高興)
。3)看看小蝸牛怎么了?(不開心)
猜猜它為什么不高興?他只能在地上慢慢的爬,別的什么也干不了。(放錄音:小蝸牛不開心的原因)
。4)幫小蝸牛想個辦法,想想它還能為朋友做什么?(預報天氣,講故事,畫畫 )
3、完整欣賞故事:
師:請幼兒邊看課件,邊完整欣賞故事
。1)小蝸牛為朋友們做了一件什么的事情?
。2)為什么小蝸牛會想到把微笑送給大家?
。3)大家喜歡小蝸牛的微笑嗎?為什么他們都認為小蝸牛了不起?總結:小蝸牛雖然能力很小,只會爬,但它有一顆愛心,它想到了要讓自己的朋友快樂一點,它把微笑送給了大家,給大家?guī)チ丝鞓,所以大家都覺得它很了不起。
三 結束部分:遷移故事主題,滲透思品教育。
1、請你們來說說自己是怎樣為大家?guī)砜鞓返模?/p>
。1)為爸爸媽媽做什么了,他們很快樂;
。2)為小朋友做什么了,他們很快樂;
(3)為老師做什么。
2、制作“微笑”標志:幼兒自制兩枚“微笑”標志,老師給每個小朋友準備了兩個圓形卡片來制作“微笑”標志,即在圓形卡片上畫上微笑的表情。你們可以將其中一枚“微笑”標志別在自己胸前,另一標志則送給自己的好朋友。
今天我所展示的這個活動肯定還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希望在座的各位領導、老師能給予批評指正,讓我在以后的教學實踐中,在新的教育觀念的熏陶下,和孩子一起探索,一起成長!謝謝!
【中班教案】相關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的教案01-08
中班教案(精選)08-04
中班教案07-20
中班教案【經典】07-20
中班教案[經典]08-17
[精選]中班教案08-21
【經典】中班教案08-23
中班教案(經典)08-02
中班教案(精選)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