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學教案[匯總3篇]
作為一名教師,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班科學教案3篇,歡迎大家分享。
大班科學教案 篇1
活動準備
每組一份報紙條,每人一個裝水的大油瓶。
一張大記錄表,一支記號筆,三張已粘貼好的報紙。
活動目標
激發(fā)幼兒積極思考,探索出不一樣的變化方法。
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同樣的一張紙條,通過改變形狀,可以變得堅韌牢固。
培養(yǎng)幼兒對科學探索活動的.興趣,學習利用身邊的物品進行科學探索活動。
活動過程
1.觀察材料,導入課題。
看,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發(fā)散思維)今天,老師想用這張報紙條提起這個油桶,你們覺得可以嗎?(出示表格、記錄)(不可以)為什么?
覺得不可以的舉手,可以的舉手。(統(tǒng)計人數(shù)記錄)那就一起來試試吧。
注意:
(1)每個小朋友一次只能用一張紙條,用壞的紙條放到中間的籃子里。
(2)只能用紙條提,手或身體都不能碰到油桶上。
2.幼兒第一次自由探索。
(1)幼兒自由操作,老師巡回觀察。
如斷了:想想辦法,怎樣讓它更牢固些?
如成功了:再想想有沒有其它辦法,也可以提起來?
老師倒數(shù)5個數(shù),你們拿好操作的紙條坐到前面的座位上。
。2)集中討論:
剛才誰成功了?你是怎么做的?(記錄)還有誰也是這么做的?還有不同的方法嗎?
那再來試一試,看能不能用其它辦法,也將桶提起來。
注意:這次只能用一只手提。
3.幼兒第二次探索。
。1)一種成功了,再試試還有沒有其它辦法?
。2)倒數(shù)5個數(shù),拿好紙條坐到前面。
(3)討論:你用了什么辦法也成功了?還有什么不同的辦法?(記錄)小結:剛才小朋友說不可能,現(xiàn)在通過嘗試,我們想出了許多辦法,卷、折、擰,把不可能成為了可能,真厲害!那到底哪種方法變出的紙繩最堅韌牢固呢,我們一起來做個小游戲:拉一拉。
4.幼兒游戲。
每個小朋友一張這樣的紙條,想辦法讓它變得又長又牢固,然后找一個小朋友拉一拉,比一比,看誰的紙條最長最牢固,堅持到最后。
還有誰想挑戰(zhàn)老師的?下次活動繼續(xù)探索。
5.觀看表演:紙繩秋千。
兩位老師擰紙繩。
讓一個小朋友坐在上面蕩秋千。厲害嗎?
6.聯(lián)系生活,拓展經(jīng)驗。
你們知道嗎,這種擰繩子的辦法,有時還能救人呢。比如在發(fā)生緊急狀況的時候,門口出不去,有人就用家中的床單或窗簾撕剪成一條條,然后擰成布繩連接起來,從窗口放下,順著布繩爬下去逃走了。
大班科學教案 篇2
活動設計背景
太陽雖然對幼兒來說經(jīng)?吹,但它究竟是什么樣兒,對人和動植物有什么好處,幼兒對此充滿了好奇心,因此我設計了探索太陽的活動,激發(fā)幼兒探索宇宙的興趣,引導幼兒觀察太陽。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掌握太陽的特征,了解太陽光顏色的變化,激發(fā)幼兒探索宇宙奧秘的興趣。
2、引導幼兒用多種形式來表現(xiàn)太陽的特征,鞏固并發(fā)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對科學現(xiàn)象進行探索的興趣。
4、發(fā)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5、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chǎn)生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通過觀察感知太陽,掌握太陽的特征。
難點:引導幼兒動手、動腦,以多種形式表現(xiàn)太陽的特征。
活動準備
三棱鏡、茶玻璃、太陽用處的碟片、七色光圖、吹塑紙和蠟光紙剪成的幾何圖形、圖畫紙、顏料、彩色筆和紅毛線。
活動過程
一、導入新課:講故事《小貓找太陽》。
二、用三棱鏡發(fā)現(xiàn)太陽光有紅、橙、黃、綠、青、藍、紫七色。
三、探索太陽是會發(fā)光、發(fā)熱的:
1、幼兒親身站在太陽光下體驗:明與暗,感知太陽會發(fā)光。
2、感知“太陽光下”與“沒有太陽光”有什么不同。
四、太陽的用處:
1、給整個世界帶來了光明。
2、促進綠色植物光合作用。
3、太陽光中的紫外線有很強的殺菌能力。
4、太陽光照在人和動物皮膚上會使皮下血管擴張,增加有毒物質的排泄和抵抗力。一旦缺少陽光,人和動物的'發(fā)育都會出現(xiàn)嚴重的問題。
五、教師引導幼兒以多種形式表現(xiàn)太陽:
A組、用蠟光紙和吹塑紙剪成的圖形拼太陽、貼太陽。
B組、用紅毛線繞太陽。
C組、用彩色筆畫太陽。
D組、將顏料滴在紙上,再把顏料向四周輻射地吹,吹出一個美麗的太陽。
活動延伸:
1、幼兒和太陽做影子游戲。踩影子、做手影、用鏡子照太陽。
2、通過畫影子,記錄太陽不同時間的變化。
教學反思:
本堂課成功之處是能充分發(fā)揮幼兒的動手動腦的能力,激發(fā)幼兒認識太陽探索宇宙的興趣。不足之處是在用三棱鏡觀察太陽光時,幼兒對顏色辨別不清。如果重新上這節(jié)課,我會先放碟片讓幼兒觀察雨后彩虹的顏色,然后融入太陽光顏色的辨別,這樣就更好了。
大班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探索橡皮泥沉浮起來的奧秘。
2、體驗自主探究的樂趣。
3、培養(yǎng)多動腦,勤動手的探究精神。
【活動準備】
每組一盆水,幾盒橡皮泥。
【活動過程】
1、玩橡皮泥,引導幼兒探究橡皮泥沉下去也可以浮起來的奧秘。
師:小朋友,看看老師今天給你們準備了什么好玩的東西(出示橡皮泥和水),老師請小朋友把捏成各種形狀的橡皮泥放到水里,去看看橡皮泥是會浮起來還是沉下去。
2、分享玩橡皮泥的經(jīng)驗。
請幼兒個別講述并示范橡皮泥沉下去和浮起來的.操作。
教師小結:橡皮泥既能沉下去也能浮起來。
3、幼兒自主探究橡皮泥浮起來的方法。
師:橡皮泥改變形狀后能夠浮起來。現(xiàn)在,老師要請小朋友們想想,橡皮泥變成什么形狀后可以浮起來呢?我們看看誰想到的辦法最多。
教師觀察和指導,協(xié)助個別幼兒操作,鼓勵幼兒大膽嘗試,分享幼兒成功的快樂。
4、總結、分享經(jīng)驗。
幼兒談談自己想到的辦法和操作的經(jīng)過,與大家分享自己的實驗過程。教師表揚幼兒肯動腦和大膽動手嘗試的好習慣,與幼兒一起分享他們努力嘗試后獲得的成功快樂。
活動延伸:
1、繼續(xù)讓幼兒探究讓橡皮泥浮起來的辦法,讓他們理解橡皮泥浮起來所要具備的條件,并初步學會歸納和記錄。
2、鼓勵幼兒發(fā)揮想象,并動手嘗試橡皮泥更多的新玩法。
【大班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精選)大班科學教案07-29
大班科學教案[精選]07-29
(精選)大班科學教案07-28
大班科學教案(精選)07-27
大班科學教案[經(jīng)典]07-22
大班科學教案【精選】07-23
(經(jīng)典)大班科學教案08-11
大班科學教案(經(jīng)典)08-11
[經(jīng)典]大班科學教案08-12
(經(jīng)典)大班科學教案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