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常用(4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班教案4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班教案 篇1
主題的生成:
孩子們到大班去作客,活動結束時已經快吃午飯了,保育員阿姨忙著將餐具準備好,蕓怡象突然發(fā)現了什么,驚訝地對萱凝說:"你看,筷子!哥哥姐姐用的筷子!"萱凝不以為然:"我家里也用筷子!媽媽也教我的!"一下子孩子們七嘴八舌地議論開了,氣氛熱鬧極了。
師:你們試過用筷子吃飯嗎?
振宇:沒試過,奶奶說大人才用筷子吃東西。
諍卓:我會用筷子的!
竹兒:筷子這樣夾菜的。(用手比劃)
陽陽:夾得慢,用勺子吃得很快的!
(一下子,孩子們圍繞著"用筷子吃東西快還是用勺子吃東西快"這個問題爭論起來。同時,孩子們對"筷子"這一餐具的興趣也極大地激發(fā)出來。教育與生活是密不可分的,立足于生活的活動才是孩子們所需要的。)
晟晟:我夾肉圓夾不住,可以用筷子一戳的。
師:用的什么樣的筷子嗎?
晟晟:有一種頭上尖尖的那種。
蕓怡:我媽媽有一種紅紅的筷子的,放著不讓我碰的!
師:你們還看見過哪些漂亮的筷子呢?
旭陽:爸爸以前帶我去南禪寺,有個店賣筷子。有許多,還有亮晶晶的。
(孩子們對筷子有一些經驗,并且對于嘗試使用筷子躍躍欲試。雖然小班的孩子對某種事物的興趣很難持久,但他們對自己感興趣的問題會十分投入?曜右呀洺蔀橛變宏P注討論對象,在孩子們無數個問題中形成了初步的活動方案。因此,我們逐漸產生了將"筷子總動員"形成一系列活動的設想。)
典型活動過程
活動一:筷子自助餐
活動來源:
孩子們看見大班的哥哥姐姐都用筷子進餐,十分羨慕,七嘴八舌地議論,氣氛熱鬧極了。
師:你們想試試用筷子吃東西嗎?想用筷子夾什么吃?
諍卓:夾餅干!
好兒:夾餅干!還有火腿腸!
一鳴:我會夾豆子呢。
萱凝:還可以夾水果。
陽陽:媽媽還會夾鵪鶉蛋。
師:你們想夾這么多種東西!那么明天我們一起來用筷子吃自助餐,好嗎?你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準備一雙你喜歡的筷子,帶到幼兒園里來。
活動目標:
1、能嘗試探索筷子的使用方法。
2、體驗品嘗美味食物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條形、方形、圓形的食物若干。
2、筷子、小碗若干。
3、小豬手偶一只。
活動過程:
一、導入情景,激發(fā)幼兒的活動興趣。
師:(教師出示手偶)小豬邀請我們去他家做客呢!準備了好多食物,我們去看看有些什么好吃的?
。ê⒆娱T在自由觀察中發(fā)現了食物形狀的不同,有長條形的、方形的和圓形的三種食物。)
二、引導幼兒嘗試用筷子夾起不同形狀的食物,探索筷子的使用方法。
1、幼兒嘗試使用筷子。
。ㄒ韵率腔顒蝇F場實錄)
師:陽陽你用筷子夾什么好的東西?
陽陽:小蕃茄!
師:你是怎樣夾住的?
陽陽:我是這樣夾的。(一邊說,一邊用筷子示范。)
師:振宇你會用筷子嗎?(發(fā)現振宇正在努力地夾起鵪鶉蛋,可是
不錯的試了幾次都沒能夾起來,最后是把碗湊著盆子,用筷子把鵪鶉蛋撥入碗內)
振宇:我……會。(回答有些猶豫。)
師:那請你用筷子夾一個鵪鶉蛋給小豬瞧瞧!振宇用筷子使勁去夾鵪鶉蛋,可是鵪鶉蛋老是從他的筷子中溜走,原因是他的握筷子手勢不對。)
師:你先去夾夾長條形的食物,然后再來試試夾鵪鶉蛋好嗎?
振宇:好的。
。ㄖ笇Р呗裕夯顒又邪l(fā)現有個別幼兒不能輕松地使用筷子,我引導他們先去試試夾長條形和方形的食物,因為這些食物是比較容易夾住的,讓他們有一個循序漸進地練習過程。)
2、引導幼兒學習"筷子歌"。
師:振宇小朋友剛才出現了困難,他想吃鵪鶉蛋,可是怎么也夾不起來,你們能幫幫他嗎?諍卓來夾一個給振宇看看。(引導幼兒觀察陳蕓怡用筷子夾食物吃。諍卓用筷子成功的夾了一個鵪鶉蛋送入了振宇碗內。)
師:噢!原來是這樣用筷子夾食物的!"小小筷子兩根棒,手握中間對對齊,張開嘴巴夾夾緊,阿唔阿唔吃個飽!"
師:我們一起來試試。ㄒ龑в變弘S教師一邊念兒歌,一邊用筷子演示練習。)
。ㄓ變涸俅螄L試探索,重點觀察振宇的操作活動,并示意幼兒可以邊念兒歌邊夾食物。)
三、引導幼兒談談用筷子吃東西的感受,鼓勵幼兒能大膽參與討論。
師:你們會用筷子夾什么?
。ㄒ韵掠變赫Z言實錄)
萱凝:我會用筷子夾火腿肉、小豆子!
好兒:我會夾小蕃茄和漢堡球。
晟晟:我都能夾起來的。ㄕf的很驕傲)
師:大家覺得筷子用起來方便嗎?
陽陽:我會用筷子了,挺方便的!
小婧:我也會用了,筷子能夾好多東西吃!
振宇:圓圓的東西筷子難夾住,筷子不好用!
(從孩子們的交談中,我體會到了孩子們獲得成功的喜悅之情。并且在操作過程中,孩子們發(fā)現和體會到食物形狀的不同會對筷子操作有影響。)
師:筷子其實是一個非常好的小幫手,它能使我們的小手變得很靈巧。
教師反思:
通過自助餐的形式,幼兒嘗試探索了筷子的使用方法。活動中我提供了不同層次的操作材料、三種形狀的食物,讓幼兒在自由選擇中感受到有的食物是容易夾住的,有的是比較難夾住的,目的是即滿足不同層次的幼兒,又讓幼兒獲得成功,又給個別幼兒提供一個循序漸進的練習過程。活動中"筷子兒歌"的運用為像振宇這樣能力較弱的幼兒搭建了一個"腳手架",通過間接引導的方式讓幼兒掌握用筷子的正確方法。活動之前在生活區(qū)中也相應的提供了一些筷子游戲材料,讓幼兒有初步用筷子的經驗。
活動二:筷子派對
活動來源:
"筷子自助餐"活動之前我們讓幼兒帶一雙自己喜歡的筷子。幼兒的參與性很高,所帶筷子的式樣五花八門、色彩繽紛,"茶余飯后"他們會與同伴相互交流自己的筷子。在觀察中發(fā)現幼兒交流的話題始終是圍繞筷子的顏色和花紋等,而且他們的討論很熱烈。所以我們想為幼兒提供一個交流的舞臺,滿足幼兒的欲望,進行"筷子派對"這一活動。
活動目標:
1、了解筷子以"雙"為單位的特點,初步了解不同材質的筷子名稱。
2、能從材質、圖案、顏色等角度簡單描述自己和筷子。
3、嘗試以筷子的長短、花色等為線索進行配對。
活動準備:
1、幼兒收集的各種材質、圖案的筷子。
2、邀請舞磁帶。
活動過程:
一、幼兒人手一只筷子,以材質、圖案、顏色等,請幼兒介紹自己帶來參加派對的筷子。
師:我們的派對要開始了!你帶來的"客人"是什么樣的?給大家介紹一下吧!
(以下是幼兒語言實錄)
諍卓:我的筷子有紅色和黃色的道道!是木頭的。
不錯的婧兒:我的藍色上有小魚,還有泡泡!
陽陽:看,有許多星星在上面,它是竹子的。
晟晟:我的下面是尖尖的,它是金色,亮晶晶的,還有大象呢!
超男:這個是木頭的,綠的,有金魚。
萱凝:我喜歡這個筷子,是紅的,媽媽說是塑料的。
二、聽音樂自由嘗試為筷子配對。
師:聽,客人們要跳舞了!幫它的好朋友一起跳舞吧。ㄓ變鹤杂蔀榭曜优鋵Γ
三、討論配對方法。
師:我們來找找,哪一對客人最親熱?(尋找配對成功的幼兒)你們是怎么幫客人找朋友的?
。ㄒ韵掠變赫Z言實錄)
誠誠:先看看,找的時候看顏色,還有花紋也一樣。……再要一樣長的。
陽陽:筷子的好朋友和它一模一樣,是一個顏色的。
瑜欣: 它的朋友上面也有一個唐老鴨!
蘊儀:我一看也是紅色的,還有金的字。
師:筷子都是兩只兩只一起行動的,所以我們說一雙筷子。每一雙筷子都是長短一樣的,還有同樣漂亮的顏色和圖案。
晟晟:我上次戳肉圓只用一只筷子就夠了!
蘊儀:媽媽沖牛奶,也只要用一個筷攪一攪。
凌鋆:不是的,打ji蛋用兩只筷攪的。
子逸:還可以用筷子包餛飩,(用手比畫)要這樣拌餡的。
瑜欣:還用來把餡夾過來,或者涂涂水……
。ê⒆觽兺蝗粚曜拥母嘤猛靖信d趣了,七嘴八舌地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師:哇,原來筷子還有這么多用處!我們回去想想,和爸爸媽媽討論筷子還能用來做哪些事,明天再來告訴大家,好嗎?
教師反思:
小班的孩子在自由地嘗試、探索的過程中能夠發(fā)現一些簡單的方法,這是出乎我們預料的。但在語言表達上并不能很清楚的表述出來,我們可以根據幼兒的需要,設計一些簡單的便于記錄的表格來他們將自己的這些方法記錄下來。這將是比"語言"更適合小班幼兒的表達"語言"。對幼兒中出現的"筷子的用法",我們讓幼兒主動地去收集信息,再來反饋信息。在交流的過程中幼兒操作的欲望引發(fā)了"筷子來幫忙"這一活動內容。
活動三 區(qū)域活動:筷子來幫忙
活動來源:
"筷子派對"活動中,老師在小結時談到:"筷子都是兩只兩只一起行動的,所以我們說一雙筷子。每一雙筷子都是長短一樣的,還有同樣漂亮的顏色和圖案。"幼兒提出了不同看法:"我上次戳肉圓只用一只筷子就夠了!""媽媽沖牛奶,也只要用一個筷攪一攪。"……由此又引出了其他議論:"打ji蛋用兩只筷攪的。""還可以用筷子包餛飩,(用手比畫)要這樣拌餡的。""還用來把餡夾過來,或者涂涂水"……孩子們突然對筷子的更多用途感興趣了,七嘴八舌地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對幼兒中出現的對"筷子的用法"的關注,我們讓幼兒主動地去收集信息,再來反饋信息。在交流的過程中,幼兒產生了強烈的操作的欲望。我們覺得有必要提供操作的機會,讓孩子們在動手的過程中自己去探索,發(fā)現"筷子"這一工具更多的用處。
活動目標:
自由選擇區(qū)域,并能在活動中大膽使用筷子這一工具。
活動準備:
準備美工、音樂、生活、益智個區(qū)域活動材料。放滿筷子的架子。
活動提示:
師:如果你在活動時需要筷子幫忙,架子上有許多筷子愿意去幫助你們。
。ㄒ韵率怯變夯顒訉嶄洠
場景一:美工活動--包餃子
活動準備:橡皮泥、面泥、豆子、果子(堅果)、泥工板、白面泥、顏料。
教師觀察發(fā)現:
1、有的幼兒選用了筷子搟面皮,又快又好。有的幼兒用手壓泥片做餃子皮。
不錯的2、幼兒間在相互模仿,許多幼兒都選用了筷子。
3、有個別幼兒用筷子搗出了一小塊顏料加進了面泥,想揉成彩色面泥。
場景二:音樂活動--敲敲樂
活動準備:錄音機、磁帶《驚愕交響曲》、雙響筒、鼓、鈴鼓、杯子、碗、盤子等,少量配套小棍。
教師觀察發(fā)現:
1、幾個幼兒用筷子敲擊杯子等為樂曲伴奏,并嘗試將幾種容器結合起來。
2、有的幼兒用小棍或筷子敲擊樂器,后來索性拿著樂器圍坐在一起為樂曲伴奏。
場景三:生活活動--喂動物
活動準備:紙盒制成開口動物、裝有豆子、花生、繩子小段、花片等的瓶子,小勺少量。
教師觀察發(fā)現:
1、有的幼兒用勺子到瓶子里舀東西很困難;有的幼兒選擇了筷子從瓶里夾東西較方便。
2、幼兒在交談,討論哪一種東西比較好夾。
場景四:科學活動--小小筷子走天下、筷子休息室
活動準備:記錄紙、分類盒(按材料分、按長短分)、蠟筆、粉筆。
教師觀察發(fā)現:
1、有的幼兒研究記錄紙,嘗試用筷子測量后記錄,有的幼兒遇到困難互相詢問,并請求老師的幫助。
部分幼兒在嘗試用筷子測量時遇到了困難,在量桌面時不會用筷子量好一段再量一段。
。ㄒ韵逻^程實錄)
師:你量的`哪一條邊?
蘊儀:這條最長的。怎么用筷子量?
師:你剛剛量的椅子邊是怎么量的?
婧兒:對齊這一頭,再看看超過筷子一點點。
師:那有沒有辦法讓筷子變得更長,和桌子邊差不多長?
陽陽:筷子怎么變長?要么把它們粘在一起。〝[弄兩只筷子)
師:真是個好主意,那我們能不能把筷子連起來呢?
婧兒:和剛才一樣,把筷子排在桌子的邊上,一頭對齊。
幼兒開始嘗試,在幾個人的合作下獲得了成功。
。y量經常是作為中大班幼兒的活動內容。這一次,我們大膽地嘗試在小班開展這項活動。在以前進行的"大腳王"等活動中,孩子們已經了解了一些比較的方法,如"要一頭對齊進行比較"等。這些規(guī)則的掌握,有助于幫助幼兒理解測量的方法。同時,對于小班幼兒,我們沒有強調提出"測量"這一概念,而是提出"比一比,幾只筷子連起來和X條邊一樣長"這一任務,孩子們能用"比較"的方法來理解。標準的測量方法是用筷子量好一段后作記號在繼續(xù)量,但對于小班幼兒來說有一定的難度,且在記錄時,數標記不容易數清。因此,在幼兒提出"怎么用筷子量"時,我并沒有直接將方法灌輸給幼兒,而是以"讓筷子變得和桌子一樣長"這一逆向思考的方法啟發(fā)幼兒,從而幫助幼兒找到了便于操作的方法。)
附:筷子測量記錄表格
物體 數量
。ㄗⅲ" "表示筷子的數量。)
2、幼兒分類時能注意分類盒上的標志。按長短分時會將筷子直豎在桌面進行比較。
教師反思:
區(qū)域活動為孩子們的相互學習提供了機會,他們喜歡在這樣寬松的氛圍中自己選擇工具、嘗試方法,在遇到困難時再尋求幫助,這比我們直接傳授方法有效得多。
活動四 筷子專賣店
活動來源:
在"筷子來幫忙"活動中,我們把許多筷子放在架子上。
。ㄓ變赫Z言實錄)
陽陽:老師,那么多筷子放在架子上象開店了!
不錯的陽:是有筷子店的,我去過。
誠誠:這么多筷子,真的開店吧!
許多幼兒聽了都附和進來:"把筷子放放好,排到架子上就好了。""還要有個大招牌呢!"……
我們的"筷子專賣店"就這樣在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中逐漸成
形了。
師:好,我們一起開"筷子專賣店"!
活動目標:
1、能大膽選擇各種繪畫工具及材料裝飾筷子,嘗試為筷子包裝。
2、能用簡單的語言描述某一雙筷子的外形特征,學習買賣商品的交談語。
活動準備:
1、布置專賣店:共同制作店招牌,將收集的一些筷子布置在柜臺上。
2、顏料、各色不干膠小片、皺紋紙條等;包裝紙袋、透明膠帶、色卡紙、蠟筆、記號筆、水彩筆。
活動過程:
一、參觀"專賣店":店里貨物太少,要進貨啦!
二、討論商品的要求。
師:"筷子專賣店"需要什么樣的筷子商品呢?
。ㄒ韵聻橛變含F場實錄)
瑜欣:可以賣五顏六色的筷子。
萱凝:客人喜歡漂亮的筷子。
旭陽:我去過的那個店,筷子都裝在盒子里。
蘊儀:吃喜酒的筷子裝在漂亮的袋袋里的。
師:那么我們先把筷子裝飾漂亮,再包好,好嗎?
晟晟:專賣店賣的是名牌!
師:是個不錯的提議,我們再給筷子設計個牌子吧!
晟晟:就叫"名牌"!
一鳴:叫"小魚牌"!
竹兒:我知道"清嘴小麻子"的,叫"清嘴"牌。
諍卓:不可以和別人一樣的。
師:那么我們舉手表決吧。(同意叫"小魚牌"的比較多一些。)
師:還要設計一個商標,讓人家一看就知道這是"小魚牌"筷子。
晟晟:畫條小魚吧!
。ù蠖鄶涤變憾纪庖砸粭l小魚表示。)
師:好吧。我們分成設計師、包裝師和店員吧。設計師負責裝飾筷子,包裝師負責包好、畫上商標,店員把它們擺放到貨柜上,還要接待客人,好嗎?那么喜歡哪一組自己選!
三、幼兒自由選擇、操作。
教師觀察發(fā)現:
1、選擇當設計師的較多。有的幼兒用顏料涂色;有的給筷子貼上各色不干膠;一個幼兒在用皺紋紙條纏繞。
2、包裝組的幼兒很有創(chuàng)意,有的在紙袋上裝飾后裝進筷子;有的用透明膠帶將筷子貼在色卡紙上;還有的干脆只用包裝帶將兩只筷子系在一起。
3、店員組的人很少,但忙著運貨、擺放,很興奮。
(指導策略:大多數幼兒對于裝飾、包裝的過程比較趕興趣,因此愿意選擇當設計師、包裝師,我們尊重幼兒的自主選擇,事先在位置的準備上就提供了超過幼兒人數150%的位置,以滿足幼兒的選擇需要。對于幼兒選擇較少的店員活動,我們則以"店長"的身份參與進入,通過與店員一同"進貨"、"布置柜臺"、"接待顧客"等活動豐富游戲的情節(jié)。)
四、買賣游戲。
店員請客人說清楚是一雙什么樣子的筷子,才會給他。
教師反思:
孩子們在這個活動中興趣一直十分濃厚,不管是活動目的--開店,還是
不錯的裝飾、包裝的過程,因為是大家想出來的,所以都足以引起幼兒的熱情。他們根據以往的經驗將筷子進行裝飾,也有個別幼兒將筷子做成了小玩具。由于過于關注裝飾的過程,致使"開張營業(yè)"的時間過短,幼兒未能充分地交流。在以后的區(qū)域游戲中,我們將繼續(xù)"筷子專賣店"的活動。
主要相關活動:
活動名稱
活動過程
資源
筷子的自白
1、自由觀察各種筷子尋找自己喜歡的一種。
2、你喜歡的筷子是什么樣的?
3、這些筷子是用什么做的?
4、你還知道哪些特別的筷子?
1、幼兒收集各種各樣的筷子。
2、幼兒通過家庭等途徑了解了一些筷子。
仿編兒歌《逗螞蟻》
1、回憶兒歌《逗螞蟻》
2、你知道了哪些筷子?
3、把你喜歡的筷子編進兒歌
4、記錄幼兒仿編的兒歌。
1、學過兒歌《逗螞蟻》。
2、陳列幼兒收集的各種筷子。
筷子動動舞
1、筷子可以用來做什么?
2、你想用筷子來跳舞嗎?能用筷子做什么動作。
3、集體學習編得好的動作。
1、欣賞過“碟子舞”等錄像。
2、筷子。
3、音樂磁帶。
筷子玩具秀
1、筷子可以用來做玩具嗎?還需要些什么材料?
2、幼兒自由選擇材料制作。
3、展示活動。
1、陳列一些筷子制成的玩具。
2、各種紙張、一次性紙杯等,繩子、圖釘、膠水。
活動名稱
活動過程
資源
筷子迷宮
1、介紹迷宮的特別處:用筷子做成小路。
2、討論要求:沿小路走,不可越線。
3、幼兒自由練習走小路。
用筷子排成較彎曲的路。
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感受簡單的繞口令的趣味重點難點念會兒歌,發(fā)準u音。
能簡單復述兒歌內容,并進行角色表演。
理解兒歌內容,豐富相關詞匯。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 念過繞口令
物質準備:教學大書,兒歌《小豬學念書》
活動過程:
1、出示教學大書,引導寶寶仔細觀察畫面,并說一說畫面上有什么。
2、用輕快的語氣念一遍兒歌,引導寶寶將畫面上的物體與兒歌內容相連接。
--可邊念兒歌邊指畫面上的`形象。
3、帶著寶寶一起念兒歌2-3遍--如寶寶發(fā)不準u音,示范正確的發(fā)言。
--第一遍可逐句朗誦兒歌,請寶寶跟讀,念到帶u音的字母時語速放慢,語氣加強。
--待寶寶熟悉兒歌后,引導寶寶用兒歌里的語句進行回答,如"看見車子。"引導寶寶說"嘟嘟嘟"。
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認識洋花蘿卜,知道其主要特征和對人身體的好處。
2、通過觀察、交流、品嘗了解洋花蘿卜的特點。
3、愿意講述把自己的觀察發(fā)現,喜愛洋花蘿卜。
活動準備
1、幻燈片-蘿卜
2、洋花蘿卜、記錄紙、刀 ,兔媽媽的標志牌
3、洋花蘿卜人后一個洗凈切好的生洋花蘿卜,糖、醋、小盤子、調羹
活動過程
一、導入,認識洋花蘿卜。
1、今天,兔媽媽給小朋友帶來一件小禮物,看看,這是什么呀?(小蘿卜)
2、它其實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洋花蘿卜。
3、你們和它打個招呼吧!
二、觀察洋花蘿卜,感知蘿卜的外形特征。
1、教師:請你們想看看洋花蘿卜到底長得是什么樣子嗎?
每個小朋友可以拿一個,可以摸一摸,看一看,聞一聞哦!
(幼兒觀察,發(fā)現)
2、誰來告訴我,你看到的洋花蘿卜是什么樣子的?
(顏色,形狀,味道)
(1)形狀:圓圓的 扁扁的 顏色: 紅色的
(2)摸摸它們的皮有什么感覺?(滑滑的)
(3)咦!洋花蘿卜上面是什么呀?(葉子)
(4)誰能告訴我,洋花蘿卜的葉子是什么樣子的?
(綠綠的)
追問:葉子什么形狀?只有一片葉子嗎?引導:長長的,有很多。
3、洋花蘿卜下面的這是什么?(根)
教師:洋花蘿卜的根長得是什么樣子的?(細細的,長長的,上面有很多小的毛毛)
其實,這些根上的毛毛就是根須呢!
4、教師小結洋花蘿卜的外部特點。
教師:洋花蘿卜的皮是紅顏色的,摸起來滑滑的',長著扁圓的身體,它的頂上長著綠綠的長長
的葉子,還有一條像小尾巴似的細細的根呢!!
三 、觀察探究洋花蘿卜肉的特點。
1、誰知道洋花蘿卜里面是什么樣子的呢?(請個別幼兒講述)
2、幼兒猜測
教師:你們猜一猜,蘿卜里面的肉到底是什么顏色的?
3、教師出示記錄表,記錄幼兒的猜測。(根據幼兒的回答涂色)
洋花蘿卜圖片
4、教師小結:原來我們看到的這紅紅的是洋花蘿卜的皮,切開洋花蘿卜我們能看到白白的肉。
四、品嘗蘿卜
1、幼兒品嘗生洋花蘿卜,講述自己品嘗中的發(fā)現?
(1)你們誰吃過洋花蘿卜呀?是什么味道的呢?(請個別幼兒講述)
(2)洋花蘿卜吃起來到底是什么味道的呢?
兔媽媽請你們嘗一嘗,把你們的發(fā)現告訴大家
(3)幼兒品嘗
(4)誰來告訴我,洋花蘿卜到底是什么味道的?
(脆脆的,有些辣,有水分,有點甜)
(5)你們吃過洋花蘿卜做的菜嗎?
2、幼兒品嘗糖醋洋花蘿卜,講述自己品嘗中的發(fā)現
(1)其實呀,兔媽媽也可以把洋花蘿卜也可以變成一道很好吃的菜。是涼拌糖醋洋花蘿卜,
你們嘗一嘗看看有什么不一樣。
(2)幼兒品嘗
(3)涼拌糖醋楊花蘿卜好吃嗎?是什么味道的?
五、介紹洋花蘿卜的營養(yǎng)及對人身體的好處。
教師:其實楊花蘿卜最喜歡春天,這個季節(jié)它生長的最快,味道最好!!
洋花蘿卜有很多的吃法,可以做湯,涼拌,紅燒,都可以呢!我們也可以讓爸爸媽媽
做一些洋花蘿卜的菜,看看吃起來有什么不一樣的感覺哦!
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本課學習,使幼兒認識一些常見水果。知道他們的外形,顏色,吃法以及味道。
2.通過本課學習,使孩子們知道多吃水果的好處,養(yǎng)成多吃水果的習慣。
3.鼓勵幼兒敢于大膽表述自己對水果的見解。
4.知道人體需要各種不同的營養(yǎng)。
教學重點、難點
認識常見水果的外形,顏色,以及吃法。同時知道多吃水果有益健康,養(yǎng)成多吃水果的習慣。
活動準備
常見水果(蘋果、香蕉、桔子、梨)實物以及桃子,石榴等水果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開始環(huán)節(jié):復習手指操(小白上樓梯),導入課題。
二.基本環(huán)節(jié):逐一出示四種常見水果,引導幼兒認識(從外形,顏色,吃法以及味道上來區(qū)分)
1.看外形:蘋果是圓的,紅紅的。香蕉是長長的,黃色的。桔子是桔黃色的,圓圓的。梨是淡黃色的,上邊小,下邊大的.橢圓形。
2.實際吃:注意引導幼兒,香蕉和桔子要剝開皮后才能吃,蘋果和梨要洗干凈才能吃。也可以削掉皮吃。
3.品嘗味道:分給幼兒常見水果,讓他們細細品嘗后,說出是什么味道?
三.結束環(huán)節(jié):
1.這些是常見水果,我們還見過那些水果?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說出來,(比如:桃子,石榴,葡萄等)并認識。
2.水果里有很多對我們身體有好處的東西,所以我們要多吃水果.
四.延伸環(huán)節(jié):
水果由于產地不同,種類也不同,建議孩子們走進大自然,多認識一些水果。比如:火龍果、荔枝、榴蓮等。
教學反思
1.本課能充分尊重幼兒的興趣愛好和個性發(fā)展,積極調動了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師幼互動良好,課堂氣氛活躍。
2.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合理,過渡自然。
3.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幼兒的認知能力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提高。特別是結束環(huán)節(jié)和延伸環(huán)節(jié)更給了孩子學習的動力,因為他們沒有見過這些水果,所以很好奇,給以后的學習創(chuàng)造了學習的動力。
4.如果以后再講這節(jié)課,我將把重點部分用在教幼兒認識一些熱帶水果和其他亞熱帶水果上。(教法和這節(jié)課相同。)(先看再吃)常見水果則一帶而過,因為這些水果他們常見。
小百科:水果腐爛程度越高,鏈格孢毒素含量越高,離病斑越遠的部分,含量則越低。所以,并不是所有爛水果都不能吃。如果機械損傷和冷害的水果,只要沒長時間放置,滋生微生物的話,還是可以吃;而對于霉變腐爛的水果,如果霉變的部分不是很嚴重,挖去病斑外2cm處,剩余部分還可以食用,如果霉變超過水果三分之一甚至一半以上,就不宜食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