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合集9篇]
作為一名老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班教案10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班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教育活動內容的組織應充分考慮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認識規(guī)律,各領域內容要有機聯系,相互滲透,注重綜合性、趣味性、活動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戲之中。繪本《擠呀擠》中小動物們形象逼真,動態(tài)鮮明,一個一個出場,擠到小床上的情景十分有趣。書中雖然沒有很多文字的描述,但小動物們滑稽搞笑的動作和表情以及圖書對故事連續(xù)性、動態(tài)性的表現,都非常符合小班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幼兒樂于描述和模仿書中動物的動作,完成游戲性的學習。所以我們把繪本《擠呀擠》放在小班年齡段,設計了兩個活動課時。
第一課時
活動目標:
1. 體驗與同伴一起擁擠玩樂的快樂情緒。
2. 學習自己看書,樂于表述自己的想法和對圖畫的理解。
3. 能辨別并模仿各種動物的`叫聲,愿意參與表演。
活動準備:
人手一本小書,小床一只,繪本PPT,各種小動物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一、經驗反饋,游戲體驗
1. 出示小床,讓幼兒反饋已有經驗。這是什么?有什么用?你家里有幾個人睡在一張床上?
2. 請幼兒由一個到一組再到全班逐一上床,體驗越來越擁擠的感覺,并讓幼兒自由講述這種感覺。
3.出示圖書,請幼兒觀察封面:上面有誰?他們在干什么呀?怎么啦?
二、自主閱讀圖書
幼兒自由自在地看書3分鐘左右,鼓勵幼兒找喜歡的一頁仔細看看、自言自語地說說,并注意不影響同伴。
三、集中交流
1. 提問:你喜歡哪一頁,這頁上有誰?在干什么?
2. 根據幼兒的回答,教師播放相應的PPT,組織幼兒集體觀察和講述畫面的情景,并及時組織幼兒用語言描述、用動作模仿各種小動物。
(1)如果幼兒反饋小床的信息,教師提問:這是怎么樣的小床?床上有誰?他們在干什么?數數有幾只小動物?
(2)如果幼兒反饋小動物的信息,如“小狗來了”,教師提問:小狗是怎么樣的?鼓勵幼兒用各種詞句描述小狗:汪汪汪、黃黃的、可愛的、吐著舌頭等;并讓幼兒模仿小狗的動作。
3.根據幼兒反饋信息的程度,可安排幼兒第二次自主閱讀,補充信息。
四、表演游戲:擠呀擠
幼兒自選一個喜歡的動物頭飾戴上,教師播放PPT,根據畫面提示,請幼兒扮演該角色表演給大家看。
第二課時
活動目標:
1. 感受小動物逐漸增多的畫面變化,練習數數。
2. 能根據同伴提供的信息尋找相關的書頁,愿意講述該頁內容。
3. 學說簡單的對話,初步形成故事。
活動準備:
人手一本小書,貼絨教具若干,小床一只,繪本PPT,各種小動物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一、回憶前次閱讀的經驗
1. 出示圖書,提問:這本書里講到了誰?他們在干什么?
教師根據幼兒回答出示相應的貼絨,在黑板上展示。
2. 提出閱讀要求:從封面開始仔細看書,誰先來?誰第二個來?
二、幼兒自主閱讀
教師提醒幼兒逐頁翻看。
三、集中交流
1. 提問:誰第一個來到床上?它是怎么來的?
讓個別幼兒反饋信息,集體尋找相關的書頁,同時教師在黑板上有序排列角色順序。
2. 繼續(xù)提問:小動物來到床上說了些什么?又有誰來了?它們是怎么說的?
教師和幼兒共同模仿角色間的對話,自然形成故事片段,如:小老鼠鉆進被窩,說:“真舒服啊!真暖和呀!”小鴨子“嘎嘎嘎”地走來了,它說:“我也要上來!”小老鼠說:“歡迎你!”兩個好朋友一起鉆進被窩。
3. 同法講述2~3個情節(jié)片段,根據幼兒的情況可組織第二次閱讀,過程中組織幼兒及時數數,自然滲透點數練習。
四、表演游戲
出示小床,請幼兒自選喜歡的角色頭飾,師幼一起,一邊講述自編故事(教師講述串聯部分,幼兒講述對話)一邊表演。 (作者:費含英)
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1.通過多種途徑和表現方式,感受大雨和小雨。
2.嘗試用油畫棒畫出長短、輕重不同的直線表現下雨的情景。
3.在教師語言的提示下,鞏固油畫棒的使用方法。
活動準備1.選擇下雨的天氣進行活動(或用淋浴花灑模擬大雨和小雨)。
2.油畫棒人手1支。
3.幼兒用書:《大雨和小雨》。
活動過程1.由談話導入活動主題,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今天是什么天氣?你們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聲音?(幼兒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噢,我們聽到的是大雨和小雨的聲音,看到的是嘩啦嘩啦的大雨和滴答滴答的小雨。(教師描述時空手畫長線和短線)
2.引導幼兒用腳步的輕重和長線、短線來表現大雨和小雨。
◆教師:你們知道大雨是什么樣子嗎?小雨是什么樣子的?
◆幼兒自由回答,教師引導幼兒用腳步的輕重表現大雨和小雨。
◆教師邊念兒歌邊徒手示范:小雨小雨,滴答滴答;大雨大雨,嘩啦嘩啦。
◆幼兒跟著教師邊念兒歌邊徒手練習畫長線和短線。
3.提供幼兒用書,幼兒繪畫,教師指導。
◆教師用語言提示:一會兒下小雨,一會兒下大雨,雨一直下個不停。
◆鼓勵幼兒大膽作畫,嘗試用長短、輕重不同的直線來表現大雨和小雨,盡量將畫面畫滿。不強求幼兒將線條排列整齊。
4.展示幼兒作品,引導幼兒互相欣賞、交流。
◆教師:今天,小朋友們把下雨天的樣子畫下來了,有小雨,滴答滴答;也有大雨,嘩啦嘩啦。你們最喜歡哪一張?
教學反思本活動的特點之一是綜合性;顒由婕暗母兄绞绞嵌鄻踊模饕ㄟ^繪畫練習、身體動作以及兒歌提示等方式來感受大雨和小雨。經過多方面的感知,幼兒比較容易掌握和表現大雨小雨落下時的差異。特點二是活動過程的動靜交替。在“靜”中用心感受,在“動”的過程中抓住重點,能夠較準確地表現出長短線的直線畫法。特點之三是引導幼兒關注日常生活中的各類自然景象,讓美術活動貼近自然,融入生活。
本活動目標主要是緊扣學習線條這一美術要素的使用來設計的,但這種學習不是單純的美術學科知識的'灌輸,而是運用腳步的輕重和語言的暗示等多通道的方式,引導幼兒感受線條筆觸的輕重與走向。
本活動準備特別注意創(chuàng)設真實的活動情景,以引導幼兒更好地進行體驗。在活動過程中,特別強調幼兒主體性、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揮。
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發(fā)展多種爬的技能,增強上肢力量。
2.提高身體的協(xié)調性和敏捷性。
3.能積極參與活動,在活動中感受快樂。
4.通過這次游戲促進幼兒身體的協(xié)調性和靈活性。
5.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平衡木4條、音樂。
活動過程
一、熱身活動
1.開火車,圍成一個圓圈,激發(fā)孩子活動興趣。
2.師幼在圓圈上跟著音樂做動物模仿操(有節(jié)奏地活動頭部、上肢、腰部、腹背、下肢等)。
二、動作教學和練習
教師創(chuàng)設“蜘蛛俠學本領”情景,帶領幼兒進行4個階段的練習。
1.手膝著地爬。
手膝著地像小螞蟻一個跟著一個在地上爬,要求手膝協(xié)調、爬行有序。
2.手腳伸直在地上進行高肢爬。
要求幼兒在爬行時手腳盡量伸直,膝蓋不著地,圍著圓圈爬兩圈。
3.匍匐爬行并從平衡木下面爬過(先高后低),再走平衡木回到隊伍(先低后高)。
要求身體貼地,頭抬起用手交替往前撥,雙腳交替向前蹬行進爬。掌握后讓幼兒以匍匐爬的動作通過平衡木下方的空隙,要求在前基礎上臀部不要抬起,頭側面爬行通過。
4.爬平衡木,雙手用力爬,雙腳并攏并保持平衡(先低后高)。
身體貼緊平衡木,雙腳并攏放在平衡木上保持平衡,抬頭的同時雙手伸直抓緊平衡木兩側,用力拉平衡木帶動身體向前進。這個動作的'難點在于幼兒的雙腳要保持平衡,不要掉下。
三、放松活動:吹氣球
師幼模仿氣球,甩動身體上肢和下肢后,模仿吹氣球變大,然后爆炸倒地。
活動反思
1.關于目標的設計
爬是小班幼兒最喜歡的活動之一,讓幼兒在爬的過程中鍛煉身體并在已有的基礎上得到提高,這就需要在活動設計上由易到難,且趣味性強。平衡木的擺放方式和次序能賦予爬行的多樣性,讓幼兒在變換爬行動作和距離的同時實現自身上肢力量和協(xié)調性的提高。
2.關于材料的選擇
平衡木在幼兒園是很常見的,平時孩子也很喜歡在上面走走,但平衡木同時還能起到鍛煉上肢的目的。例如:幼兒在平衡木上面爬行,就必須保持身體平衡,體驗手臂、手腕的拉力和爆發(fā)力;幼兒在平衡木下方匍匐爬行,就要關注自身身體和頭部,避免撞到平衡木,發(fā)展注意力和身體的柔韌性、協(xié)調性。
3.關于環(huán)節(jié)的設計
熱身環(huán)節(jié):通過有趣的動物模仿操使幼兒的上肢得到充分的活動。
爬行環(huán)節(jié):由易到難,平衡木的不同擺放和不同的爬行動作,逐步提高了幼兒挑戰(zhàn)自我的欲望。
放松環(huán)節(jié):氣球人的設計,意在讓幼兒在愉悅的情境中充分放松身體四肢。
小班教案 篇4
一.教學目標:
1.學習冷暖色彩的基本知識,體驗色彩的基本知識,并有目的的加以 運用。
2.通過對色彩知識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3.在繪畫中體驗艷麗的色彩給他們帶來的快感。
二.教學重點:
學習色彩的搭配,在此基礎上對學生進行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
三.教學難點:冷暖對比和冷暖搭配。
四.教學過程
。ㄒ唬┘と
1、同學們你們喜歡猜謎語嗎?
謎語:頭上頂著大紅冠,身穿五彩花花衣,每天早上要歌唱,人 們聽了忙穿衣。
謎底是什么?
2、下面我們來一起看看大公雞。
大公雞漂亮嗎?你喜歡大公雞嗎?你為什么喜歡大公雞?
生:
1、顏色看著漂亮,供人觀賞。
2、早上叫人起床。
3、能斗
雞給人樂趣等。
同學們真棒!說出了大公雞這么多的好處!我們今天就來走進大 公雞,了解大公雞。
板書:大公雞
。ǘ灾魈骄
1、剛才我們看了生活中的公雞,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畫家作品中的 大公雞。
看看這幅農民畫家畫的大公雞的身上的有哪些顏色?
生:藍色、紅色、黃色、紫色、黑色、白色??
2.在這些顏色中,哪些是冷色?哪些是暖色?你知道嗎?讓我們來 感受一下吧!
。1)、出示冷色和暖色系列圖片。
。ūā⒑Q、火、風葉)
。2)、說說這些圖片都以哪些顏色為主?給你什么樣的感覺?
。ㄋ{、綠、淡紫——寒冷、涼爽等)
我們把這些能讓人感覺寒冷、涼爽的顏色稱為冷色。
(橙色、紅色、黃色——溫暖、激動等)
我們把這些能帶給人溫暖,能使人感覺興奮、激動的這些顏色稱為暖色。
把這些冷色和暖色恰當的搭配在一起,畫面效果會更好。不信, 你來看看。
3、對比真實的大公雞和畫出來的大公雞在色彩方面有什么差別。鼓 勵學生作畫時大膽用色。
4.要想畫好大公雞除了漂亮的顏色還要抓住大公雞的形體特征。大 公雞有哪些特征?
5、教師示范大公雞的`畫法,并注意強調構圖飽滿。
這些大公雞這么漂亮,看看老師怎樣畫大公雞的。
首先設計構思畫一幅奔跑中的大公雞,起稿畫出大公雞的基本形狀,強調大公雞的幾個特點部位(頭部大紅的雞冠,粗壯的爪子,翹起的尾巴)涂上艷 麗的色彩。注意色彩的對比,過度,漸變。
。ㄈ缓蟪鍪疽旬嫼玫钠G麗的大公雞畫面)。
6.用冷暖色對比的方法,畫一幅色彩艷麗的大公雞的創(chuàng)作畫。
。ㄈ、評一評
1、說說被選上的“大公雞”你喜歡哪一只,為什么?
2、小組間再評一評誰畫得有創(chuàng)意、有特色,并向他學學是怎么畫的?
3、小結:注意觀察生活中冷暖色的運用,想想為什么要這樣設計?
五.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探究色彩的冷暖,使學生了解、認識冷暖色,感受以冷暖 色對比為主要表現方法的作品所產生的特有的美感,并且學習運用冷暖色對比的方法來表現作品。本課我采用的是自主探究教學模式,首先讓學生觀察各種顏色,了解冷暖色。然后學生通過小組內的交流討論真實的大公雞和畫出來的大公雞在色彩方面有什么差別, 感知冷暖色對比所產生的艷麗感覺。并運用冷暖色對比創(chuàng)作繪畫,給學生充足的創(chuàng)作時間。作品展示,是推選優(yōu)秀的作品貼在展板上,這樣可以讓 更多同學欣賞到優(yōu)秀的作品,同時這種辦法有利于維持課堂紀律,也讓更多人看見作品,參與了評價。本節(jié)課的教學思路:冷色和暖色的 認知-冷暖對比所產生的艷麗色彩 -如何用艷麗的色彩表現大公雞-解決大公雞的構圖、動態(tài)、色彩搭配等問題-學生繪畫-師生共同評價-
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喜歡觀察圖書,指導圖書的名稱。
2、學習一頁一頁輕輕的翻閱圖書。
3、感受圖書內容的趣味性。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認識奶牛,了解奶牛外形特征和主要的生活習性,認識各種各樣的水果。
物質準備:大圖書一本,小圖書若干,圖片講述的背景圖和水果小圖片等。
活動過程:
一、出示背景圖,引導幼兒觀察,激發(fā)閱讀的興趣。
指導語:"小朋友,你們看,圖上畫著是誰?它叫什么名字?這只奶牛會擠出各種果汁牛奶了!我們一起來看看,講講這幅畫!(第20--21頁)
二、師幼共同閱讀,通過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故事的內容。
1、封面。
這是書的'封面,封面上有書名,叫做《愛吃水果的牛》,它在吃什么水果?
2、第1--4頁
在一個長滿各種果樹的森林里,住著一只愛吃水果的牛。
主人每天喂它各種好吃的水果,有哪些水果?
3、第5--9頁。
引導幼兒觀察畫面,說出奶牛愛吃的水果。
(有西瓜、木瓜,還有像星星一樣的楊桃)
4、第10--15頁
晚上,突然怎么樣了?(第5頁)(動作提示)
被風吹了以后他怎么樣了?你能看出來嗎?你從哪里看出來?
他們怎么樣了?那么小?匆娭魅撕退泥従觽兌忌×,心里會怎么想?
。ê茈y過,很著急……)
愛吃水果的牛有沒有生病呢?(沒有)對,只有愛吃水果的牛沒有生病。
5、第16--21頁
主人生病了,愛吃水果的牛是怎么照顧主人的?小牛給主人喝什么? (真是只會關心人的小牛呀。┏思t紅的草莓牛奶,它還給主人喝什么牛奶?請學小牛說:"請喝杯"草莓牛奶"吧!……
喝了水果牛奶,主人的病怎么樣了?
小結:主人喝了各種果汁的牛奶,感冒漸漸好了。
6、第22--25頁
生病的鄰居們也學著吃水果了,大家都變的怎么樣了?
小結:鄰居們吃了水果,也不生病了,大家都變成愛吃水果的人。
三、引導幼兒從左到右
一頁一頁地閱讀圖書。通過翻閱畫面,再次感知故事的內容。
指導語:愛吃水果的牛為什么不會生病?讓我們到圖畫書中來找答案吧!我們一起來邊看邊說吧!
指導語:故事講完了,你們找到答案了嗎?為什么愛吃水果的人不容易生?使幼兒獲知水果、牛奶是有營養(yǎng)的食品。(因為水果里面有很多的營養(yǎng),維生素c能預防我們感冒)
指導語:你喜歡吃水果的牛嗎?為什么?
總結:這只奶牛不僅愛吃水果,也愿意去照顧它的主人。當它的主人需要它的時候,還擠水果牛奶給他喝。
延伸活動:
師:我們不僅要愛吃水果多吃蔬菜多喝牛奶,還要樣樣東西都愛吃。才能更健康,對嗎?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張表格,表格里呢有許多有營養(yǎng)的食品,請寶寶和爸爸媽媽在自己喜歡的食品上添上一個笑臉,我們來比一比看看誰愛吃的東西最多,誰最不挑食……現在,你就帶著表格到爸爸媽媽身邊去吧!
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仔細觀察畫面并大膽表述,理解故事前半部分內容。
2.在情境表演中用完整的語句學說"請×××送螞蟻回家"。
3.用動作表現部分故事情節(jié),體驗其中的快樂,萌發(fā)自主閱讀后半部分故事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教師用:大書,一封布熊寫的信,PPT(演示文稿),小螞蟻指偶,黑板和粉筆。
2.幼兒用:人手一本小書和一封信。
活動過程:
一、以布熊的信引出活動,引導幼兒理解信的內容
1.認識寄信人和收信人。
師:(出示一封布熊寫的信)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嗎?
師:對,這是一封信。它會是誰寫的信?又是給誰的呢?
師:對,是布熊寫的。是布熊寫給誰的呢?
師:哦,你們還不認識它?矗写蟠蟮拈T牙,名字叫土撥鼠。
2.理解信的主要內容。
師:這是布熊寫給土撥鼠的信,我們一起打開信看看信上有什么。(引導幼兒觀察信中的畫面并簡單描述。)
師:蘋果樹上有什么?
師:怎么樣的蘋果?
師:哇,蘋果樹上長滿了又紅又大的蘋果。信上還有什么?哦,還有土撥鼠在吃蘋果。
師:你能猜猜布熊想對土撥鼠說什么事情嗎?(引導幼兒想象并表達。)
3.聽教師讀信。
師:信上到底說了什么事情呢?請聽我讀一讀。(教師讀信:親愛的土撥鼠,我家的蘋果成熟了,請您一起來吃又紅又大的蘋果。您的朋友小熊。)
二、集體觀看PPT
1.觀看PPT。
教師邊講述故事邊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師:布熊在寫這封信的時候,爬來了一只小螞蟻。請你找一找,小螞蟻在哪里?
幼:找到了,在蘋果樹下面。
師:小螞蟻真小。像什么?
師:小螞蟻太小了,只有芝麻那么大。布熊沒有看見它就直接把信寄出去了。它把信放到哪里去了?
師:對,是郵筒。你在哪里看見過郵筒?郵筒是怎么樣的?
師:你看得真仔細,郵筒是綠色的、圓圓的。信寄給了誰?(土撥鼠。)
師:我們仔細看看土撥鼠長得什么樣。(引導幼兒描述土撥鼠的樣子。)
師:土撥鼠長著灰色的毛,是鉆洞高手。它在和誰說話?(教師點擊PPT,畫面跳出放大鏡,把小螞蟻放大。)
師:小螞蟻在干什么?你怎么看出來的?(引導幼兒觀察、描述小螞蟻的動態(tài)和細節(jié)。)
師:對,小螞蟻哭了,它一邊跺腳一邊擦眼淚說:"我要回家,我要回家。"
師:小螞蟻為什么會離開家的呢?
教師利用大書講述故事至"小螞蟻說'回家的路遠著呢'"。
2.猜測活動。
師:小螞蟻一定要回家。那土撥鼠準備怎么送小螞蟻回家呢?(當幼兒說出自己的猜測時,教師便用簡筆畫表現幼兒的`猜測,并請所有幼兒用動作及語言進行表達。如當一幼兒說"坐汽車送小螞蟻回家"時,教師便用簡筆畫畫一輛汽車和一只小螞蟻,請幼兒學說"請汽車送小螞蟻回家"并學做開汽車的動作。以此類推。)
三、游戲:讀信
1.自由閱讀信上的圖畫并與同伴交流。
師:土撥鼠也想了很多辦法,它把辦法都寫在信里,寄給小朋友了。信就在你們椅子后面的書袋里,你們打開信來看一看吧。(教師請幼兒打開信紙閱讀信上的圖畫,并離開座位相互交流。)
2.用一句完整的話表述信的內容,并用動作表現。
師(出示指偶小螞蟻):小螞蟻爬呀爬呀爬,它喜歡怎么回家呢?
●教師讓"小螞蟻"爬到一幼兒的信紙上,請該幼兒大聲讀信,如:請袋鼠送小螞蟻回家。
師:袋鼠怎么送小螞蟻回家呢?
。ń處熞龑в變罕磉_袋鼠如何送小螞蟻回家,并和幼兒一起學袋鼠跳送小螞蟻回家。)
●教師讓"小螞蟻"爬呀爬呀,爬到一幼兒的信紙上,請該幼兒大聲讀信,如:請長頸鹿送小螞蟻回家。
師:長頸鹿怎么送小螞蟻回家?
。ń處熞龑в變罕磉_,并和幼兒一起學長頸鹿把小螞蟻馱回家。)
……
●教師讓"小螞蟻"爬呀爬呀,爬到一幼兒的信紙上,請該幼兒大聲讀信,如:請火車送小螞蟻回家。
師:火車怎么送小螞蟻回家呢?
。ń處熞龑в變罕磉_,并讓幼兒排列在一起,模擬開火車,送小螞蟻回家。)
延伸活動:
師:小螞蟻到底是怎么回家的呢?我們快到書里去找一找吧。
。ò褕D書投放到區(qū)角,讓幼兒自由翻閱故事后半部分。)
附: 寄來寄去的螞蟻
布熊一邊吃蜂蜜,一邊寫信,引來一只小螞蟻。小螞蟻站在信紙上,就像一個逗號。布熊沒有發(fā)現,把信裝進信封就寄出去了。
這信是寄給土撥鼠的。土撥鼠不認識字,不知道信上寫的是什么,卻發(fā)現了小螞蟻。"我要回家,我要回家。"小螞蟻跺著腳、抹著眼淚說。
"這布熊是怎么了?給我寄來這么個小哭蟲。"土撥鼠對小螞蟻沒辦法,只好輕聲輕氣地說:"別哭,別哭。我送你回家。"
小螞蟻說:"回家的路遠著呢!"
"那我?guī)闳コ似嚕脝幔?土撥鼠說。
"不行!我可不愿意乘汽車,會暈車的。"小螞蟻一個勁地搖頭。
"那就坐船吧。"土撥鼠說。
"不行!不行!我怕水。"小螞蟻一個勁地擺觸須。
"那就坐飛機?"土撥鼠決定破費一些。
"不行!不行!更不行!"小螞蟻又要哭了。
"那,我還是把你寄回去吧。"土撥鼠說。
"好吧,怎么來還怎么去。"小螞蟻笑了。
小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五官的構成和用途,知道要愛護五官
2、能聽懂老師的口令,做出相應的動作
3、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4、了解保持個人衛(wèi)生對身體健康的重要性。
活動準備:
同樣的人物頭像2幅,眼、耳、口、鼻的圖片各1幅
活動過程:
一、啟發(fā)談話,引出五官
小朋友們好!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來認識我們的頭部。請小朋友們認真的看一看老師的頭部和小伙伴的頭部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一張臉,一個鼻子,兩只耳朵,一張嘴巴,兩只眼睛)
二、游戲"找五官"
1、按教師的指令做相應的動作眨眨你們的小眼睛,指指你們的小鼻子,張張你們的小嘴巴,摸摸你們的小耳朵。
2、貼五官老師在小黑板上用粉筆畫一張臉,請小朋友將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的圖片貼在臉部合適的.位置。
三、說說五官的作用
1、我們的嘴巴有什么用?(說話、吃東西)
2、我們的鼻子有什么用?(呼吸、聞氣味)
3、我們的眼睛有什么用?(看東西)
4、我們的耳朵有什么用?(聽聲音)
四、看圖說話
老師拿出準備好的相同的人物頭像2幅,請小朋友觀看,并把其中的一幅貼在小黑板上,然后把另一張圖片的臉染成黑色,再把圖片貼在小黑板上,兩張圖片對比,讓小朋友說說哪張圖像好看?為什么?
總結:同樣的一張臉,如果弄臟了就不好看,所以請小朋友們要愛護自己的五官,同時也要注意不能弄臟別人的五官。
五、保護五官五官很重要,我們必須要保護它。怎樣保護它們呢?
不要把臟東西放到嘴巴里,不用手指挖鼻子,不揉眼睛,不掏耳朵,不把小東西放在口、鼻、眼、耳中。
六、教幼兒念兒歌這是我的眼睛,眼睛會看;這是我的鼻子,鼻子會呼吸;這是我的嘴巴,嘴巴會說話;這是我的耳朵,耳朵會聽話。
教學反思:
從這個活動中,我認識到幼兒園課堂教學中,教師首先要以孩子為主體,同時要有駕馭課堂的能力,在引導孩子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地發(fā)現問題,不斷地變換教學手段和方法,從而讓每個幼兒都參與到活動中,準確地掌握知識。帶領幼兒游戲時,要顧及到絕大多數的孩子,將個別示范與分組游戲、集體游戲相結合,可以根據幼兒的課堂情況不斷地變換游戲形式,從而提高每個幼兒的學習積極性。
小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 了解吃各種食物時要注意安全事項,學會正確的進食方法。
2、 明白吃飯時不包飯和裹飯,細嚼慢咽才有利于健康,不要一邊吃一邊說話。
3、 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識。
4、 初步了解預防疾病的方法。
5、 培養(yǎng)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
活動準備:
1、 各種零食和飯菜圖片或包裝袋
2、 幼兒用書、教學掛圖、練習冊
3、 搜集有關進食不當造成事故的.圖片
活動過程:
1、 通過與幼兒談話,引出主題(小朋友們都愛吃零食嗎?都吃過那些呢?
2、 引導幼兒了解進食時可能遇到的危險。
3、 讓幼兒自己發(fā)現由于進食不當所產生的危險,并進一步了解進食時要注意的安全。
4、 引導幼兒了解進食時的衛(wèi)生保健知識。
小班教案 篇9
教育作用:
1、培養(yǎng)寶寶聽故事的興趣。
2、培養(yǎng)幼兒學說禮貌用語"謝謝"材料與場地:背景圖和小鴨、鴨媽媽、山羊、小雞、雞媽媽頭飾。
活動過程:
一、問候時光:
1、接待。
a、教師熱情的接待每一位寶寶:教師與寶寶及他們的爸爸媽媽交流問候。
b、唱歌曲:《找朋友》,穩(wěn)定孩子情緒。爸爸媽媽握著寶寶手跟著音樂節(jié)奏學著拍手,跟著教師一起學唱歌曲。
2、點名游戲。
a、教師主動向幼兒介紹自己的姓名,并向他們問好。
b、教師走到被點到名的幼兒面前,用鈴鼓輕輕拍一拍寶寶的手并熱情的問好。爸爸媽媽和寶寶一起回答。
二、運動時光:小動物模仿操
1、寶寶欣賞教師做操。
2、寶寶(爸爸媽媽)和教師一起學說操里地兒歌。
三、快樂時光:
1、教師出示圖片,吸引寶寶的注意。
2、故事:《小鴨找媽媽》
a、教師講故事。
b、 教師邊操作材料邊再講故事。爸爸媽媽幫助寶寶感受故事的內容,練習故事中人物對話。
c、教師提問幫助寶寶理解故事。爸爸媽媽協(xié)助寶寶回答教師的提問。
"故事里有誰?小鴨向山羊哥哥說了什么?山羊哥哥是怎樣說的.?爸爸媽媽幫助寶寶戴上頭飾與教師一起表演故事。
四、溫馨時光:親子游戲"走圈圈"1、請媽媽拉著寶寶的手,面向圓圈站好,準備游戲。
2、媽媽跟著教師隨著音樂向逆時針的方向走。
3、走圓圈可與走方框相結合。
4、走時可嘗試變化其他方法:踮起腳尖走,爬著走。
附:故事 小鴨找媽媽小雞和小鴨在河邊玩,但是,小鴨出門時,沒有告訴媽媽。太陽快落山了,雞媽媽接走了小雞,小鴨的媽媽沒有來接小鴨,小鴨急得哭了起來。山羊哥哥看見了,說"小鴨你別哭,我?guī)湍阏覌寢?。山羊哥哥把小鴨送回了家,看見鴨媽媽正著急得找小鴨。小鴨找到了媽媽說"謝謝山羊哥哥""不用謝!下次你出門去玩,要告訴媽媽一聲。
【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精選)小班教案07-24
(經典)小班教案07-24
【經典】小班教案08-02
[經典]小班教案07-31
小班教案[精選]08-09
小班教案【經典】08-07
小班教案(精選)08-10
[精選]小班教案08-10
小班教案(經典)08-21
(經典)小班教案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