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精品7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法。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7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班教案 篇1
一、設(shè)計意圖:
每次晨間活動玩雪花片,總有幾個小朋友會拿著雪花片來問我:“王老師,這兩個雪花片看上去不是一樣的嗎?怎么會插不進去呢?”我總是說:“你再看看哪,它們真的是一樣的嗎?”在整理玩具時因為放錯雪花片而產(chǎn)生的爭論也時常出現(xiàn):“這不是放在這里的。”“這是放在這里的!薄瓰榱耸褂變耗軠蚀_地辨別它們,我結(jié)合主題活動《比一比》,設(shè)計了這一綜合活動《相似的雪花片》,讓幼兒通過看看、摸摸、比比的形式,發(fā)現(xiàn)雪花片的不同之處,從而能快速、準確地區(qū)分它們。
二、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和比較,發(fā)現(xiàn)兩種雪花片的不同之處,并能快速、準確地區(qū)分它們。
2、練習在相距25厘米的平行線中走,掌握平衡的動作要領(lǐng)。
3、樂意積極參與活動,體驗成功的喜悅。
三、活動準備:
1、每組兩種雪花片若干,每個幼兒2個盒子。
2、塑料小筐4個,場地中間畫4條長3—5米,寬25厘米的小路,小路一端放上雪花片。
四、活動過程:
1、出示兩種雪花片,引起幼兒注意。
師:這是什么?(雪花片)雪花片可以做什么呢?幼兒回答。
2、尋找相同點。
(1)師:這兩種雪花片什么地方是一樣的?幼兒討論回答。
。2)教師小結(jié):它們的形狀一樣,都是圓形的,大小也一樣,它們都是塑料的。
。3)師:那它們可以插在一起嗎?為什么?幼兒回答后,請幼兒動手進行操作。
。4)教師小結(jié):哦,原來它們看上去像是一樣的,實際上是不一樣的,它們一個厚,一個薄,所以不能插在一起。那它們還有不一樣的地方嗎?
3、通過觀察、比較,尋找它們的不同之處。
(1)師:看看這兩種雪花片的顏色有什么不一樣?幼兒觀察,回答。
師小結(jié):厚的雪花片顏色鮮艷,薄的雪花片顏色暗淡;前者有鮮紅、深黃、深綠、鮮藍4種顏色,后者有暗紅、淺黃、淺綠,暗藍、白色和粉紅色6種顏色。
。2)師:請小朋友摸摸這兩種雪花片,然后說說你有什么感覺?
幼兒動手觸摸,進行探索、討論,再回答。
師小結(jié):厚的雪花片摸上去軟,薄的雪花片摸上去硬;前者沒有后者光滑;前者反面有一個大圓圈,后者反面有三個小圓圈,看上去像一個三角形。
。3)為什么它們會不一樣呢?幼兒猜測回答。
。4)教師小結(jié)。
4、區(qū)分兩種雪花片。
師:剛才我們通過觀察,比較,知道了這兩種雪花片其實是不一樣的,不能混在一起插,所以也不能放在一起。那我們可以用什么辦法來快速地區(qū)分它們呢?幼兒回答。
師小結(jié):可以從它們的顏色,厚薄等方面來區(qū)分它們。
5、游戲:比比誰是第一名。
。1)介紹玩法:將混在一起的兩種雪花片,用最快的`速度區(qū)分出來,并分別放在2個盒子里。誰先分完并正確的就是第一名。
。2)幼兒分組游戲。
。3)教師小結(jié)。
6、體育活動:收積木。
。1)教師交代游戲玩法:“今天,我們來玩收積木的游戲,在收積木時先要小心地走過一條路,不要踩到旁邊的小草,在對面桌子上數(shù)五片雪花片,然后從小路走回來放入筐里。”教師先示范玩法。幼兒依次走過小路進行收積木的游戲。
。2)幼兒分組游戲2~3次。(教師提醒幼兒走小路時要走在小路中間,不要踩線)
。3)游戲熟練后可增加跑的游戲,以增加運動量。
。4)教師小結(jié)。
7、延伸活動:幼兒玩雪花片,比比誰插的多,誰插的好。
五、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通過讓幼兒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插一插,玩一玩,使幼兒知道了相似雪花片的不同之處,從而能準確地辨別、區(qū)分它們。
在整個活動中,充分體現(xiàn)了以幼兒為主體的教育原則,讓幼兒在活動中自己尋找、發(fā)現(xiàn)它們的相同和不同之處。在活動中,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很高,思維活躍,發(fā)言也很積極,能較好的完成活動目標。
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 在故事的啟發(fā)下,引導(dǎo)幼兒畫出老虎的主要特征。
2、 提高幼兒的繪畫興趣。
活動準備:
幼兒繪畫工具
活動過程:
一、故事跟畫:
1、一只大大的面包,它也愛漂亮。它戴了一條項鏈,項鏈上掛了一個大大的鉆石。鉆石旁邊還掛了二個小鉆石,真漂亮!哎!誰說我漂亮,我來瞧一瞧。(添上眼睛)
2、有點像誰?
二、幼兒畫:
1、添加肉瘤(土黃色,然后點上黑色)
2、添加嘴。
3、還缺了什么?(王字—土黃色、耳朵—小內(nèi)耳、花紋—黑色)
4、添上老虎的.四肢、身體、花紋。
三、講評
鼓勵幼兒能大膽的講述自己所繪畫的老虎:你的老虎準備做什么?
活動結(jié)束:
小朋友一起吃點心。
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薄W會簡單的撕貼圖形,知道用條形進行長橋的拼接。
。、感受幫助他人的快樂,能和他人合作并體會集體合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報紙、膠水、場景圖若干。小動物圖飾
活動重難點:重點(初步掌握撕貼長條狀,進行拼接)
難點(主動與伙伴進行合作游戲)
活動過程:
。ㄒ唬┘ぐl(fā)興趣,引出主題
——出示PPT,認識并和今天的“小客人”——小熊——打招呼。
——小熊給小朋友帶來了禮物(報紙),報紙怎么玩?(折紙,撕紙等)
——幼兒自由撕紙,可撕成任意形狀。(三角形,圓形,長條等)
(二)小動物過河
——出示場景圖,講述小動物的故事:小動物也想到我們班來玩,可是他們遇到了一條小河,過不去怎么辦?(鼓勵幼兒大膽主動的說出幫助小兔造橋。)
——小橋怎么搭?找找我們的筐子里那些形狀可以幫助小兔搭橋?(感受小橋和長條的'共同特點)
——欣賞PPT中各種各樣的小橋,基本知道小橋的形態(tài)(橫跨兩岸,各種形狀等)
——幼兒自由操作,師巡回指導(dǎo)
。ㄈ╅_心的動物朋友
——師簡單點評幼兒的作品。
——將幼兒的作品集合成大圖,師:小動物終于過河了,它可真開心啊,謝謝小朋友的幫助,你們真能干!我們再來看看,小動物們找到了誰?(小猴)
。ㄋ模┗顒友由
——在活動結(jié)束后可以鼓勵孩子們根據(jù)墻上展示的圖片進行故事的講述和表達。
小班教案 篇4
一、設(shè)計意圖
2-3歲嬰幼兒感覺、知覺的發(fā)展都與他們運動、動作發(fā)展分不開。只有通過實地直接的感知運動、動作、作用于具體的事物和環(huán)境時,才能進行思維,獲得對事物的認識。
夾子這一物品平時在母親收衣服時他們看見過,但是沒有玩過,他們對夾子并不陌生,同時夾子也是一個鍛煉嬰幼兒小肌肉動作的很好媒介物。通過玩夾子的游戲,讓托兒感知到夾子會一張一合,會夾住物體,即發(fā)展了嬰幼兒的探索能力,又鍛煉了嬰幼兒的小肌肉動作。就此設(shè)計了適合2-3歲嬰幼兒年齡特點的《夾夾樂》活動。
二、活動目標
1、通過學習使用夾子,鍛煉嬰幼兒的小肌肉動作。
2、學習按顏色來分類夾、夾子接夾子等多種方法,發(fā)展探索和想象的能力。
三、活動準備
畫有老公公的眉毛嘴的一次性蛋糕盤、畫有眼睛嘴巴眉毛的星星型卡片、畫有一節(jié)一節(jié)的毛毛蟲身體的卡片、各種夾子、筐子、桌子、優(yōu)美的背景音樂。
四、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景、引出主題:
。1)教師出示大夾子,引導(dǎo)寶寶與夾子說:“夾子你好”。
。2)教師讓夾子“張大嘴巴”(把夾子口打開),與寶寶問好,“寶寶你們好”。
。3)教師提供給每個寶寶一個夾子,讓寶寶打開自己手中的夾子與大夾子問好。(托兒一邊嘗試用手指打開合攏夾子,一邊用語言與老師手中的大夾子與同伴手中的小夾子相互問好“你好!保
(二)操作活動:
1、教師示范:
(1)按顏色分類夾夾子:
出示一個畫有老公公的眉毛嘴的一次性蛋糕盤,上半部分的盤邊畫上黑色。教師指著盤邊的黑色告訴寶寶這是黑色,又出示黑色的夾子告訴寶寶這是黑色的夾子,黑色的'夾子夾在盤邊黑色的地方,做老公公的頭發(fā),邊說教師邊示范,等黑邊處都夾滿了,教師用同樣的方法示范用白色夾子夾白邊處做老公公的胡子。
(2)夾子接夾子夾:
教師出示用夾子做的長手長腳的星星,讓寶寶欣賞。
“你們看這是誰呀?”(星星)
“星星寶寶在干什么?”(跳舞、走路……)教師重新調(diào)整了幾個夾子的位子,再問寶寶:“
這個星星寶寶在干什么?”讓寶寶從中發(fā)現(xiàn)星星的長手長腳是可以變化的,長手長腳是夾子接夾子變成的。
。3)排列著夾:
教師出示畫有一節(jié)一節(jié)的毛毛蟲身體的卡片,并示范在一節(jié)身體下夾一個夾子,用夾子來做毛毛蟲的腳。
2、托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dǎo)。
在優(yōu)美的音樂聲中, 讓托兒自由的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材料來進行操作,完成一個就放入展示臺上,接著再進行第二作品的操作。
教師在托兒身后觀察,盡可能的不打擾托兒,當他們出現(xiàn)困難了,教師用語言引導(dǎo),“星星寶寶的手要是長的再長一點就更漂亮了。”等等。
(三)展示作品,集體欣賞。
有的托兒制作的是雙手手上舉的星星,有的托兒制作了兩手臂一上一下向在舉手發(fā)言的星星,還有的是手臂和腳都彎曲的想是在跑步的星星,大大發(fā)揮了托兒的想象能力。
有的托兒把用夾子接夾子的方法還運用到了制作“老公公”上,他們把老公公的胡子接的長長的,很有創(chuàng)意。
(四)游戲:小刺猬
1、讓寶寶把夾子夾在教師的身上,把教師變成一個長滿刺的刺猬。
2、再鼓勵寶寶把夾子在同伴或自己的身上,大家都來變成刺猬。
五、活動結(jié)束
1、評價
2、總結(jié)
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眼睛的結(jié)構(gòu),知道眼睛的功能。
2、通過看眼睛、說眼睛,增進互相了解和交流。
3、初步懂得保護眼睛的重要,注意用眼衛(wèi)生。
4、使幼兒萌發(fā)保護眼睛的意識。
5、了解眼睛的外觀結(jié)構(gòu)。
活動準備:
每人一面小鏡子,"大大的眼睛"畫面兩幅。
活動過程:
1、老師出謎語:"上邊毛,下邊毛,中間一顆黑葡萄"讓幼兒猜一猜這是小朋友身上的一樣什么東西?
2、讓幼兒用小鏡子觀察自己的眼睛是什么形狀的`?引導(dǎo)幼兒在鏡子里仔細看看,或用手輕輕摸摸自己的眼睛,知道眼睛像一個小圓球。
3、提問:眼睛什么地方會動?幼兒邊摸邊感知眼球會動。
眼睛里有什么?是什么顏色的?
眼睛長在哪里?
4、讓幼兒互相觀察眼睛,并進行比較。!來自快思老師教案.!進一步感知眼睛的結(jié)構(gòu)。
5、引導(dǎo)幼兒討論眼睛有什么用?(幼兒互相討論、交流)
6、出示畫面并提問:
1、眼睛有什么用?
2、我們怎樣愛護、關(guān)心自己的眼睛?
讓幼兒知道畫畫時要坐端正,不用臟手揉眼睛,要用干凈手帕擦眼淚等。
教學反思:
幼兒的興趣非常濃,能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但在幼兒討論的這個階段,我應(yīng)該創(chuàng)設(shè)情景,讓幼兒體驗。我會多看看多學學,讓以后的教學活動能夠更好。
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能用語言描述太陽的特征,加深對紅色、圓形的認識。
2、知道曬太陽也是冬天的一種取暖方式。
活動準備:
小兔玩偶、故事圖片、紅紅的圓圓的水果蔬菜圖片
活動流程:
一、出示小兔,引起興趣,導(dǎo)入課題。
談話:我們認識了很多動物朋友,你喜歡誰呀?今天來了一只小動物到我們班做客,猜猜它是誰?“長耳朵、紅眼睛、短尾巴,走起路來蹦蹦跳,愛吃蘿卜和青菜。”——出示小兔玩偶
二、 結(jié)合經(jīng)驗、觀察圖片,引導(dǎo)幼兒描述太陽的特征。
師:小兔子今天要去找太陽,可是它從來沒見過太陽,不知道太陽是什么樣子。你知道嗎?
三、理解故事內(nèi)容,學說故事對話。
1、逐幅出示圖片,引導(dǎo)幼兒觀察圖片,理解故事內(nèi)容。
小兔來到屋子里,看到了什么?燈籠是什么樣子呢?
小兔來到菜園里,看到了什么?幾個蘿卜?什么樣子?
小兔抬起頭看到了什么?有幾個?什么樣子的?
2、教師完整講述故事,引導(dǎo)幼兒學說故事中的對話。
小兔看到紅紅的燈籠是怎樣問媽媽的.?媽媽是怎么回答的?
小兔看到紅紅的蘿卜是怎么問媽媽的?媽媽是怎么回答的?
小兔看到氣球是怎么問媽媽的?媽媽是怎么回答的?
四、用完整的語言描述太陽的特征,結(jié)合圖片了解生活中紅紅的、圓圓的物品。
提問:小兔找到太陽了嗎?太陽是什么樣子的?你還見過什么東西也是紅紅的、圓圓的?
五、通過談話,了解冬天的取暖方式,知道曬太陽可以幫助我們?nèi)∨?/strong>
1、你曬過太陽嗎?什么感覺?——曬太陽可以讓我們變得很暖和。
2、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外面的天氣怎么樣?除了曬太陽還有什么辦法也可以讓我們變得很暖和?
結(jié)束活動:
戶外鍛煉身體
小班教案 篇7
活動設(shè)計背景
小班幼兒喜歡吃甜食,在日常生活中又不太愿意聽從成人的勸告學習保護牙齒。所以我設(shè)計了一個大嘴怪來引入。在幼兒平時的交往中我們又常?吹,幼兒非常樂意與同伴交流各自的經(jīng)驗。如:知道同伴用的是小白兔牙膏,于是也要媽媽買同樣的牙膏;在游戲中學著給娃娃刷牙,并告訴娃娃要保護牙齒……為此,我嘗試用游戲的形式引導(dǎo)幼兒,使他們樂意主動學習保護牙齒的方法。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牙齒的作用,知道保護牙齒的重要性。
2.學習正確的刷牙方法,養(yǎng)成刷牙的習慣。
3.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刷牙習慣.
4.學習在集體活動中表達和傾聽同伴表達,初步形成樂意幫助他人的情感和意識。
5.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牙齒的作用。
2.學習正確的刷牙的方法。
3.培養(yǎng)幼兒從小保護牙齒的意識。
活動準備
1.用紙盒做的“大嘴怪”(嘴里有齲齒),糖果、餅干等甜食若干。
2.小牙刷人手一把。毛絨玩具人手一個。
活動過程
一、好吃的大嘴怪
1.出示“大嘴怪”,引發(fā)幼兒學習興趣。
2.請幼兒自由給“大嘴怪”喂食。
二、“大嘴怪”的煩惱
1.引導(dǎo)幼兒分析“大嘴怪”突然牙痛的原因。
(幼兒自由表達牙疼的原因。)
2.請幼兒想辦法幫“大嘴怪”解決問題。
(幼兒自由表達,教師根據(jù)幼兒回答的內(nèi)容及時進行歸納、小結(jié)。)
三、“大嘴怪”學本領(lǐng)
1.討論刷牙的方法。
(幼兒討論交流,“大嘴怪”邊聽邊做各種刷牙的動作。)
2.創(chuàng)編刷牙歌。
(師幼一起創(chuàng)編刷牙歌《大家來刷牙》:小牙刷,手中拿,我們大家來刷牙。上面上面刷刷刷,下面下面刷刷刷,里面里面刷刷刷,外面外面刷刷刷。這邊刷,那邊刷,刷呀刷,刷呀刷,最后喝口清清水。啊,牙齒好舒服呀!)
3.與“大嘴怪”一起邊唱兒歌邊做刷牙動作。
4.與“大嘴怪”再見。
四、幫小動物刷牙
復(fù)習鞏固《刷牙歌》。)
活動延伸:要求家長在家里配合、鼓勵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刷牙習慣。
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方案設(shè)計的.教“大嘴怪”刷牙,雖然激發(fā)了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和樂于助人的情感,但我們嘗試一下就知道,在實際生活中幼兒給自己刷牙和給別人刷牙是有很大區(qū)別的。對于成人或者大點的孩子來說,這可能只是個簡單事情,但對于小班的孩子來說是很有難度的。我會在第二課時加強幼兒實際操作的過程。我在活動過程中用一首刷牙歌讓幼兒練習給自己刷牙,但活動結(jié)束后,我認為還可以把步驟細化些,比如,增加“幼兒自己模仿練習刷牙,教師指導(dǎo)”“幼兒互相觀看,糾正刷牙動作” 等內(nèi)容,以幫助幼兒真正學會正確地給自己刷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