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案錦集[7篇]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zhì)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7篇,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認識13個生字,學會9個生字、詞。
2、學習課文,了解山溝里的孩子起早貪還去上學的情景,感受他們學習的艱難,學習他們不怕困難、刻苦學習的精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注重理解重點詞語。
教學難點:
體會山溝里的孩子起早貪黑去上學的情景,感悟他們不怕困難、刻苦學習的精神。
教學流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張?zhí)厥獾恼掌,你們想看嗎?/p>
師:你么在照片上看到了什么?(一雙破舊的鞋)看到這雙鞋你想到了什么?
師:這是一張真實的照片,鞋的主人是河南山區(qū)的一名小學生。他每天就是穿著這樣一雙鞋翻山越嶺走十幾里的山路去上學。因為在他們山區(qū)流傳著一個美麗的傳說,傳說山溝里埋藏著一把金鑰匙,誰找到它,誰就能打開智慧的寶庫,改變山溝的面貌。同學們,你們想知道這是一把怎樣的金鑰匙嗎?今天,我們就走進山區(qū)去了解那里的孩子(板書課題)
二、新知探究
1、初讀課文
要求把課文讀通、讀順 ,把不認識的字圈出來與同桌一起學。
2、再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
請同學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師:課文不但寫出了山溝了里的孩子,為了上學要克服重重困難,
也寫出了孩子美好的理想。請同學們再讀課文,找一找,哪幾個自然段寫出了孩子們上學過程中的重重困難。
生:1—5自然段。
師:1—5自然段也就是本文的第一部分,請同學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這一部分,找一找孩子們?yōu)榱松蠈W,要克服哪些困難,再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3、師:剛才老師注意到讀的特別認真。你從課文中知道了孩子們要克服哪些困難?(學習1、2自然段)
4、插入:紅日東升。新的一天開始。山溝里的孩子開始了一天的學習生活。你們想不想知道他們的學校是什么樣子的,老師在網(wǎng)上收集到一些圖片,我門來看一下。
圖1:這就是他們的教室。誰能用一個詞或一句話來形容一下。
圖2:從他們的目光中你看到了什么?
圖3:這是他們午餐時的情景一個地瓜就一頓午餐
圖4:同學們看到這里你想到對山溝里的孩子說些什么或者對自己說些什么?
生暢所欲言
5、過度:同學們說的非常好。雖然山區(qū)小學的教室破舊簡陋可當不住孩子們那渴求知識的目光盡管他們午餐簡單可不會影響他們收獲的知識時的快樂。傍晚結束了一天的學習駭子要回家了課文中哪倆個字然段寫的是孩子悶放學時的情景
生:3、4、5自然段
師:3、4自然段與前倆自然段在句式和段式方法小組合作學習3、4、5自然
出示學習提示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3、4、5自然段 想一想每句話的含意然后與同學交流 。
。2)、把你喜歡的句子按你的'理解讀出來與同學分享學習的快樂
6、過渡:雖然山溝里的孩子,從黑夜走向天明,又從傍晚走進黑暗。可他們的腳步依然是那么堅定,心情是那樣愉快,你們知道折實為什么嗎?還記得老師課前講的那個美麗的傳說嗎,它在課文的第幾自然段?
師:請同學們自由讀一讀,然后在小組中交流一下你讀懂了什么。
生匯報
。1)、金鑰匙指的是科學知識。
。2)、 日日夜夜、夜夜日日┄┄指的是孩子們不怕困難刻苦學習。
(3)、孩子們夜以繼日地學習為的是改變山溝的窮面貌。
過渡:或許山里的風清新,山里的水潔凈,才是孩子們的夢最真;蛟S是山里的人堅強。山里的人淳樸,才便于山溝里的孩子追逐夢想的每一步都邁得那樣堅實。讓我們和作者一起贊美山里的孩子吧,祝愿他們的夢想早日實現(xiàn),讓我們齊讀最后一段。
生齊讀。
三、拓展延伸,暢想未來
師:孩子們的夢想是的讓山區(qū)黎明更加燦爛,而山區(qū)的明天會是什么樣的。作者在這里用了一個長長的…
同學們你們能不能幫助山溝里的孩子描繪一下山區(qū)燦爛的明天是什么樣的,未來山村是什么樣的,未來的山村小學什么樣的。
四、總結(板書)
本文寫出了山溝里的孩子為了上學。趕早潭黑翻山越嶺克服重重困難。贊揚了,孩子們不怕困難,樂觀向上的精神。
同學們讓我們走進山區(qū)孩子的內(nèi)心孩子們的世界。再次體會追逐夢想的快樂。
五、回讀全文
師:同學們深情的誦讀再一次感動了老師,相信山溝里的孩子一定也聽到了你們的祝福。理想的燦爛的黎明正向他們招手,國家已經(jīng)加大對偏遠山區(qū)的教育投入并且為農(nóng)村的學生減免了義務教育期間的全部學費,相信山區(qū)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⑴ 積累詞語;
⑵ 了解文中介紹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知識,了解生物入侵者的有關情況;
、 理清本文的說明順序,整體掌握文章內(nèi)容,提高閱讀說明文的能力;
⑷ 分析本文運用的說明方法,體會其表達效果。
。、過程與方法:
以學生自讀為主,教師設計閱讀題目指導學生自讀,并做必要的點撥;討論法,通過討論合作探究,解決問題。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了解“生物入侵者”,增強防范意識,為建設家園,維護家園而努力。
【重點與難點】
理清本文說明順序,掌握文章所運用的說明方法。
如何看待在物種遷移過程中的“人為干預”?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課文導入
向?qū)W生介紹古希臘“特洛伊木馬”的故事,了解什么是入侵者進而提出什么是生物入侵者的概念。
二、學生朗讀課文,教師正字音
三、轉(zhuǎn)入正文學習,主要通過以下問題的解決來完成教學重點(問題由投影展出)
形式:學生自由討論找出問題答案,教師加以總結歸納。
問題一:什么是“生物入侵者”?
答案:課文第一段。
問題二:本文向我們還介紹了哪些內(nèi)容?
答案:本文還講了生物入侵者帶來的巨大危害,造成生物入侵增多的'原因和途徑、生物學和生態(tài)學界對“生物入侵者”的不同態(tài)度以和目前世界各國對“生物入侵”所采取的相應措施。
四、了解課文內(nèi)容后,進而探究本文的說明順序和說明方法
明確:
。、使用了邏輯順序作用:符合人們的認知規(guī)律,使文章結構嚴謹,層次分明。
。病⒄f明方法:列數(shù)字、舉例子、打比如
五、教師總結全文
明確:這是一篇關于生態(tài)問題的說明文。它向我們說明了什么是生物入侵者以和生物入侵帶來的巨大危害,促使我們對這一特殊生態(tài)現(xiàn)象的高度警覺。我們學習這篇課文不只獲得一定的生態(tài)知識,還能提高我們的環(huán)保意識以和培養(yǎng)我們對社會的責任感。
六、作業(yè)
謄寫課后“讀一讀、寫一寫”中的詞語。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一、揭題。
今天我們學習“找駱駝”,(板書課題)誰找駱駝?(商人、老人)
商人的駱駝怎么啦?(走失)
“走失”與“丟失”有什么區(qū)別?(走失:走著,走著,沒了!)
駱駝走失了,商人很著急,這時候看見一位老人,商人怎么樣?(趕上去問)
我是老人,你是商人!我們表演。(評議、朗讀)
二、定向。
老人看見過駱駝嗎?老人知道駱駝的樣子嗎?我們自己來學懂這篇課文。
三、自學。
第一臺階:
1.自學課文,劃下描寫駱駝“樣子”的詞句。
2.交流:說說駱駝的樣子。
3.說樣子。
(1)左腳跛。(什么叫跛?)
(2)左馱蜜,右馱米。(什么叫馱?)
(3)缺了一顆牙齒。
剛才說得對不對?商人聽了高興嗎?
我當老人,你們當商人,我們表演一次。
評價:“對!不錯!對極了!”的程度念出來沒有?
當老人說了“不知道”后,商人怎么說?
(“忿忿”怎么念?研究“哄”、“詳細”的意思)
第二臺階:
說說,練練
1.用“因為……所以……”句式講話。(例:因為老人看見腳印右邊深,左邊淺,所以知道駱駝的左腳有點跛……)
2.老人之所以……是因為他觀察得仔細,判斷得正確。
第三臺階:
分析,朗讀
1.能把老人怎么想的'語句劃出來嗎?
(學生答:“課文里沒有!崩蠋熞髮W生思考)
2.破——淺?跛——晃——左蜜
右米
3.樹葉被缺了一顆牙的駱駝咬過該是什么樣子?(研究、畫、分析。)
4.讀,我們學著老人的口氣說話——什么口氣?
(1)“不緊不慢”地讀
(2)“至于”干什么用?(連續(xù)上下文,順著……)
(3)找到?jīng)]有?哪個詞說明找到了?(果然)
“照”——可換詞嗎?(可以,換“按”)
“指點”是指什么?
“一路”與哪個詞有關系。(走失)
四、指點。
為什么順著腳印去找?
另外兩條線索為什么不可靠?(學生討論)
五、我們又不去找駱駝,干嗎學?
編者意圖是給我們一些正確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六、差異作業(yè)。
1.課后填空,抄詞。
2.表情朗讀。
選做題:表演“找到駱駝后——”。
七、表演。
板書:
判斷
分析
觀察
左腳破
腳印右深左淺
左馱蜜右馱米
路左邊有蜜,右邊有米
缺了一顆牙齒
齒印
順著腳印去找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1、認識“懂”、“貌”等14個生字,會寫“洗”、“認”等6個字。
2、正確、流利、有節(jié)奏地朗讀兒歌,懂得兒歌中的良好品質(zhì)。
3、產(chǎn)生尊長輩、愛勞動、愛家庭的意識,努力成為一個人人夸的好孩子。
認識14個生字,會寫6個字;正確朗讀兒歌。
“碗”的認識和“母”字的書寫。]
朗讀感悟
識字卡片
1課時
一、照片導入,喚醒情感
1、這節(jié)課,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粡堈掌D銈円豢淳椭肋@是一張“全家!,有慈祥的爺爺奶奶,親愛的爸爸媽媽,還有可愛的孩子們。你看了之后,有什么感受,想說什么嗎?
(學生簡單談感受)
2、教師引讀導語:是呀!我們都有溫暖的家。我們愛自己的家,愛爸爸媽媽,愛家里的.每—個人。
3、你們是怎樣愛自己的家的呢?(指名讀導語:我們愛爸爸媽媽,愛家里的每一個人。)
二、初讀兒歌,合作識字、寫字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兒歌,遇到生字,多讀幾遍。
2、分小組合作學習生字。
A、互相當小老師提醒字音。
B、看看誰的方法好,能幫助大家記住字形。
3、小組匯報學習成果。(推選代表匯報)
4、以小組形式進行“識字比賽”。
5、進行“組詞比賽”。出示“父”、“錯”、“事”、“改”、“懂”自由選擇,進行擴詞訓練。
6、相機指導寫字“認真”。
A、看見大家合作學習中的表現(xiàn),老師立刻想到兩個字,知道是什么嗎?[板書:認真]
B、你們喜歡老師送給大家的這兩個字嗎?那你們會怎么來寫這兩個字呢?
C、那你們就認真地寫這兩個字吧!(學生練習寫)
7、出示其他四個要寫的字,老師進行范寫,學生練寫。
三、讀懂兒歌,懂得道理
1、分小組輪讀兒歌。
2、合作學習,小組交流:讀了兒歌,你知道了什么?
3、全班交流,教師相機指導朗讀。
4、師生輪讀兒歌;男生讀,女生聽;女生讀,男生聽。
四、實踐活動
把兒歌背給小伙伴聽,背給爸爸媽媽聽,做一件你最想為他們做的事。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學習目標:
1、能在閱讀過程中獨立認識10個生字,認識部首“兩點水”,能在老師的指導下描摹漢字6個,能用音序查字法查3個漢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并能抓住句子中的關鍵詞讀出感嘆句的語氣。
3、能展開合理的想象,并和同學合作用打電話的形式續(xù)編故事。
4、初步了解非洲、南極的不同的'氣候特點。能聯(lián)系生活經(jīng)驗,初步了解水的基本屬性。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學習質(zhì)疑
1、出示“冰”及拼音。(記住字形)
2、學習“兩點水”說說還有哪些帶有兩點水的字?
3、補全課題,齊讀。
4、思考:你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二、感知課文,學習生字
1、帶著問題,自學課文,了解內(nèi)容。
。1)按常規(guī)學習生字,讀通課文。
。2)小組內(nèi)交流反饋
2、集體交流反饋
。1)抽讀生字組成的新詞,注意正音。
。2)出示句子:
南極的企鵝給住在火熱非洲的獅子洪洪寄了塊冰,可是,洪洪卻收到了一袋水。
讀句子,自讀齊讀
用音序查字法查“塊”,和學過的“快”比較一下意思有什么不同?
三、深入學習,感受內(nèi)容
1、再讀讀課文,想想洪洪和企鵝在收到對方寄來的信后,心情是怎樣的?分別從文中找出一個詞語來說明。
2、出示:生氣糊涂(讀準字音,注意輕聲)
3、洪洪為什么生氣?它又是怎么做的?找到有關的句子,同桌讀一讀。
。1)同桌交流。
。2)出示:洪洪很生氣,把箱子退了回去,并寫信給企鵝:“我讓你寄塊冰,你為什么寄一袋水來?真讓人掃興!”
請孩子們把自己當成洪洪,生氣地對企鵝說說這句話。
自讀互讀齊讀
4、師生配合讀第一—第三節(jié)
5、從哪里看出來,企鵝糊涂了?自己讀讀第四節(jié)。
出示:企鵝糊涂了,明明是塊冰,洪洪為什么說是水呢?體會企鵝的心境,理解“糊涂”讀好這句句子。
6、讀第四節(jié)
四、訓練說話,明白道理
1、正在這時,另一個企鵝解開了這個謎團。于是,他們打了一個電話給獅子洪洪,電話里會說些什么?
2、交流
3、總結:讀了課文后,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4、齊讀課文
五、課后作業(yè)
1、讀詞語
2、寫字:描寫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的: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習本課生字,理解詞意。
3、了解秋天的特點,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詞語的意思。
3、初步理清詩歌的條理,學習第一小節(jié)。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看了課題,你想到了哪些詞語。
有一位山東作家,叫王宜振,他寫下了一首非常美的描寫秋天的小詩。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二、整體感知,理清脈絡
1、學生自讀
2、指名朗讀
有不懂的詞嗎?
3、再讀,想:這首詩歌主要寫了什么內(nèi)容?(秋天迷人的景色和豐收的景象)
主要寫了哪些地方的景色呢?(田野里、小路旁、果園里)
4、你在田野里、小路旁、果園里都看到了什么?那作者又看到了什么?
。ń瘘S的)稻穗
(成熟的)向日葵
三、學習第一小節(jié)
1、指名朗讀
讀第一小節(jié),你認為哪個字使整段都充滿了生命力?
2、小結:秋天到了,紅紅的蘋果,紫紅的葡萄,舉著紅纓的玉米,紅著臉兒的蘋果——這些能不讓太陽更紅更嬌嗎?
桂花飄香,菊花盛開,空氣中彌漫著醉人的花香,這不讓空氣更甜嗎?
因此,第一段中的“更紅更嬌”“更甜更好”寫處了秋天的與眾不同。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有感情地朗讀詩歌,背誦詩歌。
2、讀詩歌,領略詩歌簡潔的語言中的'意蘊,并能抓住其中的一幅景象說一段話。
3、能從字里行間體會到作者對秋天的熱愛和贊美之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讓我們繼續(xù)感受詩歌字里行間的深厚情感,感受這美好的秋天。
二、品詞析句
1、秋天,涼風習習,秋風到過哪些地方呢?他們在干什么呢?
秋天來到(),在那兒()。
2、秋風所到之處留下了秋的足跡,你能舉例說說嗎?
秋風飄到()()。
3、默讀詩歌,你最喜歡哪個地方?
說說原因
4、交流
秋風“打滾”、“奔跑”——秋風調(diào)皮!翱蓯邸薄髡邔η镲L的喜愛,對秋天的喜愛。
“抓一把......涂掉!薄那镏,空氣的清香。
“嚷著”、“舉著”、“穿紅襖”、“披紫袍”、“紅著臉”,靜態(tài)寫成動態(tài)。
5、指導朗讀
三、理解課文意蘊
1、面對這樣美麗的秋景,詩人的內(nèi)心涌出怎樣的想法呢?
讀第6小節(jié)。
你是怎么理解這兩句話。
。1)“柔韌的梳子”、“井井有條”
植物的果實成熟了,高低交錯、顏色分明,讓人賞心悅目。
。2)“發(fā)亮的汗珠”、“閃耀”
豐收了,人們在田野上辛勤地勞動,灑下勤勞的汗水,內(nèi)心卻無限喜悅,他們收獲的不僅僅是成熟的果實,更是一種希望:只有付出辛勤的汗水,才能收獲累累碩果。
。3)小結
詩人不僅贊美了秋天,更是蘊含了這樣深厚的道理。
2、讀最后一節(jié),你讀出了什么?
“黃葉”是秋天的象征,通過“珍藏”“黃葉”,表達詩人對秋天的贊美和依戀之情。
作業(yè):
1、背誦課文。
2、練習冊
小學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正確認讀課文中的生詞。
。病⒄_、流利地朗讀課文,抄寫自己喜歡的詞句。
。场⒗斫庹n文內(nèi)容,感受世紀寶鼎的精美藝術和深刻寓意,體會中國人民對聯(lián)合國和新世紀的美好祝愿。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世紀寶鼎“的精美藝術和深刻寓意,體會中國人民對聯(lián)合國和新世紀的美好祝愿。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交流帶“鼎”字的詞語
。、老師示范寫“鼎”字,請學生注意字形、筆順。
2、說說帶“鼎”字的詞語。
。ㄈ愣αⅰ⒁谎跃哦、鼎力相助、鼎鼎大名、人聲鼎沸)
二、 認識“鼎”,引入新課
。、誰知道“鼎”是什么?“鼎”是什么樣子的?
。病⒔裉煳覀円獙W習的課文是《世紀寶鼎“,這是個怎樣的寶鼎呢?
三、 初讀課文出示課件
。、 自讀課文,讀準字音,把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2、指名讀,注意糾正讀音,指導讀好難讀的長句子。
。、說說初讀課文后知道了什么。
四、 重點讀第二自然段,了解世紀寶鼎的樣子
。薄⒆杂勺x第二自然段,對照圖畫,想想世紀寶鼎的樣子,有讀不懂的地方提出來。
。、提出不懂的語句,互相交流怎樣讀懂。
五、 練習朗讀第二自然段,讀出對世紀寶鼎的贊美
六、 布置作業(yè)
把帶有生字的詞語寫一寫。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薄 出示課件,請學生指導圖介紹世紀寶鼎的樣子。
2、課文除了寫寶鼎的樣子,還寫了什么?
二、再讀課文,理解贈送寶鼎的意義
1、學生帶著問題自學,同桌互相議議。
。、討論交流。
重點弄懂“鼎“在中國古代社會生活中的'獨特地位,中國贈送寶鼎表達的美好祝愿和希冀。相機引導理解“鼎志昌盛”“龍兆吉祥”“它表達了中國人民……的希冀”等詞句。
。、練習朗讀第三、四自然段,把體會到的感情讀出來。
三 、瀏覽課文,領悟表達方法
提出要求后,讓學生自己瀏覽,體會,然后相互交流。
交流時,鼓勵學生的點滴體會和發(fā)現(xiàn)。如介紹鼎的樣子,條理很清楚;用數(shù)字寫了鼎的高,還介紹了它的象征意義;許多詞語,句子寫得精練,表達了中國人民和全世界愛好和平的人民的共同心愿等。
四 、練習模擬贈送寶鼎
。薄⑼纼扇嘶ゾ,一人作為中方代表,一人作為聯(lián)合國接收禮物的代表。先共同商量,互相該怎么說,再練一練。
2、請幾組上臺表演,共同評議;介紹是否準確,語言是否得體。
五、綜合練習
假如讓你代表中國向聯(lián)合國贈送這一世紀寶鼎,你會怎樣介紹?小組之間互相說說,然后匯報。
六、作業(yè)
。薄⑦x擇自己喜歡的詞語句子抄下來。
2、為2008年奧運會設計一個吉祥物并寫200字左右的簡要說明。
【板書設計】
。玻 世紀寶鼎
一、總寫中國贈送世紀寶鼎
二、具體介紹寶鼎的外形、結構、象征意義
三、總結贈送世紀寶鼎的偉大意義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經(jīng)典)小學語文教案09-27
小學語文教案(經(jīng)典)09-25
小學語文教案(精選)09-24
小學語文荷花教案07-11
小學語文拼音教案03-14
小學語文古詩的教案02-07
小學語文《柳樹》教案11-19
小學語文窮人教案11-17
小學語文教案11-07
小學語文教案【經(jīng)典】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