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小學語文教案5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jié)點。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一、教材說明
本次復習有八個題目,主要內容有看拼音寫字組詞語、用構詞能力較強的字組詞、比較音和形相近的字、寫反義詞、讀含有只要認識的字的詞、把句子補充完整、讀兒歌和按筆順規(guī)則寫字。
二、教學建議
第一題是看拼音填字,組成詞語。目的是復習漢語拼音和學過的詞語。可讓學生獨立完成,然后再檢查交流。
第二題是用學過的字組詞語。這九個字構詞能力較強,交叉搭配能組成許多詞。但是,必須認真思考才能組出來?梢圆捎帽荣惖姆椒ü膭顚W生多組幾個,以積累詞語?梢越M成的詞有:天上、天空、天氣、生氣、大學、上學、學生、上空、空氣、空軍、海上、大海、上海、海軍……
第三題是比較形近字。這四組字的共同點是:每一組中前一個字加上一個偏旁就是后一個字。如:“哥”加“欠”是“歌”字。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話說清每組中兩個字的異同。要引導他們把字的音形義結合起來說。
第四題是讓學生寫出意思相反的詞,目的是通過練習準確地理解這幾組詞的詞義,以利于將來在語言實踐中從正反兩方面對比地說明問題。例如:驕傲使人落后,虛心使人進步。這個句子是運用反義詞的范例,從正反兩方面說明一個道理,很有說服力。當然,一年級練反義詞只是為了理解,為運用打基礎。
第五題是讀詞語。要把每個詞讀準確,特別要注意“翅膀、捕捉、玩耍、水珠”等詞的讀音。
第六題是把句子補充完整,目的是使學生建立完整句子的.概念。要求學生補充出來的句子,結構完整,意思明確。如第二句,補充成“我最快”,雖然也有主謂語,但意思欠明確。教師不要給學生講語法的名詞術語,要通過比較學生補充的句子來引導體會。
第一句可以填:樹上、小山上……第二句的“最”只能做謂語中表示程度的詞。如:我最喜歡畫圖畫。我最想見到我爸爸。
第七題是讀兒歌。這首兒歌是用擬人的手法寫的,簡潔而又活潑有趣地描繪出四季的特征。春天,青草才能發(fā)出尖尖的芽;夏天,荷葉才能長得圓圓的;谷穗彎彎的,說明已經到了金秋時節(jié);雪人,則是冬季一景。四個小節(jié)結構相同,教師要引導學生朗讀第一小節(jié),讀出語氣,并懂得為什么草芽說“我是春天”。二、三、四小節(jié)則以學生自讀為主,同學之間互助,教師指點。
最后是寫字練習,復習鞏固先外后內的筆順規(guī)則,并練習把字寫得正確、勻稱。五個字都是半包圍結構的字,這類字一般要先寫外面的半包圍部分,再寫里邊的!皩印弊质亲笊习鼑,里邊有一“橫”要比左上包圍部分長一些,這樣寫才勻稱。要讓學生觀察范字時掌握這個特點。“南”字的第二筆是“豎”,不要寫成“撇”!帮L”字的第一筆是“豎撇”,略有弧度,第二筆“橫折彎鉤”中“彎”的部分要和第一筆相對稱,也應略有弧度地彎向右下格后向上鉤出。第四筆“點”要寫得長些,與第三筆在中間相交。
要提起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半包圍結構的字都要按先外后內的筆順規(guī)則寫。如學生學過的“走之旁”的字“遠、近、追、邊、這”等,都要按先內后外的順序寫。
三、課時安排
教學本次復習可用3課時,前7題用2課時,寫字練習用1課時。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學習目標:
1、 認識“立刀旁”;認識11個生字;描寫其中的“到、刮、淺、談”。
2、 積累12個詞語。
3、 正確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 感受作者對“綠”色的贊美,對春天的謳歌。
重點和難點:
1、 識記本課11個生字。
2、 能聯(lián)系學生已有經驗,說說“所有的綠集中起來”的情景,說話時做到聲音響亮,態(tài)度大方,表達清楚。
教學過程:
一、 揭示課題
1、春姑娘悄悄地來到了我們身邊,大自然到處是一片綠色。你有沒有見過這樣的景色?學生交流,綠色的( )。
2、出示課題:綠
二、自學課文,學習生字
1、自學課文:課文中綠色指什么?
(1) 自由輕聲讀課文,圈出生字。
。2)借助拼音讀準生字,把課文讀正確。
2、小組合作,巧記生字。
3、 交流自學情況
。1)游戲:誰的反應快,你說我猜。
(2)指導書寫“到”
4、鞏固識字
。1) 游戲:你做動作我來猜
(2)去拼音后讀生字
。3)變換字序讀生字
5、分節(jié)指名讀課文,正音。
二、 朗讀課文,了解內容
1、課文中的綠指的是什么?
。1) 出示圖片 學生交流:風中的 是綠的。
雨中的. 是綠的。
陽光下的 也是綠的。
(2)出示第三小節(jié),指導朗讀。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再讀讀課文,選你最喜歡的小節(jié),讀給你的好朋友聽。
。1)選節(jié)讀課文。
(2)按興趣分小組。
。3)交流,用各種形式有感情地朗讀相關小節(jié)。
。4)師生評價。
四、熟讀成誦,感受全文。
1、配上音樂,朗讀課文。
2、春天,大自然的一切都充滿了生機,充滿了綠色,你見過“所有的綠集中起來”的情景嗎?
學生交流,句式訓練
春天到了,校園里 。
公園里 。
田野里 。
五、復習鞏固,指導寫字
1、游戲:“蜜蜂采蜜忙”
讀詞語:綠色 倒翻 到處 哪兒 找 淺綠 淡綠 粉綠 出奇 刮 擠 指揮
2、描寫“到、刮”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嘗過中秋的月餅,賞過重陽的菊花,我們又迎來了一場場涼絲絲的秋雨。同學們當中有誰喜歡秋天這個季節(jié),能說說為什么嗎?
。▽W生自由發(fā)言后)師:是的,很多人都喜愛秋天,愛它的天高云淡,愛它的四野飄香,愛它的霜色潔白,也愛它的疊翠流金……今天,就讓我們隨著理查德.克萊德曼的鋼琴曲《秋日的私語》一起走進現(xiàn)代詩人何其芳的《秋天》,去領略秋的風采,傾聽秋的訴說。
【設計說明】說秋,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初步感受秋天的美好,引入本課內容。
二、感知課文
1.師配樂誦讀詩歌,生一邊聽讀一邊欣賞大屏幕展示的一幅幅秋景。
【設計說明】賞秋,旨在培養(yǎng)學生聽的能力,感受美的意境、語言、旋律、情感,得到美的陶冶。
2.資料助讀:作者簡介。
3.齊聲誦讀。師作朗讀指導:重音的處理。
【設計說明】讀秋,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形成良好的'語感。
4.指名朗讀。A生讀,全班同學找出每一詩節(jié)的中心句。(生回答后)明確:全詩依次描繪了三個場景的秋天。B生再讀,全班同學閉上眼睛聽讀,腦海中想象一幅幅秋天的畫面。
【設計說明】想秋,旨在培養(yǎng)學生想象能力,深入領會詩的意境。
5.小組合作:A一人朗讀,其他三人點評得失。B討論:(1)三個場景分別是怎樣的圖畫,概括。(2)這首詩抒發(fā)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設計說明】點秋,旨在培養(yǎng)學生分析,概括能力,理解詩的主旨,理解詩人抒發(fā)的感情。
6.自由朗讀,仔細品味詩歌的語言,找出自己最喜歡的句子,說說理由。
【設計說明】品秋,體現(xiàn)閱讀的個性化要求,旨在使學生在交流中既鍛煉口語組織能力,又互相啟發(fā),加深理解和感悟。
7.師小結,生回顧?创笃聊簧弦唤M秋景圖,配樂齊聲誦讀全詩。
三、拓展延伸
1、比較閱讀。資料:(美)狄金森《秋景》。比較此詩與課文的異同。
【設計說明】培養(yǎng)學生比較與欣賞能力,在比較中,更容易理解不同詩人不同的詩風,不同詩作不同詩味。
2、欣賞品評。資料:沙白《秋》。談談認識:你認為哪個詞句最生動?
【設計說明】側重于培養(yǎng)學生感受語言的能力,并借此鞏固一點修辭知識。
3、資料交流。交流展示課前搜集的關于秋天的各種形式的資料,資源共享。
【設計說明】培養(yǎng)學生收集信息的能力,激發(fā)他們從生活中利用各種資源加強學科課程學習的興趣和信心。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認識“猴、梨、將、諺、櫻”10個生字,會寫“拔、掉、杜、短、將、鴉、梨”8個字。認識“寸字旁”。
2.分角色朗讀,表演。弄清猴子種樹的過程,以及什么樹也沒種成的原因。
3.教育學生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見,對所認定的目標,就要鍥而不舍,堅持不懈,不可半途而廢。
【教學重點、難點】
1.分角色朗讀、表演。明白猴子什么樹也沒種成的原因。
2.教育學生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見,對所認定的目標,就要契而不舍,堅持不懈,不可半途而廢。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多媒體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都愛吃什么水果?
師:這不,最愛吃水果的小猴子就自己動手,栽種了一棵梨樹。
[板書課題]師:“猴”是個生字,誰能說說可以怎樣記住它。
二、初讀課文,根據自學提綱,自學生字。
。ㄒ唬┳x文識字,分組學習。
1.用筆畫出不認識的生字,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字,讀準字音,把課文讀通順。
2.組內交流識字情況,教師巡視。
(注意“拔”右邊是由“友”和“`”組成;“杜、鴉、梨”是形聲字。)
3、學生匯報識字的情況。
(1)新字的字形(2)形近字(3)多音字(4)反義詞
4.師:現(xiàn)在誰能把課文讀下來了?愿意讀的起來。(生接龍讀課文,其他生認真聽,然后師生共同評議。)
。ǘ┳x文了解課文內容。
1.分組讀文,并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1)這篇課文寫猴子對別人的話不假思索,一次又一次把快要成活的果樹拔掉,結果什么樹也沒有種成的故事。
。2)猴子種了一棵梨樹苗,梨樹苗快成活的時候,烏鴉對它說:“梨五杏四”,猴子拔掉了梨樹,改種杏樹。喜鵲又對猴子說:“杏四桃三”。猴子又拔掉杏樹改種桃樹,杜鵑說:“桃三櫻二!焙镒佑职蔚籼覙涓姆N櫻桃樹。最后,猴子什么樹也沒有種成。
師設問:為什么猴子什么樹也沒有種成?
2.在讀的過程中,你們覺得哪個句子比較難讀,多讀讀。
3.讀讀下面的句子,看看它們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你有這個耐心嗎?
你能等得及嗎?
你不著急嗎?
教師引導學生反復讀以上句子,體會它們的異同。
[三個句子比較讀,感悟出它們的意思相同,但表述不一樣,從而領悟到祖國語言文字的豐富多樣。]
三、鞏固識字、寫字。
[展示]
1.整體觀察字形:
形聲字“杜、鴉、梨”的分析,與記憶。
2.“寸”字旁——耐。第四筆是“橫折鉤”,應一筆寫出。五、六兩個豎筆,右邊比左邊稍長些。
3.與橫豎中線相關聯(lián)的筆畫,要著重觀察描摹。
“拔、將、短、梨、鴉”等字的書寫。
四、作業(yè)。
生字、字詞,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檢查朗讀。
(一)復習導入。
1.開火車讀生字,檢驗生掌握知識情況。
2.說自己記字的方法。
。ǘz查朗讀。
二、自主研讀,理解體味。
。ㄒ唬┩瑢W們默課文,邊讀邊思考,并畫出有關語句:都有誰和小猴說話?他們都說了些什么?小猴聽了,有什么表現(xiàn)?
個人自學,小組交流,集體學習。
1.請大家看1——3自然段,說說猴子首先種了什么樹?(板書:梨樹)
出:梨子圖片
2、猴子是非常精心地照料梨樹苗的,課文是怎么描寫的?(……又澆水,又施肥……)
3、正當梨樹快成活的時候,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請看:烏鴉和猴子的朗讀動畫。
4、烏鴉飛來了,干什么?說什么?誰來把烏鴉的話讀一讀?烏鴉這句話該怎么讀?同學們看他讀得怎么樣?(板書:烏鴉)
烏鴉這段也讀得很好,好像一只多嘴的烏鴉在呱呱。
“猴哥,猴哥”是喊的,要快讀,讀得好。讀出了勸說的語氣。
。ㄈ缟惺苷f得不到位,師指導朗讀:“猴哥”要讀得快些,讀出著急的語氣!霸趺、才能”應加重語氣,讀出強調的語氣。“五年”的`“五”要拖長聲,“年”要重讀,讀出時間的漫長。“對”要讀出肯定的語氣,“太”應拖長音讀。)
5、看:用“耐心”說話。
。1)讀這個句子。
。2)想想我們一般在哪些情況下用耐心這個詞語,“你有這個耐心嗎?”是什么意思?梨樹要五年才結果,你等不起的意思。
。3)設問:在哪些方面可以用耐心這個詞語呢?
寫作業(yè)需要耐心;事情多而雜的時候,需要耐心;我們學本領的時候需要耐心。如:我們學彈琴的時候,要有耐心才學得好。
請同學們仿照這句用耐心說話:
A、老師布置的作業(yè)有背書、寫話、讀書,寫字,我都一樣一樣耐心地做完了。
B、我常常犯錯誤,老師總是耐心地教育我。
。4)齊讀這一句話。
6、農諺“梨五杏四”是什么意思?說說看。(梨樹要五年才能結果,杏樹要四年才能結果。)
7、猴子聽了烏鴉勸告的話,猴子怎么想?怎么做?我們看課本是怎么寫的?(對,五年太長,我也等不及。)于是就拔掉梨樹改種杏樹。(板書:杏樹)
8、:拔掉梨樹改種杏樹的錄相或圖片
9、“猴子一想”可理解為沒怎么想。人家說,馬上做。
10、朗讀指導:
“對”讀得快,五年太長,我可等不及。猴子這樣想也是這樣做的。應該讀出猴子的急噪心情。
11、1——3自然段分角色朗讀。
12、總結本段學習方法。
。ǘ┳灾鲗W習第4—7自然段。
。1)按學法,學習4、5自然段。
(2)按學法,學習6、7自然段。
。ㄈ﹩枺鹤詈,小猴吃到水果了嗎?(生說小猴種樹的結果。)
(四)討論。
為什么小猴沒有種成樹?它應該怎么做才對?
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三、角色表演,加強理解,展示交流。
1.自愿結合小組,分配角色,準備表演。注意:語言表達要到位,表情、動作要適當。
2.上臺表演,同學評價。
四、放飛想象,拓展思維。
師:小猴子接受了經驗教訓,第二年它又開始種樹。烏鴉看見了飛過來勸它。如果你是小猴子,會怎么說?怎么做?
五、作業(yè)。
回家給家長感情朗讀,或表演。
教學反思:本課的 2、3自然段與4、5和6、7自然段的內容相近,結構相似,教學中,我首先以2、3自然段的學習為例,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然后讓學生小組合作學習,說說猴子為什么沒種成杏樹,最后落腳在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上,并讓學生互相評議,其余段落我放手讓學生自學,學生個個都成為了學習活動的參與者。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一、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學會觀察事物的情趣
能力目標:學會按從整體到部分,從天空到地面,由近及遠觀察圖上的景物,能比較具體地記敘一項活動。
二、教學重難點:
有條理地比較具體地把放箏的情景寫下來。
三、課時安排:2課時
四、課前準備:錄音、投影
五、教學設想:
課前先組織學生做風箏或帶學生進行放風箏的'活動。
第一課時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同學們,還記得前兩天組織的放風箏比賽嗎?一只只風箏在空中飛舞,大家玩得可開心了!看,這就是我們比賽場上的一角(放投影),今天我們要求來寫一寫《放風箏》。
1、按照從整體到部分,從天空到地面,從遠處到近處的順序觀察圖上的景物。
2、自學課文,明確目標。
二、觀察圖畫,指導習作。
1、默讀第一部分、思考:
①本次習作主要要求是什么?
(有條理地比較具體地把放風箏的情景寫下來)
、诘某R(guī)要求是什么?(注意用詞正確,語句通順,意思連貫,不寫錯別字)
2、學習課文第二部分,討論本次習作要求是按怎樣的順序觀察(從整體到部分, 從遠處到近處)
三、練習說話
1、各自試說。
2、四人小組互相交流說。
3、師生點評。
四、。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能有條理,具體地寫下來,并交流評議。
教學重點:具體地寫下來。
教學難點:突出重點。
教學過程:
1、自由說。
2、指名說(依據過渡句)。
3、各自試作,教師巡回指導(可用上課文中的詞語)。
4、反饋講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