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四年級數(shù)學下冊《加、減法的意義和各部分間的關系》教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四年級數(shù)學下冊《加、減法的意義和各部分間的關系》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四年級數(shù)學下冊《加、減法的意義和各部分間的關系》教案1
教學內容:
加、減法的意義和各部分間的關系P2P3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比較,進一步理解加、減法的意義,掌握加、減法之間的關系。
2、在經(jīng)歷探索發(fā)現(xiàn)加與減的互逆關系及加、減法各部分之間的關系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比較、概括、歸納、判斷推理能力。
3、運用加、減法的關系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
進一步理解加、減法的意義,掌握加、減法之間的關系。
教學難點:
理解并掌握加法與減法之間的互逆關系。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授
加法和減法是一對好朋友,他們之間有什么秘密呢?今天就來研究加、減法的意義和各部分之間的關系。板書課題。
二、探索發(fā)現(xiàn)
1、探究加、減法的意義。
(1)教學加法的意義
出示教材P2 例1主題圖
思考:怎樣求西寧到拉薩的鐵路長多少千米?怎樣計算?你能用線段圖表示表示它們之間的關系嗎?
學生獨立思考后獨立列式:814+1142=1956(千米)并展示線段圖。
結合加法算式,說一說加法算式的意義。
教師總結:把兩個數(shù)合并成一個數(shù)的運算,叫做加法。
你知道加法各部分名稱嗎?
教師總結:相加的兩個數(shù)叫做加數(shù),加得的'數(shù)叫做和。
。2)教學減法的意義
課件出示P3 例1(2)(3)
學生獨立分析數(shù)量關系,并列式計算,并獨立嘗試畫線段圖。
指名板演后說一說為什么用減法計算。
總結:要求格爾木到拉薩的鐵路長多少千米,就要從西寧到拉薩的鐵路全長中去掉西寧到格爾木的鐵路長;而要求西寧到格爾木的鐵路長多少千米,就要從西寧到拉薩的鐵路全長去掉格爾木到拉薩的鐵路長。
請觀察以上兩道問題與之前第(1)題有什么聯(lián)系?
總結:第(1)題實際是已知兩個數(shù),求它們的和是多少,做加法;而(2)(3)題是已知兩個數(shù)的和與其中的一個加數(shù),求另一個加數(shù),做減法。
想一想:減法是一種怎樣的運算。
總結:已知兩個數(shù)的和與其中的一個加數(shù),求另一個加數(shù)的運算叫做減法。在減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減數(shù),其中的一個加數(shù)叫做減數(shù),所求的另一個加數(shù)叫做差。
2、探究加、減法各部分間的關系
你能說一說加法和減法各部分之間的關系嗎?
小組討論后匯報交流,教師并板書。
你覺得加法和減法之間有什么關系?用一句話來概括。
教師總結: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
三、鞏固發(fā)散
1、根據(jù)加、減法之間的關系,寫出下面算式對應的兩道減法算式。
125+346=471
34+595=629
654+528=1182
2、獨立完成P3 做一做,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
四、評價反饋
說一說你有什么收獲。
板書設計:
加、減法的意義和各部分間的關系
814+1142=1956(千米) 1956-1142=814(千米)
1956-814=1142(千米)
加法:把兩個數(shù)合并成一個數(shù)的運算 減法:已知兩個數(shù)的和與其中的一個加數(shù),求另一個加數(shù)的運算
和=加數(shù)+加數(shù) 差=被減數(shù)-減數(shù)
加數(shù)=和-另一個加數(shù) 減數(shù)=被減數(shù)-差
被減數(shù)=減數(shù)+差
四年級數(shù)學下冊《加、減法的意義和各部分間的關系》教案2
一、教學目標
。ㄒ唬┲R與技能
結合具體情境通過對算式變換的比較,理解和掌握加、減法的意義和各部分之間的關系。
。ǘ┻^程與方法
在探索加、減法各部分之間的關系的過程中,發(fā)展抽象、概況的能力,進一步建立代數(shù)的思想。
。ㄈ┣楦袘B(tài)度和價值觀
在用抽象文字表示加、減法各部分間的關系的過程中,感受數(shù)學的內在邏輯性,體會數(shù)學的價值。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和掌握加減法各部分之間的關系。
教學難點:表示加、減法各部分間的關系。
三、教學準備
課件、學習單。
四、教學過程
。ㄒ唬﹦(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1、師:同學們,你們知道中國新世紀四大工程之一,被譽為“天路”的工程是什么嗎?
預設:
生:青藏鐵路
2、師:青藏鐵路的建設創(chuàng)造了很多高海拔地區(qū)鐵路建設的奇跡,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從數(shù)學的角度一起走近青藏鐵路。
3、師:你能根據(jù)圖中的信息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嗎?
預設:
生1:西寧到拉薩的鐵路長多少千米?
生2:格力木到拉薩的鐵路長多少千米?
生3:西寧到格里木的鐵路長多少千米?
。S著學生提出問題,課件隨機顯示)
【設計意圖】課程標準中指出:“數(shù)學教學活動應激發(fā)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引發(fā)學生的數(shù)學思考,鼓勵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在課的開始,引導學生自主提出數(shù)學問題,在激發(fā)學生研究興趣的同時,引出研究問題。
。ǘ┳灾魈骄,加減定義
1、師:同學們提出的問題能夠解決嗎?我們先來看看第一個問題,請每個同學自己動手試一試。
2、學生獨立解題
3、匯報交流,展示解題過程:
預設:814+1142=1956
4、師:為什么用加法計算?
預設:
生:把兩段合在一起計算。
5、師:你還能提出什么用加法計算的問題嗎?
。▽W生提出數(shù)學問題)
6、師:用你自己的話說一說什么是加法?
預設:
生:把兩個數(shù)合并成一個數(shù)的運算叫加法。
。ò鍟杭臃ǘx)
7、師:你知道加法算式中這些數(shù)都叫什么名字嗎?
介紹加法算式各部分名稱(加數(shù)+加數(shù)=和)
8、師:剛才同學們還提出了兩個問題,他們能解決嗎?請大家試一試,看看誰的速度快。
9、學生列式計算。
。2)1956-814=1142
。3)1956-1142=814
10、師:同學們計算的真快,沒看到大家列豎式呀,你們是怎樣計算的?
預設:
生:參考加法算式解可以。
11、師:為什么用減法計算?
預設:
生:因為知道了兩段的和求一段就可以減去另一段。
12、師:你能提出一個用減法解決的`實際問題嗎?
13、師:請你用自己的話說一說什么是減法?
預設:
生:已知兩個數(shù)的和與其中一個加數(shù),求另一個加數(shù)的運算叫減法。
(板書:減法定義)
14、師:你知道減法算式中這些數(shù)又叫什么名字嗎?
介紹減法算式各部分名稱(被減數(shù)—減數(shù)=差)
【設計意圖】小學階段的數(shù)學學習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通過學生對自主提出問題的解決,逐步體會運算的本質含義,并抽象總結為概括性的語言,在此過程中逐步完善學生的認知,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ㄈ┬〗M交流,明確關系
1、師:觀察黑板上的算式,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預設:數(shù)都一樣,運算不同
2、師:我們能根據(jù)一個加法算式很快的寫出兩個減法算式,加、減法各部分到底有怎樣的關系?看來我們這節(jié)課除了要知道什么是加、減法,還需要研究它們之間的關系。下面我們就來研究一下。(板書課題:加減法各部分之間的關系)
3、師:根據(jù)黑板上的三個算式和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你能發(fā)現(xiàn)加、減法各部分之間有怎樣的關系嗎?
4、小組討論并組內交流
5、全班交流
預設:
生:被減數(shù)-減數(shù)=差
差=被減數(shù)-減數(shù)
被減數(shù)-差=減數(shù)
減數(shù)=被減數(shù)-差
差+減數(shù)=被減數(shù)
減數(shù)+差=被減數(shù)
被減數(shù)=差+減數(shù)
被減數(shù)=減數(shù)+差
加數(shù)+加數(shù)=和
加數(shù)=和-另一個加數(shù)
6、整理總結:
。1)加法各部分間的關系:
和=加數(shù)+加數(shù)
加數(shù)=和-另一個加數(shù)
。2)減法各部分間的關系:
差=被減數(shù)-減數(shù)
減數(shù)=被減數(shù)-差
被減數(shù)=減數(shù)+差
7、師:請同學們利用剛才的算式814+1142=1956、1956-814=1142、1956-1142=814驗證大家總結的發(fā)現(xiàn)。
8、師:請觀察我們總結的結論,看看你又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小組交流一下。
預設:
生1:加法是減法的相反運算,減法是加法的相反運算。
生2: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
9、學以致用:數(shù)學書P3做一做
根據(jù)2468+575=3043,不計算直接寫出后面算式的結果。
3043-2468=( ),3043-575=( )
10、抽象概括,總結升華。
我們通過這三個算式的聯(lián)系,初步了解了加減法各部分之間的關系,而且驗證了加減法各部分之間的關系。也共同歸納出了如下的關系:
(1)加法各部分間的關系:
和=加數(shù)+加數(shù)
加數(shù)=和-另一個加數(shù)
。2)減法各部分間的關系:
差=被減數(shù)-減數(shù)
減數(shù)=被減數(shù)-差
被減數(shù)=減數(shù)+差
希望大家能靈活運用加減法各部分之間的關系來解決問題。
【設計意圖】新課程標準指出:“課程內容的組織要重視過程,處理好過程與結果的關系;要重視直觀,處理好直觀與抽象的關系;要重視直接經(jīng)驗,處理好直接經(jīng)驗與間接經(jīng)驗的關系!闭n中,引導學生對加、減法關系進行整理,進一步引發(fā)學生對加、減法運算的深層次理解,感受數(shù)學的邏輯性。
(四)鞏固應用,拓展提高
1、基本練習,鞏固新知。
。1)數(shù)學書P3練習一1
下面各題應用什么方法計算?為什么?
、倩﹫錾衔缳u出86張門票,下午賣出59張門票;﹫鋈煲还操u出多少張門票?
、诨﹫鋈熨u出145張門票,其中上午賣出86張,下午賣出多少張?
③華光文具店運來一批練習本,賣出370包,剩下630包。運來多少包練習本?
、芘d華小學一共有學生843人,其中男生418人,女生有多少人?
。2)根據(jù)加、減法各部分間的關系,寫出另外兩個算式
2、綜合練習:數(shù)學書P33
猜猜我是幾?
【設計意圖】分層次的鞏固練習有助于對學生知識掌握和能力發(fā)展進行評價,并通過評價的結果反映出教學設計的問題,努力要面向全體學生,適應學生個性發(fā)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shù)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shù)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
(五)課堂總結
1、師:通過學習加減法各部分之間的關系,你知道哪些關系你能說說嗎?
2、學生交流。
3、師:通過本節(jié)課學習你能說說你的心得、收獲以及不足嗎?
。ㄏ嗷W習、鼓勵進步、促進健康的發(fā)展)
【設計意圖】適當?shù)姆此疾粌H有助于學生對數(shù)學知識的記憶和掌握,更可以喚醒學生對數(shù)學方法乃至數(shù)學思想的感悟意識。
【四年級數(shù)學下冊《加、減法的意義和各部分間的關系》教案】相關文章:
《加減法的意義和各部分間的關系》教學反思10-25
四年級數(shù)學下冊《小數(shù)的加法和減法》教案12-01
五年級數(shù)學下冊《分數(shù)的意義和性質》教案08-09
數(shù)學《9加幾》教案04-07
分數(shù)的意義和性質教案01-24
幼兒數(shù)學教案:9的減法04-02
數(shù)學教案:分數(shù)的意義10-25
《加減法的驗算》數(shù)學教案08-02
大班數(shù)學5的加減法教案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