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9篇【通用】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班教案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中班教案 篇1
游戲目標:
通過游戲發(fā)展幼兒反應能力。
喜歡參與游戲,體驗。
能積極參加游戲活動,并學會自我保護。
游戲準備:
空場地、西瓜(頭飾)
游戲玩法:
大家分散蹲下當西瓜,一個當選瓜人,游戲開始,選瓜人可以跑到任何一個人的.身邊,輕輕地拍頭問:"西瓜熟了沒有"?被拍人如果不想當追者就回答說:"沒有熟"。被拍人要是愿意當追者,就說:"熟了"。馬上可以站起來去拍選瓜人,一旦拍著,選瓜人就要表演一個節(jié)目,選瓜人跑累了可以蹲下當西瓜,此時追者就變成了選瓜人,游戲重新開始。
教學反思:
游戲是最適宜于促進幼兒主體性和個性化教育的形式,因此,教師應積極地將理念轉化為行為,注重在活動中觀察、捕捉幼兒的興趣,把握時機及時引導,促使孩子們更深入進行游戲,讓孩子在健康游戲中得到更多的發(fā)展。
中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要求幼兒在理解兒歌內容的基礎上,學會有感情地背誦兒歌。
2.引導幼兒感受兒歌的意境美和韻律美。
3.喜歡欣賞兒歌,會大膽地朗誦。
4.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5.鼓勵幼兒敢于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活動材料:
1.主題活動錄音帶,錄音機,剪好的窗花。
2.幼兒主題活動圖畫書《新年賀卡》。
活動過程:
1.欣賞活動室的窗花。
2.教師給幼兒表演剪窗花。
3.欣賞錄音兒歌。
4.根據兒歌內容提問,引導幼兒用兒歌的句子來回答,幫助幼兒理解和記憶兒歌。
5.以整體跟讀的方法進行學習兒歌。
6.教師與幼兒表演兒歌。
7.指導幼兒剪窗花。
教學反思:
今天上午我開展了《剪窗花》,在活動中制定了三個目標1、初步感受中國剪紙藝術的`美,體驗表現美的快樂。2、引導幼兒探索剪窗花的方法,培養(yǎng)幼兒的探索精神激發(fā)幼兒對民間藝術的美好情感。3、發(fā)展幼兒動手能力、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和審美能力。真確培養(yǎng)幼兒使用剪刀,提高幼兒的思維想象力。本次活動以欣賞窗花進行導入,我引導孩子欣賞黑板上粘貼的窗花,還從網上下載了各種類型的民俗窗花,通過多媒體引導幼兒欣賞,孩子們了解了窗花里蘊含的美好祝愿,知道了剪紙是中國人發(fā)明的。
中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童話故事,使幼兒初步了解小水珠受冷下落,
遇熱蒸發(fā)的自然現象。
2、激發(fā)幼兒對雨水的探索興趣。
活動準備:動畫、圖片。
活動流程:完整欣賞→分段理解→擺放講述→延伸活動
活動過程:
一、完整欣賞,引起興趣。
1、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有趣的`故事,讓我們一起來安靜地看一看。后問:
(1)剛才你們看到了一個什么故事?你看到了什么?
。2)有沒有什么地方沒看明白的?
2、結合幼兒的問題,老師也提出問題:
剛才,小朋友提出了幾個沒看明白的地方,老師也有幾個地方沒看明白,讓我們一起再來看一看,把這些問題弄明白。
二、分段理解
。薄⑿∷樵趺磿䦶奶焐下湎聛淼模
一起看第一段,并討論,小結:“冷空氣爺爺來了,
小水珠們越變越大,終于從天上落下來!
。、小水珠們掉到了哪些地方?它們去那兒干什么?
一起看第二段,并討論,小結:“小水珠們落到了許
多的地方,還認識了這么多好朋友!
。场⑿∷槭窃趺椿丶业?
一起看第三段,并討論,小結:“太陽公公溫暖的大
手使小水珠們蒸發(fā)后,回到了天上!
4、再次完整欣賞。
。1)請個別幼兒說說小水珠怎么會從天上落下來?去了哪里?最后又怎么回到了天上?
。2)一起完整欣賞故事。
。3)引導幼兒共同講述小水珠從天上落下來,最后又回到天上的過程。
三、擺放講述
。、提出要求:按順序擺放圖片,并講述。
。病⒂變簲[放講述,老師參與傾聽。
。场⒄堄變涸诩w面前講述故事。
中班教案 篇4
目的要求:
1、初步理解單數和雙數的意義,能區(qū)分10以內的單、雙數。
2、復習鞏固對1-10序數的認識。
3、培養(yǎng)小朋友的判斷、分析能力。
活動準備:
1-10面小紅旗、數字卡片各一套,1-10的圓點卡片一套(圓點均勻兩兩排列)、1-10的數字卡片各一套,小事子各10顆
活動過程:
一、復習10以內的數。
1、教師出示小紅旗任意幾面,小朋友很快說出其數量。
2、教師出示任意數字卡片,小朋友能擊出相應次數的掌聲。
3、教師出示任意一圓點卡片,教師能踏出相應次數的腳步聲。
二、學習區(qū)分單、雙數。
1、用磁性小棋子在黑板上貼出六行棋子,分別貼出1個、2個、3個、4個、5個、6個,啟發(fā)小朋友說出各行棋子的數量,并請一名小朋友在各行的下面寫出相應的'數字。
(1)師問:"小朋友們,想一想,怎樣把各行的棋子兩兩排隊?誰能上來演示一下?"
(2)引導小朋友觀察并說出:"哪些數兩兩排隊后剩下一個?哪些數兩兩排隊后沒有剩余?"小結:兩兩排隊后,有一個單獨的,表示這些棋子數量的數叫單數。兩兩排隊后,沒有剩下的,表示這些數量的數叫雙數。
3、全體小朋友操作小石子。
教師分別報出7、8、9、10這幾個數,小朋友按每次所報的數取出相應數量的小石子,然后進行兩兩排隊。引導小朋友說出7、8、9、10是單數還是雙數。
4、出示1-10的圓點卡片,按順序排列。
引導小朋友觀察、分析、討論說說10以內數中哪些是單數,哪些是雙數。
三、練習區(qū)分單、雙數。
1、小朋友操作1-10的數字卡,按單數、雙數分成兩組,比比看誰分得快。
2、教師指出(或說出)任一數,小朋友口頭回答是單數還是雙數。
3、教師報單、雙數,小朋友舉出任一單(雙)數的數字卡。
4、玩"抱單躲雙"的游戲。
教師出示數字卡片,小朋友判斷該數為單數或雙數。是單數則雙手遮住臉部,頭自然下垂作躲避狀;是雙數則雙手在胸前抱住。
四、欣賞數字歌。
"1"像鉛筆細又長,"2"像小鴨水上游。"3"像耳朵聽聲音,"4"像小旗迎風飄。
"5"像稱鉤稱東西,"6"像豆芽咧嘴笑。"7"像鐮刀割青草,"8"像麻花擰一道。
"9"像勺子能盛飯,"10"像雞蛋做蛋糕。
六、活動延伸:
玩"翻紙牌"游戲。將1--10的數字卡片和圓點卡片扣在桌子上,兩個小朋友玩,開始各自分別認清單數一方或雙數一方,然后輪流翻牌,翻出的數字或圓點數量為單(雙)數的,牌為主方,牌多一方為勝。
教學反思:
新課程的理念是讓每個幼兒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fā)展。活動中,我緊緊把握這個理念,使幼兒在積極愉快的氣氛中以游戲的形式,讓幼兒輕松地認識、理解了學習內容。剛開始,我用了分禮物導入,先讓幼兒對10以內的數有一個初步的認識。
中班教案 篇5
活動目的
1、了解清明節(jié)的來歷,知道清明節(jié)的日子及習俗,樂于參與清明節(jié)的活
2、使幼兒了解清明節(jié)的來歷;感受清明節(jié)與其它節(jié)日在氣氛上有何不同。
3、通過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教育幼兒學習古人舍己為人、不爭功名的精神。
4、讓幼兒理解掃墓的意義,通過聽英雄的演講培養(yǎng)幼兒尊重烈士的情感, 教育幼兒更加熱愛我們的祖國,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活動準備:請幼兒注意清明節(jié)這一天看看家人是怎樣過節(jié)的。
活動過程:
1、請幼兒說一說:自己家是怎樣過清明節(jié)的.?家中是否長輩(如姑姑等)來自己家,去給已經故去的親人掃墓等民間習俗。
2、講介之推的故事——即清明節(jié)的來歷。
3、討論:(1)你們是怎樣過清明節(jié)的?(提示:你吃過雞蛋嗎?是否同爸爸媽媽到過烈士陵園,又做了些什么?你在電視上看到過祭掃烈士嗎?……)
4、讓幼兒知道:清明節(jié)是我國傳統(tǒng)的給烈士掃墓的日子。
教師:每年4月4日、5日或6日是清明節(jié),它是我國農歷二十四個節(jié)氣中的一個,又是傳統(tǒng)的掃墓日子,為了紀念革命先烈和死去的親人,人們往往在這一天掃墓。 請幼兒觀看有關清明節(jié)習俗的圖片。
教師講解:掃墓為什么要選擇清明呢?
原因之一,清明時節(jié)氣候轉暖,雨水增多,草木蔓生,陵園墓地不免要荒蕪,需要整理;
之二,清明前后,山青水秀,桃紅柳綠,人們借此大好春光,出去郊游;
之三,為懷念古人介之推,而現在已將清明節(jié)掃墓作為緬懷革命先烈的主要活動了。
今天,老師還請來了一位曾經參加過革命戰(zhàn)斗的英雄來為小朋友講一講他自己親身經歷過的戰(zhàn)斗故事。
5、請革命軍人講革命戰(zhàn)斗故事。
6、聽軍人講完后請幼兒講一講第一次參加這樣活動的感受。使幼兒深刻理解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無數的革命先烈用鮮血換來的,培養(yǎng)幼兒尊重烈士的情感,教育幼兒更加熱愛我們的祖先。
7、教師播放清明節(jié)習俗的一些圖片,以加深幼兒對清明節(jié)的認識。
蕩秋千:這是中國古代清明節(jié)習俗。秋千,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為了避忌諱,改之為秋千。古時的秋千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拴上彩帶做成。后來逐步發(fā)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蕩秋千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yǎng)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踏青: 又叫春游。古時叫探春、尋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時光。中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
植樹:清明前后,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中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
中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能有順序閱讀話面,根據物體外形特征、作用、動作、姿態(tài)等,學會用"又…又…"的句型清楚地表達一個意思。
2、學習找自己的優(yōu)點和能干之處。
3、懂得在別人有難的時候要想辦法去幫助他們。
4、在故事情境中體會到做錯事要勇敢地面對解決。
活動準備:
西瓜、蘋果圖片各一張,幼兒用書《語言》人手一本。
活動過程:
一、看圖片學習句型。
1、出示西瓜,引導幼兒觀察西瓜特征,學習用"又…又…"的句型說出西瓜的兩種特征:如(西瓜又大又甜),重點強調"又…又…"。
2、出示蘋果,引導幼兒用"又…又…"句型仿編蘋果特征。
二、翻開《語言》第16頁,引導幼兒姿勢正確地并有順序地閱讀畫面,說出畫面上人與物的名稱。用"又…又…"的句型說出人與物的兩種特征或作用及可愛之處。老師鼓勵幼兒大膽發(fā)言。
三、引導幼兒尋找自己的優(yōu)點或能干之處及性格特征,用"又…又…"的句式說話,可以請幼兒當場表現自己特長。例如:我又會唱歌又會跳舞。我又活潑又機靈。
四、師生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用"又…又…"的'句型說以句完整的話。希望每個小朋友找一找自己的優(yōu)點和能干的地方,做一個有自信的好孩子。
教學反思:
在本次活動中也存在著不足:孩子的語言表達不夠成熟,缺乏連貫性;孩子們安靜傾聽同伴發(fā)言的習慣仍需加強等等。總之在以后的活動中我們會注意這些方面的引導與教育,爭取做得更好。
中班教案 篇7
一、教材分析
1、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北師大版)一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有趣的圖形》第一課時,《認識圖形》教案。
2、教材簡析
《認識圖形》這部分內容,是本冊教材《有趣的圖形》這一單元的起始課,是在第一冊認識了立體圖形的基礎上,讓學生初步認識平面圖形,為以后學習更深層的幾何知識打下基礎。教材體現了從立體到平面的設計思路,注重讓學生通過操作活動體會面與體之間的關系。
3、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初步認識并辨認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體會“面”在“體”上。
能力目標: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形成空間觀念和創(chuàng)新意識。
情感目標:通過圖形在生活中的廣泛運用,感受到數學知識與生活息息相關,激發(fā)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4、教學重點
會辨認這四種圖形。
5、教學難點
體會“面”在“體”上。
6、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立體圖形實物若干、平面圖形若干、白紙、彩筆等。
二.教法學法
本次教學活動以“問題情境—建立模型—解釋與應用”的模式呈現教學內容,注重讓學生體驗“從立體到平面”的探究、建模過程,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強調對學生空間觀念的培養(yǎng),融觀察、操作、交流、合作等學習方法為一體,注重讓學生在操作體驗中學習。
三.教學流程
。ㄒ唬﹦(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ㄕn件出示:漂亮的城堡)
我們的好朋友淘氣帶我們來到了一座漂亮的城堡,在這座城堡里,住著各種形狀的圖形,請小朋友們認一認,說一說這些圖形的名字。
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都是立體圖形。在圖形的城堡里,除了立體圖形家族,還住著一個龐大的家族,那就是平面圖形。
。ㄕn件出示:平面圖形)
學生嘗試說說認識的圖形名字。
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要一起來認識這些平面圖形。
。ò鍟赫J識圖形)
。ńY合學生已有的知識背景,從常見的物體出發(fā),再讓學生認識和了解平面圖形,豐富學生對平面圖形的感性認識。)
。ǘ┎僮鹘涣鳎骄啃轮
1、感知“面”在“體”上
。1)觀察操作。
提出要求:這些平面圖形都藏在大家桌面上的物體中,請大家找一找、摸一摸、說一說,趕快行動吧!
。2)匯報交流
說一說:你在什么物體上找到了什么圖形?再摸一摸自己找的圖形的面,有什么感覺?(引導學生說出“面”的主要特點是平。)
。ㄍㄟ^“摸”的活動,讓學生親身感受,體會到物體的每個面都是平的。)
。3)引導發(fā)現
(課件演示“面”在“體”上的分離過程)
師:通過剛才的觀察發(fā)現,這些平面圖形的家都住在立體圖形上。
。ㄍㄟ^“看”,初步體會面在體上)
2、動手操作,合作學習
(1)教師啟發(fā):誰能想出一個好辦法,把這些平面圖形從立體圖形上請出來,留在桌上的白紙上呢?
。ㄟ@一要求既有挑戰(zhàn)性,也有探索性,同時具有操作性,小學數學教案《《認識圖形》教案》。)
。2)小組合作完成
。3)匯報、交流不同的方法
引導學生想出多種辦法(可用描、畫、印等方法),給予贊揚。
。ǔ浞纸o學生“說”的機會,讓學生陳述操作過程,表達親身感受,培養(yǎng)語言的條理性,促進思維的邏輯性。)
。ㄍㄟ^這種“做中學”,讓學生積極參與操作過程,親身體驗面的形成過程,幫助學生建立平面圖形的空間觀念,突破本課難點。實現數學學習的親歷性,突出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性,實現教與學方式的變革,體現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課程價值觀。)
3、小結
我們從長方體上找到了長方形,從正方體上找到了正方形,從三棱柱上找到了三角形,圓柱上找到了圓形。我們還發(fā)現,這些圖形的面都是平的,并且只有一個面,所以,就把這些圖形叫做平面圖形。
4、游戲:我說你想
試試你掌握的本領。老師說一個圖形的名字,請你閉上眼睛,想一想它的樣子,一邊想一邊用手指畫一畫。
同桌之間可進行互動練習。
。ㄍㄟ^讓學生閉眼想象所學的圖形,培養(yǎng)空間想象力,有效地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ㄈ╈柟碳由,遷移拓展
1、連一連:將圖形與名字連線
(變式圖形的呈現,能幫助學生更好地將獲得的性質特征概括到同類對象中去,使學生在概括中獲得對圖形進一步的理解。)
2、找一找:生活中,你在哪里還見過這樣的圖形?
。ń處熛纫龑W生看看教室里哪些物體上有這樣的圖形,可離開座位去找、去指、去摸,再把發(fā)現告訴大家。)
師:其實,在我們回家的路上也能看到這些圖形,現在,我們一起去馬路上看看吧!
說一說:這些交通標志牌是什么形狀?
。ㄕn件演示:介紹交通標志牌的.作用,滲透交通安全教育)
。▽祵W課上認識的圖形與生活中的物體融合,加深對這些圖形的認識。借助生活中的真實情境,引導學生對生活的觀察,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激發(fā)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3、找朋友 (進一步體驗“面”由“體”得。)
4、數一數 數一數每個圖形分別是由哪些平面圖形組成的?
5、拼一拼
今天這節(jié)課小朋友學得很好,胡老師要獎勵給每個小組一份禮物。請打開禮品袋(袋內裝有平面圖形若干),用里面的圖形拼出你最喜歡的東西。
(1)小組合作
。2)交流展示。說一說,你拼的是什么?用了哪些圖形?
。ㄍ卣箤W生的思維,發(fā)展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滿足學生的創(chuàng)造欲,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通過作品的展示,讓學生學會自我欣賞和互相欣賞,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
6、全課總結: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你認為這節(jié)課最有趣的是什么?
板書設計:
認識圖形
長方形 正方形 圓 三角形
《認識圖形》教案
中班教案 篇8
一、活動目標:
1、鍛煉幼兒爬、跳、平衡等能力,掌握協調能力。
2、培養(yǎng)幼兒樂于參加體育鍛煉的興趣,并能勇于嘗試各種挑戰(zhàn)。
二、活動準備:
小口袋人手一只。
三、活動過程:
1、熱身游戲:我說你來做
教師:小朋友們現在我們來玩?zhèn)我說你來做,準備好我來說了。
2、教師介紹神奇的小口袋讓幼兒感興趣。
教師:今天周老師帶了許多神奇的小口袋,這些小布袋還會變魔術呢!我們一起來變一變吧!
3、讓幼兒自己去玩小口袋。
教師:小朋友你想把小口袋變成什么呢?怎么玩呢?
4、幼兒聽口令進行游戲
5、玩小口袋變變變的游戲
6、活動小結:小毛毛蟲集合,進行“賽跑比賽”看看誰能先爬到小樹上作繭,最后變成小蝴蝶。
教師:這次我們要比賽了,老師現在是大樹,看看哪只毛毛蟲能最快爬到大樹的身邊。
四、結束活動:
教師:毛毛蟲慢慢的又變成了蝴蝶飛出來了。
教學反思:
活動形式符合幼兒好奇、好動的心理特征。給幼兒提供豐富的物質環(huán)境,刺激幼兒去感受美和表現美!芭d趣是最好的老師”,幼兒心理發(fā)展的特點是好動,對一切事物充滿了好奇心,求知欲望強烈。及時表揚幼兒的'點滴進步,肯定和鼓勵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索舉止,樹立自信心,挖掘幼兒的創(chuàng)造潛能。
中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感受夏季戶外工作人員勞動的辛苦,知道夏季有哪些戶外工作者。
2.能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夏季戶外工作人員的慰問。
3.萌發(fā)關心他人、關愛夏季戶外勞動者的情感。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
。1)教師制作夏季場景中戶外工作者的PPT。
。2)配班老師扮演清潔工人。
。3)分組圖片臺牌。
2.經驗準備
幼兒日常生活中積累了相關戶外工作者的經驗。
活動重點:
知道有哪些戶外工作者,感受他們工作的艱辛。
活動難點:
能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夏季戶外工作者的慰問。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幼兒興趣。
師:太陽光金亮亮,溫度慢慢升高啦!寶貝們,你們知道現在是什么季節(jié)嗎?(夏季)
夏季的'溫度怎么樣?(氣溫升高,會出汗)你們喜歡夏天嗎?(喜歡,可以吃冰淇淋,游泳)
二、引導幼兒感受和體驗戶外勞動者的艱辛。
。ㄅ浒嘟處煱缪莸那鍧嵐と松蠄觯
1.師:在這炎熱的夏天,我還為大家請來了一位城市的美容師——清潔工人。
2.請幼兒觀察并說說清潔工人的打扮(穿著厚厚的工作服,拿著沉重的掃帚,戴著大大的帽子),感受烈日下馬路清潔工人的艱辛。
3.幼兒自由討論夏天還有哪些戶外工作人員?他們是如何工作的?(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逐一展示PPT課件)
4.教師小結:過夏天了,我們坐在清涼的教室里開心地游戲;過夏天了,還有很多戶外工作者在用他們辛勤的勞動、揮灑的汗水,為我們城市增添美麗、增添涼意。
三、幼兒分組,表達對夏季戶外工作者的問候。
1.教師介紹:我們成立了“送清涼小組”來表達對工作者的問候,我們分成四小組。
第一組:說說內心的話(鼓勵幼兒用一句話表達對戶外工作者的感謝)。
第二組:畫賀卡表達祝福。
第三組:學學按摩操。
第四組:自由發(fā)表其他感謝方式。
2.幼兒自由組合,分成四小組討論,教師巡視參與其中(尋找個性化表達感謝和祝福的方式)。
3.請每個小組的代表在集體面前展示“送清涼小組”慰問的方式。
四、活動延伸——為阿姨送清涼。
1.師:其實除了寶貝們剛才說的那些戶外工作者,在幼兒園里,我們負責園內衛(wèi)生的阿姨也是非常辛苦的。
2.幼兒一起帶上“送清涼小組”的成果,向阿姨表達慰問。
【中班教案】相關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2-23
[精選]中班教案08-21
【經典】中班教案08-23
中班教案(精選)09-03
中班教案(經典)09-03
(精選)中班教案07-27
(經典)中班教案08-07
中班教案【經典】07-20
中班教案07-20
中班教案【精選】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