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大班教案9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初步熟悉樂曲的旋律,感受和體驗A段樂曲的平穩(wěn)、B段節(jié)奏的跳躍和C段音樂的優(yōu)美。
2、借助啄木鳥個大樹捉蟲的情節(jié)和動作,初步認識和感受樂曲和曲式結構,嘗試用簡單的動作表現(xiàn)音樂樂段的變化。
3、在分角色做運動時,注意與同伴進行眼神交流,體驗合作運動的樂趣。
4、通過學唱歌曲,體驗歌曲的氛圍。
5、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活動準備:
、币魳罚ㄍ暾腁BC段、A段、B段、C段)。
、矑靾D。
、硤D譜。
活動過程:
、背鍪緬靾D導入故事,激發(fā)幼兒欣賞的`興趣。
教師:
、龠@棵大樹怎么了?(幼兒討論)
故事:
、谠谝粋美麗的鄉(xiāng)村里有一片蘋果樹,有些蘋果樹生病了,請來了啄木鳥醫(yī)生,經過檢查發(fā)現(xiàn)是蛀蟲在搗亂,于是啄木鳥醫(yī)生就"篤篤篤,篤篤篤"地把蟲捉完了。蘋果樹的病治好了,又長出了茂盛的樹葉,變得更美麗了。
、餐暾蕾p音樂初步感受樂曲的平穩(wěn)和優(yōu)美。
教師:
、倮蠋煘閯偛艦檫@個有趣的小故事配上一首音樂,讓我們來欣賞吧。ǖ谝槐樾蕾p音樂)
②老師為這首音樂制作了一張圖譜(出示圖譜)請你根據(jù)老師手指的圖譜,完整欣賞音樂,了解音樂的結構。(第二遍欣賞音樂)這首音樂可以分為3個部分?A部分講蘋果樹生病了,B部分講啄木鳥醫(yī)生為大樹治病,C部分講蘋果樹的病治好了,啄木鳥高興的飛來飛去。
、郜F(xiàn)在請小朋友伸出你們的右手食指跟老師手指圖譜,欣賞音樂(第三遍欣賞音樂)。
、骋龑в變河脛幼鲄⑴c欣賞。
問:
、僮哪绝B是怎么給生病的大樹檢查的?(聽A部分音樂,做檢查的動作,如:由上到下均勻地撫摩樹干等)
、谧哪绝B又是怎么給大樹治病的?(聽B部分音樂,做捉蟲的動作。)
、鄞髽涞牟≈魏昧耍哪绝B高興得怎么樣了?(聽C部分音樂,做有節(jié)奏地做飛的動作。)
、葱蕾p音樂創(chuàng)編動作:
①請小朋友坐位置上扮演啄木鳥跟音樂做動作(教師指圖,第一遍欣賞)。
②請一位幼兒到黑板前指圖譜,其余在位置上扮演"啄木鳥"聽音樂做動作(第二遍欣賞)。
、坌∨笥言谧恢蒙希夷闩赃叺男∨笥逊謩e扮演"大樹"和"啄木鳥"聽音樂做動作。(第三遍欣賞)。
⒌指導幼兒學習分角色聽音樂表演。
幼兒在場地中間找空位置扮演角色聽音樂做動作。(要求:幼兒自選角色:啄木鳥或大樹,聽音樂角色做動作,引導幼兒注意與同伴眼神的交流)。
、痘顒咏Y束:幼兒欣賞音樂,扮演啄木鳥到操場上捉蟲.
活動反思:
1、在農村幼兒園中,在一個幼兒教學班里,幼兒的實際年齡常常是有區(qū)別的,這要求我們在備課時要根據(jù)幼兒的實際情況,年齡特點來進行備課,才能達到良好的教學目標。
2、注重對幼兒進行感受力、理解力、表現(xiàn)力的培養(yǎng),能為幼兒提供適宜的空間,提供自主活動的機會,并適當?shù)慕o予指導,重視對幼兒情感的培養(yǎng)。
3、幼兒在活動中情緒積極,主動性強,能夠獲得一定的技能。
4、由于幼兒的活動積極性強,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能很好地駕馭教學過程,較好地達成了活動目標。
5、教態(tài)自然,親切,有情感交流,能理解和尊重幼兒。
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對自然的濃厚興趣并喜歡探索自然奧秘。
2、進一步加深對常綠樹和落葉樹的認識,能通過樹葉的不同區(qū)分常綠樹和落葉樹。
3、培養(yǎng)幼兒細致的觀察、比較、判斷能力。
[活動準備]
課件 常綠樹和落葉樹的樹干各一棵、樹葉若干 《小樹葉》磁帶
[活動過程]
一、音樂游戲《小樹葉》
1、師:“天氣好冷啊,北風老頭鼓起腮幫子使勁一吹,小樹葉會怎么樣?小數(shù)葉都離開了媽媽,飄呀飄,飄呀飄……”師幼隨音樂一起自由游戲. “小樹葉,你要飄到哪里啊?”“小樹葉轉了圈,飄到了滑梯上、蹦蹦床上、草地上……”大風吹來了,小樹葉是怎么飄的?風漸漸小了,小樹葉又怎么飄了?風停了,小樹葉怎么樣了?
2、組織幼兒入座。師:“小樹葉飄呀飄,有點累了,它們都輕輕地飄到了小凳子上。”
3、師幼談話:“小樹葉為什么要離開媽媽?”
二、認識落葉樹
1、引導孩子回憶對落葉樹的認識。“秋天,天氣漸漸變冷了,小樹葉會怎么樣?會慢慢變黃,冬天一到,小樹葉會怎么樣?紛紛離開了媽媽。樹媽媽變成什么樣子了?一直是這樣嗎?什么時候不是?會變成什么樣?”
2、教師小結:“冬天過去,天氣會漸漸變得暖和起來,春天來了,樹媽媽就會長出新的葉子來。像這樣春天樹葉發(fā)芽,秋天樹葉變黃,冬天樹葉全部落光的樹,我們給它起了一個名字,你猜一猜叫什么?叫它——落葉樹!
3、引導幼兒回憶自己見過的落葉樹!跋胍幌,你見過的落葉樹叫什么名字?”(柳樹、楊樹、梧桐樹、法桐、石榴樹、柿子樹、合歡、蓮子樹、玉蘭、槐樹、銀杏樹、櫻花樹……)
三、認識常綠樹
1、師:“小朋友見過這么多的落葉樹,是不是所有的樹都是落葉樹呢?你知道什么樹不是?(冬青、松樹、柏樹……)”
2、教師小結:“對!除了落葉樹之外,還有一種樹一年四季都有綠葉,它在落葉的同時長新葉子。人們也給它起了一個名字,你知道嗎?對!叫——常綠樹!
四、區(qū)分常綠樹和落葉樹的樹葉的不同
1、引導孩子觀察樹葉的不同。師:“在寒冷的冬天,為什么落葉樹的樹葉全部落下來,常綠樹的樹葉不全落下來呢?它們的樹葉一樣嗎?落葉樹的葉子是什么樣子的?常綠樹的葉子是什么樣子的`?老師收集了這兩種樹的葉子,我們來仔細的看一看、摸一摸它們有什么不一樣?”(常綠樹的葉子是硬硬的、光滑的、厚厚的、有水分;表面有蠟質。落葉樹的葉子是軟軟的、粗糙的、薄薄的、沒有水分)。
2、教師小結:無論我們在馬路邊看到哪些樹,即使我們不知道它的名字,但我們可以根據(jù)它的樹葉的樣子來判斷它是常綠樹還是落葉樹。請小朋友讓你的樹葉寶寶躺在小桌子上睡一小覺。
3、出示魔術盒(各種葉子),引導孩子判斷它是什么樹上的葉子,是常綠樹還是落葉樹。
師:“老師這里還有很多小樹葉,請小朋友看一看這片樹葉像什么?它是什么樹上的葉子?是常綠樹還是落葉樹?”也請個別孩子來取葉子,魔術盒,告訴我,這片樹葉是什么?魔術盒怎么不說話不告訴我?小朋友誰來告訴我?
大班教案 篇3
一、活動目的:
能用吸管蘸顏料在白紙上隨意吹畫,并在玩色中發(fā)現(xiàn)色彩的變化,感受色彩的美麗,同時讓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得到鍛煉。
能用簡單的語句大膽的介紹自己的畫,從中發(fā)展想象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二、活動準備:
每組三種顏色(紅、黃、藍)、調色盤、幼兒作畫用紙、抹布、吸管、舊報紙。
三、活動過程:引題————學生玩色—————講評作品
引出課題
師:你們看看桌子上有什么東西?這些東西有什么用?今天我們就用吸管來畫畫。(吸管也可以畫畫?引起學生興趣)
學生玩色
{一}提出作畫要求
{二}學生自由練習(給幼兒創(chuàng)作空間)
1、教師巡回觀察、指導,并引導學生講講自己的圖畫。
2、提醒學生別把衣服、圖畫弄臟。
。ǚ治觯涸诿佬g活動中,教師的參與式指導是很重要的,教師既要尊重學生獨特的方式,又要引導學生有興趣地進行各種新的嘗試。同時要提醒學生注意良好衛(wèi)生習慣的培養(yǎng),體現(xiàn)了保教結合的原則)
三、講評作品
教師找出想象力豐富的作品,引導幼兒進行想象它像什么?
引導學生向同伴介紹自己的圖畫,畫了什么?它在干什么?
生1:我畫的'是我的手印。
生2:我畫的是怪獸,奧特曼打怪獸(做出奧特曼的動作)
生3:我畫的是小河,還有一只青蛙在吐舌頭。
……………
生6:我畫的是小白兔,小白兔在吃草。
生7:咦!綠色是怎么來的?桌上沒綠色呀?
生6:黃色和紅色混在一起就變成了綠色。
師:是嗎?請每個小朋友在自己紙上試一試,并講講自己的新發(fā)現(xiàn)。
生7:不對!黃色和藍色混在一起才是綠色。
生8:我發(fā)現(xiàn)紅色和黃色混在一起就變成橘黃色了。
生2:紅色和黃色、藍色混在一起變成了亂七八糟的顏色了。
………………、、
生成課程: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做混色實驗,驗證:黃色和蘭色混在一起會變成綠色,紅色和黃色混在一起會變成橘黃色…
鼓勵學生再次操作,去發(fā)現(xiàn)顏色的變化。
四、小結:小朋友都很能干,用吸管吹出了這么多漂亮的圖畫,還發(fā)現(xiàn)了幾種顏色加在一起做好朋友,會變出另一種漂亮的顏色。
活動分析:
學生喜歡涂涂畫畫,而且想象力豐富,能把自己的作品聯(lián)想成許多人物和事物,吸管吹畫的形式又是沒有接觸過的,很有吸引力,因此這個活動深受學生的喜歡,整個活動中學生能主動參與,興趣盎然,體現(xiàn)了學生對吸管吹畫的極大愛好,活動效果很好。從這個活動中可以看出:預設與生成相結合的教學方案能深化教學意圖,提高教學效果。
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體驗與同伴共舞,共享空間的快樂。
喜愛欣賞舞蹈,樂于用肢體語言來表現(xiàn)蒙族音樂舒緩優(yōu)美及熱情奔放的情緒。
初步嘗試用語言表達自己對蒙族舞蹈《快樂的小牧民》的`理解、想像及情感體驗。
活動準備
已欣賞過音樂《快樂的小牧民》。
認識過蒙古族,對蒙古族服飾、居住環(huán)境等風土人情有一定了解。
蒙族服飾一套、錄音機、磁帶《牧民新歌》、舞蹈《快樂的小牧民》VCD片。
活動過程
1.完整地欣賞蒙族舞蹈《快樂的小牧民》。
(1)幼兒欣賞教師的舞蹈。
(2)交代舞蹈名稱,引導幼兒體會遼闊大草原的美。
。3)欣賞后提問:看了之后,心里有什么感覺?
2.看VCI)片再次欣賞蒙族舞蹈。
。1)幼兒欣賞舞蹈A段。
①欣賞前教師提問:小朋友們看一看,你最喜歡哪些動作?
②請幼兒試跳舞蹈中的動作,并嘗試用語言表達出對蒙族慢板舞蹈的理解和想像。
。2)幼兒聽音樂,嘗試做舞蹈動作。
引子:教師做“雙手勒馬”的動作,并提問:猜一猜,小牧民要做什么?
。3)幼兒欣賞舞蹈B段。
、儆變盒蕾p教師的舞蹈。
、诮處熖釂枺盒∧撩裨谧鍪裁窗?你最喜歡哪些動作呢?小牧民賽馬時,心情怎樣?
、壅堄變涸囂璧钢械膭幼鳎瑖L試用語言表達出對蒙族快板舞蹈的理解和想像。
、芙處熖釂枺好晒抛迦嗣癯讼矚g賽馬的游戲,還喜歡干什么?
請幼兒創(chuàng)編舞蹈動作。如:摔跤、射箭等。
、萦變汉徒處熞黄鹇犚魳,嘗試表演舞蹈。
3.再次完整地欣賞舞蹈。
引導幼兒表達自己對蒙族舞蹈《快樂的小牧民》的理解、想像和聯(lián)想。
4.結束前談話:請幼兒談談自己對這個舞蹈作品的評價。
動作建議
前奏:左膝跪地,兩臂做“老鷹展翅”。輕微左右晃動,一拍一動。
。1)小節(jié),模仿老鷹翅膀,從大臂到肘、腕、指關節(jié)做硬手臂波浪。
。2)小節(jié),轉身,右踏步,右順風旗做柔手臂波浪。(可加抖肩)
。3)小節(jié),轉身,向左做大雁飛。
。4)小節(jié),向右做大雁飛。
。5)一(6)小節(jié),左踏點步向左行進,手臂向上做硬肩板手。
大班教案 篇5
目標:
1、學習按群數(shù)數(shù)(以10為單位)、計數(shù),了解多種數(shù)數(shù)的`方法。
2、學習在小組活動中商議解決問題。
準備:操作材料
過程:
1、欣賞與引疑:觀看童話劇《寶寶看店》
。ㄒ唬獙殞毧吹陼r發(fā)生了什么事?
“想什么辦法會使生意越做越好?”
2、討論與嘗試:
小組討論如果你是寶寶,會有什么好辦法?
借助操作材料,嘗試按群數(shù)數(shù)。
交流小組解決問題的方案,比較哪一種方案,最快最清楚。
3、實踐與思考:
觀看童話劇《寶寶看店》
。ǘ┱f說議議:爸爸介紹給寶寶一個什么好辦法?
想想試試:兩個幼兒同時數(shù),一個一根一根數(shù)一個一堆一堆數(shù)(10個一堆)。比比哪個人數(shù)得快。
操作實踐,體驗按群數(shù)數(shù)的便捷。
交流各自的取貨方法,相互啟發(fā)。
4、遷移與創(chuàng)造:
觀看童話劇《寶寶看店》
。ㄈ俺10個10個地數(shù),還有什么方法也很方便呢?”
大班教案 篇6
認知目標
能從人的服飾變化中知道春天來了技能目標 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對春天的喜愛情感目標 感受春天來臨的美好與喜悅
活動重點
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對春天的喜愛活動難點能從人的服飾變化中知道春天來
準備課件 音樂 圖片
導入:
一、開始部分教師組織談話。"小朋友,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春天)你是怎樣知道春天來了?從什么地方看出來的'?"二、基本部分1.教師出示課件演示稿,請幼兒觀察圖片上都有什么?然后教師提問:"春天到底是怎樣來得呢?"2.教師配樂朗誦詩歌《春天是這樣來的》,請幼兒欣賞并思考:
(1)你聽到詩歌里說誰來了?
(2)小溪、柳樹、春筍是怎樣來得?(唱著歌來的、跳著舞來的、放著鞭炮來的)3.幼兒欣賞課件,教師朗誦詩歌,鼓勵幼兒大膽地用動作表達自己的感受。
(1)小溪是怎樣來得?請幼兒學小溪唱歌,發(fā)出叮咚、叮咚的聲音。
。2)柳樹是怎樣來得?請幼兒學柳樹隨風飄動的樣子。
。3)春筍是怎樣來得?請幼兒學春筍鉆出泥土的樣子。
4.引發(fā)幼兒展開豐富的想像,說說聽了這首詩歌自己還想到了春天里的什么。鼓勵幼兒自由表現(xiàn)自己想像中的春天的景物。
三、結束教師帶幼兒出去尋找美麗的春天,盡情表現(xiàn)迎接春天到來的喜悅心情。
活動延伸教育幼兒愛護春天的花卉、小草,不攀折嫩枝葉等。
大班教案 篇7
教學內容:
從“春曖伏熱”到“曠野滄!惫32個字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這堂課幼兒能背、讀32個字。
2,幼兒感受“ang”韻,熟練指讀并能辨別字型。
同時目標:
1,了解春夏秋冬四季變化
2、學習組詞、造句。
教學重點:
濛meng
教學用具:
雙字卡,單字卡,VCD,TV,小貼畫,教鞭。
教學過程:
一,律動
小朋友們好,大家知道嗎?上一周,我們班有一個小朋友表現(xiàn)的非常好,我們呀選他做小班長,現(xiàn)在我們來比比誰最棒,第一名就是下一節(jié)課的班長。(讓部分孩子感受責任感,增強孩子的自制能力。)
二、 復習
小朋友們還記得我們上次課學的那些字寶寶叫什么名字嗎?好我們一起來讀一遍。
三、開始授新課。領讀5遍
大家先坐好,把小手放腿上,小眼睛看前面,小耳朵聽老師講話。非常好!我們開始上課了。今天老師從很遠很遠的地方帶來了許多可愛的小字寶寶,他們很想跟我們小朋友認識。來,我們一起來認識它們。“春曖伏熱”(老師范讀一遍)“春曖伏熱”跟我一起讀(第一遍開始)小朋友們的聲音真好聽,我們再來一次準備“春曖伏熱……”(第二遍開始),小朋友現(xiàn)在我們拍著小手來讀一遍“春曖伏熱……預備起”(第三便開始)非常棒啊,我們在來讀一遍,老師看看哪個小朋友做的最好“春曖伏熱……”預備起(第四遍)真不錯,F(xiàn)在,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粋大大的喇叭,(分別用大中小三種音量)帶讀,F(xiàn)在我們換個節(jié)拍,“春曖”“伏熱”“秋露”“涼霜”預備起(第五遍),小朋友們做的真好,現(xiàn)在全班表揚! “嘿嘿,我真棒,嘿嘿,我真棒!”
四, 游戲
現(xiàn)在我們一起做游戲,做一個接尾巴的游戲,小朋友都知道小白兔的'尾巴是短短的,小猴子的尾巴是長長的。我們先來接猴子尾巴的游戲。老師說“春曖伏熱”小朋友們就說“秋露涼霜”,老師說前面四個,小朋友們說后面四個,現(xiàn)在開始了,準備“春曖伏熱…”好,非常棒,好了,長尾巴沒有難住我們小朋友,現(xiàn)在字寶寶說要和我們一起玩一個接小白兔短尾巴游戲。老師說前面二個,小朋友說后面二個,老師說“春曖”小朋友接“伏熱”,老師說“春曖”小朋友接“伏熱” (開始接尾巴)“春曖”……(指讀)棒,非常棒,全班表揚!現(xiàn)在我把小朋友們分成兩組,這邊一組是橘子隊,這邊一組是西瓜隊,我們兩隊小朋友比一比賽,看看哪組的小朋友聲音最響亮。好拿出我們的小手來,一邊接一邊拍手(開始接尾巴,指讀)“春曖”預備起……非常棒啊,兩組小朋友都做的很好,老師給每組的小朋友都加一個五角星。
五、字寶寶不見了
字寶寶說了,我要藏起來讓小朋友們找,我看哪組小朋友得的字寶寶多,準備好了!老師用手瞬間掩住“春曖”。。。。是誰藏起來了啊?對是春曖。這是蘋果隊的先說的,我們給他們隊一個小花(以鼓勵孩子們的積極性)看清楚了啊。“秋露”這又是藏起來了?(伏熱),好,這次是西瓜隊的小朋友先說的。這個是誰?…你們看看,F(xiàn)在整一排的小字寶寶都藏起來了,那我們繼續(xù)比賽啊。“這是誰?”很棒這是西瓜隊的……
我們來看看,橘子隊和西瓜隊是誰的小字寶寶得的多,我們來數(shù)一下,橘子隊的是“1,2…6個”再來數(shù)數(shù)西瓜隊的“1,2,…,8個”這回是西瓜隊的贏了,老師來獎勵一個五角星,但是老師覺得橘子隊的小朋友聲音很響亮,所以老師也獎勵他們一個五角星。
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大膽想像,并通過語言、繪畫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
2.能關注周圍的生命,養(yǎng)成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
3.喜歡參加藝術活動,并能大膽地表現(xiàn)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4.養(yǎng)成大膽用色、均勻涂色的良好習慣。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觀察蝸牛的外貌特征,了解蝸牛的生活習性。
2.背景圖:大樹和草,毛毛蟲和菜地,花園和蝴蝶。
3.環(huán)境布置:蝸牛圖片、蝸牛生活背景、幼兒觀察記錄。
4.材料:各色粘紙、橡塑紙、白紙、油畫棒等。
5.電教器材:視頻儀、錄音機。
活動過程:
1.聽一聽
。1)交待故事名稱——小蝸牛不見了。
。2)放錄音——自編童話故事《小蝸牛不見了》,邊講邊通過視頻儀出示背景圖。
2.說一說
(1)引出主題:故事里的小蝸牛去旅行,可高興了。咱班自然角的小蝸牛丟了,小朋友都很著急。其實它也去旅行了,旅行是一件多么快樂的事啊。你們想一想,咱班的小蝸?赡艿侥睦锶ヂ眯心兀克鼤鲆娬l,看到什么,遇到什么事呢?
。2)幼兒圍繞這幾個問題,找好朋友一起討論。老師走到幼兒中間,傾聽他們的想法。
(3)全班幼兒一起交流。
3.畫一畫
。1)引導幼兒將自己的想法用兩人合作畫的方式畫出來(介紹提供的材料),鼓勵幼兒大膽表現(xiàn)。幼兒自由合作并按自己的意愿選擇需要的材料。
。2)幼兒繪畫、粘貼。老師細心觀察,根據(jù)幼兒的實際需要給予適當?shù)闹С、幫助和指導?/p>
4.講一講
(1)引導畫完的幼兒講畫。
你們的小蝸牛去哪兒了?幼兒拿著自己的畫,把小蝸牛去旅行的經歷講給老師、小朋友聽。
。2)展示評價作品,表揚用多種形式表現(xiàn)畫面的幼兒。
活動反思:
首先,把握教學目標,三年級學生的科學課堂,知識獲得固然重要,掌握知識如何獲得的.過程更為重要。在教學過程的設計上,應該以學生自己動手觀察為主,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課堂常規(guī),為高年級段科學課打好基礎。
其次,在課堂中,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討論、發(fā)言。不能只要學生說出教師所希望聽到的內容之后就立刻打斷。有時課堂紀律差,學生會在座位上說話有兩種可能:一是,教師的課堂氣氛沒調動好,學生不感興趣,轉而討論課堂外的問題;二是,學生對教師所講的有思考,但是沒有機會發(fā)言,學生找不到抒發(fā)的機會只能和周圍的同學說話。
最后,要把課堂常規(guī)的培養(yǎng)融入每一堂課,對于表現(xiàn)不好的學生,不能一味批評,要在班中樹立榜樣作用。使用一些積極的方法提醒表現(xiàn)不好的學生,而不是消極地批評。對于上課不認真聽講的學生,采用提問等方法,而不是直接點名批評。同時注意學生在其他人回答時是否認真傾聽。
大班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學會15個生字,理解課文內容,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2.教育學生做事不能只空想而不付諸行動。
教學重點: 學會15個生字。
教學難點:理解課文內容,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懂得做事不能只空想而不付諸行動。
教法:講讀法,誦讀法,討論法。
學法:讀一讀,說一說.
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棵:(2’)
同學們你們做過好事嗎?說一說自己做過的好事。今天我們學習一篇課文《好事情》。
板書課題:好事情,生齊讀
二、出示學習目標。(1’)
三、初讀課文,學習生字。(8’)
1.聽讀課文。
2.自讀課文,對照圖片,思考尤拉都想做那些好事情?
3.學生說一說。標出自然段。
4.再讀課文,圈出生字。
。1)互教互學生字。
。2)我做小老師。
給生字找鄰居。
四、再讀課文,理解課文的`內容。(10’)
1. 齊讀課文。
2. 討論:
(1)什么是“好事情”?
。2)尤拉想做什么“好事情”?
媽媽要尤拉做什么“好事情”?
3. 匯報。
4. 師小結。
5. 指導感情朗讀。
6. 組內讀課文,一人讀一段。
選舉好的到前面讀。
五、拓展練習.(5’)
續(xù)編:聽了媽媽的話,尤拉想……
六、課堂總結:(2’)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好事情》,你知道媽媽叫尤拉做的是好事情嗎?你認好事情應該從哪里做起?
七、課堂檢測:(10’)
1、給生字加上拼音。
。 ) ( ) ( ) ( )
情 尤 槍 夾
。 ) ( ) ( ) ( )
狼 摔 刷 碗
2、照樣子寫句子。
如果瑪莎掉到河里,我就跳下去救她。
如果媽媽切菜時不小心劃破了手,我就 幫媽媽拿藥 。
如果 寫完作業(yè) ,我就 可以去玩了 。
板書設計: 好事情
情 尤 如 救 狼 槍 正 夾
奶 摔 腿 刷 碗 重
【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精選)大班教案07-21
(精選)大班教案07-22
大班教案[精選]07-31
大班教案【精選】08-01
(經典)大班教案08-02
大班教案(精選)07-27
大班的教案11-28
大班教案06-08
[精選]大班教案08-13
大班教案(經典)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