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国產乱老熟视頻老熟女,97在线起碰视频,麻豆Av一区二区,亚洲视频国产91www.

<pre id="jdrot"></pre>

<td id="jdrot"><strong id="jdrot"></strong></td>
      <pre id="jdrot"></pre>

          當前位置:9136范文網(wǎng)>教育范文>教案>一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

          一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

          時間:2023-11-28 07:02:53 教案 我要投稿

          蘇教版一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jù),有著重要的地位。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蘇教版一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蘇教版一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

          蘇教版一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學會計算十幾減9。

            2、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抽象思維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

           、9十3 9十7 9十4 9十6

           、9十9 9十2 9十5 9十8

            2、在括號里填上適當?shù)臄?shù)。

           、9十( )=12 9十( )=13

            ②9十( )=14 9十( )=15

            ③9十( )=16 9十( )=17

            二、新授

            1、出示教科書P10的圖。

            引導學生看圖,提問:誰能說一說這幅圖的意思?(有15個氣球,買了9個,還有幾個?)

            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計算?該怎樣列式?學生思考回答后,教師板書:15—9=

            提問:如果沒有圖,要算15減9等于幾,該怎樣想?

            (學生以四人為一小組,互相商量。教師可提示學生聯(lián)系舊知識進行計算。)

            學生匯報討論結果,可能有以下幾種情況:

            (1)9加6得15,15減9等于65

            (2)15可以分成9和6,15減9等于6;

            (3)10減9等于1,l加5等于6;

            (4)15減5等于10,再減4等于6。

            教師對學生的不同想法,應及時給予表揚,鼓勵學生多動腦筋多思考。進一步提問:這么多的想法都

            是對的,那么你覺得哪一種方法又快又好呢?(鼓勵學生用想加算減的.方法:想9加幾得15,15減9得6)同時板書得數(shù)“6”。

            2、小朋友玩套圈游戲,投了14個圈,有9個沒套中,套中了幾個?

            提問:

           。1)要求套中了幾個,該怎樣列式?(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14—9=)

           。2)得多少?怎樣想的?教師板書得數(shù)“5”。

            3、小結:今天我們學習的是什么內容?(十幾減9)教師板書課題。

            該怎樣計算這些題目呢?教師指題,引導學生總結出想加算減的方法,同時也鼓勵學生可選擇自己喜愛的方法進行計算。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教科書P10“做一做”第1題。

            讓學生在桌子上用小棒擺一擺,邊操作邊小聲地說想的過程。然后指名說,再在方框里填上數(shù)。

            2、完成教科書P10“做一做”第2題。

            學生獨立完成,再集體訂正。

            3、完成教科書P10“做一做”第3題。

            學生先獨立完成,再任指幾題,讓學生說一說最喜歡用什么方法計算。

            四、課堂練習

            完成教科書P11練習二第1、2題。

            【教學目標】

            通過十幾減9的練習,進一步理解和掌握20以內退位減9的口算方法,提高計算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填數(shù)計算,并講一講上下兩行有什么聯(lián)系?

            (1)9+( )=15 (2)9+( )=18

            ①15-9=( ) 18-9=( )

           。3)9+( )=14 (4)9+( )=17

           、14-9=( ) 17-9=( )

            二、課堂練習

            1、完成P11頁練習一的第4題。

            出示畫面,讓學生理解題意。

            (2)讓學生獨立口算出每一個算式的答案,并將他們對號入座。

           。3)教師任意選擇一題讓學生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2、完成P11頁練習一的第3題。

            教師將l0、14、13、17……寫在黑板上,然后教師一手拿著9的卡片在黑板上移動(不必按順序),卡片對著十幾就算十幾減9。

            教師還可以隨意在黑板上指題,全班每一個學生舉數(shù)字卡片表示得數(shù),這樣能激發(fā)學生做題的興趣,有利于提高學習的效果。

            3、完成P12頁練習一的第6題。

           。1)出示題目讓學生理解題意,口頭敘述畫面內容。

           。2)提問:這道題告訴我們什么條件,要我們求什么?

           。3)請學生列式,并復述口算過程。

            4、完成P12頁練習一的第8題。

           。1)讓學生獨立理解題意,敘述畫面內容。

           。2)讓學生通過畫面內容想一想:這道題可以提什么問題?

            (3)學生任意選擇獨立完成。

            三、課堂練習

            1、完成P11頁練習一的第5題。

            2、完成P12頁練習一的第7題。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3、布置作業(yè)。

          蘇教版一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2

            教學內容:

            第37——38頁

            教學目標:

            1、經(jīng)歷比較100以內數(shù)的大小的過程,掌握比較100以內數(shù)的大小的方法。

            2、進一步體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3、培養(yǎng)知識遷移兒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題

            談話:前面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解100以內的數(shù),你能任意地說出一個別100以內的數(shù)嗎?(指定三四人說一說)老師手里有很多雪花膠片,你們猜猜看可以用100發(fā)內的哪個數(shù)表示。我們一起來數(shù)一數(shù),看小朋友們猜得怎么樣。

            下面請你們也抓一把雪花膠片先猜一猜有多少個。

            然后再數(shù)一數(shù)是多少。剛才這幾個同學說的這些數(shù)

            誰大誰小呢?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比較數(shù)的大小。

            板書課題:比較數(shù)的大小

            教學新課

            (1)、教學例題圖。提問:今天小松鼠和小兔去海邊做了一件有意義的事,你能看著圖說出它們做了一件什么事嗎?你還看到了什么?

            看著這幅圖你想知道什么?

            小松鼠和小兔比誰拾得多呢?你是怎樣想的?

            (2)合作交流

            談話:請把你的想法先說給小組同學聽一聽(小組內交流)。

            誰愿意把你的想法說給大家聽一聽(在班內交流)。

           。3)談話:在這道題里比較哪一個小動物拾的貝殼多就是比較38與46哪一個數(shù)大。

            你能用一個數(shù)學符號表示它們之間的大小關系嗎?

            教師板書:46 38

            指定學生上黑板>。

            全班學生讀一讀算式46>38。

            1、教學“試一試”

            談話:老師這里還有幾組數(shù),你們能比較出它們的大小嗎?請打開書第14頁“試一試”看著計數(shù)器比較兩組數(shù)的大小。(學生在書上完成并匯報結果。)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二、鞏固深化

            1、“想想做做”第2題。

            讓學生看著計數(shù)器把數(shù)先填出來,然后再比較數(shù)的大小。

            指名匯報。

            2、“想想做做”第3題。

            學生獨立完成,同桌學生互相檢查。

            3、“想想做做”第1題。

            提問:我們再來看看,小白菜又給同學們提出了一個什么問題。你們能回答嗎?

            你能說一說六十幾有哪些數(shù)?(按順序說一說)這些數(shù)與六十相比,比六十大還是?比七十呢?

            口答:四十幾在幾十與幾十之間?八十幾比幾十大,比幾十小?

            4、“想想做做”第4題。

           。1)指定一個學生(座位號是兩位數(shù)的)說

            出自己的座位號。談話:他的座位號是兩位數(shù)(板書:兩位數(shù))你知道兩面三刀位數(shù)是什么意思嗎?請座位號是兩位數(shù)的同學都站起來。其他同學的座位號是幾位數(shù)?

            (2)寫出三個個位上都是6的兩位數(shù)。

            學生寫好衙提問:你寫了哪三個數(shù)?誰最大?誰最?你能把這三個數(shù)按一定的順序排列嗎?

           。ㄟ@個學生在黑板上排,其余學生裝在座位上排)

            為什么這樣排?(可以從小到大,也可以從大到小排)

            個位上是6的兩位數(shù)有幾個?(順次說一說)

           。3)寫出三個十位上都是6的兩位數(shù),比一比哪個最大,哪個最小。

            讓學生多獨立完成后再相互交流。

            5、“想想做做”第5題。

            談話:剛才小朋友寫了幾個數(shù),老師也寫了三個表示天氣溫度的數(shù)(2度20度35度)我們一起讀一下。

            你能猜一猜它們各是什么季節(jié)的氣溫嗎?(小組討論后匯報)

            我們來看看小朋友們猜得怎么樣?(出示每個季節(jié)的景象圖)你能用符號表示三個數(shù)的大小關系嗎?

            6、“想想做做”第6題。

            獨立填寫后,在小組內互相交流。

            7、游戲(排路隊)

            (1)談話:小朋友們你們還想寫數(shù)嗎?請你們每人再寫一個數(shù)。在小組里比一比誰寫的數(shù)最大,誰寫的數(shù)最小。

            (2)排路隊:出示路隊旗(旗上分別寫著:“比30大而比60小的數(shù)”“比30小的數(shù)”、“比大的`數(shù)”)

            根據(jù)剛才自己寫的數(shù)到前面來排隊,然后排著整齊的隊路隊下課。

            教學后記

            學生的合作能力不夠強,時間安排不夠、學生從比較100以內數(shù)的大小的過程,掌握比較100以內數(shù)的大小的方法。進一步體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培養(yǎng)知識遷移兒抽象概括的能力。

            板書設計

            比較數(shù)的大小

            46>38  38<46

          蘇教版一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3

            目的要求:

            1、學生通過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經(jīng)歷探索兩位數(shù)減一位數(shù)退位減的口算方法的過程,理解算理,能夠正確進行口算。

            2、學生在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過程中,進一步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教學重點:

            學生學會兩位數(shù)減一位數(shù)退位減的口算方法,理解算理。

            教學難點:

            學生學會兩位數(shù)減一位數(shù)退位減的口算方法,理解算理。

            一、復習。

           。ㄒ唬┛谒悖

            1.14-6 =   10-8=   13-5=

            15-7=   12-7=   14-5=

            2.40+7=   23+2=   35+2=

            20+2=   20+8=   46+3=

           。ǘ⿲胄抡n:

            前面我們學習了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的進位加法,今天我們將學習兩位數(shù)減一位數(shù)的退位減法。

            1、板書課題:兩位數(shù)減一位數(shù)(退位)。

            2、明確目標。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題。

           。1)出示例題圖仔細觀察提問:三個小朋友各有多少張畫片?(30張、34張、8張)

            根據(jù)這幅圖你能提出哪些用減法計算的問題?

           。ㄉ饚煱鍟

            小華比小麗多多少張?30一8=

            小軍比小玉多多少張?34一8=

            小軍比小華多多少張34一30=)

            在這三個問題中你會算哪一個?怎樣算?

           。34一30=4)

           。2)計算30一8。

           、30一8算的是什么?30一8怎樣算呢?我們還是請小棒來幫忙吧?請小朋友們拿出3捆小棒來算一算。

            學生操作,老師巡視,了解學生操作情況,輔導個別有困難的學生。

           、诩w交流操作方法,提問:你是怎樣分的?為什么把3捆小棒分成了3捆和10根?

           、巯胍幌搿鞍3捆小棒分成2捆和10根”也就是把“30分成幾和幾”?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誰能說說30一8我們是怎樣算的?

            生答師板書:

            30-8=22

            20 10

            2

            ④同桌同學互相說一說30一8你是怎樣算的?再指名說一說。

            (3)計算34一8。

           、34一8算的是什么?34一8怎樣算呢,也請大家先擺一擺小棒算一算。

            學生操作,老師巡視,了解學生的不同擺法。

           、谠谛〗M里說一說你想怎樣計算。

           、奂w交流,各小組匯報你們是怎樣計算的?

            生答師板書:

            (一)34 一 8 =26   (二) 34 一 8 =26

            24   10   20   14

            2   6

           。4)同桌同學互相說一說34一8你是怎樣算的?再指名說一說。

           。5)老師小結。

            計算34一8的方法不止一種,同學們在計算時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計算。

            2.小結。

            剛才我們學習了兩位數(shù)減一位數(shù)的退位減法,計算時個位不夠減,計算時方法不止一種,同學們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計算。

            三、鞏固練習。

            1、 完成“想想做做”。

           。1)學生獨立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

           。2)集體交流,說說你是怎樣算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完成“想想做做”。

           。1)獨立計算。

           。2)集體交流,比一比每組的'3小題,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

            每組中兩位數(shù)的個位上的數(shù)都相同,減數(shù)也相同,都是退位減法。

            做下面2題時都要用到第一題的結果。減數(shù)相同,被減數(shù)大,差也大。

            3.完成“想想做做”。

            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看誰都能算對。

            4.完成“想想做做”。

            出示題目,學生讀題后獨立完成。

            評講時說說是怎樣想的。

            得出:一共的本數(shù)-還剩的本數(shù)=借出的本數(shù)。

            四、全課小結。

            今天我們學了什么?兩位減一位數(shù)的退位減怎樣算?

            五、質疑。

            六、作業(yè)設計。

            1、填一填,算一算。

            34- 8 =□   50- 6 =□

            □ □□   □□ □

            2、口算。

            78-9=   58-9=   41-2=   27-9=   82-6=   63-7=

            39-9=   86-9=   60-3=   25-8=   70-6=   55-7=

            3、列式計算。

           、僖粋加數(shù)是32,另一個加數(shù)是9,和是多少?

           、诒粶p數(shù)是53,減數(shù)是7,差是多少?

          蘇教版一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4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中理解“求原來有多少”這類實際問題的數(shù)量關系,并能正確解答。

            2、培養(yǎng)運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進行數(shù)學交流的意識和能力;培養(yǎng)與他人合作的態(tài)度。

            教學重點:創(chuàng)設的情境來源于學生熟悉的生活,以便于學生利用直觀情境,理解數(shù)量關系。

            教學難點:理解題意,尋找數(shù)量關系,確定解題方法。

            課前準備:課件、橡皮7塊,盒子一個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引入

            師:老師這里有一個盒子,里面放了一些橡皮,請一個小朋友,拿走3塊,還剩下4塊,你知道盒子里原來有多少塊?

            抽生回答:原來有7塊。

            師:你怎么知道盒子里原來有7塊?

            生:因為剛才小朋友抓出來了3塊,老師又告訴我們盒子里還剩4塊。把兩部分加起來就是原來盒子里的橡皮了。

            師邊小結邊演示:要求原來有多少塊橡皮,就要把抓出來的和剩下的兩部分合起來。

            師:這是什么?(出示課件演示)

            師:拿走了6個,還剩4個,樹葉下面原來有多少個?

            抽生回答:原來有10個。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求原來有多少的應用題。(板書)

            [設計意圖:根據(jù)小學生的年齡特點,設計了這個游戲,學生在玩中學,為新知識的學習做準備。]

            現(xiàn)在小猴遇到了一個問題,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二、自主探索,學習新知

           。ㄕn件出示情境)

            1、師:從圖中你知道什么?還知道什么?

            抽生說一說

            師:誰能把這兩個條件說完整?

            抽生回答

            師:小猴的問題是樹上原來有多少個桃?

            師:誰能把條件和問題完整的說一說?

            抽2—3生回答,全班齊說。

            師:怎樣求出樹上原來有多少個桃?

            明確:樹上原來的桃分成了兩部分,一部分是采下的23個,另一部分是還剩的5個。求原來與多少個桃,就是把兩部分合起來,要用加法計算。

            2、列式計算

            23+5=28或5+23=28

            追問:23表示什么?5表示什么?28呢?

            23+5=28(個)又表示什么?(引導學生說題中的數(shù)量關系,也就是采下的個數(shù)加剩下的個數(shù)等于原來的個數(shù))

            3、指導寫單位名稱

            師:算式寫好之后我們還要在它的后面打上括號寫出單位名稱(邊說邊在算式后面打括號)這里的單位名稱應該寫什么呢?(板書:個)

            師:解決實際問題在列式后,要口頭回答題目中的問題,題目問:樹上原來有多少個桃?誰會回答?

            生:樹上原來有28個桃。(指名學生口答)(課件出示這句話)

            [設計意圖:“求原來有多少的實際問題”對多數(shù)學生來說是他們在生活中遇到過的問題,他們有著類似問題的解題經(jīng)驗。因此,教師要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想和說。也應該考慮到少數(shù)學生難以真正理解題目中的數(shù)量關系,所以又要利用直觀圖,使數(shù)量關系明朗化,讓學生理解問題中的數(shù)量關系,突破了難點。]

            4、如果學生前面沒有說出5+23=28的.算式,在解答后提問,還可以怎么列式計算?

            5、小結:今天我們學的求原來有多少的應用題,就是把還剩的和已經(jīng)的合起來,用加法計算。

            三、鞏固練習,聯(lián)系生活

            談話:在我們的生活中這樣的例子還有許多,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1、第1題。(課件出示)

            師:從圖中你知道什么?還知道什么?

            抽生回答。

            師:你能完整的把兩個條件說一說嗎?

            抽生回答。

            師:你能提出一個用加法計算的問題嗎?

            抽生回答。

            師:求一共有多少拼圖,就是把已經(jīng)拼好的和還剩的合起來。

            師:請學生在本上獨立完成。抽幾個學生的展示(投影)

            師:注意單位名稱,誰來口答?

            抽生口答,全班一起口答。

            2、第2題(課件出示)

            師:從圖中你知道什么?還知道什么?

            抽生回答。

            師:你能完整的把兩個條件說一說嗎?

            抽生回答。

            師:要求媽媽一共買了多少個蘋果?就是把去掉的和剩下的兩個部分合起來,用加法計算。

            四、拓展訓練

            1、樹上飛走了24只小鳥,樹上原來有幾只?

            師:這道題能做嗎?誰來補充一個條件?

            抽生回答。

            2、延伸。

            師:能自己編一個這樣的問題嗎?

            月餅、10盒、6盒

            五、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我們學習了求原來有多少的實際問題,就是要把已經(jīng)用去的和還剩的合起來,我們用加法來計算。列出算式后,在得數(shù)后面要標上單位名稱,口答。

            由于孩子年齡小,數(shù)學課也有點枯燥,一節(jié)課下來,有點累,一分鐘的音樂讓孩子稍微放松一下。

            板書設計:

            求原來有多少

            拿走的+剩下的=原來的

            已摘的+剩下的=原來的

            已拼的+沒拼的=原來的

          蘇教版一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5

            教學目標:

            1、會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詞來描述兩100以內的數(shù)之間的關系,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感。

            2、在數(shù)量比較和說明數(shù)量大小差異程度的過程中,獲得數(shù)的大小差異程度的實際體驗,發(fā)展估計意識和初步的.推理、判斷能力。

            3、通過活動,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獲得學習成功的樂趣,提高數(shù)學學習的積極性。

            教學重點:會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詞來描述兩數(shù)之間的關系。

            教學難點:把握數(shù)量大小差異的不同程度

            教學準備:例題情景圖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喚醒經(jīng)驗。

            1、展示例題:小猴和小貓比賽折五星。小猴說:“我做了34個!毙∝堈f:“我做了38個。”

            提問:聽了對話,你能知道什么?四人小組交流后匯報。

            可能出現(xiàn):38>34,34<38;小貓比小猴做的多,小猴做的比小貓少。

            二、自主合作,探索新知

            1、引導:小貓比小猴做的多得多嗎?

            學生可能用口語表達:小貓比小猴做得多一些。

            得出小貓比小猴做得多一些。

            提問:這句話還可以怎樣說?小組交流匯報。(小猴比小貓做得少一些)

            提問:還可以怎樣比?

            得出:小貓做的比小狗多得多,小狗做的比小貓少得多。

            2、小結

            在日常生活中,當我們不但需要比較兩三個事物的多少,而且要反映出數(shù)量相差的程度時,就可以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這些詞來描述。

            三、綜合運用,培養(yǎng)數(shù)感

            1、“想想做做”第1題。

            看圖,問:“少得多”是什么意思?學生獨立完成,再指名在班內交流。說說選擇的理由。

            2、“想想做做”第2題。

            出示:在果園里,小熊說:“蘋果有40個!毙⊥谜f:“梨的個數(shù)比蘋果少得多!

            提問:梨可能有多少個?

            出示:小芳:我拍了50下。我拍的比你少一些。小明可能拍了多少下?

            先獨立完成,再和同桌交流:你是怎樣想的?學生匯報。

            3、“想想做做”第3題。

            學生理解題意,小組交流,匯報。

            4、“想想做做”第4題。

            學生獨立完成,在認為合適的答案下面畫“∨”。做后匯報,并說明思考的過程。

            5、“想想做做”第5題。

            右邊的書大約有多少本?

            學生獨立完成,交流思考過程。

            6、“想想做做”第6題

            講述:小貓和小兔用今天學習的“少些”“多些”“少得多”“多得多”這些詞在玩比數(shù)大小的游戲,你們想不想玩?

            展示:小猴拿數(shù)字卡片50,小貓拿數(shù)字卡片45。

            提問:猜一猜小貓和小猴分別會說什么呢?同桌小朋友分別扮演小貓和小猴互相說。

            四、全課總結。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板書:

            多(少)一些、多(少)得多

            34比38少一些38比10多得多

            38比34多一些10比38少得多

          蘇教版一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6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初步地數(shù)、讀、寫100以內的數(shù)。

            2、初步理解數(shù)位的意義,掌握100以內數(shù)的順序,會比較它們的大小。

            3、初步掌握100以內數(shù)的組成。

            教學重點:

            初步正確地數(shù)、讀、寫100以內的數(shù),特別注意過九的數(shù)。

            教學難點:

            初步理解數(shù)位的意義,掌握100以內數(shù)的順序。

            教具準備:

            計數(shù)器、數(shù)字卡片

            教學過程:

           。ㄒ唬⿵土暎

            1、復習數(shù)位表:

            “從右邊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呢?第三位呢?(個、十、)對!

            “那么怎么樣用計數(shù)器表示11?”(指名回答,說一說數(shù)位表示的意思)

            (二)導入:

            “剛才表示的數(shù)都是20以內的.數(shù),如果是20以上的數(shù)又應該怎樣表示呢?誰知道24這樣用計數(shù)器表示?”

            說一說數(shù)的組成。

           。▽W生討論,教師指名回答)

            寫作:24讀作:二十四)

           。ㄈ┬抡n:

            1、想一想應該怎么樣用計數(shù)器表示42?(指名回答)

            想:42由4個十和2個一組成,所以在十位上撥4,在個位上撥2。

            寫作:42讀作:四十二

            2、(1)教師撥珠子:十位4顆,個位3顆

            “請問珠子表示的數(shù)是多少?”(指名回答)

            板書:寫作:43

            全班齊讀“十位是4,個位是3,所以讀作四十三”

            讀作:四十三

            3、練習鞏固:

           。1)接撥珠子,分別用指名答、開火車答、全班齊答等方式。過九的數(shù):39,49,59,69,79,89,99、

           。2)教師讀數(shù),學生聽數(shù)并動手寫數(shù),再全班對答案。

           。3)同桌2人合作,一人說數(shù),另一個人在聽寫本上寫數(shù),要求寫數(shù)和讀數(shù)都要寫出來。每人說3個數(shù)。

           。4)鞏固練習

            1、個位是7,十位是4,這個數(shù)是()。

            2、65的6在()位上,表示(),5在()位上,表示()。

            3、一個兩位數(shù),從右邊起第一位是7,第二位是2,這個數(shù)是()。

           。ㄋ模┬〗Y:今天我們學習了100以內的讀數(shù)和寫數(shù)。(板書:讀數(shù)、寫數(shù))其實方法和20以內數(shù)的讀寫都是一樣的。不知道小朋友們是否都熟練掌握了100以內數(shù)的讀寫呢?好我們現(xiàn)在來做練習。

          蘇教版一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7

            一、引入

            師:小猴貝貝帶著小伙伴們來給大家拜年了。

            媒體呈現(xiàn)一幅畫面:一棵桃樹下,一群猴子在玩耍。

            師:大家一起來數(shù)一數(shù),一共來了多少只小猴子?

            師生一起數(shù),共有13只。

            師:小猴子最頑皮了,你看——

            媒體動畫呈現(xiàn):一些猴子爬上了桃樹,地面上還留下6只猴子。

            師:咦?樹上到底爬上了幾只猴子?

            有的學生說5只(畫面上可以看見的是5只),有的說7只。

            二、展開

            1.引出例題,探究算法。

            師:樹上有7只猴子,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共有13只小猴子,現(xiàn)在樹下有6只,13-6=7只。

            教師適時板書13-6=7,并設問:你是怎樣想的?

            生1:因為10-6=4,4+3=7,所以13-6=7。

            師:還有不同算法嗎?

            生2:因為6+7=13,所以13-6=7。

            生3:因為13-3=10,10-3=7,所以13-6=7。

            教師適時板書學生的算法:

            算法一:因為10-6=4,4+3=7,所以13-6=7。

            算法二:因為6+7=13,所以13-6=7。

            算法三:因為13-3=10,10-3=7,所以13-6=7。

            2.挖掘材料,組織嘗試。

            師:小朋友們真會動腦筋。樹上真的是7只小猴子(媒體出現(xiàn)樹上的所有猴子),你們算對了!你能根據(jù)現(xiàn)在這幅圖再列出一些減法算式嗎?

            生1:13-7=6。

            師:你是怎樣想的?

            生1:一共有13只猴子,樹上有7只,算地面上有幾只就是13-7=6。

            師:那你是怎樣算出6的呢?

            生1:因為6+7=13,所以13-7=6。

            師:還有不同算法嗎?

            指名學生說說不同算法。

            引導學生觀察教材中的情境圖。

            師:你能列出算式嗎?

            讓學生觀察列出13-5=8和13-8=5后說說想法。

            師:小朋友們觀察得真仔細,可以根據(jù)顏色不同列出兩道減法算式,真厲害!那就請你選擇一題與同桌同學交流一下算法吧。

            學生同桌交流算法后,教師分別指名回答。

            3.練習。

           。1)你能做幾題就做幾題。

            12-7= 12-4= 14-8= 12-3= 13-6= 18-9= 11-2= 15-8=

            反饋時請學生說說是怎樣算的。

           。2)同桌相互出題計算(反饋時,請學生說說同桌是怎樣口算的)。

           。3)看卡片口算(全班學生參與,用手勢表示結果)。

            14-8= 12-8= 11-8= 10-8= 17-8= 13-8= 16-8= 15-8=

            計算后,教師把算式及答案隨意呈現(xiàn)在黑板上,請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理解排排序,并說說有什么發(fā)現(xiàn)。

            三、 小結延伸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十幾減幾”的計算,你會做了嗎?你是怎樣算的?

            指名學生說說算法。

            師:猴貝貝覺得我們班的小朋友表現(xiàn)得非常出色,他想邀請大家一起去玩,但有一個條件:請你算出卡片上算式的`得數(shù)(課前教師發(fā)給了每位學生一張寫有算式的卡片)。猴貝貝還讓老師幫忙選幾位小朋友當導游,請剛才獎勵到小旗子的小朋友到前面來(在課中,教師已經(jīng)把旗子作為獎品發(fā)給了幾位小朋友),每位小導游的旗子上都有一個數(shù)字,如果你算式的得數(shù)跟哪一位導游旗上的數(shù)字一樣就跟在這位導游的后面。你們準備好了嗎?那就開始吧。

            全班學生在音樂聲中做游戲、排隊伍,然后走出教室。

          蘇教版一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8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9、20頁

            教學目標:

            1、通過擺一擺、折一折、搭一搭、畫一畫、拼一拼等實踐活動,加深對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4種平面圖形的認識,感受圖形間的聯(lián)系。

            2、通過動手操作,體會并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圖形的特征,豐富識別圖形的經(jīng)驗,發(fā)展初步的比較、推理能力。

            3、通過操作、實踐等活動,體驗數(shù)學學習的樂趣,樹立數(shù)學學習的.自信心,增強主動與同學交往、合作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能夠主動尋求靈活多樣的操作方法

            教學準備:

            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的紙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

            談話:我們已認識了一些平面圖形,誰能說一說我們學過了哪些平面圖形?今天我們繼續(xù)研究它們,上一節(jié)練習課。

            二、練習

            1、擺一擺(練習四1)

            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這些圖形,能不能擺出一些圖形呢?請大家拿出6根小棒擺出題中的圖形。

            操作后交流。

            2、折一折(練習四2)

            要求學生沿著圖中的虛線折一折,說說折出了什么圖形?展開,說一說折出的圖形哪些是你認識的?

            3、畫一畫(練習四3)

            要求學生在方格紙中畫出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

            4、折一折(練習四4、5)

            (1)、你能用一張長方形紙折成兩個的三角形嗎?

            先讓學生獨自折一折,集體交流,反饋。

           。2)、你能用一張長方形紙折出一個正方形嗎?

            先讓學生獨自折一折,請學生扮演,交流,反饋。

            三、找規(guī)律

            照樣子接著滑下去(練習四6)

            學生觀察圖形排列規(guī)律,自己試著畫一畫。

            小結:在這些動手實踐中你對學過的圖形有了哪些更深刻的體會和認識?

            四、啟發(fā)思維,隱身拓展

            1、完成思考題

            讓學生看圖,明確沒副圖下面的填寫要求。

            引導學生數(shù)一數(shù),結合交流適當指導。

            2、組織“動手做”

            讓學生說說課本上用學過的圖形拼成的格式什么圖案。

            引導:你能拼成怎樣美麗的圖案?在小組里試一試,互相交流。

          蘇教版一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9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能用紅藍雙色片擺出數(shù)(10以內)的各種,能根據(jù)擺的結果用數(shù)字進行記錄。

            2、會對投擲結果的各種情況進行猜測,初步感知投擲結果的可能性(隨機性)。

            【過程與方法】

            擲雙色片,統(tǒng)計出紅藍圓形片的數(shù)目,用阿拉伯數(shù)字紀錄。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學生通過對隨機結果的初步認識,感知數(shù)學的奧妙,激發(fā)學習數(shù)學的欲望。

            教學重點:

            能用紅藍雙色片擺出數(shù)(10以內)的各種分拆,并能根據(jù)擺的結果用數(shù)字進行記錄。

            教學難點:

            擲雙色片,并統(tǒng)計出紅藍圓形片的數(shù)目,并用阿拉伯數(shù)字紀錄。

            教學媒體:

            多媒體課件,雙色片。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引入新課

            師:小朋友,我們先來做一個猜一猜的游戲好嗎?

            這里有兩個雙色片,它們的一面是藍色,一面是紅色,現(xiàn)在把這兩個雙色片放到杯子里去擲一下,你們猜猜看,擲出的結果會是怎樣的?

            生:(兩個都是紅色;兩個都是藍色;一個紅色、一個藍色)

            師:那么請你們拿出兩個雙色片放在杯子里擲一擲,看看結果是不是這樣。

            (出示課題:擲雙色片)

            二、動手操作,實踐感知

            1、知道數(shù)的分拆,并能用數(shù)字記錄;

            學生匯報擲的'結果,教師板書

           。1)○●

           。2)○○

            (3)●●

            問:還有其他的情況嗎?

            師:我們還可以把這幾種情況用數(shù)字記錄下來。

            指著黑板問:那么2可以分成幾和幾呢?(1和1;0和2;2和0)

            師:通過雙色片我們知道了把2分拆有三種不同的情況。那么你能用雙色片擺一

            擺3的分拆嗎?

           。▽W生操作,匯報結果。師板書,生模仿記錄。)

            師:你們真了不起,不僅會用雙色片擺出3的分拆,還能自己進行記錄,F(xiàn)在書上有6種數(shù)的分拆,你能根據(jù)紅藍片的個數(shù)進行記錄嗎?

            書上14頁練習9/①

           。▽W生完成練習,匯報紅片幾個,藍片幾個,幾可以分成幾和幾)

            也可以說紅片幾個,藍片幾個,幾和幾是幾。

            2、擲雙色片,對隨機結果進行感知

            師:剛才我們通過擲雙色片和雙色片的擺放知道了數(shù)的不同分拆。現(xiàn)在每個人拿出5個雙色片,放在杯子里擲一擲,看看會出現(xiàn)哪些情況。

           。▽W生動手操作)

            匯報:幾個紅片,幾個藍片

            板書

          蘇教版一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10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能說出以自我為參照中心的左右位置,能說出空間中物體的左右位置。

            2、能力目標: 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判斷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智能、語言智能、身體運動智能等。

            3、情感目標: 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

            教學重點:

            學會判斷空間事物的左與右。

            教學難點:

            體會“面對面”的物體方向是相反的。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游戲引入,激發(fā)興趣

            (注:請學生事先以小組的形式,圍圈而坐。)

            師:我們來做一個游戲,游戲的名稱是“跟我做”。 請你跟我這樣做

            (伸出右手,伸出左手,抬起左腳,抬起右腳,摸摸右耳朵,摸摸左耳朵??)

            要求學生一邊跟著說,一邊跟著做。 我就跟你這樣做

           。ㄉ斐鲇沂郑斐鲎笫,抬起左腳,抬起右腳,摸摸右耳朵,摸摸左耳朵??)

            師:今天我們一起復習了“左與右”。

            [通過游戲的形式,復習左右。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在原有生活經(jīng)驗的基礎上,更進一步認識左與右。同時,在游戲的氛圍中,可以進行自我糾錯。]

            二、共同探討,獲取新知

            1、出示題1

            師:同學們已經(jīng)認識了左與右,我們到大街上去瞧一瞧!

           。ń沂菊n題)

            師:大街上來來往往的車輛和行人真多,真熱鬧!我們在過馬路時要注意什么?

            小結:過馬路,要安全,先看左,再看右。

           。ò鍟

            2、出示題2

            師:小丁丁想過馬路,他先看看左,再看看右。他向左看到了什么?向右看到了什么? 請個別同學回答。

            3、出示題3

            師:這時,小巧也準備過馬路。那么,她向左看到了什么?向右看到了什么? 獨立完成后核對。

            4、小組合作、嘗試探究

            師:碰巧小胖也在過馬路,那么小胖向左、向右又會看到什么呢? 小組討論。

            小結:與小丁丁所看到的正好相反,因為他們是面對面的。

            師:那么小亞呢?

            小結:與小巧所看到的正好相反,因為他們是面對面的。

            [在學生搞清他人身上的左與右,并能說出以自我為參照中心的左右位置的基礎上,請學生介紹P8題1的`圖中每個人的左邊和右邊分別坐著誰?從而讓學生體會“面對面”的物體方向是相反的,為后來說出小胖、小亞向左、向右分別看到什么作鋪墊。然后來到大街上找左與右,先是與學生同方向的小丁丁和小巧,教會學生看圖的方法,然后是與學生方向相反的小胖、小亞。]

            三、設疑問難,總結交流

            師: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左與右與在街上”,知道了在我們的生活中會經(jīng)常碰到左與右。

            對于這節(jié)課的學習,還有什么問題嗎?

            [留出一些時間讓學生思考、探索,對于本節(jié)課的學習掌握了多少,還有什么疑問。]

          蘇教版一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1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已有知識經(jīng)驗的基礎上,通過觀察和操作進一步經(jīng)歷十幾減9的計 算過程,比較熟練地掌握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鼓勵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探究出多種計算方法,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計算十幾減9的算式,滲透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

            3、引導學生能用“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解決現(xiàn)實問題,使學生初步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從而培養(yǎng)學生用數(shù)學的意識。

            4、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交往能力。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用自己喜歡的計算十幾減9的方法解決現(xiàn)實問題。

            【教學難點】

            經(jīng)歷探究計算十幾減9的思維過程。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口算題卡、小棒

            【教學過程】

            一、熱身賽

           、8+9= 15-9= 17-9= 6+7= 13-9=

            ②7+9= 18-9= 9+5= 14-9= 11-9=

           。1)集體訂正

           。2)評講:請你說說17-9你是怎樣計算的?

           。3)指名學生說自己的算法,還有不同的想法嗎?

           。4)師:剛才我們一起復習了前面大家共同探究的十幾減九的幾種方法,那么老師希望大家在后面學習過程中,能用你自己喜歡的方法來做題。好,下面就進入我們今天的十幾減九的練習課。(板書課題:十幾減九的練習課)

            二、導入:

            師:同學們喜歡喜羊羊嗎?

            生:喜歡

            師:老師也很喜歡,今天喜洋洋他們來到我們的.課堂了,大家和他們打個招呼吧!

            生:你們好

            師:今天一大早懶羊羊村長把大家召集了起來,交給他們一個重要的任務。原來灰太狼趁大家沒注意,把羊村的寶藏偷走了,現(xiàn)在任務就是要小羊們找回寶藏。當然這一路上困難重重,大家有信心幫他們奪回寶藏嗎?

            生:有!

            師:好,下面就進入我們的闖關活動。

            1、速度大作戰(zhàn)

            師:我們來和喜羊羊比一比誰的速度快吧

           、12-9 = 16-9 = 14-9 = 18-9 =

            ②17-9 = 11-9 = 16-9 = 13-9 =

            用你最喜歡的算法算算 18-9= ( )

            2、看圖寫算式

            師:跑那么快,大家一定都渴了,看,同學們,我們來到了草莓地。

            3、力氣大作戰(zhàn)

            師:同學們吃飽了,大力士泰哥要和我們比力氣呢(在圓圈里填上大于號,小于號或者等于號)

          蘇教版一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12

            一、創(chuàng)設情景,激趣導入

            師:小朋友啊,這幾天天氣晴朗,星期天有沒跟爸爸媽媽出去玩?(有)

            我們看,藍藍雙休日就和媽媽去了動物園玩,但他碰到了一些問題,小朋友,你們愿意幫一幫他嗎?(相機出示課件)

            課件描述:他數(shù)了一數(shù),有64只鴿子,50只小鹿,9只老虎,26只兔子…。接著媽媽準備考考藍藍:

           。1)鴿子比小鹿多多少只?

            [預設]學生列式計算:64-50=14(只)

           。2)老虎比小鹿少多少只?

            [預設]學生列式計算:50-9=41(只)

           。3)兔子添上幾只就和小鹿同樣多?

            [預設]學生列式:50-26=?(板書)

            二、探索新知

            1.教學例題50-26

            師:這個算式該怎么算呢?

            (如果學生能回答出答案,教師要追問他是怎么算到的?)

            同桌同學討論計算方法

            師:我發(fā)現(xiàn)小朋友討論出了很多方法,有擺小棒的,有用計數(shù)器的,還有小朋友用豎式計算的。

            [預設]

            生1:我準備借助小棒來計算(教師一邊引導,一邊板書)

            50我們可以用5捆小棒來表示,50-26,怎樣拿掉2捆6根呢?

            我們不妨拆開一個整捆的,現(xiàn)在5捆小棒變成了4捆加10捆單根小棒,我們從10根小棒中拿掉6根,從4捆中拿掉2捆,這時還剩下2捆和4根,所以50-26=24

            (教師在圈小棒的過程中,提醒學生1捆小棒拆開來就是10根單根小棒“1個十就是10個一”)

            請小朋友結合圖在自己座位上說一說,然后大家一起說說過程

            生2:我還可以用計數(shù)器來計算

            師:恩,很好!剛才我們是用擺小棒發(fā)現(xiàn)50-26=24,我們再用計數(shù)器撥一撥驗

            證一下,剛才用小棒擺的結果對嗎?

            問:50應該在計數(shù)器上怎樣表示。

            生:十位上撥5顆珠子(師生共同演示)

            師:那減26應該怎么減那?由于個位上的0不夠減6,因此要向十位上借“1“ 在十位上撥去1顆珠子,就是在個位上撥上10顆珠子,“這里教師要突出說明1個十就是10個一”然后在個位上撥去2顆珠子,這時計數(shù)器上個位上還剩4顆珠子,十位上還剩2顆珠子,所以50-26=24)--(師生共同演示)

            ☆生3:我們還可以用豎式進行計算。

            師:是啊,兩位數(shù)減兩位數(shù)的退位減法也可以用豎式進行計算,那怎樣計算那?(教師一邊板演過程,一邊講注意點)

           。1)先用紙遮住左邊十位上的數(shù)

            師:個位上的0夠減6嗎?(不夠)

            師:那怎么辦哪?學生討論(預設:可以向十位借“1”)

           。2)拿開遮住十位上的紙

            師:為了表示個位向十位借了“1”,我們通常在十位上畫一個小圓點。這里借的“1”表示1個十, 1個十就是10個一,10個一減6個一就是4個一,所以4要寫在差的個位上。

           。3)引導學生觀察十位上的數(shù)

            師:現(xiàn)在我們來觀察十位上的數(shù),發(fā)現(xiàn)5已經(jīng)被借掉了“1”,剩下4就是4個十,4個十減2個十就是2個十,十位上應該寫2,所以結果是24。

            5 0

            —2 6

            2 4 (板書)

            注意點:相同數(shù)位要對齊;從個位減起,個位不夠減向十位借1,這里的1是指1個十;個位上的數(shù)算完后,再算十位上的數(shù),戴上小圓帽的數(shù)要少看1

            2.教學“試一試”

            師:小朋友你們豎式掌握了嗎?請你們把書本翻到90頁來“試一試”

            師:做完的小朋友誰來說說思考的過程。

           。▽W生自述過程)

            小結:剛剛老師和小朋友一起討論了50-26這個減法算式的.計算過程,小朋友真愛動腦筋,想出了很多辦法,有擺小棒,有用計數(shù)器還有利用豎式計算。今天老師就是和大家來學習《兩位數(shù)減兩位數(shù)的退位減法》-揭示課題

            三、鞏固訓練

            1完成90頁想想做做“1”

            師:接下去老師和小朋友來做幾個練習,看你們是不是真的掌握了?

           。í毩⑼瓿,集體交流,統(tǒng)計錯誤人數(shù))

            2.當當小醫(yī)生

            師:現(xiàn)在這里有幾道算式,有幾道有一些“小毛病”,你們愿意當當小醫(yī)生來幫它們治治病嗎?

            3.填一填

            師:剛剛藍藍和媽媽看到了很多動物,現(xiàn)在他們看到有兩個班級的生物小組正在收集昆蟲標本,你們愿不愿意一起幫他們去算一算,填一填。

            蟈蟈螞蚱黃粉蟲蜘蛛一班捉的只數(shù)231816二班捉的只數(shù)1913合計405162

            4.拓展提高:

            師:請小朋友開動腦筋,填一填,再算一算

            四、全課總結

            師:這節(jié)課我們主要學習了兩位數(shù)減兩位數(shù)的退位減法,你們最喜歡用哪一種方法計算。浚ㄘQ式)那你們說說豎式要注意哪些地方。

          蘇教版一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13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初步認識并辨認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圓,體會“面”在“體”上。

            2、能力目標: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形成空間觀念和創(chuàng)新意識。

            3、情感目標:通過圖形在生活中的廣泛運用,感受到數(shù)學知識與生活息息相關,激發(fā)學生對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

            會辨認這四種圖形。

            教學難點:

            體會“面”在“體”上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ㄕn件出示:漂亮的城堡)

            今天,我們的好朋友淘氣準備帶我們去參觀數(shù)學王國中的圖形城堡,想不想去呢?淘氣有個要求,這節(jié)課你必須認真聽講,積極發(fā)言。做到了嗎?在這座城堡里,住著各種形狀的圖形,請小朋友們認一認,說一說這些圖形的名字。

            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都是立體圖形。在圖形的城堡里,除了立體圖形家族,還住著一個龐大的家族,那就是平面圖形。(課件出示:平面圖形)

            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要一起來認識這些平面圖形。(板書:認識圖形)

            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1、感知“面”在“體”上

           。1)觀察操作。

            淘氣告訴我們一個小秘密,他說這些平面圖形都藏在大家桌面上的物體中,請大家找一找、摸一摸你桌上的物體其中一個面,并說一說你摸的感覺。趕快行動吧!

           。2)匯報交流

            說一說:你摸一摸自己找的圖形的面,有什么感覺?(引導學生說出“面”的主要特點是平。)

            2、動手操作,合作學習

           。1)教師啟發(fā):誰能想出一個好辦法,把這些平面圖形從立體圖形上請出來,留在桌上的白紙上呢?小組合作討論方法。引導學生想出多種辦法(可用描、畫、印等方法),給予贊揚。

           。2)老師已經(jīng)為你們準備好了紙張,下面就請大家動手選自己喜歡的立體圖形,把這些平平的面請下來吧。

            (3)匯報、展示不同的方法。

            3、小結

            像這樣把物體的一個平平的`面表示成一個平平的圖形,這些圖形就叫做平面圖形。

            4、大家真了不起,老師也將這些平平的面請到了電腦上,仔細觀察會發(fā)生什么變化。

            (課件演示,出示圖形名稱,板書。)

            5、想一想,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有什么不同呢?你想怎么記住這四位新朋友呢?

            6、仔細觀察哪兩個圖形長的比較像呀。怎么區(qū)分它們呢?(課件演示)

            7、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這些圖形,下面就用小棒來擺一擺,看一看你能擺出哪些圖形。(學生動手操作,演示)

            師:有沒有擺出圓的?現(xiàn)在能不能快速的將這些 圖形分一分呢?

            8、間休:幸福拍手歌

            其實這些圖形在生活中無處不在,請你在教師中找一找哪些物體的哪個面是我們今天認識的圖形。老師也找到了幾個圖形,這些交通標志的表面都是什么圖形呢?

            小結:正是這些交通標志牌無時無刻都在提醒著我們注意交通安全。

            三、鞏固加深,遷移拓展

            1、猜一猜。

            2、完成練習一1、2題

            3、欣賞圖形。

            四、全課總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蘇教版一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14

            一、情境導入,作好鋪墊

           。1)談話:看,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什么?(出示一些物體)

            師:仔細觀察,你能把這些物體分一分嗎?

            指定學生在視頻展示臺上分一分。

            分完后,分別請學生說一說每種物體的名稱。

            小結:這些積木可以分成三類:長方體、正方體和圓柱。

            (2)摸一摸。

            引導:老師為你們每人準備了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請選擇一塊自己喜歡的積木,先看一看、摸一摸它的表面,再跟同桌小朋友說一說,你拿的是什么物體,摸上去有什么樣的感覺?(學生自主活動,然后在小組里交流)

            全班交流:讓學生拿著積木,先摸一摸它的面,然后說一說感受。學生可能說出:長方體的面長長的、平平的;正方體的面方方的、平平的;圓柱的底面圓圓的、平平的,側面是彎彎的。

            【意圖:直截了當?shù)膶,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對物體進行進行分類,有效地喚起已有的知識儲備。又通過動手摸一摸感受各物體上都有平面,為從“體”到“面”的抽象認識過程打好基礎!

            二、動手操作,建立表象

            1、畫一畫。

            (1)談話:小朋友說得真不錯,瞧,手印寶寶來看大家學習了。ɡ蠋煱咽职丛诤诎迳希璩鲆粋手。

            師:剛才老師是怎么把這個手印寶寶搬黑板上的?

            請學生描述。

            提問:你能把這些物體平平的面像這樣印在白紙上嗎?

            (2)請拿出你最喜歡的一個物體,在白紙上留下一個它的腳印。

            分工合作畫一畫。

            教師巡視,指導學生操作。

           。3)全班交流。

            結合學生的匯報進行演示,并把得到的圖形貼在黑板上。

           。4)讓學生演示沿著邊畫長方形、正方形或圓的過程,并讓每一個學生都照樣子畫一畫。

            2、分一分。

            談話:你能把這些圖形分一分嗎?(先讓學生議一議,再指名到黑板上分一分)

            3、提問:每一類圖形,分別叫什么名稱呢?(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在每一類圖形下面板書長方形、正方形和圓,并揭示課題:認識圖形。)

            4、談話:在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與這些圖形見面。(出示“試一試”)看,這里有一些不同形狀的物體,你能說一說哪些物體的面是長方形,哪些是正方形,哪些是圓嗎?

            在學生回答時,指導學生把話說完整,如:信封的面是長方形。

            提問:你還能舉出這樣的例子嗎?

            【意圖:通過不同操作方法的交流,實現(xiàn)解決問題方法的共享,加深對“面”附著于“體”的'感受。在揭示長方形、正方形和圓的名稱時,先讓學生分一分,體驗長方形、正方形和圓有形狀、大小的不同。】

            三、操作鞏固,加深認識

            談話:小朋友們這節(jié)課學得開心嗎?認識了哪些圖形朋友?(長方形、正方形和圓)

            請同學們課后觀察一下,在家庭、學校、商店等哪些地方用上了正方形、長方形和圓?并與爸爸、媽媽、同學進行交流。

            1、圍一圍。

            出示“想想做做”第1題。要求:你能在釘子板上圍出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嗎?(學生操作。在交流時,教師出示一個圍錯的正方形,讓學生說出錯誤,體會正方形的四條邊都一樣長)

            提問:在這樣的釘子板上,能圍出一個圓嗎?(先讓學生說一說,再讓學生試著圍一圍)

            2、畫一畫。

            出示“想想做做”第2題。要求:你能在下面的方格紙上畫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嗎?

            學生活動后,說一說自己是怎樣畫的。

            3、涂一涂。

            出示“想想做做”第3題。要求:這里有哪些圖形,如果把這些圖形用顏色分開來,你認為用幾種顏色合適?請小朋友先用水彩筆給這些圖形涂上顏色,再數(shù)一數(shù)每種圖形有多少個,填在表格里。

            【意圖:由于學生還不能用規(guī)范的語言表述長方形、正方形和圓的特征,因此,很難回答“為什么這個圖形是長方形”等類似的問題。在教學時,通過圍圖形、畫圖形、給圖形涂色分類等有層次的活動,引導學生逐步體會圖形的特征,形成表象!

            四、拓展練習,創(chuàng)新提升

            1、用正方體畫正方形。

           。1)讓學生在一個正方體上選幾個面分別畫正方形。

           。2)提問:比一比畫出的這些正方形,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讓學生先在小組說一說,再集體交流)

            2、用長方體畫長方形。

            拿出一個長方體,提問:你能用這個長方體畫出不同的長方形嗎?

            提問:比一比畫出的這些長方形,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3、說一說:在我家書房的墻上貼有一些圖案,說一說,每個圖案分別是用什么圖形拼成的,每種圖形分別用了多少個?(課件出示用長方形、正方形及圓拼成的圖案)

            五、課堂總結

            談話:今天你認識了哪些圖形寶寶?

            板書設計:認圖形

            長方形

            正方形

            圓

          蘇教版一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15

            目的要求

            1、讓學生認識1元及1 元以下的人民幣,知道元、角、分是人民幣的單位以及它們之間的進率,1元=10角,1角=10分。2 、讓學生初步認識商品的價格,在活動中感受1元的實際價值,獲得一些簡單的購物經(jīng)驗。3、培養(yǎng)合作交流的意識,養(yǎng)成愛護人民幣的良好習慣。

            重點難點

            重點:認識1元以內的人民幣,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難點:人民幣單位間的進率及互換。

            一、 導入新課。

            在日常的生活中,爸爸媽媽經(jīng)常要買東西,小朋友上學要買文具,這些東西都是用什么買來?(錢)對了,買東西離不開錢,我們國家的錢叫人民幣。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人民幣的知識——認識1元以內的人民幣。

            二、 新授。

            1.認識1元以內的人民幣。

           。1)出示書66頁第一幅圖要求學生仔細觀察并提問。

            a.圖中畫些什么?

            b.三名孩子在做什么?

            三名孩子要買東西,買東西要用人民幣,你認識下面的人民幣嗎?(2)出示1元、1角、1分的硬幣。

            a.先讓學生自己辨認,再指名回答。

            b.教育學生人民幣是我們國家印制的,人人都要愛護,不能在上面亂涂亂畫,不能亂折或損壞。

           。3)出示教材第66頁第二幅圖 ,要求學生仔細觀察并提問:

            a.圖中的學生說了什么?營業(yè)員阿姨說了什么?從他們的對話中你知道了什么?請你從自己所帶的人民幣中拿出1元來。

            (1元=10角)(有的學生拿一張1元,有的學生拿10張1角,都可以,進一步建立元與角的進率關系。)

            b.從圖中我們已經(jīng)知道1元=10角、那么你知道1角等于幾分。請你從自己所帶的人民幣拿出1角來。

           。1角=10分)(有的學生拿一張1角,有的學生拿10個1分。都可以,進一步建立角與分的進率關系。)

            c.完成書第66頁填空,學生回答老師板書:

            1元=10角 1角=10分

            學生齊讀。

           。4)除了1元,1角,1分以外,1元以下還有這樣一些人民幣你認識嗎?(出示教材第67頁第一幅圖)

           。5)剛才我們學習了1元以下的.人民幣,誰來說說1元以下的人民幣有哪些?

            老師根據(jù)學生回答小結:

            1元以下的人民幣有5角、2角、1角的紙幣還有5角、1角、5分、2分、1分的硬幣。

            三、換一換

            1)1張1元紙幣可以換成幾張5角的?幾張2角的?幾枚5分硬幣可以換成1枚1元的?同桌兩人換一換。

            學生活動,老師巡視,了解活動情況。

            2)指名說說換的結果以及為什么這樣換?

            四、練習:

            1、第1 題。

            連一連,看誰都能連對。

            2、算一算。第2、4題。

            得出元和元加得幾元,角和角加得幾角,分和分加得幾分。10角=1元

            3、付一付。第3題。

            五、全課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一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一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01-29

          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03-28

          一年級數(shù)學教案12-19

          一年級下冊教學總結02-13

          一年級語文下冊教案08-17

          一年級語文下冊教案11-15

          四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06-14

          七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07-20

          小學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