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吹泡泡》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吹泡泡》,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活動目標:
1、知道肥皂的特征和用途,學會使用吹泡器吹出泡泡。(認知)
2、嘗試用圓形(三角形、正方形)吹泡器吹泡泡,感知不同形狀的吹泡泡器吹出來的泡泡的特點,并能用語言的方式表達泡泡的形狀。(能力)
3、喜歡吹泡泡活動,體驗成功吹出泡泡的樂趣。(情感)
活動重難點:
重點:嘗試用圓形(三角形、正方形)吹泡器吹泡泡。
難點:感知不同形狀的吹泡器吹出來的泡泡的特點。
活動準備:
肥皂水(或泡泡液)、用鐵絲自制的圓形、正方形、三角形吹泡器、杯子等。
配套課件:小班科學課件《吹泡泡》PPT課件
下載地址:
活動過程:
1、初步了解肥皂的特點和用途。
老師:“我們洗手需要什么呀?肥皂有什么用?”(經(jīng)驗回顧)
老師:“我們是怎么樣洗手的呢?手上擦了肥皂搓一搓會發(fā)現(xiàn)什么?”
老師:“(出示圓形的吹泡器)用它吹泡泡能吹出什么形狀的泡泡?”(圓形)(形狀對應)
老師:“(出示正方形的吹泡器)用它吹泡泡能吹出什形狀的泡泡?”(正方形)
2、教師示范用正方形的吹泡泡器吹泡泡,讓幼兒觀看。(引導幼兒觀察吹泡器和形狀)
老師:“你們看到的泡泡是正方形的嗎?”(不是是圓形的)
老師:“那你們猜猜三角形的工具吹出來的泡泡會是什么樣子的?”
老師:“(出示三角形的吹泡器)用它吹泡泡能吹出什么形狀的泡泡?”(三角形、圓形)
請個別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吹泡泡器,嘗試吹泡泡,感知泡泡的色彩、大小和多少,并交流自己吹泡泡的發(fā)現(xiàn)。
老師:“你們用什么形狀的吹泡泡器,你們吹出的泡泡是什么形狀的?”(幼兒自由討論、發(fā)言)
教師小結:
我們不管用什么形狀的吹泡泡器吹泡泡,吹出來的泡泡都是圓形的,它和吹泡泡器的形狀沒有關系。
讓幼兒自主選擇吹泡泡器,進一步感知觀察吹出泡泡的形狀,探索發(fā)現(xiàn)吹泡器的形狀與吹出的泡泡形狀的關系,體驗成功的樂趣。
延伸活動:
探索五角星形的泡泡器,吹出的泡泡是什么形狀?(問題延伸,激發(fā)幼兒主動探索)。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吹泡泡》】相關文章:
幼兒園小班吹泡泡教案12-07
關于幼兒園小班吹泡泡教案02-17
幼兒園小班吹泡泡教案15篇02-23
幼兒園小班科學活動教案:吹泡泡12-23
小班語言吹泡泡教案09-23
小班語言吹泡泡教案06-29
小班健康吹泡泡教案06-09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11-07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