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jù),有著重要的地位。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班教案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的]
1.激發(fā)幼兒參與制作元宵活動的興趣,體驗大家一起慶祝節(jié)日、分享勞動成果的快樂。
2.指導幼兒學習用團、捏、滾等技能制作元宵;在做元宵、煮元宵的過程中感知滾動、沉浮等生活、科學常識。
3.引導幼兒了解元宵節(jié)的意義、民族習俗及元宵的來歷、品種等。
4.感受節(jié)日的歡快氣氛。
5.愿意積極參加活動。
[活動準備]
1.做元宵需要的材料:糯米粉、各種餡、水、電爐、鍋等。
2.教師、幼兒提前收集關于元宵節(jié)民間習俗的資料。
3.音樂《喜洋洋》等。
4.布置好活動場地。
[活動過程]
一.開場白(以喜洋洋音樂為背景音樂)
。ń處熀陀變赫玖⒃谇懊妫┳鹁吹母魑恍∨笥褌儯捍蠹液!今天我們大三班教室里喜氣洋洋,熱鬧非凡,因為我們馬上就迎來我們的元宵節(jié),孩子們,你們高興嗎?為了迎接我們元宵節(jié)的到來,我們一起給他們表演一個節(jié)目,好不好?
二.(小朋友們表演的真棒,請大家送給他們一點掌聲,好嗎?)孩子們請坐,老師知道你們不僅節(jié)目表演的好,而且都是愛動腦筋的小朋友,下面老師就來考考你們,哪位小朋友知道元宵節(jié)在什么時候?(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人們有什么習俗?(吃元宵、打燈籠等)小朋友們真聰明!老師補充材料:元宵的來歷
三.小朋友們看,今天高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幾樣禮物,(教師展示幾種元宵)問:這是什么?你知道它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嗎?(糯米粉、各種餡、水、電爐、鍋等)孩子們,元宵這么漂亮,課前我們準備好了這些材料(展示做元宵需要的材料)你想用這些材料來做元宵嗎?
四.大家先不要著急做,誰知道元宵分幾部分?元宵是什么形狀的`?我們怎樣把元宵做成圓的呢?(把它捏圓了、用滾的方法、把元宵包好后放在手里團)小朋友們真聰明,我們現(xiàn)在就開始做元宵。
五.小朋友們,我們這里有做元宵的材料,大家把做好的元宵放進自己面前的小盤子里。呆會兒把你自己做的元宵煮給你吃,誰做得多,誰吃的多。
幼兒開始制作,教師給以適當?shù)妮o導和幫助。(放背景音樂喜洋洋)
六.幼兒展示自己的作品。
現(xiàn)在,小朋友們都已經(jīng)做完了,我們看看誰做的又快又好。接下來就是我們的“快樂恰恰恰“時間。請各位小朋友吃自己的元宵。老師統(tǒng)計好個數(shù),給小朋友煮元宵。(老師動員做的多的小朋友讓給做的少的小朋友。)
七.煮元宵、吃元宵。
小朋友們仔細觀察,看元宵在煮熟前后有什么變化?(元宵煮前沉在鍋底,煮熟后浮起來了。元宵煮熟后比煮前大一些)小朋友們越來越聰明,也越來越善于觀察了。好,現(xiàn)在我們就來享受我們自己的勞動成果。
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了解冬季的一些有趣的事情。
2.練習畫雪花、雪人等,能表達出對冬季的喜愛。
3.培養(yǎng)幼兒大膽繪畫的習慣。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繪畫紙、水彩筆
活動過程:
1.觀看多媒體課件《快樂的冬天》,引導好幼兒了解冬季一些有趣的事情。
2.引導幼兒談論和觀察冬季趣事。
觀察雪花、雪地、雪人和小朋友冬季游戲的情景。
3.引導幼兒畫《快樂的.冬天》,教師指導。
請幼兒畫自己想畫的有關冬天的內(nèi)容,表達對冬季的喜愛之情。
4.展示幼兒繪畫作品,互相欣賞,評價。
5.延伸:下次活動可以用油畫棒進行涂色,使畫面更完整美觀,請幼兒自己講解繪畫內(nèi)容。
大班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茶葉有濃厚的文化底蘊,孩子們對“茶葉”并不陌生,他們既有從生活中得來的淺顯認識,又遷移了研究樹葉所積累的經(jīng)驗,讓他們深入體驗到迎接挑戰(zhàn)和不斷尋求突破的快樂體驗。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活動中獲得愉快的情感體驗,體驗品茶的樂趣。
2、了解茶葉的制作過程,知道茶葉是從哪里來的。
3、觀察茶葉的外形特征,感受茶葉泡水后的細微變化。
活動準備:
1、茶葉、樹葉、開水。
2、茶葉的制作視頻。
3、透明玻璃杯。
活動過程:
1、出示茶葉。
。1)教師出示茶葉圖片,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教師:咦!這是什么?你見過它嗎?在哪見過?
。2)教師小結(jié)。
教師:小朋友們說對了,這就是茶葉。今天老師也帶來了一些茶葉,請小朋友們看看,你們見過的茶葉和老師帶來的茶葉是不是一樣的`呢?
2、集體自由觀察茶葉?匆豢础⒚幻、聞一聞等方法理解各種茶葉的特點。
。1)看一看,觀察茶葉的外形特征。
教師:現(xiàn)在請小朋友拿起桌上的茶葉,看看它長什么樣子?
。2)摸一摸,聞一聞。
教師:剛剛小朋友們發(fā)現(xiàn)了茶葉的小秘密。現(xiàn)在請小朋友們用自己的手摸一摸,用鼻子聞一聞,觀察完后告訴老師茶葉摸起來是什么感覺?聞起來是什么味道的?
。3)教師小結(jié):茶葉摸起來有點粗糙的,聞起來香香的。
。4)觀察樹葉,與茶葉形成對比。
教師:看看桌上除了茶葉還有什么?(樹葉)那我們再來看一看,比較一下茶葉和樹葉,你們覺得茶葉是樹葉嗎?為什么?
(5)教師:小朋友說的都很有道理,可是茶葉究竟是不是樹葉呢?我們一起來做個實驗,做完這個實驗,再請小朋友們來告訴老師茶葉是不是樹葉,好嗎?
3、用開水泡茶,引導幼兒觀察茶葉的變化。
(1)教師現(xiàn)場泡茶,請幼兒仔細觀察。
教師:現(xiàn)在請小朋友把茶葉放進茶杯里,請老師幫我們把水倒進被子里面。
。2)引導幼兒觀察茶葉在水中的變化。
教師: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茶葉到了水中,經(jīng)過水泡開后,會有什么變化。
。3)教師小結(jié):茶葉由小變大了,水的顏色變黃,聞起來還香香的。
4、引導幼兒交流討論:茶葉是不是樹葉?說說理由。
(1)教師引導幼兒討論,茶葉是不是樹葉?
教師:經(jīng)過開水泡開一段時間后,茶葉的形狀改變了,和樹葉的形狀一樣。
(2)教師小結(jié)。
5、播放視頻或圖片,介紹茶葉的制作過程。
。1)教師播放視頻,了解制茶過程。
教師:我們一起來看看,今天我們喝的茶葉,它是怎么制成的。
(2)幼兒觀看視頻。
。3)教師小結(jié):哦!原來我們茶葉的制作過程主要是由采摘——殺菁——揉捻——干燥后作成的茶葉。茶葉是一種特殊的樹葉,它可以泡水喝,對我們的身體非常有好處。
(4)體驗品茶的樂趣。
教師:那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喝一喝自己泡的茶吧!
活動延伸:
所有的樹葉都可以制作成茶葉嗎?
大班教案 篇4
設計意圖:筆對于大班的孩子并不陌生,在幼兒園里能接觸到各種各樣的筆,生活中也充斥著形形色色的筆,那么如何將孩子熟悉的筆設計成一堂生動有趣的活動呢?我在孫老師《神筆馬良》的故事啟發(fā)下,決定打破常識中孩子對筆的認識,帶領孩子走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尋找自然中物品替代筆,發(fā)揮孩子的想象力,感受人與自然相互依存的重要性,激發(fā)孩子熱愛自然保護環(huán)境的情感。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樹枝代替筆,創(chuàng)造性的進行繪畫活動,感受自然之樂,激發(fā)幼兒熱愛自然,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
2、遷移想像,尋找其他物品替代筆進行美術(shù)活動。
3、在活動中,能注意畫面的`整潔和整體構(gòu)思。
活動準備:樹枝、水彩、白紙、成品作品一張、事先找好一處小花壇并豐富里面的自然物品。
活動過程 :
一、欣賞四周環(huán)境,感受自然之美。
T:小朋友,我們來到大自然,你覺得什么地方最美?
二、、設疑,激發(fā)幼兒興趣。
T:今天老師帶來一幅美麗的畫,它是用一支神奇的畫筆畫出來的,小朋友你們猜猜它是什么筆呢?
幼兒進行大膽的猜測。
教師揭示謎底。
T:原來是樹枝!你們想不想試試?
三、教師交代用樹枝作畫的方法和注意事項。
T;那么用樹枝怎樣畫畫呢?小朋友只要將樹枝沾上顏料、顏料不能太多,然后在白紙畫出你想畫的內(nèi)容,注意畫面的整體,不要將顏料沾到衣服上。
四、幼兒大膽的進行繪畫,教師給予適當?shù)膸椭椭笇А?/strong>
五、展示幼兒作品
六、遷移幼兒想象,尋找其他物品替代筆。
T:小朋友,剛剛用樹枝代替筆作品,可是大自然里面的物品很豐富,我們還可以用其他什么物品來做筆呢?
幼兒用自己找到的“筆”創(chuàng)作。感受樂趣,教師給予適當?shù)膸椭c指導。
展示幼兒用不同的“筆”創(chuàng)作的作品。
總結(jié):小朋友,大自然真奇妙,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的樂趣,讓我們一起為我們的地球裝扮上漂亮的衣服!
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的環(huán)保意識,激發(fā)幼兒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體驗自制玩具的樂趣。
2、知道塑料袋的基本特征及用途。
3、鼓勵幼兒根據(jù)塑料袋的外形。用夸張的形式表現(xiàn)出人物或動物的頭部特征。
4、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活動準備:
1、各種形狀的塑料袋、剪刀、即時貼、皺紋紙、雙面膠。
2、勘兒能比較準確地畫出常見動物及人物的頭部特征,會熟練運用剪刀。
3、活動室周圍張貼人物和常見動物的.圖片及裝飾過的塑料袋。
活動過程:
1、談話活動
。1)教師出示幼兒帶來的塑料袋,請幼兒說一說:塑料袋從哪里來?你們用過的塑料袋是怎么處理的?
。2)引導幼兒認識各種各樣的塑料袋,說出形狀、顏色,并了解塑料袋的用途及特征。(較輕,不易腐蝕)
2、觀看錄像請幼兒觀看環(huán)境污染的錄像、并分組討論:用過的塑料袋該如何處理?如何減少塑料袋對環(huán)境的污染?
3、制作活動
。1)欣賞老師制作的塑料袋娃娃,說一說:娃娃是用什么做的?怎么做成的?引導幼兒觀察老師制作時充分考慮了袋子的大小、形狀,以及提手的形狀和位置等。
。2)幼兒自制塑料袋娃娃。教師鼓勵幼兒用即時貼、皺紋紙等材料夸張地表現(xiàn)五官、發(fā)型等。
。3)交流作品,請幼兒說說制作的是什么,是怎么做成的。
4、戶外游戲教師引導幼兒將自制的娃娃用繩子系上,手拿繩子跑起來,借助風讓娃娃飛起來。
教學反思:
從執(zhí)教的情況來看,我覺得自己在課堂上的組織語言還有待加強,如何讓孩子對你的提問或是小結(jié)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后的教學中需要關注的一個重要方面。
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認識荷包的構(gòu)造,知道荷包是吉祥如意的飾品。
2、運用所學刺繡針法進行裝飾荷包。
3、通過繡荷包、送荷包的活動,啟發(fā)幼兒愛同伴的美好情感。
4、培養(yǎng)幼兒的欣賞能力。
5、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jīng)學習了知識。
活動準備:
圣誕老人木偶一個;荷包圖PPT;已打好洞的海綿紙、繩子、毛線若干。
活動過程:
一、圣誕老人導入,引起幼兒興趣。
師:小朋友,你們看誰來了?(圣誕老人)馬上圣誕節(jié)就要到了,你想送好朋友什么禮物呢?
小結(jié):我想:不管你們送什么樣的禮物,好朋友都會喜歡的。老師這兒還有個特別的禮物,想讓你們來看看,認不認識?
二、出示荷包PPT
師:認識嗎?這是什么?
小結(jié):告訴你們啊,它有個好聽的名字叫“荷包”
問:看一看,和報上都有哪些東西呢?
小結(jié):原來荷包上有繩子、包、穗頭。
問:那你猜猜荷包里面會放些什么呢?
小結(jié):荷包里面可以放一些祝福的話,上次我們已經(jīng)把對朋友說的祝福的話畫了下來,一會兒就把它放進荷包里送給自己的好朋友。
三、制作荷包
師: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做荷包吧。先拿出荷包的`一個包,看看上面有什么?(洞)都一樣嗎?(有大洞和小洞)大洞有幾個?(1個)你覺得這一個大洞是用來做荷包上面的什么的?(穗頭)拿出同樣的包,再哪一些毛線從大洞里穿過去,再用我們學過的打結(jié)的方法打個結(jié)(教師示范做穗頭)。
問:那小朋友想一想,用什么辦法可以講倆片包連接起來變成一個包?(刺繡)你會用刺繡的什么方法?(幼兒講述,并示范)
師:將荷包的輪廓都修好后,就將祝福的畫放進荷包里,最后打個結(jié),荷包就做好了。
師:下面小朋友就來做一做、繡一繡荷包,好嗎?
幼兒自由操作。
四、作品評價
師:你做喜歡哪個?為什么?你用了什么針法來繡的荷包?
小結(jié):其實荷包還有各種各樣的,荷包的包上面還有好看的圖案,下節(jié)課我們再來一起欣賞。下面就把自己繡好的荷包送給好朋友去吧!
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了解潛水艇下沉、上浮與魚鰾的關系,樂于探究其中的奧秘,初步感知仿生學的原理。
2、欣賞有關潛水艇的錄像,進一步了解潛水艇潛水的過程與簡單原理。
3、想象創(chuàng)造各種各樣的潛水艇,發(fā)展大膽想象的能力及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4、激發(fā)幼兒樂于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5、能在情景中,通過實驗完成對簡單科學現(xiàn)象的探索和認知,樂于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發(fā)現(xiàn)的結(jié)果。
活動準備:
制作好的潛水艇模型、吸管、紙魚、氣球、橡皮泥、膠帶、鐵塊、剪刀、裝滿水的盆。
活動過程:
1、教師做"紙魚"游泳實驗,引發(fā)幼兒探究興趣。
(1)請幼兒討論;魚為什么會游泳。
(2)出示一條紙魚,演示魚游泳的過程。把氣球放在紙魚的肚子里當魚鰾,通過給氣球充氣、排氣觀察魚上下沉浮的樣子。。,讓幼兒說出魚鰾的用處:魚有了魚鰾,就能自由自在的在水里游,想浮起來時就在魚鰾里充滿空氣,想沉下去休息時就排掉魚鰾里的空氣。
2、引導幼兒探索潛水艇下沉、上浮的秘密。
(1)組織幼兒自己玩潛水艇,想辦法使?jié)撍细、下沉?/p>
(2)分析討論為什么潛水艇能夠下沉、上浮,知道潛水艇是模仿魚鰾的原理制作的。
3、觀看有關潛水艇的錄像片,進一步探索潛水艇的奧秘。
4、拓展思路:用手工制作、繪畫、粘貼、拼搭的形式來表現(xiàn)想象中的潛水艇。
(1)在潛水艇的全身都安裝小圓桶,使?jié)撍喩砩舷露际菢尅?/p>
(2)幻想畫:我乘潛水艇遨游時光隧道。
(3)把潛水艇做成魚的形狀,這樣的潛水艇不容易被敵人發(fā)現(xiàn)。
(4)插上翅膀,制作會飛的"潛水艇"。
(5)安裝四條腿,變成機器人的"潛水艇"。
活動延伸:了解更多仿生學的相關知識。
個人反思:
1、活動中的優(yōu)點:
為了使幼兒明確探索的方向,在操作之前,教師為幼兒提出明確的要求,并提示幼兒把自己的發(fā)現(xiàn)及時記錄下來。幼兒操作探索時的目的性很強,能夠圍繞教師預定的目標進行探索,避免了幼兒盲目地操作。在最后的分享環(huán)節(jié),從幼兒的表述能夠看出他們已經(jīng)真正體驗并理解了潛水艇的工作原理。
2、活動中的不足:
在活動中,有的幼兒很快就成功了,但有的幼兒一直找不到失敗的原因。如果教師能夠利用同伴資源,讓成功與失敗的幼兒交流自己的經(jīng)驗,不僅可以達到同伴合作的目的.,讓更多幼兒體驗到成功,也可以避免教師因照顧不到全體,未能對每個幼兒進行有針對性指導的不足。
主要內(nèi)容:
1、幼兒前期經(jīng)驗豐富。不僅鋪墊了知識方面的經(jīng)驗,而且也可以看出幼兒良好的實驗常規(guī)。幼兒在活動之前對潛水艇的相關知識有一定了解,教師通過直觀形象的課件幫助幼兒更加深人地了解潛水艇的工作原理,這為幼兒隨后的實驗提供必要的知識鋪墊。
2、幼兒基本能夠按照教師要求把自己的發(fā)現(xiàn)及時記錄下來,并在實驗過程中灑水隨時用抹布擦干凈,這些都體現(xiàn)了教師在平時工作中注重培養(yǎng)幼兒良好實驗常規(guī)。
3、在探索活動中,教師能大膽放手讓幼兒去自主操作、鼓勵幼兒多次嘗試,如在操作之前,幼兒都認為筆帽會在水中下沉。但在教師鼓勵下,他們嘗試把筆帽上的洞堵上后,筆帽浮在了水面上,這個小實驗讓幼兒明白:科學是要經(jīng)過嘗試和實驗,結(jié)果才真實,而且要反復驗證才算成功,培養(yǎng)了幼兒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和精神。
綜合評析:
本次探究活動基本實現(xiàn)了預設的教育目標,活動設計符合大班幼兒年齡特點和本班孩子的實際水平;顒禹樌M行得益于教師對幼兒相關知識經(jīng)驗的把握和鋪墊。在活動中,教師通過讓幼兒自由談論對潛水艇的認識,對他們已有知識進行了初步了解,從而能夠做到心巾有數(shù)。又通過讓幼兒觀看課件、向他們演示教師制作的潛水艇,這些都為幼兒的親白操作奠定了必要的基礎。
教師在活動中思路清晰,重點難點把握準確,指導明確具體,能夠用多種方式積極、及時、有效地應答幼兒的需求,始終以支持、鼓勵性的語言引導幼兒大膽嘗試,激發(fā)幼兒勤于思考,敢于發(fā)言,在整個活動中,良好的師幼、同伴關系有效地促進幼兒的主動學習。
活動中呈現(xiàn)出一些不足,如最后的經(jīng)驗交流環(huán)節(jié),教師不僅可以讓幼兒講述實驗感受和對潛水艇原理掌握情況,同時還呵以引導幼兒講述制作筆帽潛水艇的成功經(jīng)驗和失敗教訓或制作過程及步驟,這樣,可以使幼兒從經(jīng)驗分享中獲得更有意義的東西。
【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的教案11-28
大班教案(經(jīng)典)07-25
大班教案[經(jīng)典]07-24
大班教案[精選]07-31
大班教案【精選】08-01
大班教案(精選)07-27
大班教案(經(jīng)典)08-27
(精選)大班教案07-22
【經(jīng)典】大班教案08-23
[經(jīng)典]大班教案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