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班教案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大班教案 篇1
課題生成:
保護大自然,保持生態(tài)平衡,保護地球已是當務之急,同時也是我們教育孩子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內容。要讓孩子從小做起,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樹立科學的環(huán)保意識。我們祿豐的西河如今也缺少了甘甜的乳汁,嚴重的污染不僅影響了依靠西河生活的動植物的生存,還影響到了我們人類的健康,甚至還影響到了經濟的發(fā)展。近年來,祿豐人民已經意識到了治理西河的重要性,但是這個活動還讓很多人不理解,作為我們祿豐的小主人,他們更是不理解,于是我便設計了這個教學活動,通過參觀西河,觀察以前的西河,保護西河等環(huán)節(jié),并在活動中利用了實地參觀及多煤體教學,讓孩子懂得保護環(huán)境是每個公民應盡的責任,應從小做起,更加懂得保護西河的重要性,具有初步的環(huán)保意識。
活動形式:集體
時間安排:25—30分鐘
活動內容:大班三生教育活動——讓西河變得更清
活動目標
1、了解祿豐西河的近況,知道環(huán)境污染對人們及動植物的危害。
2、能大膽的用連貫的語言講述自己的見解,并積極與同伴和老師進行的交流。
3、初步懂得保護西河的重要性,有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
活動重點:目標1
活動難點:目標2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請家長帶領幼兒參觀西河被污染最嚴重的一段河流。
3、畫紙、水彩筆、油畫棒等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爸爸、媽媽帶你們到西河邊觀看,你們在西河上看到了些什么?(河上有很多垃圾、有很多污水排放到西河里等等)
2、你們聞聞西河所發(fā)出的氣味,有什么感覺?(惡心、想吐、難過)
3、小朋友你們喜歡這樣的西河嗎?為什么?
4、小朋友西河為什么會變成這個樣子呢?
師小結:原來是醫(yī)院、工廠污水的排放,還有人們亂扔垃圾等行為都會使西河的水變黑變臟變臭的,讓我們大家一起聽聽西河是怎么說的?
5、讓幼兒聽錄音:小朋友,我是受污染的西河啊,這幾年來我變得又黑又臟又臭了,我的河水都變了顏色,不再是清澈的了,生活在我這里的小動物也找不到它們自己的家了,它們有的搬家了,有的都死了,唉!我真難過呀!
6、你們聽了有什么感受?
教師小結:現(xiàn)在的西河又黑又臟又臭,其實以前的西河可不是這樣的,現(xiàn)在就讓我們來看看以前的西河是什么樣子的?
二、觀看課件
1、觀看課件清澈、美麗的西河。
2、師:以前的西河美嗎?美在哪里?
師小結:我們祿豐以前山青水秀,樹木蔥郁,環(huán)境幽雅,空氣清新,西河的'水美麗、清澈見底,河里還生活著許多的小動物,是一個美麗的小縣城?墒牵鼛啄陙砦覀兊撠S的環(huán)境發(fā)生了變化,現(xiàn)在的西河卻變得又黑又臟又臭。我們如何保護西河,怎樣才能讓西河變得更美。
三、如何保護西河,讓西河更美。
1、請小朋友們想一想,我們有什么辦法可以讓西河的水變清?幼兒自由回答。
師小結:要使西河的水早日變清,僅僅依靠我們的力量是不夠的,我們還要發(fā)動自己身邊的人,都加入到治理西河的活動中。
2、請小朋友想一想,我們能用什么辦法發(fā)動自己周圍的人一起來保護治理西河這個活動的?
3、好,哪我們就將自己心中的西河畫下來,帶回去送給你周圍的人們,讓他們加入到保護西河這一活動中來。
四、活動延伸
5、請小朋友用筆將自己心中的西河描繪出來送給你周圍的人,請所有的人們一切來建設我們美好的家園吧。
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了解父母雖用不同的方式對待孩子,但內心都是充滿了愛,加強與父母的互相理解和溝通
2、在理解父母之愛的基礎上,大膽表達自己對父母的愛
活動準備:
1、情景表演——慈母嚴父
2、VCD《讓愛住我家》,廣告錄像
3、媽媽的錄音
活動過程:
一、說說爸爸媽媽是怎么愛你的?
師:從小朋友出生到現(xiàn)在,爸爸媽媽在你們身上傾注了很多很多的愛。爸爸媽媽是怎么愛你們的?
。ㄔO計意圖:開門見山,直奔主題。調動幼兒已有經驗,追憶并感受父母對他們的`愛,奠定“爸爸媽媽是愛孩子”的這一感情基調,為下面體會父母不同方式的愛進行鋪墊。)
二、看情景表演“慈母嚴父”后討論
1、情景表演
爸爸讓威威把老師教的電子琴彈給他聽。威威彈的時候一點都不專心,身子總是動個不停,小腳蕩來蕩去的,曲子還總是斷。爸爸一看急了,大聲地批評他,并且要求威威不練好琴就不許玩。威威傷心地哭了起來:“爸爸,你是不是不愛我了?”媽媽走了過來陪威威彈琴,指出了存在的問題并幫助他改正,最后威威抱著媽媽甜甜地說:“媽媽,你真好!以后練琴你陪我好嗎?”
。ㄔO計意圖:結合情景表演這一藝術形式,將幼兒的生活畫面再現(xiàn),引起話題,調動幼兒的興趣參與討論。
2、討論
。1)當威威不會彈琴時,爸爸媽媽分別采取了什么方式?
問題:爸爸媽媽是怎么對待威威的?
爸爸為什么發(fā)脾氣?
你們喜歡哪種方式?
師:讓我們來聽聽威威是怎么說的。
。ㄍ郝牭桨职诌@樣對我大聲說話,我想哭。)
。2)談談“爸爸媽媽大聲對你說話時你的感覺”。
(3)談談“爸爸媽媽對你聲說過話嗎?為什么?
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的:
1、學習如何觀察昆蟲。
2、學習觀察記錄的方法。
活動準備:
1、提供放大鏡、圖畫紙、蠟筆。
2、在區(qū)域設置飼養(yǎng)角指導要點:
1、幼兒可在區(qū)域活動、自由活動、游戲時間,進入“飼養(yǎng)角”,繼續(xù)觀察昆蟲。
2、引導幼兒展開討論:它們長得怎樣?有幾只腳?翅膀是什么顏色的?眼睛長得如何?它們在做什么?鼓勵幼兒在觀察的基礎上說出自己的'想法。
3、鼓勵幼兒利用放大鏡進行觀察,并將觀察的結果記錄在圖畫紙上。
4、請幼兒展示自己的記錄結果,并比較每個人觀察的相同點及相異點。
5、將幼兒的記錄結果粘貼在飼養(yǎng)角的墻面上。
大班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本次活動擬將對流動數(shù)據的整理作為主要的內容主體,從中幫助幼兒習得關于統(tǒng)計的基本方法,在教學方法設計上,本活動考慮了盡可能多的尊重幼兒原有經驗和各自的學習方法,從自主學習入手,了解幼兒的原有經驗,在同伴互助,教師提升過程中,形成新經驗,在小步遞進,不斷嘗試中掌握新經驗。
活動目標:
1.嘗試用記錄的方法收集流動的數(shù)據,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2.能通過比較、判斷,選擇又快又準確的方法進行記錄。
3.體驗學會統(tǒng)計的成功感。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已有基礎的統(tǒng)計經驗物質準備:PPT; 記錄表; 筆
活動過程:
一、引起幼兒興趣、交代主題,活動導入
1.播放PPT,激發(fā)幼兒猜測的興趣播放禮物PPT,請幼兒猜測是什么禮物,激發(fā)幼兒想得到禮物的興趣。
師:大家都想要禮物,怎么辦?引出游戲《石頭剪刀布》
2.兩人一組隨音樂進行游戲《石頭剪刀布》。
師:游戲次數(shù)多,記不清贏了多少次,有什么辦法可以解決?
3.幼兒再次進行游戲并嘗試為猜拳比賽記錄輸贏。
要求:兩人記錄在一張紙上。
4.交流記錄的方法,提升做標記,用記號記錄等統(tǒng)計經驗。
師:介紹自己是怎么記錄的,"怎樣讓別人一眼就能看出是自己的",引出畫符號或寫名字做標記的方法。
二、統(tǒng)計獎品數(shù)量
1.播放獎品PPT,出示統(tǒng)計表,學習用自己的方法記錄獎品。
。1)快速播放PPT,引導幼兒繼續(xù)用記錄的方法來記錄。
。2)出示統(tǒng)計表,學習用表格記錄的方法。
師:剛才PPT里的三種獎品,我們可以為做個什么樣的標記呢?
(3)幼兒記錄,教師指導。
2.交流在記錄獎品中出現(xiàn)的問題。
集體討論:怎樣用又快又準確的方法記錄?
3.再次統(tǒng)計獎品數(shù)量,在記錄中提升"用又快又準確的方法記錄"的新經驗。
。1)引導幼兒先在白紙上畫上表格和做標記。
師:這次白紙上什么都沒有,那我們應該首先做什么?
。2)幼兒記錄,教師指導。
4.集體驗證交流統(tǒng)計結果。
5.發(fā)放獎品
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感受故事詼諧幽默的風格,能用動作表達對故事的理解。
2、通過活動能夠了解一些有效記憶的方法,并知道正確記憶的重要性。
3、在理解故事的基礎上,嘗試續(xù)編故事。
4、閱讀故事,能細致的觀察畫面,大膽的表述對故事的理解。
活動準備:
小熊形象一個、圖片三組。
活動過程:
一、出示小熊形象導入
1、今天老師帶了一個新朋友,你們瞧瞧它是誰呀。ǜ⌒艽蛘泻簦
2、你覺得這只小熊在干什么?(想東西)
3、它在想事情,因為他的記性不好,什么叫記性不好?(記性不好就是說過的話,做過的事一會就忘記了)
二、欣賞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故事的詼諧幽默
1、教師講述故事第一部分。
。1) 媽媽請小熊去買什么?(根據幼兒所說出示圖片)
。2) 突然發(fā)生了什么事,小熊把要買的東興記成了什么?
。3) 小熊市用哪些不同的方法把玩具帶回家的?(注意引導幼兒說出牽、挎、背等動作并以同模仿)
2、講述故事第二部分
(1) 這次小熊記住了要買的東西了嗎?它怎么會又忘記了。
。2) 這回小熊買了哪些東西回家。
。3) 小熊這回用了哪些不同的方法把東西帶回家的?(分別讓幼兒說說注重強調動詞夾、頂、抱,并讓幼兒嘗試模仿)
3、講述故事余下部分
。1) 先讓幼兒猜猜你們覺得這回小熊能買對嗎?(幼兒自由答 ):那我們繼續(xù)聽故事看看小熊到底買對了沒有。
。2) 教師講述故事,這回小熊買對了嗎?發(fā)生了什么事,讓小熊又忘記了。
。3) 小熊忘記了什么事情呀?
4、聽完了這個故事你覺得哪些地方最有趣。
5、師幼結合圖片共同講述故事《小熊買糖果》
三、結合生活經驗幫幫小熊,了解一些有效記憶的方法。
。1) 小熊沒能完成媽媽的任務,誰能幫幫它來記牢媽媽的話?
。2) 師總結:可以用筆寫下來;可以畫下來;聽得時候一定要認真聽,努力記;
四、結束部分:
今天,小朋友表現(xiàn)得很棒,希望你們以后也能像今天一樣,做事注意力集中,認真聽,仔細看,動腦記,把學到的知識經常復習,這樣記性會越來越好,學習也會更加進步。可千萬不要像小熊那樣,做事丟三落四,忘這忘那,好嗎?
活動延伸
1、你在生活中有沒有因為記性不好鬧出笑話呢?請個別幼兒說一說。
2、今天我們知道了這么多幫助我們記憶的好辦法,請你再想想還有什么方法可以幫助我們記憶,想到了告訴老師,我們一起分享。
活動反思
語言活動《小熊買糖果》是一個有趣的故事,當看到這個故事時,我自己首先就被里面詼諧幽默的風格吸引住了。
這次活動從一開始出示小熊玩偶,讓幼兒猜一猜這是一只怎樣的小熊?孩子們都各抒己見,發(fā)表自己的看法,起到了很好的引題和激趣的效果。緊接著在傾聽故事的過程中孩子們個個都專心致志,完全被故事吸引住了,當聽到小熊買忘記了要買的東西時都不由的發(fā)出了笑聲。所以,在問題的回答中孩子們也非常的踴躍。在學學“挎”、“背”、“頂”、“抱”等等的動詞中,不僅起到了動靜交替的效果,又增強的`活動的氛圍,還豐富了孩子對動詞的學習。故事的分段講述理解更便于幼兒理解、記憶故事。
在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中,幫小熊想辦法記憶中,孩子們都表現(xiàn)得很積極,都非常樂意為它想辦法,而且孩子們也能根據自己的經驗和認識講述出一些記憶的方式,比如用紙記、用錄音機錄、記在心里等等。最后買禮物的環(huán)節(jié)更是激發(fā)了幼兒的興趣,孩子們既玩了,又用到了不同的記憶的方式。
大班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農歷正月十五是中國傳統(tǒng)的元宵佳節(jié)。天上明月高懸,地上彩燈萬盞,人們觀燈、猜燈謎、吃元宵,合家團聚,其樂融融。幼兒園有機結合傳統(tǒng)佳節(jié),舉行豐富多彩的“歡樂慶元宵”系列活動。本活動是“歡樂慶元宵”系列活動中的一個分支,旨在通過講述、制作花燈,讓幼兒感受元宵節(jié)歡樂、祥和的氣氛,感受閩南民間文化的豐富多彩,體驗優(yōu)秀民間文化給人們帶來的樂趣,進一步激發(fā)幼兒熱愛閩南文化、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
活動目標
1.通過觀賞、講述花燈,感受優(yōu)秀的閩南民間文化給人們帶來的樂趣。
2.嘗試自主探索、利用廢舊物動手制作花燈,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制作能力。
3.激發(fā)幼兒熱愛閩南文化、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
活動準備
知識準備:家長帶幼兒參觀花燈展,豐富幼兒有關花燈的知識經驗。
物質準備:泉州花燈展做成的課件;幼兒每人自帶一盞燈(購買的或自制的均可);茶葉罐、紙杯、紙盤、方便面盒、月餅盒、大小不一的紙盒、各色蠟光紙、剪刀、膠布、顏料等材料;教師用廢舊物品制作的花燈范例6個及制作花燈示意圖6張。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觀賞花燈,看一看、說一說花燈的特點。
(1)幼兒自由觀燈:農歷正月十五是什么節(jié)?今天,小朋友們帶來了各種各樣的花燈,都有些什么燈呢?等會兒大家都來看一看,說一說:你看到的是什么燈?象什么形狀的?上面有什么圖案?用什么材料做的?(鼓勵幼兒大膽想象,表達。)
(2)提問個別幼兒,啟發(fā)幼兒完整描述。
2.教師結合課件播放,引導幼兒進一步欣賞各種各樣的花燈。
(1)引導幼兒欣賞課件中的花燈:泉州地區(qū)每年的元宵節(jié)都非常熱鬧,文廟、威遠樓、僑鄉(xiāng)體育館經常會舉辦形式多樣的“花燈展”,大街小巷張燈結彩,到處都懸掛花燈,我們一起來看看有些什么不同樣式的花燈?
(2)討論:你還看過什么樣的花燈?你喜歡什么樣式的花燈?為什么?
3.結合游戲,嘗試用多種方法進行分類。
(1)分類:
A.師:有這么多的花燈,如果給它們分類擺放,你覺得怎么分好?(啟發(fā)幼兒按大小、顏色、形狀、材料等進行分類。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點擊、操作課件進行分類。)
B.引導幼兒手拿花燈進行現(xiàn)場分類,提醒幼兒注意保護好自己和同伴的花燈。
(2)小結:為什么人們在農歷正月十五吃元宵、鬧花燈呢?(慶祝新年的第一個月圓之夜,有合家團圓,同慶佳節(jié),其樂融融,幸?鞓返暮x。)
4.動手制作花燈,體驗制作的樂趣。
(1)出示教師用廢舊物品制作的花燈范例,引導幼兒觀察,并說說:“你喜歡哪盞花燈?你認為它是怎么做出來的?”
(2)小組探索和討論制作方法:這些花燈是不是用剛才小朋友說的方法做出來的?請你們選擇你喜歡的花燈到桌子的旁邊去作近距離觀察,并結合制作示意圖相互討論,說說應該怎么制作?也可以拿起花燈來看看,但是要小心點,不要弄壞花燈。教師到各組啟發(fā)幼兒討論,并給予提示和肯定。
(3)提出制作要求:
A.可以模仿老師的方法制作,但是老師更喜歡看到你們設計自己喜歡的`花燈。
B.要運用以前學過的對稱裝飾、同類色裝飾、對比色裝飾等本領把花燈裝飾得更漂亮。
C.遇到困難要想辦法,也可以請教同伴或老師。
(4)幼兒動手選擇材料,設計、制作花燈,教師指導能力強的幼兒自己設計花燈,組合不同的材料制作花燈,并進行裝飾;指導能力中等的幼兒看示意圖制作花燈;指導能力較弱的幼兒模仿范例制作花燈;指導幼兒運用以前學過的對稱等技能裝飾,幫助指導幼兒做穗子、穿線等,并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b.展示幼兒制作的花燈,教師引導幼兒欣賞。
(1)教師指導幼兒把制作好的花燈懸掛在活動室的空間,不能懸掛的花燈陳列在展覽臺上。
(2)教師引導幼兒欣賞:“你喜歡哪盞花燈?有什么特色?”鼓勵幼兒大膽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6.活動延伸。
請沒有完成制作花燈的幼兒在區(qū)角活動時繼續(xù)制作,鼓勵幼兒堅持完成制作花燈。
活動反思
1.選材恰當生活化,參與活動興趣濃
本次活動內容是“歡樂慶元宵”系列活動中的一個分支。泉州地區(qū)每年的元宵節(jié)都非常熱鬧,會舉辦形式多樣的“花燈展”,大街小巷張燈結彩,家家戶戶都會帶孩子去游燈。有的提著購買的花燈,有的提著自制的花燈,興高采烈歡度佳節(jié)。幼兒都有這方面的生活經驗,介紹自己觀燈的情景,講述自己喜歡的花燈,整個活動中幼兒興趣始終都很高昂,充分投入到活動當中。
2.活動引領主導化,凸顯支持有效性
(1)問題的提出具有啟發(fā)性
在活動中,教師設計了一些有助于培養(yǎng)幼兒發(fā)散性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啟發(fā)性問題”,啟發(fā)幼兒說說農歷正月十五是什么節(jié)?引導欣賞、觀看幼兒帶來的各種各樣的花燈,看一看、說一說:你看到的是什么燈?象什么形狀的?上面有什么圖案?用什么材料做的?教師鼓勵幼兒大膽想象,表達。接著教師結合播放課件,進一步欣賞各種各樣的花燈,引導幼兒討論:你還看過什么樣的花燈?你喜歡什么樣式的花燈?為什么?教師提出的問題具有啟發(fā)性和層次性,引發(fā)幼兒動腦思考,積極回答問題。
(2)引導幼兒自主探索學習的方法
教師有效的教學策略在活動中得到較好的體現(xiàn)。教師出示用廢舊物品制作的花燈范例(這些花燈制作難度是幼兒經過探索嘗試和努力能夠完成的),引導幼兒觀察,并說說:“你喜歡哪盞花燈,你認為它是怎么做出來的?”讓幼兒帶著疑問自己觀察、發(fā)現(xiàn)問題,動手操作,尋找探索制作花燈的方法,啟迪幼兒的心智,激發(fā)幼兒豐富的想象,培養(yǎng)幼兒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學會自主學習的方法。
(3)小組討論,提升經驗
《綱要》指出:通過引導幼兒積極參加小組討論、探索等方式,培養(yǎng)幼兒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學習用多種方式表現(xiàn)、交流、分享探索的過程和結果;顒又型ㄟ^小組合作探究示意圖上花燈的制作方法,有助于發(fā)展幼兒的合作能力,增加相互間的交流與協(xié)作的機會。他們不斷遇到意見的分歧,需要不斷經過協(xié)商達成一致的看法。同伴的不同看法和解決問題的不同方式能促進幼兒的不斷思考,并完善自己的想法,幼兒充分地體驗合作帶來的樂趣,最終在同伴和老師的鼓勵、幫助下,都能制作出自己喜歡的花燈。
(4)材料的提供體現(xiàn)多樣性和選擇性
活動材料的提供豐富多樣,讓幼兒有自主選擇的余地。提供廢舊物品讓幼兒操作,能夠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幼兒的環(huán)保意識。教師用不同廢舊物品制作的花燈范例6個,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能力選擇自己喜歡的材料,設計自己喜歡的裝飾圖案進行裝飾、制作花燈。同時教師對不同能力的幼兒提出不同的要求,鼓勵能力強的幼兒自己設計花燈,并進行裝飾;指導能力較差的幼兒模仿老師制作的花燈,并運用以前學過的對稱等技能裝飾花燈,讓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兒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提高。
(5)活動環(huán)節(jié)清楚,層層遞進
整個活動過程由:現(xiàn)場引導觀賞花燈→結合課件講述→嘗試分類游戲→自主探索制作方法→動手嘗試→展示作品→活動延伸六個環(huán)節(jié)組成;顒舆^程中,每個活動環(huán)節(jié)清楚,層層遞進,教師先引導幼兒觀察、感受,再進行創(chuàng)作表現(xiàn),活動環(huán)節(jié)逐步增加難度,不斷提高要求,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是前一個環(huán)節(jié)的提升,是后一個環(huán)節(jié)的鋪墊。
3.存在不足
活動材料的提供是以不同的材料分組的,有茶葉罐燈、紙杯燈、紙盤燈、碗面盒燈、月餅盒燈、各色蠟光紙燈等,提供的輔助材料可以更多樣,陳列成自助餐的形式,讓幼兒更有選擇和創(chuàng)造的余地。
大班教案 篇7
一、活動目標:
1、知道骨骼是人體的支架,初步了解骨骼的名稱和作用。
2、懂得一些保護骨骼、促進骨骼生長的方法。
二、活動準備:
X光片(手臂、腿、胸部);PPT:脊椎骨、全身骨骼圖文字卡:支撐、保護;好習慣、有營養(yǎng);
三、活動過程:
。ㄒ唬┪业闹Ъ
1、我們馬上就要成為小學生了,小學生是怎樣坐的?是什么讓我們的身體能挺直?
2、捏捏身上的骨頭,捏上去什么感覺?(硬硬的)這是脊椎骨。出示PPT
3、身上哪些地方有骨頭?
4、:骨頭長在皮膚和肉的里面,我們看不到,但能摸到。有一種機器能夠讓我們清楚地看到骨頭。
。ㄈ┛碭光片,認身體部位(腿部、胸部、腳部)
1、這里有幾張X光片,你能認出這是什么地方的骨頭嗎?說說它們的樣子,在自己的身上摸一摸。告訴幼兒骨骼的名稱。
2、你還知道身上有哪些骨頭?
。ㄈ┤梭w骨骼。
1、看了這張圖,你能知道些什么關于骨頭的知識?(老師可先示范:看了這張圖,我知道人的手臂由兩部分骨頭組成,上面一根、下面兩根)引導幼兒關注:腿部、頭部、胸部、腹部、手、腳
2、對你不知道的地方提問,相互解答或老師解答。
3、人體有這么多的'骨頭,骨頭有什么用呢?(支撐身體、保護內臟)出示文字卡:支撐、保護:有的骨頭能支撐我們的身體,比如:脊椎骨、腿上的、手臂上的骨頭;有的骨頭能夠保護內臟。比如:肋骨做幾個動作,感受骨頭的作用。立正,手臂前伸;摸一摸,感覺骨骼的保護作用:頭蓋骨、肋骨。
4、每個人身上都有很多骨頭,到底有多少塊骨頭呢?自己摸一摸,或是數(shù)一數(shù)圖,估計一下。
大人有206塊,為什么有那么多?看看手骨圖,知道人體的有些部位是有許多小骨頭組成。
小朋友的骨頭在不斷地長4、骨頭在長,會有什么變化呢?(長長、合并、變硬)
。ㄈ┳尮穷^長得
1、怎樣讓骨頭長得好?
2、如果骨頭受傷了,會有什么感覺?為什么會受傷?
3、師幼共同,提升:喝牛奶、曬太陽、運動、坐得直、站得穩(wěn)在幼兒帶來的眾多有數(shù)字的物品中,幼兒對溫度計的興趣很大,一到自由活動時間就聚集在數(shù)學區(qū)"玩"溫度計,小聲議論。他們發(fā)現(xiàn)用捂住水銀柱,紅色的"水"會慢慢升高,手拿開"水"就會下降。
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了解一些生活中基本的天氣情況,并能學寫有關漢字。
2.激發(fā)幼兒關心周圍事物的情感。
3.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5.發(fā)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有關圖片、水彩筆、剪刀、蠟筆、圖書。
2.多媒體教學用具。
3.頭飾、木偶。
活動過程
(一)引發(fā)興趣
用木偶引起幼兒興趣,并引出活動主題。
(二)分組活動
1.聽――小動物是怎樣預報天氣的
2.說――小動物天氣預報員
3.讀――圖書《下雨的時候》
4.寫――看圖寫字或看字畫圖
5.美工――制作天氣預報角
6.字詞聯(lián)想――有關特殊天氣的用具教師巡回觀察幼兒玩的情況,重點指導“聽”。要求幼兒仔細地聽小動物是怎樣預報天氣的。
(三)分享交流
1.激發(fā)幼兒表達的.愿望:木偶小貓說“喵、喵,小朋友快來和我說說心里話!”
2.重點講評:“你聽到有哪些小動物?這些小動物是怎樣預報天氣預報的?”
(四)提示與建議
教師可根據本班幼兒實際情況選擇重點指導內容或隨機進行調整。
活動反思
語言活動重在為幼兒創(chuàng)設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huán)境,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并能得到老師積極的回應。在這次活動中,我盡量的鼓勵幼兒進行發(fā)言,但是一些幼兒的回答比較偏離我想要的回應,就造成我不知道用什么適合的言語來進行回應。另外,當幼兒對小動物可以預報天氣沒有概念時,我所講的似乎對他們而言快了一些,大部分幼兒并沒有很好的理解。所以到了兒歌續(xù)編這個有難度的環(huán)節(jié)就一時不能繼續(xù),好在當一位幼兒有了正確的回應之后,加上我的提示,終于其他一些小朋友也想得出來。我想下一次再讓他們進行類似的兒歌創(chuàng)編時,效果會更好一些。
【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石頭》大班教案 大班關于石頭的教案12-19
大班教案06-08
大班的教案11-28
大班教案12-11
大班教案12-11
大班教案12-09
大班教案12-09
大班教案12-09
大班教案12-10
大班教案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