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作為一名老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靵韰⒖冀贪甘窃趺磳懙陌桑∫韵率切【幘恼淼男“嘟贪7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用手指練習畫圓和小短線,體驗醬油畫的樂趣。
2.能根據(jù)圓形面包大膽添畫,發(fā)展幼兒想象能力。
活動重點:
用手指練習畫圓和小短線,完成醬油畫。
活動難點:
能夠根據(jù)畫圓大膽展開想象并添畫。
活動準備:
1.醬油、盤子、棉簽、勺子、抹布,大、小畫紙等。
2.已有了解過圓形物的知識經(jīng)驗。
活動流程:
一、以“面包師”的身份進場
1、小朋友們,今天我們的“樂樂面包房”開張啦!這么多客人要吃我們的面包,面包不夠,我們要在=再做一點。
2、你們知道面包是用什么做的嗎?(幼兒回答)
3、真棒!這些美味的面包就是用這些材料做的。但是今天我們要用一種特殊的材料來做面包。出示裝有醬油的瓶子,請幼兒觀察?矗骸澳銈兛此鞘裁搭伾?”聞:“聞一聞是什么氣味?”嘗:“誰來嘗一嘗它們是什么味道的呢?”
通過討論并小結:這是醬油。提問:“你在哪里見過醬油?”
4、醬油的用途:用醬油可以做什么呢?誰來說一說?
小結:醬油是一種調味品,廚房里少不了醬油。醬油可以用來燒紅燒魚、紅燒肉,還可以在吃餛飩的時候撒上醬油,時餛飩的味道更鮮美。你們說醬油的用處大嗎?
二、講解示范。
1、師“今天我們也來用醬油來試試好嗎?”幫幫熊媽媽的忙。出示大的面包盤。
2、師:做面包呀,還有一首好聽的兒歌呢,聽好了!
教師示范:拿出小棉簽,蘸一蘸,舔一舔,找個點兒轉一轉,轉呀轉呀轉呀轉。圓圓面包做出來。一個圓圓的面包烤好了,哇!好香!我都聞到香味了呢?你們聞到了嗎?”
3、師:要把面包做得大大的、滿滿的才香,才好吃。你們想不想來做一個?拿出小手我們一起來做一個。(師幼再次共同聯(lián)系)
4、發(fā)散思維,請幼兒想象。
師:香不香,你們聞聞?墒强腿苏f他們喜歡吃各種不同樣的面包。我們快想想辦法吧!(充分讓幼兒想象并說說圓形面包烤完后會變出哪些不同的形狀樣子)后示范:
。1)“香香的面包會變成什么樣呢?看仔細哦。ó嬀條)
。2)你們看我烤得面包變成了什么呀?”(太陽、毛球、小刺猬)
(3)“你們想不想試一試?看看你的面包會變成什么?”(個別幼兒說或畫)
三、幼兒大膽作畫,巡回指導。
1.出示逐一介紹做面包的工具:棉簽、醬油、白紙、抹布
2.講解操作要求:
(1)先用棉簽蘸上醬油,(蘸一蘸、刮一刮、繞一繞,在紙上順時針畫圓做面包。)
。2)面包要烤得大大的',在面包變變變時,添畫上有長有短的線條,變成各種不同形狀的面包哦,這樣森林里的小熊們才會更喜歡哦!
(3)畫完將小手指在抹布上擦干凈。
師:客人們好餓啊,我們一起來多做些各種各樣的面包來送給他們,趕快行動吧!(走到座位邊上站著操作)
3.放音樂、幼兒作畫,隨機指導。
四、鼓勵評價。
師:面包做好了,我們來放進大大的烤箱,烤面包嘍!我們一起來看看都做了哪些面包?(點評部分孩子的作品)
小朋友,你們的小手真靈巧,做出了許多美味的面包,你最喜歡哪個面包?(說說自己或同伴做的什么面包)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烤面包吧!
師:面包烤好了,聞聞想不想?讓我們趕緊供給客人吃吧!
師幼互動
結束:客人們,我們小面包師做的面包好吃嗎?面包師們,下班時間到了,讓我們和客人說再見吧。
小班教案 篇2
一、活動目標
1、感受美術活動帶來的樂趣。
2、在了解印花布印染方法的基礎上,嘗試自己設計花紋印染花布,體驗成功的喜悅。
3、感受印花布的美,了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激發(fā)做中國人的自豪感。
二、活動準備
1、布、白色蠟筆、顏料、報紙、抹布。
2、背景音樂(古箏錄音帶)。
三、活動過程
1、引出課題。
師出示各種印花布,告訴幼兒他們的名字。
師:他有一個秘密呀我告訴你們,他是我們古代的勞動人民想出來的。你們說我們古代的勞動人民棒不棒?
2、介紹古代幾種常見的`印花布:蜀錦、藍印花布、"鳳彩牡丹"花布、織錦緞、彩條被單布。
3、教師示范印染印花布,引導幼兒了解印花布的制作過程。
(出示材料)教師示范做法。
先用白蠟筆在布上設計出漂亮的花紋,畫的時候要用力,并且全部用白蠟筆涂上顏色。
把設計好花紋的布浸入藍色顏料水里,等白色花紋完全顯出后取出,然后打開放在報紙上晾干。
4、總結: 古代勞動人民印出來的花布可以做肚兜、衣服等,想想我們印出來的花布可以做什么用?
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
1、探索多種不同玩具的玩法。
2、愿意用語言表達自己的發(fā)現(xiàn)和感覺。
3、知道故事中象聲詞運用的趣味性。
4、發(fā)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活動準備
請每位幼兒準備一個 玩具(電動的、長毛絨的、木質的、等多材質種)活動重點:會玩不同的玩具。
活動難點:
能表達自己的發(fā)現(xiàn)
活動過程:
1、幼兒自己介紹帶來的玩具、并自由玩玩具教:今天呀、小朋友帶來了好多的玩具、阿姨請英雄介紹一下他帶來的玩具、和小朋友說一說他是怎樣玩的。
2、幼兒自由探索不同玩具的玩法教:找兩個小朋友交換玩具玩玩、你會怎樣玩呢、怎樣使玩具動起來?(提醒幼兒愛惜同伴的玩具)
3、引導幼兒說出自己的發(fā)現(xiàn)與感受教:你喜歡什么樣的玩具、為什么?
4、請幼兒輪流演示一種玩具的不同玩法教:你是怎樣使玩具動起來的?其他小朋友有沒有別的玩法?
教學反思
風是我們每天都要接觸到的`一種自然現(xiàn)象、雖然每天都能遇到、但是對于孩子來說、卻是最熟悉的陌生事物。上這節(jié)教育活動、就是為了讓幼兒了解關于風這一自然現(xiàn)象的一些簡單常識。我最大限度的調動自然資源、選擇生活中可利用的實物進行了此堂課、讓幼兒可以親身感受到風、只有讓幼兒親自感受到風的存在、才可以體會到單憑口說理解不了的知識。
小班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最近一段時間寶寶們上幼兒園,早上見到老師打招呼的越來越少,即便老師主動招呼,多次提醒,但有的寶寶就是不愿意與你打招呼,也有非常主動與老師打招呼的寶寶。針對這些情況的發(fā)生,我們想通過預設的學習活動引導寶寶能有禮貌的與人打招呼。
活動目標:
1、喜歡聽簡短的故事。
2、嘗試用普通話有禮貌地招呼別人。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讓幼兒嘗試敘述故事,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能力。
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娃娃玩具、動物木偶若干
活動過程:
1、出示娃娃玩具,引起寶寶活動的興趣。
2、木偶故事表演“早上好”。
3、引導寶寶說說:小動物們在干什么?
4、學學說說小動物、娃娃是怎樣有禮貌的打招呼的`。
5、音樂游戲:早上好
師播放音樂“早上好”,引導寶寶見到老師、同伴能有禮貌的打招呼。
活動反思:
本人認為通過這一環(huán)節(jié),能夠讓同學們積極的發(fā)散思維,積極發(fā)揮個人的聰明才智,同學們通過利用身體和大腦的積極配合鍛煉了身體的協(xié)調性。這樣能夠使接下來的學習更有效率。
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畫面的主要情節(jié),嘗試用完整的語言講述畫面內容。
2、了解救生圈的作用,認識常見的會游泳的動物。
3、樂意參加講述活動,體驗活動的快樂。
活動重點:嘗試用完整的語言講述畫面內容。
活動難點:了解救生圈的作用
活動流程:導入―完整欣賞故事―經(jīng)驗遷移
活動準備:ppt,小狗、公雞、小魚圖片、背景圖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圖片(救生圈)導入,激發(fā)幼兒興趣
t:這是什么?救生圈有什么大本領?
小結:救生圈可以幫助不會游泳的人游泳。
二、感知理解畫面的主要情節(jié),嘗試運用已有經(jīng)驗大膽講述。
t:今天,我們一起來講一個有關救生圈的故事。請你仔細觀察,把你看到的、想到的,都告訴我們,好嗎?
圖一提問:誰來了?小貓去干什么?
圖二提問: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小貓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小結:我們剛剛看了兩幅圖,我們知道了,小貓去河邊釣魚,它發(fā)現(xiàn)了一個救生圈。
圖三提問:小貓看見了誰?它會怎么對青蛙說?青蛙又會怎么回答? 想想青蛙會怎么游給小貓看?請你學一學。
小結:小貓問小青蛙:“這是你的救生圈嗎?”小青蛙說:“謝謝,不是,我會游泳,不用救生圈!闭f完,小青蛙“撲通”一聲就跳進了河里。
圖四提問:小貓又看見了誰?它會怎么說?烏龜又會怎么回答?
小結:小貓問小烏龜:“這是你的救生圈嗎?”小烏龜說:“謝謝,不是,我會游泳,不用救生圈。”
圖五提問:小貓又碰到了誰?他們會說些什么呢?
小結:小貓問小鴨:“這是你的救生圈嗎?”小鴨說:“謝謝,不是,我會游泳,不用救生圈!
圖六提問:這到底是誰的呢?看看誰來了?它怎么了?他們會說些什么?
小結:小雞著急得趕來了,小貓問:“小雞,這是你的救生圈嗎?”小雞說:“是的,謝謝你,這是我丟的!
圖七提問:小雞在干什么?小雞怎么會游泳的?
小結:戴上救生圈,小雞也會游泳啦!
總結:你們看著圖片講的故事真好聽呀!我們把這些圖片連起來,再來聽聽這個故事吧,故事的名字叫《誰的.救生圈》
二、完整欣賞故事
提問:
1、現(xiàn)在,你知道這個救生圈是誰的了嗎?
2、聽了這個故事,你知道誰是會游泳的?誰需要救生圈?
三、遷移新的知識經(jīng)驗
1、t:除了小雞,還有誰也需要救生圈呢?
2、游戲:誰的救生圈
t:潘老師這里有三個小動物,它們是小狗、公雞、小魚(出示小動物的圖片),我這里也有一個救生圈,會是誰的呢?請把你覺得會游泳的動物貼到河水里,不會游泳的,貼在草地上!自己動腦筋哦!去后面的桌子上試一試吧!
3、引導幼兒遷移故事中的語言來問一問,說一說。
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感知瓶子的多樣性。
2、學習瓶身與瓶蓋進行匹配,并在老師的鼓勵下,對匹配結果進行檢查。
3、練習蓋擰等技能,鍛煉手部小肌肉的協(xié)調能力。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各種瓶子
活動過程:
一、活動開始。
(出示一個瓶子,引起興趣。)
老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個寶貝,瞧瞧是什么呢?它長的什么樣子?
。ㄓ變夯卮穑
老師小結:老師著重介紹瓶身和瓶蓋,及讓幼兒說出瓶子的特征。
二、基本部分。
老師:這里有許多瓶子,可是它們的瓶身和瓶蓋都分開了,請小朋友們幫我找找哪個瓶身配哪個瓶蓋。找到以后拿在手上,一手拿瓶蓋一手拿瓶身。
老師小結:把瓶子和瓶蓋分開,按量裝好在小籃筐上,然后發(fā)放給小朋友,讓幼兒操作,每張桌子一筐。幼兒自由將瓶身與瓶蓋進行匹配,老師巡回指導)
老師:小朋友們剛剛給所有瓶身都配上了瓶蓋,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配的對不對。這個瓶身和瓶蓋是一家的嗎?為什么?
老師:你是怎樣把瓶蓋蓋在瓶子上的.呢?
。ㄒ龑в變哼叡硎鲞吙帐帜7聰Q、蓋的動作)
老師:為什么我們發(fā)現(xiàn)有的瓶身和瓶蓋不是一家的呢?
老師小結:老師逐一出示幼兒剛匹配好的瓶子,一起觀察匹配是否正確。
老師:小朋友們剛剛都說的很好,觀察的很仔細,F(xiàn)在老師請你們把手中的瓶蓋緊緊的擰或蓋在瓶子上,然后看看這個瓶蓋和瓶身是不是一家的。如果不是,你們可以和旁邊的小朋友互換一個瓶蓋試試,直到找到為止。
老師小結:讓幼兒再次操作,探索。
老師:你們都把瓶蓋蓋在瓶子上了嗎?讓老師瞧一瞧!小朋友們匹配的真好!現(xiàn)在每個瓶子都找到了屬于自己的蓋子。那你們知道瓶蓋有什么作用嗎?
老師小結:再次檢驗幼兒的操作成果,并適當表揚。讓幼兒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說出瓶蓋的作用。
三、活動拓展。
老師:現(xiàn)在我們來一起玩一個游戲,首先請你們仔細看看你手中的瓶子和旁邊小朋友的瓶子有什么不一樣的。
老師小結:幼兒探討,并說出瓶子的不同點。
小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感知物體的可變性,體驗“變大”或“變小”帶來的快樂。
2.體驗想象的樂趣,大膽表達自己“變小”或“變大”的愿望。
活動準備:
沒吹氣的氣球(與幼兒人數(shù)相等)、氣球、木耳、雨傘、胖大海、扇子,課件
活動過程:
導入:小朋友,看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什么好玩的玩具了?(出示沒吹的氣球) 第一部分:讓孩子體驗氣球變化帶來的快樂。 1.你們想玩嗎?你能讓氣球變大嗎?(每人一個氣球試一試)
2.小朋友使勁往氣球里吹氣,氣球會變大。有的小朋友力氣太小,沒能讓氣球變大,怎么辦呢?除了用嘴吹以外,誰還能想個別的辦法讓氣球變大?(往氣球里面充水、用打氣筒往里面打氣等)
3.小朋友能讓氣球變大,你能讓大大的氣球變小嗎?用什么方法讓大大的氣球變。坑祝喊咽炙砷_氣球就變小了
第二部分:經(jīng)驗提升:什么東西會變大或變。
4.除了氣球能夠變大變小,你還知道哪些東西能夠變大變小?下面我們一起來變個魔術吧! 出示:木耳、茶葉、胖大海(加入水)——變大;
雨傘、被子、紙(折疊)——變小。
教師小結:原來在我們周圍有這么多的東西會變化,,只要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仔細觀察你就會發(fā)現(xiàn),我們身邊還有很多東西都是會變化的。 第三部分:利用故事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大膽表達自己“變大”或“變小”的愿望。
5.你們相變嗎?當你變成很小很小的小人的時候,你會做些什么事情呢?幼兒發(fā)揮想象,自由發(fā)表意見。
6.有一個小朋友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變成一個很小的小人,咱們看一看他的想法和你們一樣嗎?(播放課件)
剛才咱們想象成小人做了一些有趣的事情,如果我們變成大巨人你會做些什么事情呢?咱們回到活動室把自己的想法講給你的好朋友聽好嗎?
【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教案03-23
(精選)小班教案07-24
(經(jīng)典)小班教案07-24
小班教案[精選]08-09
小班教案【經(jīng)典】08-07
【精選】小班教案08-20
小班教案(經(jīng)典)08-21
小班教案[經(jīng)典]07-29
(經(jīng)典)小班教案08-24
小班教案(精選)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