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常用【8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文教案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語文教案 篇1
教材分析及教學目標
《成吉思汗和鷹》是“面對錯誤”主題單元的第二篇主體文章,講了成吉思汗一怒殺鷹又后悔的故事,告訴人們?nèi)嗽谑⑴臅r候處理事情往往會發(fā)生錯誤而追悔莫及的道理。從文本的語言來看,描寫通俗生動,易于理解;從文本包含的人文教育來看,貼近生活,符合現(xiàn)實。基于教材的特點、語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一般規(guī)律,執(zhí)教本課的主要目標可以確定為:1.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體會“不要在發(fā)怒的時候處理任何事情!边@句話的含義。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成吉思汗心理的變化。3.結合文章的語言環(huán)境,理解生字新詞的含義,注意積累語言。
教學思路
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達成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目標。突出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教師始終站在引領者的角度上輔助學生完成對課文的分析和理解,引領學生展開品讀、研究。把體驗閱讀作為重要的學習手段,通過教師的引導,自我感悟,讓學生體會到“永遠不要在發(fā)怒的時候處理任何事情”的道理。體現(xiàn)“語文”源自“生活”又為“生活”服務的教學觀點。
本課教學可分兩課時完成,第一課時以整體感知,讀通讀熟教材,理清故事的發(fā)生、發(fā)展和結局的思路以及概括文本的內(nèi)容為主要目標;第二課時以有感情的朗讀為主要手段,通過內(nèi)化吸收,體會成吉思汗的心理變化。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1.談話:同學們,生活當中有很多事情不盡人意,所以每個人也都有生氣、發(fā)怒的時候,但是我們也常常遇到因為沒有弄清楚事情的真實情況而沖動發(fā)怒,過后又后悔的情況。想一想,你有沒有這方面的經(jīng)歷?可以先在小組內(nèi)交流一下。
2.學生簡短的交流之后,指名發(fā)言。
師生對話。教師也可以講述自己的相關經(jīng)歷,和學生平等溝通。引導學生體會到生氣、發(fā)怒其實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不同的是面對自己的錯誤采取不同的態(tài)度,往往就有不同的結果。
3.導入新課:今天我們要學習關于一個偉大的人物的故事。(板書課題:成吉思汗和鷹)同學們結合自己掌握的歷史知識,談一談對成吉思汗的認識,對鷹的認識。
學生發(fā)言。
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適時播放下面的資料,但要注意預設與生成之間的關系。
資料:
成吉思汗——被稱為“一代天驕”的中華民族歷史上的一位偉人,他波瀾壯闊、金戈鐵馬的一生令人嘆為觀止,人們大多認為成吉思汗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軍事統(tǒng)帥之一。有人曾經(jīng)統(tǒng)計過,成吉思汗一生共進行了60多次戰(zhàn)爭,除十三翼之戰(zhàn)因實力懸殊主動撤退外,沒有一次失敗過。因此有學者說:“成吉思汗是后人難以比肩的戰(zhàn)爭奇才!薄笆裁慈瞬拍芊Q得上戰(zhàn)神?惟有成吉思汗!”成吉思漢曾經(jīng)說過:“要讓青草覆蓋的地方都成為我的牧馬之地”。盡管后人對他殘酷的攻城掠地多有微詞,但這并不影響他做為馬背天驕的偉人的地位。
鷹——內(nèi)蒙古大草原上正義的象征。它強健、兇悍,是猛禽之一,生活在我國北方地區(qū)。幼鷹常常被牧民馴養(yǎng),成為獵鷹,幫助人們捕抓野兔等獵物。
[設計意圖:教材僅僅是學生學習語文的憑借。因此本環(huán)節(jié)設計沒有急于讓學生接觸文本,而是從學生的生活現(xiàn)實出發(fā),把生活作為學習的切入點,結合學生已有經(jīng)驗,擴大了課堂教學的內(nèi)涵和外延,體現(xiàn)了“大語文”的教學理念。]
二、整體感知
出示學習提綱,學生自主學習。
1.自由讀書,結合教材后面“生字條”,給文中出現(xiàn)的生字注上拼音。利用工具書,理解重點詞語,如:悠閑自得、寵愛、滿載而歸、懊悔不已等。
用自己的話簡單概括課文的內(nèi)容,談談自己初步讀書的感受。
找出“鷹四次打翻成吉思汗的水杯”的部分,反復閱讀。
2.生生交流,反饋學習情況。
在學生獨立感知的基礎上,小組內(nèi)交流自己的學習收獲,發(fā)現(xiàn)問題。
以學定教,順學而導。適時找出重點的語句段落,指名朗讀。讓學達到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設計意圖: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五年級的小學生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自學能力。教師在課堂上只是發(fā)揮自己宏觀調(diào)控的作用,幫助學生梳理學習過程中產(chǎn)生的比較雜亂的問題。本環(huán)節(jié)還重視了學生積累詞語的訓練和使用工具書的習慣。重點詞語的理解一般有三個步驟:不理解、結合工具書理解、工具書與文本創(chuàng)設的語言環(huán)境結合來理解。學生能夠很好的理解這些關鍵的詞語,實際上也就基本理解了教材的內(nèi)容,為后面的深入研讀奠定了基礎。]
三、及時鞏固,讀寫結合
1.抄寫課文中你認為應該重點記住的生字和詞語,不太熟練的可以多寫幾遍,但一定要注意工整規(guī)范地寫好每一個字。
2.讀課文,根據(jù)課文的內(nèi)容填寫下面的括號。
( )的泉水 ( )的季節(jié)
( )的天氣 ( )的狩獵
3.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填空。
成吉思汗_______次接水都被鷹撞翻了,于是他就__________。結果把那只鷹_________射殺了。他明白了事情的真相后,感到_____________ 。成吉思汗從這個教訓中領悟了一個道理,那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設計意圖:新課程強調(diào)了語文教學的人文性,但是并沒有要求削弱語文的工具性的特點,因此聽說讀寫,不可偏廢,語文基本功訓練要扎實到位。依據(jù)小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動口、動腦、動手相結合,各種學習感官的積極配合,不單使得課堂結構錯落有致,張弛有度,也可以讓學生的學習興趣始終不減。]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聽寫下面的詞語:
悠閑自得、狩獵、手腕、擰斷、懊悔不已、寵愛、小心翼翼、滿載而歸
2.用一句話說出《成吉思汗和鷹》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二、走進文本,研讀課文
抓住成吉思汗四次接水都被鷹撞翻的內(nèi)容,指導讀書,體會人物的心情是怎樣變化的。
1.快速找到第一次接水和打翻水的句子。結合上下文,想一想成吉思汗心里想什么,鷹心里在“想”什么?把自己的個性理解聲情并茂地表達出來。
引導學生抓住“悠閑自得”、“他最喜愛的鷹”、“它在前面飛行,它認得回家的路”等描寫,體會成吉思汗和鷹之間的密切關系。又要抓住“渴的急不可耐”與“正準備一飲而盡”來理解成吉思汗的境況,來體會他的情緒。
從“嗖”的一聲、“這只鷹前前后后飛了好幾個來回,一直在他的上空盤旋。”等描寫便不難體會到鷹是怎樣“想”的。
2.用學習“第一次打翻水”的方法,小組合作學習。找出第二次、第三次接水和打翻水的句子,想一想此時此刻成吉思汗心里想什么,鷹心里在想什么?怎么讀?成吉思汗在忍無可忍的時候,他又接滿了第四杯水,鷹是怎樣做的?成吉思汗是怎樣做的?這段話該怎樣讀?要讀出變化的語氣來。
教師在組織學生匯報時,把重點放在有感情的閱讀指導上。
[設計意圖:抓住“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引領學生展開品讀、研究。學生能夠快速找出“成吉思汗發(fā)怒殺了鷹”這一點,但他們?nèi)菀缀雎?“為什么愉快變成了憤怒”,這個環(huán)節(jié)把體會人物 的內(nèi)心活動作為重點來探究,不但使教學僅僅圍繞中心目標展開,而且完成了“把書讀薄”到“把書讀厚”的經(jīng)過,學生在切身體驗的情況下,會情由心生,情動而辭發(fā)!課堂就不但是讀書的過程,還是學生經(jīng)歷生命成長的過程。]
三、升華認識,汲取文本精華
1.隨著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成吉思汗終于發(fā)現(xiàn)了鷹撞翻水杯的秘密,而這個秘密是用鷹的生命換來的。讓我們靜下心來,思考成吉思汗是一個什么樣的人?鷹是一只什么樣的鷹?
學生可能各抒己見,教師要尊重學生的認識,但又不要盲從學生的認識,特別是對成吉思汗的認識可能存在分歧:成吉思汗既有叱咤風云的一面,又有兇悍暴戾的一面,但是要引導學生認識到成吉思汗生活的年代和背景來全面認識偉人的形象。要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及時引領,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2.學習課文最后一段。面對錯誤,成吉思汗有什么想法?有哪些行動?對你有什么啟發(fā)?
安排學生充分討論,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小結:成吉思汗面對錯誤的發(fā)生,他“懊悔不已”,但是沒有一味的“苦惱”,而是積極面對:不找借口,積極彌補過失,并善于從錯誤的經(jīng)歷中吸取教訓。
[設計意圖:語文課堂閃爍著人性的`關懷。教學不是僅僅停留在語言文字的欣賞方面,而是由淺入深,逐步走進文本的精髓部分。不僅讓學生在課堂上掌握這門交際和交流的工具,更讓語文學習的過程來陶冶學生的性情,幫助學生學會面對生活、面對世界的本領。]
四、課堂延伸,設置作業(yè)
從下面的作業(yè)中任選一項來完成。
1.學習《成吉思汗和鷹》一課,有什么認識、感想和體會,認真組織語言寫一篇讀書心得。
2.搜集不同的人面對不同的錯誤,采取的不同態(tài)度的材料,擴大閱讀量,總結經(jīng)驗。
[設計意圖:積極使用教材,并努力憑借教材拓展學生的語文學習;立足課堂教學,并努力超越課堂的局限,使語文學習向生活延伸。]
五、快樂作業(yè) (出示課件)學習《成吉思汗》一課,有什么認識、感想和體會,認真組織語言寫一篇讀書心得。
教學反思: 語文教學以閱讀為本,注重閱讀教學的整體感悟,突出廣泛而自主的大量閱讀,突出全方位的閱讀技巧和能力的指導與訓練,以多種渠道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以閱讀帶動聽說寫能力的全面提高。
1、閱讀教學中學習方式的選擇。 閱讀教學強調(diào)學生的主動性和獨立性,給他們提供自我創(chuàng)造的空間和可能性,教師絕不先將自己的結論交給學生,限制學生思維想象的自由,而是把想象的空間留給學生,把判斷的權力讓給學生,把表達的自由交給學生,真正體現(xiàn)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我在執(zhí)教《成吉思汗和鷹》一課中,抓住“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引領學生展開品讀、研究。
2、閱讀教學中人文因素的滲透。 語文教學意在實踐“語文學科承擔著教育的一個重要使命,即實現(xiàn)對人的全面關懷”這一思想。學生語文學習成功與否的標志,不應該只是考分的高低,而是能否把汲取的知識內(nèi)化為自己一生成長的甘泉,使自己成為一個內(nèi)心世界豐富的人、有思想深度的、脫離低級氣味的有品位的人。在《成吉思汗和鷹》一課中,為了讓語文課堂閃爍著人性的關懷,使教學不僅僅停留在語言文字的欣賞方面,而是由淺入深,逐步走進文本的精髓部分,我設計了如下教學環(huán)節(jié):聯(lián)系實際談談你有沒有在發(fā)怒的時候做出令自己懊悔的事?
語文教案 篇2
語文園地八- 教案
教學目標:
1、喜歡閱讀神話傳說故事,并能清楚地講給別人聽,主動交流聽后的感想,養(yǎng)成認真傾聽的習慣,提高口語表達的能力。
2、學習神話傳說中大膽神奇的想象,寫一篇習作暢想“我會變”。
3、養(yǎng)成自覺區(qū)別形近字的好習慣,并且在自我發(fā)現(xiàn)中培養(yǎng)探究意識。
4、積累成語、歇后語,培養(yǎng)積累語言的興趣和習慣。
教學過程:
口語交際
一、談話導入
最近在語文課上我們閱讀了許多神話傳說故事,我想同學們課外也讀了不少這類故事,今天我們以小組為單位舉行一個故事會。
二、分組講故事
1.交代講故事、聽故事的要求。
講的同學要把故事內(nèi)容講清楚、明白;聽的同學要認真聽,聽講完后評一評。各小組選出本組“故事大王”1~2名。
2.各小組內(nèi)學生試講,教師巡視,進行個別指導。
三、全班交流
1.各組匯報本組評選出的“故事大王”名單,大家掌聲祝賀。
2.榮獲“故事大王”稱號的`同學非常榮幸,“故事大王”們肯定愿意讓更多的同學聽到你的精彩故事。哪位“故事大王”先給全班同學講?
共同評議講述情況。如內(nèi)容是否講清楚、情節(jié)是否完整、儀態(tài)是否自然大方、語言是否流利、有聲有色等等。
四、學生總結
今天這節(jié)課我想請同學們來總結。在總結時,你可以表揚表現(xiàn)最出色的,也可以夸獎進步最大的;可以談談你的感受,也可以說說你的心得,也可以發(fā)表一下你的希望、設想和創(chuàng)意……每組請一名同學做總結!踅虒W設計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5個生字,兩條綠線內(nèi)的6個字只識不寫。認識筆畫“レ豎提”并能與“亅”進行區(qū)別。
2.能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學習用句式“……像……”進行說話。并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體驗在海邊沙灘玩耍的樂趣,感受大海的美麗富饒。
教學重點:
結合多媒體課件,引導學生在意境中識字、指導學生正確美觀地進行生字的書寫。
教學準備:教師制作《識字5》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情境導入,有序觀察
1.在傾聽中導入。
。ǘ嗝襟w播放海邊海浪拍岸,海鷗鳴叫的聲音。)學生安靜傾聽,并猜測即將來到什么地方。
2.在觀察中感受。
。ǘ嗝襟w接著出示課文中的主題圖。)學生觀察主題圖上的內(nèi)容,交流時引導學生要進行有序觀察。
二、理解詞語,體會說話
。ㄒ唬﹫D片欣賞,理解詞串“沙灘 貝殼 腳丫”
1.引出詞串。在近處,你看到了什么?指名讀詞串:沙灘 貝殼 腳丫
2.認識沙灘。(多媒體出示“沙灘圖”)。教師介紹:這就是沙灘,這么大、這么美的沙灘,你想干什么?想象一下踩在這樣的沙灘是什么感覺?指導學生用這種感覺來讀詞語。
3.欣賞貝殼。教師導語:沙灘上有什么呢?大家一起來欣賞一下。(多媒體顯示多種貝殼的種類)(1)引導學生用“……像……”的句式說說圖上的貝殼的形狀?(2)學生說一說貝殼的顏色,并學習使用一些表示顏色多的詞語進行概括。
4.再認腳丫。我們的小腳丫踩在軟軟的沙灘上撿貝殼,身后留下了一串小腳印。誰來讀好這組詞?出示詞語認讀。復習背誦小詩《小腳丫》。
5.感情朗讀詞串。師生評議。
。ǘ┯^察體會,學習詞串:海風 海鷗 浪花
1.出示圖(大海),你看到了什么?一陣陣海風吹來了,輕輕地柔柔地吹著我們的小臉蛋呢!
2.瞧,一群海鷗在干什么?浪花也跑來歡迎我們了。多有趣啊,誰想讀讀這一行?出示“海鷗”“海風”“浪花”。
3.比一比,看誰先把這幾個詞讀會。個別讀,評議。
4.把看到的大海景色說一說,用上這三個詞。先自由說一說,再個別說,其余學生閉上眼,看是否能在他的話中,看到大海的景色,比一比,哪個的大海最美?
5.看圖填空。(多媒體顯示海面上的景色)
(1)海面上( )在吹,( )在飛,( )一個連一個。(2)海鷗有的( ),有的( ),還有的( )。
三、認讀字詞,整體認讀詞串
1.出示一二行詞串,指名朗讀。
2.打亂順序認讀詞語。請小老師帶讀。
3.認讀生字:灘 沙 貝 殼 風 浪
四、指導寫字“風 貝”
1.在這么美的海邊,我們不僅欣賞到了優(yōu)美的風景,而且還做了一回小詩人,現(xiàn)在就讓我們靜下心來,寫好我們今天新認識的漢字朋友吧,我先來舒展舒展我們的小手(做寫字操)。
2.出示“貝”
。1)(指小黑板),小朋友,猜猜這是什么?
。2)別著急,帶著小眼睛仔細看。(師一一出示貝的漢字演變。)
。3)這是一個美麗的貝殼。中國的漢字就是這么奇妙,一個漢字就是一幅圖畫,古時候人們用它當錢幣呢!那時的貝殼可真是一件寶貝。讓我們一起寫好這古老的漢字“貝”吧!
(4)師板書:寫在田字格的中間,橫折,折要比豎長一點,注意不要寫得太窄,撇的起筆在豎中線上,是豎撇,要有撇腳,最后一筆是點。最后一筆不是捺是點,跟我寫。
貝
(5)學生描紅,練寫。
3.出示“風”
(1)強調(diào)后鼻音。
。2)誰給它找個朋友?小的風叫微風,大的風叫狂風,柔和的風叫和風,涼爽的風叫涼風,暖和的.風叫暖風,寒冷的風叫寒風,從北邊吹來的風叫北風。風還有很多朋友…………
。3)怎么寫好這個字?上邊窄,下邊寬,外面框要搭好,尤其是第一筆的豎撇不能寫成斜撇,橫斜鉤不能寫成橫彎鉤。撇和點略往里邊,交叉點在中點。老師范寫。
風
。4)學生寫字。
五、布置作業(yè)
第二課時
一、復習詞語,進入情境
上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到海邊,欣賞了美麗的海邊景色。這些詞語你還記得嗎?學生美讀一二行詞串。
二、學習第三行詞串:珍珠、海帶、魚蝦
1.出示插圖:滿載而歸的漁船上裝滿了什么?(相機出示字卡:珍珠、海帶、魚蝦)指導認讀:讀準前鼻音。教師介紹珍珠和海帶的使用價值。
2.請你們想一想:這時漁民們的心情會是怎樣的呢?
3.大海是這么的富饒,漁民是那樣的高興,在小組里再讀一讀這些詞,體會一下漁民們的心情。
4.大海里還有哪些豐富的物產(chǎn)呢?我們一起去看看吧。(多媒體出示海底世界的圖片)看!前面誰來迎接我們了?(海豚
)我們繼續(xù)往下潛,大家看,那一片五顏六色的是什么呀?(? 能向大家匯報一下你探險的結果嗎?
用上句式:大海深處有( ),有( ),有( )還有( )。
5.你能用上看到的物產(chǎn),也來創(chuàng)編一個詞串嗎?
三、學習第四行詞串:港灣 漁船 晚霞
1.看圖理解詞語。(出示:晚霞圖)漁民們滿載而歸,不知不覺,太陽快要落山了,陽光把天邊的云染成了紅色、黃色、紫色。我們把這些彩色的云叫作——晚霞。你們看這一只只漁船回家了,它們的家在哪里?(港灣)指導朗讀:港為后鼻音,灣為前鼻音。漁民們唱著漁歌,搖著漁船,駛進了港灣。什么樣的地方叫港灣呢?(能讓船只躲避風雨、安全?康牡胤。船可以在港灣里休息,所以說港灣就是船兒的家。如果說我們是一只只船,那么家就是我們的港灣。)小朋友們,停在港灣里的船很多,漁船是用來做什么的嗎?捕魚用的船就是漁船。
2.辨析字形。我們還學過這個“魚”,多了三點水,意思就不一樣了。你能說說有什么不同嗎?比較:“漁”和“魚”在音、形、義上的區(qū)別。(多媒體課件出示:魚:魚的圖片 漁: 捉魚的圖片)這里的“漁”就是捕魚的意思。由漁組成的詞很多,比如:捕魚的人,叫漁夫;捕魚用的網(wǎng),叫漁網(wǎng);捕魚的人唱的歌,叫什么?漁歌。鞏固:( )村 金( ) ( )火( )頭
3.太陽公公下山了,漁船也回到了港灣的懷抱,大海的傍晚靜悄悄,讓我們漫步沙灘,一起輕輕地讀:(出示詞串:港灣 漁船 晚霞)
四、朗讀韻文,綜合應用
1.多形式朗讀三四行詞串。
2.通讀全篇韻文,形成整體認知。
小朋友,美麗的海邊之行就要結束了。你的腦海里浮現(xiàn)出什么美麗的景象呢?我們一起再來美美地誦讀全文。
3.創(chuàng)編韻文美麗的大海讓我們回味,有一個小朋友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感受到的,用兒歌表達了出來:
金沙灘 花貝殼 小腳丫
吹海風 數(shù)海鷗 追浪花
亮珍珠 活魚蝦 長海帶
大港灣 停漁船 賞晚霞
。1)誰來讀?
。2) 你也會像這首兒歌加上一個字或者詞,為大海作一首小詩么
。ǔ鍪揪涫剑
。 )沙灘 ( )貝殼 ( )腳丫
。 )海風 ( )海鷗 ( )浪花
。 )珍珠 ( )魚蝦 ( )海帶
( )港灣 ( )漁船 ( )晚霞
五、認讀生字,指導寫字
1.出示生字:港 灣 晚 霞 漁
打亂順序讀。小老師帶讀。
2.學寫生字:浪 沙 漁
。1)你們發(fā)現(xiàn)這三個生字娃娃哪兒長得像?
都是三點水。(板書:三點水)寫時注意弧度。還有哪兒長得像?都是左右結構的字。你真會觀察!左右結構的字書寫時要注意——左窄右寬。
(2)誰有好辦法記住這三個字?
(3)我們在田字格上找找“沙”的位置。(師生一起書寫。)小朋友們,書空時很認真,那考考你們,沙的第四筆是什么?(豎)撇的位置安排好。
。4) “漁”字,下面的橫不要太長,要穩(wěn)穩(wěn)托住魚的上部。
漁
。5)“浪”,有新的筆畫要認識,這是豎提,一起說:豎提。誰愿意幫助我?好,你們說筆順,我來寫。我寫浪,浪花的浪。注意豎提靠近豎中線。
浪
3.學生練寫。下面輕輕地打開你們的習字冊。(師生共說兒歌),小鉛筆拿好了,小眼睛看清了,小身體坐直了,我們開始寫字了。
4. 反饋。將優(yōu)秀的小朋友的字用投影儀出示,進行評價。
六、布置作業(yè)
語文教案 篇4
一、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由看圖學詞、看圖學句和基礎訓練三部分組成。
全冊共20課,其中看圖學句8課,看圖學句12課。課文內(nèi)容有反有反映學校生活、社會生活的,由教育學生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繼承革命傳統(tǒng)、講文明、懂禮貌、助人為樂、勤儉節(jié)約、拾金不昧、爭做好學生的,注意從小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和良好道德品質(zhì)的培養(yǎng)。課文內(nèi)容大多是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能直接接觸到的,只有少數(shù)內(nèi)容要借助圖片或電教片的直觀形象才能認識。課文語言文字淺顯常用,便于學生仿說,有利于培養(yǎng)、鞏固和發(fā)展聾生的語言能力。
全冊分5個單元,每個單元4篇課文,按照圖片穴刺學句——————看圖學句————————看圖學句的結構進行安排,每個單元后面安排一個基礎訓練。前后課文之間基本上根據(jù)內(nèi)容深淺,篇幅長短,由淺入深,由易到難進行編排。課文全文注音,便于學生閱讀。生字都在田字格中寫出范字,便于學生仿寫。
本冊安排了150多道課后練習題,每課的練習題基本上反映了這篇課文的教學要求;A訓練共50到題。在這些練習題中除少量內(nèi)容是拼音練習外,其余都是字、詞、句的練習,體現(xiàn)了識字、學詞、學句是這學期的重點,而三者之間又在逐步加重著句的分量。
本次安排了100多幅彩色插圖,借助圖畫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為說話、寫話訓練提供憑借,這是耳聾學生學習語文的.特殊需要,是提高學生的語言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的重要措施。
課本后面附有生字表、偏旁名稱表,供復習之用。
二、教學要求
1、鞏固漢語拼音,提高鼻韻母、舌尖前音和舌尖后音的發(fā)音技巧。繼續(xù)學習拼讀音節(jié),能熟練的、正確的讀出音節(jié),學會本冊新出現(xiàn)的音節(jié)。
2、學會242個生字及本冊出現(xiàn)的新詞語,能默寫大部分詞語。認識常見的偏旁,學習區(qū)別形近字。
3、能正確、清晰、熟練的打指語,能看懂學過的手指語;能看(聽)語速較慢、口形較明顯的詞語和句子。
4、能正確理解詞語的意思,能正確地運用學過的部分詞語。
5、能正確地理解圖意和相應的句意。進一步建立句子的概念,培養(yǎng)說完整句、把句子寫通順的能力。
6、練習正確、流暢、有表情的朗讀句子。
7、能背誦句子、默寫句子、學習積累詞語和句子。
8、培養(yǎng)學生正確觀察圖畫和事物的能力,能看圖或看演示說(寫)一兩句或兩三句與句完整、意思連貫的話。能用學過的詞語和句子回答簡單的問題。
9、認識句號。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本學期的重點依然是識字、學詞、學句。更加重視識字教學,加強了對生字字形和字音的指導。
難點:本冊教材在第三冊的基礎上繼續(xù)學習較復雜的單句、“把”字句有關聯(lián)詞語的并列復句、簡單的遞進復句、無關聯(lián)詞語的因果復句以及簡單的比喻句。句式結構都比上學期增加了難度。
四、學生情況分析
本班學生教多,共11人。其中男生4人,女生7人。學生年齡小,但都比較聰明、活潑、好動。但因玩得天性導致他們的學習成績存在很大的差距,其中楊文,王慶啟,李惠、陳琪、周潔、張羽聰明好學,學習的主動性強,成績優(yōu)異,而王佳如、田琪琪、錢成、周帥太貪玩,學習的主動性太差,致使成績很不理想,這學期將加大對他們的監(jiān)督,讓他們的心里產(chǎn)生這樣的想法:我要學而不是要我學!
總之,學生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優(yōu)點,在教學活動中要發(fā)現(xiàn)他們的閃光點,并把它放大,讓學生自己知道,也要讓周圍的老師和同學都知道!
五、教學措施
1、繼續(xù)加強詞語和句子的積累練習,讓學過的每一個詞和句子都能在生活中運用。
2、要注意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繼續(xù)加強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要提倡在學生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通過教師的指導,圍繞重點開展學句、練句。
3、繼續(xù)在班內(nèi)開展一幫一活動,讓學生之間形成一個學習的鎖鏈,優(yōu)生帶差生,優(yōu)生影響優(yōu)生,使班內(nèi)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
4、開展一些活動,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玩學不分家。
5、創(chuàng)設情境,鞏固所學知識。
六、教學進度
周次 學習內(nèi)容
1~2 1、2課
3~4 3、4、基礎訓練一
5~6 5、6、7課
7~8 8、基礎訓練二、9課
9~10 10、11、12課、基礎訓練三
11~12 13、14課
13~14 15、16課、基礎訓練四
15~16 17、18課
17~18 19、20課、基礎訓練五
。▊渥ⅲ菏S鄡芍馨ㄇ迕,五一、六一的假期和,復習考試的時間)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并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朗讀課文,懂得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專心致志,才能有所收獲。
3、學習生字“棋”,讀準音、認清形。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朗讀課文,懂得讀書學習要專心致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1、師在黑板上板書“其”,認識這個字嗎?給它找找朋友
2、現(xiàn)在老師來變個魔術——在“其”旁邊加個“木”,你認識這個字嗎?齊讀。
。1)看到這個字,你想到了什么字?(期、欺、旗、淇、琪)
。2)你了解什么棋?說給大家聽一聽。
簡單介紹圍棋——圍棋是我國傳統(tǒng)的棋種,圍棋在戰(zhàn)國時就有了,它分白子和黑子,后來圍棋又傳人日本和歐洲,現(xiàn)在呀,它已列人體育運動競賽項目了,很多人都愛好它。
3、板書課題:今天我們學習的這篇課文,題目就是——學棋。(教師指導書寫“棋”)
4、過渡:讀完課題你想知道什么?(質(zhì)疑)
二、民主導學
任務一:初讀課文,感知內(nèi)容
學習策略
1、請你自由朗讀課文,找出生字新詞,二類字,并做標記。
2、小組內(nèi)交流。
展示交流
。ㄐ〗M進行交流一類字、課后詞)
A生:一類字(出示生詞卡片,幫助學生學習。)
棋qí 藝yì 圍wéi 棋qí 能néng 手shǒu 專zhuān 心xīn 致zhì 志zhì
另lìnɡ 一yí 個ɡè 天tiān 鵝é 弓gōng 箭jiàn 動dònɡ 作zuò
B生:交流一類生字
C生:交流課后詞語
D生:交流詞語意思
①圍棋:棋類運動的一種,棋盤上縱橫各十九道線,交錯成三百六十一個位,雙方用黑白棋子對著(zhāo),互相圍攻,吃去對方的棋子。以占據(jù)位數(shù)多的為勝。
、谀苁郑罕疚闹笇ο聡搴苡醒芯,棋藝高超的人。
③遠近聞名:很有名,遠處的人、近處的人都知道。
、茏吡松駜海壕Σ患;注意力分散。
過渡:同學們學的真認真,認識了課文中的字詞,了不起,那現(xiàn)在讓我們比一比讀課文,看看那個組讀的聲音洪亮,有感情。
任務二: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
學習步驟
1、同桌對讀課文,一人讀一段,相互糾正字音;
2、想想課文講了古時候兩個學生向秋學習( ),一個( ),結果( );另一個( ),結果( )。
展示交流
小組進行讀課文
。S文識字:“能”“致”“鵝”)1、誰來說說這篇課文講的是誰向誰學棋?板書:秋、一個學生、另一個學生2、秋是個什么人?你從哪兒知道的.?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1)用自己的話說說秋是個什么樣的人?(下圍棋的能手、棋藝遠近聞名)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有關詞語:聞名遐邇舉世無雙獨一無二
。2)你還知道誰是哪方面的能手,說給大家聽聽,如:姚明是打籃球的能手。
(3)小結:正是因為秋是下圍棋的能手,所以他的棋藝——遠近聞名。
3、齊讀第一段。
4、秋的棋藝是這樣的高超,跟他學下棋會學得怎么樣呢?誰來說說看。(一定也能學到高超的棋藝)這兩個學生學的結果怎么樣呢?出示最后一段,指名讀。
板書:出色的棋手
任務三:正確、美觀地書寫生字
學習步驟
1、仔細觀察田字格中的生字,進行描紅;
2、在練習本上仿寫兩個。
3、在小組里說說自學這幾個生字時遇到了哪些困難。
4、老師進行重點字的指導。
致:左邊的最后一筆是提,右邊是四筆“反文”。
鵝:學習新部首“鳥字旁”,表義。
左半部分請你自己看書中的筆順表,練習寫一寫。
5、在生字本上寫這些生字的字頭,老師巡視,進行個別輔導。
語文教案 篇6
【內(nèi)容簡析】
這篇課文寫小約翰每天到“我”工作的店里,只花兩塊錢買一根香腸和一聽可樂,雖然很想?yún)s從不多花錢買兩根香腸。后來我發(fā)現(xiàn)他每天給人送報紙掙錢,并不是他家經(jīng)濟情況不好,他的父母也不是不愛他,而是約翰父母為了培養(yǎng)他的生活能力才這樣做,并認為這樣更利于他成長。
【設計理念】
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創(chuàng)設自主學習的情景,引導學生自讀自悟;重視朗讀訓練,使學生在讀中感悟,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nèi)容,懂得從小鍛煉自己的生活能力,更利于自身成長的道理。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抓住課文的重點部分,體會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3.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教學重點】
抓住課文重點,體會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通過課文內(nèi)容,懂得從小鍛煉自己的生活能力。
【教具準備】 課文錄音、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兩課時。
【設計流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每個人都會經(jīng)歷從小到大的成長過程。健康成長,最后成才,在自己的事業(yè)上取得成功,這是每個人最美好的愿望。今天,我們學習課文《成長》,看看課文為我們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我們從中能得到什么啟發(fā)。
二、自讀課文,自學生字
1.自由讀課文,找出文中的生字新詞。
2.借助工具書,自學生字詞。
3.檢查生字讀音。(教師可以通過多種形式檢查。)
4.分析個別難寫字的字形,如“誕”等。
5.查字典并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義。
報酬:由于使用別人的勞動、物件等,而給別人的錢或實物。
恍然大悟:恍然,突然清醒的樣了;悟,明白。形容一下子明白過來。
漫不經(jīng)心:漫,隨便。隨隨便便,不放在心上。
嘀咕:小聲說,私下里說。
紛紛揚揚:(雪、花、葉等)飄灑得多而雜亂。
穿戴:穿的和戴的(衣帽、首飾等)。
聽:英文tin的音譯。馬口鐵罐。也用作馬口鐵罐裝物品的量名。如:一聽香煙、一聽餅干。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這篇課文敘述了一件什么事?(讓學生討論,然后匯報。)
2.快速默讀,想想課文先寫什么,再寫什么,最后寫什么。
第一部分(第一至第六自然段):寫一個叫約翰的.意大利小孩兒,每天都到“我”干活的面包店買一根香腸和一聽可樂,“我”以為父母不喜歡他,或是他家的經(jīng)濟情況不好。
第二部分(第七至第十三自然段):寫“我”在一個大雪天看到約翰的媽媽開著汽車陪他給每家每戶送報紙,并知道他每月可以拿到八十元的報酬,但他仍然花兩塊錢買一根香腸和一聽可樂。
第三部分(第十四自然段):“我”明白了,約翰的父母從小培養(yǎng)約翰的生活能力的做法,更有利于他的成長。
3.指導朗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
。1)聽錄音朗讀。
。2)學生自由讀。
。3)檢查學生朗讀。
四、小結
結合實際,進行小結。
五、作業(yè)
抄寫生字。
第二課時
一、復習引入
1.讀生字新詞。
2.上節(jié)課學習了課文,知道文章寫了什么事。誰能跟大家說一說?
二、研讀課文
(一)自由讀課文。
。ǘ⿲ёx第一至第六自然段。
1.學生讀課文。
2.理解詞語“聽”“嘀咕”“琢磨”等。
3.理解感悟:
。1)約翰在面包店里的什么表現(xiàn)引起了“我”的注意?
。2)“我”對他的表現(xiàn)產(chǎn)生了什么想法?
4.找出描寫約翰外貌的句子,指導朗讀,并抄下來。
。ㄆ渲杏幸粋叫約翰的男孩兒,長得虎頭虎腦的,一雙藍色的大眼睛老忽閃忽閃的,十分可愛。)
(三)導讀第七至第十三自然段。
1.學生自由讀課文。
2.理解感悟。
(1)后來我為什么改變了對約翰的看法?
(2)對這件事,你有什么看法?
。ㄋ模⿲ёx第十四自然段。
1.“我”為什么恍然大悟?
2.怎樣理解這句話?
。ㄎ澹┰僮x課文,拓展思維。
課文最后寫道:“這樣更利于他的成長!蹦阃膺@個看法嗎?結合課文內(nèi)容和生活實際,大家討論討論。
1.結合課文內(nèi)容,小組討論探究。
2.小組推薦發(fā)言,注意結合自己的經(jīng)歷。
3.教師小結。
。ㄌ崾荆阂矣诎l(fā)表個人的見解,如有與自己不同的見解,要想辦法說服;要接受別人正確的觀點。)
三、談學習收獲
學習了《成長》這篇課文,你明白了什么?
四、教師總結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學寫8個生字,正確讀寫“圣潔、駿馬、雄鷹、潺潺、回蕩、滋潤、善待、松脂、寶貴、滋養(yǎng)、嬰兒、眷戀、閃閃發(fā)光”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感受最深的部分。
3、揣摩優(yōu)美的語句,體會課文表達上的特點。
4、體會人類與大自然休戚相關、不可分離的關系,懂得應該保護環(huán)境,愛護家園。
【教學重點】
通過誦讀,感悟文章優(yōu)美的語言,感受人與自然息息相關的情感。
【教學難點】
理解含義深刻的語言;通過學習,引導學生獲得對自己生存的土地、家園的深刻認識,激發(fā)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
【教學準備】
投影儀,收集關于美國印第安人和首領西雅圖的知識,了解印第安酋長西雅圖發(fā)表演講的時代背景。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設疑,引入新課
1、完成填空練習:___的土地。學生口頭填空,教師板書詞語。
2、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將來到這樣一片土地上──《這片土地是神圣的》。
(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3、解題。理解“神圣”的意思(原指極其崇高而莊嚴,不可褻瀆)。
過渡:“這片土地”指的是哪片土地?為什么用“神圣”來形容呢?讓我們開始今天的學習。
二、初讀課文,了解主要內(nèi)容
1、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順句子。想想課文主要講的是什么?
2、交流主要內(nèi)容,了解“這片土地”指的是哪片土地?補充介紹文章背景。
19世紀50年代,“華盛頓特區(qū)”的白人領袖想購買美國西北部的印第安人領地。本文是根據(jù)當時印第安人酋長西雅圖的回信編譯的。西雅圖對白人很友好,為了紀念他,美國西北最大的海岸城市命名為西雅圖。白人居民還在他的墓地上建立了紀念碑。
3、圍繞“神圣”,理清文章脈絡:
指名分段讀課文,思考:課文圍繞“神圣”講了哪些內(nèi)容?
1~3自然段:總寫這片土地的.每一個部分都是神圣的。
4~8自然段:表達了西雅圖酋長對白人的強烈要求,如果把土地轉讓了,希望白人能牢記這片土地是神圣的。
9~11自然段:進一步闡述了人類和大地的關系,指出大地是人類的母親,人類屬于大地,升華了文章的主題。
三、研讀課文1~3自然段,初步理解“神圣”
1、正像同學們剛開始上課時所說的,我們常用廣闊、肥沃等詞語來形容土地,而作者卻選擇了“神圣”這個詞語。那么1、2、3自然段中,哪些詞句讓你感受到這片土地是神圣的?邊讀邊勾畫邊寫感受。
2、交流表現(xiàn)“神圣”的詞句。重點理解以下語句,并相機指導朗讀:
、 “對我們這個民族來說這片土地的每一部分都是神圣的!
“我們這個民族”──印第安人,演講的原文中自稱為紅人。
、 “我們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們的一部分!
這句話充分地表明了人類與大地不可分割的關系,也預示著這片神圣的土地對于我們有多么重要。
、 “我們和大地上的山巒河流、動物植物共同屬于一個家園。”
這句話再一次表明了人類與大自然緊密相連的關系,同時也告訴我們:不應該以旁觀者的姿態(tài)去面對,而應該用主人的身份去保護自己的家園。
3、師讀第一自然段,引導:就在這每一部分都那么神圣的土地上,呈現(xiàn)出了怎樣的畫面?
生自由閱讀1~3自然段,想象,交流自己“看到”的畫面。
小結:我們尊重這片土地上的任何東西,它們是那樣圣潔。
4、引讀2、3自然段。
四、小結
這就是我們的家園,這就是我們神圣的土地。這片神圣的土地對于我們是如此的重要,如何保持這份神圣呢?同學們課后自主閱讀課文,找找答案,下一節(jié)課我們再來討論。
【板書設計】
這片土地是神圣的
善待河水
神圣的土地 善待空氣
善待動物
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口語交際能力,增強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
2、寫出綜合性實踐活動中的見聞或想象。練習修改習作。
3、能發(fā)現(xiàn)比喻句的特點,體會怎樣才能把句子寫形象。
4、積累意思相反的幾組詞及優(yōu)美的詩句。會認7個生字。
5、積極參加綜合實踐活動成果展示。教學重難點: 1、培養(yǎng)口語交際能力,增強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
2、寫出綜合性實踐活動中的見聞或想象。練習修改習作。
教學設計思路:
口語交際:圍繞本組的專題,安排了以“我們能做點什么”為話題的口語交際訓練。有關這次訓練,教材在本組的導語、綜合性學習提示中已經(jīng)作了相關的說明。這次口語交際的目的,意在使學生將學習本組課文所獲得的知識和能力、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有效遷移,結合自己在綜合性學習中的收獲、體會,與同學就家鄉(xiāng)的環(huán)境保護進行探討和交流。
習作:本次習作,是綜合性學習的一部分。要求學生結合前面的綜合性學習來寫,范圍比較廣泛,可以寫自己調(diào)查了解到的情況,可以寫幾年后家鄉(xiāng)環(huán)境的'變化,也可以寫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發(fā)生的有趣的事情。本次習作,可重點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指導。
1?激發(fā)習作興趣。承接前面的綜合性學習巧妙導入,如,大家圍繞“環(huán)境保護”做了很多調(diào)查研究工作,是否愿意結合這次綜合性學習,寫一寫自己了解到的情況、感受或想法;大家在口語交際課上交流了自己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的收獲、體會,是否愿意把交流的內(nèi)容寫下來。
2?選擇習作內(nèi)容。引導學生回憶在口語交際中哪些同學(包括自己)的哪些內(nèi)容表達得具體,給自己留下的印象深,然后幫助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從中選擇習作內(nèi)容。
3?鼓勵學生自由表達和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引導學生由說到寫,把在口語交際中交流的內(nèi)容寫下來。學生可以借鑒本組課文在表達上的特點,比如《翠鳥》抓住了所描寫對象的特點、《一個小村莊的故事》語言樸實,敘事生動清晰,揭示的道理深刻。引導學生使用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特別是有新鮮感的語句。在習作之后,可以引導學生交換習作,互相修改
我的發(fā)現(xiàn):教材中列舉了兩組句子,學生在讀完每一組句子之后,都會有所發(fā)現(xiàn),但是,所發(fā)現(xiàn)的內(nèi)容會因學生不同存在著差異。最簡單的是每一組的第二句比第一句詞句多;二是每組的第二句是比喻句,這是從修辭的角度來發(fā)現(xiàn);三是每組的第二句比第一句表達得更具體形象。在教學中,逐步引導學生由淺入深地進行發(fā)現(xiàn),使其感受到祖國語言的豐富、表達方式的多樣,不斷鼓勵、啟發(fā)學生運用這些規(guī)律,試著使用有新鮮感的詞句,使自己的語言表達更加豐富多樣。教學中不必給學生講有關修辭知識。
日積月累:這部分包括“讀讀認認”和“讀讀背背”兩部分內(nèi)容!白x讀認認”,安排的是一組反義詞語,學生通過這一組內(nèi)容的學習,既可以復習鞏固已經(jīng)學過的生字,又可以借助反義詞學習新的生字,同時積累反義詞語。可以先讓學生借助拼音,自己認讀,同桌互相檢查,教師指名認讀字音和朗讀短文。注意“濁”讀翹舌音,“罪”讀平舌音、“廉、貪、偏”為前鼻音韻母。引導學生進行拓展,再列舉一些自己在平時的學習中積累的反義詞語。“讀讀背背”,安排了古詩佳句,目的是積累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五組詩句,只要求讀讀背背,詩句的意思一般可不講解。教學準備:
1、詞語卡片。
2、學生用各種不同方式表現(xiàn)自己綜合性學習的成果。課時安排:
3課時
板書設計:語文園地二讀讀認認: 清對濁 廉對貪 功對罪 正對偏 獎對罰 優(yōu)對劣 善對惡 勤對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