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中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發(fā)展想象力,激發(fā)對大自然產(chǎn)生美好的情感。
2、在理解兒歌的基礎上學會朗誦。
3、感受民間童謠的藝術魅力。
活動準備
1、課件:《月亮下來吧》。
2、仿編兒歌紙條人手一張。
活動過程
(一)引入:回憶月亮形狀變化。
提問:月亮的形狀是怎樣變化的?(請個別幼兒發(fā)言)
播放PPT2,:每個月的初一,月亮又彎又小,然后慢慢變大變圓,到十五時月亮又大又圓,然后又慢變彎變小。
(二)師生談話:圓圓(彎彎)月亮像什么?
1、點擊進入PPT3提問:圓圓的月亮像什么?(幼兒自由發(fā)言)。繼續(xù)點擊PPT2,師生一起邊看邊說。然后教師:圓圓的月亮像皮球、西瓜、車輪……,還像我們生活當中的許多東西。
2、播PPT4提問:彎彎的月亮像什么?(幼兒自由發(fā)言)。繼續(xù)點擊PPT4,師生一起邊看邊說。然后教師:圓圓的月亮像香蕉、眉毛……,還像我們生活當中的`許多東西。
。ㄈ⿲W習朗誦兒歌。
1、完整欣賞兒歌,感受兒歌的意境美。
(1)初次欣賞。
:今天,老師帶來了一首關于月亮兒歌,一起來欣賞吧。
。c擊進入PPT5)介紹兒歌的名字《月亮下來吧》。(點擊兒歌名字啟動背景音樂,教師朗誦,點擊PPT5進入自動播放到PPT15,畫面切換可結合點擊控制)
提問:兒歌名字叫什么?聽起來感覺怎么樣?引導幼兒學習詞“優(yōu)美”。
。2)帶著問題再次欣賞。
提出要求:請仔細聽,兒歌里講了什么?把月亮當成什么?誰想把它怎么樣?(點按鈕回到PPT5,點擊方法同上,教師再次朗誦)
2、逐段回憶兒歌內(nèi)容,結合圖譜分段學習朗誦。
。c擊進入PPT16)教師提問:你在兒歌里最先(或接下來)聽到什么?把月亮當成什么?誰想把它怎么樣?(教師點擊PPT16,依次逐段出示圖譜后,引導幼兒逐段朗誦二遍。)
3、整首朗誦。(根據(jù)教學需要點播PPT16、17聲音“掌聲”,鼓勵幼兒,增加氣氛)
。1)結合PPT16的圖譜,提醒幼兒用自然好聽的聲音將兒歌完整朗誦二遍。
(2)點擊進入PP17,引導幼兒脫離圖譜配樂朗誦若干遍。
。3)師生共同討論為兒歌配上合適的動作,視幼兒興趣引導幼兒朗誦兒歌若干遍。
(五)活動延伸:仿編兒歌。
中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了解陽臺的主要功能。
2、幫助幼兒了解在陽臺上的安全知識,知道不爬陽臺,不往陽臺外扔東西等。
3、使幼兒初步建立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1、錄像機,錄像帶,電話機。2、幼兒操作卡片。
活動過程:
1、幼兒根據(jù)已有經(jīng)驗談談陽臺的主要功能。"小朋友家里是不是都有陽臺?你們都在陽臺上做些什么?"小結:陽臺是一個伸向屋外的平臺,它可以接觸到更多的空氣和陽光。有的人家在陽臺上曬衣服,養(yǎng)花,養(yǎng)魚,有的人在陽臺上活動身體,鍛煉。夏天,還可在陽臺上乘涼。大家都需要它。
2、觀看錄像,討論在陽臺上哪些行為是對的,哪些是錯誤的。片段一:小朋友在陽臺上看書、折紙。片段二:小朋友在陽臺上鍛煉身體。片段三:一幼兒將頭和身體伸向陽臺外喊樓下的小朋友。片段四:一幼兒往陽臺外拋東西。片段五:一幼兒將身體伸向陽臺外拿手帕。片段六:一小朋友在陽臺上玩,忽然風將陽臺門吹上了,怎么辦?
教師引導幼兒分段觀看錄像片,每看完一段,建議提問:這位小朋友的行為哪里對,哪里錯,為什么?應該怎樣做?
討論小結:在陽臺上取曬在衣架上的`東西時,不能將身子探出護欄,應該用衣鉤將衣物鉤到可以拿到的地方再取回。否則,不小心會發(fā)生危險。不能往陽臺外扔東西,會砸傷他人。如果遇到陽臺上的門被吹上,應向屋里的大人求救,請他們幫忙。
3、幼兒討論:在陽臺上還有哪些危險的事情不能做?
4、幼兒操作,判斷圖片上的幼兒安全行為對與錯,并說出原因。
活動建議:
1、此活動中的錄像內(nèi)容可根據(jù)各幼兒園的實際,繪制成圖片或編排成情境表演。
2、建議家長在家中經(jīng)常提醒幼兒在陽臺上注意安全,及時阻止危險行為,增強安全意識。
活動區(qū)活動:認知區(qū)里向兒童提供各類安全行為的圖片。如:陽臺上的安全、游戲中的安全、戶外活動中的安全,讓幼兒辯別對與錯,并說說原因。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社會特殊緊急電話用途安全教育
活動目標:
1、知道幾種特殊的電話號碼及其作用。
2、了解使用這些特殊的電話號碼的具體情況 。
3、具備初步的自救意識。
重點:知道幾種特殊的電話號碼及其作用
難點:具體使用這些特殊的電話號碼
活動準備:
1.寫有“110”、“119”、“120”、“114”等電話號碼的圖片。
2.畫有警察和警車、醫(yī)生與救護車、消防隊員與消防車的圖片若干,電話或手機1部。幼兒用書:《緊急電話》。
活動過程:
1.教師通過提問創(chuàng)設情境,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出示電話):小朋友,你知道自己家的電話號碼是多少嗎?我們用這部電話打給爸爸媽媽好嗎?
請幼兒現(xiàn)場打電話給家里熟悉的人。
教師:有一些特殊的電話號碼,它們是很有用的,你們知道有哪些嗎?(幼兒自由講述)
2.教師指導幼兒認識幾種特殊的電話號碼,知道它們的用途及其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教師出示寫有“110”的圖片,引導幼兒認識。
教師: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么號碼,它與我們家的電話號碼有什么不一樣,在什么情況下需要使用這個電話號碼呢?它對我們的生活有什么樣的幫助呢?打了這個電話什么車子會出現(xiàn)?誰會出現(xiàn)?他們會做什么?
依次出示“120”、“119”等電話號碼的圖片,指導幼兒了解它們的作用以及相關的工作人員及其活動,并知道這些人員的活動與人們關系。
請幼兒看幼兒用書進一步了解幾種特殊的電話號碼。
3.游戲“怎么辦,做什么”。
教師:現(xiàn)在我們來玩?zhèn)游戲,看誰說得好。這兒有一些圖片,我們看看圖片上發(fā)生了什么事,我們可以打什么電話幫助他們解決呢?誰出現(xiàn)了?他們來做什么?(游戲可進行多次)
幼兒分別扮演需要幫助的人及警察、醫(yī)生、接線員等,進一步熟悉幾種特殊電話號碼及其相關人員的活動。
中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認識蛔回病的癥狀;
2.了解飲食衛(wèi)生與人體健康密切相關以及病從口入的簡單道理;
3.引起對蛔蟲病的關注。
活動準備:
有關蛔蟲的幻燈片或圖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情景導入,引起幼兒對蛔蟲病的關注。
向幼兒介紹某位小朋友突然肚子疼得厲害,父母帶他去檢查,發(fā)現(xiàn)肚子里有蛔蟲的事例,引起幼兒對蛔蟲病的關注。
提問:"小朋友得了什么?"
二、幼兒第一次操作
1.小組討論:蛔回病的癥狀、得病的痛苦及其危害。
提問:①"蛔蟲病有什么癥狀?"
、"得病后會怎樣?"重點指導幼兒說出蛔蟲病的癥狀。
三、分享經(jīng)驗
1.出示幻燈片或圖片,介紹蛔蟲生長變化的過程。
提問:"蛔蟲是怎樣生長的.?"重點指導幼兒了解蛔蟲的生長變化過程。
四、再次操作
1.請保健醫(yī)生講講為什么會得蛔蟲病,了解飲食衛(wèi)生與人體健康密切相關以及病從口入的簡單道理。
重點指導幼兒了解飲食衛(wèi)生,預防蛔蟲病。例如:飯前便后要洗手,不用臟手拿東西吃,生的瓜果要洗干凈后再吃……
活動延伸:
把幼兒討論的結果寫出來,配上畫,貼在本班的宣傳欄內(nèi),向其他班幼兒和家長進行宣傳,并請家長協(xié)助。自編或選擇一首有關的兒歌教給幼兒,以鞏固認識并轉(zhuǎn)變?yōu)樾袨椤?/p>
中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懂得情緒愉快有利于身體健康。
2、初步學習正確的方式排解不開心的情緒。(重、難點)
3、引導幼兒逐漸養(yǎng)成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
【活動準備】
4個木偶、一個開心枕。
【活動過程】
一、感受快樂。
拍手入場,進行開心碰碰碰的游戲。
二、開心與煩惱。
1、剛才玩的真開心,你們想想平時你還遇到過什么開心的事?
2、開心的時候你會怎樣?(用動作表現(xiàn))
3、除了開心的事,我們還會遇到一些不開心的事,誰來說一說你都遇到一些什么不開心的事?
4、不開心的時候你會怎樣?(用動作表現(xiàn))
5、你喜歡開心的自己還是不開心的自己?
小結:不開心就是生氣,生氣不僅不讓人喜歡,還會對我們身體產(chǎn)生壞的.影響。生氣的時候,人吃不下飯,睡不好覺,身體越來越差,所以我們要盡量不讓自己生氣,把生氣這個壞習慣消滅掉。
三、化解不開心。
1、消氣商店:誰知道什么是消氣商店?
2、我們來看看誰來消氣商店了?
3、依次出示小動物,請幼兒幫他們想辦法!
4、你覺得消氣商店好嗎?為什么?
5、如果你生氣了,你會想哪些辦法讓自己消氣呢?
小結:每個人都有生氣的時候,你生氣的時候,可以唱唱歌,跳跳舞,玩玩玩具,看看電視或者大聲的哭一哭,這樣你就能消氣,讓自己快樂起來。
四、讓自己開心。
1、介紹開心枕。
2、傳遞開心,讓每個幼兒和“開心枕”抱一抱,親一親。
3、說一說抱著“開心枕”有什么感覺?
4、把開心枕送給其他人來感受一下開心的滋味。
五、歌唱《表情歌》,小結,結束。
中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學念兒歌,理解動詞:“折、捏、畫、剪”,練習發(fā)音:老師、手。
2、感受教師的心靈手巧,激發(fā)心中對教師的喜愛和敬佩之情。
3、培養(yǎng)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zhì)。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活動準備:
1、教師的手工作品:折紙青蛙、泥塑小猴、剪紙小羊、手工紙飛機各一個。
2、幼兒用書、教學掛圖。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教師出示手工作品,引導幼兒欣賞。
2、你們知道這些好玩的手工作品是誰做的嗎?是怎么做的呢?
3、引導幼兒學習動詞“折、捏、剪”。
二、欣賞兒歌
1、教師邊朗誦兒歌,幼兒跟念。
2、幼兒學念兒歌,教師用手工作品提示相關內(nèi)容。(重點提醒幼兒發(fā)清楚“老師、手”的字音。)
三、師幼合做游戲
1、幼兒念兒歌,教師在“呱呱呱、蹦蹦跳、咩咩叫、飛得高”處做模仿動作。結尾一句大家一起念。
2、教師念兒歌,幼兒模仿動作。
中班教案 篇6
設計思路:
進入中班后我班開展了水墨畫的教學,兒童一般都習慣硬筆在較硬的材料上涂邪,水墨畫無論從筆、紙、還是顏料上的習慣完全不同,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小朋友已有良好的執(zhí)筆、洗筆習慣,對水墨畫產(chǎn)生興趣。但孩子的表現(xiàn)力與成人不同,因而在活動中一方面讓家長了解老師的教學方法,另一方面展示孩子畫畫方面的真實情況,希望通過這一活動讓家長能根據(jù)孩子的特點在家進行有效指導或有一個正確的觀點不要打擊孩子的繪畫積極性。
一、活動目標:
1、學習用水墨顏料、毛筆畫出牽牛花,繼續(xù)學習側鋒的.筆法。
2、有良好的執(zhí)筆、洗筆習慣,
3、能較仔細的觀察畫面,對水墨畫產(chǎn)生興趣。
二、活動準備:
1、觀察過各種美麗的花
2、每人一張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注意幼兒執(zhí)筆、洗筆的姿勢與方法以及筆法
四、展示幼兒的作品
中班教案 篇7
設計意圖:
幼兒園生態(tài)環(huán)境教育是我園的市級課題,經(jīng)過幾年的研究與實踐,在不斷的探索中,成功的編寫成了園本教材《科學教育環(huán)境》。其中的“廢物利用”這一園本課程中《報紙的煩惱》這一則故事給了我很多的啟發(fā)與思考!秷蠹埖臒⿶馈肥且粍t賦予思想性、情感性的童話故事,在這則故事中,通過對報紙不同情緒的感知,揭示了廢舊報紙的許多可利用性及要愛惜報紙的情感。那么,孩子們對廢舊報紙的可利用性知道多少呢?
一次,我有意將廢舊報紙投放于晨間桌面、體育區(qū)、語言區(qū)、表演區(qū)等各區(qū)域活動,驚奇的發(fā)現(xiàn),晨間桌面他們會用它來折飛機呀、撕碎片呀、團紙球呀,語言區(qū)、表演區(qū)他們會像真有回事兒似的學爸爸、奶奶看報呀……在成人眼中不起眼的廢舊報紙真的成了孩子們的寶貝。經(jīng)過多次仔細觀察,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雖然興趣濃厚,可對報紙的玩法、利用性還是存在著局限性。
新《綱要》中指出:幼兒是教育活動的積極參與者而非被動接受者,活動內(nèi)容必須與幼兒興趣、需要及接受能力相吻合。我想,作為教師,應根據(jù)幼兒的興趣、需要和原有經(jīng)驗,引導幼兒走向最近發(fā)展區(qū)。由此產(chǎn)生了中班綜合活動——《有用的報紙》。
開展這一活動,孩子們要有一定的基礎。我班幼兒已有折、剪、團等用廢舊報紙制作的經(jīng)驗。這一活動適合于中班下學期的小朋友。
活動設計:
一、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nèi)容,增強愛惜報紙、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
2、了解廢舊報紙的再可利用性,能想方設法利用廢舊報紙,對報紙制作產(chǎn)生興趣
二、重點、難點
1、故事內(nèi)容以及對故事中報紙不同情緒的感知
2、想方設法再利用廢舊報紙及用舊報紙制作
三、活動準備
1、事先排練四位大班幼兒擔任小小模特兒的角色(身穿報紙服裝、頭戴報紙頭飾,手拿報紙道具,如:紙傘、紙球、紙棒、紙辮子等隨樂表演)
2、廢舊報紙許
多,剪刀、膠水、水彩筆、舊圖書、白紙、蠟筆、蛋、臟皮鞋等
3、輕音樂、故事錄音(見后)
4、多媒體課件
5、事先排練好二段情境表演
四、活動過程
1、幼兒觀看模特兒表演,初步感知舊報紙的用途
師:哎呀!小朋友們快看,來了一群小小模特兒,她們身上的衣服多有趣呀!
。ㄓ變河^看表演,模特定格)提問:(1)她們身上的衣服是什么做成的呀?(報紙)
。2)報紙做的衣服漂亮嗎?(漂亮)報紙還做成了些什么呀?(紙球、紙棒、紙辮子、紙傘、紙扇子等)
。3)你們還可以用報紙做成什么呀?
總結:舊報紙真棒,能做出這么多東西來,我們一起拍拍手謝謝小模特兒的表演吧!
[說明:通過觀看小模特兒惟妙惟肖的表演,在課的開始部分充分調(diào)動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
2、觀看情境表演,了解舊報紙在人們生活中的用途
情境表演(1):老師發(fā)現(xiàn)一個小秘密,你們想知道嗎?(想)老師發(fā)現(xiàn)你們的顧老師的皮鞋呀弄臟了,也請你們看看,(配班老師走上來)臟不臟?(臟)那怎么辦呢?
師:我也有辦法,用舊報紙擦擦吧。ń處熓痉叮┌眩真干凈呢!舊報紙可以擦皮鞋。
。2):(兩個小朋友各拿一本書跑上來說:“老師,我的書壞了。”“老師,我的書舊了。”)哎呀,兩本書,一本壞了,一本舊了,那怎么辦呢?
師:我也有辦法,用舊報紙包一下吧。ń處熓痉叮,這樣,書就不容易壞、舊了。舊報紙還可以包書。
提問:你們知道人們還可以用舊報紙做些什么事情嗎?(包蛋、擦玻璃等)
總結:人們可以用舊報紙做這么多的事情,報紙的本領大嗎(大)
[說明:通過觀看二段情境表演及兩個開放式提問的設計:“皮鞋臟了怎么辦?”“書破了、舊了怎么辦?”讓幼兒積極動腦,大膽想象思維,在寬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既讓幼兒了解了人們對舊報紙的再可利用性,又培養(yǎng)了幼兒助人為樂的情感]
3、看動畫,聽故事《報紙的煩惱》,感知報紙的不同情緒
師:報紙真好,能給我們帶來那么多的好處,可報紙也有不高興的時候,聽—(看多媒體動畫,聽故事錄音)
[說明:為使幼兒更好的理解故事內(nèi)容,充分體會報紙的不同情緒,在講述故事時運用了形象生動逼真的畫面,給幼兒一種直觀的印象,激發(fā)了幼兒的學習積極性。]
提問:(1)報紙為什么不高興呢?
。2)你們該向誰學習?為什么?
總結:報紙的本領真大,我們可不能看完了就把舊報紙扔掉,要愛護它,好好利用它,可以用它來做很多很多的事情。
[說明:通過兩個提問,師生共同討論,讓幼兒懂得了該怎樣對待廢舊報紙。在培養(yǎng)幼兒愛惜廢舊報紙的同時,引出了下一個環(huán)節(jié)。]
4、操作嘗試,想方設法利用舊報紙
(1)引導幼兒討論
師;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很多的舊報紙,請你們先和旁邊的小朋友說一說,可以用它來做些什么事情呢?
。2)幼兒自由操作、創(chuàng)造,可以畫圖、寫字、剪紙、做服裝、作運動器械、包書、擦鞋等。(放輕音樂)
(3)展示個別幼兒作品
提問:你用報紙做了些什么事情呢?
總結:小朋友們真聰明,用舊報紙做了這么多的事情。只要我們多動腦筋,肯動手,就可以把很多沒用的東西變成有用的東西。
[說明:這一環(huán)節(jié)是本次活動的難點,先通過讓幼兒自由討論,在討論的基礎上進行嘗試,只要是幼兒嘗試操作的'、創(chuàng)造的,我及時給予肯定,并注重幼兒的合作,培養(yǎng)他們的合作能力,倡導自主的、探究的合作的現(xiàn)代化兒童學習方式。]
5、組織幼兒用舊報紙玩游戲
小師:小朋友們,報紙很想和你們玩游戲,你們愿意嗎?(愿意)
玩哪些游戲呢?(教師示范:夾紙?zhí),團紙扔,三個三個小朋友跳過報紙等游戲)
延伸活動
師:用舊報紙還可以做很多的游戲,我們一起到外面和報紙做游戲吧!
[說明:這一環(huán)節(jié)作為一種延伸活動給幼兒提供了繼續(xù)探索的機會。]
活動評析
1、以幼兒為主題,注意啟發(fā)幼兒的積極思維
在《有用的報紙》這一中班綜合活動中,我注重營造寬松的活動氛圍,以幼兒為主題,始終注意啟發(fā)幼兒的積極思維,運用表揚鼓勵、榜樣示范、個別指導等方式,注重操作性、感受性、體驗性,引導幼兒人人動手、大膽嘗試,讓他們在做做玩玩說說的過程中獲得了發(fā)展,也使整個活動的重難點得到了突破。
2、學科間的有機融合
在設計活動時,從引導啟發(fā)幼兒感知舊報紙的用途,進而引出故事,揭示故事中蘊涵的利用報紙、愛惜報紙的情感教育,逐漸過渡到讓
幼兒自主探究嘗試利用廢舊報紙。在此之后,我還設計了延伸活動,利用舊報紙做游戲,給幼兒提供了又一探究機會。內(nèi)容層層遞近,環(huán)環(huán)相扣,使語言、美術、健康及情感教育緊密聯(lián)系,有機融合。符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
以上就是《有用的報紙》這一綜合活動的完整過程,在這個過程設計中,存在著很多的不足與欠缺,請多提寶貴意見。
設計意圖:
幼兒園生態(tài)環(huán)境教育是我園的市級課題,經(jīng)過幾年的研究與實踐,在不斷的探索中,成功的編寫成了園本教材《科學教育環(huán)境》。其中的“廢物利用”這一園本課程中《報紙的煩惱》這一則故事給了我很多的啟發(fā)與思考!秷蠹埖臒⿶馈肥且粍t賦予思想性、情感性的童話故事,在這則故事中,通過對報紙不同情緒的感知,揭示了廢舊報紙的許多可利用性及要愛惜報紙的情感。那么,孩子們對廢舊報紙的可利用性知道多少呢?
一次,我有意將廢舊報紙投放于晨間桌面、體育區(qū)、語言區(qū)、表演區(qū)等各區(qū)域活動,驚奇的發(fā)現(xiàn),晨間桌面他們會用它來折飛機呀、撕碎片呀、團紙球呀,語言區(qū)、表演區(qū)他們會像真有回事兒似的學爸爸、奶奶看報呀……在成人眼中不起眼的廢舊報紙真的成了孩子們的寶貝。經(jīng)過多次仔細觀察,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雖然興趣濃厚,可對報紙的玩法、利用性還是存在著局限性。
新《綱要》中指出:幼兒是教育活動的積極參與者而非被動接受者,活動內(nèi)容必須與幼兒興趣、需要及接受能力相吻合。我想,作為教師,應根據(jù)幼兒的興趣、需要和原有經(jīng)驗,引導幼兒走向最近發(fā)展區(qū)。由此產(chǎn)生了中班綜合活動——《有用的報紙》。
開展這一活動,孩子們要有一定的基礎。我班幼兒已有折、剪、團等用廢舊報紙制作的經(jīng)驗。這一活動適合于中班下學期的小朋友。
中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通過遷移經(jīng)驗,加深幼兒對葉子形狀、顏色的認識。
2、會用多種形式來表現(xiàn)多彩的樹葉,具有初步表現(xiàn)美的能力。
3、樂于參與美術活動,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5、根據(jù)色彩進行大膽合理的想象。
活動準備:
1、已剪好各種樹葉形的手工紙。
2、在卡紙上貼有已經(jīng)壓平的樹葉、剪刀、油畫棒、白紙。
3、在各色手工紙上畫有各種樹葉的輪廓
4、背景圖:上有三棵大樹(另有小花、小草)
活動過程:
一、出示已采集的樹葉,激發(fā)幼兒想動手制作的愿望。
師:看看,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么?那這些樹葉有什么不同?(形狀和顏色),你們知道這也樹葉的媽 媽是誰嗎?(大樹)。吳老師把這些樹葉做成了相片送給了大樹媽 媽,你們想不想知道我是怎么做的?
二、師邊講述邊示范制作樹葉相片的不同方法。
第一組:線描畫 在已剪好樹葉形的手工紙上用記號筆先分成幾大塊,再用不同的線條和圖形進行裝飾,
第二組:拓印畫 在已經(jīng)貼好壓平的樹葉的.卡紙上,覆蓋一張白紙,用油畫棒橫著在樹葉的上方來回涂。注意上下兩張紙要壓住不能動,印好后再用剪刀剪下已拓印好的樹葉。
第三組:撕貼畫 在已經(jīng)畫有不同形狀樹葉的手工紙上,用食指拇指捏緊紙一上一下沿樹葉輪廓慢慢撕,。
三、幼兒制作,教師指導,
第一組:提醒幼兒先將樹葉分成幾大塊,裝飾時,線條與圖形一定要豐富,要有規(guī)律。
第二組:拓印時,上下兩張紙不能動,要等到拓印好了才可以移動,拓印時油畫棒必須橫著涂。
第三組:撕貼時左右手必須協(xié)調(diào),要沿著樹葉輪廓方向慢慢撕。
四、活動結束
1、展示幼兒的作品
師:把樹葉相片送到大樹媽 媽的身邊。分組進行講評。
2、和大樹媽 媽一起跳個《歡樂舞》。
師:大樹媽 媽有了那么多孩子,變得更有精神更年輕了,我們和大樹媽 媽一起跳個舞吧!。
教學反思:
總的來說本次美術課達到了預設的目標,在活動中無論是觀察還是孩子自己操作,氛圍都很熱烈,雖然有的孩子動手能力比較差,但是他們都很努力、認真,就算孩子的進步是一點點,作為教師我們也要鼓勵孩子的進步,激勵他們更加努力。
小百科:樹葉是樹進行光合作用的部位。葉子可以有各種不同的形狀、大小、顏色和質(zhì)感。葉子可以聚成一簇,也可以遍地散落。葉子的邊緣可以是光滑的,也可以是鋸齒狀。
中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能按要求在起點和終點之間找到多條不同的行走路線。
2、培養(yǎng)幼兒做事靈活不拘一格的態(tài)度及擴散性思維。
活動準備:
教具:去商店的大游戲圖、去外婆家的大游戲圖。
幼兒材料:去外婆家的游戲圖、蠟筆、吸管等。
活動過程:
一、激發(fā)幼兒游戲的興趣,引導幼兒觀察游戲圖,講解玩法。
師:小紅帽的外婆生病了,她要看外婆去。去之前要到商店去買點心。這是小紅帽的家,這是商店。你們看,這些腳丫都表示一條一條的馬路,一個腳丫表示一條馬路。
媽媽告訴她,從家到商店有一條最近的路,需要經(jīng)過四條馬路,也就是要經(jīng)過四個腳丫。小紅帽走出門口一看,這么多條路,她該走哪一條呢?我們就從這兒出發(fā)吧!這里有三條路,怎么辦?我們來選擇一條試試吧!
小結:原來我們走到分岔路口的時候,可以朝不同方向去嘗試。
如果小紅帽從家到商店每次都走不同的路線,你們還能幫助她想出更多不同的路線嗎?記得一定要經(jīng)過四條不同的.馬路,請你來試一試。(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操作,教師示范用不同色的蠟筆將每次走的不同路線畫下來)
二、加大難度,引導幼兒按照要求找出兩點間的不同路線。
師:小紅帽買好了點心要去外婆家了。這是小紅帽的家,這是外婆的家。剛出發(fā),就發(fā)現(xiàn)她被大灰狼給盯上了,這真是太危險了!小紅帽必須走最近的路線爭取快點到外婆家。最近的路線就是她要走過四條馬路,也就是四個腳丫的路線。(教師示范)
小朋友,請你幫幫小紅帽,她還有不同的走法嗎?記。阂欢ㄒ罱穆肪也就是四個腳丫的路線。請你先用吸管擺一擺,再拿蠟筆畫下來?纯从袔追N走法?(教師示范)
一種走法用一種顏色的蠟筆畫,有幾種走法就用幾種顏色的蠟筆。(幼兒操作)
討論操作結果,發(fā)現(xiàn)多種不同走法。
活動延伸
教師:如果小紅帽要經(jīng)過五條馬路呢?她該怎么走?經(jīng)過六條馬路呢?又該怎么走?(教師鼓勵幼兒按要求盡可能多地找出兩點之間的不同路線,培養(yǎng)幼兒的發(fā)散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