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大班教案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初步培養(yǎng)幼兒聆聽的習慣,感受小魚和鯊魚不同形態(tài)的音樂,引導創(chuàng)編各種小魚游的動作,表現(xiàn)其音樂形象。
2、激發(fā)幼兒喜歡小魚的情感及做音樂游戲的興趣。
活動準備
1、課件
2、大海圖一幅,各種水生動物。
活動過程
一、幼兒聽音樂,開火車來到“海邊”。
1、提問
(1)我們來到了哪里?
(2)大海里有什么呀?
2、幼兒自由想象,教師根據(jù)回答,在圖中放上螃蟹、海馬、烏賊蝦、帶魚、鯨魚、小魚和鯊魚等。
二、初步感受小魚的鯊魚的音樂。
1、自由想象音樂。(完整欣賞音樂一遍)
教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段好聽的音樂,想聽嗎?我們來聽吧!
提問:你聽了音樂,有什么感受?
2、小魚和鯊魚也來了,聽聽看,哪是小魚游,哪是鯊魚游。
(完整欣賞一遍)
1)欣賞小魚游的.音樂,創(chuàng)編小魚游的動作。
(1)我們來聽這段音樂是誰來了。(幼兒欣賞辨別)
(2)小魚怎么游的?
(3)我們跟著音樂來游吧!幼兒跟著音樂做小魚游。
(4)老師請出一位能跟著音樂節(jié)奏游的“小魚”示范。
(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這條小魚能跟著音樂有節(jié)奏地擺動)
(5)集體跟著音樂有節(jié)奏地擺動。
(6)小魚還可以怎么游?讓幼兒創(chuàng)編各種不同的小魚游的動作。
(7)跟音樂不同的小魚游。
2)欣賞理解鯊魚的音樂。
(1)聽聽著段音樂是誰來了?
(2)鯊魚的音樂聽上去怎么樣?(幼兒自由想象)
(3)鯊魚遇到小魚會怎么樣?(幼兒自由述說)
(4)辨別小魚逃跑的樂句。
3)音樂中有小魚逃跑的樂句嗎?我們來找一找!
三、師生合作游戲。
1、出示頭飾,激發(fā)幼兒玩游戲的熱情。
2、交代游戲要求:
(1)老師做鯊魚,小朋友做小魚,小魚可以按自己喜歡的小魚游動作參加游戲。
(2)聽到小魚逃跑的樂句,才能逃跑。
3、游戲。
4、簡短小結,請一幼兒做鯊魚再次游戲。
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用(目測、計量、數(shù)數(shù)、折疊)等多種方法大膽去嘗試探索多種二等份的方法將一個物體等份成兩份。
2、體會二等分給我們生活帶來的便捷、美化作用。
活動材料; 教具:小螞蟻兩個、蛋糕一塊、二等份圖卡10張
學具:長方形紙、剪刀、尺、毛線、包裝紙;吸管、圓片、三角形、正方形;硬幣、蠶豆、雪花片、紐扣、小碗;量杯6個、天平、蛋糕、番茄、豆腐干、刀子、菜板、橡皮泥等。
活動過程: 1、幼兒將長方形紙進行二等份。
(1)班上請來了兩位小客人,看看是誰?它們還帶來了最喜歡吃的蛋糕,可是只有一塊蛋糕,兩人都想吃,怎么辦?
(2)請一位幼兒動手試一試,有什么辦法知道這兩塊一樣大呢?(重疊)
(3)教師小結:把蛋糕分成一樣大的兩份,這種方法叫二等份。想想蛋糕除了這樣分,還有不一樣的分法嗎?每位小朋友面前都有一張像蛋糕一樣的長方形紙,請你想出和別人不同的方法進行二等份?
(4)幼兒動手操作,展示幼兒分法。(邊與邊對折、對角折)請幼兒比較一下,分出來的'圖形和原來的圖形有什么變化?
(5)教師小結:小朋友用了對折、對角折對長方形紙進行了二等份,把它分成了兩份一樣大的圖形。
2、幼兒分組操作,嘗試用多種方法進行二等分。
(1)小螞蟻邀請你們到螞蟻王國去參觀,愿意嗎?參觀時小朋友應不推不擠,有秩序地參觀,看看樂園里有什么?教師介紹各種材料,請小朋友幫忙把里面的東西進行二等份。
(2)幼兒>自由操作,教師重點指導天平秤量、實物分法等。
第一組:圓形、三角形、正方形、剪刀。
第二組:毛線、彩帶、吸管、尺、剪刀。
第三組:硬幣、蠶豆、雪花片等。
第四組:量杯、水。
第五組:天平、橡皮泥、蛋糕、番茄、豆腐干、刀、菜板。
3、幼兒講述操作過程、方法。
(1)小朋友分過很多東西,請你想一想你分了什么?怎樣分的?
(2)幼兒講述各種分法,教師引導幼兒聯(lián)系生活想想在什么時候用過目測、數(shù)數(shù)法----
(3)教師小結:小朋友在樂園里用了目測法、折疊法、計量法、數(shù)數(shù)法等對樂園里的東西進行了二等份。
4、游戲“看誰說得對”
小螞蟻想和你們做游戲,請你看圖形說說它是不是二等份?比一比誰說得又對又快?
5、延伸
在生活中,除了進行過二等份,還可以分成幾份?以后我們還會繼續(xù)試試四等份、五等份……
大班教案 篇3
一、預設內容:生活中的卡
二、活動目標:
(1)、認識日常生活中幾種常見的卡,初步知道它們的名稱和用途。
(2)、了解各種卡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方便。
(3)、在游戲活動中體驗與同伴合作的快樂。
三、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已收集到的各種各樣的卡 卡名稱的字卡
四、活動步驟:
(1)、師生交流,由“交通卡”引出有關卡的話題:
師:上一次劉老師乘輕軌的時候,使用的是什么卡?
交通卡除了可以乘輕軌以外還可以有什么用?
(引導幼兒觀察卡后面的小標志。)
師生:交通卡的用途很廣泛,可以乘坐很多的交通工具。
師:除了交通卡以外,你還知道認識哪些卡?
(2)、幼兒自由上來介紹自己收集到的卡,并向大家介紹這些卡的名稱和用途。
師:為什么要發(fā)明這些卡?你認為這些卡有用嗎?除了這些卡,你還想發(fā)明什么樣的卡呢?
(3)、請幼兒按這些卡的性質進行歸類,將相同的卡在相應的卡名稱下排隊并統(tǒng)計數(shù)量。
銀行卡、交通卡、社?、會員卡、就診卡、手機充值卡、游戲卡、其他卡
(4)、游戲:今天誰會贏
A、幼兒成人數(shù)相等的五組,每組幼兒按順序編號,每次按編號的`順序猜題。
教師將卡按順序貼在磁性黑板上。
B、教師介紹游戲規(guī)則:每組抽題后,先要說己這組猜的這張卡是第幾排的第幾張,并說出這是一張什么卡。說對了,計一分,說錯了,有其他的小組進行補充。
C、游戲結束后,各小組統(tǒng)計自己小組的得分情況,評出本次競賽的冠軍組。
大班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幼兒升入大班以后就成為幼兒園里的大哥哥大姐姐了,這一角色的轉變使幼兒充分體驗到了長大的自豪感。該活動意在指導孩子們用科學的測量方法發(fā)現(xiàn)自己在身高和體重上的變化,形象地感知到自己長大一歲了。指引幼兒嘗試運用不同工具和方法測量身高、腰圍等,激發(fā)幼兒自主展開探索活動,讓幼兒在與伙伴相互測量的過程中,學習簡單的比較和記錄的方法。長大是一個過程,希望通過活動幫助、促進幼兒獨立、自信、自主意識的建立,并使這些品質一直伴隨幼兒成長,為其今后的發(fā)展打下基礎。
活動目標
1.學習運用繩子、毛線等測量人的身高和胖瘦。
2.學習簡單的比較和記錄的方法。
3.感受相互測量的樂趣,感知相互之間的差別。
活動準備
1.幼兒每組一張身高記錄紙,一張胖瘦記錄紙,一盒水彩筆。
2.長短不一的尼龍繩、毛線繩若干:提早在相應高度的墻上貼上白紙。
3.《高人走,矮人走》音樂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音樂激起幼兒活動興趣
伴隨《高人走,矮人走》音樂,帶領幼兒交替變換動作做踮步、屈腿下蹲走等進入活動室。
(評析:讓幼兒在音樂游戲中感受高、矮的變化,激起幼兒對高矮的探究欲望。)
學習測量身高的方法
1.小朋友們,剛才我們跟著音樂模仿了高人走、矮人走,我們班小朋友個子一樣高嗎?誰最高?
幼兒自由討論、推薦出自己認為最高的小朋友。
2.什么方法可以知道身高?還有什么方法?
幼兒提出測量方法:背靠背比一比;用東西量一量(尺子、繩子、本子、書……);靠墻比一比。
幼兒每說出一種方法,教師就請幼兒上前來試一試。
提示幼兒在測量時注意:①站直;②從下往上沿身體中間脊柱部位測量;③靠墻比時兩人站在同一位置。
3.組織幼兒分成5組嘗試測量身高,并在記錄紙上記錄測量結果,教師巡回指導。
、傩∨笥褌儗W會了這么多測量身高的方法,請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互相測量一下身高。
、诔鍪旧砀哂涗洷,激勵幼兒用自己的方法記錄測量結果。
、壅埜鹘M幼兒按從高到矮排隊,檢測剛才的記錄是否正確。
探索測量胖瘦的方法
1.教師指導幼兒思考:想知道伙伴的胖瘦應當測量哪里。
2.請幼兒互相探索測量方法。
提示幼兒在測量時注意:測量腰圍時應注意從哪個地方開始測量,到哪個地方結束。
3.組織幼兒測量腰圍。
幼兒自由取尼龍繩、毛線繩等不同長度的“量具”測量彼此的胖瘦(腰圍)。
教師巡回指導并提示幼兒記錄測量結果。
(評析:《綱要》科學領域目標明確指出:“能用多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用適當?shù)姆绞奖磉_,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币陨蟽蓚環(huán)節(jié),引導幼兒看一看、試一試、比一比、說一說,多種感官參與,不知不覺中運用多種方法測量了自己和同伴的身高、胖瘦,對自己的成長發(fā)生了興趣。同時將身高和胖瘦記錄表設計成兩張獨立的表格,并在每次測量活動時分發(fā)相應的記錄表格,避免了幼兒出現(xiàn)記錄上的混淆和差錯。)
健康教育
引導幼兒討論:怎樣可以使自己長高、長胖,怎樣使自己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
(評析:通過討論,讓幼兒知道不挑食、不貪食、勤鍛煉、保證充足的睡眠等好習慣的重要性,使本次活動得到升華。)
延伸活動
1.組織幼兒用自然測量的方法,操作各種不同材料(書、本子、鉛筆、枝條、紙等),在活動室測量室內物品,到戶外測量大樹等。
2.在益智區(qū)投放皮尺、直尺等長度測量工具,教幼兒學習精確測量和認讀。
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對比試驗,發(fā)現(xiàn)同樣的紙加重或改變形狀后下落的'速度不一樣。
2、在探究活動過程中,學會合作,體驗探索的樂趣。
活動準備:
白紙若干,積木、石頭、橡皮泥、沙包等,記錄單。
活動過程:
1、通過游戲"紙片落下來",引發(fā)興趣。
幼兒兩人一組游戲,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紙片下落形態(tài)。
教師:你們發(fā)現(xiàn)兩張紙是怎樣落下來的?
2、教師提出問題,引發(fā)幼兒猜想討論。
教師:你能讓其中一張紙飛快地落下來嗎?有什么辦法?
幼兒進行預測并提出自己的想法。
3、教師引導幼兒通過實驗驗證自己的想法。
幼兒分組實驗,教師觀察幼兒使用的方法并詢問幼兒。
教師引導幼兒集中交流。
教師:我們用了這么多的方法,這些方法李有沒有相似的方法呢?
大班教案 篇6
一、 活動名稱:我來數(shù)小魚
二、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仔細認真聽問題的習慣。
2使幼兒學會有規(guī)律的數(shù)數(shù):從上到下,從左到右。
3能進行大小、顏色、里外的分類數(shù)數(shù)。
4能積極大膽的完整的回答問題,并表達自己意見。
三、 活動準備:紅色、黃色大魚各三只;紅色、黃色小魚各兩只、“池塘”圖片一張;三個小籃子
四、 活動過程:
1 數(shù)總數(shù)
。1)出示“池塘”問:“這是什么啊?”“池塘里有什么。俊
。2)教師一次請出十只魚,提問“這里一共有多少只魚?”要求幼兒仔細聽,請幼兒自由數(shù)。
(3)請幼兒說出總數(shù),并問:“你是怎么數(shù)的?”引導幼兒說出該怎樣數(shù),數(shù)錯的`幫助他重數(shù)。
2 數(shù)大小魚
。1)請小朋友認真觀看圖片,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引導幼兒說出:“有大魚、小魚,有紅色、黃色的魚,有的在池塘里、有的在塘外!
(2)教師:“那我們來數(shù)數(shù)大魚有多少只?找并放到籃子里!闭埿∨笥炎杂蓴(shù)并討論,再請兩到三個小朋友來示范數(shù)數(shù)。用同樣的方法數(shù)小魚有多少只。
3 數(shù)紅、黃色魚
教師:“小朋友們都發(fā)現(xiàn)有紅色和黃色的魚,那老師請一個小朋友來數(shù)數(shù)看紅色(黃色)的魚有幾只?”教育幼兒要仔細認真的數(shù)數(shù)。
4數(shù)池塘里、外的魚
教師:“有的魚在池塘外面,有的又在池塘里面,那池塘里面(外面)有幾只魚?”組織幼兒分組討論,每組派一個代表說出答案。
5小結:引導幼兒說出要認真仔細的數(shù)數(shù),并進行大小、顏色、里外的分類。
6結束:歌曲《小魚的夢》
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欣賞漢服服裝,感受中國漢服之美。
2、嘗試用花紋裝飾漢服。
活動準備
油畫棒、各種漢服服裝圖片
活動開始
1、出示各種漢服圖片,導入活動。
。1)圍繞漢服圖片進行談話,簡單介紹漢服特點。
(2)提示:圖片上的服裝是漢服。漢服,全稱是“漢民族傳統(tǒng)服飾”,又稱漢衣冠、漢裝、華服,漢服定型于周朝,傳承于秦朝。
漢代衣冠直接繼承自秦朝,漢朝形成完備的冠服體系。
2、觀察漢服。
。1)漢服和現(xiàn)代服裝有什么不同?它有什么特點?
(2)你最喜歡漢服的'什么地方?
。3)漢服的領口、袖口、下擺、襟邊有什么裝飾?
小結:漢族服飾的裝飾紋樣上,多采用動物、植物和幾何紋樣。
3、幼兒繪畫。
師: 請用黑線筆在漢服的領口、袖口、下擺、襟邊進行裝飾,并用油畫棒涂色,看看你裝飾后的漢服會帶給你什么感受
4、展示作品,欣賞。
說說你用了什么紋樣裝飾,你最喜歡誰的作品。
活動延伸
了解花邊規(guī)律,用花邊裝飾清朝服飾。
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保蕾p各種花瓶,感受工藝品的美。
2.根據(jù)花瓶的造型的幾個部分及其變化設計花瓶。
3.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jù)所觀察到得現(xiàn)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矗畷盟鼈兇竽懙剡M行藝術表現(xiàn)與創(chuàng)造,喜歡裝飾。
5.培養(yǎng)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準備:
。保畮熒餐占鞣N花瓶。
。玻L畫紙,油畫棒,水粉顏料,勾線筆,用水果包裝網(wǎng)扎成的“菊花”。
3.花瓶范畫一張,各種花瓶圖案的范例若干。
活動過程:
一、1.出示花瓶,引導幼兒觀察。
、龠@些花瓶漂亮嗎?哪幾部分最漂亮?
、谶@些花瓶一樣嗎?什么地方不一樣?
。玻鶕(jù)幼兒回答,教師歸納小結:花瓶有陶瓷的有玻璃的,花瓶有胖的有瘦的,有高的有矮的';花瓶口有的是平口,有的是花邊口;花瓶頸有粗的有細的,有長的有短的,有的兩邊還有“小耳朵”;花瓶肚圓的、橢圓的,還有扁的,等等。
二、探索創(chuàng)作
1.引導幼兒學習花瓶造型的設計。
、俪鍪痉独ぐl(fā)幼兒的創(chuàng)作欲望。
、谡1~2個幼兒運用將花瓶的主要組成部分(瓶口、瓶頸、瓶肚)進行組合變化的方法來設計花瓶。
。玻龑в變簩W習花瓶圖案的裝飾設計。
、僖龑в變河^察花瓶上的圖案,說說它們一般在花瓶的什么部位。
、诔鍪净ㄆ繄D案范例,引導幼兒欣賞。
、凼痉队盟W(wǎng)扎成“菊花”印畫花瓶上的圖案。
三、幼兒創(chuàng)作教師指導
。保膭钣變涸O計出新穎的花瓶造型和圖案。
2.印花時要求幼兒注意優(yōu)質畫面的整潔。
四、講評
將幼兒作品集中起來開一個“花瓶展覽會”,引導幼兒互相欣賞、評價。
活動反思:
新《綱要》指出:“要為幼兒創(chuàng)設展示自己作品的條件,引導幼兒相互交流、相互欣賞、共同提高!币虼耍變和瓿蓜(chuàng)作后,教師就把幼兒的作品懸掛起來進行展覽,請先完成的幼兒和同伴說一說自己的作品。幼兒都完成后,組織幼兒一起欣賞,并說說自己最喜歡哪幅作品,為什么喜歡。
大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遷移手指、手影游戲經(jīng)驗,把形物體創(chuàng)編歌詞進行創(chuàng)造性演唱。
2、變化手與手指的組合,并用相應的'歌詞邊唱邊用手指表演。
3、體驗在集體中勇于自我表達的快樂。
4、能根據(jù)音樂的速度,變換動作速度。
5、啟發(fā)幼兒按照原歌詞的結構,創(chuàng)編新歌詞并演唱。
活動準備:
玩過手指手影游戲。
人手一件打擊樂器
活動過程:
1、復習《幸福拍手歌》。
2、玩手指游戲在教師的口令提示下幼兒用雙手組合成一物體,并與教師和同伴們交流、欣賞。
取一種姿勢,教師示范創(chuàng)編歌詞,如:兩手五指并攏,手背相靠,手指上下飛舞。教師編歌詞:兩只小手做蝴蝶,蝴蝶蝴蝶真美麗,飛呀飛,飛呀飛,飛呀飛呀飛飛飛。
教師與幼兒邊說歌詞邊玩手指游戲。
3、熟悉歌曲旋律,主動學唱。
幼兒邊傾聽旋律,邊配歌詞并默唱。幼兒跟隨琴聲,輕聲學唱。
幼兒練習,逐步做到邊唱邊進行手指表演。
變化手與手指的組合,創(chuàng)編新歌詞。
由幼兒提出創(chuàng)編對象,教師參與共同探索第二段歌詞。并對提出創(chuàng)編內容者拍手祝賀。
邊唱邊用動作表演 例如:"拍 拍
大班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知道食品袋上有生產(chǎn)日期和保質期,要食用新鮮的食品。
2.了解幾種常見的保存食物的方法,如冷藏、冷凍、干燥、罐裝等。 3.樂意參加調查實踐活動,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完成調查內容。
活動過程:
1 教師引導幼兒初步了解事物的生產(chǎn)日期和保質期。 教師組織幼兒觀察大家事先收集的食品外包裝。
引導幼兒討論:你發(fā)現(xiàn)食品袋上有什么?包裝上為什么要注明生產(chǎn)日期和保質期。
教師小結:在購買食品時要注意看清外包裝上的生產(chǎn)日期和保質期,這樣可以保證我們吃上新鮮、衛(wèi)生的食物。
2、教師和幼兒共同進行食品保存方法的調查。 教師激發(fā)幼兒的調查興趣。
教師:你知道怎樣才能讓食物保持新鮮呢?有哪些常見的方法? 教師出示調查表,和幼兒討論如何完成調查表。
如:兩兩結伴,一個人記錄,一個人講述;學習用符號和圖畫來表示發(fā)現(xiàn)的.內容;要專心完成任務,不能開小差等等。 教師引導幼兒兩兩結伴,一同到附近的超市中完成調查任務,并將自己的調查結果詳細地記錄在表格中。 1、幼兒整理、統(tǒng)計調查表。 教師請幼兒展示自己的調查表,并介紹自己調查的結果。
教師和幼兒一起討論:怎樣將大家的調查結果展示在一張大的圖表上? 引導幼兒分頭進行統(tǒng)計,并邀請幾名幼兒記錄。 教師和幼兒一同完成統(tǒng)計表,并張貼在活動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