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班教案6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根據大蔥的主要特征、作用編出較為合理的謎面。
2、發(fā)展幼兒初步的概括能力和語言能力,豐富幼兒對已有知識運用的經驗。
3、繼續(xù)培養(yǎng)幼兒愛家鄉(xiāng)的感情。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紅蘿卜實物一個,大蔥實物若干,狀元帽若干(教師折紙作品),花片若干;
2、知識準備:①幼兒已了解謎語包括謎面和謎底兩部分;②幼兒對大蔥的主要特征、作用已有一定的了解。
3、經驗準備:幼兒在家在園均有猜謎的經驗,并請家長與幼兒一起嘗試編謎。
活動過程:
一、組織幼兒猜謎語《紅蘿卜》,并一起分析謎語。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謎語,請小朋友猜猜這是什么蔬菜。
1、教師念謎語"紅公雞、綠尾巴,身體鉆到地底下,又甜又脆營養(yǎng)大"(幼兒猜謎:紅蘿卜)
2、教師借助實物紅蘿卜組織幼兒討論:
、 你是怎么猜出謎底的?(幼兒充分發(fā)表自己的意見,教師結合幼兒的回答,告訴幼兒因為謎面說出了紅蘿卜的特征,所以我們猜出來了)
、 最后一句為什么不說"又甜又脆營養(yǎng)多"(用"大"更好聽)
3、師小結:編謎語就是說出東西的特征,讓別人一聽就能猜出來,而且還要說得好聽,念起來象兒歌一樣,F在,我們也來學編謎語。
二、教師示范編謎語《大蔥》
教師出示實物大蔥,通過提問題讓幼兒回答,再將幼兒回答的語言加以概括,編成謎語:
1、大蔥是什么顏色的?長在哪里?(一半是白色的,長在土里;一半是綠色的,長在地上)。
2、它聞起來是什么味?(有點臭臭的;我覺得很辣,跟辣椒一樣;很刺鼻;不好聞,但是炒起來很香……)
3、大蔥上面一半是什么樣子的?下面一半又是什么樣子的?(上面一半像花一樣,下面一半像棍子;上面一半一葉一葉的,下面一半密密的;上面一半開開的,下面一半瘦瘦的……)
4、它有什么用?(它可以生著吃,也可以炒著吃;它可以治感冒;它也可以預防感冒和癌癥;經常吃大蔥身體會壯壯的……)
5、你喜歡它嗎?為什么?(喜歡,因為。。.........不喜歡,因為。。..)師小結:小朋友說了大蔥的很多特征, 老師把你們的話改一下,把它變成一個大蔥的謎面:一半在地上,一半在土中,一半白,一白綠,一半實,一半空。(幼兒鼓掌)師問:覺得編謎語難嗎?(不難, 像說話一樣)
三、幼兒編謎,教師巡回觀察幼兒的編謎情況,在必要時給予幫助和記錄。
提出編謎規(guī)則:
1、不能說出大蔥的名稱;
2、編出來的謎面要跟大蔥的'特征一樣;
3、每句的字數不用太多,編起來要好聽;
4、你可以自己編,也可以跟好朋友一起編,編好了請老師幫你記起來。
四、評選"編謎小能手",分享交流所編的謎語。
1、教師念幼兒自編的謎語,請幼兒當"評委"選出"編謎小能手"。每個"小評委"均有三個花片,可選三個自己最喜歡的謎語,如果喜歡誰編的謎語就把花片送給誰,以花片多的為"編迷小能手"。
2、教師提出評選標準:
①要選讓別人聽了就猜得出來是大蔥的謎面。
、诼犉饋砗寐。
3、教師為"編謎小能手"頒發(fā)狀元帽。
活動延伸:
請幼兒繼續(xù)為生活中常見的事物編謎,并請同伴或父母、老師猜。
附:幼兒創(chuàng)編的較為完整的大蔥謎語
1、白白的身體,綠綠的頭,身體喜歡在土中,生著吃來辛辣辣,熟著吃來香噴噴(宜琳);
2、白白的身體,綠綠的葉子,身體在土里,葉子在地上,生來一身好本領,病菌細菌都怕它(晨星);
3、又白又綠又好吃,又香又臭營養(yǎng)多,餓了可以當菜吃,病了可以當藥吃(以軒);
4、身體瘦又白,頭戴綠花環(huán),渾身都是寶,生的、熟的都能吃(志愷);
5、白棍棍,綠花花,又辛又辣營養(yǎng)高,要是我一站出來,病菌寶寶怕怕怕(勵琦);
6、白白的身體綠綠的頭,身體喜歡在土中(昆松),風兒一吹點點頭(任陽);
身體,綠腦袋,有人害怕有人愛(鈺婕);……
活動點評:
活動設計科學合理,層層遞進創(chuàng)編謎語對于大班幼兒來說是有一定難度的,它需要幼兒對事物有充分的認識和一定的語言表達、概括、歸納能力,對幼兒的創(chuàng)新精神更是提出了高要求。洪老師通過層層遞進的環(huán)節(jié)設計,使得這個有高難度的活動得于完美展現,活動設計科學合理。首先,教師通過紅蘿卜這個與大蔥特征較為相近的蔬菜謎語為例,結合幼兒的回答自然的引導出編謎的兩個要點:要編出物體的主要特征;語言要好聽。這樣,使幼兒直觀、清楚的了解了編謎的規(guī)律,為幼兒接下來順利編出大蔥謎語奠定了堅定的基礎。而后,教師通過有關大蔥的五個問題幫幼兒回憶大蔥的顏色、氣味、形狀、用處、生長環(huán)境等,為幼兒創(chuàng)編謎語積累語言資源,這時,教師示范編出簡單的大蔥謎語,從心理上提高幼兒的信心與積極性:原來遍謎很簡單的。再請幼兒來遍謎就顯得水到渠成,輕松簡單。
大班教案 篇2
設計思路:
中國紅是中國人的魂,尚紅習俗的演變,記載著中國人的心路歷程,經過世代承啟、沉淀、深化和揚棄,傳統精髓逐漸嬗變?yōu)橹袊幕牡咨瑥浡鴿獾没婚_的積極入世情結,象征著熱忱、奮進、團結的民族品格。
通過這次集體活動,讓孩子感受“中國紅”,了解傳統民間藝術,并動手制作紅色飾品打扮周圍環(huán)境,表達自己喜慶快樂的情感。
活動目標:
1、在看看、講講以紅色為寓意的“喜慶、吉祥”事物過程中,感受中國紅明快艷麗的色調,傾聽同伴的表達并大膽表達自己的感受。
2、嘗試制作各類紅色的民間裝飾品,提高幼兒對民間藝術的興趣。
3、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準備:
師生共同收集紅色的吉祥物,如:紅包、中國結、窗花等。
多媒體課件“中國紅”。
傳統樂曲“恭喜恭喜”和錄音機。
剪刀、膠水、紅紙、彩筆、打印好的福字若干。
活動過程:
一、 欣賞傳統樂曲“恭喜恭喜”,體驗樂曲中“喜慶、熱鬧、紅火”的情感
1、 欣賞傳統樂曲“恭喜恭喜”,請幼兒談談自己的感受。
提問:“這首樂曲給你們的感受是怎樣的?”(喜慶、熱鬧、紅火)
2、 出示四種顏色“紅、藍、紫、綠”,選出一種和樂曲給你的感受相同的顏色。
3、 紅色象征喜慶、熱烈、吉祥,世界上再沒有哪個國家會像我們中國人那樣喜歡紅色了。
最近我們小朋友也收集了一些紅色的物品,今天請他們來介紹一下。(紅包、福字)
提問:你收集的紅色的東西是什么?是用來干什么的?
。ɡ蠋熞獙@些東西充分地了解,對孩子回答中有價值的東西提升一下,可以再問問為什么喜歡,如:這樣東西我也很喜歡,為什么?師生的呼應)
二、 欣賞課件,感受“喜慶、吉祥”的'寓意,體驗中國紅明快的色彩
1、今天我們再來看一看、找一找、猜一猜,還有哪些中國特有的紅色物品。(中國結、剪紙、燈籠、鞭炮、國旗)
提問:你看到了什么?我們會在什么時候用到?都是什么顏色的?看見了這些心里有什么感受?有些什么意義呢?
2、你們知道嗎?外國人啊可沒有我們中國人的這些紅色的物品,所以他們對這些東西特別感興趣,他們來到我們中國總是會到小商品、城隍廟去買一些帶回去,在那里他們還蹺起大拇指GOOD、GOOD連聲說好,你們猜猜看他們會帶哪一樣紅色物品回去?(互動)
(教師小結:在中國紅色代表“喜慶,吉祥”。過年,過節(jié)的時候,人們喜歡穿上紅色衣服,表達開心快樂的心情。用許多紅色的飾物來裝扮周圍的環(huán)境,表達祝福。)
三、幼兒自制紅色飾品,布置周圍環(huán)境,表達喜慶快樂的情感
在音樂中幼兒分五組,開展以下活動:剪窗花、貼福字、卷炮竹、貼紅包、制作中國結
活動反思:
操作步驟詳細說明,易于幼兒理解與操作。教師將制作步驟演示給幼兒看,讓他們動手制作。
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了解“春”字的剪紙順序,初步學習看圖示對折剪“春”字。
2、感受“春”的美好含義,體驗剪紙成功的樂趣。
3、根據色彩進行大膽合理的想象。
4、培養(yǎng)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準備:
紅色長方形紙、剪刀、固體膠、鉛筆、“春”字剪紙步驟圖、不同字型的“春”字剪紙作品。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師:小朋友,你們知道現在是什么季節(jié)嗎?
二、觀察“春”字。
師 :美麗的春天來了,她還給我們帶來了禮物,我們一起來看看春天給我們帶來了什么禮物?(師出示漢字“春”)
并提問:
1、春是由哪些字寶寶合在一起變出來的?(師出示漢字三、人、日)
師小結:人在三中,日在人的下面,就變出了春字。
2、“春”還有個小秘密:我把它沿中線對折,它的左右怎么樣?
3、誰知道這個“春”字是怎么變出來的?
三、觀察步驟圖,了解“春”字的剪紙順序。
并提問:
1、先做什么?
師完整示范“春”字的折紙過程。(強調折的時候要用力,折痕才會明顯)
2、師強調畫時的一些注意事項。
畫的時候要把閉口邊折進來的部分先打開再畫,紙張上所有的對折線都要用上,“春”字的哪些線條要靠在折痕線上,小朋友們要認真地看步驟圖。
四、幼兒剪紙,師巡回指導。
師:接下來,老師就請你們動手來變出這個字來,看誰變地對又快。
并提醒幼兒:
1、臺歷上的步驟圖要一起使用。
2、在剪紙時,不能大聲說話。使用剪刀時要注意安全。
3、用完地學習用品及時地歸位。
4、還要保持桌面、地面的干凈。
五、交流與分享。
1、幼兒將自己的作品貼于展覽區(qū),互相欣賞。
2、 請個別幼兒介紹自己作品。
六、欣賞不同字型的“春”字剪紙作品。
師:老師也剪了一些“春”字,和你們剪地“春”字一樣嗎?有什么不一樣?
七、活動延伸
幼兒熟悉剪“春”字的步驟后,引導幼兒發(fā)揮創(chuàng)造將“春”剪成不同的造型。
自我反思:
剪紙“春”是我結合季節(jié)特征和剪紙的`深厚藝術文化設計、開展的一個藝術活動。我之所以會選擇這一內容,不僅是因為現在正值春暖花開、萬紫千紅的春天,更是想讓幼兒通過欣賞、感知和動手剪紙,感知春天的美、體會到剪紙的快樂和魅力!
1、選材新穎獨特——激發(fā)幼兒興趣的策略。
剪紙不僅能促進幼兒的身心發(fā)展,而且能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動腦,在生活中發(fā)現美、欣賞美、享受美,發(fā)展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大班幼兒在使用剪刀上已經比較熟練了,而且在嘗試窗花、雪花等剪紙活動后,對剪紙活動有了濃厚的興趣,并且對剪紙的技巧方法也有了初步的掌握。因此,我結合季節(jié)特征設計了這個剪“春”字的活動,不僅想讓幼兒在剪紙活動中獲得動手、語言和審美能力的提高,而且又想傳承我國的民族文化,繼承和發(fā)揚我國的傳統藝術。從幼兒剪紙的作品來看,他們對此次的剪紙活動很感興趣,能認真地欣賞剪紙作品、大膽地構圖和嘗試剪紙,剪出了一個個色彩鮮艷、稚嫩和富有童趣的“春”字,激發(fā)了他們剪紙的興趣,也提高了自身的剪紙技能。
2、作品鮮艷精美——讓幼兒獲得美的熏陶策略。
此次剪紙活動,我為幼兒準備了紅色的手工紙,剪好了八幅不同大小、字型的“春”字剪紙。
小百科:春是四季之一。從節(jié)氣意義上講,春季的開始是在立春(2月2日至5日之間),春季的結束在立夏(5月5日至7日之間)。
大班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拇指媽媽放假了》是一節(jié)非常有趣的活動,但教材的內容設計的比較少,我針對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發(fā)展需用,對其進行了重新。大班的孩子正是鍛煉手指發(fā)展協調能力的時候,她們對操作活動充滿了興趣,競賽類游戲更是她們喜歡的活動。這節(jié)活動主要通過他們感興趣的闖關游戲感受手指相互合作的作用。本意是通過利用四指和五指分別闖關,體驗大拇指“放假”后闖關的不易。通過情感教育,有初步愛惜雙手的愿望。這節(jié)活動不僅僅是以游戲收場,還設計了一張闖關記錄單,把幼兒兩次的闖關結果直觀地反映在記錄單。結果的對比性更強烈。而且通過講述記錄單的結果也鍛煉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目標
1、樂于參與實驗活動,探索手指的作用。
2、能報告“大拇指放假了”的實驗結果。
3、鼓勵幼兒勇于參與挑戰(zhàn),大膽驗證自己的猜測
4、有初步愛惜雙手的愿望。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糖果、木珠、盤子、各種豆子、花生、印泥、毛線、手絹、空瓶子、毛巾、記錄單、展覽板。
活動過程
一、激發(fā)幼兒興趣,教師和幼兒一起玩游戲。
1、教師和幼兒一起玩手指游戲,感受手指游戲帶來的快樂及手指的作用。
2、提問:我們的除了能玩游戲還能做什么呢?(幼兒自由交流討論)
二、進行小手闖關游戲
1、出示記錄單,幼兒猜測實驗結果
提問:
、傩∈株J關游戲有幾關?有哪些游戲?讓我們做什么?
②兩張記錄單有什么不一樣?
、勰銈冋J為兩次闖關哪次速度快。(幼兒自由選擇)
2、幼兒進行第一次闖關游戲,闖過一關貼一個過關標記。
3、教師隨機指導幼兒,適時給與幫助。
4、幼兒闖關結束后提問:
、傩∨笥褌,你們都闖關成功了嗎?
、谀銈兌缄J了幾關?你都是怎么做的?
。嚎磥碓趲赘割^的合作下你們很快就闖關成功了,你們真能干。
三、進行第二次闖關游戲
1、師:小朋友們剛才的.闖關游戲都完成的太輕松,看來啊是難不倒你們,好,老師給你們出一個更難的任務。現在把大拇指收起來,看看還能闖幾關?記住闖關的時候不能用到大拇指。
2、開始第二次闖關游戲,闖過一關貼一個過關標記。
3、教師隨機指導幼兒,適時給與幫助。
4、闖關結束后提問:
①小朋友們闖關成功了嗎?闖了幾關?
、谀銈兪窃鯓幼龅降?
四、游戲
1、請幼兒對比兩次闖關記錄。
提問:
A.兩次闖關有什么不一樣?你們認為那次闖關更容易?
B.那光用拇指或者光用四指能不能做好事情?
師:對,小朋友們要手指配合起來才能發(fā)揮手的作用。
五、情感教育
1、觀看殘疾人的小故事,教育幼兒要愛惜我們的雙手。
2、
師:小朋友們,我們做很多事情都離不開我們的雙手。但是還是有一些人因為疾病、意外事故而失去了雙手,這些人沒有害怕,經過鍛煉也能正常工作。所以我們就更應該愛惜我們的雙手。
六、延伸活動
師:請小朋友到各區(qū)角進行小手真能干的游戲
活動
“拇指媽媽放假了”是一節(jié)非常有趣的探索活動,教師巧妙地運用闖關游戲,激發(fā)了幼兒探索的積極性,為幼兒設計的記錄單不僅為幼兒進行兩次操作對比了有力的保證,還讓幼兒知道了做記錄是進行經驗的好方法。通過猜想----實際操作----驗證結果等,鼓勵、支持幼兒主動參加科學小實驗,喜歡猜想與動手操作嘗試;顒又薪處煘橛變毫艘粋自由探索,自主學習的環(huán)境,引導幼兒在觀察、比較、探究以及解決問題過程中養(yǎng)成細心、專心、耐心、堅持、不怕困難等品質。
活動反思
這節(jié)活動給幼兒了豐富和自由的語言環(huán)境和活動場地,小手闖關的游戲形式也激發(fā)了幼兒極高的參與性。通過兩次分別利用大拇指闖關和不利用大拇指闖關的活動,體驗闖關的不同感受。從而探索雙手的作用。兩次的闖關活動分別準備了不同的記錄單,通過記錄單的形式記錄幼兒的操作結果,通過對比講述記錄單,更直觀地體現兩次闖關的不同。從而得出結論,有雙手做事情是更方便的,體驗雙手合作的重要性,培養(yǎng)幼兒愛護雙手的初步愿望;顒拥恼^過程都是以幼兒為主體,讓幼兒自主探索,學習、交流,梳理活動結果。
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體驗音樂游戲帶來的快樂。
感受音樂詼諧、歡樂的風格。
嘗試創(chuàng)編舞蹈動作,并在雙圓上進行互換角色表演。
活動過程
1、聽故事《美食總動員》,引出課題。
師:你們猜猜都有什么?讓我們一起來聽聽他都吃了些什么?
2、欣賞音樂,分段練習基本動作。
。1)欣賞音樂Al。熟悉音樂,練習動作。
、賻煟骸班洁蕉汲粤四切〇|西?他是怎么吃的?”
練習‘小顧客”吃的動作
②師:“哇!服務員的盤子里有這么多好吃的呀。你們見過服務員嗎?如果你是小服務員你會怎么端盤子呢?”
請四名幼兒表演端盤子的動作,其他幼兒模仿,并把四個動作連起來練習。
③師:‘小服務員們,我能嘗嘗你們盤子里的美食嗎?”
第一遍幼兒做四個端盤子的動作,教師做‘小顧客”。第二遍根據幼兒掌握情況,可請個別幼兒做‘‘小顧客”。
、軒煟骸班,可真好吃!請你們也來嘗嘗我盤子里的吧!
。ń處煯敗胺⻊諉T”,幼兒當‘‘小顧客”)
、輲煟骸拔冶P子里的美食好吃嗎?可是今天的小顧客太多了,就我一個服務員,盤子里的美食不夠吃,這該怎么辦呢?”
。泻懋敗靶☆櫩汀,女孩當“服務員”)
。2)自然進人音樂A2,練習動作。
、賻煟骸皠偛懦撕贸缘,你還聽到了什么聲音?嘟嘟為什么要說‘誒’?他看到什么了?服務員覺得嘟嘟的動作真有趣,于是也學著嘟嘟的樣子!
、诰毩曕洁胶头⻊諉T滑稽的動作。
、蹖啥蝿幼鬟B在一起進行練習。
。3)音樂A段,連續(xù)做動作兩遍,并學會交換角色。
、賻煟骸皠偛拍泻⒆印痹诋斝☆櫩停粤四敲炊嗝朗,可是女孩子—直當服務員都沒吃到,怎么辦呢?”
。泻、女孩換角色練習動作)
②師:“讓我們跟音樂做一遍吧,第一遍音樂女孩子當服務員,男孩子當小顧客。第二遍音樂交換動作。”
。4)站在雙圓上練習動作。
、賻煟骸澳銈冏龅目烧姘!可是剛才你們一直是坐在椅子上做動作,如果站起來你們會做嗎?那就讓我們一起到美食城去吧。請男孩子站在‘美食城’外面的綠點上,女孩子找一個‘小顧客’面對面站好!
(播放音樂A)
師:“剛才我們用了交換動作的方法,讓男孩和女孩都品嘗到了美食?墒乾F在麻煩來了,在我們的‘美食城’里才有好吃的,‘服務員’只有到里面才能把美食從遞給顧客,該怎么辦呢?”
練習在雙圓上交換位置,互換角色。
②師:“我們是在什么時候交換位置的?你聽到了什么信號?剛才我看到有的小朋友在互換位置時發(fā)生了碰撞,為什么會這樣呢?該怎么解決呢?”
再一次練習。
、蹘煟骸拔乙恢痹诔砸粋‘服務員’盤子里的美食,我想去嘗一嘗他(旁邊)盤子里的`美食,怎么辦?他面前的小顧客該去哪里呢?”
在雙圓上進行換伙伴的練習。男、女孩各練習一次。
、芨魳吠暾毩暋#úシ乓魳稟)
。5)自然進入音樂B段,練習動作。
、俾犚魳稟+B1。
師:“聽發(fā)生了什么事?聽了這段音樂你有什么感覺?到底怎么了,我們一起聽一聽!保˙2)
、诼犚魳稡2模仿肚子疼的動作。
師:“嘟嘟怎么了?為什么會肚子疼?你們肚子疼的時候是什么樣?請你用一個動作表現!毕日垈別幼兒表演,再集體表演。
、蹘煟骸班洁接X得肚子越來越疼,著急的找什么呢?所以在發(fā)現肚子疼得時就要一個動作一步的走到外面來!
(練習一邊做動作,一邊從雙圓變成一個圓)
、軒煟骸艾F在最重要的是趕緊找個‘小馬桶’坐下來,可是我們的馬桶數量不夠,誰能用我們以前玩過的一個小游戲來解決這個問題呢?”
跟音樂B2第一段進行“搶椅子”的游戲。配課教師故意沒有搶到椅子,站在圓心接受“打針”。
、夼湔n老師:“為什么你們都搶到了‘小馬桶’,我就搶不到呢?你們是怎么搶到的?能不能教教我?”
師:“剛才老師沒有搶到椅子,我對她做了什么?打完針后她怎么樣了?”
3、完整進行音樂游戲。(播放音樂“完整”)
(1)第一遍完整進行游戲。
配課老師:“這一次我一定能搶到‘小馬桶’!”
師:“那我們再來一次,看看老師有沒有學會你們教的辦法!”
。2)第二遍完整進行游戲,引導沒搶到‘小馬桶’的幼兒在圓中進行“打針”。
4、結束活動。
。╨)再次出現音樂A1。(播放音樂“完整+A1”)
師:“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嘟嘟可真是好了傷疤忘了痛呀!我們可不能像他這樣暴飲暴食,讓我們趕快拉住他勸勸他吧!”
。2)幼兒跟著音樂退場。
故事《美食總動員》
“有一個孩子叫嘟嘟,他特別的貪吃。一會兒吃吃這個,一會兒吃吃那個,嘴巴一刻都不停。連做夢都在不停的吃。今天是嘟嘟的生日,他可不愿錯過這個大吃一頓的機會。在他的強烈要求下媽媽帶他來到了美食城。嘟嘟一進美食城就看到好多的服務員,手上端著的盤子里有各種美食。嘟嘟的眼睛就直發(fā)亮。“哇!好吃的東西可真多啊!”
大班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影子對于任何一個年齡段的幼兒來說,都是一件很有趣的事物,特別是陽光明媚的時候,孩子們最喜歡開展踩影子、變影子、找影子的游戲和討論,因此我將這一活動和想象添畫相結合,一方面延續(xù)了孩子對影子游戲的興趣,另一方面引導幼兒在與同伴的交往中、特別是在大帶小的活動中,引導幼兒進行小組學習、共同探索,激發(fā)孩子在影子的形態(tài)上進行大膽的想象和創(chuàng)造。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探索手的不同形態(tài)。
2、引導中班幼兒掌握沿不同形態(tài)的手的輪廓進行繪畫。
3、鼓勵大班幼兒結合身邊熟悉的事物展開聯想,借形象想創(chuàng)作手形畫。
4、愿意和伙伴一起完成手影作品,體驗創(chuàng)作和想象的樂趣。
重點難點:
中班幼兒能夠在大班幼兒的影響下探究借形想象的作畫方法,幼兒能夠不局限于一種輪廓的想象。
活動準備:
大班幼兒的一場手影故事視頻,畫紙,油畫棒,顏料,剪刀,固體膠,粘土,示范畫.。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請中班幼兒進教室為大家打招呼。
T:我們班今天還來了許多的好朋友——請大班哥哥姐姐進來。
大班和老師和中班互相問好。
2、探知手的不同形態(tài)。
T:其實,哥哥姐姐今天還為大家?guī)砹艘惶幒脩,我們一起看一看!蟀嘤變罕硌菔钟皯颉?/p>
T:你看到了什么?它是用什么變的?
當我們的手在燈影下變換不同形態(tài)得到的就是我們的手影。
在剛才的節(jié)目里。你最喜歡的是哪一個手影呢?——請哥哥來教一下大家。
還喜歡什么?——請姐姐來教一下
你還會其他的手影嗎?—-請中班幼兒表演一下。
哥哥姐姐們,你們覺得弟弟妹妹表演得好嗎?那現在就請你去找一個自己喜歡得朋友,互相問問好、抱一抱,然后在他旁邊坐下來
T:其實,我們的雙手還能變出更多有趣的東西哦——播放手影戲視頻
T:欸,我發(fā)現,兩個朋友一起完成的手影更有趣哦,那現在請和你的伙伴一起創(chuàng)作一起特別的手影
二、掌握沿不同形態(tài)的手的輪廓進行繪畫
。1)T:嗯,我看到很多有趣的手影,來,請你們倆上來,我們一起看看,你們變得是什么?
這些有趣得手影,我們怎樣把它保留下來呢?
中班小朋友以前學過手掌樹,還記得有哪些訣竅呢——引導幼兒說出小手緊緊得壓在紙上,然后沿著輪廓畫好,那請你們畫一畫
朋友們看,手影畫的.訣竅就是,繪畫時將自己手影緊緊的壓在紙上,然后沿著手形輪廓慢慢畫,注意哦,畫的時候記號筆不要距離小手太近,否則就會將伙伴的小手弄得很臟呢,對啦,最后將沒有印記的地方連起來
三、引導幼兒借形想象
1、來,告訴大家,你們畫的是什么?
那怎樣才能讓人家一眼就看出它是xx呢?
——引導幼兒說出添畫眼睛鼻子嘴巴
T:昨天我和我的伙伴們也創(chuàng)作了手影畫,我們一起看一看
2、——出示示范畫
瞧,我們在畫好手影以后為它添畫上了眼睛鼻子嘴巴和一些花紋,你看,你們一眼就看出來它是大灰狼了,但是,為了讓我們的這幅畫更漂亮,我和伙伴們還在背景上為它添畫了 什么? 對的,這樣我的畫面就更加豐富了,我們還一起為它起了個有趣的名字,叫做小狼回家——出示范畫二
再看這一副,是什么,是吧,你們也能一眼就瞧出來,在背景上我們也是為它添畫制作了漂亮的風景,我們?yōu)樗鹆藗名字叫做小羊咩咩叫
那請你們想象在你們的手影畫中可以在添些什么?
嗯,聽上去就是一幅美麗的手影畫
四、幼兒操作
好的,那接下來就請小朋友們和自己的小伙伴一起創(chuàng)作一幅手影畫。
友情提示:
1、我為大家準備了彩色紙、剪刀、粘土、記號筆、油畫棒、固體澆等等材料,如果你遇到想要而不會用的材料時,請想你的伙伴請教,請他教一教你,如果你們在作畫的過程中遇到了困難,也請和你的伙伴商量著一起去解決它
2、作畫時,特別是你和朋友商量時請輕聲說話,不要影響他人
3、最后,請盡量保持整個畫面整潔,好了,現在請你和你的伙伴端著你們的小椅子,輕輕的離開,去找一個位置一起創(chuàng)作你們的手影畫吧
五、活動評價
1、引導幼兒一起為自己的作品設計一個有趣的名字,并鼓勵幼兒為之編一個故事引導幼兒觀察朋友之間的不同手形畫的美
活動反思:
手影活動,是孩子們特別感興趣的一種游戲方式。而本次活動著重在探索大中班幼兒的混齡教育活動。通過活動我也發(fā)現,混齡教育重在幼兒間的自主學習、模仿學習、激勵性學習,教師在活動中的主要作用就在于引導,小結幼兒的所思所學。啟發(fā)幼兒的思考、合作與交往。
活動通過“觀賞手影戲+自創(chuàng)手影+交流創(chuàng)設手影,交流創(chuàng)設手影+學習典型手影范例+結伴合作想象繪制手影畫的環(huán)節(jié),循序漸進地引導幼兒在小組學習中,共同探索在借助不同手影形狀的基礎上進行想象畫,尤其是讓幼兒在大帶小、小組學習過程中,更讓幼兒體驗到手影活動的“活”與“趣”,同時在幼兒掌握一定手影形象的前提下,提高難度,鼓勵幼兒嘗試自由創(chuàng)新、合作創(chuàng)設手影戲再次添畫,毋需置疑,這使幼兒的借形想象的能力又上了一個新臺階,這也是本次教學活動的突破點,避免了幼兒拘泥于單純的模仿,多方位地挖掘幼兒想象與創(chuàng)新的潛質,更為培養(yǎng)幼兒合作學習的意識與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平臺。
【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幼兒大班教案02-23
大班教案(精選)07-27
大班教案(精選)08-06
【精選】大班教案09-08
[經典]大班教案08-20
【經典】大班教案08-23
大班教案[經典]07-24
(精選)大班教案07-22
大班教案[精選]07-31
大班教案【精選】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