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班數(shù)學教案:小熊的餅干店教案及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我們需要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借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學習到很多講課技巧,那么優(yōu)秀的教學反思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班數(shù)學教案:小熊的餅干店教案及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活動目標:
1、樂意操作材料,體驗分類的樂趣。
2、鞏固認識三角形、正方形、圓形,并學習區(qū)分黃色和綠色。
3、能按形狀和顏色對物體進行一維的二次分類。
4、借助圖譜、動作、游戲情景理解記憶歌詞并學唱歌曲。
5、感受歌曲詼諧幽默的特點,能聽著音樂游戲。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認識三角形、正方形、圓形,會辨別黃色和綠色。
2、環(huán)境準備:黃色和綠色的三角形、正方形、圓形卡片若干;簡易貨架3個;小熊、小白兔、小猴子的毛絨玩具各一個。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創(chuàng)設小熊邀請小朋友到自己的餅干店參觀這一情景導入活動。
二、認識圖形和顏色:
1、通過比較三角形、正方形、圓形的基本特征來認識形狀,并在此過程中學習分辨黃色和綠色。
2、幼兒從凳子下取出事先放置好的"餅干",用剛剛學到的本領觀察手中的3塊"餅干"。
3、通過與小熊一起玩"聽口令做動作"的游戲,鞏固對形狀和顏色的認識,并初步檢驗幼兒對形狀和顏色的掌握情況。
三、擺一擺:
1、讓幼兒對手中"餅干"按照形狀進行一維的第一次分類。
2、引導幼兒在第一次分類的基礎上,根據(jù)顏色進行二次分類。
3、讓幼兒對擺放的"餅干"進行檢查和糾錯。
4、教師總結:不單可以只按形狀分類,還可以按照形狀和顏色兩個維度來分。
教學反思:
幼兒是學習的主人,以幼兒為主體,創(chuàng)造條件讓幼兒愉快地參與活動,不僅提高了幼兒的操作探索能力,更讓幼兒獲得了學習的技能和激發(fā)了幼兒的學習興趣;活動過程中教師為幼兒充分創(chuàng)設一個自由,寬松的環(huán)境,給予充足的時間讓幼兒用眼觀察,動腦思考,動手操作,以幼兒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方式,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并以“游戲”貫穿活動過程,讓幼兒在玩中獲得知識,習得經驗,真正體現(xiàn)玩中學,學中樂。
【小班數(shù)學教案:小熊的餅干店教案及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分餅干教案及教學反思01-17
大班數(shù)學教案做餅干反思12-10
小班數(shù)學教案及教學反思03-28
小班語言《小熊請客》教學反思11-05
小班教案《小熊畫大樹》反思01-01
《餅干》小班教案02-21
小班數(shù)學小熊糖果店教案06-23
幼兒園小班教案《餅干》含反思02-16
小班語言教案《小熊的帽子》反思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