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班科學教案:自制陀螺教案及教學反思
身為一位優(yōu)秀的教師,我們都希望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我們可以把教學過程中的感悟記錄在教學反思中,優(yōu)秀的教學反思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班科學教案:自制陀螺教案及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材料準備:
廢舊光盤、水彩筆、各種顏色的即時貼
制作方法:
用各種即時貼裝飾光盤,然后將粗細適中的水彩筆從光盤中小孔穿入,并固定住。
實驗操作:
讓幼兒用力擰轉(zhuǎn)陀螺,然后放手,讓陀螺旋轉(zhuǎn),看誰的陀螺旋轉(zhuǎn)時間最長。
教師指導建議:
●指導幼兒分別用水彩筆的兩頭做支點,觀察旋轉(zhuǎn)速度和時間的不同。
●觀察陀螺旋轉(zhuǎn)速度不同時,光盤上即時貼顏色的變化。
●調(diào)整支點距離地面的距離,觀察陀螺旋轉(zhuǎn)時間長短的變化。
●指導幼兒用不同的力度旋轉(zhuǎn)陀螺,觀察陀螺旋轉(zhuǎn)的時間長短。
拓展與替代:
◆可使用卡紙、火柴棒或其他材料制作陀螺。
◆用紅、黃、藍三種顏色中任意兩種顏色裝飾陀螺,進行三原色實驗。
◆讓幼兒在生活中玩各種各樣的陀螺。
科學小知識:
陀螺是中國古老的兒童玩具,是在地上轉(zhuǎn)的回轉(zhuǎn)體。陀螺在旋轉(zhuǎn)的時候,不但圍繞它本身的軸線轉(zhuǎn)動,而且還圍繞一個垂直軸做錐形運動。;要讓陀螺立起來,必須不斷地施加外力,一旦失去外力的幫助,陀螺很快就會倒下來,因為陀螺的支,占、太小,無法支撐自身的重量。陀螺轉(zhuǎn)動的時間長短與支點距離地面的遠近、旋轉(zhuǎn)時的用力大小、支點與地面接觸面積和摩擦力有關。
教學反思
由于是學前班幼兒的動手能力和接受能力已經(jīng)比較強了,做這次的手工對他們來說并不難。所以,選材和教學時間的安排上我處理得比較恰當,在每一個步驟中讓先完成的幼兒重做和幫助別的幼兒,使整節(jié)課堂能維持課堂紀律和保證教學質(zhì)量起到關鍵的作用。但因為并非每個幼兒的能力都是一樣的,因此,在本節(jié)課中我還巡視并幫助有困難的幼兒。然而這個過程中還存在了一些問題:第一,需要幫助的幼兒占大多數(shù),他們太依賴教師的幫忙。這時應該鼓勵學生大膽去折。第二,因為時間的關系,指導到后面的學生時由原先的教方法讓他折變成了一邊說一邊幫他做。這樣這個幼兒就缺失了動手的機會,是不利于幼兒的自我動手能力發(fā)展的。今后再上手工課時我一定會注意這樣的問題,盡量妥善解決。
【大班科學教案:自制陀螺教案及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大班科學教案:旋轉(zhuǎn)的彩色陀螺教案及教學反思03-06
陀螺教學反思09-17
《陀螺》教學反思03-14
大班科學教案及教學反思05-10
中班美術教案:有趣的陀螺教案及教學反思03-06
大班教案《自制郵票》11-01
大班科學教案:紙的力量教案及教學反思12-23
大班科學教案:動物家族教案及教學反思03-06
大班科學教案:有趣的根教案及教學反思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