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国產乱老熟视頻老熟女,97在线起碰视频,麻豆Av一区二区,亚洲视频国产91www.

<pre id="jdrot"></pre>

<td id="jdrot"><strong id="jdrot"></strong></td>
      <pre id="jdrot"></pre>

          當前位置:9136范文網>教育范文>教案>萬以內的加法教案

          萬以內的加法教案

          時間:2024-04-12 16:22:01 教案 我要投稿

          萬以內的加法教案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萬以內的加法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萬以內的加法教案

          萬以內的加法教案1

            一、教材分析

            本單元是在學生學習了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兩位數加、減整十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對100以內數的鞏固與提高。一方面通過口算和筆算,復習了數和計算的有關知識;另一方面也是為進一步學習萬以內數與計算起來鋪墊的作用。本單元讓學生在生動、豐富的背景中學習數學,使學生感受計算與生活之間的練習,體會數學算法的多樣化。

            二、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方面

            能正確口算在100以內的兩位數加減兩位數;會正確計算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能夠結合具體情境加、減估算,培養(yǎng)估算意識。

            2.數學思考方面

            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3.解決問題方面

            培養(yǎng)學生根據具體情況選擇適當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

            4.情感與態(tài)度方面

            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感知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三、教學重點

            能正確口算在100以內的兩位數加減兩位數;會正確計算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能夠結合具體情境加、減估算,培養(yǎng)估算意識。

            四、教學難點

            培養(yǎng)學生根據具體情況選擇適當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

            五、教學安排

            兩位數加兩位數…………………………………1課時

            兩位數減兩位數…………………………………1課時

            筆算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1課時

            加、減法的估算…………………………………2課時

            整理和復習…………………………………2課時

            第1課時:兩位數加兩位數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口算兩位數加兩位數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口算。

            2.能夠從生活中發(fā)現數學問題,整理、分析數據,解決實際問題。

            3.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方法多樣化,提高思維的靈活性。

            教學重點:

            1.正確地進行兩位數加法的口算。

            2.能夠根據具體情況選擇適當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教學難點:培養(yǎng)學生的口算能力。

            教學方法:自主探索法,討論交流法,講練法

            課前三分鐘:口算練習

            課前作業(yè)預設與處理:觀察教材第9頁的主題圖,從圖中你獲得了哪些消息?想好了明天與大伙分享。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1、用兩位數加、減整十或一位數。課前三分鐘

            26+3048+20xx-2056+328-9

            24+935-20xx-798-9078+9

            2、在()里填上適當的數。

            23283563

            203()()()()()()

            72317529

            ()()()()()()()()

            二、探究新知

            1.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口算方法。

            (1)觀察教材第9頁的主題圖,從圖中你獲得了哪些消息?

            學生匯報。(一至五年級參加“世博會”的各班人數)

            (2)出示問題:一年級一共要買多少張車票?

            (3)提問: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求一共多少張車票就是求一年級一共有多少人,一年級一班35人,二班34人,用加法計算,列式:35+34。

            (4)這個算是如何計算?互相交流算法。

            師:我們學習過兩位數加整十數、兩位數加一位數,通過觀察我們知道35+34中的兩個加數沒有一個是整十數或一位數,但是我們是否可以把它們轉化成我們學習過的加法然后進行計算呢?如果可以怎么計算?

            生:可以把其中的一個加數拆分成整十數加一位數。比如34可以看成30+4,先算35+30=65,再算65+4=69。

            師:除了這種方法以外,還有別的方法嗎?

            生1:還可以拆分另一個加數35,把35看成30+5,先算30+34=64,再算64+5=69.

            生2:除此之外,同時把這兩個加數拆成整十數加一位數,然后進行計算也很簡便,34看成30+4,35看成30+5,先算30+30=60,4+5=9,再算60+9=69。

            2.兩位數加兩位數的進位口算方法。

            (1)出示問題:二年級一共要買多少張車票?

            (2)列式計算:39+44

            (3)學生嘗試計算39+44,并說說算法。

            經學生自由討論,大致有以下幾種方法。

            A、39+40=7979+4=83

            B、30+44=7474+9=83

            C、30+40=709+4=1370+13=83

            3.比較算式,發(fā)現規(guī)律。

            師:對比兩個算式,它們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

            相同點:都是兩位數加兩位數。

            不同點:前者個位數相加不進位,后者個位數相加進位。

            三、鞏固練習

            1.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54+21=15+55=61+39=35+66=

            23+28=32+46=53+36=37+54=

            15+65=18+26=41+56=13+29=

            2.春節(jié)小明用壓歲錢買一個玩具汽車39元,買一個天線寶寶75元,問他一共用去多少錢?

            組織學生分組練習,并在小組內互檢。

            四、課堂小結

            1.在這一節(jié)課中,我們學習了兩位數加兩位數,以及它們的計算方法,我們要利用這個計算方法,熟練地進行計算。

            2.你還有哪些疑問的地方?

            布置作業(yè)

            完成練習二第1、2題

            板書設計

            兩位數加兩位數

            35+34=69

            (1)35+30=6565+4=69

            (2)30+30=605+4=960+9=69

            (3)30+34=6464+5=69

            課后反思

            學習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口算,是在學生已經能夠熟練口算20以內的加、減法,并能正確筆算三位數加、減三位數的基礎上教學的,所用的口算思路可以是兩位數加兩位數的筆算,也可以是兩位數加整十數再加一位數。由于學生腦海中對筆算的思路比較熟悉,所以本課首先要幫助學生跳出單一的筆算思路,激活學生潛意識中兩位數加整十數口算的那根弦,打開口算的思路便成為上好本課的關鍵之一。

            第2課時:兩位數減兩位數

            教學目標:

            1.能正確口算百以內的兩位數減兩位數。

            2.經歷探索兩位數口算方法的過程,體會算法的多樣化。

            3.增強學生講所學知識應用于生活的意識及創(chuàng)新意識。

            4.培養(yǎng)學生的口算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學會兩位數減兩位數的口算方法。

            教學難點: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方法:自主探索法,討論交流法,講練法

            課前三分鐘:口算練習

            課前作業(yè)預設與處理:觀察教材第11頁例2,題中的問題是什么?解決這個需要利用哪些信息?想好了明天與大伙分享。

            教學步驟:

            一、新課導入

            1、口算。

            26+41=19+41=56+28=83+12=

            75+11=75+21=67+21=72+15=

            45+24=58+42=57+17=48+37=

            2、談一談你是怎樣算的。

            35-20=35-2=36-8=

            二、探究新知

            1.獲取信息,理解題意。

            談話:請同學們閱讀教材第11頁的例2內容,說一說從圖文中你獲得了哪些信息?

            (專線大巴票價:48元,普通快客票價:65元,動車票價:54元)

            提問:我們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

            (1)普通快客的票價比動車貴多少元?

            (2)專線大巴的票價比普通快客便宜多少元?

            2.嘗試解決,探究算法。

            (1)兩位數的不退位減。

            師:我們先來解決第一個問題,這個問題該怎么列式呢?

            生:用減法計算,列式65-34.

            師:我們學習過兩位數減整十數、一位數的計算方法,這道題中的減數既不是整十數,又不是一位數,應該怎么計算呢?

            學生在小組內討論、交流,然后匯報。

            生1:先算65-50=15,再算15-4=11。

            生2:也可以先算65-4=61,再算61-50=11。

            師:同學們回答得很好,這兩種方法都是把減數54分成50和4兩部分,然后從被減數65中先后去掉50和4,在口算兩位數減兩位數時,可以把它們轉化成我們學過的兩位數減整十數、一位數。

            (2)兩位數的退位減。

            師:怎么解決第二個問題呢?

            生:列式65-48.

            師:請根據剛剛的口算經驗,嘗試算一算65-48是多少,并說說你們是怎么想的。然后嘗試填寫下列():

            先算65-()=()再算()○()=()

            生:把48拆分成40和8兩部分,從65里分別去掉40和8。可以先算65-40=25,然后再算25-8=17,也可以先算65-8=57,然后再算57-40=17。學生根據討論填空。

            (3)比較算式。

            師:觀察上邊的兩個算式,它們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相同點:都是兩位數減去兩位數。

            不同點:前者不退位,計算時直接個位數減個位數,十位數減十位數;后者退位,計算時不能直接減。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練習二”第6題。

            以開火車的方式完成計算,看誰算得又快又準。

            2.完成“練習二”第7題。

            (1)學生讀題,理解題意,獨立思考后填空。

            (2)指名回答,集體訂正。

            3.接力賽。

            老師給每一組的第一個同學一個數字,后面的同學每人給一個運算符號和一個數字,第一個同學把數字告訴第二個同學,第二個同學根據第一個同學的數進行計算,然后告訴下一個同學結果,以此類推完成接力賽。

            四、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主要講了兩位數減兩位數的口算方法,一般把減數看成一個整十數和一個一位數,再從被減數里依次減去整十數和一位數。

            布置作業(yè)

            板書設計

            兩位數減兩位數

            不退位減法退位減法

            課后反思

            本堂課是讓學生在能筆算“兩位數減兩位數”的基礎上,掌握一種新的口算方法,即把口算“兩位數減兩位數”看做“兩位數減整十數”,“兩位數減一位數”兩種情況的組合,并且在口算過程中(尤其是退位減法中)體會其優(yōu)越性,能很好地掌握并使用這一方法。整節(jié)課我都放手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探究出多種算法。通過這節(jié)課,我深深感受到,雖然整節(jié)課體現了每個學生都參與探討算法的過程,也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感覺教的很輕松,但也存在著不少問題急需改進:

            由于把課堂完全交給了學生,在探索多種口算方法的過程中花費了很多時間,練習量不夠。我應多讓學生完成一些練習,也便于鞏固加深。

            第3課時:口算

            教學目標:

            1.學習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能正確進行計算,掌握筆算方法。

            2.培養(yǎng)學生遷移舊知識解決新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能力。

            教學重點:

            1.正確計算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

            2.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及計算的能力。

            教學難點:掌握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口算和筆算的算法。

            教學方法:自主探索法,討論交流法,講練法

            課前三分鐘:口算練習

            課前作業(yè)預設與處理:觀察教材例3圖文,題中的問題是什么?解決這個需要利用哪些信息?想好了明天與大伙分享。

            教學步驟:

            一、新課導入

            1.口算。(課前三分鐘)

            53+6=85-5=67+9=72-6=

            20+40+3000=900-700+80=300+20+60=

            80-60+200=100+400+50=900-300-200=

            2.口答。

            (1)6個百和7個十組成的數是多少?67個十組成的數是多少?

            (2)540是由幾個百和幾個十組成的?540是由多少個十組成的?

            3.拆數游戲。

            (1)把下列各數拆成整百和整十數。

            360480520790210

            (2)把下列各數拆成整百和一百幾十的數。

            720270450840910

            二、探究新知

            1.幾百幾十加幾百幾十的筆算方法。

            (1)出示教材例3的第(1)問題。從題中你獲得了哪些信息?要求的問題是什么?

            (2)列式計算:380+550

            (3)探究算法。(學生自由發(fā)表意見)

            算法1:因為38+55=93,所以380+550=930。

            算法2:300+500=80080+50=130800+100+30=930

            算法3:因為38個十加55個十等于93個十,所以380+550=930。

            師:同學們提出了這么多計算方法,很厲害,實際上除了用口算的方法計算之外,還有一種筆算的方法,可以更加簡便地計算出結果,我們一起來看看。

            師板書筆算豎式:

            百十個

            380

            +5150

            930

            在豎式計算加法時各數數位對齊,從個位加起,哪一位上滿十向前一位進一。

            提問:

            A、豎式中的十位為什么寫3呢?

            B、為什么百位上不是8?(百位上3+5=8,還要加上從十位進上來的1,所以是9)

            注意:為了不遺漏加上滿十進上來的一,通常情況下會在相應的數位上標上一個小一點的“1”,如十位相加為13,十位上寫3,向百位進一,在百位上寫一個小一點的1,百位相加為8,再加上進上來的1,百位寫9。

            2.幾百幾十減幾百幾十的筆算方法。

            (1)出示教材例3的第(2)問題,從題中你獲得了哪些信息?要求的問題是什么?

            (2)列式:550-380

            (3)探究算法。(學生自由發(fā)表意見)

            算法1:55-38=17,所以550=380=170。

            算法2:55個十減38個十等于17個十。

            師:同樣的,這樣的問題除了口算外還可以列豎式進行計算。

            師板書筆算豎式:

            百十個

            5.50

            -380

            170

            師介紹:豎式計算減法,從個位減起,遇到不夠減的從上一位退一當十繼續(xù)減。如550-380,個位相減為0,十位不夠減,從百位上借1,則十位上多了10個十,加上原來的5個十,是15個十,減去8個十,十位上為7,同時百位上退1后剩下4,減3,為1。

            追問:為什么百位上是1?

            注意:為了不遺漏從某數位上推掉的1,通常會在此數位上寫上一個退位點。

            3.總結算法。

            小結:用豎式計算加法時,需要注意相同數位必須對齊,滿十要向前一位進1,算到這位時,不要忘了加上進上來的“1”。豎式計算減法時,從個位減起,哪一位上不夠減,就向上一位借一當十,合起來再減。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練習三”第1題。

            請學生板演,然后集體訂正。

            2.完成“練習三”第2題。

            (1)學生獨立思考,解決問題

            (2)教師指名回答,說說怎么想的。

            3.完成“練習三”第3題。

            小組內以開火車的方式說答案,看誰說的又快又準。

            4.完成“練習三”第4題。

            先說說解題思路,然后指名回答。

            四、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你收獲了哪些知識?在筆算加減法時需要注意什么?

            布置作業(yè)

            板書設計

            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

            (1)因為38+55=93,所以380+550=930。55-38=17,所以550=380=170。

            (2)百十個百十個

            3805.50

            +5150-380

            930170

            課后反思

            本節(jié)課以學生為主體,盡量讓學生自主探究、小組合作學習探究新知,但是在上課時就管不住自己,說的太多,有些等不及。原本準備讓學生發(fā)現算理,總結方法,但實際沒有那么理想。

            第4課時:估算

            教學目標:

            1.體會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增強估算的意識及能力,并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

            2.在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

            3.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以及合作、交往的意識,產生對數學的積極情感,初步形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教學重點:掌握加、減法估算的方法。

            教學難點: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方法:自主探索法,討論交流法,講練法

            課前三分鐘:找近似數

            課前作業(yè)預設與處理:觀察教材第15頁圖文,題中的問題是什么?解決這個需要利用哪些信息?想好了明天與大伙分享。

            教學步驟:

            一、新課導入

            1.填空(課前三分鐘)。

            (1)實驗小學今年有學生1021人,約是()人。

            (2)小明家到學生有492米,約是()米。

            (3)一臺電視機售價是1095元,約是()元。

            (4)學校圖書館又買來新書702本,約是()本。

            小結:這種猜測大約數量的過程叫估計。

            2.結合生活實際,了解估算。

            (1)小紅想買一支5元的鋼筆,一個4元的筆記本,你能快速說一說小紅大約要帶多少錢嗎?

            (2)一盆花25朵,一盆花33朵,一共大約幾十朵花?(多媒體出示圖片)

            總結:剛才的過程不僅估計了價錢和數量還進行了計算,就是一種估算。(板書:估算)

            二、探究新知

            1.閱讀與理解。

            提問:觀察教材第15頁圖文,題中的問題是什么?解決這個需要利用哪些信息?組織學生讀題,并思考。

            (1)六個年級的學生共約多少人?

            (2)怎么才能使電影院里坐得下六個年級的學生?

            2.分析與解答。

            師:怎么解決六個年級的學生同時看巨幕電影坐得下的問題呢?

            生:先求出六個年級的總數,然后將總人數與電影院的座位數進行比較,小于座位數時能坐得下。

            師:六個年級的總人數是221+239,這是我們沒有學過的運算,它等于多少呢?

            師明確要向知道總人數是否小于座位數,除了計算出221+239的準確值外,還可以進行估算,然后比較大小。

            學生在小組內討論交流估算的方法,然后交流。

            生1:221大于200,239也大于200,221+239一定大于400,但還是不確定是否大于441。

            生2:這樣的`估算差距有點的,可以把221看成220,239看成230,221大于220,239大于230,220+230=450,221+239一定大于450,450比441,坐不下。

            師:同學們回答得很好,估算時,采取的策略不同,估算的結果也不同。這兩種方法都是估算,但是第二種方法更加合理,如果電影院的座位數時390個,那么剛剛提到的估算哪個更好呢?(學生1的方法)所以,我們在進行估算時,要多觀察,然后選擇合理的估算策略。

            3、回顧與反思。

            (1)說一說你是怎么估算的,你的估算合理嗎?

            (2)如果兩個旅行團分別有196名和226名團員,這兩個旅行團同時看巨幕電影坐得下嗎?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練習三”第6題。

            先讓學生估算出寫在魚身上的得數,再填一填將魚分別寫在相應的框里,然后在小組中交流。

            2.完成“練習三”第8題。

            要求學生觀察題目,弄清楚題目要求,再按要求進行估算,把結果寫在教材上,然后相互交流。、

            3.完成“練習三”第13題。

            根據條件想一想能夠提出哪些問題。

            四、課堂小結:這節(jié)課你學習了哪些知識?你還有什么疑問嗎?

            布置作業(yè)完成“練習三”第5題

            板書設計

            加、減法的估算

            221+239≈400(人)221+239≈450(人)450﹥441

            220230

            課后反思

            本節(jié)課我以“估算”為線索,展開教學,但是在教學過程中發(fā)現一些問題。

            1.學生對估算的意義不夠理解。我在教221加239的和時,先讓學生估算一下結果,許多學生都是算出準確數。我就引導學生說221和239接近哪一個整十數或整百數,有一部分學生都不能很快地說出來。因此,我覺得學生對估算的意義不夠理解。

            2.學生估算的方法掌握不夠好。新課程標準中指出:“重視估算意識的培養(yǎng),探索估算策略的多樣化”。所以,我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充分自主地探索估算的方法,但大部分學生沒有一點的估算意識,我只好把估算的方法教給學生,沒有體現出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新課程理念,

            第5課時:估算聯系練習

            教學目標:

            1.進一步體會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增強估算的意識及能力,并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

            2.在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

            3.通過練習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以及合作、交往的意識,產生對數學的積極情感,初步形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教學重點:進一步掌握加、減法估算的方法。

            教學難點: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復習舊知

            1.課前三分鐘

            學生主持,找出一些數的近似數。

            2.三位數加(減)三位數的估算方法:把每個三位數看作與它接近的()或(),再進行計算,取()數還是()數,要視情況而定。

            二、基礎訓練

            1.一臺電扇145元,一口電飯鍋287元,媽媽有400元錢,買這兩樣商品夠嗎?

            2.幼兒園有男生286人,女生193人。一共有500個蘋果,如果每個人吃一個蘋果,這些蘋果夠吃嗎?

            三、拓展提高

            媽媽用500元買了幾件物品,猜一猜她買的可能是下面的哪幾件?

            故事叢書裙子電扇電飯鍋

            118元孫134元230元248元

            反思總結:通過今天的練習,你有什么收獲?

            布置作業(yè)

            完成練習三第七、6、7、8題

            板書設計

            課后反思:

            通過練習,學生充分自主地探索估算的方法,但個別學生沒有一點的估算意識,這有待于以后多練習、多強調。

            第6課時:整理和復習

            教學目標:

            1.通過梳理知識點一級具體的題目練習,讓學生進一步掌握本單元所學的口算、筆算的方法,能夠正確、熟練地計算。

            2.通過創(chuàng)設具體情境,讓學生進一步體會估算的方法和意義,能根據具體的情況選擇合適的估算策略。

            3.培養(yǎng)學生總結、歸納及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教學重點:正確、熟練地計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

            教學難點:能夠進行合理的估算并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

            教學方法:自主探索法,討論交流法,講練法

            課前三分鐘:口算練習

            課前作業(yè)預設與處理:舉例說明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口算方法。

            教學步驟:

            一、復習導入

            1.口算(課前三分鐘)指名學生主持。

            2.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口算方法。(課前作業(yè)處理)

            (1)提問:怎么口算兩位數加兩位數?

            小結:兩位數加兩位數,可以把其中一個加數拆成整十數和一位數,然后與另一個加數依次相加,這樣口算更加快捷。

            (2)提問:怎么口算兩位數減兩位數?

            小結:兩位數減兩位數,可以把減數拆成整十數和一位數,然后從被減數中依次減去,這樣口算比較便捷。

            2.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的筆算。

            提問:計算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的筆算需要注意什么?

            小結:列豎式時,數位對齊,相同數位上的數才能相加減,從個位加(減)起,哪一位上滿十向前進一(哪一位上不夠減向前一位退一當十),主要不要漏加進來的一(不要漏減走的一)。

            3.它們之間有什么聯系?

            (1)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可以用兩位數的加減法進行口算。如650+340其實就是65個十減34個十,等于31個十。

            (2)方式雖然不同,一個口算,一個筆算,但是運算的算理一樣,都是滿十進一,退一當十!(給學生自由發(fā)言,只要合理都給予肯定)

            二、基本練習

            1.口算。

            52+35=86-34=47+33=36+20=

            23+69=62-18=70-26=65-15=

            學生獨立思考后,指名回答,說說口算思路。

            提問:口算時要注意什么?哪些地方容易出錯?

            2.計算。

            650+340=370+480=390+250=520+300=

            840-560=750-540=440-150=600-240=

            分組活動,看哪一組最快最準做完?然后各組委派一人匯報結果?梢赃x擇口算的方法,也可以選擇列豎式的方法。

            3.估算。

            (1)出示教材第19頁第2題課件,組織學生讀題,從中獲取信息。思考:如何列式計算?

            (2)學生交流后板書:632-441.

            (3)提問:這個和我們例4中的估算有什么不一樣?如何進行估算呢?

            (4)學生討論估算的方法,然后交流算法。

            算法一:632大約是600,441大約是400,600-400=200,大約多200個座位。

            算法二:把632看成620,441看成440,620-440=180,大約多180個座位。

            估算的方法不局限于一種,只要學生回答的合情合理,均給予肯定。并比較這些估算的方法有什么不同,哪種更合理。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練習四”的第1題。

            兩人一組,輪流出題計算,比一比,看誰算得又快又準,互相之間評一評。

            2.完成“練習四”的第2題。

            比較每一題的大小。此題不能直接進行比較,需先進行加、減法的計算,得出結果后才能把左右兩邊進行比較。

            3.完成“練習四”的第3題。

            仔細觀察圖文,明確需要解決的問題,以及解決問題所需的條件,然后根據具體情況合理地進行估算。并想一想,提出其他的數學問題并解答。

            四、課堂小結:本節(jié)課我們梳理了哪些知識?本單元的知識中你還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學生發(fā)言,教師點評,解疑答惑。

            布置作業(yè)

            板書設計

            整理和復習

            課后反思

            通過練習,讓學生進一步掌握本單元所學的口算、筆算的方法,能夠正確、熟練地計算。

            第7課時:練習冊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讓學生進一步掌握本單元所學的口算、筆算的方法,能夠正確、熟練地計算。

            2.通過練習冊的具體情境,讓學生進一步體會估算的方法和意義,能根據具體的情況選擇合適的估算策略。

            3.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總結、歸納及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教學重點:正確、熟練地計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

            教學難點:能夠進行合理的估算并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

            教學過程

            填練習冊

          萬以內的加法教案2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27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偻ㄟ^創(chuàng)設具體的情境,使學生初步學會加法的驗算,并通過加法驗算方法的交流、讓學生體會算法的多樣化。

           、谂囵B(yǎng)學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識和能力。

           、圩寣W生用所學到的驗算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體會用數學的樂趣。

            ●教具準備:

            老師準備掛圖或課件。

            ●教學過程:

            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與爸爸、媽媽去超市買過東西嗎?

            生:互相說說,再請同學發(fā)表意見。

            師:(掛圖1)我們來看掛圖,小明和媽媽去超市買東西,從圖1中你看到了什么?

            生1:從圖1中我看到了小明媽媽買了一套135元的運動服和一雙48元的運動鞋。

            生2:從圖1中我看到小明媽媽給了售貨員200元。

            生3:要知道一套運動服和一雙運動鞋一共要多少元?應用加法計算。

            師:全班動手計算。

            板書:135+48=183(元)

            135

            +48

            183

            師:看小精靈說什么?

            生:怎樣檢驗加法計算的結果?

            ●板書:加法的驗算

            合作學習探究新知

           、傩〗M合作,探究怎樣檢驗加法計算的結果。

            (反饋學生驗算的結果)

            師:哪組同學愿意把你們驗算的.方法告訴大家?

            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說出自己的驗算方法和結果。鼓勵學生不同的方法,如:

            生1:我用183-135,看得數是不是48。

            生2:我用48+135,看得數是不是183。

            生3:我用183-48,看得數是不是135。

            師:同學們的方法這么多,你最喜歡哪種?

           、谧鲆蛔觯航炭茣27頁。

           、蹟祵W門診部。

           、軘祵W門診部來了許多患者,請同學來當小大夫為患者治病。

            175329259

            +62+464+148

            137843307

            ●全課小結: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學會了什么?有什么收獲和感想?學生自己總結本節(jié)課學習的內容。

            回家調查一下爸爸、媽媽買家里東西,是怎樣付錢的?

          萬以內的加法教案3

            根據《數學課程標準》對數與代數內容的安排,小學階段筆算加、減法的最高要求就是三位數加、減法的筆算,而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這部分內容的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能力、估算能力和選擇合適策略解決問題的能力。本節(jié)復習課的重點是引導學生鞏固計算方法、提高計算能力,培養(yǎng)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1.注重復習方法,提高計算能力。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先讓學生通過計算回顧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的計算方法,再結合教材提供的資源,進一步加強計算方法的.指導,使學生在進一步理解算理的同時,提高計算能力。

            2.重視從實際生活情境中提煉問題,培養(yǎng)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教學中,把計算融入到具體的生活情境中去,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提取信息,提出問題,并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使學生充分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數學計算的實用價值,從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課前準備教師準備PPT課件教學過程整理復習1.課件出示:計算下面各題。175+62=985-423=259+148=806-714=325+464=310-207=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然后集體交流。

            2.同桌之間互相說一說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的計算方法。(加法: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十,就向前一位進1。減法: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減起,哪一位上的數不夠減,要從前一位退1當10,加上本位上的數再減)

            3.組內討論:計算萬以內的加、減法時,要注意什么?(計算加法時要注意哪一位滿十向前一位進1,每一位相加時不要忘記加上進位的1。計算減法時要注意哪一位不夠減從前一位退1,被減數中間有0的減法,要連續(xù)退位,0被退位以后要當作9來計算)

            設計意圖:復習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的計算方法時,重點突出加、減法中容易出現錯誤的知識點,使學生在計算萬以內的加、減法時,注意容易出現錯誤的地方,從而有效地提高正確率,加深學生對算理的理解。

            鞏固運用

            (1)課件出示教材109頁1題中的表格及問題:一架飛機先從北京飛到廣州,再飛行690千米到三亞,一共飛行了多少千米?比從北京直接飛到三亞多飛多少千米?航線里程/千米北京——上海1088北京——成都1542北京——廣州1907北京——臺北1729北京——三亞2541北京——烏魯木齊2464(1)引導學生找出題中的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已知條件:一架飛機先從北京飛到廣州,再飛行690千米到三亞。所求問題:一共飛行了多少千米?比從北京直接飛到三亞多飛多少千米)

            (2)先讓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然后集體交流。一共飛行的千米數:1907+690=2597(千米)比從北京直接飛到三亞多飛的千米數:2597-2541=56(千米)

            (3)檢驗以上兩題的計算結果是否正確,然后說一說你是怎樣檢驗的。

            (加法的驗算方法:交換兩個加數的位置,再算一遍;用和減去其中一個加數,看是否等于另一個加數)[減法的驗算方法:用被減數減去差,看是否等于減數;用差加減數(或減數加差),看是否等于被減數]

            (4)根據表中信息,提出一個加法問題和一個減法問題,解答之后檢驗,然后小組內交流,集體訂正。

          萬以內的加法教案4

            2 兩位數減兩位數的口算

            第2課時 練習課

            教學導航

            一、教學內容

            口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運用練習。(教材第12~13頁練習二第3,7題)

            二、教學目標

            1.理解并掌握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計算方法,能正確進行計算。

            2.經歷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計算方法的形成過程,體驗解決問題的策略的多樣性。

            3.使學生認識到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培養(yǎng)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三、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計算方法。

            難點: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基礎練習

            口算。(學生齊答,集體訂正)

            24+13=   35+57=

            45-14=   61-25=

            二、指導練習

            1.教學教材第12頁練習二第3題。

            師:姐姐去文具店買東西,她看中了一個地球儀和鬧鐘,它們的價格分別是58元和25元,同學們能告訴我,姐姐一共要付多少錢嗎?

            師:求姐姐一共要付多少錢,應該用加法還是減法計算?(學生齊答)

            師:姐姐一共要付多少錢,你是怎么計算的?(點名學生回答)

            師:如果去這個文具店購買一個收音機和一個鬧鐘,算一算你需要花多少錢?(點名學生回答,老師板書)

            師:很好,看來大家對兩位數的加法運算都已經熟練掌握了。那么根據圖中的已知信息,大家還能提出其他問題并進行解答嗎?(小組交流討論,由小組代表回答,老師板書)

            2.教學教材第13頁練習二第7題。

            師:學校運動會的籃球比賽中,上半場比賽結束時,兩隊比分為28∶43,2隊領先,請問2隊領先多少分呢?

            師:求2隊領先多少分是一個加法問題還是減法問題呢?(學生齊答)

            師:計算2隊領先的分數,應該用1隊的分數還是2隊的分數做被減數呢?(學生齊答)

            師:那么,2隊領先多少分呢?(學生齊答)

            師:經過下半場的較量,最終全場比分定格在45∶67,2隊獲勝,下半場2隊得了多少分?

            師:計算下半場2隊得分,應該如何列式?(學生齊答)

            師:下半場2隊得了多少分?(學生齊答)

            師:下半場1隊得了多少分?(點名學生回答,老師板書)

            三、鞏固練習

            完成教材第12~13頁練習二第2,4,8題。(學生齊答第2題,點名學生板演第4,8題)

            第2題:82 99 77 87 90 89

            58 51

            第4題:36+25=61(個)

            第8題:46-38=8(元) 46+38=84(元)

            四、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jié)課的練習,同學們是否已經掌握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計算方法?對進位加法以及退位減法是否能正確計算?

            板書設計

            口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運用練習

            3.購買收音機和鬧鐘:72+25=97(元)   7.下半場1隊得分:45-28=17(分)

            收音機價格比地球儀貴:72-58=14(元) 4.36+25=61(個)

            地球儀價格比鬧鐘貴:58-25=33(元) 8.46-38=8(元) 46+38=84(元)

            鬧鐘價格比書包便宜:37-25=12(元)

            ……

            教學反思

            1.注意聯系生活,鍛煉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本節(jié)課內容是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練習課,通過給出實際情境,先列出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算式,再進行計算。因為貼近生活,相比簡單數字組成的加、減法計算題,更有吸引力和趣味性,因此也更受學生的喜愛,同時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鍛煉。

            2.注重引導學生思考,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

            教學中多注意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提出新的問題并鼓勵學生自主解決問題。

            3.我的補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備課資料參考

            典型例題準備

            【例題】小馬虎做一道加法題,把第二個加數33前面的“+”號寫成了“-”,結果算出來的結果是26,正確的結果是多少?

            分析:根據減法運算的結果倒推求出第一個加數,再通過加法運算求出正確的結果。

            解答:33+26=59 59+33=92

            答:正確的結果是92。

            解法歸納:求解類似問題時,可以利用倒推法,利用錯誤結果求出算式中的未知值,再進行計算。

          萬以內的加法教案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計算萬以內數的方法,并能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計算。

            2.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以及與別人合作學習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對比、分析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能用自己喜歡的方法熟練地進行計算。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師:同學們,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是一個資產豐富的國家,在我們的祖國,有許多珍奇的動物,

            師:除了同學們說的這幾種外,在我們的祖國,還存在著這樣幾種珍奇動物:東北虎、丹頂鶴、蜥蜴、青蛙。[生看教材主題圖]這幾種動物分別屬于哺乳類、鳥類、爬行類、兩棲類。你想不想知道這四類動物在我們國家存在的具體情況?好,請同學們看屏幕(師點屏出示下表)。

            仔細觀察這個統計圖表,看看你能從中了解什么?

            師:你知道什么是特有種類?

            生一臉茫然

            師:中國特有指的是這些動物種類僅僅在中國生產,世界其他任何一個國家都沒有的。

           。弁ㄟ^對“中國特有”的名詞解釋,幫助學生理解,同時針對”特有“二字激發(fā)學生對祖國的自豪感]

            現在請你仔細觀察這個統計圖表,看看你能從中了解什么?

            生1:我知道了哺乳類一共有110種。

            生2:我知道了兩棲類一共有30種,爬行類一共有25種,還知道鳥類有98種。

            師:根據你知道的這些,你能提出怎樣的數學問題呢?

            生1:哺乳類和鳥類一共有多少種?

            生2:爬行類比兩棲類少多少種?

            生3:鳥類、爬行類和兩棲類一共有多少種?

            ……

            師:剛才,同學們根據這個統計表提出了各種不同的問題,有些問題用我們以前學過的知識自己就能解決,還有一些問題等以后我們再學,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主要來研究一下這兩個問題。

            師點屏出示:

            1.鳥類和爬行類一共有多少種?

            2.鳥類和兩棲類一共有多少種?

            師:你能根據這兩個問題列出兩個正確的算式嗎?

           。ㄉf算式,師板書:98+25= 98+30=)

           。鬯伎迹涸谏险n前,就聽到很多關于本課主題圖的討論。結合學生實情,學生對動物知識的了解確實非常的貧乏。試圖更換主題情境,但是作為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即使學生不熟知,也未嘗不可。所以參考了人教網上的一個案例,舍取其中部分圖表,不出現紛繁復雜的數據,并且對“中國特有”作重點的名詞解釋,幫助學生理解]

            二、小組合作研究題的做法

            師:請同學們看這兩個算式里面,你喜歡哪一個,就以小組為單位研究一下,看看應該怎樣做。每組挑選一個,在小組內合作探究題的做法。

           。ㄉ鷧R報方法。)

            生1:我們小組做的是98+25這道題,我們先用100+25=125,因為多加了2,所以再用125減去2,就等于123。

            師:哪個小組的做法和他們不一樣?

            生2:我們是先十位和十位相加,90+20=110,然后個位和個位相加,8+5=13,最后,用110+13=123。

            生3:老師,可以用豎式。

            (當學生說出幾種方法后,老師重點講萬以內數的`豎式計算方法和注意的事項。)

            師小結:剛才,同學們通過自己的努力,想出了幾種方法解決98+25這道題,哪個小組的同學想說一下98+30這道題的做法。

           。ㄉ鷧R報98+30的計算方法后師小結。)

            [截選原教案,流程大致相近,學生使用的口算方法多數為相同數位相加的,或是先加個位,或是先加十位。這真正要思考的是小組合作該如何有效得實施。我認為再這個環(huán)節(jié)的小組交流的任務是:組內同學相互介紹自己的算法,不要求多種算法。保證每個學生在課堂上都有說的機會,而不是比“拿一小組的算法更多”。

           。梗+25的豎式計算對學生來說也是很容易解決的。但是作為筆算的第一課時,我認為在學生的正確計算結果的基礎上,更應扎實地復習豎式的書寫和算理的表述。]

            三、鞏固練習

            師:剛才通過同學們的努力,解決了這兩個問題,這就是這節(jié)課我們要學習的知識(師板書:加法)那現在就用學到的知識來解決幾個問題,好嗎?

          萬以內的加法教案6

            一、教學內容

            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教材第14頁例3)

            二、教學目標

            1.學習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能正確計算并掌握筆算方法。

            2.培養(yǎng)在眾多方法中擇優(yōu)的意識。

            三、重點難點

            重點:1.正確計算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

            2.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及計算的能力。

            難點:掌握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口算和筆算的方法。

            四、教學過程

            1、復習引入

            1.口算。

            20+10= 50-30= 13+32=

            65+27=45-24=71-53=

            2.口答。

            (1)6個百和7個十組成的數是多少?67個十組成的數是多少?

            (2)540是由幾個百和幾個十組成的?540是由多少個十組成的?

            師:通過上面的練習,可以看到同學們對已學的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知識都掌握得很不錯。今天,我們就在以上內容的基礎上學習新的知識。(板書課題: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

            2、學習新課

            教學教材第14頁例3。

            (1)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

            師:同學們參觀世博園,來到一個紀念品商店,老板告訴同學們一個好消息,只要能正確回答以下兩個問題,就能以優(yōu)惠的價格購買“海寶”。你準備好了嗎?來聽聽這兩個問題,商店上午能賣出380個“海寶”,下午能賣出550個“海寶”,那么上午和下午一共賣出多少個“海寶”?下午比上午多賣出多少個“海寶”?(課件出示教材第14頁例3)

            (2)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

            師:同學們,你能給出上面兩個問題的算式嗎?(學生獨立完成,老師巡視)

            師:求上午和下午一共賣出多少個“海寶”,也就是求380和550的和,因此列式為380+550,求下午比上午多賣出多少個“海寶”,就是求550和380的差,列式為550-380。

            師:我們前面學過兩位數和兩位數的加減法,那么,兩個式子能不能轉化成兩位數和兩位數的加減運算呢?說說你是如何計算的?(小組討論,小組代表匯報,老師板書)

            學生給出轉化思路一:380看作38個十,550看作55個十,38+55=93,一共有93個十,所以380+550=930;55-38=17,一共有17個十,所以550-380=170。

            學生給出轉化思路二:把兩個加數0前面的部分相加,38+55=93,再在得數的后面添上一個0,是930;把被減數和減數0前面的部分相減,55-38=17,再在得數的后面添上一個0,是170。

            師:我們在學兩位數和兩位數的減法時,回顧了列豎式計算,大家還記得怎么做的`嗎?你會用列豎式求這兩個數的和嗎?(點名學生上臺板演)

            (3)組織學生交流討論筆算方法。

           、偌臃ㄘQ式中,為什么百位上的數字不是8?(點名學生回答)

            ②減法豎式中,為什么百位上是4減3?(點名學生回答)

           、哿胸Q式計算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時,從個位算起好還是從百位算起好?(點名學生回答)

           、芰胸Q式計算時,有什么注意事項?(小組討論匯報,老師點評總結)

            3、鞏固反饋

            完成教材第14頁“做一做”。(學生獨立完成,相互檢查)

            660490710600120920

            190650

            4、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你收獲了哪些知識?在筆算加減法時需要注意什么?

            板書設計

            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

            例3:

            (1)38+55=93 (2)55-38=17

            380+550=930(個)550-380=170(個)

            教學反思

            1.教學中重視引導,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和總結歸納的能力。

            教師引導學生獲取有價值的信息,讓學生自主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培養(yǎng)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合作意識。同時,在計算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反思,培養(yǎng)學生總結歸納的能力。

            2.能掌握知識和方法的遷移運用,不能只會簡單照搬。

            學生能夠正確計算像380+550這類題目,但將題目改為100+550,就會出現100+550=560的錯誤情況。將新知識轉換成舊知識來學習是好的,需要讓學生注意的是兩個加數要統一,如果前面加數有兩個0不看,那么后面加數也得有兩個0不看,若其中一個加數只有一個0,那么我們只能少看一個0,減法也是一樣的。

            3.重視對筆算算理和法則的講解。

            學生雖然能較容易地將兩位數減兩位數筆算的方法遷移過來,但是在算理上有些糊涂。有的學生會把“從百位上退1,是100”說成了“退1當十”,教師應該對學生講清楚筆算法則。

          萬以內的加法教案7

            教學內容:

            兩位數加、減兩位數

            教學要求:

            1.通過學生自己探索計算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主動探索的精神和與同學積極合作的意識

            2.會正確口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

            3.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

            教學重點:

            1.正確口算

            2.根據具體情況,選擇恰當的方法

            教學難點:

            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的口算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小朋友們,你們喜歡小鳥嗎?小鳥是我們的好朋友.你們去過鳥島嗎?在我國杭州風景秀麗的千島湖上就有一座美麗的鳥島,每年都會有許多人乘船到鳥島去游玩

            1.多媒體課件出示情境圖看,今天的天氣真好!學校組織二年級的學生去鳥島游玩.碼頭上小朋友們興高采烈、整裝待發(fā),在各班老師的帶領下,排著整齊的隊伍準備前往鳥島

            2.請大家仔細觀察圖,從圖中你獲得了哪些信息? 學生邊敘述,教師邊把主要信息板書出來. 誰能說說限乘68人是什么意思?

            二、引導探究,學習新知

            1.多媒體課件出示例1

            看,誰先上船了?(二(1)班和二(2)班)

           。1)二(1)班和二(2)班能坐下嗎?想一想,怎樣解決這個問題? 請各小組把算式寫出來,指名匯報,教師板書:23+31=

           。2)怎樣口算?

            小組討論,合作學習.

            [學法嘗試:我這樣算:先算23+30=53,再算53+1=54;還可以這樣算:先算20+30=50,再算3+1=4,最后算50+4=54.]

           。3)小組匯報,全班交流

            小結:同學們利用各種方法計算,結果都是54,說明大家的`算法都對. (4)小精靈聰聰提出問題了:二(3)班和二(4)班合乘能坐下嗎? 誰會列式?怎樣口算? 自主學習,小組交流. 指名匯報,

            教師板書:

            方法一:32+39=71(人),先算30+30=60,再算2+9=11,最后算60+11=71

            方法二:32+39=71(人),先算32+30=62,再算62+9=71

            兩種算法都是71人,71人比68人多,超載了,所以二(3)班和二(4)班合乘坐不下

            現在船上坐了54人,看一看,船上還能不能再上乘客?按班級順序,該哪個班上船了?

            2.多媒體課件出示例2

           。1)二(3)班還能上幾人?誰會解決這個問題?怎樣計算? 小組討論,合作學習

            [學法嘗試:我這樣想:要求還能上幾人,可以用減法計算,這樣列式:68-54,我這樣算:先算60-50=10,再算8-4=4,10+4=14,還能上14人;還可以這樣算:先算68-50=18,再算18-4=14;我想還可以用豎式計算

            指名匯報,并說出各自不同的算法

            (2)小精靈明明又給我們提出了一個問題:二(3)班上了14人后,還剩下多少人?

            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計算?怎樣列式?

            學生自主學習,指名匯報,并說出計算方法,教師板書: 32-14=18(人)先算32-10=22,再算22-4=18. 還可以怎樣算?(用豎式計算)

            3.歸納小結,揭示課題. 今天同學們表現得真棒,能用數學知識解決這么多的問題.下面請同學們觀察這幾道算式,看它們有什么共同的特點?(都是兩位數)

            對,我們今天探究的就是兩位數加、減兩位數.(板書課題)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口算方法有多種,希望同學們今后做練習時,選擇適當的計算方法進行計算

            [學法反思: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知道了兩位數加減兩位數可以用多種方法口算,還可以用筆算,數學里面的知識真多,我一定要好好學習]

            三、鞏固深化,拓展思維

            1.做一做.(教材第93頁) 學生獨立完成,小組評議

            2.練習十九第1題.(課件出示) 小組比賽

            四、全課小結,提高認識

            1.這節(jié)課你們學會了什么?

            2.教師小結:今天,我們不但學會了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口算方法,而且還學會了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問題.希望同學們繼續(xù)努力,學到更多的知識.

          萬以內的加法教案8

            設計說明

            根據《數學課程標準》對數與代數內容的安排,小學階段筆算加、減法的最高要求就是三位數加、減法的筆算,而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這部分內容的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能力、估算能力和選擇合適策略解決問題的能力。本節(jié)復習課的'重點是引導學生鞏固計算方法、提高計算能力,培養(yǎng)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1.注重復習方法,提高計算能力。

            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先讓學生通過計算回顧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的計算方法,再結合教材提供的資源,進一步加強計算方法的指導,使學生在進一步理解算理的同時,提高計算能力。

            2.重視從實際生活情境中提煉問題,培養(yǎng)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在教學中,把計算融入到具體的生活情境中去,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提取信息,提出問題,并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使學生充分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數學計算的實用價值,從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課前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整理復習

            1.課件出示:計算下面各題。

            175+62=  985-423=  259+148=

            806-714= 325+464= 310-207=

            2.先讓學生獨立完成,然后集體交流。

            3.同桌之間互相說一說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的計算方法。

            (加法: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十,就向前一位進1。減法: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減起,哪一位上的數不夠減,要從前一位退1當10,加上本位上的數再減)

            4.組內討論:計算萬以內的加、減法時,要注意什么?

            (計算加法時要注意哪一位滿十向前一位進1,每一位相加時不要忘記加上進位的1。計算減法時要注意哪一位不夠減從前一位退1,被減數中間有0的減法,要連續(xù)退位,0被退位以后要當作9來計算)

            設計意圖:復習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的計算方法時,重點突出加、減法中容易出現錯誤的知識點,使學生在計算萬以內的加、減法時,注意容易出現錯誤的地方,從而有效地提高正確率,加深學生對算理的理解。

            ⊙鞏固運用

            1.課件出示教材109頁1題中的表格及問題:一架飛機先從北京飛到廣州,再飛行690千米到三亞,一共飛行了多少千米?比從北京直接飛到三亞多飛多少千米?

          萬以內的加法教案9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萬以內的口算進位加法,會正確地進行口算。

            2、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學生主動探索新知識的愿望,通過多種方法解決問題。

            3、培養(yǎng)學生相互協作的合作精神和創(chuàng)新意識。

            教學重點:

            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的.口算方法。

            教學準備:自制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

            1、澄溪小學大隊部昨天派四、五年級部分學生到黃沙調查關于《殯葬改革》問題,四年級去了19人,五年級去了26人,大隊輔導員從公交公司包來了一輛48座的大客車,你覺得這些小朋友能坐下嗎?你有沒有什么好方法?(電腦顯示大客車,座位數,上車各組人數)

            2、只要算出19+26=?就可以了(教師板書:19+26=)

            二、合作學習,探究新知

            1、19+26=?可以怎樣計算?有幾種不同的算法?請四人小組一起討論?

            2、全班交流:學生匯報各小組討論結果。(教師板書)

            生1:10+20=30 9+6=15 30+15=45

            生2:19+20=39 39+6=45

            生3:9+6=1510+20=30 15+30=45

            生4:19+1=20 20+26=46 46-1=45

            生5:26+10=36 36+9=45

            生6:26+4=30 30+19=45 49-4=45..

            3、你們真棒!想出了這么多好方法,仔細看一看,想一想你最喜歡哪一種方法呢?悄悄的和你的同桌小朋友說一說,為什么認為這種方法好?

            4、學生反饋

            5、第二種方法是怎樣的呢?誰能說說。

            生1:19+26=45想:19+20=39 39+6=45

            6、用你喜歡的方法算一算下面這幾道題(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37+2756+3864+28

           。1)學生自己算一算

            (2)學生自己說說是怎樣想的

           。3)學生反饋

           。4)抽做得快的學生說說用的是哪一種方法,幫學生導向計算時選擇步驟少的計算較快一些。

            7、小結、歸納: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法,怎樣口算。

            8、針對練習

            54+38 37+46 68+32 76+18

            28+43 19+75 27+73 44+39

            剛才同學們真聰明,通過自己學習就學會了好方法解題,這道題會嗎?1900+2600=

           。1)自己算一算,再與同桌小朋友交流算法

           。2)反饋

            生1:1900+2600=4500想:19+36=45然后在得數后面加兩個0就可以了。

            生2:1900+2600=4500想:19個百加26個百等于45個百,也就是4500。

            生3:1900+2600=4500想:只要算19+26=45后面加兩個0就好了。

           。3)為什么加兩個0就可以了呢?老師不明白能幫忙解釋一下嗎?

            生:后面加兩個0也就是把這個數看成了整百數,所以是對的。

            10、鞏固練習:

            29+5756+3818+36

            290+570 560+380 180+360

            2900+57005600+38001800+3600

           。1)學生先獨立計算

           。2)反饋校對

           。3)通過計算你知道了什么?

            生1:第一組題都有數字29、57

            生2:只要算出29+27=86,整百數相加在后面加一個0,整千相加在后面加兩個0

            生3:29+57=86想:9+7=16;20+50=70;16+70=86。后面兩道題只在86后面加0就行了。

            生4:有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加法,也有整百整十數加整百整十數的加法。

            生5: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法想:個位加個位,十位加十位,整百整十數加整百整十數的加法想:先把前面的數相加,然后整十數在后面加一個0,整百數在后面加兩個0。

            11、歸納、小結。

            三、鞏固提高、知識內化

            1、綜合練習

            37+28 45+17 3400+3900 56+21

            230+480 67+27 480+20035+75

          萬以內的加法教案10

           。ㄒ唬┙虒W目標

            1、使學生會計算三位數加、減三位數。

            2、使學生能夠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進一步領會加、減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增強估算意識。

            3、使學生理解驗算的意義,會對加法和減法進行驗算,初步養(yǎng)成檢驗和驗算的習慣。

            4、使學生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

           。ǘ┙滩恼f明和教學建議

            教材說明

            本單元教學內容包括三個部分:加法、減法和加、減法的驗算。根據《標準》的要求,筆算加、減法限定于三位數加減三位數,因此本單元主要教學三位數的加、減法。本單元是在二年級下冊“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的基礎上教學的,學生在二年級已經學習了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本單元主要學習三位數加、減三位數中連續(xù)進位加和連續(xù)退位減,這是學生學習筆算加、減法的難點。

            根據《標準》提出的要求要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將應用問題與計算有機結合,本單元三個部分的教學改變了過去單純出計算式題教學的形式,都是通過具體的生活問題或生活情境引出計算問題,并注意在練習中安排一定數量的應用問題,以加強計算教學與實際應用的聯系,使學生感受計算與生活的聯系,增強學生的應用意識。

            根據《標準》提出的“加強估算,提倡算法多樣化”的要求,加、減法的教學均按照先估算,再計算的順序安排,以增強學生的估算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數感。并結合部分例題,體現算法多樣化的思想。

            教材編寫努力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為學生提供積極思考和合作交流的空間。加、減法計算法則不作全面呈現,僅在重點和關鍵處進行提示和引導,以促進學生在已有知識基礎上進行自主探索;根據教學內容,教材中安排有討論交流的要求或畫面,例如加、減法的驗算方法均是以討論的形式呈現的,以體現合作學習方式在教學中的應用。

            針對計算教學練習比較枯燥的問題,練習的安排除了加強與實際應用的聯系外,努力做到形式多樣,并設計了一些思考題和開放題,以提高學習的興趣。

            教學建議

            1、讓學生通過解決實際問題來學習計算。

            計算往往是與應用緊密結合的,是解決實際問題的需要。教學中應注意從實際問題中引出計算,并通過計算去解決實際問題。教材在學習計算之前都提供了相應的生活實例和背景,教師可利用教材提供的背景,引導學生提出數學問題,學習計算方法。也可以選用學生身邊熟悉的`事例,從中引出數學問題,進行計算解答。

            2、運用“遷移”的方法進行加、減法的計算教學。

            “遷移”是學習過程中經常出現的一種心理現象。在數學教學中,運用遷移,使已掌握的知識技能對新知識、新技能的學習產生積極的促進影響,是經常采用的有效方法。在本單元教學前學生已經學過了用豎式計算加、減法,基本掌握了加、減法的計算法則,在此基礎上,本單元教學可采用嘗試、討論等方式學習新的內容,充分發(fā)揮知識的遷移效力,又可體現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3、注意加強估算,培養(yǎng)學生估算的意識和能力。

            在加法和減法的教學中,教材都安排了“先估計一下”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要重視這一環(huán)節(jié),不能因為估算內容在考試中難以體現而不教或一帶而過。要充分認識估算的作用,它是體現數學課程標準要求的一個重要方面。在練習中,也應注意提出估算的要求,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習慣和意識。

          萬以內的加法教案1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學會口算兩位數減兩位數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2.培養(yǎng)學生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及根據情況選擇恰當方法的意識;

            3.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進一點體會減法的意義,感受減法計算與生活的聯系。

            教學問題診斷分析:

            本課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兩位數減一位數和兩位數減整十數的相關知識的基礎之上,來進行兩位數減兩位數的口算學習的。由于學生前面已經學習了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口算,對于把一個兩位數分解成一個整十數和一個一位數,并要將這兩個數都記在頭腦中,再來分步計算已經基本掌握。但上節(jié)課加法的學習對本課的口算減法可能會讓學生產生方法上的混淆。所以在教學時,教師還是要讓學生通過嘗試、討論、交流、匯報、比較、反思與小結等各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充分了解兩位數減兩位數的不同口算方法與口算思路,引導學生擇優(yōu)選用、再次感受口算方法背后隱藏的數學思想與方法,并且通過綜合練習與最后的總結與歸納,理清兩位數加、減兩位數口算方法的聯系與區(qū)別,為后面的筆算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打下扎實的基礎。

            教學重點:

            掌握100以內減法式題口算方法

            教學難點:

            100以內減法式題口算方法熟練應用

            教學準備:

            課件、練習卡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ㄒ唬⿵土暸f知:課件呈現口算復習題。

            4+53=

            47+25=

            24+21=

            32+29=

            437=

            325=

            5330=

            6520=

            指名匯報口算結果,并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么樣的。

            (二)引入新課

            1.師:對學生的表現加以肯定:看來啊,同學們不僅對上節(jié)課所學的兩位數加法掌握得很牢固了,對以前學習的減法也是記憶深刻啊。

            2.師:今天啊,我們就來學習兩位數減兩位數的口算。板書課題:兩位數減兩位數

            【設計意圖:通過復習前面所學知識,既讓學生復習到了上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又喚醒學生對以前學習的減法知識的回顧,為接下來的學習做好鋪墊和遷移的準備。同時開門見山地點明本課所學的知識,讓學生直接明確本課的學習內容。】

            二、探究新知

           。ㄒ唬┣榫硠(chuàng)設,導入新知

            師:上節(jié)課我們利用所學知識,幫助某學校同學解決了購買車票的問題,全校師生都順利地坐上開往上海世博會的大巴了,我們來看看大家在車上都談論些什么?

            1.課件動態(tài)呈現情境圖:從圖中,你了解了哪些數學信息?

            2.學生匯報發(fā)現的數學信息。

            3.那你能根據這些數學信息,提出一個用減法計算的數學問題嗎?

           。1)學生提出問題,教師加以引導,提醒學生注意敘述的完整性。同時教師利用課件顯示出學生提出的不同數學問題。

           。2)同學們真了不起,提出了這么多數學問題,那我們就先來解決其中的一個問題吧?

           。ǘ﹦邮植僮,形成表象

            1.呈現問題:教科書P11例2的第(1)題:普通快客的票價比動車貴多少元?

           。1)分析解答:我們已知什么?要求什么?怎么列式?

            (2)獨立計算:學生嘗試獨立口算,教師巡視,注意個別指導。

            (3)交流匯報:先讓學生在小組內內交流每個人的算法,而后教師指名回答,引導學生完整表述出算法,可能有:

            方法一,先算6550=15,再算154=11;

            方法二,先算654=61,再算6150=11;

            方法三:先算6560=5,再算6054=6,最后算5+6=11;

            方法四:先算54=1,再算6050=10,最后算10+1=11。

            學生在匯報方法時,教師要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教師可以簡單加以概括或提煉。如:方法一,先減整十數,再減一位數;方法二,先減一位數,再減整十數;方法三,找一個整十數做中間數;方法四,相同數位相減,既列豎式計算?赡苡行┩瑢W還會說出其他的算法,只要是合理、正確的,教師都應給予肯定。

            2.比較反思:

           。1)同學們真厲害,想出來這么多的口算方法。那么,這么多口算方法之中,每種方法都各有特點,你覺得哪種方法更適合你自己呢?

           。2)如果再讓你口算一題,你會采用什么方法來口算?

            3.重點呈現:

            (1)我們來看看書上向我們介紹了哪種方法?是第一種方法。

           。2)教師引領板演前第一種口算方法計算過程的思路圖,再利用課件展示第二種計算方法計算過程的思路圖。

           。3)誰來說一說:為什么要把減數54分成50和4兩個數來分別減呢?因為這也是降低口算難度,同時利用轉化和遷移的數學思想,把復雜問題簡單化了。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去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并獨立的去解決問題,在學生經歷了獨立思考、主動探究、匯報交流的基礎之上,再引領學生比較反思,最后教師重點介紹一種主要方法,幫助學生形成表象,再次體會轉化的數學思想!

           。ㄈ┰俣忍骄浚嫹椒

            1.課件呈現問題(2):世博專線大巴的票價比普通快客便宜多少元?

           。1)自主探究:學生獨立分析解答,并用自己喜歡的口算方法計算出結果,教師巡視,注意個別指導。

           。2)交流匯報:指名學生說出自己的口算方法。

            (3)學生匯報方法的同時,教師選擇先減整十數,再減一位數的方法板書,并畫出計算過程的思路圖。

            2.觀察比較:

           。1)本題與上一題有什么不同?引導學生發(fā)現:

            ①本題是有退位的減法,上一題不用退位。

           、诘谝活}中前三種方法都能適用于第二題,但如果要用第四種方法因為5減8不夠減,就得到十位去借1當十再減。所以就得用:158=7,5040=10,7+10=17。

           。2)比較相同點:都是利用轉化與遷移的數學思想方法,將復雜問題簡單化。

            3.反思小結:

           。1)同桌議一議:經過這兩次嘗試,你最喜歡哪種口算方法呢?你覺得哪種方法更適合你自己?哪種方法更合理?

           。2)全班交流。

            4.反饋練習:

            (1)課件再次呈現前面學生提出的其他數學問題,師:你能從剛才我們提出這些問題中。選擇一個來解決嗎?

           。2)學生獨立完成。

           。3)反饋:請一學生匯報結果與算法,其他學生匯報自己的`對錯情況。對于出錯的學生,師生共同幫助其分析原因。

            (四)鞏固練習:我是保齡球高手!

            課件呈現:P11的做一做,學生獨立在書上完成。而后集體核對,注意讓學生說出口算方法。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再度探究中,通過自主選擇口算方法,比較方法、反思小結以及反饋鞏固等各個環(huán)節(jié),逐步形成自己的口算方法,從而完善對兩位數減兩位數口算方法的建構!

            三、鞏固提高

           。ㄒ唬┗揪毩

            1.接力賽:課件呈現:P13的練習二第6題:請四位學生來進行游戲。一組完成后,再換一組題目,換一組學生來比賽。

            2.我會變:P13的第5題,教師可以制作類似的數條,也可以用課件進行動態(tài)演示。 讓學生快速說出兩個數的和與差。

            3.今天我當家:課件呈現情境圖,讓學生直接把結果填在書上。完成后,集體核對正誤,教師要注意學生反饋的信息。

           。ǘ┚C合應用

            1.我是小小計分員:P413的第7題。

            (1)課件呈現第7題的左邊的情境圖,讓學生獨立解決。完成后集體核對正誤。

           。2)再呈現右邊的情境圖。

           、俜治鰡栴}:已知什么?要求什么?

           、谌绾瘟惺?口算結果。

            ③檢查正誤: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以基礎練習為主,通過兩位數的加、減法的練習,讓學生鞏固所學,通過多樣的練習形式,促使學生自覺形成又對又快的方法,同時,由于最后一題學生容易在審題時出現問題,所以,采取教師引導的方式,以避免學生因審題不仔細造成誤!

            四、總結歸納

            (一)總結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

           。ǘw納

            1.引導學生整理,最后課件呈現口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兩種主要方法:

           、賰晌粩导樱ɑ驕p)整十數再加(或減)一位數;

           、賰晌粩导樱ɑ驕p)一位數再加(或減)整十數。

            2.小組討論: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口算方法有什么聯系和區(qū)別?

            3.根據學生匯報,師生共同歸納:

           。1)兩者都運用了:轉化、遷移、湊整等數學思想與數學方法:

           。2)加法是將其中的一個兩位數分成一個整十數和一個一位數再連續(xù)加,而減是將減數分成一個整十數和一個一位數,再連續(xù)減。

            4.師:當然,除了這兩種方法之外,我們還有一些別的方法,但不論我們用什么方法,我們在解決實際問題時,還要注意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選擇方法,不能生搬硬套。

            【設計意圖:通過總結與歸納,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的鍛煉口頭表達能力的機會,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整理歸納的能力和靈活選擇策略與方法的能力,從而掌握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口算方,為下節(jié)課的學習在知識與方法的遷移上做足準備!

          萬以內的加法教案12

            教學目的:

            1.使學生較透徹地理解萬以內筆算加法的計算法則,并能應用法則準確地計算兩位數連續(xù)進位的加法題。

            2.培養(yǎng)學生認真仔細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計算水平。

            重點、難點:

            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十,要向前一位進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數相加時,要記得加上進上來的1。

            教學過程

            復習準備,導出新知

            基礎訓練

            口算:9+6=5+5=6+8=

           。福叮保剑福玻保剑叮担保

            求385與705的`和。

            全班齊練,教師巡視,做完后集體訂正。

            你能不能自己寫出一道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加法算式呢?

            筆算不進位加法要注意什么呢?

            相同數位對齊。

            從個位加起。

            教師強調: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十,要向前一位進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數相加時,要記得加上進上來的1。

            學習新課

            導入新課出示課題

            師:剛才的復習,是前面剛剛學過的進位加法,同學們掌握得很好,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進位加,但和前面學的稍有不同,今天要學習的是連續(xù)進位加。

            板書課題:連續(xù)進位加

            教學例1

            學生嘗試擺小棒求得98+25的結果(允許有各種方法。)

            小組合作討論喜歡哪種方法,引導研究課本中的方法。

            提問:

            師:先加哪一部分,單根的8根和5根怎樣加?給8根小棒湊幾根就是10根?(8+2+3=13)

            滿了10根可以捆成一捆,捆好舉起來讓大家看看,放在哪里呢?10個1根捆成1捆,也就是1個十,放在整捆小棒下面。

            再加整捆小棒,9捆加2捆再加這1捆,一共有12捆小棒零3根。指著圖問:這一捆小棒哪里來的?

            把單根小棒合起來,滿了10根就捆成一捆,放在整捆小棒下面。

            教師小結:單根合起來滿十就可以捆成一捆,放在整捆下面,表示1個十。

            列豎式計算。

            學生自由書寫豎式,再討論哪一種合理。這道題的豎式怎么寫?(個位和個位對齊,十位和十位對齊。)

            從哪一位加起呢?(從個位加起。)

            那么豎式中個位相加的得數怎樣寫呢?

            想一想:小棒應該怎樣擺?

            獨立完成計算。(兩個學生板演,其余同學在書上完成。)

            講評:同桌口述并檢查,在進位時“1”寫的位置對不對,做進位加法時,是否漏寫1或忘加1。

            做一做

            1、直接在書本上計算,指明學生板演,集體講評

            2、求出每一個胡蘿卜上的算式的得數。

            3、練習四,第一題,連一連

            4、地球儀85元,書包48元,買一個地球儀和一個書包一共要多少錢?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

          萬以內的加法教案1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學會口算兩位數加兩位數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2.培養(yǎng)學生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及根據情況選擇恰當方法的意識,感受口算方法背后隱藏的數學思想與方法。

            3.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進一點體會加法的意義,感受加法計算與生活的聯系。

            教學問題診斷分析:

            本課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兩位數加一位數和兩位數加整十數的相關知識的基礎之上,來進行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口算學習的,由于學生剛接觸兩位數的口算,相比以往的口算,難度有所提高,特別是對于把一個兩位數分解成一個整十數和一個一位數,并要將這兩個數都記在頭腦中,對于學生難度不小,所以在教學時,教師盡量讓學生通過嘗試、討論、交流、匯報、比較、反思與小結等各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了解兩位數加兩位數的不同口算方法與口算思路,并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擇優(yōu)選用,并引導學生認識口算方法背后隱藏的數學思想與方法。

            教學重點:

            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口算方法。

            教學難點:

            熟練掌握口算兩位數加兩位數方法。

            教學準備:

            課件、練習卡

            教學過程:

            一、情境創(chuàng)設,引入新課

            (一)情境創(chuàng)設:

            1.課件呈現:賞“上海世博會”的有關圖片讓學生欣賞。教師介紹:這是在我國上海舉行的第53屆世博會中的一些照片。

            2.師:有一所學校的學生也正要乘汽車去世博會參觀,大家請看大屏幕(呈現主題圖)。

            3.請大家仔細觀察,并說一說你從圖中發(fā)現了哪些數學信息?學生自由匯報,教師給予引導或肯定。

           。ǘ┮胄抡n:

            1.師:同學們真了不起,從這個畫面中發(fā)現了這么多的數學信息,看來,數學在生活中真的是無處不在啊。

            2.師:今天啊,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學校的同學在參觀世博會中遇到的數學問題之一──口算兩位數加兩位數。

            【設計意圖:由世博會的圖片引入,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通過讓學生尋找主題圖中的數學信息,又讓學生體會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

            二、引導發(fā)現,自主探究

           。ㄒ唬┮龑Оl(fā)現:

            1.提出問題:課件演示:大客車慢慢開來了,小朋友們馬上就要出發(fā)了,但需要持票上車,請問:一年級一共要買多少張車票?

            2.引導分析:讓學生說說“一年級一共要買多少張車票”是什么意思?引是導學生得出:一年級一共要買多少張車票就是求一年級一共有多少人。

            3.列出算式:那如何列式?讓學生獨立列式。指名匯報,教師根據匯報板書出算式:35+34=。

           。ǘ┏醮翁骄浚

            1.教師質疑:今天咱們用口算的方法來計算,請大家想一想:35+34應該怎樣口算呢?

            2.獨立思考,交流匯報:

           。1)讓學生獨立思考,有了自己的口算方法之后,再與同桌交流,教師巡視,進行個別指導。

           。2)匯報展示:教師有選擇性的請幾個代表說一說,完整的表述出每種算法,教師板書,可能有:

            方法一:先算35+30=65、再算65+4=69

            方法二:先算30+30=60、再算5+4=9、最后算60+9=69

            方法三:先算30+34=64、再算64+5=69

           。3)學生在匯報算法時,教師再將學生的口算方法的過程用思路圖形式板書出來,如例題中所示。如果有學生是用想筆算的方法來口算的,教師也要給予肯定。

            3.觀察比較:

           。1)你們看看這三種方法,哪兩種方法比較相似?引導學生發(fā)現:第一、三兩種方法比較相似:都是將一個兩位數分成一個整十數和一個一位數,再讓它們分別與另一個兩位數相加,不同之處在于:第一種方法是拆分第二個加數,而第三種方法是拆分第一個加數。(在歸納時,利用課件逐步演示)

           。2)那你們能看出第二種方法與其他兩種方法的不同之處嗎?引導學生發(fā)現:第二種方法是將兩個數現時拆分成一個整十數和一個一位數,分別相加之后再將兩個結果相加。

            4.反思小結:

           。1)反思:我們看這三種口算方法,說明我們在口算這道題時,都自覺地把這兩個數或其中的一個數進行拆分,這是為什么呢?難道不拆分我們就不能口算了嗎?讓學生發(fā)現:這樣拆分之后就把新的問題變成可以用已經學過的'知識來解決了,難度也就降低了,更便于口算。這樣的拆分、變化的一個過程,我們在數學上稱之為轉化。

            (2)小結:這三種方法都是先通過轉化,再利用我們以前學過的兩位數加一位數和兩位數加整十數的知識,進行口算。

            (3)學了這些方法之后,你再來評價一下自己的口算方法,你更喜歡哪種方法?

            【設計意圖:先讓學生獨立探究方法,再利用觀察比較與反思小結,讓學生明真正理解口算方法,初步感受轉化思想的運用及其重要性!

           。ㄈ┰俅翁骄浚

            1.呈現情境圖:提出問題二:二年級一共要買多少張車票?

           。1)讓學生獨立列出算式,老師巡視指導。

           。2)獨立口算,小組內交流口算方法。

           。3)指名說出自己的口算方法。

            2.解析過程,深層感知:

            (1)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將自己的口算過程在草稿紙上表示出來。

           。2)展示過程:將學生列出的分步算式與過程的思路圖結合在一起展示。

            方法一:39+40=79、79+4=83

            方法二:30+40=70、9+4=13、70+13=83

            方法三:30+44=74、74+9=83

            如果有學生是利用想豎式來想口算的方法的,教師也要給予肯定。

           。3)完整呈現,觀察比較:

           、龠@三種方法中,哪兩種方法可視為相同的方法?(第一、三兩種方法)

            ②誰來說一說,第二種方法與這兩種方法的不同之處?(第一、三兩種方法是拆分一個數,而第二種方法是拆分兩個數)

           、勰愀矚g哪種方法?為什么?讓學生自由發(fā)言。

            ④這道題與第一道題有不同之處嗎?讓學生發(fā)現:這題需要進位。

            3.小結反思:

            (1)今天我們學習的口算兩位數加兩位數,其實都是運用了我們以前學過的知識來解決的。

           。2)你覺得自己的口算方法如何?哪種方法更適合自己,你就選用哪種方法。

            【設計意圖:讓學生再次經歷獨立思考、交流匯報以及觀察比較與小結反思等學習活動,來鞏固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口算方法!

            三、實踐應用,鞏固提高

           。ㄒ唬┩瓿山滩腜10的“做一做”。

            1.課件分步呈現第(1)(2)兩上題,讓學生獨立完成,交流匯報時,著重讓學生說出口算的過程。

            2.學生根據主題圖,提出數學問題并解答。

           。1)讓學生分組合作,先提出問題,再列式計算,最后在組內交流匯報。

           。2)集中匯報,指名說出口算的過程。并反饋訂正。

            【設計意圖:通過本題的練習,鞏固學生對兩位數加兩位數口算方法的進一步掌握,在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同時,掌握所學知識!

           。ǘ┛谒惚荣。

            1.看誰能算全對:練習二的第1題。

           。1)學生獨立完成,比一比,看誰能算全快,教師巡視,注意對速度慢的學生進行指導。

            (2)集體匯報:匯報時,要讓學生說出自己的口算方法。

           。3)反饋:請全做對的同學舉手,教師給予表揚,同時對有錯的學生給予鼓勵。

            2.看哪一小組全做對:練習二的第2題。

           。1)學生獨立完成,最后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評比,看看哪一個小組能做全對。

            (2)全部完成后,請同桌學生互相檢查正誤。對全對的小組給予表揚。

            3.錯例分析:教師選取幾道有代表性的錯題板書進行展示(不要說出出錯孩子的名字)。讓學生說一說,他們分別都是在哪些地方出錯了。

            4.我是小小營業(yè)員:課件演示練習二的第3題:

           。1)情境創(chuàng)設:課件呈現第3題的情境圖,先出現問題一:一位阿姨要買一個地球儀和一個小鬧鐘,一共需要多少元?讓學生獨立列式解答,并說出計算過程。

           。2)學生提出問題,并解決。

            5.我是勞動小能手:課件呈現練習二的第3題的主題圖。

            (1)同學們請仔細觀察圖,誰來說一說這幅圖畫的是一個什么場景?

           。2)你能根據圖上的內容,完整地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嗎?

            (3)學生敘述問題,教師加以引導或表揚。

           。4)學生獨立解決問題,并說一說自己是如何計算的?

            【設計意圖:通過有趣的比賽形式的練習,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設計一個錯題展示與分析環(huán)節(jié),給學生一個必要的提醒,讓學生減少或避免出現同樣的錯誤,最后再通過兩個情境練習,讓學生在具體的生活情境與問題情境中,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達到將所學知識鞏固提高的目的。】

            四、全課小結,促進內化

            (一)學生談體會:讓學生說說,這節(jié)課學習了什么知識?

           。ǘ⿴熒餐仡櫍罕竟(jié)我們學習了口算兩位數加兩位數,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如何把一道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口算轉化成若干道連續(xù)的、已經掌握的、比較容易的口算。(同時點擊課件,進行演示)這種數學思想,我們以前也經常用,以后還要經常用。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能用好這把學習數學的金鑰匙!

            【設計意圖:多讓幾個學生說一說,教師加以引導,既能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歸納概括的能力,還能加深學生對本課所學知識的掌握,同時教師明確指出轉化的重要性!

          萬以內的加法教案14

            教學內容:教科書P27 28頁的例1,例2和相關練習。

            教學目標:

           。薄⑹箤W生理解驗算的意義,學會對加減法進行驗算。

            2、經歷探索驗算方法的過程,培養(yǎng)檢驗的意識和習慣。

           。场⑼ㄟ^加減法的驗算,滲透加法交換律和減法各部分之間的關系。

            重、難點:學會對加法進行驗算

            課前準備: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語引入,從生活中引出數學問題情境。

            二、探究體驗:

            1、在合作學習中,討論加法的驗算方法,從已有的認識出發(fā),去探索加法的驗算方法。

            2、體現算法的`多樣化。

            3、掌握兩種驗算方法:

           。1)交換加數的位置,再加一遍,看它們的和是不是相同。

           。2)用和減一個加數,看是不是等于另一個加數。

            三、實踐應用:完成書上相關練習。

          萬以內的加法教案15

            一、教材內容:

            三年級數學上冊第36-49頁。

            二、單元分析:

            “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單元內容是在學習了第二單元“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的基礎上進一步的學習。

            本單元在原有兩位數加減法基礎上學習萬以內加減法,其中包括例題1不進位加,例題2一次進位加且結果為四位數的豎式加法,例題3連續(xù)進位加,并且嘗試口算的方法和交換加數位置驗算的方法。

            減法內容涉及例題1不退位減,例題2連續(xù)退位減,例題3連續(xù)被減數數位中有零的退位減及驗算,例題4解決問題。最后是本單元的整理和復習。

            整個單元的以計算教學為主,重點使學生在學習中正確掌握萬以內的加減計算方法,同時教學中更要將加減計算的意義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不斷訓練學生思維,為今后進一步解決問題構建思維模式。

            三、單元目標:

            1、使學生能正確計算三位數加、減三位數。

            2、使學生理解驗算的意義,會對加法和減法進行驗算,初步養(yǎng)成檢查和驗算的習慣。

            3、讓學生經歷計算法則的形成過程,在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中優(yōu)化自己的算法。

            4、使學生能結合實際情境選擇計算策略,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培養(yǎng)估算意識和能力。

            四、單元教學重點

            能正確計算三位數的加減。

            五、單元教學難點

            能正確計算連續(xù)退位減法及驗算。

            六、教學時間:9課時

            1、三位數加兩、三位數的筆算(例題1、2,練習八1、2、3)

            2、三位數加三位數的連續(xù)進位加法(例題3,練習八4、5、6)

            3、練習課(練習八7、8、9、10)

            4、三位數減兩、三位數(一)(例題1、2,練習九1、2、3)

            5、三位數減兩、三位數(二)(例題3,練習九4、5、6)

            6、練習課(練習九7、8、9、10、11)

            7、解決問題(例題4,練習九12、13、14)

            8、整理和復習(一)(P47 1、2,練習十1、2、3、5)

            9、整理和復習(二)(P47 3,練習十4、5、6、7)

            第1課時 三位數加兩、三位數的筆算

            教學內容:例題1、2,練習八1、2、3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探索三位數加兩、三位數筆算方法的過程,能用豎式計算和在1000以內進位和不進位的三位數加法。

            2、使學生比較透徹地理解萬以內筆算加法的計算法則,提高學生的計算水平。

            3、讓學生感知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4、培養(yǎng)學生獨立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習慣,激發(fā)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能應用加法法則準確地計算三位數加兩、三位數進位和不進位的加法題。 教學難點:

            理解筆算加法的算理。

            教學步驟:

            一、復習鋪墊

            1、口算下面各題。

            71+45 24+43 35+47

            52+20 32+59 53+28

            2、筆算

            430+260 570+380

            提問:筆算時要注意什么?

            3、引入新課

            談話:通過練習,我們知道不管口算還是筆算,在計算時只有相同數位上的數才可以相加,滿十要進一,這節(jié)課我們將要根據這個規(guī)律開始學習三位數和兩、三位數相加的.不進位、進位加法。(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教材第36頁的圖片以及“中國濕地部分動物種類”的統計表。讓學生說一說從中獲得了哪些信息。

            2、三位數加三位數的不進位加法。(教學例1)

           。1)提問:我們濕地的鳥類動物有多少種?爬行類動物有多少種?要求他們一共有多少種應該怎么列算式?

           。2)板書:271+122

            (3)探索算法。

            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探究計算方法,可能有口算和豎式筆算兩種,口算有點難度,引導學生用豎式計算。讓學生想一想:豎式應該怎么寫?

            學生嘗試寫豎式,教師巡視指導,然后板書:

            2 7 1+ 1 2 2( )

            提問:從哪位開始加起?個位上寫幾?十位上寫幾?百位上寫幾?不進位加法的豎式計算時需要注意哪些地方?

            3、三位數加兩、三位數的進位加法。(教學例2)

           。1)提問:根據表中的信息,求濕地鳥類和哺乳類動物一共多少種怎么列算式?

           。2)板書:271+31

            (3)提問:這是一道三位數加兩位數的算式,怎么計算呢?

            學生嘗試計算,教師巡視指導,然后板書:

            2 7 1+ 3 1( )

            師:個位上寫幾?(1+1=2,寫2)

            師:十位上相加是多少?(7+3=10)十位上怎樣寫?(十位上相加是10,在十位上寫0,同時滿十向百位進1。)

            師:百位上是多少?(2+1=3)為什么要加上1?

           。4)想一想:271+903,怎樣計算?

            師:與例2的算式相比,這是一道三位數加三位數的算式,請同學們根據我們掌握的加法法則嘗試筆算。

            學生獨立思考后,教師板書:

            2 7 1+ 9 0 3( )7 4

            提問:個位和十位上的數比較好寫,大家都做得很對!可是百位上的數怎么寫呢?2+9=11,相加滿十怎么辦?

            生:向百位的上一位(千位)進一,百位上寫1,千位上寫1.

            3、小組討論:計算萬以內的加法要注意什么?

           。1)數位對齊。

            (2)從個位加起。

           。3)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十就向前一位進一。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教材第37頁“做一做”。

            讓學生獨立做題,指名板演。然后校對訂正,注意在豎式計算時容易出錯的地方。

            2、完成“練習八”第1題。

            在豎式中相應的位置寫下結果,然后集體訂正。

            3、完成“練習八”第3題。

            先計算出每兩片樹葉上的和,然后與得數相等的花朵相連,學生獨立做題,連一連。

            四、課堂小結

            今天這節(jié)課,同學們學得非常認真,合作的非常好,你們都是愛動腦筋的好學生。下面同桌說一說我們學習了哪些內容?筆算加法時我們需要注意什么?

            五、作業(yè)設計

            1、123+361 456+533

            2、367+626 426+382 516+703

            六、板書設計:

            三位數加兩、三位數的筆算

            271+122 271+31 271+903

            第2課時 三位數加三位數的連續(xù)進位加法

            教學內容:例題3,練習八4、5、6

            教學目標

            1、進一步掌握加法的計算法則,并能熟練地進行萬以內連續(xù)進位加法的計算。

            2、經歷自主探索三位數加三位數連續(xù)進位加法的過程,掌握計算方法。

            3、培養(yǎng)學生知識遷移的思想,幫助學生形成認真細心地進行計算的習慣。 教學重點:

            能應用法則準確地計算三位數連續(xù)進位的加法題。

            教學難點

            掌握三位數連續(xù)進位加法的計算法則。

            教學步驟:

            一、復習導入

            指名板演,其余學生在練習本上做。

            76+84

            指名說一說它的計算方法。在計算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二、探究新知

            教學例3.

            1、列算式。

            提問:該濕地的野生植物和野生動物共有多少種?怎么列算式?

            板書:445+298=

            比較:445+298與復習題76+84有什么不同?

            小結:前者是三位數加三位數的加法,后者是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加法。 談話:前面一節(jié)課我們已經學過了三位數加三位數的進位和不進位加法,這節(jié)課也同樣學習的是三位數加三位數,那么,兩者之間又有什么不同呢?事實上,今天所學得內容是在前者的基礎上教學連續(xù)進位加法的豎式計算方法。(板書課題)你覺得它的豎式計算方法 會是怎樣?

           。ㄏ嗤瑪滴灰獙R,從個位加起。)

            2、口算。

            提問:在用豎式進行計算之前,請同學們嘗試口算一下結果應該是多少? 同位討論并全班交流。

            匯報過程:298接近300,可以看作300來口算。先計算445+300=745,再計算745-2=743。

            追問:如果是445+243,你還能用剛剛的方法進行口算嗎?想一想,在什么情況下可以選擇這種方法進行口算?

            3、筆算。

            學生嘗試列豎式計算,教師巡視指導,然后板書:

            4 4 5+ 2 9 8( )

            提問:

            (1)個位上相加是幾?(5+8=13)個位上怎么寫?(寫3,向前一位進1,為了不遺漏進上的1,在十位上寫一個小一點的“1”)

            (2)十位上相加是幾?(4+9+1=14)為什么要加上1?十位上的數相加后也滿十,該怎么辦?(繼續(xù)向百位進1,在百位上也寫一個小一點的1)十位上應該寫幾?(4)

            (3)百位上寫幾?(2+4+1=7)

            板書:

            4 4 5+ 21 91 87 4 3

            4、思考:三位數連續(xù)進位加法需要注意什么?和不進位、進位加法有什么聯系?

            5、驗算。

            師:你怎么知道自己是否算對了?我們用什么方法來進行驗證呢?(先讓學生探究交流)

            生:用驗算的方法。

            師:可以通過驗算來檢驗得數是否正確。不同的題目有不同的驗算方法。那么,加法該如何來驗算呢?

            生:可以交換加數的位置。

            老師在黑板上演示驗算的過程,提示學生注意數位對齊,從個位算起。

            2 9 8+ 41 41 57 4 3

            提問:你們這次計算的得數是多少?與剛才計算的得數相同嗎?這說明什么?如果兩次計算的得數不相同,又說明什么?應該怎么辦?

            三、鞏固練習

            1、完成“做一做”。

            學生獨立完成后,選最后一題講解計算過程。

            2、完成“練習八”第1題。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板演,集體訂正。

            3、完成“練習八”第2題。

            先估計結果再列式計算。

            4、完成“練習八”第9題。

            教師先給予學生知道,然后讓他們獨立完成后,再全班交流并訂正。

            四、課堂總結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什么內容?三位數加三位數的連續(xù)進位加法要注意什么?

            五、作業(yè)設計

            1、練習八第3-8題.

            2、筆算并驗算

            348+564 457+293 881+139

          【萬以內的加法教案】相關文章:

          3以內加法教案07-25

          9以內的加法教案11-25

          5以內的加法教案02-23

          《5以內的加法》教案03-08

          萬以內的加法減法二教學反思11-29

          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教學反思05-21

          20以內進位加法教案09-14

          大班5以內的加法教案10-31

          數學三年級上冊教案萬以內的加法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