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班教案10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班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在培養(yǎng)幼兒用好聽的聲音學唱歌曲的同時,鼓勵幼兒大膽地用動作表現(xiàn)歌曲。通過給幼兒撓癢癢為游戲作鋪墊。充分給予幼兒大膽表現(xiàn)的機會,促進同伴間的交流,在自由寬松的氛圍中,讓幼兒真正體驗到游戲所帶來的快樂。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鼓勵幼兒用動作和聲音大膽表現(xiàn)歌曲。
2、體驗與同伴一起游戲帶來的愉悅情緒。
3、會用動作和聲音表現(xiàn)撓癢癢的樂趣。
【活動重難點】
重點:學唱歌曲,能用優(yōu)美的聲音和有趣的動作來表現(xiàn)歌曲。
難點:學看圖譜,感受三拍子音樂的.節(jié)奏特點,在樂句的最后不漏拍。
【活動準備】
《毛毛蟲撓癢癢》音樂磁帶、毛毛蟲指偶和大樹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1、教師放《毛毛蟲撓癢癢》的音樂,讓幼兒隨音樂做撓癢癢的動作。
2、創(chuàng)設情境,學習歌詞。
(1)小朋友,你是怎樣撓癢癢的?別人撓你癢癢時你會怎么樣?
(2)(教師一手食指戴上小毛毛蟲指偶,一手五指張開立起胳膊肘當做白菜爺爺,邊說邊表演。)哇!毛毛蟲跑出來了!白菜爺爺說:“我才不怕呢。”毛毛蟲使勁喊:“我來了—”白菜爺爺還是一動也不動。忽然,毛毛蟲躲進白菜爺爺?shù)囊父C里撓癢癢。白菜爺爺一下子哈哈的笑出聲來了。教師提問幼兒白菜爺爺為什么笑呢?
3、放錄音,引導幼兒學做“撓癢癢”的動作。
老師扮演毛毛蟲給幼兒撓癢癢(鼓勵小朋友互相撓一撓)
4、教師帶領(lǐng)幼兒愉快的隨錄音邊唱邊做動作。
5、師幼共同玩游戲“毛毛蟲撓癢癢”
(1)老師扮毛毛蟲,請一幼兒扮大樹,表演一遍。
(2)請幾位幼兒扮演毛毛蟲,教師扮演大樹,在音樂聲中表演一遍。
(3)全體幼兒邊唱邊表演兩遍。
6、為了增加游戲的趣味性,教師可隨機用以蔬菜的名稱替換白菜爺爺,如:豆角姐姐、冬瓜爺爺?shù)取?/p>
【活動延伸】
外面的小草也想和毛毛蟲做撓癢癢的游戲,那我們應該怎么唱這首歌呢?教師帶著幼兒邊創(chuàng)編歌曲邊做動作出活動室,去戶外找更多的朋友創(chuàng)編歌曲。
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nèi)容,豐富詞匯:又圓又大、果然、不信你瞧等。
2、通過對比,知道不同動物的牙印是不一樣的,并能大膽用語言進行描述。
3、感受故事內(nèi)容的詼諧幽默,體驗閱讀和想象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實物大餅 制作PPT課件 大餅活動教具、圖片:小豬、小鳥、小兔、狐貍、河馬。
活動過程:
一、出示實物大餅引出活動。
1、T:這是什么?吃過嗎?味道怎樣?
2、T:有只能干的小豬也做了這樣一個又圓又大的大餅,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二、出示課件前兩張引出故事起因。
1、幼兒邊看圖片邊聽教師講述。(一只小豬做了一個又圓又大的大餅,做完大餅小豬太累了,就躺在大餅上面睡著了?墒且挥X醒來發(fā)現(xiàn)……咦,大餅怎么樣了?到底是誰咬了我的大餅呢?(幼兒猜測)
2、教師邊操作大餅教具邊走到幼兒座位問個別幼兒:“xx,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幼兒:“不是我”讓幼兒初步感知句型。
三、教師一次出示小鳥、小兔、狐貍、河馬的圖片邊操作大餅活動教具邊引導幼兒觀看動物的“牙印”,理解故事內(nèi)容。
1、T:到底小豬的大餅被誰咬了一口呢?我們一起去問問小豬的朋友們吧!
2、 教師逐一出示動物圖片。T:瞧,小豬的朋友都是誰?
3、T:快來幫幫小豬問一問小鳥吧!怎么問呢?(學說: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
4、T:小鳥咬了一口大餅,它的牙印是怎么樣的?什么形狀?有什么特別的地方?(教師操作大餅教具,并利用象聲詞“咔嚓”來增添動物咬大餅的動感,并引導幼兒觀察兩個牙印,學說:不是我,我的牙印是這樣的)
5、它的牙印和大餅上原來的印子一樣嗎?是小鳥咬的大餅嗎?(學說:嗯,果然不一樣)
6、教師用同樣的方法引導幼兒描述其他小動物留下的牙印。嘗試學說它們之間的對話。
四、教師出示大餅從開始到最后的殘缺圖請幼兒將牙印與動物一一對應,幫助幼兒梳理故事內(nèi)容。
1、T:小豬做好的`大餅是什么樣的?醒來以后大餅變成了什么樣子?當它問完伙伴后大餅又變成了什么樣子?
2、游戲:找牙印 教師請幼兒將動物圖片放在相對應的牙印上。進一步幫助幼兒了解不同動物的牙印是不一樣的,并能大膽用語言進行描述。
五、教師邊放課件邊完整講述故事,引導幼兒感受故事內(nèi)容的詼諧與幽默。
1、T:到底小豬的大餅是誰咬得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故事里是怎么說的吧。
2、小結(jié):你們喜歡這只小豬嗎,回去我們也可以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六、教師帶領(lǐng)幼兒跳《餅干歌》離開活動室。
小班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一)認知目標
1.通過觀察,讓幼兒學說短句:小動物藏在X X地方,訓練幼兒敏銳的觀察力。
2.通過講述,學習方位詞,豐富幼兒的詞匯,提高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二)情感目標
在游戲過程中讓幼兒學習與人合作、交往。
(三)人格目標
鼓勵幼兒大膽在集體面前講述,培養(yǎng)自信心。
二、活動準備
(一)物質(zhì)準備
制作一幅動物圖片,畫面內(nèi)容為:大象藏在小山后面,露出長長的鼻子;鴨子藏在水中,露出扁扁的嘴巴;小兔子藏在草里,露出長長的耳朵;大公雞藏在房子后面,露出紅紅的.雞冠;長頸鹿藏在大樹后面,露出長長的脖子。
(二)環(huán)境準備
教師事先將各種立體小動物布置在活動室的各個地方。
。ㄈ)知識經(jīng)驗準備
1.了解動物特征。
2.玩捉迷藏游戲,體會不同的方位。
三、活動過程
1.教師扮成花仙子,引起幼兒興趣:“小朋友,我是森林里的花仙子。今天,我約了幾個小動物和你們玩捉迷藏的游戲。小動物們早就到了,小朋友快來和我一起找找小動物藏在哪里。”
2.請幼兒觀察圖片,提問:小朋友,你們找到小動物藏在哪里了嗎? 你怎么知道它藏在那兒呢?
3.請幼兒仔細觀察,依次找出5種動物,說出:X X小動物藏在X X地方,如:大象藏在小山后面,并簡單說出理由。(說出動物的主要特征)
4.幼兒講述正確后,教師操作圖片,讓動物從隱蔽處走出來。
5.游戲:還有許多小動物藏在課室里的其他地方,請小朋友把它們找出來,并告訴“花仙子”小動物藏在什么地方。
6.請小朋友和小動物們跳舞,活動結(jié)束。
四、各領(lǐng)域滲透
科學:認識各種動物的主要特征。
藝術(shù):通過練聲和律動,學習各種動物的叫聲與動作。
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愿意跟隨老師大膽的演唱歌曲。
2、感受歌曲歡快的節(jié)奏。
3、理解歌曲內(nèi)容。
活動重點:學唱歌曲。
活動難點:隨音樂合拍的演唱。
活動準備:圖片,幼兒左手貼一朵小紅。
一、節(jié)奏練習
拍手問好,練習節(jié)奏。
小朋友們,下午好!楊老師,下午好!一起和客人老師問好:客人老師,下午好!
小朋友,小朋友,大家快快來坐好。
楊老師,楊老師,我們快快來坐好。
談話:剛才我們拍著手相互問好,小朋友們認識自己的小手嗎?(認識)
二、理解歌詞內(nèi)容
。ㄒ唬、學習“我有一雙小小手,一只左來一只右”
1、師:你有幾只小小手?
2、幼:(兩只)用完整的話來說一說。
3、師:(出示圖)我們有兩只小小手,“兩只”還可以用一個詞來說,你知道嗎?
4、幼兒說
5、師:“兩只”還可以說“一雙”,我有一雙小小手。
6、幼兒跟說“我有一雙小小手”
7、師:指導幼兒認識左右手。一雙小小手,也有自己的名字,你知道嗎?(拿筆的那只手是右手)(畫紅花的那只手是左手)
8、領(lǐng)讀“我有一雙小小手,一只左來一只右”
(二)、學習“小小手、小小手,一共十個手指頭”
1、師、小小手上還有手指頭,我們一起來數(shù)數(shù)小小手上一共有幾根手指頭。
2、幼、十根,幼兒數(shù)一數(shù),完整的學說:“小小手、小小手、一共十根手指頭。
(三)完整地讀兒歌。
1、拍著節(jié)奏來說兒歌。
我們拍著手跟著老師說說這個兒歌。
2、做著動作來說兒歌
三、學唱歌曲
1、這首兒歌不僅可以讀,還可以唱出來,現(xiàn)在我們來聽老師唱一次。像老師這樣坐好了。
2、這次老師跟著琴來唱一次,前奏我們點頭。
3、老師看見有的`小朋友想唱啦,那現(xiàn)在跟著老師來唱一次。注意前奏。
3、這次我們做著動作來唱一次。
4、男女小朋友比賽唱。
5、請小朋友表演唱。
四、結(jié)束活動
全體起立唱一次歌,我們今天學的這首歌兒名字叫《我有一雙小小手》,回家后把這首歌唱給爸爸媽媽聽,再和爸爸媽媽說一說我們的小小手會做什么事?
小手百科:手和其他身體部分一樣,在最外層的皮膚之下有提供養(yǎng)分的血管、和大腦溝通的神經(jīng)以及透過收宿及放松來做出動作的肌肉,肌肉之下是骨頭,兩者由肌腱互相連接。骨頭與骨頭連接的部分形成手指之間及手腕等各個關(guān)節(jié)。由于手的大小較細而且關(guān)節(jié)多,手的骨頭一般比身體其他部分的較。_趾骨除外)。手執(zhí)行腦的指令來做出動作,并能透過皮膚感受周遭環(huán)境溫度和外物的質(zhì)感,再通過神經(jīng)網(wǎng)絡,向腦匯報。成年男人的手背,包括手掌背方及手指背的皮膚上,可能會長有毛發(fā)。
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能夠按顏色分類,將不同顏色的花"種"在相應顏色的花壇里。
2.會按顏色標記印出相應顏色和數(shù)量的花,體驗數(shù)學活動帶累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1.ppt:各種顏色花朵圖片。
2.紅色、黃色、藍色花朵若干,紅色、黃色、藍色花瓶。
3.帶有顏色標記和數(shù)量的"賀卡".
活動過程:
1.認識各種顏色的花。
師:前幾天我們講了"一聲春雷驚醒了正在冬眠的小熊,原來是春天來了",各種顏色的花都開了,小朋友我們一起來看一看你們認識這些花的顏色嗎?
師讓幼兒觀看花的圖片,幼兒能說出花朵的顏色:紅色、黃色、藍色、綠色、橙色等。
2、按顏色分類:
。1)老師這里也有幾朵花,出示花朵。師:"我們一起來數(shù)一數(shù)有幾朵花,都是什么顏色的?"幼兒:可能回答:"有三朵花,紅色、黃色、藍色。"
。2)出示花瓶,師:"老師想把花插到花瓶里,仔細看一看有幾個花瓶?他們都是什么顏色的?"幼兒:可能回答:"三個花瓶,有紅色、黃色、藍色。"
(3)師:"老師想把不同顏色的花插到相同顏色的.花瓶里,請小朋友上來把花朵插到花瓶里。要記住花和畫的顏色要一樣。"幼兒親自操作插花。
3、觀看圖片:小動物的秘密。
(1)師:"圖片里有什么小動物?我們一起看一看。""它們怎么這么開心?他們在說什么呢?"引導幼兒聽一聽,想一想。
師:"老師聽到了它們的秘密,原來他們在說:媽媽的生日快到了,想給媽媽做一張賀卡送給媽媽做生日禮物,它們想做幾朵花貼在賀卡上,可是它們不會做,我們能幫助他們嗎?"
。2)出示有顏色標記賀卡、小花。老師幫它們做了賀卡、小花。請小朋友幫它們貼在賀卡上。師:"小朋友仔細看一看賀卡上有什么?有幾朵什么顏色的小花?"讓幼兒按按顏色標記親自貼花。
。3)出示有顏色標記和點子數(shù)的賀卡。師:"看一看這幾張賀卡和前幾張賀卡有什么不同?"小結(jié):顏色標記和點子數(shù)就是要貼在賀卡上的花的顏色和花的數(shù)量。
幼兒親自操作貼花。提醒幼兒要仔細觀察賀卡上的顏色標記和點子數(shù)。
看一看幼兒貼的是否正確,及時鼓勵、表揚做的好的幼兒。
活動延伸:
結(jié)合生活,到家人過生日時,可以給他們做一張賀卡送給他們,自己動手做小花貼在賀卡上,為什么要親自做呢小花呢?無論在學校、在家中或是在公園,都不能去摘小花,因為他們也是有生命的,我們要愛護花草,做一個好孩子。
小班教案 篇6
教學目的:
通過討論、表演故事使幼兒懂得團結(jié)起來力量大的道理。
準備:
老爺爺、老婆婆、小孫女的`服飾;大蘿卜服飾;小狗、小貓、小耗子頭飾;活動圖片一套
活動與指導:
1. 教師邊演示圖片邊講述故事。
2. 討論:⑴老公公一個人拔蘿卜,為什么拔不出來?⑵最后通過什么方法拔出了大蘿卜?這個故事說明了什么道理?
3. 游戲:請幼兒分別穿上故事人物的服飾,戴上故事人物的頭飾進行故事表演。
4. 提示:在活動中注意引導幼兒正確地說出"小耗子拉著小花貓,小花貓拉著小狗兒,小狗兒拉著小孫女,小孫女拉著老婆婆,老婆婆拉著老公公,老公公拉著蘿卜葉子。"嗨喲,嗨喲"拔呀拔,終于拔出了蘿卜。
附故事:拔蘿卜
老公公種了個蘿卜,他對蘿卜說:"長吧,長吧,蘿卜啊,長得甜吶!長吧,長吧,蘿卜啊!"蘿卜越長越大,大得不得了。
老公公就去拔蘿卜。他拉住蘿卜的直子,"嗨喲,嗨喲"拔啊拔,拔不動。老公公喊:"老婆婆,老婆婆,快來幫忙拔蘿卜!""唉!來了,來了。"
老婆婆拉著老公公,老公公拉著蘿卜葉子,一起拔蘿卜:"嗨喲,嗨喲"拔呀拔,還是拔不動。老婆婆喊:"小姑娘,小姑娘,快來幫忙拔蘿卜!""唉!來了,來了。"
小姑娘拉著老婆婆,老婆婆拉老公公,老公公拉著蘿卜葉子,一起拔蘿卜。"嗨喲,嗨喲"拔呀拔,還是拔不動。小姑娘喊:"小狗兒,小狗兒,快來幫忙拔蘿卜!""汪汪汪!來了,來了。"
小狗兒拉著小姑娘,小姑娘拉老婆婆,老婆婆拉著老公公,老公公拉著蘿卜葉子,一起拔蘿卜。"嗨喲,嗨喲"拔呀拔,還是拔不動。小狗兒喊:"小花貓,小花貓,快來幫忙拔蘿卜!""喵喵喵!來了,來了。"
小花貓拉著小狗兒,小狗兒拉著小姑娘,小姑娘拉著老婆婆,老婆婆拉著老公公,老公公拉著蘿卜葉子,一起拔蘿卜:"嗨喲,嗨喲"拔呀拔,還是拔不動。小花貓喊:"小耗子,小耗子,快來幫忙拔蘿卜!""吱吱吱!來了,來了。"
小耗子拉著小花貓,小花貓拉著小狗兒,小狗兒拉著小姑娘,小姑娘拉著老婆婆,老婆婆拉著老公公,老公公拉著蘿卜葉子,一起拔蘿卜。"嗨喲,嗨喲"拔呀拔,大蘿卜有點動了,再用力地拔呀拔,大蘿卜拔出來啦!他們高高興興地把大蘿卜抬回家去了。
小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熟悉幼兒園的主要環(huán)境。
2.了解幼兒園里醫(yī)務室、廚房等地方的基本用途。
3.初步引發(fā)幼兒喜愛幼兒園的情感。
活動準備:
1.幼兒對幼兒園的部分設施已經(jīng)有初步的了解。
2.幼兒用書:《幼兒園里走一走》。
3.小紅旗標貼若干,幼兒園醫(yī)務室、廚房、大型玩具等地方的照片若干。
4.音樂磁帶、錄音機。(選用本叢書配套小班上學期音樂磁帶中歌曲《我愛我的幼兒園》)
活動過程:
一、看照片,猜地方。
1.教師:幼兒同里除了我們班級,你還知道哪些地方?
2.教師:看看這些照片。這個地方體見過嗎?在哪里見過你們說的這些地方(醫(yī)務室、廚房、大型玩具、多功能活動區(qū)……)在哪里呢?我們?nèi)フ乙徽摇⒖匆豢础?/p>
二、幼兒分成兩組,分別由兩位教師帶領(lǐng),在幼兒園里找找、看看、玩玩。
1.每位教師帶領(lǐng)一組幼兒分頭出發(fā)去尋找醫(yī)務室、廚房、大型玩具區(qū)…·每找到一個地方,教師就向幼兒介紹該地方的特點或者帶幼兒玩一玩。例如:找到醫(yī)務室時,可以認識一下保健醫(yī)生.請保健醫(yī)生給幼兒介紹她的工作,找到廚房時.可以請廚房的炊事員介紹今天的飯菜,鼓勵幼兒多吃飯菜,身體長得棒棒的;找到大型玩具區(qū)時,可以讓幼兒玩一玩,體驗游戲的.快樂。
三、回班后簡短小結(jié).并完成幼兒用書相關(guān)內(nèi)容。
1.教師:你剛才看到了幼兒園里的哪些地方?看到什么?知道這些地方有什么用嗎?
2.教師(請幼兒看幼兒用書):書上畫了幼兒園里的什么地力?請給你剛才找到的地方貼上小紅旗,其他地方請爸爸媽媽用漢字記錄或畫下來。
3.欣賞歌曲《我愛我的幼兒園》。
小班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能聽辨節(jié)奏的快慢,體驗模仿時鐘律動帶來的快樂。
2、認識時鐘,知道長針走得快,短針走得慢。
3、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培養(yǎng)幼兒與同伴之間和睦相處并珍惜這份友情。
5、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教學準備:
故事掛圖P1、P2,各種時鐘圖片、節(jié)拍器、音樂、教學時鐘
教學隊形:半圓形(坐位)、圓形(站位)。
活動重難點:
聽辨并能用律動感應節(jié)奏的快慢。
活動過程:
。ㄒ唬┡碛螒颍翰椒タ炻袘穆暤拇笮。
。ǘ┕适乱龑
有一天,媽媽出門了,寶寶在家和他的好朋友小兔和小狗玩,他們一會玩汽車,一會玩積木,寶寶感覺時間過了很久,媽媽都沒回來,他有點傷心了,就去問奶奶。奶奶指著墻上的老爺鐘告訴寶寶: ; 當長針和短針都走到十二的時候,媽媽就回來了。 ;
。ㄈ┛炻龑
第一遍音樂,完整欣賞音樂,配上肢體律動初步感應樂曲。
師:雖然長針和短針是好伙伴,可是它們的步伐卻不一樣哦,長針走得慢,短針走得快,它們能一起走到十二嗎?我們來聽聽看。
1、分辨快慢 節(jié)拍器
師:老師把時鐘的好朋友 節(jié)拍器請來了,我們來認識一下節(jié)拍器。
。1)觀察節(jié)拍器"擺桿"的長短與拍子快慢的關(guān)系.知道時鐘有長針、短
針,長針走得快,短針走得慢。
。2)調(diào)節(jié)擺錘的高低,分別在身體各部位拍出長針、短針的'快慢節(jié)奏。
師:我們來學學長針、短針是怎么走的。
2、律動感應 聽辨節(jié)奏。
。1)第二遍音樂:幼兒模仿或創(chuàng)造各式時鐘造型。如: 三點、六點、十二點
。2)第三遍音樂:聽辨快慢
。3)第四遍音樂:音樂律動
念兒謠時,手臂模仿長針短針做時鐘造型;
鐘擺聲時,隨節(jié)奏快慢擺動身體并移動步伐;
句尾感應節(jié)拍,配合語詞"不間斷"拍手或跳三下。
。ㄋ模┱J識時鐘;認識數(shù)字 操作
。、老師出示時鐘,指針可以撥動的。
2、請幼兒數(shù)數(shù)字,老師放上長針和短針,認識時間。
3、請幼兒撥動長針或者短針到老師指定的數(shù)字。
。ㄎ澹┞犚魳纷鲂⊥锰膭幼鞒龌顒邮,結(jié)束。
課后反思:
《好伙伴》這是一節(jié)能聽辨節(jié)奏的快慢,體驗模仿時鐘律動給孩子帶來的快樂,非常適合小班孩子。在第一環(huán)節(jié)中暖身游戲后故事引入,接下來的環(huán)節(jié)引出長針和短針的快慢,第一遍音樂在完整欣賞音樂這里通過配上肢體律動初步感應樂曲。在這里引導幼兒在欣賞音樂的過程學會傾聽長針和短針的速度是不一樣的,長針走的慢,短針走的快。接下來引出節(jié)拍器讓小朋友們通過看來感受長針和短針的不同,還通過肢體來模仿身體各部位拍出長針、短針的快慢節(jié)奏。孩子們在這節(jié)活動中玩的很開心,不但從音樂中傾聽出節(jié)奏的快慢還認識的時鐘和數(shù)字。
小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學習手口一致地點數(shù)3以內(nèi)的數(shù)量。
2、知道總數(shù),能說出總數(shù)是多少。
3、能積極參與,感受活動的樂趣。
活動重點
手口一致地點數(shù)3以內(nèi)的數(shù)量。
活動難點
準確地將點卡和動作、點卡和實物相匹配。
活動準備
小鳥和大樹圖卡;1到3的點卡、數(shù)卡;小動物掛圖。
活動過程
一、數(shù)一數(shù),說出總數(shù)是多少。
1、出示小鳥圖卡,讓幼兒手口一致地數(shù)數(shù),說出總數(shù)。
老師家里最近發(fā)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有一天我回家時看到陽臺上有一只小鳥凍得直發(fā)抖,(教案來源:)我就把它裝在了一只籠子里;(貼一只小鳥圖卡)到了第二天的時候,我又看到了一只小鳥落在了籠子上,我就又把它也裝進了籠子里。(再貼一只小鳥圖卡)現(xiàn)在小朋友幫老師數(shù)一下,我的`籠子里有幾只小鳥?(2只)到了第三天的時候,又來了一只小鳥,我就又把它裝到了籠子里,(再貼第三只小鳥圖卡)小朋友再數(shù)一下,現(xiàn)在老師的籠子里總共有幾只小鳥?(3只)
2、出示大樹圖卡,讓幼兒手口一致地數(shù),并說出總數(shù)。
這三只小鳥在籠子里邊呀總是不開心,它們也不吃食也不叫,我都不知道該咋辦。后來我的女兒告訴我:“小鳥可能是想家了,我們把它們送回家吧!”小朋友知道小鳥的家在哪呢?(大樹上)出示三張大樹圖卡,讓幼兒數(shù)并說出總數(shù)。
3、將小鳥和大樹一一對應。
一只小鳥一個家,現(xiàn)在誰愿意把小鳥送回家呢?(指明幼兒將小鳥圖卡貼在大樹圖卡上)。
二、游戲:將點卡與動作相匹配。
1、出示圓點卡,讓幼兒初步感知相對應的數(shù)量。
剛才我們把幾只小鳥送回了家?(3只)可以用數(shù)字寶寶幾來表示?
(3)它還可以有另一種表示方法,就是用圓點表示。(出示三個圓點)。這種圓點呢,也可以表示數(shù)量,是幾個圓點就表示幾個。
2、游戲:教師出示點卡,幼兒按要求做相應數(shù)量的動作。
圓點呢也可以表示動作的數(shù)量,就像我們來拍手,我出示一個圓點,你們就拍一下手;出示兩個圓點就拍兩下手,出示三個圓點就拍三下手。下來我們來試著做一下。(拍手,拍腿,點鼻子等)
三、操作:點卡與實物等量匹配。
1、出示小動物掛圖,讓幼兒手口一致地數(shù)它的數(shù)量,并說出有幾只小動物。
2、操作:將點卡與小動物的數(shù)量相匹配。(將點卡貼在小動物后邊)
四、活動延伸
讓幼兒試著將實物、點卡、數(shù)卡相匹配。(將數(shù)卡貼在點卡的后邊)
小班教案 篇10
活動內(nèi)容:兒歌《幼兒園像我家》
活動目的:
1、激發(fā)幼兒對幼兒園像我家的情感,使小朋友愛上幼兒園。
2、理發(fā)并初步記住兒歌內(nèi)容,能有節(jié)奏地念這首兒歌。
活動準備:
將班級規(guī)劃成幾個活動區(qū)域,布置成“家” 的情景。
活動指導:
1、根據(jù)兒歌內(nèi)容及順序,引導幼兒觀察圖片,并進行相關(guān)的提
問。
2、教師結(jié)合圖片完整朗讀兒歌,邊朗讀邊做動作,幫助幼兒理
解兒歌的內(nèi)容。
3、幼兒跟念兒歌,在跟念兒歌過程中,教師注意幫助幼兒正確發(fā)音,結(jié)束課程。
幼兒園小班識字教案——小兔吃了笑哈哈
活動目的:
1、通過看木偶表演,激發(fā)幼兒學習詩歌的興趣,能聽錄音邊朗讀邊劃指詩歌。 2、認讀漢字:"吃"、"給"。能積極參與識字游戲,正確指認生字詞。 活動重點: 學習朗讀詩歌 活動難點: 能正確地指認新的字寶寶 活動準備: 1、人手一張"電影票"(字卡),椅子上貼有與"電影票"相對應的字卡; 2、木偶臺一個,小木偶(
活動目的:
1、通過看木偶表演,激發(fā)幼兒學習詩歌的興趣,能聽錄音邊朗讀邊劃指詩歌。
2、認讀漢字:"吃"、"給"。能積極參與識字游戲,正確指認生字詞。 活動重點:
學習朗讀詩歌
活動難點:
能正確地指認新的字寶寶
活動準備:
1、人手一張"電影票"(字卡),椅子上貼有與"電影票"相對應的字卡;
2、木偶臺一個,小木偶(狗、松鼠、青蛙、小貓、小鴨、小兔),蘿卜模型一個;
3、故事錄音磁帶、錄音機、《幫你早讀書》磁帶、音樂磁帶;
4、詩歌范文,新字卡:"吃"、"給"。幼兒操作字卡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識字游戲《看電影》,復習幼兒所學過的字寶寶。
老師高興地對幼兒說:"今天老師要帶小朋友去看電影,希望每個小朋友都守紀律。進了電影院后要先找到自己的座位,每個座位上都有一個字寶寶,小朋友手中的電影票只要和座位上的字寶寶一樣就可以坐下了。"(音樂起)幼兒各自找座位入座,如個別幼兒有困難,可請其他幼兒或老師幫助。
二、基本部分
1、看木偶戲《小花狗的.蘿卜》。
2、引出詩歌《小兔吃了笑哈哈》老師朗誦一遍。
3、請幼兒找出詩歌中認識的字寶寶。
4、學習新的字寶寶:"吃"、"給"。
今天老師要介紹兩個新的字寶寶給你們認識,可是這兩個字寶寶很調(diào)皮,他們要和小朋友們玩捉迷藏的游戲,現(xiàn)在我要請兩個小朋友來把他們找出來。(學認新字)
5、聽音樂傳書、翻書。老師放富有節(jié)奏、活潑的音樂,幼兒開始傳書,傳書完畢,老師指導幼兒翻書,跟隨錄音邊劃指邊朗讀。2、3遍后,幼兒聽音樂有序地收書。
三、結(jié)束部分:
識字游戲《撈魚》
教師將字卡發(fā)給每個幼兒,幼兒手拿字卡做魚游的動作。教師邊用網(wǎng)捕魚邊說:"一網(wǎng)不撈魚,二網(wǎng)不撈魚,三網(wǎng)撈條什么字的魚?"教師問被撈到的幼兒:"你拿的是什么字?"幼兒回答:"我拿的是x字。"游戲繼續(xù)進行。"好了,玩了半天字,寶寶們都累了,要休息了,我們一起送它們回家吧。"將字寶寶送入筐中。 教師出示一張喝水或休息的字卡,幼兒按照字卡上的要求去做
繞口令:數(shù)數(shù)歌
活動名稱: 繞口令——數(shù)數(shù)歌
活動目標:1、通過觀看課件,清楚的理解繞口令的內(nèi)容
2、學說繞口令,能正確發(fā)出兒歌中每個字的讀音
活動準備:多媒體課件“數(shù)數(shù)歌”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
談話:請你說說你喜歡的動物是誰?它喜歡在哪里玩?
二、觀看幻燈,學習繞口令
1、“今天有幾只動物要和我們玩捉迷藏的游戲,咱們一起找一找他們藏在哪?”
2、點擊幻燈片2,請幼兒說說這是哪?(山)
2、“看看是誰藏在了山上?”(同時點擊鼠標,出現(xiàn)“虎”),在幼兒的回答中反復并糾正“虎”的發(fā)音
3、帶領(lǐng)幼兒學說短句“山上一只虎”
4、同樣方法分別播放幻燈3、4、5、6,幫助幼兒更快的理解、記憶繞口令的內(nèi)容,在幼兒的跟讀中糾正字的發(fā)音
5、“小動物都被我們找到了,咱們再來回憶一下是從那找到的”,播放幻燈7,并介紹繞口令的名稱“數(shù)數(shù)歌”
6、和小動物一起復述繞口令
三、鞏固復習
游戲:1、看誰說得快(全體)
2、做動作說繞口令(全體)
3、繞口令接龍(分組)
【小班教案】相關(guān)文章:
[經(jīng)典]小班教案07-31
(精選)小班教案08-04
【經(jīng)典】小班教案08-02
小班教案[經(jīng)典]07-29
(精選)小班教案07-24
(經(jīng)典)小班教案07-24
小班教案(精選)08-24
小班教案【經(jīng)典】08-07
小班的教案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