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法。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4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班教案 篇1
小班科學活動:蟲子和蘋果
設(shè)計意圖:
每個人都應(yīng)該關(guān)愛和尊重大自然中的生命現(xiàn)象,基于這一點,我設(shè)計了小班科學活動——《蟲子和蘋果》,旨在通過活動,初步培養(yǎng)幼兒從小客觀看待大自然的眼光,體驗成長的快樂,理解大自然中各種生物和諧共處的現(xiàn)象。
活動目標;
1、了解生長需要營養(yǎng)。
2、激發(fā)幼兒尊重生命,并感受成長的喜悅。
活動重難點:
1、蘋果為蟲子提供了生長的營養(yǎng)是合理的'現(xiàn)象。
活動準備:
1、fish課件、磁帶、圖片
活動過程:
1、導入新課,出示課件。
2、討論與分享
提問:
蘋果被蟲子吃了,它心里面怎么想呢?
如果這個蟲子不吃蘋果那么它會怎樣呢?
如果這個蘋果沒有被吃掉,它會怎么樣?
如果被蟲子吃了以后,種子落在地上后會發(fā)生什么事呢?(看課件)
3、游戲:我們要長大。
4、小結(jié)
各種各樣的生物構(gòu)成了我們美麗奇妙的大自然,這些生物每天吸收各種各樣的營養(yǎng),和我們一地長大。
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對觀察冰塊有興趣。
2、樂于將自己的發(fā)現(xiàn)告訴大家。
3、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fā)現(xiàn)。
4、通過實際操作,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有太陽的冬天,一處有冰塊的場地,粉筆。
活動過程:
一、觀察冰塊。
1、冰是什么顏色的?
2、鼓勵幼兒用手摸摸冰塊,說說有什么感覺?
3、怎樣才能有冰塊?
4、小結(jié):冰是冷冷的、光滑的。很冷的田,水就會結(jié)冰。
二、尋找有冰的地方。
1、請幼兒和老師到外面去尋找有冰的地方。
2、請幼兒運冰。每人拿一塊冰放在陽光下的空地上。
3、請幼兒觀察陽光下的冰塊。冰變成了什么?(水)
三、欣賞冰漬畫。
1、請幼兒看看場地上的.冰化成了什么?
2、用粉筆將冰漬勾出輪廓,請幼兒說說像什么?
教學反思:
但由于現(xiàn)在的氣候原因,并不是每年的冬季都能看到這樣的雪景;父母長輩的過度關(guān)愛,怕受傷、怕凍壞、怕生病,也使孩子們享受不到玩雪的樂趣。而在《冷冷的冰》的教學活動中,我們給了幼兒與雪、與冰的親密接觸。當我把事先準備好的冰塊放在幼兒的面前,讓他們通過自己的小手親自摸一摸、說一說自己的感受時,我看到有的孩子大膽地伸出手,來來回回地摸了又摸,嘴里還一直嘀咕著:“怎么這么硬呀?”;有的孩子膽怯地用一個手指,輕輕地觸碰了一下;還有的孩子根本就沒伸出手,而是振振有辭地說:“我爸爸、媽媽說了夏天才可以玩冰,冬天不能玩冰的!”
看著孩子們的表現(xiàn),我覺得這次的教學活動安排是正確的,因為在我們印象中再普通不過的冰,在幼兒的眼中,成了陌生的“玩具”,成了不可觸摸的“禁地”,也成了無法想象的“危險品”。我想這都是大人過度保護的結(jié)果吧!因此在這次活動中,我鼓勵不敢與冰塊親密接觸的幼兒,拋開顧慮,開開心心地做游戲,讓他們在玩樂中進一步了解了冰、認識了冰、喜歡了冰,也通過切身體驗,學到了許多知識,讓孩子走進了有趣的冰的世界!
小百科:冰是無色透明的固體,分子之間主要靠氫鍵作用,晶格結(jié)構(gòu)一般為六方體,但因應(yīng)不同壓力可以有其他晶格結(jié)構(gòu)。密度比水小。
小班教案 篇3
目標:
1、通過比較,區(qū)分最大與最小。
2、習用多種感官參與學習。
準備:
1、情景布置。
2、幼兒用書—連線游戲
過程:
1、引起幼兒的操作興趣:
教師交代游戲的'情景。
教師:“等會兒有客人要來,可是家里亂糟糟的,該怎么辦?”
“誰愿意來幫忙整理一下?”
幼兒觀察情景,并說說有哪些東西需要整理。
2、 材料,積累經(jīng)驗:
請幼兒在同一類的材料中找出物體最大與最小的各一份
交流按物體大小排序的方法。
教師:“看一看,這些碗是用什么辦法排列整齊的?”
教師請幼兒按物體大小排序的方法,再次對材料進行操作。
根據(jù)幼兒的實際掌握情況,有重點地進行個別指導。
3、驗操作情況,鞏固經(jīng)驗:
師生共同檢驗每件物品的整理情況。
活動反思:活動中幼兒通過比較,區(qū)分了最大與最小。并學習用多種感官參與學習。幼兒喜歡動手探索,通過實踐尋找答案。教學目標達到,教學任務(wù)完成。
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能用是食指蘸顏色點印果子。
2、能嘗試用自己喜歡的 排列方式進行手指印畫,感受不同排列、組合印畫的美。
3、能通過活動感受秋天水果豐收的喜悅。
活動準備:
1、幼兒參觀過各式水果,了解水果的基本形狀和特征。
2、各色水粉顏料、調(diào)色盤、水彩筆、畫有果樹的大話紙。
3、掛圖、幼兒美術(shù)畫冊、關(guān)于豐收的音樂。
活動重點:
1、能在一定的范圍內(nèi)用自己喜歡的排列方式印畫,并進行簡單的添畫。
2、能感受指印添畫產(chǎn)生的美妙變化。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掛圖,引導幼兒觀察,引起幼兒的興趣。
(1)、教師:“秋秋特別喜歡吃水果,他種下了一棵奇特的樹。秋天到了,許多水果都熟了,你們看書上有什么呢? ”
。2)、教師出示掛圖:“你希望樹上有什么?讓我們也來變一棵水果樹吧!”
2、師生共同討論,教師根據(jù)討論結(jié)果做演示講解。
。1)、教師出示畫紙:“這里也有一棵大大的'果樹,我們怎樣才能讓它變出果子呢?( 用食指蘸顏料以后印上去。)瞧這些果子有的單獨掛在樹上,有的兩個在一起,有的許多在一起,掛滿了 枝頭,真美麗。
(2)、教師:“怎樣看上去更象一個水果呢?(可以用水彩筆添上把子)
(3)、教師小結(jié):“我們可以用各種顏料讓樹上結(jié)滿各種水果,并用畫筆把它們變得更漂亮!
3、幼兒操作,教師指導、幫助。
。1)、幼兒在美術(shù)畫冊上進行操作,教師注意提醒幼兒常規(guī)。
。2)、鼓勵幼兒通過變化排列方式來表現(xiàn)水果。
4、欣賞與評價
。1)、教師:“我們每人都有一棵美麗的果樹了,讓我們來數(shù)數(shù)你的樹上有幾個果子。”
。2)、教師帶領(lǐng)幼兒隨音樂舞蹈,表達收獲的快樂。
【小班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小班的教案06-12
(精選)小班教案07-24
(經(jīng)典)小班教案07-24
小班教案(經(jīng)典)08-21
(經(jīng)典)小班教案08-24
小班教案(精選)08-24
【精選】小班教案08-20
小班教案【精選】08-16
小班教案(經(jīng)典)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