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法。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大班教案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大班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1學習民間傳統(tǒng)舞蹈的表演形式,培養(yǎng)幼兒的民族自豪感。
2通過“舞譜”教學,培養(yǎng)幼兒的審美能力和自學能力。
3通過筷子發(fā)出的'有節(jié)奏的悅耳聲響,訓練提高幼兒的音樂節(jié)奏感,使幼兒動作整齊,協(xié)調(diào)優(yōu)美。
4讓幼兒自己設計出新的舞蹈動作,培養(yǎng)幼兒的發(fā)散思維能力能力,充分發(fā)揮幼兒的音樂創(chuàng)造性。
二活動準備
1為幼兒準備每人兩束“筷子”,筷子尾部系上小彩帶。
2舞譜
3磁帶,錄音機。
三活動過程
1組織幼兒以歌曲“幸福拍手歌”進入活動室。
談話:感到幸福的時候,你還想干什么?
你們從電視上或其他地方見到小朋友跳舞手里拿什么東西。(幼兒充分回答)
2談話引出舞蹈“筷子舞”,欣賞教師表演的筷子舞,引起幼兒對舞蹈的學習興趣。
3引導幼兒觀看舞譜,學習基本動作,培養(yǎng)幼兒的自學能力。
4按照音樂節(jié)奏教幼兒練習每個動作,掌握動作要領,集體練習。
5在熟練掌握的基礎上,讓幼兒自己設計更美的舞蹈動作,按音樂節(jié)拍,創(chuàng)造性的進行表演,發(fā)展幼兒的音樂創(chuàng)造力。
6激發(fā)幼兒的表演欲望,向老師們表演舞蹈,增強幼兒的自信心。
四結束部分
小朋友真棒,舞蹈表演的真好!歡迎老師們六一兒童節(jié)那天到我們小朋友在舞臺上演出好嗎?跟老師們再見吧!
大班教案 篇2
設計思路:
長期以來幼兒園的科學活動涉及物理和生物方面的內(nèi)容比較多,而關于化學實驗的內(nèi)容非常的少,其實化學活所涵蓋的內(nèi)容是非常豐富的,不少的內(nèi)容是與幼兒的生活息息相關的。醋和蘇打反應產(chǎn)生大量的氣泡讓孩子非常感興趣,這一點給了我啟發(fā),我嘗試在礦泉水瓶蓋上打洞,插進吸管,然后再把醋放進礦泉水瓶里,加入蘇打后立刻蓋上瓶蓋,果然和預期的一樣,反應中產(chǎn)生的氣體將瓶中的液體通過吸管擠了出來,噴的很高。我又利用了孩子最喜歡的動畫片,喜洋洋和灰太狼這一素材,編了一個打倒灰太狼的故事背景,讓孩子在游戲中學習。大班幼兒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知識經(jīng)驗的日益豐富,已不滿足于了解某種現(xiàn)象,他們更對探究事物變化規(guī)律的實踐過程感興趣,而且也更樂意利用這些想象進行一些更進一步的活動。作為教師,我們要要善于發(fā)現(xiàn)幼兒生活中的突發(fā)事件所隱含的教育價值,支持探索的興趣,促進活動發(fā)展。
活動目標:
1、通過小實驗知道蘇打水和醋可以產(chǎn)生氣泡、學會記錄。
2、進一步了解醋、小蘇打與泡泡之間的關系。
3、培養(yǎng)幼兒觀察和動手操作能力、調(diào)動學習積極性。
4、對科學活動感興趣,能積極動手探索,尋找答案,感受探索的樂趣。
5、發(fā)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活動準備:
1、每兩個人用6個杯子,一個勺子,一個透明塑料瓶,一個插好吸管的蓋子,一個小臉盆,一塊抹布,一個透明漏斗,一個碗
2、醋、蘇打粉、冰紅茶、橙汁、醬油
3、教師記錄表。
4、PPT活動過程:
一、導入
師以羊村長的口氣:各位小朋友們,早上好!我是慢羊羊村長。歡迎你們來到我的羊村,今天,除了來了你們這群小朋友以外,還有很多客人老師也來到了羊村,我們回過頭去和她們熱情的打個招呼。(這時電話鈴響了,播放報警錄音)咦,電話鈴聲響了,我來聽聽是誰?(接電話)天吶!灰太狼即將要帶著他的新武器來攻打我們青青草原了。小朋友,請你們幫我一個忙,也發(fā)明一個新武器來對付灰太狼,好嗎?好的,那首先想一想要制造一個什么樣的武器呢?(幼兒回答)那我們就來制造一個威力巨大的,會冒泡泡的氣泡彈。
二、小實驗
師:要想制造氣泡彈就一定要用到蘇打水,可是蘇打水和哪個好朋友相聚在一起會冒出泡泡呢?今天我給大家準備了蘇打水,還有許多不同的材料,有醋寶寶、醬油寶寶、冰紅茶寶寶和橙汁寶寶,等著小朋友們?nèi)ふ疫@個答案。如果有泡泡冒出來,就說明我們找到了想要的答案。現(xiàn)在就請小朋友們安靜地走到桌子邊找答案吧!
有一組小朋友已經(jīng)找到了答案,我請一個小朋友來回答蘇打水和什么寶寶相聚在一起會產(chǎn)生很多氣泡啊?(幼兒回答:醋)
三、實驗一
師:小朋友很聰明,找到了答案,下面我們就要正式開始制造我們的氣泡彈了。這里有一段喜羊羊的爸爸,羊博士送來的視頻,教我們在座的小羊如何制造氣泡彈,請仔細觀察視頻哦!(觀看)
看完視頻了,我請一個小朋友來說一說如何制作氣泡彈,小朋友說,我來操作。(先加入50毫升的.醋,看好刻度線,瓶子上有一個數(shù)字50,只要把醋倒到數(shù)字旁邊的線就可以了,為了防止醋不倒在外面,我們可以使用這個漏斗。(教師示范后方旁邊)。然后我們再來制作蘇打水,挖一勺蘇打粉到水里攪拌均勻,利用漏斗倒入瓶中,迅速把吸管插入瓶中,蓋子蓋緊,不要留下空隙)
看來小朋友們都會了,我這里還有一張實驗流程圖,如果記得不清楚的小朋友可以看著圖操作。在操作的時候,如果有小水珠噴出來,觀察完后拿一塊抹布把桌子擦干凈。還有一個要求就是實驗結束要求小朋友來記錄你的實驗結果,有沒有成功。我們來看一下記錄表。介紹記錄表
好,現(xiàn)在請小朋友們開始操作吧!
四、講解第一次結果,查看分析記錄表,總結出不成功。并做第二次試驗
師:實驗做完了,誰來說說你觀察到什么現(xiàn)象?(瓶子里有泡泡產(chǎn)生?沒有從吸管里冒出來嗎?)啊呀,我們第一次做的氣泡彈沒有打倒灰太狼,聽聽灰太狼還發(fā)出了奸詐的笑聲。不行!看來我們要把實驗改良一下。剛才說了,瓶子里泡泡不多,所以沒有從吸管里冒出來。那這次我們加大劑量,試一試倒70毫升的醋,加2勺蘇打粉會不會產(chǎn)生很多很多的泡泡。請小朋友再做一次科學家吧!
五、講解第二次結果
師:看著小朋友的笑臉,看到記錄表上這么多的勾,我知道一定有好結果了,你們一定是成功了。小朋友來說說你觀察到了什么?(泡泡從瓶子里冒出來了)哇!小朋友們都很聰明,我們把氣泡彈制造出來了,看看灰太狼什么反應呀?
六、總結
看看這張表格,我們可以得出一個怎樣的結果呢?(醋比第一次用的多,蘇打粉比第一次用的多,冒出的泡泡也就更多)
今天每只小羊們都很棒,大家團結協(xié)作,開動腦袋,做出了氣泡彈,打走了灰太狼,那我們就來唱首歌慶祝一下吧!
活動實施效果:
用醋和小蘇打制作的氣泡彈配上喜洋洋和灰太狼的主題,小朋友們都非常喜歡,熱情十足地開展了活動。在活動中,我設計了三次實驗,讓孩子們清楚地了解到醋和小蘇打能起反應,冒出泡泡,并且醋和小蘇打加的越多,泡泡冒得越多。在實驗結束后,記錄實驗結果也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讓孩子們學會看懂記
錄表,并能從記錄表中看出實驗的結果。實驗不能由一個人完成,需要兩個伙伴互相幫助,商量后再行動,兩人實驗也能確保每個人都能進行操作。我設計了喜羊羊和灰太狼的故事背景,孩子們激情洋溢地參與了每次實驗,也取得了相應的效果,在孩子們打敗灰太狼歡樂的氣氛中結束本次活動。
大班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觀察小蝌蚪的生長變化,培養(yǎng)幼兒持久觀察的興趣。
2、學習飼養(yǎng)、照顧小蝌蚪的方法。
環(huán)境與材料
1、小蝌蚪若干。
2、觀察記錄本、筆若干。
3、教學掛圖《小蝌蚪長大了》。
4、《科學》下P。2~3。
一次備課
一、了解幼兒對小蝌蚪的認知情況
你知道小蝌蚪從哪兒來?
2、它長大了會怎樣?
二、觀看青蛙產(chǎn)卵的情況
1、出示教學掛圖《小蝌蚪長大了》,讓幼兒在觀看中了解小蝌蚪的生長變化。
2、幼兒討論:小蝌蚪是怎樣變成青蛙的?
三、認領小蝌蚪
1、看一看,自然角里的小蝌蚪是什么樣的?
2、學一學,小蝌蚪是怎樣游泳的?
3、猜一猜,小蝌蚪喜歡吃什么?
4、請幼兒按組認領,分別放在自然角的魚缸里飼養(yǎng),記錄下領養(yǎng)的日期,鼓勵幼兒耐心、細致地觀察它們的生長變化。
四、看畫冊《小蝌蚪長大了》
1、讓喲額看圖說說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
2、給幼兒介紹圖中不同種類的青蛙,它們有什么特點。
3、教師引導幼兒講一些自己認識的青蛙的生活習性。
教學反思:
在整個教學活動過程中,體現(xiàn)了幼兒觀察在前,教師引導在后的理念。思路清晰,各環(huán)節(jié)過渡自然、流暢,達到了預期效果。本次活動的成功之處表現(xiàn)在:
1、幼兒參與的積極性高。能夠根據(jù)幼兒的年齡和興趣特點,結合季節(jié)特征來選擇和設計活動,增強了活動的`趣味性。通過多媒體教學,不僅讓幼兒對蝌蚪變青蛙的過程有直觀的影響,而且讓幼兒在活動的過程中潛移默化的掌握到教學的重難點,并且進行了反復練習。在排圖的過程中,孩子們根據(jù)自己的猜想,有的說先長前腿,有的說先長后腿,各抒己見,更進一步激發(fā)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2、較好地完成了活動目標。在設計活動時我注意使用了自制的多媒體課件,多種教學方法:演示法、觀察法及引導教學法,能夠使幼兒主動探究、積極思維。新《綱要》明確指出:“幼兒能用多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用適當?shù)姆绞奖磉_、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币虼嘶顒又幸龑в變嚎匆豢、聽一聽、說一說、做一做等多種感官的參與,幼兒不知不覺對小蝌蚪的成長變化產(chǎn)生了興趣。而游戲體驗法,使幼兒在玩的過程中體驗小蝌蚪慢慢長大,小朋友愛護小青蛙的快樂心情,進一步產(chǎn)生關愛小動物的情感 。
不足之處表現(xiàn)在:
通過這節(jié)活動,我深深的感受到自己的教學實踐能力還需要提高,在活動過程中存在很多問題,例如:幼兒的操作時間較短,雖然有動手操作可是操作過程中幼兒的協(xié)作能力沒有得到很好的培養(yǎng)。如果讓我在重新上這節(jié)課我想在活動中幼兒操作的環(huán)節(jié)可以讓幼兒分組進行有步驟的操作,加強幼兒協(xié)作能力的培養(yǎng);在活動完成后和幼兒進行怎樣保護青蛙的討論,并讓幼兒分角色表演,加深幼兒保護青蛙的意識。
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發(fā)現(xiàn)紙盒懸空的現(xiàn)象,體驗探究的樂趣。
2.探索讓"紙盒懸空最多"的方法,感知紙盒懸空現(xiàn)象與重心的位置、輔助材料的輕重有關。
活動重點:
探索讓"紙盒懸空最多"的方法。
活動難點:
感知紙盒懸空現(xiàn)象與重心的位置、輔助材料的輕重有關。
活動準備:
1.自制紙盒娃娃、音樂。
2.輔助材料:石塊 、木塊、塑料。
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興趣1.出示紙盒娃娃,引題:有一個很特別的雜技團要在我們班作精彩演出。他要給我們表演雜技--懸空,你們猜他能成功嗎?
2.教師演示成功的"紙盒娃娃的雜技",提示:他能用這么少的部分把身體懸空,你們的紙盒娃娃會不會懸空呢?
二、發(fā)現(xiàn)紙盒的懸空現(xiàn)象1.設問:你們的紙盒娃娃能懸空嗎?
2.幼兒探索(教師提供"木塊"讓幼兒自發(fā)嘗試懸空的方法:紙盒一頭放在桌子的邊沿,一頭懸空)3.交流:你是怎么讓他懸空的?
三、探索讓紙盒懸空最多的`方法1.設問:用什么方法能讓紙盒懸空最多?
2.幼兒探索(引導幼兒根據(jù)已有經(jīng)驗,運用現(xiàn)有材料,探索讓紙盒懸空最多的方法,體驗到懸空現(xiàn)象與重心的位置有關。)3.幼兒交流讓紙盒懸空最多的方法。
4.小結:木塊在紙盒頂端能讓紙盒懸空最多。
四、比較借助不同材料后的懸空現(xiàn)象。
1.設問:每種材料都去試一試,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
2.幼兒探索。(引導幼兒比較借助不同材料讓紙盒懸空最多現(xiàn)象,發(fā)現(xiàn)懸空現(xiàn)象與輔助材料的輕重有關。)3.交流:你用三種材料比較以后,發(fā)現(xiàn)了什么?
4.小結:紙盒里的東西越重,紙盒懸空越多。
五、遷移經(jīng)驗,感受身體重心1.導入:紙盒娃娃的表演完了,現(xiàn)在輪到我們小朋友來表演雜技《椅子上的單腳舞蹈》
2.要求:只用一只腳站在椅子上,另一只腳懸在椅子外,肢體表演各種動作。
3.幼兒表演并體驗單腳懸空的感覺。
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體會“根據(jù)蛇的特點開展想象”的快樂,并進行大膽表達。
2.感知人和動物和諧相處、友好互動的美妙境界。
3.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4.發(fā)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5.鼓勵幼兒敢于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活動準備:
幼兒作畫工具、PPT、圖畫書人手一份、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一、“猜包裹”引出活動
1.T:今天我們一起來聽一個有趣的故事,故事的題目叫“克里克塔”。
猜猜“克里克塔”是什么意思?
。ǹ死锟怂降讜鞘裁茨?我們來看一看就知道了。)
講述:從前,在法國的一個小鎮(zhèn)上,住著一個老太太,名字叫路易斯·波特,(人們叫她“波特太太”幼兒其說。)她有一個兒子,在巴西研究爬行動物。一天早上,郵遞員送來一個奇怪的包裹。
T:看一看,包裹在哪里?什么叫包裹?有沒有見過包裹?故事里說“這是個奇怪的包裹”,你覺得它奇怪嗎?為什么覺得它奇怪?
猜一猜:這個包裹里藏著什么?
。俏覀兇蜷_來看看,你們大聲數(shù)1、2、3,我來打開……)
2.揭曉答案:哇——原來是什么呀?蛇!一條蛇!老太太“啊”地尖叫起來。T:老太太看到蛇怎么樣?
你們?yōu)槭裁炊紩饨衅饋砟?怕不怕蛇?/p>
3.討論“蛇”。
4。猜想故事的內(nèi)容。T:這個故事的主角是蛇,一條可怕的蛇。那后面的故事是可怕的、恐怖的故事,是有趣的`故事,還是溫馨的故事呢?猜猜看。
。ǖ降资遣皇沁@樣的呢?我們來看一看就知道了……)
二、蛇的名字叫“克里克塔”
1.師幼共同閱讀圖畫書
播放音樂,講述故事:波特太太有一個兒子,在巴西研究爬行動物,包裹里裝的是蛇,是兒子送給她的生日禮物,(哦——生日禮物!蛇也能當生日禮物,真有趣。├咸珦纳哂卸,于是去動物園查看,發(fā)現(xiàn)它是一種沒有毒的大蛇,叫做波爾·肯斯特克里克塔。波特太太親切地稱呼他為“克里克塔”。
2.幼兒多次念讀“克里克塔”
T:克里克塔原來是蛇的名字。
三、克里克塔真幸福
1.繼續(xù)閱讀圖書
教師講述故事:波特太太像疼愛自己的孩子一樣,疼愛著克里克塔,還親自給它喂牛奶,為了讓克里克塔有回到家鄉(xiāng)的感覺。波特太太特地買來了棕櫚樹,克里克塔高興極了,像小狗一樣搖尾巴?死锟怂刻於汲缘蔑栵柕,越長越長,越來越壯?死锟怂ㄌ靥辖秩ベI東西,把大家都嚇了一跳。天氣漸漸轉冷,波特太太怕克里克塔受涼,專門為它織了一件好長好長的毛衣。它有一張暖烘烘的床,它躺在棕櫚樹下,做著甜甜的夢。
2.T:在波特太太的照顧下,克里克塔的生活跟一般蛇有什么不一樣?
出示喝牛奶、有床睡、有衣穿
3.T:波特太太這么精心地照顧它,克里克塔又是怎么對待波特太太的呢?
觀察圖片發(fā)現(xiàn):拎東西、當書架。
4.他們倆住在一起,就像什么呀?
波特太太跟克里克塔簡直就像是媽媽和孩子
四、克里克塔真有趣
1.T:克里克塔來到哪里?
2.T:它和孩子們玩的時候變成了什么?它為什么可以變成滑滑梯?
3.引導幼兒整理克里克塔蛇的特點——會彎曲、會游動、特別大
4.T:克里克塔喜歡孩子們,孩子們也喜歡它。那你們喜歡它嗎?想和它一起玩嗎?如果你想跟克里克塔玩,會怎么樣玩?你想讓它變成什么呢?
5.再次回到封面:書的封面,克里克塔變成了什么?它和波特奶奶多么溫馨地在一起!
T:故事的前半部分果然是有趣的,那后面會不會有另外的故事,有沒有更好玩的?下次老師再和你們一起看好嗎?
活動反思:
幼兒期是語言發(fā)展,特別是口語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交流和運用的過程中發(fā)展起來的,應為幼兒創(chuàng)設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huán)境,鼓勵和支持幼兒與成人、同伴交流,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并能得到積極回應。幼兒的語言學習應在生活情境和閱讀活動中引導幼兒自然而然地產(chǎn)生對文字的興趣。
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了解基本的消防知識,學習火災中簡單的自救方法。
2、樹立防火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火災現(xiàn)場錄像帶、圖片、"緊急出口"、消防車聲音、"火警電話119"標志,小毛巾、小臉盆等若干。
經(jīng)驗準備:幼兒已積累了一些安全防火的知識經(jīng)驗,知道自己家的住址。
活動過程:
(一)、幼兒觀看錄像,了解火災的危害性。
1、錄像里講了一件什么事?發(fā)生火災會怎么樣?
2、幼兒討論發(fā)言,教師小結。
小結:
a、大火能燒掉一座座房,讓人們無家可歸,燒掉一片片森林,讓動物也沒有家園。
b、大火能燒死人和動物。c、污染空氣。
(二)、討論預防火災發(fā)生的方法。
1、火災很可怕,那我們小朋友要怎么做才會預防火災的發(fā)生?(幼兒自由講述)
2、師小結。
。1)小朋友不能隨便玩火。
。2)點蠟燭、蚊香時不能靠近容易著火的'物品。
(3)不能隨便燃放煙花爆竹。
(4)不能玩未熄滅的煙頭,見了沒熄滅的煙頭應及時踩滅。
(5)不能隨便玩電、插頭、插坐等。
(三)、播放錄像,幫助幼兒了解火災自救的方法。
錄像一:垃圾筐著火了,怎么辦?(用水潑、用腳踩、用石頭壓)。
錄像二:房子著火了,怎么辦?
1、鼓勵幼兒積極回答問題,利用圖片形式記錄幼兒的回答。
2、引導幼兒思考上面的方法哪些小朋友能做。
(四)、逃生演習。
1、聽警報拉響起進行第一次消防逃生演習。
2、第二次消防演習。
【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幼兒大班教案02-23
大班的教案11-28
大班教案12-07
大班教案12-09
大班教案12-10
大班教案12-01
大班教案12-06
大班教案12-07
大班教案12-07
大班教案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