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4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掌握雙手傳球的方法。
2.能控制身體的不同部位,進行胯下傳球。
3.能與同伴相互配合,體驗合作的樂趣。
4.發(fā)展身體協(xié)調性。
5.增強合作精神,提高競爭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雙手傳球的方法
難點:能控制身體的不同部位進行胯下傳球
活動準備
小螞蟻頭飾,球,大筐1個,小筐4個,音樂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熱身活動
1、教師:小朋友,今天你們都來扮演小螞蟻,跟媽媽一起學本領。天氣真好,一起來鍛煉身體吧!
2、幼兒排成一路縱隊,跟隨教師繞場大圓走跑交替3~4圈
3、師幼隨音樂做“螞蟻操”,激發(fā)幼兒參加活動的興趣
二、游戲“胯下傳球”
1、教師介紹游戲的玩法與規(guī)則:幼兒站成直線,排在最前面的幼兒雙手持球,彎腰,讓球在自己的胯下穿過,站在后面的幼兒伸出雙手往前接球,并用相同的方法把球傳到后面幼兒的手上,最后一名幼兒接過球后,持球跑到隊首,重復傳球。
2、幼兒找2~3名同伴組成一個小組,自由練習“胯下傳球”。
3、請一組幼兒示范“胯下傳球”,并引導幼兒討論:怎樣才能傳得又快又穩(wěn)?
4、幼兒自由組合再次進行游戲,教師巡回指導
5、全班幼兒組成一條直線,集體進行“胯下傳球”的.游戲
三、游戲“小螞蟻運糧”
1、 教師介紹游戲的玩法與規(guī)則:小螞蟻分成四組要把糧食運回家。每組小螞蟻前面都有一個大筐,里面有許多糧食(球)。每組第一只小螞蟻用“胯下傳球”的方式把球傳給后面的小螞蟻,最后一只小螞蟻接到球后把球放在自己旁邊。哪組小螞蟻最先運完“糧食”就是冠軍隊。
2、幼兒游戲一次,熟悉游戲規(guī)則。
3、幼兒進行運糧食比賽2次
四、放松活動“歡樂舞”,結束活動。 教師:糧食全部運回來了,你們高興嗎?大家一起跳個“歡樂舞”吧!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孩子們興趣很高,游戲時能遵守游戲規(guī)則,玩的很盡興,很開心,“胯下傳球”的方法掌握的很好,目標達到了,但是孩子們存在著個體差異,個別幼兒動作不是很協(xié)調,活動實施過程中,沒有對他們給予特別指導,這是我的失誤,在以后的教學活動中要特別注意。
中班教案 篇2
目標:
讓幼兒知道,哪些地方是不安全的,易發(fā)生危險;教育幼兒遠離危險的.地方; 培養(yǎng)幼兒的安全意識。
準備:
繪畫紙和筆;搜集一些安全教育事例。
過程:
1、向幼兒介紹一些有關幼兒到不安全的地方游玩,發(fā)生傷害的事例,引起幼兒對安全問題的關心。
2、組織幼兒互相交流,共同討論,總結出哪些地方容易發(fā)生危險。
3、教師將結果畫出來,貼在本班活動室內,或裝訂成冊,放在圖書角供幼兒隨時觀看。
4、尋找本班或本園存在危險的地方,貼上標簽,提醒大家注意。
建議:宣傳不宜過分,不要使幼兒感到任何地方都是不安全的。
中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理解歌曲內容,感受歌曲中詼諧、愉快的氣氛。
2.學唱歌曲,嘗試用不同的速度表現(xiàn)歌曲的詼諧意味。
教學重難點:嘗試用不同的速度表現(xiàn)歌曲的詼諧意味。
活動準備:
1.音樂錄音2.媽媽、爸爸、小馬的圖片3.圖譜
活動過程:
。ㄒ唬┏鍪拘●R圖片,導入活動。
1.你們看誰來了呀?這是一匹幸福的小馬,有愛它的爸爸和媽媽。小馬的爸爸和媽媽每天都會帶著它出去玩,小馬快樂極了!
2.有一天,小馬又跟著爸爸出去玩了,你們看!
。ǘ├斫飧枨谝欢蝺热荩瑢W習演唱。
1.教師根據(jù)歌詞內容演示小馬圖片,表現(xiàn)小馬跑和摔跤的情節(jié)。
2.看明白了嗎?小馬跟著爸爸出去玩的時候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3.傾聽第一段歌曲錄音
4.教師根據(jù)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的圖譜,幫助幼兒理解并記憶歌詞。
。1)小馬小馬搖著尾巴,跟著爸爸去干嘛?它為什么會摔跤?你聽到歌曲是怎么唱的?(當幼兒說出歌詞內容后,教師用歌唱的方式來加以回應。)(2)在歌曲里面唱了很多"包古里包古里",是什么意思呢?我們再來聽一聽吧!
5.結合圖譜再次傾聽第一段歌曲錄音。
"包古里包古里"像不像小馬跑來跑去的腳步聲呀?我們一起來學學小馬"包古里包古里"跑起來的樣子,好嗎?(教師引導幼兒邊學小馬跑邊說"包古里包古里",感受歌曲的詼諧。)
6.教師帶領幼兒唱第一段歌詞,前半部分教師唱,"包古里……摔一跤"處由幼兒接唱。
三、理解歌曲第二段內容,學習演唱。
1.第二天,小馬跟著媽媽出去了,你們想知道它跟媽媽出去干了什么?又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嗎?趕快來聽一聽吧!
2.傾聽第二段歌曲錄音3.教師根據(jù)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的圖譜,幫助幼兒理解歌詞。
。1)小馬為什么要跟媽媽出去?它經(jīng)過了哪些地方?吃到青草了嗎?
(2)誰愿意來學一學小馬"包古里包古里"吃草的樣子?(請個別幼兒表演)
。3)小馬吃飽了心情怎么樣?(引導幼兒表演小馬吃草時快樂的樣子,并說"包古里包古里吃個飽",進一步感受歌曲詼諧和愉快的氛圍。)
4.教師帶領幼兒唱第二段歌詞,前半部分教師唱,"包古里……吃個飽"處由幼兒接唱。
四、完整學唱歌曲,嘗試表現(xiàn)歌曲。
1.結合圖譜,引導幼兒完整學唱歌曲。
2.教師范唱歌曲,第一段稍快,第二段稍慢。
引導幼兒思考:為什么歌曲有時唱得慢、有時唱得快?(小馬和爸爸一起玩耍時,跑得快,摔跤了,要唱得快;小馬和媽媽一起走,肚子餓走不動,要唱的慢;小馬吃飽了,又要唱得快。)
3.教師現(xiàn)場在圖譜上畫出速度變化的符號,如 表示唱得快,表示唱的慢。
4.引導幼兒嘗試用不同速度演唱歌曲,第一段稍快,第二段稍慢。
5.教師用生動的面部表情引導幼兒在演唱時表現(xiàn)出歌曲詼諧愉快的情感意蘊,還可以在"包古里……摔一跤"和"包古里……吃個飽"處邊唱邊做動作,增加趣味性。
五、延伸活動:唱唱玩玩小馬的手指游戲。
1.教師邊唱邊表演手指游戲,激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2.播放錄音,教師帶領幼兒邊做手指游戲邊唱歌曲。
3.幼兒在熟練后,可兩兩合作結伴表演。
活動反思:
教學內容的選擇是否在了解幼兒的基礎之上,也就是說我們要經(jīng)常蹲下身聆聽幼兒的想法,才能了解幼兒在想什么、喜歡什么;要了解他們經(jīng)常談論的'問題、感興趣的內容以及他們的認知水平和原有經(jīng)驗。同時,我們要了解教材,剖析教材,找準活動中幼兒發(fā)展的支點,結合幼兒的實際情況思考怎樣把這些點轉換成可行的、合適的活動!缎●R》這首歌本身所體現(xiàn)的特點是符合孩子的興趣的,這在回答的實施中已經(jīng)明確可見。
中班教案 篇4
教孩子數(shù)數(shù)不像表面所見那么容易,許多父母常有一種錯覺,他們把孩子能將數(shù)字背得朗朗上口當作會數(shù)數(shù),其實叫孩子從一背到二十很容易,但在他們面前擺二十個物體,叫他一個個數(shù),孩子卻常常數(shù)不上來。
可見,叫孩子發(fā)出一、二、三這些音,和教他數(shù)數(shù)是不一樣的。孩子只有真正掌握數(shù)數(shù),才能在其中體驗到數(shù)學的樂趣。
活動目標:
1、喜歡動腦,增強數(shù)數(shù)、比較數(shù)和加減運算能力
2、培養(yǎng)團隊協(xié)作精神
3、積極參與撿樹葉活動,體驗做事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樹葉(每張上有10以內加減試題一道)
2、小籃子若干,分別有0—10的數(shù)字卡
活動過程:
一、撿樹葉比賽
1、進行抽簽活動,確定每組人數(shù)和撿樹葉的顏色
2、將幼兒分成四隊,看看在限定時間內,哪一隊葉子撿得最多
(規(guī)則:算一算樹葉上得題目,算對了就算你撿到這片樹葉了)
3、集合,每隊數(shù)數(shù)自己的葉子數(shù)量,比多少,考考這隊算的.對不對?決出勝負。
二、葉子進籃
把每隊撿到的樹葉放入相應答數(shù)的籃子里面,并相互檢查
三、爭做葉子王
各隊派一位幼兒當“葉子王”,同時其他幼兒爭搶題目做,先算出數(shù)葉上的答數(shù)后把樹葉貼在“葉子王”的任何一個部位,時間一到,比一比,哪一個“葉子王”身上的葉子多,就可以當“葉子王”。
活動結束:
小朋友一起回教室。
【中班教案】相關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教案01-15
中班教案01-15
中班教案01-15
中班教案01-15
中班教案01-15
中班教案01-15
中班教案01-16
中班教案01-16
中班教案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