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一年級語文《春曉》教案 推薦度:
- 《春曉》教案 推薦度:
- 語言教案春曉語言古詩春曉教案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春曉》教案精品[15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nèi)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shù)慕虒W方法。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春曉》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春曉》教案1
一、激趣導入
1、師:小朋友,春天已經(jīng)悄悄的來到了我們的身邊。睜開你那明亮的眼睛,瞧一瞧,豎起你的小耳朵,聽一聽,春天給我們帶來了什么。(播放春景圖片,教師根據(jù)圖片背詩句,使學生深深陶醉在美麗的春景中)
2、多么誘人的春色,多么美好的春光。∧銈冎绬?古時候,詩人們也喜歡春天,他們寫了好多好多的詩來歌頌春天、贊美春天,《春曉》就是其中精彩的一首。指導讀準“春曉”的讀音。同時說明“曉”的意思(曉為什么要加個“日”字旁)。(告訴學生“曉”就是“早晨”的意思,“春曉”就是春天的早晨)。它是唐代詩人孟浩然寫的,簡介作者。
3、老師還知道咱們班好多聰明的小朋友早已經(jīng)會背這首詩了。讓我們一塊兒背背吧!(生背詩)老師想和你們比賽比賽,看看誰背得好,可以嗎?
二、初讀古詩
。、教師范讀。(配樂)指名說老師背得好的原因(聲音抑揚頓挫、讀音準確、有感情)
。病⒆杂勺x古詩。勾畫出生字,用不同方式認讀生字。(自由讀、同桌相互讀)這三個字(眠、處、聞)以前我們沒學過,誰能給我們介紹介紹這三位新朋友?(加上動作或通過組詞讀和放到詩句里來讀,幫助學生了解詞義)
。、檢查讀詩情況:指名學生讀、齊讀。孩子們,你們知道嗎,古人在讀詩時往往會有動作,(搖頭)我們也加上搖頭動作來讀一讀好嗎?
三、指導朗讀
1、你們真能干,一會兒就把詩讀得這么熟了,老師祝賀你們??告訴你一件有趣的事,這首詩被改編成了一首動聽的歌曲,你們想不想聽啊?大家邊聽邊想,你都看見了這首詩里寫了春天的哪些景物?播放動畫兒歌《春曉》。
2、分組交流討論學習,指名匯報學習情況。
。1)鳥兒:你們猜猜會有那些鳥呢?(喜鵲、黃鸝、杜鵑、小麻雀??)
師:你們知道它們在說些什么嗎?
師:早晨起來,瞧,小鳥們有的在交談,有的正在歌唱,看到這些,聽到這些,你的心情怎樣?(我特別高興,我很快樂。)
師:那你能不能把你這種高興的心情讀出來呢?
。2)花兒:詩中所描繪的花怎樣啦?那你們想象一下那么多的花都是什么樣的花呢?老師給大家?guī)砹诉@些花的圖片,我們一起欣賞欣賞吧。ㄕn件示圖,學生入境)
師:當你站在這樣一個百花盛開的地方,你的.心情怎樣呢?
師:老師的心情和你們一樣舒暢,可是“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這么漂亮的花卻被春雨打落了,看著這些落花,你的心情又是怎樣的呢?
師:是啊,這么漂亮的花都落在地上,多可惜呀!就讓我們懷著這樣的心情試著讀一讀這句詩吧。誰愿意讀給我們大家聽?
。ㄖ该x)
為什么會落下這么多的花呢?(風雨)作者在回憶昨晚的風雨,你知道春天的風雨是怎樣的嗎?(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哪個小詩人來讀出這樣的感覺呢?
師:這樣的和風細雨,使春天的空氣清新,氣候怡人,真讓人神清氣爽、心曠神怡。說到這兒,老師想起了一個秘密:就是每當春天來臨,老師的覺就睡不夠了,早晨總也睡不醒,好想在床上多睡一會兒啊。孩子們,你們是不是也有這種感覺呢?
師:呦,原來你也是只小懶蟲!那老師很想知道大詩人孟浩然是不是也和我們一樣呢?(是一樣的)
師:你們怎么知道的?(詩中說“春眠不覺曉”了嘛!就是說春天睡覺香。)香到什么程度呢?連天亮了都不知道!其實我們并不懶,這是一種很正常的現(xiàn)象。如果趕上星期天就好了,美美的睡上一覺,早晨起來再伸個懶腰(邊說邊做動作)打開窗子,聽聽百鳥的歌聲,感覺棒極了!再看看地上灑滿了落花,真漂亮,不過很可惜。就讓我們懷著這樣的心情讀一讀這首詩吧,如果能帶著感情背下來就更好了。注意:老師要看看誰背得最投入,表情最好。你可以站起來,也可以加上動作,帶上表情。▽W生動情朗讀)指名讀背。
四、拓寬知識面:
《春曉》這首詩雖然只有短短四行,卻向我們展示了一幅美麗的風景畫,畫面上花紅柳綠、流水潺潺,活潑可愛的小鳥停在枝頭。春天這樣美,有多少詩人曾經(jīng)贊美過它呀!老師收集了幾首關(guān)于春天的詩,我們一起來朗誦給大家聽,好嗎?
生讀: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師:春風真是一位魔術(shù)師。)
生讀: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師: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這是多么美妙的意境。。
生讀: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師:好一個和和美美的春季。)
生: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zhuǎn)入此中來。
??(師:春色真是無處不在。。
五、讀寫結(jié)合
師:春天的美景如此令人陶醉,就讓我們以《春天》為題,把春天的景象寫下來或畫下來。(生可以寫話,也可以畫畫。)
師:又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春天在小朋友的筆下誕生了。讓我們一起來欣賞。
3、師:同學們了不起!透過文字看到了這么多幅畫面。而這一幅幅畫面都離不開兩個字“春天”,讓我們伴著清脆的鳥叫聲,再次走進春天的早晨。學生和著兒歌《春曉》一起邊拍手邊哼唱。
六、指導寫字
再現(xiàn)生字,指導寫“聲”“多”“處”。
《春曉》教案2
一、教學目標:
1.認識3個生字,會寫3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二、教學重難點:識字、寫字和朗讀。
三、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時間:一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師:小朋友們學了前面幾篇課文,你們覺得春天怎么樣?能用四個字的成語說說嗎?(如:百花齊放、萬物復(fù)蘇)
2.師:是啊,古人也很喜歡春天,寫了好多好多的詩來歌頌春天,贊美春天,今天我們將學習一首描寫春天的古詩。《春曉》。大家知道這首詩是誰寫的嗎?播放孟浩然的圖片,是啊,這首詩就是由唐代詩人孟浩然寫的。
3.板書課題:春曉,指名學生讀,并讓學生猜猜這首詩寫的是什么時候的?從而進行解題,“曉”是早晨的意思,因此這首詩描寫的是春天的早晨。那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這首古詩。
(二)初讀古詩,認識生字
1.師:昨天老師已經(jīng)布置大家預(yù)習這首古詩了,現(xiàn)在老師就來檢查同學們預(yù)習得怎么樣了?
、僦该麑W生讀。
、谌帻R讀。
2.師:現(xiàn)在老師把課文當中的.生字寶寶請到黑板上了,我們一起去跟它們打招呼吧。課件出示“我會認”的字。
、僦该麑W生讀生字。
、谌嘟涣髯R字方法。
、圻M行詞語認讀游戲:出示“睡眠、到處、新聞、聞見”等詞語讓全班同學進行認讀。
、苋嘣俅锡R讀古詩。
。ㄈ┲笇Ю首x,理解詩意
1.師:同學們春天百花齊放,鳥兒飛來飛去,詩人睡得可香啦,連天亮了都不知道。是誰把他叫醒的呢?原來是小鳥,它們嘰嘰喳喳地叫著。他突然記起昨天晚上聽到的刮風下雨的聲音。花園里的花開得那么好,被風吹了一晚上了,不知道掉了多少花瓣。師邊讀邊指導學生看圖。
2.師:那么詩人是怎樣來寫這么一幅畫的呢,我們就一起來讀讀這首詩。
(1)學習一、二兩句詩。
、賹W生自由讀這兩句詩。
②師:春天的早晨,睡得多么舒服,一醒來就聽到美麗
的鳥叫聲,心情真舒暢。≌l能帶著這種心情來讀讀這兩句詩。
③學生試著高興地讀這兩句,接著再指名讀,齊讀。
(2)學習三、四句。
、賻煼蹲x,學生再跟讀。
、趲煟何覀兊淖髡呦肫鸹ò甑袅瞬簧,心里就覺得很可
可讀得輕一些,慢一些。
④學生試讀,再全班齊讀。
。3)學生試背全詩。
3.導背
、倏磮D試背,指名背。
、谌帻R背。
4.配樂朗讀古詩。
。ㄋ模┲笇鴮憽肮拧⒙、多”
1.出示三個生字,學生認讀,并對生字進行組詞。
2.學生觀察生字,說說在書寫這些生字的時候分別要注意什么?
3.老師范寫,學生描紅并書寫兩個生字。
4.展示評議。
(五)布置作業(yè)
1.背誦《春曉》。
2.古、聲、多各寫兩行。
六、板書設(shè)計
4.春曉
鳥啼
雨后的早晨 美麗的春景圖
花落
教學反思:
1、古詩對幼兒是一種即陌生又熟悉的一種文學活動,但作為一種教學活動進行教學,對孩子來說是枯燥的、不能很好的真正的理解其中古詩的含義。所以在教學中我夾著現(xiàn)在的、比較貼近幼兒生活的方式進行教學,讓幼兒更進一步的理解和記憶。
2、在設(shè)計教學流程時,我運用優(yōu)美的旋律《春野》進行導入活動,展示《春曉》大掛圖,讓幼兒感知春天的美麗。在記憶古詩時,加上相應(yīng)的動作,使幼兒能形象的進行記憶,更好的對古詩進行理解記憶。
3、在導入時選用班得瑞的《春野》輕音樂,或許比較抽象,理解會有一定的難度,但我相信動聽的聲音,再加上教師的語言提示,對培養(yǎng)小朋友的音樂欣賞能力會有一定的幫助。
《春曉》教案3
活動目標
1、欣賞理解古詩,感受故事的意境美和語言美,學習有感情地朗誦。
2、能用自己的語言大膽地表達對春天景色的感受。
3、萌發(fā)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4、鼓勵幼兒敢于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畫有古詩中的景象的圖片一幅,配樂。
2、經(jīng)驗準備:幼兒有觀察過春天美景的經(jīng)驗,主要回顧春鳥啼鳴、春風春雨吹打、春花謝落等聲音和景象。
指導要點
1、活動重點:欣賞、理解古詩,感受古詩的意境美和語言美,有感情地朗誦。
2、活動難點:理解古詩詩意,并學習用自己的語言表述。
3、指導要點:通過圖片觀察、分句解讀等方式,幫助幼兒理解詩歌內(nèi)容。感受古詩《春曉》的意境美和語言美。
活動過程
1、出示教學掛圖(或多媒體課件),引導幼兒觀察圖片,結(jié)合生活經(jīng)驗,自由表達對春天景色的感受。
提問:春天里有哪些美麗的景色?春天里你感覺怎么樣?請把你看到的景色用好聽的話說一說。
。ㄒ龑в變夯仡櫍捍禾斓幕、樹、風雨,鳥的聲音,以及春天溫和的氣候讓人有好睡眠等。結(jié)合幼兒的回答提升幼兒的語言表達經(jīng)驗,豐富相關(guān)詞語,如小鳥在“啾啾”地唱歌;夜晚刮風下雨啦;有一棵棵開滿花的樹;許多花瓣落下來等。)
小結(jié):春天是個美麗的季節(jié)。小鳥在樹上“啾啾”鳴叫,花朵都被春天的風雨吹落到地上,小朋友在春天的夜里睡覺可舒服了,早晨都不想醒來。
2、教師示范朗誦,引導幼兒初步欣賞、理解古詩內(nèi)容。
師:古時候有個詩人名叫孟浩然,他特別喜歡春天里的景色,還寫了一首詩歌,名字叫《春曉》,就是春天的`早晨。詩人在春天的早晨里睡醒發(fā)現(xiàn)了什么呢?我們一起來學習這首詩歌。
老師示范朗誦古詩后,提問:詩歌里講了什么?說說哪些地方你聽懂了,哪些地方?jīng)]聽懂。
3、教師再次示范朗誦,以邊提問邊講解的方式幫助幼兒理解古詩內(nèi)容。
第一句:春眠不覺曉。有誰知道春眠是什么意思呢?(春:指春天;眠:指睡眠;不覺:指不知覺;曉:指早晨。)
小結(jié):“春眠不覺曉”的意思是“春天里好睡覺,不知不覺天亮了”。
第二句:處處聞啼鳥。詩人聽到了什么聲音呢?(處處:指到處;聞:指聽到;啼:鳥叫聲。)
小結(jié):到處聽到鳥兒“啾啾”啼叫聲。
第三、四句:早晨醒來,詩人看到滿地的落花,他會想到什么呢?“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是什么意思?
小結(jié):詩人看到滿地落花,就是在想“也里傳來刮風下雨得的聲音,不知道吹落了多少花朵呢!”
4、教師配樂朗誦古詩,引導幼兒感受故事的意境美和語言美。
教師模仿古人,以抑揚頓挫的聲音朗誦詩歌,表達出對春天景色的喜悅之情。
提問:聽了這首詩,你有什么感覺?
5、幼兒學習朗誦古詩。
(1)在教師的帶領(lǐng)下跟讀古詩。
。2)配樂學習朗誦古詩。
6、延伸活動。
請幼兒把古詩《春曉》帶回家與爸爸媽媽分享,一起朗誦古詩。
評價要素
1、能否感受古詩《春曉》的意境美,并喜歡朗誦。
2、能否大膽表達對古詩的理解。
活動建議
請家長在春天的節(jié)假日里帶著幼兒去踏青,進一步感受、體驗春天。
附: 春曉
春眠不覺曉,
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
花落知多少?
活動反思
古詩對幼兒是一種即陌生又熟悉的一種文學活動,但作為一種教學活動進行教學,對孩子來說是枯燥的、不能很好的真正的理解其中古詩的含義。所以在教學中我夾著現(xiàn)在的、比較貼近幼兒生活的方式進行教學,讓幼兒更進一步的理解和記憶。
《春曉》教案4
春曉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2個生字。認識“曉、眠、啼”3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1.談話解題:同學們,前幾天,老師讓大家去觀察自然景物的變化,你們都觀察了嗎?能把你們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說一說嗎?(同學自由發(fā)言)
師:同學們,你們說的都很好。把你們的所見、所聞、所感都寫出來的話,就是一篇很好的文章。唐朝有位大詩人就是這么做的。他的這首詩千百年來一直受到人們的喜愛。這首詩就是《春曉》。(板書課題)
你們知道題目的意思嗎?春曉:春天的早晨。曉:天剛亮的時候。
2.介紹作者:《春曉》的作者是唐代詩人孟浩然,湖北襄陽人,大詩人李白的摯友,他一生沒有做過官,大半輩子隱居農(nóng)村,過著淡泊恬靜的生活,年輕時曾漫游江浙,徜徉山水之間,歷覽自然風光,他擅長于寫山水詩,字里行間凝聚著對人生和山河的熱愛之情。
二、初讀古詩,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借助拼音讀準字音,畫出生字。
2.教師出示生詞卡片,檢查字詞讀音。
3.指名朗讀,正音。
三、理解詩句,熟讀成誦。
1.放課件,整體感受詩的意境。
2.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互相談?wù)剬υ娋涞睦斫狻?/p>
3.全班交流,教師做重點指導。
眠:睡眠、睡覺。
聞:聽到。
啼:叫。
四、練習朗讀、背誦。
1.聽課文錄音,體會讀詩的語氣和停頓。
2.指名朗讀,讀后評議。
3.教師說詩意,學生念出詩句。
4.同桌互背古詩。
5.學生扮演詩人吟誦古詩。
小結(jié):春天的景色非常美,也是一年中最好的季節(jié),我們一定要珍惜春天的時光,愛惜時間。
五、分析字形,指導書寫。
1.讀課后的生字,想想自己能記住哪些字,用什么方法記的。
2.班內(nèi)交流。
重點指導:
聲:上面是“士”,不是“土”。
少:第一筆是豎,不是豎彎鉤。
夜:第四筆是豎,不是堅提。
3.指導書寫。
要注意把握字的上下比例,把字寫勻稱。
4.學生在田字格本上練習書寫。
草
教學目標:
1.學會4個生字,認識4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課前準備
1.讓學生觀察路邊、田邊、河邊等處的野草。
2.生字卡片,荒原野草圖,朗讀課文的錄音帶。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復(fù)習導入新課
上學期,我們學習了課本中的五首古詩。同學們還會背嗎?有一首《詠鵝》,誰記得?還有一首《畫雞>,誰背給大家聽一聽?(指名背)今天,我們再學習一首古詩,揭示課題草
二、范讀課文
三、自讀課文
要求:
1.借助拼音練讀課文3遍。
2.畫出課文中的生字讀一讀,再放進句子里讀正確。
四、讀詩句,識字
1.第一行(指名讀)
識字:離原
教師解釋:“離離”是講草長得茂密!霸笔菍拸V的野地。
出示圖,觀察地上的草長得怎樣?
。ㄗ寣W生從畫面上感知荒原上野草繁茂的樣子。)
指導讀句:離離/原上/草,2.第二行(齊讀)
識字:歲枯榮(“歲”平舌音,“榮”翹舌音。)
教師解釋:“歲”就是“年”的意思,每年秋天,草就要怎樣了?(枯黃,像落葉一要。)到了第二年春天呢?(發(fā)芽、生長)
指導讀句:一歲/一枯/榮(提示:兩個“一”聲調(diào)不同)
3.第三行(指名讀)
識字:野火燒盡(注意讀準“燒”的音。)
解釋:“盡”就是“完”的意思,從哪兒說明燒不完呢?出示第四行。
4.第四行(齊讀)再次觀察畫面。講述生長的原因,地里的`草根還在。
識字:吹又(注意“吹”翹舌音)
指導讀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五、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1.聽朗讀課文的錄音,想象原上草的樣子。
2.反復(fù)練習朗讀,達到背誦要求。
六、鞏固練習
1.認讀生字(含要認識的字)。
2.用“春風”說一句話。
第二課時
一、復(fù)習
1.朗讀、背誦課文。
2.說說你喜歡小草嗎?為什么(不作過高要求,學生說到什么程度皆可,說通就行。)
3.認讀生字。用“原、歲、吹、火”口頭組詞。
二、指導寫字
原:半包圍結(jié)構(gòu),“廠”里面是“白”、“小”,不能寫成“泉”。
歲:上下結(jié)構(gòu)。“山”要寫扁些。上短下長。
枯:左邊是木字旁,右邊可分成“十”“古”來記憶。
吹:右邊是“欠”(欠字旁),上面不要寫得太寬,下面“人”左右伸長。
又:注意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字在格內(nèi)要居中。
三、抄寫生字
四、鞏固練習
1.指導:這首詩不完整,有的句子沒寫完整,有的整行沒寫,你能把沒寫出來的字填上嗎?
2.各自在書上填寫,盡是不看課文與生字。
3.指名(多人)讀一讀,了解默寫的情況。
4.集體背誦古詩。
五、補充閱讀
白居易的《池上》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1.師簡單介紹并范讀。這首詩中,詩人描寫一個小孩獨自撐著小船去采蓮蓬的情景,回來時小船把浮萍分開,船后留下一道行船的痕跡。
2.學生借助漢語拼音讀讀背背。教師也可作簡筆畫,幫助學生了解詩意。
《春曉》教案5
教學要求
1.學會6個生字。認識3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知道春天美好,要珍惜春光。
教學重點、難點
學會本課生字,朗讀、背誦課文。
課前準備
1.布置學生觀察周圍自然景物的變化。
2.本課生字卡片,朗讀課文的錄音帶。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fù)習導入
新課
1.背誦《草》。
2.揭示課題。認識“曉”,讀準課題。
二、簡介作者和課文
1.作者:唐代詩人孟浩然。
2.以故事形式介紹古詩。大意是詩人夜讀入睡,半夜被風聲雨聲驚醒,一會兒又睡了。直到鳥鳴聲傳來才發(fā)現(xiàn)天亮了。起身后,邊聽鳥鳴邊吟詩句:“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忽然,他想起夜里聽到的風聲、雨聲,走到窗前,邊張望邊吟詩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庇纱,留下了一首好詩《春曉》。
3.范讀課文。
三、自讀課文,教師巡視
要求:
。1)借助漢語拼音讀通古詩。
。2)畫出本課要求學會、認識的生字,讀正確。
四、檢查自學情況
1.認讀一、二行中的生字,眠、覺、啼,再讀一讀這兩行詩。(指名讀——齊讀)
2.認讀三、四行中的生字:夜、雨、聲、知、少(注意三個翹舌音的字),再讀一讀三、四行詩。(指名讀——齊讀)
3.連起來讀一讀古詩。
五、指名朗讀、背誦
1.朗讀古詩,注意詩句的節(jié)奏,作者的心情。
春眠/不覺/曉,
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
花落/知/多少。
2.背誦課文。(指名、分組、齊背)
六、指導寫字
覺:“學”下面的的“子”換成“見”。
夜:第四筆是“豎”,不要寫成“豎鉤”。注意指導筆順,提示不要漏寫第七筆“點”。可與熟字“衣”比較字形的異同。
雨:仿佛隔窗觀雨。里面左右各兩點,上下排列,像檐下滴水。
聲:上面是“士”,不是“土”。下面的`最后一筆是“丿”,不是“豎彎鉤”,不能寫成“巴”。
知:左邊是把“午”的“豎”改撇,再加一點。右邊是“口”表示知道了要用口說出來。
少:上面與“小”不同,第一筆是豎,沒有鉤。
七、抄寫生字(完成課后練習2)
八、鞏固練習
1.填空。(完成課后練習3)
指導:先數(shù)一數(shù)每個字的筆畫,邊數(shù)邊在字下注上筆畫數(shù),再把相同筆畫數(shù)的字寫在一起。
2.朗讀、背誦課文,填空。(完成課后練習4)
3.補充詩句吟誦。
自古以來,人們都喜愛春天,珍惜春光。古代詩人寫下了不少詠春的詩句,我抄了幾句,你們想讀嗎?(出示詩句,學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讀
,練習背誦。)
推薦朗讀的詩句:
。1)遠天歸雁拂云飛,近水游魚迸冰出。
。2)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
(3)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4)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
以上詩句都注上拼音,供同學自由朗讀,不必講解。
《春曉》教案6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學會5個生字,理解字詞的意思,能借助漢語拼音讀準字音,通過朗讀課文理解古詩的內(nèi)容,并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詩的意思,背誦并默寫課文,學會學習一般古詩。
2、過程與方法:利用課件引導生看圖,讀詩、品句進行總結(jié)學習。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體會詩人的詩意,懂得愛惜春光。
教學重點:理解詩意,體會詩人愛惜春光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理解詩意,體會詩的意境。
教學準備:教學軟件,實物投影,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學習興越導入新課:
1、啟發(fā)學生說說自己知道的或看到的春天美麗的景色,(學生結(jié)合實際自由說)。
2、電腦演示:雨后春天早晨,鳥語花香的絢麗圖景,聽配樂朗讀古詩。
3、教師簡要介紹作者孟浩然(學生注意聽):《春曉》是唐代詩人孟浩然所作,他寫的田園山水詩很有名。
二、整體感知:
1、自讀古詩,要求讀準字音,讀得連貫,注意讀準下列字音:“覺”是多音字,在詩中讀jué,啼是二聲。(學生自讀初步感知)
2、指名說說詩中寫了春天的哪些景物(邊讀邊思考)。
三、深入理解
1、結(jié)合插圖與實際理解前二句詩。
(1)邊讀、邊看電腦演示,邊想,這兩句詩大致寫什么意思(看圖自悟,討論)。
(2)你是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提示學生根據(jù)所查字義來分析)充分想象。
(3)結(jié)合討論,具體理解字詞。
(4)邊讀邊看文中插圖,試著用自己的話說說詩意(電腦顯示古詩,學生答出來詞義后,電腦再顯示答案,最后,屏幕上清楚地展示古詩及注釋,有助于學生理解詩句意思)。
2、仿照上面兩句的學習方法,讀講后兩句。
四、準確把握。
1、自讀全詩,說說詩的意思。 2、指名讀。
3、指導朗讀:啟發(fā)談話:多美的春光啊!我們應(yīng)帶著什么感情朗讀這首詩呢?
(1)確定讀詩情感(贊美、喜愛) (2)自己試讀
(3)和同學交流 (4)指名讀,讀讀評評,并配樂朗讀。
五、課外拓展:
古詩中,描寫春天景色還很多,你還知道哪些古詩?說一說大家自學一下,如《春夜喜雨》《詠柳》(學生自學,師點技)
六、總結(jié)方法:
掌握了閱讀方法后我們就能自學古詩啦,望大家通過自己的努力多學古詩。
設(shè)計說明:
遵循學習古詩的一般過程和學生認識事物的一般規(guī)律,牢牢抓住朗讀這條主線,充分發(fā)揮兩個畫面(電腦資料,學生頭腦中的生活畫面)的`作用,完成教學任務(wù),教學中,師充分利用電腦課件,將春天早晨的絢麗圖景展示出來,引導學生看圖,讀詞,品句,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另外本首詩并不難,因此我重視學習方法的教學,當堂課就安排一首難度相當?shù)脑,讓學生從學習中掌握學習古詩的一般方法。
《春曉》教案7
活動名稱:古詩《春曉》
活動目標:1、理解古詩的內(nèi)容,感受古詩的意境美、語言美、
2、通過創(chuàng)編動作、音樂表演加深對詩詞的理解。
活動準備:畫有古詩圖片的景象一幅、國學音樂春曉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出話題
1、提問:小朋友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
2、春天來了,我們的周圍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呢?
。ㄓ變鹤杂苫卮穑
二、欣賞、理解古詩,感受古詩的意境美和語言美
1、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幅春天的畫,請小朋友仔細觀察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ㄓ變鹤杂苫卮穑
2、邊欣賞圖片,邊傾聽老師有感情的朗誦古詩
討論:聽了這首古詩你有什么感覺?
請幼兒自述(提示語;這首古詩說了什么?)
三、再次欣賞古詩,逐句理解古詩含義
1、這首古詩的古詩的名字是什么?(春曉)
2、教師講解詩的.大意:春天的夜里不知不覺的睡到天亮,當詩人醒來后,聽到到處都是小鳥的叫聲,原來是昨天夜里又刮風又下
雨,不知道多少花瓣被吹打落地。
四、幼兒朗誦古詩,嘗試用身體動作表現(xiàn)故事內(nèi)容
1、引導幼兒有感情的朗誦古詩春曉
2、引導幼兒根據(jù)詩句大意創(chuàng)編動作
3、師幼跟隨音樂邊做動作邊朗誦
五、幼兒有感情的誦讀表演
1、師幼共同表演
2、分組表演
活動延伸;幼兒自由表演,也可以回家給爸爸媽媽表演。
活動反思:古詩(春曉)幼兒在小班的洪恩閱讀中已經(jīng)學過,但當時只做為兒歌學并沒有讓幼兒理解它的含義,中班的孩子再次學
習對于古詩的內(nèi)容很快掌握,對于它的含義通過老師的講述有了一定理解,但有一部分幼兒還是理解不夠透徹,所以我在最后環(huán)節(jié)讓
孩子自己創(chuàng)編動作來加深對古詩的理解,并通過音樂表演形式讓孩子感受古詩的意境美,充分的帶動幼兒氣氛,孩子們的興趣很高。
《春曉》教案8
活動領(lǐng)域:語言、科學。
活動目標:
1、學習古詩《春曉》并感知古詩的意境。
2、觀察春天的季節(jié)特征。
3、探索春天大自然的各種聲音。
4、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5、樂于探索、交流與分享。
活動準備:
有關(guān)春天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教師和幼兒一起念幼兒用書《春曉》。
二、請幼兒欣賞圖畫,想象古詩的內(nèi)容
——早上醒來的時候,常聽到什么聲音?
——春天的早上,我們會聽到什么聲音?
三、播放磁帶,請幼兒猜一猜聽到了什么聲音。
四、請幼兒想象一下聽到的各種聲音,用語言簡單敘述聲音表達的情境。
區(qū)域活動
1、語言活動區(qū)
提供配有圖畫的故事圖書,鼓勵幼兒閱讀。
2、美工活動區(qū)
投放多種美工材料,鼓勵幼兒用不同的方式表達自己對春天的獨特感受。如提供彩筆和紙,幼兒可以繪畫;提供彩色皺紋紙和樹枝,幼兒可以撕貼、制作春天的花樹;提供油泥,幼兒可以制作小蝌蚪等。
活動評價
能說出家居生活中各種聲音的來源。
活動反思:
在上節(jié)課的兒歌學習中,孩子們對《春曉》的內(nèi)容已經(jīng)掌握,并且在教授兒歌時,我們也做了一些簡單的`肢體動作。所以在手之舞那一環(huán)節(jié),進行的非常順暢,旋律模唱對我們小班孩子來說,一直都是個難題,唱名是記住了,而且唱得很好。但是畫出唱名泡泡,讓孩子們自己唱,很多孩子就不會。他們還是沒有掌握每個不同音的唱名,所以很難邊指邊讓孩子們自己唱,還是得有老師帶領(lǐng)。
在感應(yīng)樂句的環(huán)節(jié),我們用紗巾開花游戲來完成的,清唱時孩子們都能依樂句表演,一旦播放音樂,能力強的孩子在游戲中,都能依樂句開花。還有個別孩子們就開始亂了,還是不能獨自完成,還需要鍛煉與培養(yǎng)。
《春曉》教案9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5個生字。認識“曉、眠、啼”3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1、學會本課5個生字。
2、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1、學會本課5個生字。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討論入題:小朋友們,今天我們將學習一篇和春有關(guān)的古詩。那么,有哪位小朋友來給我們講一下他對春天的印象,看看他在春天有哪些特別的感受呢!
(來,舉手發(fā)言。要積極哦。﹦倓値孜煌瑢W的發(fā)言都很好,為我們講了他們對春天的印象看法。那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古代詩人孟浩然在《春曉》中所描繪的春天?纯此吹降'春天和我們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呢!
。ò鍟簳裕
二、初讀古詩,整體感知
1、教師朗讀,借助拼音讀準字音,畫出生字。
2、教師板書生字,檢查字詞讀音。
3、指名朗讀,正音。
三、分析字形,指導書寫
1、重點指導
夜:第四筆是豎,不是堅提。部首是“ ”聲:上面是“士”,不是“土”。部首是“士”少:第一筆是豎,不是豎彎鉤。部首是“小”
2、指導書寫。
要注意把握字的上下比例,把字寫勻稱。
3、學生在田字格本上練習書寫。
四、理解詩句,熟讀成誦
1、理解字詞
眠:睡眠、睡覺。
曉:拂曉,天剛亮。
聞:聽到。啼:叫。
春曉:春天的早晨。
曉:天剛亮的時候。
2、講解詩句的意思:
春天的夜晚睡得好香,不知不覺天就亮了。到處都能聽到鳥的叫聲。(詩人想到)昨天夜里的風雨聲一陣又一陣,不知道有多少花兒被打落了。
3、教師朗讀,體會詩歌的語氣和停頓
4、學生扮演詩人吟誦古詩
五、布置作業(yè)
1、抄寫生字
2、背誦古詩
六、板書設(shè)計
春曉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春曉》教案10
《春曉》課文原文
春曉
【作者】孟浩然 【朝代】唐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春曉教案設(shè)計
一、導入新課。
1、談話解題:同學們,前幾天,老師讓大家去觀察自然景物的變化,你們都觀察了嗎?能把你們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說一說嗎?(同學自由發(fā)言)
師:同學們,你們說的都很好。如果把你們的所見、所聞、所感都寫出來的話,就是一篇很好的文章。唐朝有位大詩人就是這么做的。他的這首詩千百年來一直受到人們的喜愛。這首詩就是《春曉》。
你們誰知道題目的意思呢?(春天的早晨。曉指天剛亮的時候。)
2、介紹作者:(課件)
師伴著課件介紹:《春曉》的作者是唐代詩人孟浩然,湖北襄陽人,是大詩人李白的摯友,他擅長于寫山水詩,字里行間凝聚著對人生和山河的熱愛之情。
二、朗讀古詩,整體感知課文。
1、師:一提到《春曉》這個題目,很多同學馬上就背起來了,你們真厲害,原來早就學會了這首詩,F(xiàn)在我們來比比,看誰讀得好,好嗎? (學生誦讀,讀后評議。)
2、聽課文朗讀錄音,體會讀詩的`語氣和停頓。
3、學生扮演詩人吟誦古詩。
4、師:現(xiàn)在我們看看書上是怎樣書寫這首詩的好嗎?
學生自由摸讀,讀準字音,使用明文的二級低視生邊讀邊畫出生字。(教師重點指導摸讀能力較差的盲生正確摸讀點位,利用大體字幫助低視生認識生字。)
5、指導古詩中的盲文分詞連寫。(盲文正確的分詞是:春 眠 不覺 曉,處處 聞 啼 鳥。 夜 來 風雨聲, 花 落 知 多少。)
三、理解詩意。
放課件,整體感受詩的意境。(背景音樂是《寒山春曉》,另加了許多鳥叫聲。低視生可到屏幕前欣賞,充分發(fā)掘他們的殘余視力去觀察色彩斑斕的圖片,觀看雨后落花、鶯歌燕舞的的動畫,感受春天的美景。)
學生互相交流對詩句的理解,自由討論詩句的意思。
詩句的大意是:(我)在春天的夜晚里睡得十分香甜,不知不覺中天已經(jīng)亮了。醒來的聽見到處是鳥兒的啼叫聲;叵肫鹱蛞乖牭斤L聲和雨聲,不知道有多少花朵被風雨打落了。
3、全班交流,教師重點指導下以下詞語:
眠:睡眠、睡覺
聞:聽到
啼:叫
4、教師說詩意,學生念詩句。
四、幫助低視生分析字形,指導書寫。
1、出示大字卡片,讓低視生認,看哪些字他們認識,哪些字還不熟練,指導他們認識。分析字形,想辦法記住本課生字。
2、指導書寫:
要注意把握字的上下比例,把字寫勻稱。重點:
聲:上面是“士”,不是“土”。
少:第一筆是豎,不是豎彎鉤。
夜:上下結(jié)構(gòu),第四筆是豎,不是豎提。
(一級低視生只要求認識生字,會寫筆畫相對簡單的“風”、“少”字就可以了,全盲生可以用手指在桌上畫一畫“風”、“少”字的筆畫。)
五、練習默寫古詩。
1、默寫這首詩。(全盲生和一級低視生用盲文,二級低視生用明文。)
2、檢查默寫情況。
六、課堂總結(jié)。
1、春天的景色非常美,也是一年中最好的季節(jié),我們要珍惜春天的時光,享受自然的美景,享受生活的美妙。
2、播放《春曉》兒歌,在優(yōu)美的旋律中結(jié)束課堂教學。
《春曉》教學反思
《春曉》是語文版教材一年級下第三單元的開篇課文。對于這首詩每一個學生,每一個成人都不陌生,它甚至成了很多成人童年記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記得我的小時候,我們會惡搞這首詩“春眠不覺曉,處處蚊子咬。也來大狗熊,誰也跑不了!边是蠻合轍押韻的,那時讀起來朗朗上口,更是帶有一片歡笑。今日以教師身份觀之,如此熟悉的一首詩卻讓我覺得陌生之極,遲遲不敢動筆去寫教案,無從下手……
想來想去,這首詩唯一的落腳點就是讓熟悉的故事變得有新鮮感。這是我這節(jié)課的著手點。
于是,認真地觀看了竇桂梅老師的《游園不值》教學視頻,期待從中受到些許啟發(fā)。最后反復(fù)琢磨了好久,課上下來,自己還是非常滿意的:
一、平平仄仄中找到了吟誦之感。
一直認為,古詩是最接近中國人性靈的一種文學形式,在幾千年的歷史滄桑中,有些古詩湮沒在洪流里,有些古詩雖保留卻面目全非,徒有其表。所以,在我的課上,我要從孩童抓起,讓學生進入古詩,還原古詩的本來面目。所以,我選擇了帶領(lǐng)孩子畫分平仄,再依據(jù)平仄而吟誦?粗⒆觽儠r而皺眉標注,時而放聲開唱。我不得不承認,這和朗誦相比,不甚好聽。但我也不得不直言,這越聽越有味道,“難聽,是因為你不懂它!
二、覺與不覺、知與不知中的品讀。
孩童對于古詩的理解是有很大限制的,所以并不打算把古詩拆分了投給學生,而是打算,萃取古詩的氣味,揉碎在學生的記憶里。說起來很浪漫,實際上就是從高度去理解,給學生的不是古詩的文字,而是古詩的感覺。所以在課上,重點帶領(lǐng)學生理解了,詩中的“覺與不覺”“知與不知”。
孟浩然在這樣的'一個春日清早,感受到了什么?沒有感受到什么?
孟浩然在風雨交加的夜晚,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
特別是最后一句中的“花落知多少”,我們討論了孟浩然到底知不知道花落多少。孩子們出現(xiàn)了兩種觀點:
不知道,因為他問了一句“多少”?
知道,因為他看見了滿地落花,很心疼,所以慨嘆了一句“多少”!
大家各抒己見,好不熱鬧。最后我們達成觀點:他不知道具體落了多少,但他知道很多,所以這里既有疑問又有疼惜。
古詩是我鐘情的東西,我希望能夠讓我的孩子們含英咀華,吟誦作詩,這節(jié)只是一次小小的嘗試,算不上成功,也不能說是失敗,總之,古詩教學,我們在路上!
《春曉》教案11
【活動目標】
1、學習看圖譜,“聽”指揮演奏。
2、在觀察教師演奏的基礎(chǔ)上,分析、總結(jié)演奏方法。
3、體驗輪奏與合奏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春曉》歌曲
2、圖譜
3、樂器若干
【活動過程】
1、誦讀古詩《春曉》。
2、欣賞歌曲,理解古詩,用肢體動作表現(xiàn)古詩。
3、分析情境,為春雨配器。
(1)教師分別演奏三角鐵和沙錘,請幼兒傾聽。
(2)教師描述古詩中的情境,請幼兒根據(jù)情境配器。
教師:春天,有時候會“沙沙沙”地下春雨,請你們想一想什么樂器能表現(xiàn)“沙沙沙”下春雨的情境?
引導幼兒配器,并嘗試用沙錘表現(xiàn)春雨。
(3)引導幼兒用沙錘表現(xiàn)小雨、大雨、雨停。
4、學習演奏方法,看圖譜演奏。
5、梳理圖譜,提出要求,完整看圖譜演奏。
6、脫離圖譜,看指揮分組完整演奏。
2.大班打擊樂——花好月圓教案反思
【活動目標】
1、熟悉、理解圖譜并正確掌握音樂節(jié)奏;
2、正確使用樂器演奏音樂;
3、能互相配合一起完成音樂的合奏
【活動準備】
1、圖譜、
2、錄音機、樂器每組人手一個
3、場地布置如圖
【活動過程】
1、圖譜導入,引起興趣
師:(展示圖譜)小朋友,現(xiàn)在是冬天,我們一起回想一下夏天這西湖旁邊有什么吧?
老師展示音樂的節(jié)奏:一閃一閃荷花開,跳跳呱呱呱
請小朋友自己想象做“一閃一閃”“荷花開”“跳跳”“呱呱呱”的動作,再由老師自己選擇小朋友的一個動作做打擊樂的空手動作。
2、嘗試聽音樂做空手動作
第一遍聽音樂,老師動作、語言指導
第二遍聽音樂,請小朋友上來聽音樂做指揮,再請一個小朋友上來帶動作(提示小朋友不記得動作就看圖譜)
3、嘗試用樂器演奏
1)老師拿出四種樂器:串鈴、響板、小玲、鈴鼓。找尋用樂器來模仿動作和聲音。
師:我們一起想想這些樂器那個象小青蛙的呱呱的叫聲,哪個可以做一閃一閃的動作?
2)各組小朋友做自己樂器的空手練習。
師:我們輕輕地一起看看凳子下面有什么?我們一起做空手練習。
(教導幼兒明白“拿起”“放下”的動作)
3)拿樂器跟著音樂做動作
師:小玲怎么跳,鈴鼓要怎么跳。(老師用語言和動作指導)
4)添加新元素,保持對音樂的興趣
師:小朋友們,待會老師要加一個合奏的動作,小朋友們仔細看看我是什么時候加進去的。
教師與小朋友一起練習合奏,接著重新聽音樂用樂器演奏。
5)再次添加新元素,調(diào)換樂器
各組復(fù)習各自的樂器的節(jié)奏,老師指導,小朋友一起跟著音樂做一遍。
4、交代音樂的名字,嘗試更快的音樂節(jié)奏
師:小朋友,知道這音樂是什么嗎?叫花好月圓!老師這里有更快的音樂,小朋友們想挑戰(zhàn)一下嗎?
5、結(jié)束活動
師:小朋友們,聽到客人老師們給你們的掌聲了嗎啊?我們一起鞠躬謝謝客人老師吧。
活動反思:
《花好月圓》這個教材選自許卓婭的韻律活動,樂曲節(jié)奏比較明顯,易于幼兒掌握。在教材上,通過用螢火蟲飛舞、荷花開、青蛙叫這幾個有趣的形象幫助幼兒理解樂曲,然后學習打擊樂。孩子們聽了兩遍音樂后,就能根據(jù)老師所出示的圖譜用小手正確地打出節(jié)奏。接著,我讓孩子分角色打節(jié)奏,為后面的打擊樂做準備。孩子們在分工合作的過程中,顯得注意力特別集中,都仔細聽音樂,認真看圖譜,準確完成自己的角色表演。在最后的用打擊樂進行表演時,孩子們特別激動,拿著手中的樂器,富有表情地表演。整個活動,孩子參與的積極性很高,學習的`效果也很好。
《綱要》指出:“教師的作用應(yīng)在于啟發(fā)幼兒感受美、表達美的情趣,豐富他們在審美經(jīng)驗,使之體驗自由表達和創(chuàng)造的快樂…”此次活動中的相關(guān)節(jié)奏都以小動物的形象表示,用游戲化、情景化的方法對幼兒進行音樂教育,在聽一聽、動一動、演一演的過程中共同表現(xiàn)音樂,使幼兒深刻感受民樂的魅力。在活動中,發(fā)現(xiàn)他們對響板、手鈴、沙鍾等樂器非常感興趣。總愿意和它們一起做游戲,并對不同節(jié)奏作出各種各樣的反應(yīng),能夠積極動腦創(chuàng)作相應(yīng)的身體語言來表現(xiàn)出來,同時也感受到同伴相互交往合作的快樂。
在活動中,有幾點不盡人意的地方。
一是,在掌握了看指揮演奏后再請個別幼兒指揮的時候發(fā)現(xiàn)孩子們對于指揮的技巧不是特別的熟悉,而在大班音樂活動中對孩子的指揮技巧又有一定的要求,而且在指揮的過程中,我缺少表演力,并沒有完全調(diào)動孩子的積極性。因此在以后的音樂活動中應(yīng)該注意培養(yǎng)幼兒指揮的能力,我認為在以后的此類活動中,可以將這這一任務(wù)交給孩子,讓孩子嘗試著來指揮。促進孩子們藝術(shù)的多元化發(fā)展。
二是,我太注重我的教而忽略孩子的學了,對孩子的學很不放手,例如:怕孩子不會,沒有讓孩子把掌握的打擊樂來面向后面聽課的老師進行表演,把孩子以演奏家來進行表演,提升到一定的高度,滿足孩子表演的欲望。
三是,活動時,有的孩子對活動不感興趣,我沒有及時提出,太注重活動的過程,而忽略每個孩子的參與,如果當時我站起來,根據(jù)孩子的情況,走到孩子的身邊,讓孩子跟著的一起隨音樂表演,后針對孩子的情況適當表揚下孩子,我想效果會更好些。還有一點就是,我太注重音樂的輔助材料螢火蟲飛舞、荷花開、青蛙叫這幾個有趣的形象幫助幼兒理解樂曲,認為孩子喜歡就讓孩子記憶螢火蟲飛舞、荷花開、青蛙叫了,而忽略孩子對音樂的欣賞,去感受音樂的美了。
《春曉》教案12
題:《春曉》
教材版本:義務(wù)教育課程標準湘教版《音樂》實驗教材第八冊(四年級下冊)
教學背景:
我執(zhí)教的學校是省級花園式學校,環(huán)境優(yōu)美,設(shè)施齊全,是市級電化教學實驗學校。多年來,學校十分注重學生的素質(zhì)教育。
我校生源多來自農(nóng)村。學校各項教學工作根據(jù)實際情況,采用因人而異的教學方法及手段進行教學。學校組織形式多樣的藝術(shù)課外活動,如合唱隊、舞蹈隊,充分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藝術(shù)才能,學校的藝術(shù)氛圍十分濃厚。
學生情況:
本課教學我使用多媒體音樂教室,并結(jié)合教學內(nèi)容設(shè)計了學生面向講臺成半弧式的座次排列,學生數(shù)36人。
設(shè)計思路:
按吟詩——詠歌——起舞三個環(huán)境進行教學。遵循音樂教育“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審美原則,突出“立意美、情境美、音韻美”,充分體現(xiàn)音樂課程的審美體驗價值和文化傳承價值。
教學目標:
1、能充滿感情地學會演唱歌曲《春曉》,體驗詞曲完美結(jié)合所表達的詩情畫意。
2、能夠與同學合作,熟練、準確、和諧的演唱《春曉》的二聲部。
3、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用自己喜歡的形式創(chuàng)作表現(xiàn)《春曉》。培養(yǎng)并體驗與他人合作的成功感。
教學重點:
細心揣摩、體驗詞曲的完美結(jié)合所表達的詩意。開闊思路,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表現(xiàn)《春曉》的意境。
教學難點:
在第二樂段旋律和朗誦的合作做到聲音和諧速度一致。
教具準備:
電子琴、錄音機、圖片、多媒體課件。課堂教學實錄:
《春曉》課堂實錄
一、吟詩激趣(情境導入)
1、師生隨《春曉》伴奏律動進入教室,初步體驗歌曲意境。
。ā洞簳浴愤@首歌曲旋律優(yōu)美動聽,師生隨著歌曲伴奏優(yōu)美的旋律律動進入,達到開始就把學生引入到一個優(yōu)美的意境中去。老師用沉醉的表情和優(yōu)美的背景音樂感染著學生,孩子們的表情天真、可愛、沉醉??)
2、回憶學過哪些有關(guān)“春”的詩句。
師:(眼神巡視群體學生)同學們,你看到的春天是什么樣子的?生:(輕輕地)當嚴寒的冬天離開我們,銀裝素裹的世界悄悄換上綠裝。生:(可愛的樣子)冰雪消融;小草從泥土中探出了小腦袋;生:(無限遐想地樣子)小鳥兒正舒展著翅膀,高興地在天空翱翔。師:春天好美!誰能說出一些你學過的有關(guān)“春”的詩句?
生:(有感情的吟誦)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師:真美!還有嗎?
生:(有感情的吟誦)春色滿園關(guān)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師:老師來吟誦一首,大家聽聽熟悉嗎?生:??
。▽W生們都瞪著眼睛,好奇的等待老師吟誦。)
3、師輕輕吟誦《春曉》,請學生說出詩名。
師: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老師吟誦的語速緩慢優(yōu)雅,表情陶醉,用沉醉來感染學生。)生:(爭先恐后地搶答)《春曉》!師:對啦!全詩寫春天夜雨曉晴,詩人夢醒后的感受,淡淡幾筆就把春天的景色以及詩人對春光的喜愛和惜花的心情寫出來了。唐詩是我們中華文化的'瑰寶!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根據(jù)這首古詩譜寫的一首新歌《春曉》。
(板書:春曉)(“春曉”二字用藍色粉筆書寫,因為藍色本身是優(yōu)雅的色調(diào),為課堂仔細營造氛圍。)
4、多媒體展示《春曉》的彩圖及詩歌:
X X ▕ X X X ▕ X X X X▕ X 0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X X ▕ X X X ▕ X X X X▕ X 0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ㄍ瑢W們帶著感情,按節(jié)奏優(yōu)美的吟誦古詩?此麄兂磷淼臉幼,我知道,我開了個好頭。
二、詠歌(學唱新歌)
1、初聽《春曉》。
要求:靜靜聆聽,感受歌曲的情緒和意境。
師:孩子們,請你靜靜聆聽這首歌,我們一起來感受歌曲的情緒和意境!(多媒體播放《春曉》,老師用陶醉的表情引導學生漸入佳境,學生們有的閉著眼睛,有的看著窗外,沉浸在美妙的旋律中??)
2、師生交流,聽完之后誰能說出歌曲表達的基本情緒?師:(沉醉地)好美呀!
生:(無限向往地樣子)我都醉了!
師:是嗎?!那么,誰來告訴我,這首歌曲的基本情緒?生:抒情優(yōu)美,生:恬靜婉轉(zhuǎn),生:感慨感傷。
師:(驚喜地樣子表揚孩子們的正確理解。┠銈兊母杏|和老師一樣呀!
3、再聽《春曉》
師:那我們再來聽一遍,請同學們仔細聽,誰在唱歌?(老師設(shè)下疑問,孩子們帶著好奇再次走進歌曲意境中去。)生:我聽見春天的歌。真美妙。ㄉ杂上胂蠡卮,老師引導。)
師:老師聽到了鳥兒在唱歌,花兒在唱歌,還有春風也在唱歌??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是鳥兒的歌;“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是花兒的歌;“嗚——”是春風的歌。
4、師范唱《春曉》
師:老師也想唱一唱這首歌曲,同學們說行嗎?
。ɡ蠋熡脜⑴c者的身份和孩子們一起,一下子就把師生的距離拉近了。)生:好!
(師彈琴范唱。注意自己的表情,時刻感染著學生。眼神和學生充分互動。)師:老師唱的怎么樣?
。ńo學生評價的機會!讓他們做課堂的小主人。┥赫婷!
生:老師的表情很美!
生:我都醉了!我也想像老師一樣把這首歌曲演唱好!(激發(fā)起學生把歌曲唱好的濃厚興趣。⿴煟豪蠋熛嘈拍銈兂囊欢ū壤蠋熯好!(及時鼓勵,增強自信心。
5、(1)、模唱“鳥兒的歌”。
師:老師來伴奏,大家用“哩”或“啊”隨琴模唱好嗎?生:好。
。◣熒趦(yōu)美和諧的氛圍里,模唱“鳥兒的歌”。)(2)、模唱“花兒的歌”。
師:老師來彈奏旋律,大家愿意隨著音樂輕輕劃拍模唱嗎?
(這個時候,有的學生已經(jīng)想隨著音樂動一動了,老師引導他們輕輕劃拍模唱。)(3)、模唱“春風的歌”。
(多媒體出示《春曉》合唱部分旋律的卡片。)
師:老師來彈琴,你們愿意用“嗚”模唱春姑娘的旋律嗎?生:好。(信心十足!)
。◣熒印@蠋熞⒁怦雎,音程是否唱準,及時評價。)師:你們真棒!
。ㄖ档酶吲d,學生們把音程唱的還很準確。)
師:同學們,第二樂段的后部分是第一樂段后部分的再現(xiàn),我們要注意力度的變化。
。◣熒餐惺芰Χ茸兓o歌曲情緒帶來的變化。)
。4)、朗誦和旋律合成“春風的歌”。體驗合作成功的樂趣。
師:我們試著來把春風的歌的兩個聲部合起來,看看你們能不能演義好?(學生躍躍欲試,在熟悉歌曲旋律的基礎(chǔ)上,用自己的聲音來演義歌曲。)(老師提出要求:朗誦跟合唱速度一致,聲音要輕柔,猶如春風輕輕吹拂。)
6、演唱技巧和表情處理。
師:第一樂段節(jié)奏平穩(wěn),速度徐緩,旋律委婉、質(zhì)樸,我們要帶著怎樣的心情來演唱呢?
生:(笑著、喜悅的回答)喜悅的感情!師:(老師用鼓勵的眼神和語氣)試一試。ɡ蠋熞⒁庾约赫Z言的語氣,要時刻來引導他們對歌曲的二次創(chuàng)作充滿興趣。⿴煟海ㄅe起大拇指!)真不錯!第二樂段的合唱部分我們請一部分同學模仿春風輕聲伴唱,一部分同學有感情的朗誦。我們來試一試怎么樣?(老師掃視每一個人同學,用眼神給他們信心。┥海ǚ浅W孕牛┖!
。◣煆椙侔樽,學生分成兩組,生生合作。)
師:真不簡單!兩個聲部節(jié)奏把握的十分準確!接下來,第二樂段后部分力度加強,要用怎樣的感情來唱呢?(老師用疑問的表情)生:(非常興奮。┏錆M激情地演唱!師:一起來試一試吧!
。ǹ粗鴮W生們把歌曲情緒把握的如此到位,我真高興。
7、師生合作、生生合作熟練并富有激情的演唱歌曲《春曉》。師:老師好想和你們合作一把,誰來和老師合作唱一唱?
。◣熒献,一方面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一方面帶動學生自信投入、充滿感情的演唱歌曲。)師:我們唱的怎么樣?
生:(自豪地表情)非常有感情!生:(很專業(yè)地樣子)節(jié)奏很準確!
師:還有嗎?(疑問道,請學生們自信的評下去。)
生:你們的聲音很輕柔,恰好是《春曉》這首歌曲要表達的意境!師:你的評價真到位!你將來一定能做一位優(yōu)秀的樂評人!
。ú捎脦熒ピu。合作的速度是否一致,聲音是否輕柔、和諧,能表達歌曲的意境。好不好?好在哪里?不足呢?)
三、起舞
師:你們真是小音樂家!那么,歌我們唱的很棒!大家想不想用舞蹈來表現(xiàn)一下《春曉》這首歌呢?生:(雀躍地、自信地,爭先恐后。┪以敢猓∥夷苄!師:(鼓舞的眼神)那,我們還等什么呢?一起來試一試吧。ǘ嗝襟w播放《春曉》,師生共同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xiàn)歌曲意境。)(古人云:“言之不足詠歌之,詠歌不足舞之蹈之。”我用自己的身體、表情等肢體語言,引導他們,并鼓勵他們根據(jù)自身的感受,用自己喜愛的方式來表現(xiàn)歌曲的意境。)
師:(鼓勵)誰來評價一下我們剛才的表演怎么樣?生:(非常自豪地樣子)很美!
師:還有嗎?我們不能只注重舞兒美不美,還要看看大家是不是用自己的方式表現(xiàn)歌曲意境。誰跳最棒?最與眾不同?生:XX同學的動作最與眾不同!生:XXX的表情最動人!
生:XX就像自己是一位詩人一樣!生:??
師:是呀!總的來說,你們做的都很棒!真不簡單!
。ú捎蒙ピu。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從多方面評價彼此的表現(xiàn),提醒同學評價時,不應(yīng)只注重舞兒跳得美不美,應(yīng)以是否用自己的方式表現(xiàn)了歌曲的意境。)
四、小結(jié)
師:同學們,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大家一起學會了《春曉》這首美妙的歌曲,并且合作愉快!我們對音樂與詩歌的珠聯(lián)璧合有了初步感受和體驗,老師真高興,你們高興嗎?(意猶未盡)生:高興!
師:還有什么感受?生:(陶醉地說)陶醉!生:(高興地說)幸福!生:(沉醉的說)享受!師:(非常滿足地樣子)老師也是!就讓我們隨著《春曉》的音樂用自己喜歡的舞蹈動作走出教室,去外面感受一下春天的氣息吧!
。úシ拧洞簳浴犯枨蠋熆粗鴮W生們用自己喜歡的舞蹈動作律動走出教室。看著他們沉醉的表情,我知道,這節(jié)課很成功!我喜歡我從事的音樂教學,我喜歡和孩子們一起做快樂之旅!)
課后教學反思:
唐詩《春曉》是小學語文課本上的教學內(nèi)容,歌曲《春曉》就是根據(jù)這首唐詩譜寫而成。編者選用了它,并通過詩、歌、畫的完美結(jié)合,體現(xiàn)了學科綜合的理念,有利于拓寬學生的人文視野,加深學生對音樂的體驗。而聲情并茂的歌唱為古詩譜寫的歌曲,更有助于學生對歌曲意境的理解,從而提高他們感知美、體驗美、創(chuàng)作美、表現(xiàn)美的能力。
我整個教學過程總是在注意著學生的表情,從他們的臉上,我能讀到自己的引導是不是到位,我的方法是不是有助于他們對歌曲意境的把握,他們感知美、體驗美、創(chuàng)作美、表現(xiàn)美的能力是不是有所提高!這節(jié)課上下來,我可以自豪地說:我做到了!孩子們真棒!
評價方式我采用師生互評、生生互評的評價方式,培養(yǎng)他們做我們音樂之旅的小主人。
整堂課,師生合作,生生合作,我把自己當作他們中的一員,合作創(chuàng)造歌曲。完全忘了自己是一位教者,和孩子一起投入到我們營造的課堂氛圍中去!我們的音樂課,我和孩子們一起的音樂之旅!
《春曉》教案13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想象詩中描繪的情景,練習口頭表達。
教學重點:
讀準生字的字音,朗讀、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
通過朗讀感悟想象詩中描繪的春天生機勃勃的景象。
課前準備:
CAI課件、版畫
學生畫自己觀察到的春天美景。
教學過程:
一、情景渲染。
1.導語引入,播放CAI課件,讓學生感受春天的'美,喚起感知。
2.生說說自己看到的景象,說說感受。
3.在這么美麗、這么可愛的春天里你最想干什么?
4.聽老師的范讀,說說古代的小朋友在春天里最想干什么。
二、目標展示。
1.簡單介紹作者和釋題。
2.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讀讀、背背、說說這首古詩。
三、初讀古詩。
1.自由讀古詩,要求讀準生字。
2.檢測讀音。(多種形式檢測)
3.自由讀、同位讀正音。
4.匯報、檢測。
四、悟讀古詩。
1.這是一首描寫春天美景的古詩。你會用怎么樣的心情來讀呢?(配樂)自己在座位上練讀。
2.匯報。(在學生的匯報中,教師說說自己仿佛看到的景象,鼓勵學生說自己的感受)
3.生生交流。(鼓勵學生離開座位找別人讀,交流感受)
4.匯報。
5.這么美的一幅春景圖、這么美的一首詩,能把它背下來嗎?
五、擴展。(時間不允許的話,留到下節(jié)課)
1.同學們休息日的時候到大自然去觀察了我們身邊的春天,請你把自己的收獲拿出來吧。
2.教師拿一位學生的畫打出大屏幕,即席作詩。鼓勵學生也進行創(chuàng)作。
(因為是低年級的學生,因此只要學生能抒發(fā)自己的感受就行,不作詩體、壓韻等各方面的要求,能寫一行的寫一行、能寫一句的就寫一句,不作限制。)
《春曉》教案14
一、教學目標:
1、認識3個生字,會寫3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二、教學重難點:
識字、寫字和朗讀。
三、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時間:
一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師:小朋友們學了前面幾篇課文,你們覺得春天怎么樣?能用四個字的成語說說嗎?(如:百花齊放、萬物復(fù)蘇)
2、師:是啊,古人也很喜歡春天,寫了好多好多的詩來歌頌春天,贊美春天,今天我們將學習一首描寫春天的古詩。《春曉》。大家知道這首詩是誰寫的嗎?播放孟浩然的.圖片,是啊,這首詩就是由唐代詩人孟浩然寫的。
3、板書課題:春曉,指名幼兒讀,并讓幼兒猜猜這首詩寫的是什么時候的?從而進行解題,“曉”是早晨的意思,因此這首詩描寫的是春天的早晨。那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這首古詩。
。ǘ┏踝x古詩,認識生字
1、師:昨天老師已經(jīng)布置大家預(yù)習這首古詩了,現(xiàn)在老師就來檢查同學們預(yù)習得怎么樣了?
①指名幼兒讀。
②全班齊讀。
2、師:現(xiàn)在老師把課文當中的生字寶寶請到黑板上了,我們一起去跟它們打招呼吧。課件出示“我會認”的字。
①指名幼兒讀生字。
、谌嘟涣髯R字方法。
、圻M行詞語認讀游戲:出示“睡眠、到處、新聞、聞見”等詞語讓全班同學進行認讀。
④全班再次齊讀古詩。
。ㄈ┲笇Ю首x,理解詩意
1、師:同學們春天百花齊放,鳥兒飛來飛去,詩人睡得可香啦,連天亮了都不知道。是誰把他叫醒的呢?原來是小鳥,它們嘰嘰喳喳地叫著。他突然記起昨天晚上聽到的刮風下雨的聲音;▓@里的花開得那么好,被風吹了一晚上了,不知道掉了多少花瓣。師邊讀邊指導幼兒看圖。
2、師:那么詩人是怎樣來寫這么一幅畫的呢,我們就一起來讀讀這首詩。
。1)學習一、二兩句詩。
、儆變鹤杂勺x這兩句詩。
②師:春天的早晨,睡得多么舒服,一醒來就聽到美麗
的鳥叫聲,心情真舒暢!誰能帶著這種心情來讀讀這兩句詩。
、塾變涸囍吲d地讀這兩句,接著再指名讀,齊讀。
。2)學習三、四句。
、賻煼蹲x,幼兒再跟讀。
、趲煟何覀兊淖髡呦肫鸹ò甑袅瞬簧伲睦锞陀X得很可
可讀得輕一些,慢一些。
、苡變涸囎x,再全班齊讀。
。3)幼兒試背全詩。
3、導背
、倏磮D試背,指名背。
、谌帻R背。
4、配樂朗讀古詩。
。ㄋ模┲笇鴮憽肮、聲、多”
1、出示三個生字,幼兒認讀,并對生字進行組詞。
2、幼兒觀察生字,說說在書寫這些生字的時候分別要注意什么?
3、老師范寫,幼兒描紅并書寫兩個生字。
4、展示評議。
。ㄎ澹┎贾米鳂I(yè)
1、背誦《春曉》。
2、古、聲、多各寫兩行。
《春曉》教案15
教學目標:
1學唱歌曲《春曉》,能用輕松、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并感受歌曲的意境。
1能夠用準確的節(jié)奏和音調(diào),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能夠比較熟練地背唱主題音樂的曲調(diào)。
教學重難點:
能夠用準確的節(jié)奏和音調(diào),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學過程:
一、師生問好,常規(guī)訓練
1音階練習:跟琴演唱,并用柯爾文手勢表示。
2音程練習:1—3 1—4 1—6 (設(shè)計意圖:解決歌曲中大跳的音準問題)
3發(fā)聲練習:
1 2. 1 6 -︱0 6 6 6 5. 3︱
啦
2 2 3 1 1︱2 - - - ‖
啦
用劃拍的方法幫助學生掌握前八分休止符以及附點和切分音符的準確唱法。先放慢速度學唱,等準確后再回原速,進行移調(diào)練聲,并注意提醒學生輕聲高位演唱。
(設(shè)計意圖:既解決歌曲的難點,又做到聲音的訓練)
二、新歌教學
(一)初聽《春曉》范唱,熟悉歌曲。
美妙的聲音喚醒了春天的使者,聽!她給我們帶來一首動聽的歌曲《春曉》,聽后請同學們仔細想想,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或者你感受到什么?
(二)再次你聆聽范唱,請你告訴我:這首歌曲可以分成幾個樂段?得出曲式結(jié)構(gòu):A B A′
(設(shè)計意圖:讓學生養(yǎng)成聆聽音樂的習慣,而且每一次都是有任務(wù)的聽,并不是盲聽,通過兩次聆聽,學生對歌曲更加熟悉,為學唱做好鋪墊)
(三)學唱第一樂段:
1在學唱之前,我們先來做個游戲“聽音拍節(jié)奏”,老師怎么彈,你就怎么拍。比比誰的耳朵最靈,反應(yīng)最快。
2跟琴哼唱旋律,可放慢速度練習,要求學生手指樂譜。
3師生接龍
4完整演唱旋律
5帶詞演唱,注意一字多音·︵
(設(shè)計意圖:運用各種形式唱旋律,幫助學生擺脫唱譜的枯燥、無趣,讓學生在玩中學,充分體現(xiàn)“以興趣愛好為動力”的課程基本理念。)
(四)學唱第二樂段
1分句跟琴模唱,用手勢幫助學生掌握音準。提問:為什么在這里用上大跳?為了表達怎樣的情緒?引導學生用有彈性的聲音演唱。
2完整演唱,及時糾錯
(五)學唱結(jié)束句
引導學生找出與前面不同的地方,用圖形譜幫助解決難點。
3 ⒉ 2 - ∣︵_
花落→花落
延長音用默數(shù)拍子的方法掌握時值。
(六)完整演唱歌曲
三、歌曲處理,感受不同的演唱方法帶來的不同效果。
1用稍弱的力度演唱第一樂段,請你說說,表現(xiàn)了什么樣的意境?
2加上頓音記號第二樂段,又會出現(xiàn)怎樣的效果?
3第三樂段用怎樣的力度演唱,才能表現(xiàn)春天欣欣向榮的景象?
4結(jié)合前面三種方法有感情地演唱全曲,讓我們的春天更加多姿多彩。
(設(shè)計意圖:通過這個環(huán)節(jié)的練習,讓學生領(lǐng)會到,各種音樂要素和音樂表情記號在音樂的表現(xiàn)上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讓學生建立一個觀念:我不但要唱會,還要唱好,感受音樂的美妙。)
四、背唱主題旋律
1師生接龍,降低難度,幫助學生建立信心。
2逐步擦掉部分音符,循序漸進地背唱旋律
2學生完整背唱,教師用手勢引導,提示。
(設(shè)計意圖:運用多變的方法,讓學生非常樂意地背唱,變被動為主動。每節(jié)課堅持背唱幾句旋律,通過長期的訓練,學生的音準能力會大大提高。)
五、總結(jié),下課
同學們,美妙的歌聲讓我們愉快地度過一節(jié)課,現(xiàn)在,請你們說說,在這節(jié)課中,你學到了什么?(設(shè)計意圖:通過學生自己總結(jié),進一步檢驗這節(jié)課學生學習的效果如何,幫助老師更好地進行課后反思,為今后的教學服務(wù)。)
《春曉》反思
關(guān)于《春曉》這首詩的教學,課后,教研組組織了課后研討。現(xiàn)將參加研討的老師們的反饋歸納成以下幾點:1、準備比較充分,設(shè)計完整,教學程序環(huán)環(huán)相扣;2、注重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特別是識字方法的指導,處理的比較好;3、對于詩句意思的教學,采用學生喜歡的“講故事”的方式進行滲透,有事半功倍的效果;4詩歌的朗讀,教師進行了指導,也想讓學生能多讀,但沒有很好的引導,效果不好;5、生字的書寫沒有指導好,只進行了板演,沒有書空,學生掌握的效果一般;6、要注意保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評價時要適時進行表揚激勵。
我的反思:能根據(jù)課前準備的教學設(shè)計進行教學,并能按既定的`教學思路基本完成教學目標。本節(jié)課的目標是通過讀的指導,在學生熟讀詩歌的基礎(chǔ)上,引導學生掌握本課的5個生字,并會背這首詩。同時,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教學時,能在一開始就從指導讀詩入手,把握詩的節(jié)奏和韻律。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沒有充分估計學生的朗讀水平和接受能力,雖然有部分學生能按指導進行朗讀,但還有一部分學生仍停留在“唱讀”階段。識字教學階段,教師很注重識字方法的指導,學生的識字效果也比較好。但在寫字教學上,教師指導沒有到位,多數(shù)學生對于筆順不甚了了,僅能靠已有的經(jīng)驗書寫。研讀古詩時,教師以故事的形式,潛移默化的滲透詩歌的情景,對于學生研讀古詩有一定的幫助。
【《春曉》教案】相關(guān)文章:
《春曉》教案07-25
《春曉》的教案03-08
語言教案春曉語言古詩春曉教案04-14
春曉教案范文01-17
中班教案《春曉》03-25
小班教案《春曉》10-30
中班教案古詩《春曉》01-21
小班教案《春曉》反思12-28
小學語文教案:《春曉》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