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中班教案(范例3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班教案3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扮演司機開車的樂趣,基本建立的交通安全概念,認識不同車子的功能和概念。
活動準備:
汽車圖片 汽車錄音 紅綠燈
活動過程:
1. 講述故事《威威愛打怪手》
教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好聽的故事,認真聽哦!
提問:故事里的大怪手到底是什么車?
除了故事里提到的車,你還認識什么車?
2. 教師和幼兒玩“猜謎”的`游戲
“小朋友們都很聰明,認識各種各樣的車,現(xiàn)在老師要考考你們,我們來玩一個猜一猜的游戲。請你們認真的聽清楚老師說的話,然后回答這是什么車?
下雨啦,下雨啦,邊下雨來邊唱歌。請問這是什么車?
大嘴巴,大嘴巴,邊吃垃圾邊唱歌。請問這是什么車?
排隊一個一個上,投幣才能坐的車。請問這是什么車?
不用汽油用腳踩,請問這是什么車?
失火的時候,撥打119,請問開來什么車?
抓壞人的時候,撥打110.請問開來什么車?
生病的時候,撥打120,請問開來什么車?
3. 聽聲音,辯車子。
小朋友真棒!在我們生活中有一些車子會發(fā)出特別的聲音,請小朋友聽一聽,這是什么車?
4. 游戲 《紅綠燈》
教師:大馬路上有各種各樣的車子在行駛。為了確保安全,司機們要遵守交通規(guī)則,在過路口的時候還要注意看交通信號燈。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交通信號燈有哪幾種嗎?綠燈亮了應該怎么樣?紅的亮了應該怎么樣?黃燈亮了又該怎么樣?小朋友真棒!接下來我們來玩紅綠燈的游戲,看見紅燈馬上停下來,看見綠燈繼續(xù)向前行。
5. 演唱歌曲《開車歌》
6. 聽音樂,幼兒自由模仿汽車的動作。
7. 結束。
課后反思:
這節(jié)課的內容還是比較吸引幼兒的,上了這節(jié)課感覺自己還有很大的不足。比如:語速過快,過度銜接不自然。游戲之前未說要求也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導致游戲時間過短。該給予總結表揚的地方未進行總結表揚。唱歌曲那部分,沒有與幼兒進行互動進行模仿就直接進行結束。以至于最后上的課時間過短。
中班教案 篇2
一、活動題目
滾動的車輪
二、活動目標
通過幼兒動手操作活動,感知只有圓形物體制作的車輪滾動起來才比較順暢,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和比較分析能力。
三、適用對象
4~5歲幼兒。
四、活動所需資源
方形盒、易拉罐、六角瓶、大膠球、車子底盤、硬紙板制成的各種形狀的車輪(方形、六邊形、圓形)、竹竿。
五、活動內容及過程
幼兒探究活動一
探究的問題:哪種物體滾動得順暢、穩(wěn)定?
試一試。
分別把方形盒、易拉罐、六角瓶、大膠球放在同一個斜面上。讓這幾種物品同時向一個方向滾動,會出現(xiàn)什么現(xiàn)象?
說一說。
(1)大膠球滾得最快,易拉罐滾得最穩(wěn)。
(2)六角瓶、易拉罐、大膠球都會滾。
(3)易拉罐滾得又快又穩(wěn)。
探究活動二
探究的問題:哪種形狀的車輪移動起來更順暢?
試一試。
讓幼兒為小車安裝上車輪,進行滾動實驗。分別安裝上不同形狀的車輪。
說一說:我的發(fā)現(xiàn)。
(1)圓形車輪移動得順暢。
(2)方形的車輪移動不起來。
(3)六邊形車輪移動得不穩(wěn)定。
記一記:我的實驗結果。
拓展思路:不同的車輪
1.探究的問題:車軸如何安裝?
2.為模型車安裝車輪。
六、背景資料
任何物體移動時都會產(chǎn)生摩擦力,它的大小與接觸面積、物體形狀、移動方式、表面光滑度等因素有關。如果沒有摩擦力,那么物體一旦移動后就永遠不停止了。物體沿另一物表面滑動所產(chǎn)生的摩擦力叫滑動摩擦力。物體受到的滑動摩擦力的方向與它的運動方向相反。對于同樣兩個物體來說,接觸面上所產(chǎn)生的滑動摩擦力要比靜摩擦力小一些。
七、參考資料
《科學勞作力學基礎篇》科學才藝教室
《大發(fā)明――汽車篇》未來出版社
活動點評
該活動的探究問題是什么形狀的物體滾動起來更順暢;顒又芯o緊圍繞這個探究問題展開探究。探究的第一層次:幼兒選擇各種形狀的.物體,在地面上同時沿一個方向滾動,得到的結果都能滾,易拉罐滾得又快又穩(wěn)。第二個探究問題是在幼兒感知圓形物體滾動快的基礎上,給小車安裝車輪,探究的結果圓形車輪滾得快。
從題目的選擇上貼近幼兒生活,從目標的確定上具體恰當,從活動過程看基本合理。建議在探究問題二的思路上可作改動:第一個探究問題已由幼兒探究出接觸地面的圓柱體的物體滾動最快。第二個探究問題可探究怎樣給小車選擇合適的輪子,使小車跑得快。教師可準備高度不同的圓柱體,中間可用筷子穿入,作為小車的車輪,再安上車身。這樣安排的探究思路是完整的。最后,可把幼兒安裝好的小車在同一條件下進行比賽。以游戲的形式完成探究活動。
中班教案 篇3
活動名稱:
《小手會說話》
活動目標:
通過游戲讓幼兒了解手的變換帶來的趣味性。
能認真傾聽同伴發(fā)言,且能獨立地進行操作活動。
培養(yǎng)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活動準備:
手紙律動,圖片,手影,《孔雀舞》視頻 ,手電筒。
活動過程:
一,組織教學手指律動《快樂的一家》
二,導入
1在剛才的游戲里你們的小手都變成了什么(個別回答)
2出示圖片
、龠@是什么舞蹈?(孔雀舞)
②是誰告訴你們的?(小手)老師說:"原來小手還會說話呢!"
三,基本部分(手影游戲)
1第一次嘗試讓幼兒嘗試變一只孔雀
、儆變河懻撛鯓佑檬肿兛兹(教師指導)
變好手型一名小朋友板前指示并投影孔雀。
②教師說:"這就是手影游戲"(講解手影的含義)。
③每個幼兒都到板前投影孔雀。
2第二次嘗試出示手影圖片
、儆變河^察并分別說出是什么?
、谶x一副你喜歡的手影和小朋友討論變出手勢
③板前展示并學小動物的叫聲
3第三次嘗試發(fā)揮幼兒得想象自由得做手影游戲
、儆變夯ハ嘤懻撓胂蟪鰜淼氖钟(教師指導)
②展示作品
③多個幼兒進行手影游戲
四,結束部分:
師:手影是我們中國的'傳統(tǒng)游戲,你們的爸爸媽媽也會玩,回家和他們一起玩一玩吧
教學反思:
教學過程中,幼兒積極配合,認真嘗試,在自主練習里獲取了經(jīng)驗,又在集體練習里感受到了快樂和喜悅,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教學目標也得到了圓滿的完成。
小百科:手除了天生有殘缺或有增生,一般人有左手和右手各一,每只手有五只手指,包括有三節(jié)的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又名尾指),以及只有兩節(jié)的拇指,但亦有可能出生時已長有第六指。五指之尖有指甲,而且各有長短,并長于在手掌之端。手掌的中心稱為掌心,而掌心中有掌紋。掌紋會隨著時間而加深,所以老年人總會比初生嬰兒有更深掌紋。手掌心與手指頭的一方有指紋,是手背沒有的。
【中班教案】相關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教案[精選]08-29
中班教案04-26
中班教案04-26
中班教案04-27
中班教案04-27
中班教案04-27
中班教案04-27
中班教案04-27
中班教案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