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優(yōu)質課教案及反思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班優(yōu)質課教案及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優(yōu)質課教案及反思1
活動目標:
1、使幼兒了解電池的外形、種類、及簡單的功能。
2、在嘗試性操作活動中,鼓勵幼兒探索正確使用電池的方法。
活動準備:
收集多于幼兒人數的電動玩具;形狀、大小不一的電池;電池裝配示意圖。會發(fā)光的花兩朵。
活動過程:
一、感知電動玩具有電池和沒電池時的不同狀態(tài)。
1、(幼兒分散自由站立,老師站在一邊)師:小朋友,你們看電動玩具城玩具真多呀!想不想去玩一玩?等會把你在玩具城發(fā)現的秘密告訴大家,好嗎?
2、幼兒自由選擇玩具,老師巡回指導指導語:師:你在玩什么?,你發(fā)現了什么?它是怎么樣玩的?
3、集合:師:小朋友,電動玩具城好玩嗎?
你剛才玩的什么玩具?發(fā)現了什么?
(多請幾位幼兒回答)對幼兒回答作簡要小結,如:你的玩具汽車是會動又會響的。
對不動、不響、不亮的玩具,可說:你的玩具是不能動的。
小結:剛才小朋友在玩具城里玩得很高興,發(fā)現了許多關于玩具的秘密,有的玩具是會動的,有的.會響、會發(fā)光,真好玩!你知道是什么東西使你的玩具動起來、響起來、亮起來的?(是電)你玩具里的電在哪里?(請一幼兒找出)可是有的玩具卻不會動、不會響、也不會發(fā)光,這是怎么回事呢?
(請一幼兒找出玩具沒有電),(如沒有不會動的,教師可準備一沒裝電的玩具)小結:原來電動玩具是要裝了電池才會動、會亮、會響的,沒有電池就不能玩了,要電動玩具一定要裝什么?(電)
二、認識電池并給玩具們選配合適的電池師:電池的本領真大,你見過電池嗎?(幼兒集體回答)你的椅子下面就躲著一位電池朋友,請你等會拿出來,看一看,摸一摸,告訴大家電池是長的怎么樣的,你發(fā)現電池上有什么秘密?
(請個別幼兒回答易說出的:電池是圓柱體的,有大有小,一頭凸出,一頭平,師出示,如幼兒找出+、-、師直接把+、-、貼在上)如幼兒找不到,師可提示:電池上有兩個數學上學過的符號,找找看在哪里?或是:老師在電池上發(fā)現了這兩個符號,找找你的電池上有嗎?(幼兒找)+在哪一頭,-在哪一頭?幼兒說出后請一幼兒上來一貼“+、-”
小結:電池真有趣,今天,我們看到了圓柱體的電池,有大的、小的,電池上還有“+、-”呢?
電動玩具裝上了合適的電池就可以玩了,在桌底下的籃子里有許多電池,下面請你給玩具裝上合適的電池,裝電池時看看你把電池裝在哪里?你是怎樣裝的?有沒有什么新的發(fā)現?
幼兒嘗試給玩具裝電池,老師了解幼兒安裝情況,引導幼兒觀察電池盒中也有“+、-”。
集合幼兒:
師:你們給玩具裝上電池了嗎?(幼兒集體回答)你把電池裝在哪里?
請一幼兒將玩具拿上來,讓幼兒認識電池盒。
你們的玩具上都有電池盒嗎?在電池盒里你發(fā)現什么秘密嗎?(也有“+、-”)如幼兒說不出,則師:請你們再去看一看電池盒里有什么秘密看好了馬上回來。
小結:原來電池盒里也有“+、-”和電池上的一樣,把電池裝在電池盒里就可以玩了。
師:誰的玩具剛才裝了電池就可以玩了?(幼兒舉手)師:你們真能干!(請一幼兒上來給花裝上電池)誰把這兩節(jié)電池裝到電池盒里?
誰的玩具裝了電池還不動?
也請一幼兒裝電池,比較分析二朵花,并請不亮的幼兒參照亮的幼兒的示意圖在裝一遍電池,(教師適當幫助,使其體驗成功)。并向他表示祝賀。
小結:電池上的“+”對著電池盒里的“+”,電池上的“-”對著電池盒里的“-”,“+”對“+”,“-”對“-”。
三、再次嘗試,體驗成功的喜悅。
師:裝電池時要看清楚“+”對“+”,“-”對“-”請另外再選一件玩具再去試一試。
1、幼兒裝電池后玩一玩玩具。(時間短一些)
2、總結:師:這一次那些小朋友成功了?
電動玩具裝了電池,開關一開就能玩了,你還知道什么東西也要安裝了電池才能用?玩好了,用好了怎么樣?(要關掉)為什么不能一直開著?
所以,我們要節(jié)約用電,時間長了,電會用完的,沒電的電池就變成了廢電池,廢電池可不能隨便亂扔會污染環(huán)境的。
教學反思:
1、孩子平時參與活動課偏少,導致紀律不太好,但孩子的參與度很高。
2、幼兒對電池環(huán)保的理解還不夠。
大班優(yōu)質課教案及反思2
設計意圖:
進入秋天,各種果實和農作物逐漸成熟,于是利用八月十五中秋佳節(jié)大人們要帶孩子回家團圓的機會,我們給孩子們布置了"走進田野,采集果實"的任務。節(jié)后回來,那火紅的辣椒串、金橙橙的玉米棒子,還有各種各樣的高粱秸、谷子穗、帶莢毛豆等農作物,紛紛登上了我們班的展示臺。孩子們對這個小展臺情有獨鐘,一有空就圍攏過來整理和擺弄。
在一次裝瓶時,有個孩子偶然發(fā)現在他裝滿的一瓶花生里,竟然還能再裝上半杯小米!看著小米慢慢地從花生的空隙里穿過、漏下,孩子們都特別驚奇!追隨孩子們的興趣點,于是一個關于"物體間的間隙"的科學探索活動就在孩子們的激烈討論和探索中展開了。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感知物體與物體之間是有間隙的。
2、探索合理有序地安排不同物體的空間。
活動準備:
盤子、紙杯、乒乓球、玻璃球、小米、記錄表、篩網、課件。
活動過程:
一、觀察實驗用品,說說乒乓球、玻璃球和小米有什么不同
1、師:"小朋友你們看,老師這里有什么呀?"。"誰愿意來說一說,乒乓球、玻璃球和小米有什么不一樣呢?"
2、小結:乒乓球大大的、圓圓的,玻璃球小小的、圓圓的,而小米又細又小,當我們用手抓起小米時,小米會從我們的指縫里流下來。
二、幼兒探索、嘗試把小米、乒乓球和小玻璃球都裝到一個瓶子里
1、師:"今天老師要請小朋友把三個杯子里的乒乓球、玻璃球和小米都裝到一個玻璃瓶里,看誰最愛動腦筋,能把他們都裝進去!"
2、指導幼兒記錄實驗結果,并注意操作規(guī)則,不要把小米撒到外面。
三、說說我的發(fā)現
1、師:"有的小朋友已經裝完了,清你拿著記錄表坐到前面來?""沒有成功也不要緊,把你怎樣裝的記下來。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2、"誰愿意來說一說,你是怎么裝的?你成功了嗎?"
四、引導幼兒用篩網將摻在一起的玻璃球和小米分開,再進一步探索其他的裝瓶方法
五、交流、討論實驗結果提問:"這一次你成功了嗎?成功的請舉手!"討論:"為什么先裝乒乓球,再裝玻璃球,最后裝小米的方法比較容易成功呢?"
六、觀看課件,引導幼兒懂得物體與物體之間是有間隙的,要學會合理安排物體的空間師:"先裝乒乓球,因為乒乓球占的地方大,然后放玻璃球,這樣玻璃球就把大的空隙給填上了,最后我們再放上小米,這樣小米又把更小的縫隙也給填上了,所以最后它們都被裝了進去。"
七、拓展幼兒對物體間間隙的理解引導幼兒再次嘗試:裝滿的瓶子里,還能再裝上半杯水嗎?為什么?
八、幼兒分享交流實驗的結果,進一步感知水所占的空間師:"小朋友你們都成功了嗎?為什么這么滿滿的一瓶子玻璃球和小米,還能裝上這一小杯水呢?"(因為水把更小的'縫也給填上了)
九、結束活動幼兒整理材料,走出教室。
活動延伸:
把實驗材料投放到幼兒的活動區(qū)里,根據幼兒的興趣和活動情況,可進一步引導幼兒探索不規(guī)則的物體之間的間隙,比如嘗試裝核桃、花生、豆子,或者石頭、鵝卵石、沙子等。
活動反思:
這次活動主要是引導孩子們探索規(guī)則的物體之間,在量都比較多的情況下,怎樣把它們都裝進去的方法,也就是哪種方法裝的更多。在接下來,我們還要和孩子們進一步的探索不規(guī)則的物體之間的間隙,比如:核桃、花生、小米,還有石頭、石子、沙子、水等物體之間的間隙,以及不同物體量的增多和減少后,還有哪些方法也是可以成功的等。
大班優(yōu)質課教案及反思3
活動目標:
1、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感受小豬把危險變成幸運的機智。
2、能根據故事中的想象線索,運用自己已有的經驗、詞匯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表達。
活動重點:
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感受人物的性格特征
活動難點:
根據故事中的想象線索,運用已有經驗、詞匯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表達。
活動準備:
教學課件
活動過程:
一、激發(fā)幼兒傾聽故事的興趣
1、討論:狐貍是一種怎么樣的動物?那小豬呢?小豬遇到狐貍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呢?
2、出示封面
師:“故事的名字叫《我的幸運一天》。誰知道什么叫做‘幸運'?
小結:幸運就是運氣非常非常好,讓人沒想到的好事情竟然發(fā)生了。
師:那今天會是誰的幸運一天?我們一起來聽一下吧。
二、分段講述故事,幼兒在聽聽、說說、猜猜的過程中了解故事情節(jié),感受人物性格特征。
1、(一天,一只非常饑餓的狐貍正準備出門找午餐。在他修爪子的時候,忽然門外傳來了一陣敲門聲。
“嗨,小兔子!”有人在門外喊:“你在家嗎?”兔子?狐貍想……)
提問:狐貍會想些什么呢?
2、(如果這兒有什么兔子的話,我早就把他當午餐了。狐貍打開門—門外站著一只小肥豬。)
提問:當小豬看見開門的是狐貍,小豬有什么反應?你從那里看出來的?小豬會怎么做呢?
師:誰來學學看。(小豬害怕的樣子)
3、(他一把抓住小豬……現在,就請你到烤鍋里去吧!)
提問:你覺得這是誰的幸運一天?為什么?看來這只小豬一點也不熟悉自己和朋友家的路線,竟然去了狐貍的家。
師:狐貍又會怎么做呢?
可憐的小豬怎么了?他的表情是怎么樣的?他會說些什么呢?
4、(救命!救命!、放開我、放開我!掙扎也沒有用了!昂冒,”小豬嘆了口氣,“聽你的安排吧?墒,我有一件事情要說!薄笆裁词?”狐貍吼道。
“恩,你知道,我是一只豬,而豬是非常臟的.。難道你就不想給我洗洗澡嗎?想一想吧,狐貍先生! )
師:你覺得小豬會被狐貍吃掉嗎?為什么?
5、(恩,狐貍自言自語道:“他是很臟!庇谑,狐貍開始忙起來了,他在干什么呀?)(出示圖五)
幼:他在撿樹枝,生火,拎水。
師:然后,他給小豬痛痛快快地洗了個澡。
6、(“你真是個令人害怕的家伙!毙∝i說。狐貍說:“現在你是全村最干凈的小豬了。給我安靜地呆著!”)
師:小豬想出了好辦法,可洗干凈后,是不是他就要被吃掉呢?還是想出了其他的辦法?我們繼續(xù)往下看。
7、師(出示圖六)(“好吧,”小豬嘆了口氣,“聽你的安排吧?墒恰薄翱墒鞘裁?”狐貍吼道!岸,你知道,我是一只非常小的豬。難道你就不想喂飽我,讓自己吃得更過癮一點嗎?想一想吧,狐貍先生!薄岸,”狐貍自言自語道,“他確實小了點。”)
師(出示圖七):于是,狐貍在干什么呢?
幼:摘西紅柿、煮面、烤小甜餅。(引導幼兒)
(然后,他給小豬做了一頓豐盛的午餐!澳阏媸莻令人害怕的廚師!”小豬說道。)
8、師:小豬想了一個又一個辦法,那還會不會被吃掉呢?我們來看看吧。 (出示圖八)
(“好了,”狐貍說,“你現在是全村最肥的小豬了。給我進烤鍋吧!”“好吧,”小豬嘆了口氣,“聽你的安排?墒恰ぁぁぁぁぁぁ薄翱墒牵墒,可是什么?”狐貍叫道。“恩,你知道,我是一只勤勞的豬,所以我的肉特別硬。難道你就沒有想過給我按摩一下,讓自己吃上更嫩一點的烤肉嗎?想一想吧,狐貍先生!薄班,”狐貍自言自語道,“肉嫩一點當然更合我的口味啦!”
于是,狐貍又開始忙起來,他先推推這兒,又拉拉那兒。他把小豬從頭到尾捏了又敲!斑@真是令人害怕的按摩!毙∝i說。
“不過,”小豬接著說,“這些日子我確實工作得很辛苦,我的豬從頭到尾捏了又敲!斑@真是令人害怕的按摩。”小豬說。
“不過,”小豬接著說,“這些日子我確實工作得很辛苦,我的背都僵硬了。你能再用點力氣嗎,狐貍先生?再多用一點點力氣就好了。哦,可以了,可以了,F在請往左邊用點力氣!)
9、師:小豬又想出了什么辦法?
狐貍是怎么給小豬按摩的?
活動反思:
這節(jié)活動整個流程結束時間有點超時,課后我覺得導入部分要改動,導入應該簡單明朗,直接點題,大班的孩子有一定的知識漢字的能力,可讓孩子讀題《我的幸運一天》,就題目幸運提問:什么是幸運,你有過幸運嗎?看故事的封面,誰幸運?誰又不幸運?幼兒大膽想象、推測,這樣就不顯得復雜,而且也節(jié)約了時間。講到小豬誤闖進狐貍家時,狐貍說:這是我的幸運的一天。我讓個別幼兒表演幸運時你會怎樣?讓大家都來表演,孩子們有用語言,有用肢體,讓靜的語言課變得活了起來。還有個地方我覺得可嘗試,狐貍給小豬按摩,讓幼兒來扮演角色,感受按摩師的勞累,被按摩著的舒適、快活但真正上這節(jié)課時,我擔心孩子會興奮,控制不好沒敢做。最后回到生活中,遷移生活經驗這點很好,讓孩子知道遇到困難和危險時不要害怕、慌張,動腦筋想辦法。
【大班優(yōu)質課教案及反思】相關文章:
大班科學優(yōu)質課教案及教學反思06-26
大班數學優(yōu)質課教案及教學反思09-16
大班科學優(yōu)質課教案及教學反思08-04
大班語言優(yōu)質課教案:會走路的樹教案及反思07-14
大班優(yōu)質課教案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