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教學反思1
這幾天我們學習的是比例尺這一單元。雖然只是不難,但是和前面學習的比、按比例分配聯(lián)系得比較密切,通過做題,又發(fā)現(xiàn)了以前在學習那些知識時的漏洞。
已知比例尺和實際距離求圖上距離這一信息窗,教材呈現(xiàn)的是把求圖上距離和畫圖結合起來的信息窗,我先講的是怎樣求圖上距離,然后根據(jù)圖上距離又講的怎樣畫圖。
由于前面剛剛學習了怎樣求實際距離,所以我就讓學生自己尋找求圖上距離的方法。經(jīng)過計算、比較,結果學生發(fā)現(xiàn),先把給出的實際距離的單位轉化成厘米好做,這樣可以和比例尺的`后項約分。教材給出的方法是用方程知識解決的方法。我覺得這個方法雖然好理解,但比較麻煩。我給學生講的是算術法。讓他們根據(jù)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自己求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然后再根據(jù)公式計算。
畫圖這個問題在考試時還是考的比較多的,圖基本上都難不倒他們,主要是學生不熟悉做這類問題的步驟。我給大家總結的是“一求、二畫、三寫”。一求,就是求出圖上距離,二畫就是畫圖,三寫就是寫出圖上距離并寫出對應的比例尺。經(jīng)過做題,看題,我發(fā)現(xiàn)學生對這類問題掌握得還不是很好,需要經(jīng)過不斷的做題來加以鞏固。
《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教學反思2
比例尺這一部分內容對學生來說比較陌生、抽象,難以理解,我就在教學《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這一內容時設計了個腦筋急轉彎!敖裉煸缟侠蠋煆募依镒40分鐘的車才到學校的,可是有一只螞蟻只用5分鐘就從我家爬到學校了,這是為什么呢?”……
比例尺表示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因此它可以作為比的應用來教學。但實際上,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是成比例的。根據(jù)比例尺求圖上距離或實際距離都需要列比例式來求解。所以比例尺也可以看作是比例的應用。所以通過腦筋急轉彎,把陌生的知識轉變成有趣的情境,讓學生知道生活中的一些路程可以把它縮小了畫在圖紙上,從而初步理解實際距離與圖上距離這兩個概念。學生的學習情緒高漲,加深了對新知的印象。在此基礎上,抓住機會出示中國的地圖,問:“你知道我們祖國的面積有多大嗎?”“屏幕上祖國的版圖有九百六十多萬平方公里嗎?”學生很快就能說出不是的,屏幕上的是把我國的面積縮小了一定的倍數(shù)后畫在圖紙上的。讓學生明白不光可以把路程縮小畫在圖紙上,還可以把祖國的面積縮小畫在圖紙上,同時還可以把其它一些東西縮小畫在圖紙上。
再次創(chuàng)設情境:老師到房產(chǎn)公司看了房子。出示兩套房屋的平面圖(大小一樣)。老師想買大一點的,你能幫我選擇一下嗎?學生在幫忙選擇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很難知道到底是哪個大一點。在學生有爭議的時候,出示兩套房屋的比例尺,告訴學生老師發(fā)現(xiàn)每個平面圖下面都有個這樣的標志,問學生你知道這個什么嗎?并讓學生盡情說說比例尺的作用。
這樣的開始讓本節(jié)課的后面收到了比較好的效果,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這讓我明白了在教學數(shù)學知識時要從生活生產(chǎn)實際中挖掘教學素材,不能生搬硬套教材;另外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只有讓學生主動的參與到知識的探索過程中,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老師在整個過程中只是組織者和引導都;而老師要以飽滿的熱情參與到課堂中來,用自己的激情帶動感染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yǎng)學生美好的數(shù)學情感。
【《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點到直線距離》說課稿12-29
《實際問題與方程》教學反思匯編15篇09-22
教學反思和課后反思12-08
比和比例教學反思12-18
獅子和鹿的教學反思10-15
倍數(shù)和因數(shù)的教學反思06-30
《酸的和甜的》教學的反思10-11
動能和勢能教學反思07-18
《牛和鵝》教學反思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