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慶》教學反思15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教學過程中的很多講課技巧,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學反思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歡慶》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歡慶》教學反思1
本節(jié)課的設計,充分體現了我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在處理識字教學這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時,我放手讓學生在自選識字方法,自主識記的基礎上,小組合作交流,最后小組長做代表發(fā)言。這樣既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又增強了學生的合作交流意識。同時巧妙而又輕松地突破了識記生字的.難點,達到有效、實效的目的,也受到了孩子們的歡迎。
課堂上留給學生充足的讀書、思考、感悟、識記的時間。讀時讀得形式多樣,有范讀、開火車讀、同桌互讀、指明讀、齊讀。讀時有層次、有梯度,使每位都受到一次愛國主義教育。
從課堂反饋來看,教學目標完成較好,練習題也當堂完成。
不足之處:
1、“60年國慶大典閱兵式”的視頻出示后,我應該抓住這個機會做出深情的解說。
2、書寫指導還應發(fā)揮學生的能動性。
一節(jié)課下來學生的收獲挺大的!拔腋鼝畚业淖鎳!”“祝福祖國媽媽生日快樂!永遠美麗!”“我為我的祖國自豪,將來祖國會為我而驕傲!”“我想查查資料,更好地了解我們偉大的祖國!薄皞ゴ蟮淖鎳駤寢屢粯,我們都是祖國媽媽的孩子!”……
今后只需我們從學生的學情出發(fā),不斷進行課改和研討,每節(jié)課都會越上越精彩,越上越受學生歡迎!
《歡慶》教學反思2
《歡慶》是小學二年級語文第三單元的一篇課文,本篇課文以一首小詩的形式來贊頌祖國,描寫為祖國媽媽慶生的場景。
識字寫字是低年級學生的教學重點,所以在教學本課時,我針對低年級的教學要求,在課堂中安排了帶拼音識字,詞中識字、文中識字、指導寫字的環(huán)節(jié)。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所以在進行指導學生識記課題中的生字時,采用自主識字的方法,引導學生用自己的好辦法記一記,并進行全班交流,交給學生識字方法,做到靈活識字,從而培養(yǎng)他們的識字能力和識字興趣。
在課文的教學中,我抓住幾個重點句子和詞語,讓學生在朗讀感悟中體會為祖國媽媽慶生的喜悅之情,例如重點體會“田野獻上金黃的果實,楓林舉起火紅的旗幟,藍天飛著潔白的鴿子,大海奏起歡樂的樂曲!边@一句話,通過反復的朗讀和課件圖片的`直觀觀看體會其中的熱鬧場景。在指導朗讀中通過教師范讀、小代表朗讀等多種形式來引導學生讀書時讀出感情。
課堂中,我一直努力創(chuàng)造一種民主的氣氛,時時與學生對話,鼓勵激勵學生積極回答問題。在學生有了良好的表現時及時鼓勵,當學生在課堂上遇到困難時,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一位學生。通過熱愛和尊重學生的行為,創(chuàng)造出寬松的教學氛圍,使學生產
生最佳的學習心態(tài),輕松愉快地參與學習
總結本課的教學,還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例如在指導學生朗讀時應該更深入一些,讓學生的朗讀效果更好。此外,應該加深自身的學習和能力的提升,力爭在指導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做到游刃有余,為學生做好表率。
《歡慶》教學反思3
教材分析:
《歡慶》這首詩寫的就是給祖國媽媽過生日的情景。從田野到楓林,從藍天到大海,從首都北京到天涯海角,到處都沉浸在歡樂之中。金黃的果實,火紅的楓葉,潔白的鴿子,陣陣的海濤,構成了多么美麗、歡樂、祥和的圖畫!讀著讀著,我們似乎看見農民豐收的笑臉,看見天安門廣場上緩緩上升的國旗,似乎聽見中華兒女對和平的呼喚,聽見各民族兄弟姐妹祝福祖國的共同心聲。
學習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讀出喜慶、歡樂的氣氛。
3、加深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學習重點:
通過朗讀感悟,體會詩歌所表達的感情。
教學方法:
情景法、討論法、講讀法
課前準備:
搜集資料,了解國慶節(jié)
教學媒體:
多媒體課件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詳案)
一、激情導入
同學們,從1949年十月一日毛主席站在天安門城樓上宣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從此,十月一日就成了我國的建國日,十月一日,這是一個特殊的日子,是一個閃閃發(fā)光的日子。每年的十月一日,我們都要為偉大的祖國媽媽慶祝生日。
過幾天又是祖國媽媽的生日了,小朋友們會怎么慶祝呢,讓我們一起來用《歡慶》這首小詩來表達我們的愛。
二、初讀體會
1、自己試著讀讀課文,把生字讀準,遇到不懂的字就請教書下面的大楓葉,遇到難讀的句子就多讀幾遍,把課文讀正確。
2、出示“我會認”中的生字,把生字拼讀幾遍,學生自讀正音,仔細觀察說說你是怎樣記住這些生字的。
3、摘去拼音,再認一認生字。開火車讀。
4、出示詞語:歡慶、獻上、旗幟、潔白、奏起、樂曲、十三億,指名讀,男女生比賽讀。注意“樂”是多音字,讀準“歡樂”和“樂曲”。
三、朗讀感悟
1、師范讀課文。
2、學生自由輕聲讀課文,劃出自已喜愛的句子讀給同桌聽。
3、展示讀:學生愿讀哪句就讀哪句,檢查是否讀得正確。
4、哪幾行詩句描寫了歡慶的場面?(師生共同研究,這些為什么是歡慶的場面呢?)。
5、賞讀課文:讀讀你喜歡的詩句,請同學互相點評,看怎樣讀才能讀出感情,在學生說時進行指導。(指名讀、互評,老師范讀、自由讀、小組讀、齊讀)
。ɡ首x本詩,要掌握好歡樂、喜慶的基調,用熱烈奔放、激情滿懷的聲音,表現出對祖國的無限熱愛之情。)
5、有感情地表演朗讀全文。(作為對祖國媽媽的獻禮)
第二課時(略)
一、導入
1、小組展示自已送給祖國媽媽的禮物,互相交流,互相學習。
2、馬上要到國慶節(jié)了,我們一起來《歡慶》
二、再讀入情
1、讓學生看圖找句,練習朗讀。
2、指名讀,學生評,互相讀、互相評,直到背誦。
3、看圖自由輕聲地背誦,指名背誦。
三、指導寫字
1、找出左右結構的字,引導發(fā)現左右結構的字有什么特點。
2、教師范寫,有重點地指導。
3、學生描紅臨寫,師巡視指導。
教后反思
《歡慶》這首詩寫的是給祖國媽媽過生日的情景。從田野到楓林,從藍天到大海,從首都北京到天涯海角,到處都沉浸在歡樂之中。金黃的`果實,火紅的楓葉,潔白的鴿子,陣陣的海濤,構成了多么美麗、歡樂、祥和的圖畫!讀著讀著,我們似乎看見農民豐收的笑臉,看見天安門廣場上緩緩上升的國旗,似乎聽見中華兒女對和平的呼喚,聽見各民族兄弟姐妹祝福祖國的共同心聲。本課要求認識7個生字,會寫8個字。
我在這篇詩文的第一課時教學中,把識字教學和激發(fā)愛國感情作為教學的重點。識字教學我設計了開火車認讀、去拼音識字、搶讀詞語、隨文識字等環(huán)節(jié),并且在識字過程中充分關注后進生,提供機會讓后進生讀生字、詞語。感覺前半節(jié)課識字過程流暢,學生傾聽很認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比較高。識字檢測的效果也較好。
在教學中,我盡力做到依托教材,創(chuàng)設情境,借助媒體課件,引導學生通過朗讀,感受節(jié)日的喜慶,通過在課堂上引進國慶節(jié)的有關資料和詩歌中出現的自然景象圖片,以課件的形式出示,能拓寬學生的思維,激發(fā)學生展開想象,使學生的學習不僅僅局限于課堂之內。后15分鐘在理解詩文時,我首先范讀,再讓孩子自己讀后聽同學讀,設計這個環(huán)節(jié)讓孩子學會靜心閱讀,學會自己理解課文。另外,在具體分析詩句理解詩句時候理解不夠透徹,特別是沒有把“藍天飛著潔白的鴿子,大海奏起歡快的樂曲”展開理解。原本是設計“讓孩子想像藍天上的鴿子可能在說些什么?大海像個音樂家在演奏什么歌曲?”等問題,并且創(chuàng)設情境: “如果你就是飛翔在藍天上的鴿子,你可能對祖國媽媽說什么呢?”來深化對詩歌的理解的 ,但由于對時間的估計不夠準確,擔心時間不夠,所以倉促,我沒有抓住這個契機,進行深化。所以,整個環(huán)節(jié)并沒有達到我想要的熱烈。于是,我再轉入“田野、楓林”等句子的分析,希望能夠調動學生的興奮點,可惜反而造成教學環(huán)節(jié)脈絡不清的感覺。
課后,我反思覺得應該把重點放在指導學生朗讀上。本詩的朗讀教學重在掌握好歡樂、喜慶的基調,用熱烈奔放、激情滿懷的朗讀,表現出對祖國的無限熱愛之情。怎么樣才能讓孩子們有朗讀的興趣,產生朗讀的激情呢?在教學時,除了讓孩子們看生動的影音資料外,老師進行示范朗讀外,還可以讓學生進行詩朗誦,先讓學生進行練習,達到熟練,流利的程度。在此基礎上進行分工合作,排演朗誦,在朗誦中加上自己喜歡的動作,讓更多的學生體驗到朗讀的快樂。
《歡慶》教學反思4
這《歡慶》這首詩寫的就是給祖國媽媽過生日的情景。從田野到楓林,從藍天到大海,從首都到天涯海角,到處都沉浸在歡樂之中。金黃的果實,火紅的楓葉,潔白的鴿子。陣陣的海濤,構成了一副美麗、歡樂、祥和的圖畫。
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領略課文所描寫的畫面,讓學生讀得入情,讀得有滋有味呢?我想對于沒有任何形象積累的小學生來說,是有一定難度的,也減少了孩子們對朗讀的興趣。在本課的教學中,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來和孩子們感悟、朗讀詩文的
。薄⒊浞职l(fā)揮教師的主導性,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在學生閉上眼睛聽完教師的范讀,說了自己所看到、聽到什么后,接著讓學生說“你喜歡哪句?為什么喜歡?”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相關的圖片和詩句來理解詩歌內容,得到情感的升華。在此,我只作為一名引導者來點撥學生對詩歌某些地方的理解,而體現學生在學中的主體性。比如:藍天上的鴿子會對祖國媽媽說些什么?學生很自然的就說出“祝祖國媽媽生日快樂!”還有的說“祝我們的祖國越來越強大!”再如“你仿佛看見田野里都有些什么呢?”學生根據學過的課文回答“金黃的刀子笑彎了腰,棉花朵朵白,還有大豆粒粒飽!比缓笤诶斫獾幕A上指導朗讀,學生帶上自己的體會讀,也會讀得更加入情。
。、向課前開放。讓學生課前收集有關國慶的資料,不僅加深了對國慶的理解,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在學生讀自己喜歡的詩句“大海奏起歡樂的樂曲”時,說說大海會奏什么樂曲?會唱什么歌呢?有的說會唱《國歌》,有的說會唱《生日快樂》,還有一個說會唱《愛我中華》,說是爺爺告訴他,每年的國慶都可以聽到這首歌。這樣,學生更易融入自己的感情,進行有感情的朗讀。
3、課外實踐活動的延伸。祖國媽媽的.生日,你為祖國媽媽準備一份什么禮物呢?可以是畫一幅《歡慶》的插圖,可以做一張祝福的卡片,也可以學著課文寫一首簡單的小詩……這種個性化的作業(yè),不僅發(fā)揮了每個孩子的特長,挖掘了學生的潛能,而且提高了孩子們的動手能力。同時促進了學生對課文詩歌的語言感受和內化。
在本課的教學中,還存在著點滴不足之處。當孩子對問題很感興趣,有說不完的話時,教師該如何既能讓孩子盡情的說,又能很自然的將教學引入下一環(huán)節(jié)?是我要思考的問題。
《歡慶》教學反思5
《歡慶》這首詩寫的就是給祖國媽媽過生日的情景,從田野到楓林,從藍天到大海,從首都北京到天涯海角,到處都沉浸在歡樂之中。金黃的果實,火紅的楓葉,潔白的鴿子,陣陣的海濤,構成了一幅美麗、歡樂、祥和的圖畫。讀著讀著,我們似乎看見農民豐收的笑臉,看見天安門廣場上緩緩升起的國旗,似乎聽見了中華兒女對和平的呼喚,聽見各民族兄弟姐妹祝福祖國的共同心聲。
1、課文初始,我讓學生初讀課文,結合課前的復習,以反饋的形式出現。我先出示有注音的生字,學生通過自己的拼讀很快就認識了生字。接下來增加難度,出示未注音的生字讓學生認讀,并說說自己是怎么記住它的,給它組個詞或用這個詞造句,學生也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務。如此循序漸進,從而達到拓展練習的目的。
2、指導朗讀,讀中感悟。低段教學的要求便是讓學生多讀,以讀促悟,讓學生在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中感悟歡慶的快樂,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感。因此我采用了課件范讀、個人讀、分組讀等方式進行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型,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在教學第一句詩時,我先讓學生想象喜慶的畫面?再美美的讀這一句,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相關的圖片和詩句來理解詩句內容,得到感情的升華,譬如,在學習“田野獻上金黃的果實”一句時,通過畫面展示豐收的景象,正如我們說的“金秋十月,果實累累”,再如“楓林舉起火紅的旗幟”一句時,讓學生看到火紅火紅的楓葉,這讓他們又回憶起了“楓葉紅于二月花”的詩句,更讓學生明白了“火紅的旗幟”指的就是“火紅的楓葉”,這火紅的顏色給祖國媽媽的生日增添了喜慶的色彩。
3、針對詩歌的特色,采用了多種方式讀,自己讀,個別讀,賽讀,分男女生讀,帶著動作表演讀等等,讓朗讀變得有滋味。在品讀理解詩歌內容后,利用課件為四處景物配上圖畫,直觀有效地幫助學生看圖背誦前四行。詩歌后四行的教法是放手讓學生自讀后提出質疑:為什么有十三億孩子?國慶節(jié)為什么是十月一日,而不是其它日子?然后通過學生的交流順利地解決了難題。
此外,詩歌的前四行所描繪的四種景物色彩十分鮮明,還可以用簡筆畫的形式將這四處景象融于一處,比課件更加直觀。
授新課完畢后,我還安排了拓展訓練,設計了仿寫詩歌中的擬人句“……奏起……”、“……舉起……”。課后,我覺得應該把這一訓練放在學習完詩歌前四行之后進行。在語言環(huán)境中訓練,更能突出主題,考察的效果才會更加明顯。
附原文
田野獻上金黃的果實,
楓林舉起火紅的旗幟,
藍天飛著潔白的鴿子,
大海奏起歡樂的樂曲。
十三億孩子
歡慶這美好的日子,
十月一日——
祖國媽媽的生日。
《歡慶》教學反思6
《歡慶》是山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的一課,是首為慶祝國慶而作的小詩。這首詩的前四行描寫了大自然為祖國獻禮的美麗景象。文中寫道:“田野獻上金黃的果實,楓林舉起火紅的旗幟,藍天飛著潔白的鴿子,大海奏起歡樂的樂曲。”多么美麗歡騰的景象,如何讓學生好好體會,并從中汲取文學的營養(yǎng),學會積累和運用呢?
首先,我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找出自己最喜歡的一句多讀幾遍。然后,請幾位學生朗讀自己最喜歡的句子,并說說為什么喜歡。
有個學生說,“我最喜歡的句子是‘田野獻上金黃的果實’。”他有感情地把句子朗讀了一遍,但是沒有說明自己為什么喜歡。
看看學生似乎還未提起思考的興趣,我來了個“拋磚引玉”。
“如果把這句換成‘田野到處是綠油油的一片!趺礃樱俊
“不好!”立即有學生舉手反對。
“為什么不好?”我微笑著請他做出解釋。
“因為國慶(這段時間)已經是秋天了,田野里果子、稻谷都已經成熟,所以說是‘獻上金黃的果實’!庇袀孩子反應還真快。
“我有個問題,我想把這句改成‘田野掛上金黃的果實’!绷硪粋孩子得到啟發(fā),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很好,你很愛動腦筋。你們覺得這樣改動之后,句子好不好?”我鼓勵大家評一評。
“當然不好啦!”有個孩子拉長了聲音叫道。這個手腳永遠比腦子要來得快的女孩想都不想就大聲嚷道。
“不好!不好!”其他人也受了她的影響跟著嚷了起來。
我沒有立即制止顯得有點混亂的局面,只拋出沉穩(wěn)的一句:“為什么?”
女孩因為沒有經過思考,一時楞住了,她顯得有點尷尬。
有個孩子倒象是有所準備,“能把詩寫到課文上的人一定是很著名的作家之類的,他們的文章當然會比我們寫的好啦!“
“呵呵,你有你自己的想法,很好!可是我倒是覺得我們班里也常常出這樣的小詩人、小作家。比如上學期,‘小朋友的眼睛醒了’;‘陽光照到小河上,小河就飄起來了’等等,這些好句子不見得就比不上名作家寫的哦!”我的.情緒象是被激起了漣漪的小河,一下子興奮起來。
“怎么樣?今天這堂課能不能再出幾個小詩人啊?”我煽動著大家!澳銈円矂幽X想一想,看看自己能不能象課文一樣也來上那么兩句為我們的國慶獻禮?”
“好!”幾個思維活躍的孩子爭著把任務接了下來。
“我先來一句,‘稻田翻起金色的波浪’!边@學期進步很大的一個孩子,一改上學期懶散的樣子,思維也活躍了很多。
“不錯!”我立即把他的句子板書在黑板上。
“高粱舉起火紅的火把。”其他學生也不示弱,緊跟著來了下一句。
“好極了!還有誰也能來?”我把這句也寫上了黑板。
“老師,我想給改一下句子!币粋孩子舉手說!拔野训咎锔某伞竞!@句就成了‘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
有意思!“你們覺得他們倆誰的句子更美?”一旦深入思考的叢林,這樣的感覺真是妙不可言。
“我認為‘稻!谩!毙〗“l(fā)表了自己的見解,“因為稻田就象大海一樣,很寬闊,風一吹來,稻谷隨著風翻動,就象金色的波浪!
有道理。我隨即在黑板上畫出一塊稻田和一片稻海,讓孩子們觀察對比。結果他們都覺得‘“!北取疤铩备馈
清脆的下課鈴聲在孩子們剛剛掀起的創(chuàng)作高潮中打響了,我們意猶未盡。但我絕不會把這樣的快樂延續(xù),因為更多的喜悅應該由他們自己去創(chuàng)造,去慢慢品味。
“今晚作業(yè):把你創(chuàng)作的句子寫在日記本上!”我宣布。
次日,我發(fā)現交上來的日子本里果然有我期待的驚喜。
“高粱打著一面面小紅旗。
葡萄捧出一串串紫瑪瑙在陽光下閃光。
香蕉劃著彎彎的小船來了。
柿子提著紅紅的燈籠來了!
這是班上學習委員的。
“田野獻上金黃的果實,
楓林舉起勝利的火把,
藍天飛著潔白的天鵝,
大海奏起歡樂的樂曲。
大家和孩子們,
歡慶這難忘的日子,
十月一日----------
我難忘的一天!
《歡慶》教學反思7
崔巒先生指出:“語文教學要切實由教師的教,轉到學生自主的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是教練、輔導員,學生是主角、主人。‘教’完全是為了‘學’,要服從、服務于‘學’。學生的自主學習要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也就是說,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
本課在進行指導學生識記課題中的生字時,采用自主識字的方法,引導學生用自己的好辦法記一記,并進行全班交流。在初讀課文感知的環(huán)節(jié)中,讓學生畫出自己最喜歡的詞,讀一讀這個詞所在的'那一行,說一說為什么喜歡這個詞?注重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意識,教師在這里只起到引導的作用。
現代教育觀提倡教育要以人的發(fā)展為本。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注重以發(fā)展學生的自主意識,培養(yǎng)學生自主讀書的能力為出發(fā)點,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真正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因此本節(jié)課的教學絕不僅僅是完成教案上預設的每一個步驟,而是一切以學生為本,尊重學生的需要,讓學生獲得新的體驗,獲得認可和欣賞,讓他們自主探究。在指導背誦時,引導學生注意歸納總結自己的背誦方法。在指導寫字時,讓學生自主選擇自己認為最難寫的生字,尊重學生的意愿,指導學生寫好“旗”字,并采取學生說,老師范寫的形式完成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
課堂上的師生關系應該是互為主體的平等關系,沒有平等的師生關系,就不可能達到真正和諧。課堂中,教師一直努力創(chuàng)造一種民主的氣氛,時時與學生對話,絕不是高高在上。在課堂中,教師注意把尊重的言語送給每位學生,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一位學生。通過熱愛和尊重學生的行為,創(chuàng)造出寬松的教學氛圍,使學生產生最佳的學習心態(tài),輕松愉快地參與學習。
《歡慶》教學反思8
剛剛度過了愉快的國慶節(jié),余溫未消,我們就迎來了——《歡慶》。
《歡慶》這首詩寫得就是給祖國媽媽過生日的情景。從田野到楓林,從藍天到大海,從首都北京都天涯海角,到處都沉浸在歡樂之中。金黃的果實,火紅的旗幟,潔白的鴿子,歡樂的樂曲,構成了一幅美麗、祥和的圖畫。
在教學過程中,我從“歡慶”入手:
出示課題:9、歡慶
師:什么是歡慶?
生:就是非?鞓返膽c祝。
師:那我們在慶祝什么呢?請你自己讀一讀課文,找一找答案。
自瀆課文后交流:
生:我們在慶祝祖國媽媽的`生日。
師:那祖國媽媽生日是什么時候呢?
生1:10月1日。
生2:我們最近放假,就是為了慶祝祖國媽媽的生日。
生3:我知道我們祖國媽媽今年已經58歲了。
師:對呀,我們剛剛為我們的祖國媽媽過了她58歲的生日,那在國慶節(jié)的時候,你都感受到了哪些慶祝的氛圍?
生1:我看到我們學校門口掛了橫幅。
生2:好多地方插了好多彩旗。
生3:我媽媽他們廠門口還掛了紅紅的大燈籠。
生4:我看到街上、商場里人很多很多,他們都出來為祖國媽媽慶祝生日。
……
師:那課文中他們是怎么為祖國媽媽慶祝生日的呢?
生1:田野獻上金黃的果實。
生2:楓林舉起火紅的旗幟。
生3:藍天飛著潔白的鴿子。
生4:大海奏起歡樂的歌曲。
師:是啊,田野、楓林、藍天、大海分別以自己的方式來為祖國媽媽的生日表示祝賀,那你拿什么給祖國媽媽慶賀?
生1:我要愛護環(huán)境,讓祖國媽媽干干凈凈的。
生2:我要好好學習,將來把我們的祖國媽媽建設的更美好。
……
一個個美好的心愿在孩子們的心頭飄揚。
最后在一張張歡度國慶的圖片中,我們的心情一起激揚!
《歡慶》教學反思9
一、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預習課文,搜集有關國慶的資料。
教師準備:圖片、生字卡片、有關國慶資料
二、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喜慶、歡樂的氣氛。背誦課文
3、加深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三、教材分析
依據教材的特點,結合單元目標及新課標的要求,充分考慮二年級學生的心智水平及年齡特征,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這三個緯度進行考慮設計。
《歡慶》是新課標實驗教材第三冊三單元的首篇講讀課文,第三單元的課文是圍繞我們偉大的祖國這一主題進行編排的!稓g慶》是一首描寫歡慶祖國媽媽生日情景的小詩。詩句短小精悍,語言優(yōu)美生動,感情真摯,課文中從田野到楓林,從藍天到大海,從首都北京到天涯海角,到處都洋溢著歡慶、喜慶。那金黃的果實,火紅的楓葉,潔白的鴿子和奔騰的海濤,給我們展示了一幅美麗、歡樂、詳和的畫面。
識字教學是低段閱讀教學的重點之中,因而認讀本課時的7個生字,會寫2個生字是本課時的教學重點,同時,引導學生從字里行間感悟到歡樂,喜慶的氛圍,把感受到的通過感情朗讀表達出來,也是本課時教學的重點,而二年級的孩子對國慶所知略少,因而感受到節(jié)日的隆重及人們的`歡快心情是本課時教學的難點所在。
四、教學方法
1、激趣學習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點,挖掘教材中的潛在資源,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時首先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說說自己的生日,再來說祖國的生日,讓學生在看似無意,實則有意的引導下理解歡慶、國慶的意義。接著在美讀課文、背誦課文、指導書寫的教學中安排了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讀一讀、采用各種形式比著讀、用自己的方式背一背,始終注意調動學生的興趣,在課堂中能始終感受到成功的喜悅。
2、自主學習
課堂主張發(fā)揚學生的自主。在這堂課的每個環(huán)節(jié)中,從朗讀到識字,從你用怎樣的方法記住它到讀你喜歡的句子,從你怎樣記住的到你發(fā)現了什么?每一環(huán)節(jié)都爭取讓學生來說、來讀、來背、來發(fā)現,教師是引導者,是學生的學習伙伴。同時針對低年級的教學要求,在本堂課的教學中我也安排了詞中識字、文中識字、指導寫字的環(huán)節(jié)。
優(yōu)美的小詩《歡慶》,用形象、生動的語言描繪了國慶時祖國一片歡慶的歡樂場景,激發(fā)了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
五、教學過程
。ㄒ唬┱n前學習
選擇內容,下發(fā)資料
潛心自讀,自主識字
課堂導入
提問:什么是國慶節(jié)
分享資料:六十年國慶大閱兵
師生說歡慶
。ǘ┳灾鲗W習生字
一、自主學習題:1、認真朗讀課文 2、圈出我會認的生字 ,標出我會寫的生字 3、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生字
二、自主學習符號:我會認的生字 我會寫的生字
三、檢查自主學習情況
1、師出示生字卡片,學生開火車認讀,師相機正音
例:慶后鼻音,幟翹舌音,曲讀第三聲,奏平舌音
師問怎樣記住生字的?
例:慶=廣+大,獻=南+犬,幟=巾+只,
左右結構:潔 億
上下結構:奏
多音字:曲
怎樣寫生字
例:億右邊是乙,折筆處應盡量向左;潔右上邊是士不是土;慶字廣字旁橫不宜太長,大的撇寫成豎撇;曲字口應寫的扁些,兩豎起筆應錯落有致左高右低;祖字是示字旁,不是衣字旁;旗字右下的其中間是兩橫。
學生自由練習寫生字,小組同學交流,比一比看誰寫得好。
。ㄈ┬〗M合作朗讀感悟
一、師生感受課文
二、自主合作專題:歡慶場面
三、自主合作形式:重點句- 疑問?
四、釋疑解難:小組內快速讀課文,討論解決不懂問題
例:十三億孩子指的是全國人民,我們大家都是祖國媽媽的孩子。
旗幟就是楓林,秋天變紅了,就像一面紅旗一樣。
。ㄋ模├首x指導
一、出示課文插圖
二、看到這一些,再把你的感受讀進去
1、齊讀課文
2、男女生比賽讀
三、今天是祖國媽媽的生日,大海會唱什么歌?
生:《生日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像大海一樣快樂的齊讀:大海奏起歡樂的樂曲
四、感受新中國變化
圖片交流
五、帶著自豪、驕傲的心情齊讀課文最后一句。
(突出十三億,快速讀歡慶這美好的日子,高聲讀十月一日,深情、速度慢祖國媽媽的生日。
。ㄎ澹 合作探究
一、全班齊背課文,感受歡樂氣氛。
二、小組合作表演背誦課文
三、課后實踐:
1、搜集歌頌祖國的歌曲,讀一讀歌詞,唱一唱歌。
2、用楓葉或彩色紙做一張慶國慶的書簽,或者畫一張畫。
板書設計
歡 慶
田野 獻 果實
楓林 舉 旗幟
藍天 飛 鴿子
大海 奏 樂曲
十三億孩子 慶 祖國的生日
教學反思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
本課在進行指導學生識記課題中的生字時,采用自主識字的方法,引導學生用自己的好辦法記一記,并進行全班交流。在初讀課文感知的環(huán)節(jié)中,讓學生畫出自己最喜歡的詞,讀一讀這個詞所在的那一行,說一說為什么喜歡這個詞?注重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意識,教師在這里只起到引導的作用。
現代教育
觀提倡教育要以人的發(fā)展為本。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注重以發(fā)展學生的自主意識,培養(yǎng)學生自主讀書的能力為出發(fā)點,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真正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因此本節(jié)課的教學絕不僅僅是完成教案上預設的每一個步驟,而是一切以學生為本,尊重學生的需要,讓學生獲得新的體驗,獲得認可和欣賞,讓他們自主探究。在指導背誦時,引導學生注意歸納總結自己的背誦方法。在指導寫字時,讓學生自主選擇自己認為最難寫的生字,尊重學生的意愿,指導學生寫好旗字,并采取學生說,老師范寫的形式完成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
課堂上的師生關系應該是互為主體的平等關系,沒有平等的師生關系,就不可能達到真正和諧。課堂中,教師一直努力創(chuàng)造一種民主的氣氛,時時與學生對話,絕不是高高在上。在課堂中,教師注意把尊重的言語送給每位學生,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一位學生。通過熱愛和尊重學生的行為,創(chuàng)造出寬松的教學氛圍,使學生產生最佳的學習心態(tài),輕松愉快地參與學習。
《歡慶》教學反思10
講了《歡慶》一課。我發(fā)現教師狀態(tài)佳,學生的狀態(tài)就會好。也就是說教師的熱情會感染班級的孩子。
導入語簡潔樸實“有這樣一個城市,它生活過許多皇帝,也住過許多將軍,他很古老,是一座文化名城,卻也是一個現代化的大都市。同學們你們知道它是哪個城市嗎?”他們大聲喊出:“北京”。同學們聚精會神的表情讓我熱情高漲。
教學生字,生活中哪里見過這個字?“電視上,中央電視臺的央”孩子們積極踴躍的回答讓課堂變得生動有趣!霸跀祵W課上見過這個字,拼圖的拼,圖案的'圖!
用多種方法與孩子一同識字、讀生字。男女生比賽讀,然后教師打分。分小組朗讀比賽。從后往前讀。比賽內容包括坐姿、聲音的洪亮程度、是否拖長音。激勵孩子們認真學習,調動孩子們的積極性。
在課文教學中講解四字成語的含義,在教師動作和精美圖片的幫助下加深理解。能適當的用成語造句子。
指導朗讀要讀出對祖國的熱愛對北京的喜歡之情,感染孩子讓孩子向往祖國首都,最后課文是圍繞那一段寫的?通過反復讀文不難找出是第一自然段。以師生對話的方式嘗試背誦,在快樂的氛圍中孩子很容易就背下了這一課講了什么。
《歡慶》教學反思11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關于閱讀的基本要求“注重情感體驗”。
語文教學以讀為“本”。該如何讓學生來讀呢?讀得入情、讀得有滋有味呢?這次磨課活動中,在朗讀教學中,有的老師把學生對課文的領悟、感受和認識都統一在自己的標準答案下,追求一致的情感體驗。
如我在教學二年級語文第九課《歡慶》。在教學中我注重感情朗讀的引導,下面是我上課時的.一小片段。
師范讀課文。
師:同學們覺得老師讀得怎樣?
生:讀得很好!
師:怎樣好?
生:很有感情!
生:聲音很好聽。
生:讓我很激動。
師:知道老師為什么讀得這么好嗎?這么有激情嗎?因為我在讀的時候腦袋里想像到全國上下歡慶十月一日的情景,老師的心情激動萬分。所以在讀的時候自然就真情流露,同學們也被感動了。
生:老師我們該怎么讀才能像你那樣呢?
師:你們有沒有看過大閱兵,奧運會當五星紅旗冉冉升起,中國健兒奪冠時你們的心情怎樣?
生:心情很激動。
生:我都哭了。
生:我高興得跳起來!
師:我們會感到非常自豪和驕傲!現在你們的心情怎樣呢?很激動是嗎?你們就以現在的心情來讀這首詩歌吧!
生有感情地朗讀。
在朗讀中我采取多種形式進行教學。有個人朗讀,小組朗讀,接口朗讀,示范表演朗讀。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語文閱讀的基本要求“注重情感體驗”,教師應做到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讓學生讀出自己的真情實感。我在教中注意引導學生的情感體驗,激起情感的共鳴,這樣一來學生的言語能力得到發(fā)展,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言語智慧。
江蘇省特級教師薛法根曾經說過:“培養(yǎng)學生的言語智慧,理應培育學生獨立思考的意識,其次是引領學生在生活中去進行言語實踐,并在這樣的言語實踐中領悟生活的哲理與文學的浪漫,言語表達與人文素養(yǎng)兼得。
《歡慶》教學反思12
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朗讀與想象結合起來,以讀為主,讀中想象,讀中促悟,體會國慶喜慶歡樂氣氛,從而達到背誦的目的。
我主要通過以下環(huán)節(jié)突破的,還需有很多改進和加強的地方。
1、在學生說出初讀收獲后,先學習第二句詩,為學生感受十三億孩子歡慶祖國的氛圍,充分的朗讀,相機出示國慶60周年的大典場面,創(chuàng)設情境然后刨根問底,激發(fā)學生激動情感。
2、 情感得到渲染后,再學習第二句,讓生想象讀(閉眼聽聲音、看圖片),師生接讀,讀中促悟。感覺在學習“田野獻上金黃的果實”時,教師指導有些局限,應讓學生超越文本對“金黃”有更深的理解,“金黃”不僅是一種顏色,更是一種豐收的象征。
3、 課堂接近尾聲時,設計讓學生展示為祖國媽媽準備的禮物時,由于時間倉促,沒有珍視學生的言語智慧,在整堂課感情基調達到高潮時,教師卻欲言又止,處理不是很恰如其分,如果將學生有代表性的禮物貼在板書的旁邊更能輔助背誦,這本是我的設計意圖。
日后要更加合理安排課堂時間,課前要很好的預設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提高駕馭學生的能力,特別是教師的一些過渡語、評價語要非常的及時,努力創(chuàng)設開放有活力的課堂。
《我選我》第一課時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是:識字寫字,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從而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在實施教學中,學生能運用已掌握的識字方法(形聲字特點、字義、換偏旁)來識字。由字到詞,然后在課文中分層認讀生字,達到識字的目的'。
但是也有很多不盡人意的地方:
1、學生在輪讀課文展示中,邊讀邊讓其他學生記住里面
的好詞好句,得到收獲的同時,解決課前提出的問題,求同存異。之后,再讓學生通篇讀一次課文,整體感知課文,效果會更好。
2、教師應讓學生多觀察字的間架結構,最好在黑板上引領示范,這樣執(zhí)筆姿勢和運筆學生會一目了然。這樣才能把字寫整潔、美觀。對于本環(huán)節(jié)的實施教師很不滿意。需要補充教學。
寫字是一項重要的基本功,一要堅持寫字姿勢,執(zhí)筆方法的指導;二要循序漸進進行筆畫、筆順、偏旁部首、間架結構的書寫指導,直到每個學生寫的正確、端正。
《歡慶》教學反思13
《歡慶》這首詩寫的是給祖國媽媽過生日的情景。
第一課時教學中,我把識字教學和激發(fā)愛國感情作為教學的重點。識字教學我設計了開火車認讀、去拼音識字、搶讀詞語、隨文識字等環(huán)節(jié),并且在識字過程中充分關注后進生,提供機會讓后進生讀生字、組詞。感覺前半節(jié)課識字過程較流暢,學生傾聽很認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比較高。識字檢測的效果也比較好。
在理解詩文時,我讓孩子聽同學讀,看這首詩文“有幾句話?”然后讓孩子帶問題默讀“第一句話寫了哪些地方?有哪些景物?”在描寫地點的詞語上用橫線劃出,用波浪線劃出禮物的詞。設計這個環(huán)節(jié)讓孩子學會靜心閱讀,學會自己理解課文。
在具體分析詩句理解詩句時創(chuàng)設情境:“如果你就是飛翔在藍天上的'鴿子,你可能在對同伴,對祖國媽媽說什么呢?”來深化對詩歌的理解的。在學生的學習習慣上,從本節(jié)課來看,應該有較大進步,特別是朗讀方面,很多孩子都能激情的朗讀本文。
《歡慶》教學反思14
這一課寫的是大家給祖國媽媽過生日的情景,表達了全國人民對祖國的無限熱愛之情。
學生年齡小,祖國在他們心中是一個比較模糊的概念,如何讓學生感受到祖國人民為祖國媽媽過生日時的激動、快樂,培養(yǎng)孩子的愛國熱情呢?這時我想到孩子們都過過生日,過生日時要送禮物、吃蛋糕、唱《生日歌》,非常熱鬧,孩子也特別高興?刹豢梢园呀o祖國媽媽過生日與孩子們的生日聯系起來呢?因此產生了以下的故事。
片段回放:
師:孩子們,祖國媽媽要過生日了,你們高興嗎?
生(不約而同):高興!
師:那你們想對祖國媽媽說些什么呢?
生(不約而同):祝祖國媽媽生日快樂!
。ㄎ乙詾楹⒆觽冏8M昃屯V沽,沒想到……)
生:祝您生日快樂…….(唱起了生日歌)
生(全班):祝您生日快樂……祝祖國媽媽生日快樂!
生(全班):唱英語《生日歌》。
生(全體起立):黃小二(4)班全體小朋友祝祖國媽媽生日快樂!
。嫦驀忑R敬隊禮)
師:你們想送給祖國媽媽什么生日禮物呢?
生:我給祖國媽媽畫張畫。
生:我給祖國媽媽栽花草,把祖國媽媽打扮得更漂亮一些,讓祖國媽媽天更藍,水更綠,草更青,花更紅。
生:我為祖國媽媽唱首歌,愿祖國媽媽永遠年輕。
效果:
真沒想到教師只是輕輕地一點撥,學生馬上聯想到自己過生日的情景:祝福、唱歌、送禮物,把對祖國媽媽的愛融入到了一聲聲的'祝福中、一份份禮物中。在送祝福、送禮物的過程中,他們對祖國的愛得到了升華,教師也在孩子們充滿童真的祝福聲中升華了自己的愛國熱情,課堂氣氛達到了高潮。
反思點評:
愛國主義是對祖國的忠誠和熱愛,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對小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是時代賦予小學教育的歷史使命。然而這一代的小學生,由于年齡小的問題,不了解中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不知道我國地大物博,豐富的物產,眾多的英雄。缺乏“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盡折腰”這種對祖國的深厚感情。因而對于低年級的孩子來說培養(yǎng)其愛國熱情就變得尤為重要,但是同樣也非常困難,因為愛祖國對于他們來說非常抽象,因此教師不能空洞地和學生大談、特談愛國教育,而是要把其融入到學生的生活中。給祖國媽媽過生日對于二年級的孩子來說可能體會不到當時熱鬧、激動的場面,他們也不知道該怎樣去做,可是生日學生都經歷過,吃蛋糕、唱生日歌,這些都是學生親身經歷過的事情,因而教師只是簡單地一點撥,孩子們馬上想到了過生日的情景,祝福、唱生日歌、送禮物,孩子們都想到了,并且把它變成了實際行動送給祖國媽媽。我想:孩子們在祝福、唱歌、送禮物時,心里一定充滿著對祖國媽媽的愛,否則他們的情不會那么真,意不會那么濃。這不正是我們的教育所要達到的目的嗎?
《歡慶》教學反思15
語文教學以讀為本。該如何讓學生來讀,讀得入情入境,讀得有滋有味呢?教學《歡慶》時,我注重感情朗讀的引導,頗有心得。下面是我上課時的小片段。
師范讀課文。
師:同學們覺得老師讀得怎么樣?
生:讀得很好!
師:你覺得哪些地方好?
生:很有感情!
生:聲音很好聽。
生:讓我很激動。
師:知道老師為什么讀得這么好、這么有激情嗎?因為我在讀的時候腦袋里想象到全國上下歡慶十月一日的'情景,老師的心情激動萬分。所以在讀的時候自然就真情流露,同學們也被感動了。
生:老師,我們該怎么讀才能像你那樣呢?
師:你們有沒有看過國慶大閱兵呢?奧運會當五星紅旗冉冉升起,中國健兒奪冠時你們的心情怎么樣?
生:心情很激動。
生:我都哭了。
生:我高興得跳起來。
師:我們會感到自豪和驕傲!現在你們的心情怎樣呢?很激動吧?那我們就帶這這樣的心情來朗讀這首詩歌吧。
在朗讀中我采取多種形式進行教學。有個人讀,小組讀,輪讀,表演讀!墩Z文課標》提出語文閱讀的基本要求“注重情感體驗”,教師應做到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體驗和理解,讓學生讀出自己的真情實感。我在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的情感體驗,激起情感的共鳴,這樣一來學生的語言能力得到發(fā)展,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言智慧。
【《歡慶》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歡慶》的教學反思06-03
歡慶教學反思06-03
《歡慶》教學反思06-02
《歡慶》教學反思06-14
《歡慶》教學反思4篇06-07
《歡慶》教學反思7篇06-07
《歡慶》教學反思14篇06-03
《歡慶》的教學反思 7篇06-03
《歡慶》的教學反思 (7篇)06-03
歡慶教學反思15篇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