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對稱圖形》數(shù)學教學案例與反思
在日常生活中,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反思過去,是為了以后。我們該怎么去寫反思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對稱圖形》數(shù)學教學案例與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教學內容:
現(xiàn)代小學數(shù)學教育研究中心編的《新數(shù)學讀本》四冊“對稱圖形”
教學目標:
經歷觀察、操作和比較的過程,學會辨認對稱圖形,提高判斷能力;經歷多種感觀多種形式的參與,感知對稱圖形的特點,提高認識水平;經歷剪、拼、畫以及計算機的操作,豐富學習方式,增強操作技能,體驗學習的快樂。
教學過程:
一.展示民族音樂,創(chuàng)設愉悅情境。
1.情境:“碧草青青花盛開,彩蝶雙雙久徘徊”,在優(yōu)美的小提琴協(xié)奏曲“梁;边x段的渲染中,學生在愉悅的氣氛中開始觀察優(yōu)美的畫面:畫面中有草有樹有人,重要的是有蝴蝶。
【注:民族文化的熏陶,需要學科教學點點滴滴的滲透,數(shù)學學科也不例外!
2.觀察:引導學生觀察蝴蝶的特點?
3.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描述畫面,其中關于蝴蝶的有:蝴蝶很漂亮。一只蝴蝶大一只蝴蝶小。
【注:在學習對稱之前,學生不會從蝴蝶左右兩邊是一樣的,這樣對稱的特點上去描述。這就是真實的課堂!
4.師啟發(fā):我們今天要從數(shù)學的角度來研究它!播放特寫鏡頭:蝴蝶把翅膀合起來,又展開。讓學生感受到蝴蝶左右兩邊一樣,翅膀對折完全重合的特點。
【注:用數(shù)學的眼光去看事物,這也是數(shù)學教育的根本目標之一。當前的數(shù)學教育,不是為了培養(yǎng)數(shù)學家,而是會用數(shù)學的眼光去觀察,把數(shù)學的思考應用到生活中!
二.多種學習方式,認識對稱圖形。
1.師:這里有很多課前小朋友的剪成圖形,請你們觀察一下,看一看,能不能給它們分分類。
2.生:各種不同的分類標準結果也不同。有的按形狀分,有的按大小分。
3.拼一拼:
師:從上面的圖形中,你能不能選兩個拼成下面的圖形呢?
學生操作。
【注:動手操作,對于二年級的學生來說,是一種很受歡迎的學習方式,而對于教學的來說,這也是一種必要的方式,因為它著實培養(yǎng)學生的操作技能。在課堂上,我們看到學生沉浸在操作的喜悅中,專注而又高興。】
4.老師組織學生展示作品。學生把自己的作品貼在了展板上。
5.師:除了這些圖形以外,你們還能不能拼成同類型的其它圖形?
學生拼出了各種各樣的圖形。都展示到展板上。
師:小朋友拼的對不對,我們先來看原來的這兩組圖形有什么特點?
生:兩邊都是一樣的。師:兩邊是指什么?生1:左右,生2:還有上下。
生:兩邊對折會對稱的。生:兩邊對折會一模一樣的。
生:如果在圖中間畫一條線,上下或者左右會是一樣的。
【注:學生的思維非常流暢。學生怎么會想到這樣的一條線?是生活經驗還是非課堂的習得。課后問了這個學生,他說以前他折過這種圖形!
6.看看我們的同學拼出的圖形,有沒有不是同一類型的?
7.討論個別學生拼成的圖形:
生:到底行不行?我們疊一疊,學生操作,驗證結果的正確。
8.得出名稱:師:象這樣的圖形,我們給它取個名字?
生:對稱圖形!咀ⅲ簩W生很快就知道了,因為學習的渠道不只是課堂。對于這樣的數(shù)學術語,其實也無須啟發(fā),因為很多是一種約定俗成的規(guī)定!
師:對稱圖形有什么特點?
生:左右或者上下都是一樣的圖形的。
生:盛老師,在生活中也有對稱圖形的。
【注:以前我們強調數(shù)學應用于生活,老師總會指導學生把數(shù)學聯(lián)系生活實際,但是新的階段開始了,學生能自覺把數(shù)學聯(lián)系生活了。這個學生的發(fā)言就是沒有任何教師提示的!
師:那你們就說說看?【注:教師的教案里沒有把這個環(huán)節(jié)設計在這里,靈活的老師就順水推舟了,這也是生成式教學的藝術!
生:剪刀,(因為學生剛用過)老師手里的雙面膠,生:門,生:到底是不是?生:對折一下試試看?生:門能對折?生:還有面包(估計那是他今天的早餐)生:衣服,褲子?生:是嗎?生:脫下來折一折。(童言無忌)生:橡皮,生:不行吧生:要全新的,沒用過的!
【注:課堂的氣氛達到高潮,你一言我一語,但很有序,這個班的學生發(fā)言習慣很好,別的同學在說,大家總是在聽,等別人說完了,自己還有什么不同看法?直接補充?這或許也是數(shù)學課堂的新的好習慣!
三.動手操作,制作對稱圖形
師:生活中的對稱圖形真多,F(xiàn)在我們就來制作一個對稱圖形?
師:現(xiàn)在我們要來制作一棵小松樹,有什么好辦法?
生:先畫一畫:師:怎么畫?生:畫一棵。(這是已有美術的經驗。)生:不用畫一棵,只要畫半棵。(這就有了數(shù)學知識的應用。)學生:不用畫的,直接剪就行了。(這又是生活經驗的作用。)
師:那就讓我們一起來試一試吧!生:好了。
【注:老師的任務布置了一小會兒,班里最淘氣最好動的一位同學最快完成任務。說明我們評價一個學生需要全面考察,在今天的課堂上他和其他同學一樣優(yōu)秀!
生:我的樹真胖!(在剪的時候有的學生這樣評價自己的作品,學生的語言意想不到的有趣。)
生:盛老師和毛月剪得最好!
【注:老師和學生同時成為評價的對象,看來教師和學生的關系是平等的,因為在孩子眼里他們已經是同一類參加評價的對象。】
生:剪下來的小樹是對稱圖形,剩下的也是對稱圖形,還可以當面具。(有了這個學生的特別發(fā)現(xiàn),大家都樂了。)
生:盛老師,我還想剪。生:我也想。生:我們也想
【注:學生喜歡參與,學習非常開心,爭著想再制作一個對稱的小松樹!
四.觀察比較,判斷對稱圖形。
1.出示一些常見的圖案,判斷是不是對稱圖形?2.組織學生用分別印有“√”“”的卡片,表示判斷的意見。
3.學生人人參與判斷。針對其中幾個有疑問,討論驗證方法。
生:可以橫著折,或者豎著折,看看兩邊是不是一模一樣的。
4.判斷的題做完了,有一個學生突然有了一個新發(fā)現(xiàn):
生:我們用來判斷的兩個符號,也有對稱和不對稱的區(qū)別。表示是的“√”不是對稱圖形,表示不是的“”卻是對稱圖形。
【注:靈活應用,學以致用,不再是一句口號,是課堂上學生學習的真實寫照。并且,在說話間,還充滿著趣味的關聯(lián)。】
五.多種形式,學生自主練習。
1.教師出示題目:圖1中上面的圖形對折后會是下面的哪一個,用線連一連。圖1圖2
2.圖2中,上面一行的圖展開后是下面的哪一個?
學生對其中第2幅圖有不同的意見,到底是與下面一行中的第1個還是第3個連線,學生小組展開討論,除了觀察和想象,也有學生拿出剪刀實際操作來驗證。
【注:雖然練習前面兩題的形式都是連線,但題目的編排卻是一個由易到難的過程!
3.趣味練習:畫臉譜。(只出示臉譜的一半,引導學生根據呈現(xiàn)的顏色把臉譜補充完整。)
【注:京劇是中國的國粹,臉譜又是一種藝術,整合在數(shù)學學科中,既是學習數(shù)學的好材料,又是滲透民族文化的好題材!
4.電腦制作對稱圖形。
師:剛才我們用剪刀剪出了一個對稱圖形:小松樹,現(xiàn)在我們用電腦來制作一棵對稱的小松樹,看看是不是更方便了。
學生按照步驟利用計算機中的畫圖軟件制作對稱圖形。
步驟:
(1)先畫出半棵小松樹,(2)再復制,(3)把復制好的水平翻轉,(4)組合。
【注:計算機的應用恰到好處,把計算機的初級畫圖技術和數(shù)學的知識完美地結合在一起,這就是信息技術與數(shù)學的整合。學生興趣盎然!
六.課外延伸,豐富學習內容。
1.師:對稱圖形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多很多,古今中外,都有廣泛的應用。我們一起來看數(shù)學百花園。(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欣賞中國剪紙,如果可以還可以登陸相關網站,搜索更多內容。)【注:又是中國民族文化的鮮活體現(xiàn),又是信息技術的恰當整合,設計別出心裁。在音樂上還是播放“梁!,前后呼應,值得回味!
除了古代的剪紙以外,還有現(xiàn)代的汽車標志,還有具有很強民族特點的中國漢字,至于外,還有外國的國旗(加拿大國旗)……引導學生到生活這個大世界尋找對稱圖形。
教學反思:
1.民族文化的有機滲透,呈現(xiàn)課堂教學的新文化。國家大興課程改革的目標,是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而民族精神的鑄就需要實在的載體,在現(xiàn)行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教材的實驗過程中,作為數(shù)學學科的教學怎樣有機滲透民族性,引起廣泛關注。我們需要選擇切合教學符合兒童學習規(guī)律的素材,需要富有中國特色的數(shù)學史實,需要一些有民族特色的題材,如本課例中的小提琴曲“梁!、京劇臉譜、中國漢字、中國剪紙等就是在這方面作出的有益嘗試和探索。
2.既是民族的,又是現(xiàn)代的,有機整合信息技術!痘A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指出需要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逐步實現(xiàn)教學內容的呈現(xiàn)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huán)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本課例利用信息技術,播放優(yōu)美樂曲,展示漂亮畫面,除了直觀演示以外,更是把信息技術作為一種學習的工具,完好地整合在學習數(shù)學的過程中,畫圖軟件的應用足以體現(xiàn)信息技術的工具性,網站的導航,更是體現(xiàn)信息技術獲取信息的強大優(yōu)勢,力求在增強學生數(shù)學素養(yǎng)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
3.真實生動的課堂,落實先進的教學理念。教師的角色是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一節(jié)課下來,老師說的時間總共不到5分鐘,剩下的時間都是學生的了,學生說的多了,動手操作多了,參與面廣了。教師和學生是平等的,不只是老師的意識“蹲下來和孩子說話”,關鍵是在學生眼里“老師和學生是不是平等的”,當課堂出現(xiàn)師生之間融洽的學習氛圍,師生之間相互評價的時候,真切地感受學生和老師的距離近了。數(shù)學要聯(lián)系生活,這種理念不是老師停留在口頭上,也不是老師強加給學生的,而是需要內化為學生的一種意識,一種數(shù)學思想。當課堂上學生主動提出聯(lián)系生活實際的時候,那就是一種教學成功的具體體現(xiàn)。
【《對稱圖形》數(shù)學教學案例與反思】相關文章:
《軸對稱圖形》數(shù)學教學反思03-09
數(shù)學《軸對稱圖形》教學反思03-01
《對稱圖形》教學反思07-11
《軸對稱圖形》教學反思11-19
《軸對稱圖形》教學反思03-29
軸對稱圖形教學反思04-21
《軸對稱圖形的認識》的教學反思10-19
畫軸對稱圖形教學反思11-26
《中心對稱圖形》教學反思05-25
《軸對稱圖形》教學反思(15篇)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