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蝸牛的獎杯教學反思 推薦度:
- 《蝸牛的獎杯》教學反思 推薦度:
- 《蝸牛的獎杯》教學反思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蝸牛的獎杯》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在寫教學反思的時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學失誤,我們該怎么去寫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蝸牛的獎杯》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蝸牛的獎杯》教學反思1
《蝸牛的獎杯》是一篇寓言,講的是善飛的蝸牛獲得飛行比賽的冠軍獎杯以后,得意洋洋,不思進取,結(jié)果翅膀退化,喪失了飛行能力,只能在地上慢慢地爬行。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榮譽面前驕傲自滿就會阻礙自己進步的道理。 為了讓學生能懂得故事告訴我們的道理。我就讓學生把自己當做小蝸牛,走進人物心里。
小蝸牛得了冠軍后,我就采訪成天背著獎杯的小蝸牛,我說:“小蝸牛,你得了飛行比賽的冠軍,你的心情怎樣?”
“小蝸牛啊,小蝸牛,你身上金光閃閃的是什么東西。磕茏屛仪魄茊?”
“小蝸牛啊小蝸牛,你今后有什么打算?”
在對話中,孩子們儼然成了故事中的小蝸牛。
當然,有幾個孩子說:“我想繼續(xù)努力,爭取下次比賽再奪冠軍!”
我就適時問他:“文中的蝸牛是這樣想的',這樣做的嗎?”
然后,和孩子一起再次走進文本讀讀有關(guān)語句,從而引導(dǎo)他們要讀懂課文,而不是想當然。就這樣,一個驕傲自大,目中無人,被榮譽燒昏了頭的蝸牛躍然紙上。
當課文學完之后,我問孩子們:“看到再也不能飛上天的小蝸牛,你想對它說什么?”
陳姝騏說:“小蝸牛呀,小蝸牛,如果你獲得了獎杯后繼續(xù)練習飛行,不驕傲的話,也許你會飛得更高更遠!
還有的小朋友說:“小蝸牛呀,小蝸牛,是驕傲毀了你。”
“小蝸牛呀,現(xiàn)在你后悔了吧?但是世界上是沒有后悔藥的”……
從孩子們話語中可以看出,孩子們應(yīng)經(jīng)走進了角色,讀懂了《蝸牛的獎杯》這個故事的道理。
《蝸牛的獎杯》教學反思2
《蝸牛的獎杯》一課是一篇童話故事,生動有趣,蘊涵哲理。我在教學中讓學生通過讀,在讀中體味語言,懂得課文向我們揭示的道理,受到教育。
首先抓住重點詞句,朗讀感悟。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每個人的生活經(jīng)驗、知識積累各不相同,對文本的理解也就各不相同。因此,在教學中,我引導(dǎo)學生抓住“有力”、“自由”、“遙遙領(lǐng)先”、“得意洋洋”等詞語,重點朗讀感悟,并時常鼓勵學生讀出自己的感受,以此誘導(dǎo)學生對文本內(nèi)容有所感悟,在不斷的讀書積累中提高學生的能力。
接著努力創(chuàng)設(shè)情境,讓學生讀說結(jié)合。
情境的創(chuàng)設(shè)意在低年級兒童直觀形象的思維與心理狀態(tài),旨在讓他們的積極情感貫穿課堂始終,只有調(diào)動起孩子們主動學習的興趣,才能達到學生愛學語文、會學語文、學好語文的目的。所以課堂上我讓學生在讀讀、說說中感悟課文內(nèi)容,使學生以積極的狀態(tài)投入學習。
其次讓學生拓展說話,深化體驗。
本篇課文,給我們留下了充分的思維空間,如蝸牛得獎之后、其他動物看到蝸牛成天背著獎杯、老蝸牛和小蝸牛的插圖……都可以讓學生自由發(fā)揮想象。因此,在學生接觸感悟了本文鮮活的語言后,我設(shè)計了相關(guān)的.說話練習。這樣,就可以使學生在拓展讀說的訓練中真正學會表達,同時加深學生對寓意的獨特的體驗?墒沁@節(jié)課上下來好多地方與事先不相符,這都與自己的水平、心理素質(zhì)有關(guān),有待于好好的學習。
《蝸牛的獎杯》教學反思3
課文是一則寓言故事,講的是善飛的蝸牛獲得飛行比賽的冠軍獎杯以后,自我陶醉,不思進取,結(jié)果翅膀退化,喪失了飛行能力的故事。課文插圖中蝸牛的樣子和神情給學生以豐富的想象空間,有利于引發(fā)學生對寓體的感悟,所以在深入學習課文、引導(dǎo)學生感悟寓意時,我充分利用了書中的資源——插圖。文中精美的插圖,不僅為課文增添了許多童趣,還可以說是文本的補充。文中的第一幅插圖形象地描繪了蝸牛“在天空自由地飛翔”和“在比賽中遙遙領(lǐng)先”的情景,與第二幅伏在地上爬行的兩只蝸牛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教學中,我一一出示給學生看,讓學生知道蝸牛原來的樣子以及現(xiàn)在樣子,進行強烈地對比,生動而形象,而蝸牛的樣子和神情無不給了學生豐富的想象空間,因此,在學完課文后,我又讓學生觀察插圖,創(chuàng)設(shè)教學情境,問孩子們:“小朋友,美麗的春天來了,外面的世界多么美好,你看,一只老蝸牛帶著一只小蝸牛出來散步了,花叢中,一群群蜻蜓、蜜蜂、蝴蝶……飛來了,它們在空中你追我趕,翩翩起舞,老蝸牛看著它們,想起從前的自己,不由得嘆了口氣,對小蝸牛說……
小朋友們,你們能猜猜此時的老蝸牛會說些什么呢?小蝸牛呢?”請同座位小朋友分別扮演老蝸牛和小蝸牛,說一說,最后再進行全班交流,學生們也是各抒己見,如此看來,憑借插圖的直觀形象,創(chuàng)設(shè)情境,進行角色間的換位、移情體驗,能使學生更好地體味了蝸牛的'形象,形成了正確的價值觀,而學生的學習也就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完成了本課的內(nèi)容,最關(guān)鍵的還是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給調(diào)動了起來。
《蝸牛的獎杯》教學反思4
一、抓好朗讀
新課程的基本理念要求:閱讀教學,首先要重視朗讀的指導(dǎo),在學生讀正確、流利的基礎(chǔ)上,指導(dǎo)讀出感情。由于課文是寓言故事,教學中重在引導(dǎo)學生自悟寓意,不以繁瑣的分析或抽象地講道理,所以我反復(fù)創(chuàng)設(shè)情境,通過各種形式的讀,把大量的時間留給學生自讀自悟。本教學設(shè)計注重了引導(dǎo)學生從詞語表達的準確、鮮明去體會、感悟寓意。如:通過對“得意洋洋”、“成天”、“唯恐”、“生怕”等詞語及其所在句子的反復(fù)品讀,學生在腦海里形成了蝸牛得獎后所作所為的表象,讓學生感受、體味到語言文字中所蘊含著的道理。
二、抓好重點詞語理解
在本課中重點詞語有“遙遙領(lǐng)先”、“得意洋洋”、“唯恐”、“生怕”等,課堂上我通過各種形式、方法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詞語意思,從而理解所在的.句子及段落的意思。比如:在理解“遙遙領(lǐng)先”一詞時,通過讓學生看圖,自己理解并總結(jié)詞語的意思,從而明白蝸牛是多么的厲害;在理解“唯恐”和“生怕”時,我先通過換詞理解的方法理解“唯恐”的意思,學生容易理解到“唯恐”的意思,然后通過讀課文,再思考兩個意思相近的詞位置是否能調(diào)換,學生通過對這個問題的思考,明白兩個詞的細微差別,老師最后進行總結(jié),使學生體會蝸牛非常得意的心態(tài)。
三、抓好語言文字訓練
語文教學的核心就是語言文字訓練。在教學中,我注重了語言文字的訓練,將語文的人文性與工具性巧妙的結(jié)合進行了融合。導(dǎo)入新課時,我讓學生選一、兩個詞進行造句練習;我重點抓了2處來提高學生口頭表達能力,注重情境的創(chuàng)設(shè),比如:“你就是這只獲獎的蝸牛,你心里怎么想?你碰到朋友會怎么說?你是蝸牛的朋友,你會對它說些什么?”,讓學生進入到角色,更好地體會蝸牛當時的心態(tài),進而體會到課文的寓意,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進行高效的言語活動,高質(zhì)量的提高學生的語言。
《蝸牛的獎杯》教學反思5
《蝸牛的獎杯》這個小小的童話故事訴說的道理是極深刻的。怎樣讓二年級的學生讀懂背后的這層意思呢?顯然,得補充一些事例來幫助他們。于是,我補充了《傷仲永》的故事。當學生在完成課后練習“看到再也不能飛上天的蝸牛,你想對它說些什么?”時,都寫道:“蝸牛啊,現(xiàn)在你懂了吧,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蝸牛,你要記住,滿招損,謙受益。不滿足是向上的車輪。”有的給它出主意:“只要你努力,一定會成為爬行冠軍!狈e極向上的語言打動著我,看來學生們是真正懂了。
不過上課時,還出現(xiàn)了許多讓我意料不到的小插曲。一個學生說:“老師,怎么圖上那個長翅膀的蝸牛怎么看也不像蝸牛!”其他學生也隨聲附和:“樣子真惡心!薄八擒涹w動物,怎么扇翅膀?”“老師,蝸牛以前真的`是這個樣子嗎?”我真的不好回答,難道告訴學生這只是個童話,這個故事是作者編的,那么其中的教育意義也會大打折扣!真希望這個故事的主人公不是蝸牛。
《蝸牛的獎杯》教學反思6
《蝸牛的獎杯》是個寓言故事,通過對蝸牛獲獎前擁有較強的飛行能力和獲獎后只能在地上慢慢爬行的對比描寫,告訴我們在榮譽面前驕傲自滿就會阻礙自己進步的道理。
一、人物對比,領(lǐng)會課文內(nèi)容。
二、視覺對比,激發(fā)朗讀欲望。
“很久很久以前,蝸?刹幌瘳F(xiàn)在這個樣子,它有一對有力的翅膀,能在空中自由地飛翔!彪S即出示蝸牛飛翔圖讓學生看。伏在地上爬行的蝸牛和在空中自由飛翔的蝸牛,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給學生帶來了視覺的沖擊和心靈的震撼,學生不禁陷入沉思,我順勢引導(dǎo):“蝸牛怎么會發(fā)生如此巨大的`變化呢?快打開書自由讀一讀吧!”語音剛落,大家已經(jīng)迫不及待地放聲朗讀起來。學到蝸牛把獎杯背在身上、睡在獎杯里時,我抓住“得意洋洋”、“成天”、“唯恐”、“生怕”等關(guān)鍵詞,幫助學生從中體會蝸牛從此不思進取,每時每刻都在想著炫耀自己,把榮譽看得過重的心態(tài)。然后引導(dǎo)學生展開想像:蝸牛沒有得冠軍之前,是怎樣練習飛行的?學生說:它大清早就起來練習,一直練到天黑。有的說:無論是炎熱的夏季,還是寒冷的冬天,它都堅持練習飛行。有的說:就算練得滿頭大汗,它也不肯歇一歇!谙胂裰校瑢W生感受到了蝸牛前后態(tài)度的變化,明白了驕傲自滿使人落后的道理。當學到“蝸牛只能勉強地從硬殼里伸出頭來,在地上慢慢地爬行”時,我引導(dǎo)學生回想蝸牛以前自由飛翔的神氣樣子,將詞語“慢慢地爬行”與“自由地飛翔”進行比較,學生的回答很精彩:“以前蝸牛想怎樣飛就怎樣飛,飛高飛低,飛近飛遠,或快或慢,都是非常自由的。
可現(xiàn)在,就算它只想去很近的地方,也要費很大的勁,花很多的時間,一點兒也不自由了!蓖ㄟ^對兩個重點詞語的對比,學生深深感受到蝸牛形態(tài) 、能力前后的差別,也為學生進一步理解課文寓意作下鋪墊。
《蝸牛的獎杯》教學反思7
這篇課文,是一篇指導(dǎo)學生朗讀的好材料,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我著重指導(dǎo)了學生的朗讀。
第一自然段:“很久很久以前”表示距離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特別長的時間了。所以讓學生體會之后,在語速上進行指導(dǎo),要讀得慢一些!坝辛Α焙汀白杂伞眱蓚詞說明了蝸牛原來的樣子?梢圆シ艅赢嫽蛘哂^察圖畫體會蝸牛以前在空中輕盈飛翔的樣子。所以在字音的輕重上加以指導(dǎo)。
后觀察它的表情,從而體會出蝸牛的飛行本領(lǐng)強。接著解決的重點是省略號代表了什么意思?可以通過觀察圖畫和聯(lián)系上下文來理解。讓學生知道還有許多的昆蟲參加比賽呢!最后讓學生想象一下蝸牛是怎樣領(lǐng)獎的,然后從情感上進行指導(dǎo),讀出蝸牛的自豪。
第三自然段抓住重點詞“得意洋洋”,讓學生畫一畫,文中表現(xiàn)蝸!暗靡庋笱蟆钡木渥。也就是畫出課后4題的那兩句話。進而來比較一下“唯恐”和“生怕”的意思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可以調(diào)換嗎?通過比較后,使學生明白不能調(diào)換順序,因為它白天唯一擔心的事情就是別人不知道它是飛行冠軍,但晚上特別害怕的是獎杯被人偷走了。這樣讓學生讀出蝸牛白天神氣活現(xiàn)的樣子,晚上害怕?lián)牡腵心理。
第四自然段是最能突出個性化朗讀的一段了,可以先讓學生讀一遍后,就拋出課后第五題:看到再也不能飛上天的蝸牛,你想對它說些什么?讓學生把自己的想說的話說出來,惋惜的、同情的、痛恨的、斥責的、鼓勵的……只要說得合情合理都可以,最后把自己的理解通過朗讀表現(xiàn)出來。
語文教學就是要重視朗讀,“讀”始終是課堂的主旋律。一節(jié)好的語文課重在讓學生自讀自悟,教師疏通點撥。課上書聲瑯瑯,學生情緒飽滿。語文教學,如此讀中生趣!
《蝸牛的獎杯》教學反思8
《蝸牛的獎杯》是一篇生動有趣的童話。故事通過奇特的想象,寫出了蝸牛由在空中自由地飛翔,遙遙領(lǐng)先,捧走了冠軍獎杯,退化成如今只能勉強地從殼里伸出頭來,在地上慢慢爬行的動物,表現(xiàn)了一個凝重的主題——人不能把成績和榮譽當成包袱,如果自滿自足躺在功勞簿上睡大覺而不思進取,就會落后、倒退。執(zhí)教的這節(jié)課我體現(xiàn)了以下幾個特點:
1、看圖激趣,質(zhì)疑導(dǎo)入(友情提醒: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站內(nèi)搜索課文題目)
本文的插圖很巧妙!疤祛^”畫著蝸牛高飛藍天,遙遙領(lǐng)先,把蜜蜂、蝴蝶、蜻蜓都甩在了后面,顯然,蝸牛是勝利者。如果是比賽,冠軍應(yīng)當屬于蝸牛,蝸牛捧走金色的大獎杯當之無愧。然而,蝸牛奪取獎杯后怎樣呢?蝸牛的翅膀又哪去了呢?在讀題質(zhì)疑后,導(dǎo)入新課,引導(dǎo)讀書,順勢合理,激發(fā)了孩子的學習興趣。
2、以讀代講,以讀領(lǐng)悟。
這節(jié)課注重了品詞、品句、品讀,以讀代講、以評促讀,以讀悟情。例:教學第二自然段時,提出問題從哪兒可以看出蝸牛飛行能力強,可以得冠軍?學生自讀后很快找出了“遙遙領(lǐng)先”、“甩”、“所有”等詞。我又讓學生讀詞,再讀句子。讀后讓學生評價,做到生生互評、師生互評,評后再讀。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積累豐富的語言,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這樣的以讀代講,以評促讀,鍛煉了學生的評價能力,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3、自主識字,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識字方面以自主識字,自讀自悟的方式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利用生字卡片,出示詞語等檢測學生對生字詞的掌握情況,給學生多一些自我表現(xiàn)的機會。
《蝸牛的獎杯》教學反思9
本課是一篇寓言,講的是善飛的蝸牛獲得飛行比賽冠軍獎杯以后,自我陶醉,不思進取,結(jié)果翅膀退化,喪失飛行能力的故事。生動的故事配以形象的畫面深深地吸引了學生,同時對他們具有現(xiàn)實的教育意義。
指導(dǎo)理解第一、二自然段時,抓住重點詞語讓學生想象在“很久很久以前”蝸牛的樣子,體會蝸牛飛行本領(lǐng)的高強!伴L著……翅膀”、“自由地飛翔”形象地描繪了那時的蝸牛身體輕巧,飛行自如。接著以一次飛行比賽為例,具體表現(xiàn)了蝸牛飛行本領(lǐng)的高超。飛舞輕盈的“蜻蜓、蜜蜂、蝴蝶”都是學生所熟悉的.昆蟲,它們在飛行比賽中竟讓蝸!斑b遙領(lǐng)先”,統(tǒng)統(tǒng)被“甩下了”更加襯托出蝸牛非同一般的飛行能力。教學中,我通過多媒體展現(xiàn)畫面,以引起學生的探究興趣,產(chǎn)生懸念:蝸牛為什么會變成今天這個樣子呢?又是怎樣變成的呢?
教學第三小節(jié)的時候,先讓學生自讀,弄清這一段告訴了我們什么事。在自主閱讀的基礎(chǔ)上,我出示了一系列小動物的圖片,讓孩子上臺來貼,通過對小蝸牛所在位置的爭議,理解了“遙遙領(lǐng)先”、“甩下”、“所有”等關(guān)鍵詞語的意思。再進行朗讀時,學生自然而然地讀出了小蝸牛贏得冠軍的輕松。
在教學中,我讓學生在情境中學習、讀演、感悟。課上還創(chuàng)設(shè)了“假如你就是這只獲勝的蝸!边@樣一個情境,讓學生聯(lián)系自身來談感受。情境的創(chuàng)設(shè)意在低年級兒童直觀形象的思維與心理狀態(tài)發(fā)展;旨在讓他們以積極的情感貫穿課堂的始終。我明白,只有調(diào)動起孩子們主動學習的興趣,才能達到學生愛學語文,會學語文,學好語文的目的,讓學生更好地在讀中感悟。
《蝸牛的獎杯》教學反思10
各位老師好,我常常來看2備的帖子,常來學習。今天終于自己首次注冊成功。在大家集體備《蝸牛的獎杯》時,我也正好要講這一課,因為學校聘請了一個我縣在小學語文教學上很有名望的老教研員來聽我的課。我很感激大家有那么好的教學設(shè)計,教學策略。給了我很大的幫助。我對這一課做了精心準備,在課堂上可以說游刃有余,自我感覺良好。課下也得到了教研員的好評。但是課堂上也留有遺憾-------一是時間掌握的.不好,最后寫字倉促收場,點評是不如不講,到時間進行到那里,就應(yīng)該下課。二是在指導(dǎo)朗讀時,我本來是準備的是男女生比賽讀,但上課時看到舉手要讀的很多,我就說舉手的一起讀,結(jié)果我對不舉手的說,你們沒機會了,機會是靠自己爭取的,誰讓你們不舉手呢,點評是,應(yīng)該讓不舉手的來讀,不舉手說明什么,不會。教學就是要教不會的。我有所感悟!三是我引導(dǎo)學生說你想對蝸牛說什么時,對學生的評價,過早,說的過多,比如一個學生說到驕傲會落后,我馬上說,你說的真好,驕傲使人落后,虛心使人進步。結(jié)果限制了學生的思路,都順我的說去了。這一點是我自己感悟到的。我不知道這是不是教學反思。正好我縣要舉行論文比賽,我想整理了參加,但是心理想了好久,感覺我從下筆,題目寫什么,就寫教學反思嗎?教學過程還用寫嗎?請大家給我一幫助。先謝謝了!
《蝸牛的獎杯》教學反思11
《蝸牛的獎杯》這篇課文講的是善飛的蝸牛獲得飛行比賽的冠軍獎杯以后,自我陶醉,不思進取,結(jié)果翅膀退化,獎杯成了堅硬的外殼,喪失了飛行的能力,只能在地上爬行。通過閱讀課文,理解課文,讓學生懂得榮譽面前驕傲自滿就會阻礙自己進步的道理。
在這篇童話故事的教學中,首先要讓孩子能感受到童話的氛圍。課前準備了蜜蜂、蝸牛、蝴蝶、蜻蜓的貼圖。利用這些貼圖使文章中各個形象得到了體現(xiàn)。課文中首先出現(xiàn)了“遙遙領(lǐng)先“這個詞語,利用貼圖讓孩子們將小動物的位置擺出來,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更使學生對詞語的意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更加的形象直觀。
在講讀課文時,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體會蝸牛的變化過程,從而理解課文所要告訴我們的思想。語文教學中讀是必不可少的一項內(nèi)容,當學生理解課文時會把文章更好地讀出來,而讀課文也是一種讓學生感悟和理解的很好的方式。在這堂課的教學中,我感覺讓學生讀的很多,但是讀的'層次和提高并沒有很好的表現(xiàn)出來。當一個學生讀完之后,下一個學生下一次讀應(yīng)該在上一次的基礎(chǔ)上有所提高。學生讀完之后要讓所有的同學明白優(yōu)點在什么地方?缺點在什么地方?這些地方是在今后的教學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語文教學的核心就是語言文字訓練。在教學中,我注重了語言文字的訓練,將語文的人文性與工具性巧妙的結(jié)合進行了融合,我重點抓了2處來提高學生口頭表達能力,注重情境的創(chuàng)設(shè),比如:“你現(xiàn)在就是小蝸牛,我來采訪一下你,你把獎杯放哪去了?為什么一直背著他?”等等,讓學生進入到角色,更好地體會蝸牛當時的心態(tài),從而體會到課文的寓意,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進行高效的言語活動,高質(zhì)量的提高學生的語言。學生學習完課文后,讓他們說說“看到再也不能飛上天的蝸牛,你想對它說什么?”使他們真正感受到,面對驕傲不能自滿,要繼續(xù)努力,爭取更大的進步。
《蝸牛的獎杯》課程教學反思(3)
《蝸牛的獎杯》是一則寓言故事,講的是善飛的蝸牛獲得飛行比賽的冠軍以后,自我陶醉,不思進取,結(jié)果翅膀退化,喪失了飛行能力。課文可以分為三段。第一二自然段寫從前的蝸牛飛行本領(lǐng)高強,獲得了冠軍獎杯。第三自然段寫蝸牛獲得冠軍獎杯后自滿自足守著獎杯,不思進取。第四自然段寫蝸牛因不再練飛行,翅膀退化了,再也不能飛上天了。根據(jù)教材特點,以及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在教學設(shè)計時,我采用了以下方法:
一、抓好朗讀
新課程的基本理念要求:閱讀教學,首先要重視朗讀的指導(dǎo),在學生讀正確、流利的基礎(chǔ)上,指導(dǎo)讀出感情。由于課文是寓言故事,教學中重在引導(dǎo)學生自悟寓意,不以繁瑣的分析或抽象地講道理,所以我反復(fù)創(chuàng)設(shè)情境,通過各種形式的讀,把大量的時間留給學生自讀自悟。本教學設(shè)計注重了引導(dǎo)學生從詞語表達的準確去體會、感悟寓意。如:通過對“遙遙領(lǐng)先”、“得意洋洋”、“唯恐”、“生怕”、“天長日久”等詞語及其所在句子的反復(fù)品讀,學生在腦海里形成了蝸牛得獎后所作所為,讓學生感受、體味到語言文字中所蘊含著的道理。
二、抓好重點詞語
在本課中重點詞語有“遙遙領(lǐng)先”、“得意洋洋”、“天長日久”、“唯恐”、“生怕”等,課堂上我通過各種形式、方法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詞語意思,從而理解所在的句子及段落的意思。比如:在理解“遙遙領(lǐng)先”一詞時,通過讓學生上黑板貼蝴蝶、蜻蜓的圖,從而明白蝸牛是多么的厲害;在理解“唯恐”和“生怕”時,我通過找近義詞,比較意思,理解“唯恐”和“生怕”兩個詞的細微差別,老師最后進行總結(jié),使學生體會蝸牛非常得意的心態(tài)。學生對詞語的積累,由得意洋洋,得出“洋洋得意”、“得意忘形”、“惟恐——生怕”這一對近義詞的理解,都讓學生更深入的了解課文。
三、抓好語言文字
語文教學的核心就是語言文字訓練。在教學中,我注重了語言文字的訓練,將語文的人文性與工具性巧妙的.結(jié)合進行了融合,我注重情境的創(chuàng)設(shè),比如:“你現(xiàn)在就是小蝸牛,我來采訪一下你,你的心情怎樣?以后準備怎么做?”,“看著翩翩起舞的蝴蝶、蜜蜂、蜻蜓,老蝸牛會對小蝸牛說什么呢?”等等,讓學生進入到角色,更好地體會蝸牛當時的心態(tài),進而體會到課文的寓意,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進行高效的言語活動,高質(zhì)量的提高學生的語言。
有的時候,想象中的課堂與現(xiàn)實中的課堂總是有著很大的差別,這課《蝸牛的獎杯》課文是那么生動有趣,我也準備得很充分,畫了小動物圖片,做了PPT,我認為還是能吸引學生的興趣,但是課堂的氣氛遠沒有想象中的活躍。還是存在不少問題:
1、讀得少。我覺得我的教學朗讀指導(dǎo)還是偏少,朗讀方式較單一,還是顯得比較枯燥,學生朗讀的形式可以更豐富一些,引導(dǎo)學生真正投入到故事的情節(jié)中去。在理解“唯恐”、“生怕”的時候,讓學生體會不能互換的原因是什么,應(yīng)該將兩句話分開指導(dǎo)朗讀,在充分讀的基礎(chǔ)上,體會祖國語言文字的魅力。
2、問題難。
用“因為——所以——”來說句子,問題的設(shè)計缺乏坡度。如果先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句子的意思,再用“因為——所以——”來說,就容易了,學生答題的信心將倍增!袄衔伵䦟π∥伵Uf什么呢?”如果讓學生相互討論一下,也將會降低難度。
3.拓展要實。
最后拓展的格言,在設(shè)計時,覺得四條太多,可是并沒有刪去。如果刪去兩條,利用一點點的時間幫助學生理解一下,再讓學生自己去收集一兩條,或者剩下2條讓孩子自己利用課外去弄明白,不是真正由課內(nèi)延續(xù)到課外了嗎。
《蝸牛的獎杯》教學反思12
《蝸牛的獎杯》是一篇寓言故事,講的是善飛的蝸牛獲得飛行比賽的冠軍獎杯后,自我陶醉,不思進取,結(jié)果翅膀退化,喪失了飛行能力的故事。課文將深刻的道理寓于樸實淺近的語言中。因此,本課我以新課標為指導(dǎo),以學生為中心,根據(jù)二年級學生閱讀實際情況,主要采用質(zhì)疑問難,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學習方法。我把“自主朗讀,讀中感悟”作為本課教學的主要形式,引導(dǎo)學生抓住課文中的重點詞句,反復(fù)朗讀,相互交流,自主地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從而理解寓意,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開放而富有活動的學習氛圍,提供展示自我的機會。我認為,這樣讓學生自己通過朗讀感悟出來的寓意,比老師說教更讓他們牢記。課文的第三段是重點,寓意包含其中。我在學生初讀課文,掌握生字的音、形、義、并學會正確用詞造句后,我設(shè)計了一個采訪學生的環(huán)節(jié)“假如你獲得了冠軍獎杯,你的心情會怎么樣?今后會有什么打算?為什么?”可是課文中的蝸牛不是這樣想的更不是這樣做的,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課文是怎么寫的!就以這樣方式自然而然地引導(dǎo)孩子們進入重點段落的`學習。先是學生自主把段落讀通讀順,然后我把重點句子顯示在大屏幕上。讓學生用自己愿意的方式再練讀。達到一定的熟練程度以后,我問學生:誰能夠滿懷自信地把屏幕上的句子讀一讀?相機指點學生讀出得意洋洋的語氣。我認為讀的過程就是提高認識的過程,這里通過多次不同形式的朗讀,讓學生從讀中感悟到這個寓言故事蘊涵的道理“滿招損,謙受益”!
課后,在經(jīng)驗豐富的教師幫助下,我認識到了這節(jié)課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首先在導(dǎo)入新課的設(shè)計上,我是選擇用實物蝸牛讓學生觀察它的外形特征,然后告訴學生其實很久以前蝸牛有一對強有力的翅膀,得過飛行冠軍。這樣的設(shè)計目的是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在課堂的一開始就抓住孩子的注意力。假如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歌曲《蝸牛與黃鸝鳥》,讓孩子們用心聽歌詞,明白蝸牛爬行速度非常緩慢,再告訴他們蝸牛還得過飛行冠軍呢!效果會更突出的。另一個我感到教學比較吃力的地方在分析“生怕”和“唯恐”這兩個意思相近的詞語可以調(diào)換位置嗎?我講解的目的在于讓孩子們理解蝸牛那種得到冠軍以后得意洋洋,驕傲自滿,不思進取,每時每刻都在想著炫耀自己,把榮譽看得很重的心理。課后很多教師都認為這個分析不適合二年級的小同學,我也覺得這個問題是我自己沒有考慮到孩子們的年齡特點,過于追求完美課堂所造成的。第三,在這節(jié)課中我對寫字的指導(dǎo)不夠,今后會加強這個方面的訓練。
《蝸牛的獎杯》教學反思13
在教學過程中我注重抓好以下三個方面:
一、抓好朗讀
新課程的基本理念要求:閱讀教學,首先要重視朗讀的指導(dǎo),在學生讀正確、流利的基礎(chǔ)上,指導(dǎo)讀出感情。由于課文是寓言故事,教學中重在引導(dǎo)學生自悟寓意,不以繁瑣的分析或抽象地講道理,所以我反復(fù)創(chuàng)設(shè)情境,通過各種形式的讀,把大量的時間留給學生自讀自悟。本教學設(shè)計注重了引導(dǎo)學生從詞語表達的準確、鮮明去體會、感悟寓意。如:通過對“遙遙領(lǐng)先”、“得意洋洋”、“成天”、“唯恐”、“生怕”、“天長日久”等詞語及其所在句子的反復(fù)品讀,學生在腦海里形成了蝸牛得獎后所作所為的表象,讓學生感受、體味到語言文字中所蘊含著的道理。
二、抓好重點詞語理解
在本課中重點詞語有“遙遙領(lǐng)先”、“得意洋洋”、“唯恐”、“生怕”等,課堂上我通過各種形式、方法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詞語意思,從而理解所在的句子及段落的意思。比如:在理解“遙遙領(lǐng)先”一詞時,通過讓學生看比賽錄像,自己理解并總結(jié)詞語的意思,從而明白蝸牛是多么的厲害;在理解“唯恐”和“生怕”時,我通過近義詞理解的方法理解“唯恐”和“生怕”兩個詞的細微差別,老師最后進行總結(jié),使學生體會蝸牛非常得意的心態(tài)。
三、抓好語言文字訓練
語文教學的核心就是語言文字訓練。在教學中,我注重了語言文字的訓練,將語文的人文性與工具性巧妙的結(jié)合進行了融合,我重點抓了2處來提高學生口頭表達能力,注重情境的創(chuàng)設(shè),比如:“你現(xiàn)在就是小蝸牛,我來采訪一下你,你把獎杯放哪去了?為什么一直背著他?”等等,讓學生進入到角色,更好地體會蝸牛當時的心態(tài),進而體會到課文的寓意,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進行高效的`言語活動,高質(zhì)量的提高學生的語言。
四、抓好文章的中心
開課之出,我就引導(dǎo)學生質(zhì)疑:蝸牛的殼是怎么來的?翅膀去哪了?然后帶著疑問讀課文,理解課文,朗讀課文,感悟課文。最終明白,蝸牛的硬殼是由自己的驕傲,自滿造成的。然后再板書中充分體現(xiàn)。
反思:
1、對于課堂中隨機生成的問題,沒有很好的順勢引導(dǎo),因此有些被動。當學生沒有照預(yù)設(shè)教案那樣回答的時候,顯得有些環(huán)亂,這還需要今后繼續(xù)在平日教學中多加積累。
2、學生朗讀的形式可以更豐富一些,多加自由練習讀,同位互讀,當孩子有了自己的感情體驗之后再來進行全班齊讀,效果會更好。
3、在理解“唯恐”、“生怕”的時候,理解過于粗淺,可以借助近義詞的互換,讓學生體會不能互換的原因是什么,并將兩句話分開指導(dǎo)朗讀,在充分讀的基礎(chǔ)上,體會祖國語言文字的魅力,
4、學生學習完課文后,缺少了主題的升華,可以讓學生結(jié)合自身談?wù)勼w會與感受,真正感受到,面對驕傲不能自滿,要繼續(xù)努力,爭取更大的進步。
《蝸牛的獎杯》教學反思14
整節(jié)課教學過程清晰。教學設(shè)計能結(jié)合低年級特點設(shè)計,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以字、詞教學為主線,結(jié)合字理和學生易于掌握的方法,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同時我還注意了學法的滲透,提問設(shè)計有效。最為讓人高興的是我能利用課堂中的生成問題,合理的進行引導(dǎo),讓其他學生有樣可學。針對低年級學生行為習慣學得快忘得也快的特點,我在授課過程中非常注意學生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也是很難能可貴的。
但作為第一課時,這節(jié)課也存在不足之處:1、課文的開頭直接進入插圖的講解,已經(jīng)涉及了課文內(nèi)容,而自己卻突然強扯學生又回到生字詞的學習來,讓學生有些無所適從,如果能把這個環(huán)節(jié)放到學完生詞后才進行效果會好些。2、作為二年級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是個還需要老師扶持的過程,但我在這個設(shè)計上有些急于求成了,坡度高了,學生不太能適應(yīng)。如果能設(shè)計為讓學生每讀完一個自然段,然后出示小黑板讓學生一個自然段一個自然段地學習填空,最后我再把這些填空匯總,指出這就是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我想這樣效果會好些。
教后聯(lián)想:我們在教學中都在倡導(dǎo)設(shè)計的'問題能讓學生跳起來能摘到果子,而在教學中往往會犯這樣的錯誤,教師的急于求成設(shè)計了一些超出學生能力范圍的問題,要做到合適還應(yīng)該在備課中多下苦功。
《蝸牛的獎杯》教學反思15
《蝸牛的獎杯》是一篇寓言故事,講的是善飛的蝸牛獲得飛行比賽的冠軍獎杯后,自我陶醉,不思進取,結(jié)果翅膀退化,喪失了飛行能力。課文將深刻的道理寓于樸實淺近的語言中。因此在教學中,我以新課標為指導(dǎo),以學生為中心,根據(jù)二年級學生閱讀的實際情況,主要采用“自主朗讀,讀中感悟”的教學方式,引導(dǎo)學生抓住課文中的重點詞句,反復(fù)朗讀感悟,從而理解寓意。
一、抓關(guān)鍵詞句品讀
一篇課文,如果你要面面俱到地講解,那是不可能的,而且時間也不允許。比如在理解“遙遙領(lǐng)先”一詞時,如“遙遙領(lǐng)先”一詞:讀完第2自然段,我設(shè)計了一個貼圖小游戲,再現(xiàn)飛行比賽的場景,學生貼完后追問這樣貼的理由。通過看圖,明白蝸牛飛在第一個,然后再緊扣“遙遙”兩字,讓學生明白蝸牛領(lǐng)先其它小動物不是一點點,而是把所有的選手都遠遠地拋在了后面。因此感悟蝸牛飛行本領(lǐng)的高強,為以后的變化埋下伏筆。再如在理解“唯恐”和“生怕”兩詞時,感覺對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而作為書后的一個練習,相信它亦是文章的一個重點。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我先告訴他們這段話中藏著一對近義詞,都表示“怕”的意思,然后讓學生尋找,找到后至于對兩者能否調(diào)換位置,我則通過這樣一個問題來化難為易:蝸牛對于“別人不知道自己是飛行冠軍”和“獎杯被別人偷去”這兩件事更擔心哪件事。從而讓學生明白這兩個詞雖是近義詞,可仍存在著細微的差別,同時也明白兩詞是不能調(diào)換位置的`。而使得蝸牛對獎杯、榮譽看重的心態(tài)更深地烙在學生的腦海之中。
二、抓前后對比明理
在細讀課文的一開始,我就先讓學生說說很久很久以前的蝸牛是什么樣的?然后引導(dǎo)他們朗讀第一自然段,明白那時的蝸牛有著一對有力的翅膀,能在空中自由地飛翔。再引導(dǎo)學生說說自己現(xiàn)在看到的蝸牛是怎樣的?明白現(xiàn)在的蝸牛只能背著一個堅硬的外殼在地上慢慢地爬行。兩幅對比鮮明的蝸牛圖,讓學生在強烈的對比中激起探究欲望。為什么蝸牛會有這么大的變化呢?多讀讀,多悟悟。在學生自主閱讀的基礎(chǔ)上組織學生全班交流,相機點撥,抓住關(guān)鍵詞“成天、唯恐、生怕”等體會蝸牛的得意洋洋。再引導(dǎo)學生想象蝸牛成天背著獎杯碰到小動物們會說些什么,從而體會到蝸牛從此不思進取,每時每刻都在想著炫耀自己,把榮譽看得很重很重的心態(tài),真正地明白“滿招損,謙受益”的道理。
三、抓心情變化體驗
很久很久以前的蝸牛,因為有著一對有力的翅膀,能在空中自由地飛翔,所以它的心情是快樂的。天長日久,它就和獎杯粘在了一起,一對翅膀也退化了。沉重的獎杯變成了堅硬的外殼,蝸牛也只能勉強地從硬殼里伸出頭來,在地上慢慢地爬行。想想以前當飛行冠軍的樣子,再看看現(xiàn)在的自己過角色的轉(zhuǎn)換,引導(dǎo)學生明白此時的蝸牛是傷心,難過,外加后悔!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結(jié)果?原因顯而易見,使得學生進一步地感悟了課文所蘊含的道理: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
【《蝸牛的獎杯》教學反思】相關(guān)文章:
蝸牛的獎杯教學反思03-20
教學反思《蝸牛的獎杯》07-22
《蝸牛的獎杯》教學反思07-22
《蝸牛的獎杯》教學反思(15篇)10-14
《蝸牛的獎杯》教學反思精選15篇03-17
《蝸牛的獎杯》教學反思15篇08-26
《蝸牛的獎杯》教學反思集錦15篇03-20
《蝸牛的獎杯》教學反思(集合15篇)03-20
《蝸牛的獎杯》教學反思(集錦15篇)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