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班數(shù)學教案:認識立體圖形教案及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人民老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借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學方式,那要怎么寫好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班數(shù)學教案:認識立體圖形教案及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活動目標:
1、認識簡單的立體圖形(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等)知道它們的名稱。
2、能在很多的圖形中辨認這幾個立體圖形。
3、培養(yǎng)幼兒樂意在眾人面前大膽發(fā)言的習慣,學說普通話。
4、培養(yǎng)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zhì)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活動準備:
課件,不同形狀的積木若干
活動過程:
一、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的不同:
1、出示小朋友搭好的作品,鼓勵幼兒說一說:用到了哪些圖形?
2、結(jié)合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的圖形。
3、引導幼兒觀察自己所說的平面圖形與搭建作品中的立體圖形進行比較發(fā)現(xiàn)它們的不同。
二、簡單認識立體圖形。
1、認識圓柱體。
。1)教師出示圓柱體的積木,請幼兒找一找和圖片中的哪個圖形是一樣的?。它叫什么?在桌上順著一個方向滾動,對幼兒進行提問,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教師小結(jié)圓柱體的特征:直直的,上下一樣粗,兩頭是圓的,平平的。
2、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
。1)分別出示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積木,請幼兒找出和圖片上的哪個圖形是一樣的?它們叫什么?找一找它們都有幾個面?(6個平平的面)
。2)請幼兒找出它們的不同點。(長方體:長長方方的,大小不一;正方體:四四方方的大小一樣)
三、幫助幼兒鞏固對圖形的認識:
1、分別出示不同的立體和平面圖形幼兒說說名字。
2、教師描述一種圖形的特征,幼兒猜出相應圖形的名字。
四、幼兒操作:
1、分發(fā)幼兒操作用書,請幼兒翻到第14—15頁。
2、請幼兒看看14頁畫面上的積木有哪幾種,并進行點數(shù),將玩具卡上的數(shù)字取下,貼到方框里。
3、再請幼兒看第15頁的畫面,引導幼兒從數(shù)量和積木種類上判斷哪一個是正確的積木造型。
教學反思:
在執(zhí)教的過程中缺少激情,數(shù)學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識的時候,就需要老師以自己的激情帶動孩子的學習,在今后的教學中這方面也要注意。
【中班數(shù)學教案:認識立體圖形教案及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認識立體圖形教學反思04-22
認識立體圖形教學反思(13篇)04-12
認識立體圖形教學反思10篇09-29
認識立體圖形教學反思(10篇)09-29
認識立體圖形教學反思13篇01-05
認識圖形教學反思04-11
《認識圖形》教學反思09-30
中班數(shù)學教案圖形拼拼拼反思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