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包餃子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我們要在課堂教學中快速成長,對學到的教學新方法,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我們該怎么去寫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包餃子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包餃子教學反思1
為了拉近家長與幼兒園之間的距離,讓孩子充分感受到“幼兒園也是我的家”,借助元旦佳節(jié)的來臨之際,我們小班年齡段老師組織家長和孩子們進行了一次別開生面的包餃子聚會。
本次活動我們小四班在活動開展前先組織家長朋友召開了一次小型的家長會,讓每位家長朋友了解到這次活動的目的、意義以及如何的開展,明確各自在本次活動中的分工。之后,家長朋友們利用自己的業(yè)余時間準備自己包餃子要用的物品,同時,并抽空利用在家吃餃子的機會,鼓勵孩子動手搟面皮兒、包餃子,做下了一個很好地鋪墊。
活動當天,孩子們陸續(xù)入園時,先到園的孩子喝水、家長欣賞孩子在園活動的照片,了解孩子在園的一日生活,以等待未入園的孩子,之后孩子們?nèi)鐜鸀檎故驹趫@學習的手指游戲《象棋王國樂趣多》《種種子》《體育館里真熱鬧》、語言游戲《小胖豬,肚子疼》《炒豆豆》《果園里的番茄圓又大》音樂歌唱《新年好》《蘋果歌》《小小蛋兒把門開》等等做準備,我們?nèi)焕蠋煼止っ鞔_、齊心協(xié)力組織孩子有序向家長朋友匯報孩子們的成長本領(lǐng),隨后就是我們的包餃子、吃餃子的親子樂活動。整個活動使每一個孩子都鍛煉了動手能力,體驗到了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親密合作共同勞動、分享勞動成果的快樂,增進與親人之間的感情,同時使家長在參與幼兒的活動中,了解自己孩子的動手能力,感悟到班級組織本次活動的意義。
在快樂而忙碌的包餃子過程中,家長們都能認真指導孩子搟面皮兒、包餃子捏的技能,特別是怎樣用小面杖搟餃子皮兒,把皮兒搟到合適的厚度,并不時地與其他家長交流,吸取新經(jīng)驗,孩子們投入、專注,包出來的餃子花樣多多,有香蕉餃子、元寶餃子、小烏龜餃子、太陽餃子、花朵餃子等等,改變了以往孩子們只吃到耳朵形狀餃子的現(xiàn)狀,體會到人多力量大、素材豐富、孩子們長見識的好效果。
最后是孩子與家長朋友一起品嘗餃子的環(huán)節(jié),孩子們先吃,接著是家長和孩子一起吃,孩子們喂家長、喂老師吃,體會到親為一家、融為一體的幸福與喜悅,在這個集體的大家庭里,充分的讓孩子們感受到了家的溫暖與分享的.快樂!鞍溩印钡挠H子聯(lián)歡活動,發(fā)揚了我們國家傳統(tǒng)過新年吃餃子的習俗,同時,在活動中也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了親子合作的精神,分工協(xié)作的能力,充分體現(xiàn)了親子合作帶來的快樂,使親子共同享受著成功的喜悅。
活動結(jié)束后,我們通過“親子活動記錄表”了解到:大部分家長對孩子在活動中的表現(xiàn)都很滿意,認為孩子在園學會了很多他們平時看不到的本領(lǐng),懂得了不少的禮貌、禮儀,嘗試自己獨立動手包餃子,學會了簡單的技能,同時這次活動的開展對孩子有成長紀念的意義;孩子在活動中還體會到了愛惜糧食、了解到做飯的辛苦,希望這樣的活動多多的開展,多給家長朋友些機會,讓他真正的走到幼兒園中間,感受孩子不斷成長的
快樂。包餃子活動不僅讓孩子們了解了冬至的來歷和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更讓孩子感受了傳統(tǒng)節(jié)日的氛圍。
包餃子教學反思2
《花邊餃子》這篇課文以樸素的語言和典型的場面、語言、動作、神態(tài)等細節(jié)描寫展示了感人至深的母子之愛。通過品析詞句理解這種母子之愛是本課的重點,再深入一層理解愛是可以延續(xù),可以代代相傳的是本課學習的難點。由于現(xiàn)在獨生子女居多,他們對自己所受到的愛置若罔聞,更不要談去回報愛了,所以,在教學中,如何能在學生整體感知了課文之后能潛進文本理解母親是如何愛孩子,孩子又是如何回報母愛的,尤其對是通過后者的理解和感悟,認識到愛的真諦,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提升,是我本次備課時重點考慮的問題。在具體實施中,我從題目中的“餃子”入手,以“整體感知——重點品析——拓展資料——回歸提升”的教學思路使學生入情入境地理解花邊餃子里的愛究竟是一種什么樣的.愛,再通過以“瀏覽課文,概說愛的故事——賞析詞句,品味愛的細節(jié)——情動辭發(fā),追尋愛的足跡——拓展練筆,引發(fā)愛的延續(xù)”的重點教學環(huán)節(jié)使學生在品評語言、想象說話中深入體會母子之間的濃濃真情,真正達到了走進文本,與文本對話,走近人物,與人物情感共鳴的效果。下面就這節(jié)課我談自己的幾點感受
一、以生為本關(guān)注學生的獨特體驗和發(fā)展
以情入境,體驗母子情深。在教學過程中我以“文中的哪些地方體現(xiàn)了愛的情感?”為交流的主題,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讓學生自由說、補充說、選擇說、異樣說。學生人人都說,人人都有體會,人人都有收獲,人人都有發(fā)展,改變了以往課堂教學以教為主,以學為輔,變學生被動學為主動學,以動帶靜,以優(yōu)促困,全班同學學習語文的主動性,積極性高了。課文重點,難點在學生說的過程得以突破。更重要的是語言表達能力在師生間,生生間交流過程中得到提高,許多孩子的精彩發(fā)言也是我們所不能企及的。
二、抓準關(guān)鍵字詞感悟文章的主題
在教學中教師把主題由“母愛子、子愛母”升華為“傳承、感恩”。母親那種無私的愛、包容的愛、充滿智慧的愛、細致精巧的愛?一句句、一行行作者沒有把愛寫得驚天動地,但分明讓讀者感受到母親那顆跳動的愛子之心!兒子的辛酸與愧疚,他對母親的了解與回報,那種別出心裁、無以言表、不露痕跡的愛更是表達得淋漓盡致,仿佛那感人的一幕幕場景就發(fā)生在我們身邊。老師不是讓大家空喊“愛”,而是通過咀嚼重點字詞進行品析,既有理有據(jù),又讓學生在品析中提高了自身的賞析能力。
三、適當?shù)耐卣,適時的延伸,適量的補充,適宜的情感激發(fā)。
這篇文章飽含深情,尤其是當讀者真實地了解了肖復興的家境和經(jīng)歷后會對這位母親的了解有質(zhì)的飛躍,于是,我在學生品析到了母子之間的愛后,通過適當補充關(guān)于這位繼母和作者之間的故事、想象生活中愛的記憶進行想象說話等讓學生對愛的理解上升為“大愛”!這樣,再通過“此時的你還認為媽媽教會我們的僅僅是包花邊餃子嗎?”一題的探究,學生對于愛的理解就更加深入了,本課的難點也就很好地得到了突破。
課后,通過反思我深深意識到,如果能在板書設計、教師的語速和語氣等方面在進行一下琢磨與改進,會取得更好的效果。真的,正如大家所說,好好上一次課,對自己無疑是很大的一次提升。
【包餃子教學反思】相關(guān)文章:
《包餃子》教案12-24
小狗包弟教學反思14篇08-28
包餃子大賽策劃書07-17
包餃子活動策劃書03-23
高一語文《小狗包弟》教學反思07-30
冬至包餃子活動策劃書09-29
元旦包餃子活動的通知12-21
大班教案包餃子過元旦09-13